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医学课件

免疫球蛋白可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在使用时应 充分权衡利弊,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3
对症治疗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对症治疗药物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如肝肾功能损伤、胃肠道不适等,如有不适症 状应及时就医。
03
急性脊髓炎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方案
早期康复
在急性期,患者应采取早期康复治疗,以减轻疼痛、肿胀等炎症反应,预防关节挛缩和肌 肉萎缩。
肺部感染的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 行病情评估,控制感染的严重程度 。
电解质紊乱的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症状及电解质检查结果进 行评估,及时纠正紊乱程度。
褥疮的病情评估
根据褥疮的分期及面积大小进行评 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心理障碍的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心理状况量表及医生评价 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 施。
2
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3
避免不合理的药物使用,如某些抗生素和镇静 剂等。
05
急性脊髓炎的并发症处理
并发症的种类与症状
肺部感染
急性脊髓炎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 ,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 、咳嗽、呼吸困难等。
电解质紊乱
患者可能出现低钠、低钾等电解质 紊乱,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等 。
2023
急性髓炎的药物治疗 • 急性脊髓炎的康复治疗 • 急性脊髓炎的预防措施 • 急性脊髓炎的并发症处理
01
急性脊髓炎概述
急性脊髓炎概述
定义与症状
• 定义: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症性疾病。 • 症状:急性起病,发病前可有感染或接种史,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感觉缺失、肌肉萎
02
课件:急性脊髓炎

治疗2
防治并发症 1.呼吸支持 2.防治褥疮 3.防治尿路感染 4.预防肢体挛缩畸形
概念
急性脊髓炎是指累及整 个脊髓或几个节段的急 性非特异性炎症。
脊髓位于椎管内,发 出31对脊神经根。 有2个膨大:颈膨大 和腰膨大。
成人脊髓全长 42~45cm.
脊髓血供情况:
椎动脉
第九肋间根动脉
第三腰椎根动脉
病因
病因未明 1.可能是病毒感染 2.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
病理
1.胸髓最常受累
辅助检查
1周围血象:早期白细 胞可正常或稍高
2.脑脊液化验:细胞和 蛋白可轻度增高或正常
诊断
1.急性起病
2.病前常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 史
3.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
4.脑脊液检查可有轻度的蛋白 细胞升高
鉴别诊断1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1.感觉障碍轻、呈末梢型 2.少有尿便障碍 3.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急性脊髓炎 Acute myelitis
病例讨论
• 男性,16岁,因发热3天,尿潴留1天入 院,入院第3天热退,但逐渐出现呼吸 困难,痰咳不出来,氧饱和度逐渐下降, 四肢无力,查体显示:神清,呼吸困难, 呼吸动度极弱,四肢肌力达0级,从颈 部以下,痛觉几乎消失,病理征未引出。
• 问:1。定位在何处? • 2。还可能存在什么体征?
2.脊髓充血、水肿、灰白质界限不清、 点状出血
3.镜下:软脊膜充血、炎细胞浸润、 神经细胞肿胀、变性、消失、神经纤 维脱髓鞘,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
4.晚期:脊髓软化、囊肿、空洞、萎 缩、胶质增生
临床分型
1.横贯性脊髓炎 2.上升性脊髓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床表现
特点: 1.急性起病 2.青壮年多见 3.病前常有感染史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讲课

定期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及腱反射等,以判断病情变化和
03
治疗效果。
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评估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其有无焦虑、抑郁等 不良情绪。
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包括家庭、朋友、同 事等对其的关心和支持程度。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和情绪疏 导。
生活自理能力及营养状况评估
1
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穿衣、进食、洗 漱等日常活动是否受限。
发病机制
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急性进行性炎性脱髓鞘病变或坏死,病变常局限于脊髓 的数个节段。主要病理改变为髓鞘肿胀、脱失、周围淋巴细胞显著增生、轴索 变性、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 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 征。
分型
根据受累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 可分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 后动脉综合征及中央型脊髓炎等 类型。
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同时留意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肾功能损 害等副作用。
抗生素应用原则及感染控制策略
明确感染病灶和病原体
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尽可能明确感染病灶和病原体类型, 以便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病原体类型、药敏试验结果和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合 适的抗生素,并遵循医嘱按时按量使用。
排便功能训练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摄入纤维素丰富 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进 行排便功能训练,逐步恢复自主排便 能力。
肛周皮肤护理
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便后及时清 洗并涂抹润滑油保护皮肤。
康复锻炼指导与功能恢复监测
康复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阶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 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和平衡协调训练等。
急性脊髓炎的健康教育

急性脊髓炎的健康教育
急性脊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和预防急性脊髓炎,以下是一些健康教育内容:
1. 了解急性脊髓炎的症状:急性脊髓炎主要表现为脊髓的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脖子或背部的疼痛、肌肉无力、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
及早发现症状,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
2. 避免感染源:急性脊髓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要尽量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
特别是在病情流行期间,要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急性脊髓炎非常重要。
例如,勤洗手,特别是接触到公共场所或他人之后;避免与身体有疾病的人分享日常用品,并定期清洁和消毒个人物品。
4. 加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合理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定期接种疫苗是提高免疫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咨询医生并按照推荐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
5. 注意休息和运动:急性脊髓炎是一种需要休息和康复的疾病。
在发现症状后,要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
同时,适量的体育锻炼也是提高免疫力和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和受伤。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急性脊髓炎及其他疾病。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自身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以上是关于急性脊髓炎的健康教育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预防和控制急性脊髓炎的发生。
请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关心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急性脊髓炎健康教育

急性脊髓炎健康教育
急性脊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脊髓,造成神经功能障碍。
以下是关于急性脊髓炎的一些建议和健康教育内容:
1. 了解疾病:急性脊髓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突发的背痛、肌肉无力、四肢感觉异常等。
了解疾病的症状和病因,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并就医治疗。
2. 就医就诊:如果出现背痛、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
找专科医生进行综合检查,包括病史了解、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等。
3. 积极治疗:急性脊髓炎需针对病情进行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4. 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和肌肉力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锻炼一般由专业康复师指导,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按摩疗法等。
5. 积极预防:急性脊髓炎多由感染引起,因此预防感染是关键。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病人接触等。
此外,定期接种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也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6. 心理支持:急性脊髓炎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许多困扰,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情绪低落等。
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
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态度。
7. 定期复诊:治疗期间和康复阶段,定期复诊非常重要。
及时复查病情,跟进治疗效果,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确保疾病得到控制和康复。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健康教育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及早就医、科学治疗是关键,避免自我诊断和乱用药物。
急性脊髓炎课件

05
预防复发:注意预防感冒、感染等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质量影响
01
肢体功能障碍: 可能导致日常 生活活动受限
02
心理压力:疾 病带来的心理 压力可能导致 生活质量下降
03
社交活动受限: 疾病可能导致 社交活动减少
04
经济压力:疾 病治疗和康复 可能带来经济 压力
05
家庭关系影响: 疾病可能导致 家庭关系紧张
加强锻炼, 提高身体 素质和免 疫力
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 态,避免 焦虑和抑 郁
避免接触 有毒有害 物质,减 少感染风 险
01
02
03
04
05
急性脊髓炎预后
预后因素2018Βιβλιοθήκη 病程:病程越 长,预后越差
2020
并发症:并发 症越多,预后
越差
2022
01
02
03
04
05
年龄:年龄越 大,预后越差
2019
02
分类: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 性、非感染性和免疫性三类。
04
非感染性:由物理因素(如 外伤、肿瘤等)、化学因素 (如药物、毒素等)引起。
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病因:感染、免疫反应、遗 传因素等
02
发病机制:病毒感染、自身 免疫反应、遗传易感性等
03
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感觉 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04
02
情绪调节: 引导患者保 持乐观心态, 积极面对疾 病
03
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与 家人、朋友 交流,获得 情感支持
04
康复指导: 提供康复训 练和心理支 持,帮助患 者恢复健康
急性脊髓炎预防
预防措施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课件

预后和治疗
早期诊断和治疗,加上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 的预后。
护理前的准备工作
1 了解病史和病情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目前的病情,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准备必要的设备和用品
确保护理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用品充足,如轮椅、床垫、导尿管等。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急性脊髓炎的病症、护理前的准备工作、护理方法、疼痛管理、 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以及解答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病症介绍
什么是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脊髓发 炎和功能损伤。
病因和风险因素
急性脊髓炎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系统问题或其 他因素引起。
症状有哪些?
3
心理康复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康复技巧,帮助患 者适应病情变化。
预防并发症
压力疮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使用床垫、枕头等辅助装置。
尿路感染
保持适当的个人卫生,经常排尿,避免尿液滞留。
肺炎
积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提供情感支持,理解患者的需求,并使用适当的 缓解疼痛和放松技巧。
使用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疼痛,如 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改 善肌肉功能。
放松技巧
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 冥想等,以缓解身体和情绪上的 紧张。
康复训练
1
物理康复
进行物理活动和运动,以帮助恢复肌力
语言和认知康复
2
和运动能力。
提供语言和认知康复训练,以恢复沟通
急性脊髓炎护理查房教学课件

04
治疗:主要是对症 治疗和支持治疗, 如抗感染、激素治 疗、康复治疗等。
05
诊断:根据临床表 现、影像学检查和 实验室检查等综合 判断。
病因和病理
01
病因:感染、免疫反应、遗 传因素等
02
病理:炎症性脱髓鞘、神经 元损伤、脊髓水肿等
03
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感觉 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04
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影 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 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预防心理障碍 保持营养平衡,预防营养不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并发症
护理效果评估
生命体征稳定 疼痛缓解 预防并发症
肢体功能恢复 心理状态改善 出院后生活质量提高
THANK YOU
03
保持尿道通畅,预防尿 路感染
04
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 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05
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心 理障碍
急性脊髓炎护理查房 教学
查房流程
01
查房时间:每周一次
02
查房地点:病房
03
查房对象:急性脊髓 炎患者
04
05
查房内容:病情观察、 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查房目的:提高护理 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体位护理
01
保持正确的体位:卧床休息,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02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
03
定时翻身,避免压疮
04
保持肢体功能位,避免关节 僵硬和肌肉萎缩
05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 道感染
06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脊髓炎
一、授课学时:1个半学时
二、教学目的:
1、掌握急性脊髓炎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2、熟悉急性脊髓炎特殊类型、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3、了解急性脊髓炎病因、病理、预后。
三、重点: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四、难点:急性脊髓炎的诊断和鉴别诊
断。
五、教具或电教设备:多媒体。
六、自学内容:脊髓的解剖生理概要;脊髓压迫症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七、相关学科知识:神经解剖学、肌电图学。
八、教学法:启发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九、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一)课前组织和导入(5分钟)
1、自我介绍简历、工作情况
2、介绍本病国内有关专家和院校研究状况。
3、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
(二)脊髓解剖、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和急性脊髓炎的病变定位(15分钟)(结合图谱讲授教学法)
1、脊髓解剖: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
两个膨大:颈膨大和腰膨大
2、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①侧索中皮质脊髓束损害——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脊髓灰质前角或前根——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2)感觉障碍:①后角损害——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同侧痛温觉障碍,深感觉及部分触觉保留;②后根损害——深浅感觉障碍;③后索损害——同侧深感觉及部分触觉障碍;④脊髓丘脑束损害——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障碍,深感觉保留。
(3)脊髓半侧损害:病变同侧损害节段以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同侧深感觉障碍及病变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障碍,而触觉保留。
(4)脊髓横惯性损害:损害节段以下两侧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3、急性脊髓炎的病变定位:在脊髓白质
(三)急性脊髓炎的定义、病因、病理(5分钟)(启发式讲授教学法)
1、定义: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变性或坏死,导致脊髓急性横贯性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病因:不明确
3、病理:
(四)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10分钟)(启发式讲授教学法)
1、起病方式:急性起病。
2、诱因:病前数日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首发症状(多数) :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节段束带感或根性痛。
4、运动系统:病变水平以下运动障碍,早期脊髓休克,2-4W恢复。
5、感觉系统: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缺失。
6、自主神经 :早期尿便潴留 ,损害平面以下无汗或少汗,皮肤脱屑和水肿。
(五)急性脊髓炎特殊类型的特点(5分钟)(启发式讲授教学法)
1、急性上升性脊髓炎:起病急骤,病变在几小时或1-2天内迅速上升,瘫痪迅速波及延髓肌,出现吞咽
困难,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2、脱髓鞘性脊髓炎:为多发性硬化脊髓型,病情进展缓慢,1-3周达到高峰,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下肢无
力,伴有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
诱发电位及MRI检查发现CNS多个病灶。
(结合自己见过的一些病例进行讲解)
第一节结束
(课间休息10分钟)
第二节开始
衔接:首先复习第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3分钟)
(六)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7分钟)(启发式讲授教学法)
辅助检查:
1.腰穿 :压颈试验通畅 ,CSF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
高,糖,氯化物正常。
2.电生理检查:①VEP正常,②下肢SEP波幅减低③MEP波幅减低, ④肌电图呈失神经改
变 .
3.影像学检查: MRI典型显示病变部位脊髓增粗
诊断:
1.急性起病 .
2.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 ,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3.脑脊液基本正常。
4.脊髓MRI检查显示病变部位脊髓增粗
鉴别诊断
1.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2.脊柱结核
3.转移性肿瘤
4.脊髓出血
(结合自己见过的一些病例进行讲解)
(七)急性脊髓炎的治疗(3分钟)(启发式讲授教学法)
1.药物治疗①激素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②免疫球蛋白③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④ 大剂量B族维生
素。
2. 预防或减少并发症
3.早期康复训练
(结合自己治疗过的一些病例进行讲解,以加强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介绍一个病例资料,让学生进行病例分析: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如何?疾病诊断是什么病?诊断依据?治疗原则(5分钟)(讨论式教学法)
提问、提示和启发相结合,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九)布置思考题(2分钟)
(1)急性脊髓炎的诊断依据?
(2)急性脊髓炎的鉴别诊断?
十、参考书目:《实用神经病学》、《临床神经病学》、《神经解剖学》、《肌电图学》、《神经免疫学》等
十一、教学后记:
一、授课学时:2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
(二)熟悉急性脊髓炎诊断治疗原则,脊髓解剖。
(三)了解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和病理。
三、重点: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
四、难点: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五、教具或电教设备:多媒体
六、自学内容:神经解剖
七、相关学科知识:………………………………………………………………………………………….
八、教学法:启发式、讨论、互动式教学
九、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5分钟)
(二)概述(15分钟)
1、脊髓解剖
外部结构:上端、下端31对脊神经;脊椎与脊髓的关系
内部结构:灰质(前角、后角、灰质连合,C8~L2及S2~4尚有侧角),
白质包括(前索、侧索、后索)
2、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提问:上下运动神经元是怎样区分的?复习运动系
统的传导径路)
①皮质脊髓束损害产生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②脊髓灰质前角或/及前根病变产生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③两者均有损害产生混合性瘫痪。
(2)感觉障碍(图示感觉系统的传导径路)
①后角及后根:节段性感觉障碍
②后角: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束带感
③后索损害:病变以下同侧深感觉及部分触觉缺失,感觉性
共济失调
④脊髓丘脑束:对侧损害平面以下传导束型分离性感觉障碍
⑤白质前连合: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脊髓半侧损害
(3)脊髓半侧损害(难点图示讲解)
(4)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受损节段以下双侧感觉、运动全部障碍、
大小便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当脊髓受到急性严重的横贯性损害时,早期呈脊髓休克(spinal shock)
(二)急性脊髓炎(60分钟):
【病因】病因不清,其发生可能为病毒感染后诱发的异常免疫应答
【病理】
本病可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但以胸段(T3~5)最为常见,受损节段脊髓肿胀、软脊膜充血或有炎性渗出物,镜下可见软脊膜和脊髓内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灰质内神经细胞坏死,白质中髓鞘脱失、轴突变性,病灶中可见胶质细胞增生。
(提问:为什么胸段(T3~5)最容易受累)
【临床表现】
可发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发热、感染症状,或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
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双下肢麻要无力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变常局限于数个节段。
【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提问:为什么白细胞没有明显增高)
2.K-Q试验:可有下腔不完全梗阻
3.电生理检查:VSEP可为阴性或波幅减低;MEP异常;
EMG失神经改变
4.影像学检查:脊髓MRI典型改变
【诊断及鉴别诊断】
1.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2.脊柱结核及转移性肿瘤
3.脊髓出血。
【治疗】(从病理上理解治疗方案)
1.皮质类固醇激素
2.免疫球蛋白:
3.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泌尿道或呼吸道感染;
4.维生素B族
5.血管扩张剂如烟酸、尼莫地平、丹参,
6.神经营养药如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
7.护理及康复治疗
(三)小结(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
(四)作业布署(3分钟)
1、脊髓疾病的定位诊断理论;
2、急性脊髓炎主要临床特征;
3、急性脊髓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十、参考书目:《神经病学》王维治主编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