补偿电容器故障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无功补偿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气设备,通常用于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和改善电能质量。

无功补偿电容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

及时发现和解决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故障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维护和管理无功补偿电容器。

一、常见故障类型1、电容器漏损电容器漏损是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

电容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内部介质老化或环境条件恶化,可能会导致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从而出现漏损。

电容器漏损会导致电容器内部电压不均匀,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放电现象,对电网和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2、电容器短路电容器短路是另一种常见的故障类型。

当电容器内部金属箔或电介质受到损坏或老化时,可能会导致电容器两个极板之间发生短路。

电容器短路将导致电容器无法正常工作,在电网中形成负荷,影响供电质量。

3、电容器过压电容器在运行时可能会受到外部电压的影响,导致其工作电压超出标准范围,从而出现过压。

电容器过压会加速电容器的老化,降低其绝缘性能,最终导致电容器故障。

5、电容器外部环境影响电容器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往往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高温、潮湿、灰尘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速电容器的老化,甚至直接导致电容器的故障。

二、预防措施1、定期检测和维护针对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常见故障类型,用户应定期进行电容器的检测和维护。

通过定期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电容器的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以防止故障发生。

检测内容包括电容器电压、电流、绝缘电阻、放电情况等。

2、合理选择安装位置在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时,应合理选择安装位置。

避免电容器受到高温、潮湿、灰尘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注意电容器与其他设备的安全距离,确保安全使用。

3、配备保护装置无功补偿电容器在安装时应配备相应的保护装置,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等,以防止电容器受到外部电压和电流的影响,保护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无功补偿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设备,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优化电能质量。

由于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等原因,无功补偿电容器常常会发生故障。

本文将就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 过电压故障:由于电网电压的突变或者无功补偿电容器内部电压限制装置失效,会导致电容器内部电压超过额定值。

这会导致电容器发热,甚至损坏。

过电压故障的主要原因有:电容器内部电压限制装置失效、电容器连接线松动、电压突升等。

2. 过电流故障:过电流是无功补偿电容器故障的常见问题之一。

过电流会导致电容器发热,增加损耗,甚至引发电容器短路、熔断器熔断等严重后果。

过电流故障的主要原因有:电容器内部故障、外部短路故障、超负荷工作等。

3. 温度过高故障:无功补偿电容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然而当温度超过电容器的承受范围时,会导致电容器发生故障。

温度过高故障的主要原因有:设备老化、电容器内部电阻增加、通风散热不良等。

4. 绝缘损坏故障:绝缘损坏是无功补偿电容器故障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

当绝缘损坏发生时,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会下降,增加电容器内部电流,对电力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

绝缘损坏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外部介质侵入、电容器内部绝缘老化等。

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无功补偿电容器的运行情况,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的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电容器故障的发生。

2. 电容器选择:在选用无功补偿电容器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可靠、工艺先进的产品。

合理选择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容量、功率因数等参数,避免过电压或者过电流引发的故障。

3. 电容器连接:无功补偿电容器的连接应该牢固可靠,避免连接线松动引起的故障。

连接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要求,以确保电流能够正常传输。

4. 温度控制: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温度应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过高的温度引发热故障。

可以采取增加散热设备、改善通风条件等方式来降低温度。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无功补偿电容器在现代电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调节、降低系统电流等功能。

然而,无功补偿电容器也存在着常见故障,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和预防,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 电容器电压超过额定电压电容器工作时需要满足一定的电压等级,若运行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容易导致电容器内部介质损坏、电容器起火等故障。

2. 电容器内部过热电容器运行中容易产生热量,如果长时间无法散热或电容器本身存在故障,就会导致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引发火灾等情况。

3. 漏电流异常电容器工作过程中有一部分电流是漏电流,如果漏电流过大或出现异常,容易导致电容器故障,甚至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

4. 电容器接触不良长期使用电容器后,接线头可能会松动或生锈,导致接触不良,进而影响电容器的正常工作。

1. 正确选择电容器型号在使用无功补偿电容器前,需要对电网进行合理分析,根据负载类型、电压等级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型号,确保电容器运行时满足电网的要求,减少故障发生的风险。

2. 做好电容器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无功补偿电容器进行维护保养非常重要。

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需要检查电容器接线头是否松动或生锈,清理电容器表面的灰尘和污垢,确保电容器表面的清洁度。

3. 加强电容器运行监测运行监测是发现电容器故障的有效手段。

通过安装监测装置对电容器的运行状态、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发现电容器潜在故障,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或更换。

4. 安全使用电容器安全是排除无功补偿电容器故障的基础。

在电容器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需要遵守安全规范,确保电容器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总之,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故障与预防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不仅要正确选择电容器型号,加强维护保养工作和运行监测,还需要重视安全问题,确保电容器的正常使用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电容补偿柜常见故障和排除措施

电容补偿柜常见故障和排除措施

电容补偿柜常见故障和排除措施电容补偿柜是一种用于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设备,它通过安装电容器来补偿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功率因数和电网效率。

然而,电容补偿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这些故障需要及时发现和排除,以确保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电容补偿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措施。

1.电容器发热电容器发热可能是由于电容器内部损坏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电容器连接端子接触不良导致的。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电容器外壳温度,若发热严重,应立即停机检修。

-检查电容器内部是否有异味,如有异味,应立即停机检查电容器内部是否受损。

-检查电容器连接端子,确保连接良好,无松动或接触不良。

2.电容器漏电电容器漏电可能是由于电容器内部绝缘损坏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电容器连接端子接触不良导致的。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电容器外壳是否出现漏电现象,如有漏电现象,应立即停机检修。

-检查电容器连接端子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确保连接良好,无松动或接触不良。

-检查电容器内部绝缘状况,确保绝缘不受损。

3.电容器短路电容器短路可能是由于电容器内部绝缘损坏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电容器损坏。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电容器短路指示灯是否亮起,如指示灯亮起,应立即停机检修。

-检查电容器连接端子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确保连接良好,无松动或接触不良。

-检查电容器内部绝缘状况,确保绝缘不受损。

4.电容器超压电容器超压可能是由于电容器内部绝缘损坏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电容器超压。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电容器超压报警装置是否报警,如报警,应立即停机检修。

-检查电容器连接端子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确保连接良好,无松动或接触不良。

-检查电容器内部绝缘状况,确保绝缘不受损。

5.电容器电容值不稳定电容器电容值不稳定可能是由于电容器老化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电容器外部因素影响造成的。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电容器电容值是否稳定,如不稳定,应停机更换电容器。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
无功补偿电容器是一种常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设备,用于补偿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

由于长期运行和环境的影响,无功补偿电容器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

为了确保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正常运行,预防故障的发生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电容器内部漏电是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的故障之一。

这种故障可能会导致电容器内部的电介质损坏,进而导致电容器短路或失效。

该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容器内部电介质老化或绝缘材料受损。

为了预防电容器内部漏电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检查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避免超电压冲击,合理调整电容器的工作电压。

3. 保持电容器的清洁,防止灰尘和湿气对电容器绝缘的影响。

为了预防电容器外壳损坏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安装电容器时要注意避免受力过大,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 定期检查电容器外壳的状况,及时更换受损的外壳。

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三:电容器过电流或过载
电容器过电流或过载是无功补偿电容器常见的故障之一。

过电流或过载可能会导致电容器内部的电介质发热过大,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过电流或过载的原因主要是电容器长时间工作在超负荷状态下,或者电网中存在过电流现象。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故障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确保电容器的正常运行,预防故障的发生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检查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外壳状况和负载情况等,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故障发生。

某变电站35kV高压并联电容器故障分析

某变电站35kV高压并联电容器故障分析

某变电站35kV高压并联电容器故障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一起某330kV变电站35kV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组故障,详细分析了故障原因,通过解剖故障电容器,对电容器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检修试验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容器;局部放电;电场1 故障概述XX年X月X日X时,某330kV变电站35kV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检查一次设备发现电容器C相第4、12只根部着火,C相第12只电容器距根部四分之三处箱壳被烧穿。

故障当日天气晴,站内无操作。

该电容器组电容器保护采用双星形中性线不平衡电流保护,每臂只有一个串联段,每一串联段为4并4串结构(图1)。

当电容器故障时,三相电容之间出现不平衡,中性点电位发生偏移,中性点之间就有不平衡电流出现,从而保护动作跳闸。

单只电容器为内置熔丝结构,该组电容器组累计发生三次故障,故障信息基本一致,均为电容器根部发生爆炸起火,其中两次故障均造成电容器组中性点电流互感器喷油损毁。

图1:电容器组接线图3.解体检查外观检查电容器根部发生爆炸,电容芯子脱落,根部四分之三处有鼓包,电容芯子脱落,内熔丝基本全部熔断,芯子对箱壳间电缆纸封包内部明显烧穿,测量尺寸发现与电容器根部四分之三处鼓包处位置一致。

电容器中的电容单元由两张铝箔作为极板,中间夹多层聚丙烯薄膜卷绕后压扁而成,极板的引出为铝箔突出结构。

电容器芯子的两张铝箔分别向一边凸出于固体介质边缘之外,铝箔的另一边处于固体介质边缘之内,由凸出的铝箔引出和导入电荷。

4 原因分析造成电容器击穿的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及外部因素两方面。

外部因素与使用条件有关,主要与环境温度、稳态过电压及其作用时间、操作过电压幅值和持续时间及承受次数、电网谐波等相关。

内在因素主要有:电场均匀程度及边缘效应、电介质材料弱点、制造过程中造成元件固体电介质的机械损伤及褶皱、电容器中残留的空气、水分及杂质等。

从三次故障检查情况看,故障发生前无谐波及操作过电压情况,故障电容器套管无脏污及放电痕迹,故障现场无异物,三次故障电容器均为电容器根部发生爆炸起火,根部四分之三处有明显放电击穿现象,由此判定该组电容器三次故障均为内部绝缘击穿故障。

浅析电容器损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析电容器损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5 )电容器 在运 行 当中 ,运 行人 员每 月应对 回路 进行 检验 。 3 2加 强产 品 出厂监 试及 熔断 器选型 管 理 。加强 对产 品 出厂前 的各项 . 参 数指 标 的监试 工 作 ,确保 出厂 试验 项 目齐 全 、合格 ,并要 求厂 家提 供熔 断 器合 格有 效 的型 式试 验报 告 ;及 时更 换 已锈蚀 、松 弛 的外熔 断 器 。坚决 不用 不合 格 的电容器 。 33 电容 器投 切操 作注 意事 项 。电力 电容 器在 投入 或者 退 出的时候 , . 要根据 所在 母线 的 电压和 力率 。 3 4 限制谐 波 。在 实际运 行过 程 中, 当发现 电流 增 大却没 有伴 随 电压 . 增高 时,说 明存 在高 次谐波 电流 ,应 采取 限制谐 波 的措施 。 3 5调 整保 护整 定方 案 。保护 整 定值应 有针 对性 地进 行分 别设 置 。未 设置不 平衡 电压保 护 的老型 保护 装置尽 快进行 更换 。 3 6保证 合 适 的运行 温度 。在 电容 器运 行过 程 中,应 随时 监视和 控制 .
电容 器 。分析 为熔 断器 在运 行 中可 能 因受潮 、弹簧 拉 力下 降、熔 丝熔 断后
不 能顺利 拉 出,导 致在 单 只 电容器 故 障时 ,不 能迅 速熔 断 隔离 , 出现 了群
爆 、或 拒动现 象 ,从而 使故 障扩 大,保 护速 断动 作 。
14 电容 器 爆炸现 象 。爆炸 主 要是充 入 电容 器 内的能量 超 过 了外 壳 的 . 耐 受能 力,其 根本 原 因是极 问游离 放 电造 成 的 电容 器极 间击 穿短路 。 2电力 电容 嚣运 行中故 障 的主要 原 因.分析 及 电容器在 运行 过程 中受 到诸 多 因素 的影 响, 电容器 损坏 原 因主要 有 以

浅谈变电站10kV并联补偿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浅谈变电站10kV并联补偿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压 峰值 激 增 , 进 而 造 成 电 容 器 在 长 时 间 内 处 于 过 电 压 的 运 行
状 态。
造成 电容器渗漏 的原 因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 面 : ( 1 )过高 的
温升 。这主要是 由电容器 的于过 电压状态 、 室外安 装不合 理
1 由谐 波 引起 的 电容 器 热 击 穿 故 障
目前 , 随着 我 国 电 力 行 业 电 子 技 术 的 快 速 发 展 , 越 来 越 多
的新型非线性负荷的用电设施 和设备在 电网中得到应 用 , 这 就 导致 了高次谐波 在 电网运 行 当中的影 响越来 越大 。当谐 波 污
染 电力 系统 之 后 , 会 对 变 电站 中并 联 补 偿 电 容 器 运 行 的 可 靠 性 和安 全 性 造 成 极 大 威 胁 。大 量 实 测 数 据 表 明 , 在 实 际 运 行 过 程
地提 高并 联补 偿 电容器 的运行 质量 , 不 断推动 和促 进我 国 电力事 业 的可靠 、 安全 、 平稳 、 可持 续发 展 。 关键 词 : 变 电站 ; 并联 补偿 电容 器 ; 故障; 处理措 施
0 引言
目前 , 1 0 k V并联 电容器是我 国 电力 网络当 中应 用最为广
鍪 茎 鱼 些 里 量 里 銮 z n u a n g b e i y i n g 。 n g v u Y a n i — u
浅 谈 变 电站 1 0 k V 并联 补偿 电容器 的常 见故 障及处 理措 施
李敬 红
( 廊 坊三 河供 电有 限公 司 , 河 北 廊坊 0 6 5 2 0 0 ) 摘 要: 就 目前 变电站 中 l O k V并 联补偿 电容器 在运行 中 常见 的故 障进行 了分 析和 探讨 , 并提 出 了相应 的处 理措 施 和对 策 , 以期 更 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偿电容器故障原因分析摘要:电容器被损坏的情况主要是电容器内部故障、熔丝动作和渗漏,其次是油箱鼓肚,绝缘不良。

对造成电容器损坏进行了分析,不论从设计、安装、运行管理、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补偿电容器;故障;分析宜宾电业局从1997年开始在电网中投入补偿电容器,现在已有城中、竹海、叙南、吊黄楼、九都、方水、龙头等7个变电站共12组补偿电容器在网运行。

几年来的运行情况其损坏是比较严重的,电容器损坏率在15%~20%,严重地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电容器被损坏的情况主要是电容器内部故障、熔丝动作和渗漏,其次是油箱鼓肚,绝缘不良。

究其原因,造成电容器损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谐波的影响宜宾电网的谐波问题是比较突出的,1990年电科院曾将宜宾电网列为全国的谐波监测点之一。

一般认为三次谐波在变压器二次侧的三角形接线中流通,不会进入电容器组,因此,主要是抑制五次谐波及以上的谐波分量,由此而选用6%电容器组容抗量的串联电抗器。

但实际运行中发现,变压器的三角形结线不能完全消除三次谐波,不能阻止三次谐波穿越变压器,主要是因为变压器电源侧三相谐波分量不平衡,其次是变压器二次侧除电容器外还带有谐波发生源的电力负荷,按前述所配置的6%串联电抗器对于三次谐波仍然呈容性,三次谐波进入电容器后将被放大,这对电容器组定有较大的影响。

为此,为抑制三次谐波的一个办法,根据计算装设感抗为13%电容器容抗值的串联电抗器,加大串联电抗器的感抗,以阻止三次谐波进入电容器,但这将使电容器的端电压增高15%,这是正常运行所不允许的。

由此必须更换更高耐受电压的电容器,这将增加较大投资。

另一办法是装设三次谐波滤波器,它既可以减少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又可以避免三次谐波侵入电网,同时使电网的电压质量得到改善。

但是如果谐波来自变压器的电源侧电网,则三次谐波将穿越变压器,通过滤波器后使谐波放大,这对电网电压质量及对变压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电容器允许的1.3(1.35)倍的额定电流下连续运行,如果电容器装有6%串联电抗器来限制了五次及以上的谐波分量,那电容器中只通过基波及三次谐波,电容器中电流的有效值I=I1 其中K=I3/I1。

如果电容器中允许电流为额定基波电流的1.3倍,即I=1. 3IL,则可求出K=27.7%,即只要三次谐波电流不超过其基波电流的27.7%。

那末电容器就可正常安全运行。

实际运行中测得的三次谐波分量一般都未超过27.7%,因此只要适当调整电容器容量,在避开三次谐波的谐振条件下,使电容器通过的电流不超过其最大允许值,那末三次谐波就不会对电容器造成危害。

至于发生突发故障时出现的谐波,由于其时间短暂,对这类谐波,只要电容器具有正常的绝缘强度和保护装置,就不足以造成损坏。

2 渗漏电容器是全密封装置,如果密封不严,空气、水分和杂质就可能进入油箱内部,造成极大危害,因此电容器是不允许发生油的渗漏。

一般发生油渗漏的部位主要是油箱与套管的焊缝,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是焊接工艺不良。

另外国内制造厂对电容器作密封试验的要求不严格,试验是采用加热到75 ℃保持2 h的加热试验而不是逐台试验。

相对照美国西屋公司是采用85 ℃8 h 加热试验,法国西门子公司是采用95 ℃6 h加热试验。

由于国外产品通过严格的试验,因此很少出现渗漏现象。

套管渗油的部位一是根部法兰,二是帽盖和螺栓等焊口,渗漏的原因有加工工艺问题,也有结构设计和人为的原因。

螺栓与帽盖应该构成整体,如焊接质量差,对螺丝紧力时紧力稍大就会引起焊缝断裂。

变电站中多是采用硬母线联接,温度变化时母线温度变化而膨胀和收缩,就会使螺杆受力,很容易将螺杆焊口拉开。

此外,搬运电容器如果是采用直接提套管的方法以及运输过程中包装质量不好,也会使套管的焊缝破裂而引起渗漏。

3 鼓肚鼓肚就是油箱膨胀。

电容器油箱随温度变化发生少许鼓胀和收缩是正常现象,但是当内部发生放电,绝缘油将产生大量气体,而使箱壁变形,形成明显的鼓肚现象。

发生鼓肚的电容器已经不能再用,而且不能修复,应拆下更换新电容器。

造成鼓肚的原因主要是产品质量问题。

过去绝缘纸、铝箔质量差,浸渍液不是吸气性的电容器油,又没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加之在设计上追求比特性的指标,工作场强选择较高。

这样就造成低质量的产品在高电场下运行,以致发生大批电容器鼓肚、元件击穿和熔丝动作的故障。

根据现场调查表明:电容器击穿的部位多在电极的边缘,拐角和引线与极板接触处,以及元件出现折叠等部位,这些地方电场强度或电流密度较高,容易发生局部放电或热烧伤绝缘。

4 绝缘不良绝缘不良电容器是在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的,其中一部份是电容值偏高。

根据长期加热加压的寿命试验证明,电容值的变化是很小的。

电容值的突然增高,只能认为是部份电容元件击穿短路,因为电容器是由多段元件串联组成的,串联段数减少,电容就会增高,部份元件发生断线,电容值将会减少。

另一部分绝缘不良的电容器是电介质损失角过大。

电容器长期运行,介质损失角将略有增加,但是成倍增长是不正常的现象。

由于只有发生放电时,由于局部过热才会出现介质损失过大的问题,因此,对待这些产品只能进行更换。

电极对油箱的绝缘强度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工艺中的缺陷,例如在焊接过程中烧伤了元件与箱间的绝缘纸、引线未包好绝缘、油量不足、采用短尾套管、绝缘距离不够、瓷套质量不良等等,在试验过程中就可能发生放电和套管炸裂的故障。

5 炸裂电容器产生爆炸的根本原因是极间游离放电造成的极间击穿短路。

电容器要配置适当的保护熔丝,当电容器发生击穿短路时,熔丝将首先切断电源,油箱就不会发生爆炸,并且可以避免着火和防止将邻近电容器炸坏。

星形结线的电容器组,由于故障电流受到限制也很少发生爆炸,因此单台保护是很重要的,只要安秒特性配合适当就可以防止油箱炸裂。

6 过电压及外力破坏由于开关重燃引起的操作过电压和系统谐振,曾经损坏过一部份电容器,经过设备配套完善化,这类故障已很少发生。

此外因雷击时,由于避雷器距离超过电容器组150 m而没有起到防雷保护作用,引起电容器套管闪络,也会损坏电容器。

因此,套管外绝缘强度如何,是否清洁等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

但总的来说,过电压对电容器的威胁不大。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不难看出宜宾电业局在运的电容器,不论从设计、安装、运行管理、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解决。

对一些情况不明的故障加以研究,以保证在网运行电容器组的安全运行。

变电站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配置研究前言为了减少电网中输送的无功功率,降低有功电量的损失,改善电压质量,供电企业普遍在变电站内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组(以后简称电容器组)。

电容器组由电容器、串联电抗器、避雷器、断路器、放电线圈及相应的控制、保护、仪表装置组成。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电容器制造厂只生产电容器,其他设备均需外购,在成套设计成套供货方面尚有不足之处。

使用单位必须对电容器及配套设备进行选型。

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在电容器组的设备选型、安装布置上差别很大,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分析意见。

2电容器容量的选择电容器组容量的配置应使电网的无功功率实现分层分区平衡,各电压等级之间要尽量减少无功功率的交换。

由于电容器组在运行中的容量不是连续可调的,从减少电容器组的投切次数、提高功率因数的角度出发,希望电容器组在大部分时间内能正常投入运行而不发生过补偿。

通过对变电站负荷变化情况的分析,徐州地区变电站负荷率一般在70%~80%之间,一天当中约有2/3的时间负荷水平在平均负荷以上。

我们以变电站变压器低压侧全年无功电度量除以年运行时间求出年平均无功负荷,电容器组容量按照年平均无功负荷的90%选取。

实际运行时,由于电容器组额定电压一般为电网额定电压的1.1倍,而变电站低压母线电压一般控制在电网额定电压的1~1.07倍,电容器组实际容量要降低5.4%~17.4%,从而保证了电容器组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能投入运行。

对于负荷季节性变化比较大的农村变电站和预计近期内负荷将有较大增长的变电站,电容器组容量可以适当增加,但要求电容器组必须能减容运行。

这一点对集合式与箱式电容器而言,要求具有中间容量抽头,组架式和半封闭式电容器组只要将熔断器去掉几只即可。

同时要求配有抑制谐波放大作用的串联电抗器有中间容量抽头,以保证电抗率不变。

增加电容器分组数有利于提高补偿效果,但是相应地要增加设备投资,所有35~110kV变电站内电容器组一般按照一台变压器配置一组。

从降低单位千乏投资的角度出发,单组电容器组容量不能太小。

以10kV全膜三相集合式电容器组为例比较3600kvar和1200kvar电容器组的单位千乏投资。

两种电容器组均配置三台单相放电线圈(单台放电容量1700kvar),三只氧化锌避雷器,1%的干式空芯串联电抗器,一组真空开关柜,电力电缆长度40m,土建及安装费按照设备总投资的25%计算。

各项投资详见表1。

根据表1计算,3600kvar和1200kvar电容器组的单位千乏投资分别为65.5元和142.8元。

1200kvar电容器组的单位千乏投资已经超过自动投切的10kV线路杆上式电容器组的单位千乏投资。

因此,变电站内电容器组单组容量不宜小于1200kvar。

表1电容器组投资比较表单位:万元3电容器组的选型3.1型式选择就电容器组而言,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有组架式、半封闭式、集合式、箱式四种,各有其优缺点。

组架式电容器组是将单台壳式电容器、熔断器等安装在框架上,框架采用热镀锌的型钢材料,是传统的结构形式。

这类产品使用时间最长,运行经验丰富。

优点是安全距离大、故障影响范围小、检修维护方便、容量增减灵活、单位容量造价较低。

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安装及检修维护工作量大。

除城市中心地段变电站外,多数变电站占地问题容易解决。

因此,这类装置仍然是今后大量使用的主导产品。

为缩小占地面积可选用单台容量较大的全膜壳式电容器。

半封闭式电容器组是将单台壳式电容器双排卧放,端子向里,底部朝外,电容器带电部分用金属封闭起来,四周外壳接地。

国外最早由ABB公司开发,在欧美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内主要由桂林和锦州电容器厂生产。

优点是结构紧凑,不需要设置隔离围栏,占地面积较小,容量增减灵活,单位容量造价较低。

缺点是带电部分封闭后通风散热条件较差,绝缘子上易积灰,内部湿度较大时易形成凝露,造成闪络放电。

运行中已发生多次事故,应进一步改进完善,目前不宜广泛推广应用。

集合式电容器是将单台壳式电容器经串并联后装入大油箱内并充以绝缘油制成。

国外最早由日本日新公司开发,国内则在1985年由合阳电力电容器厂首先开发成功。

目前已有合阳、西安、锦州、无锡等厂的多种型号产品通过了两部鉴定,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1996年已占到高压并联电容器年产量的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