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文化
精选阿里铁军学习心得(1)

20世纪末,当马云带领阿里巴巴站在互联网经济的起跑线上时,形势看起来并不是特别有利。
太多人已经注意到这个时代风口,而马云和阿里巴巴并未显出特别的优势。
今天,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赚钱也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
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近乎神话。
现在阿里巴巴最主要的营收仍来自电商。
阿里巴巴电商业务主要在早期的淘宝基础上拓展而来。
淘宝于2003年成立,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已经开展了自己的其他业务,其中一个叫“中国供应商”。
“中国供应商”作为阿里巴巴最早盈利的项目,帮助阿里巴巴走出最低的谷底。
很少有人知道支持阿里巴巴熬过世纪之交互联网寒冬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团队,而是阿里巴巴的“地面部队”。
这支“地面部队”—“中国供应商直销团队”,被马云称作阿里的“铁军”。
当我们第一次走近这支团队,对它仍知之甚少。
“中供铁军”的知名度与它在中国商业史中本应有的位置相比,显得过于低调。
早在2008年,马云就说将来要出版一本关于“阿里铁军”的书,“给那些想创业的人读”。
后来,他几次说道,“有铁军在,整个阿里的精气神就在”。
除了曾经为阿里巴巴做出的贡献,太多互联网江湖中的显赫人物从这支团队走出,程维、干嘉伟、吕广渝……国内O2O战场,一度成为“铁军内战”。
当然,还有阿里巴巴集团的诸多高管,也出自这支“铁军”。
世纪初,互联网的机会固然多,“中国供应商”背靠的却是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迸发出强大活力的民营中小企业。
这是当时中国最为强劲的风口。
门户网站风光一时,却最终失去后劲。
在相近领域与阿里巴巴竞争的对手,要么业务形态严格来说还是传统媒体和会展的基因,要么在经营管理上犯了致命错误。
天时地利俱备,阿里巴巴以“中国供应商”突围成功,绝非偶然。
还有人和。
中供早期的销售,都经历过残酷的淘汰竞争,但内部竞争同样残酷的企业并不止这一家。
是什么让铁军与众不同?阿里巴巴大概是对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最为看重的中国企业。
铁军文化又是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中非常醒目的部分,保留了早期阿里巴巴文化最完整最原始的“原浆”,或者说,阿里味儿最浓。
阿里铁军的制度与文化

使命
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B
15
独孤九剑:
马云说到很多价值观,后来金剑杭拿着一叠纸,大概几十张,都是 价值观。
我跟彭蕾一人拿一半,我们花了七个小时把这些价值观都写在玻璃 板上。 到最后,我们做了九个价值观。
马云跟我都是金庸迷,我们两个人就马上说,叫九阴真经。可后来 一想觉得不对,九阴真经不能做我们价值观的名字。 最后马云选了独孤九剑,这个价值观我们用了四年。
B
47
坚实的大地—坚持底线
商业行为准则 中供管理制度
高压线 诚信 廉政
B
48
B
49
B
50
B
51
员工关怀员工
EAP员工 健康管理
集体婚礼 开放日
商业保险
I home 无息贷款
紧急
创造温暖的
关怀
救助
组织氛围
校友会
帮派 家族活动
保障
建设立体的
彩虹
保障体系
计划
社会保险 公积金
蒲公英 爱心互助
B
52
B
39
10%的员工
对考评结果最差的10%,那将没有任何甜言蜜语的粉饰,他们不得不离 开。心要慈,刀要快!
不教而杀谓之虐
B
40
管理透明:绩效考核流程
改哪里、到哪里、 需要帮什么
理解、一致、共识
扒皮神器:review 对焦、认可、改进、
规划
管理是动态的;
沟通是随时的;
No Surprise!
为什么强制分布?给谁打1?
B
21
阿里巴巴的领导力--九阳真经
超越伯乐 1. 找对人:知人善用,用人所长 2. 养好人:在用的过程中养人,在养的过程中用人 3. 养成人:造接班人,鼓励青出于蓝胜于蓝
中原油田培育“铁军”文化

中原油田培育“铁军”文化作者:王亚钧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0年第03期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原油田为解决油少人多的矛盾,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全方位、大力度地开拓国内外石油工程市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外部环境,石油工程队伍继承发扬石油石化行业优良传统,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打造石油工程“铁军”文化,提升了队伍战斗力,增强了发展软实力,有力地推进了石油工程事业发展。
如今,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原油田石油工程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有115支队伍在苏丹、沙特、也门等10个国家进行工程技术服务,400多支队伍遍及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
秉承优良传统,提炼“铁军”文化理念中原油田是国内石油系统最早走向市场的企业之一。
在“走出去”的征程中,由于队伍在思想观念、队伍管理、员工素质等方面的不足,也曾一度暴露出与国内外一流石油工程公司之间的差距。
中原石油人深刻体会到,拓展石油工程发展空间是油田的“二次创业”,需要继承发扬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但仅凭一股冲劲,用吃苦耐劳、低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去获得微薄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
要实现石油工程事业的持续有效发展,迫切需要用规范的企业文化来引领和推进,建立起现代化管理的体制机制,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市场规则,全面提升竞争实力。
2004年以来,油田对发展现状和远景准确定位,适应拓展海内外市场的战略需要,确立了石油工程“铁军”文化理念。
油田把抓好企业文化理念宣传贯彻放在优化市场、加强项目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丰富载体,加强阵地建设。
如组织开展“外部市场万里行”宣传报道活动;借助油田报纸、电视进行有力度、有深度的宣传报道……营造“铁军”文化浓厚氛围。
推进管理创新,完善“铁军”建设机制中原油田在推进管理创新,完善铁军建设机制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理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基础。
油田坚持“开放融合、统一规范”的管理理念,不断适应复杂变化的外部市场形势,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推动管理创新,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石油工程经营管理模式,为打造“铁军”提供了制度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 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中铁渤海轮渡公司组建十年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用优秀企业文化破题,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决定公司兴衰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培育出了独具中铁渤海特色的“铁军文化”,把企业建设成了员工快乐成长的美好家园,努力实现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齐头并进。
经过十年的打造,一支“战必胜、攻必取”的和谐“铁军”队伍,高举中铁渤海轮渡公司这面旗帜,克服重重困难,把烟大铁路轮渡建成了世界级精品工程,奋力向一流轮渡企业迈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一、建设“铁军文化”的背景中铁渤海轮渡公司于2002年1月26日在烟台正式挂牌成立,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烟台至大连铁路轮渡的建设和运营。
公司作为路港航联合运输企业,具有“员工来自天南地北、业务涵盖铁路港航、跨海管理部门分散、设备先进技术复杂”四大突出特点。
新组建队伍的复杂结构、多行业统一指挥的高要求、世界顶级港航技术设备管理运用的高难度,铁路运输和海上航运的高风险,要求公司必须与项目建设和运营同步,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倾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塑造一支团结和谐有文化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第一,特殊的员工队伍构成靠企业文化整合。
中铁渤海轮渡公司成立后,由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需要,陆续来到公司的750余名员工来自全国20多个省82个城市,技术骨干来自铁路、海运、港口、工程等几十个行业。
南方人有南方人的习惯,北方人有北方人的风俗;来自于铁路的员工讲究“大联动机”,来自于航运系统的员工习惯于独立作战……公司员工在行业理念、地域文化、专业知识、性格习惯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极大差异,迫切需要公司建设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和谐向上的先进企业文化。
第二,特殊的航运企业靠企业文化保证。
作为中国第一条、世界第三十五条超百公里运距的海上铁路轮渡,烟大铁路轮渡是集合了大量高科技技术设备的综合项目。
渡船吊舱式第三代全电力综合推进系统、铁路栈桥“一对五”液压滑动道岔等多项设备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铁军文化

综采一队铁军文化一、铁军文化形成背景综采一队在工作中敢于挑战,发挥顽强拼搏、创新进取、勇攀高峰的团队精神,为打造1400万吨级综采队,建设世界第一井工煤矿而不断努力。
从建队至今,累计生产原煤过亿吨,连续9年生产原煤过1000万吨。
2013年更创出日产原煤5.5万吨、月产原煤132万吨、年产原煤1355万吨的新纪录。
2010年1月1日,综采一队开始负责世界第一个7米大采高工作面的回采工作,4年来安全生产屡创佳绩,创造了多项行业领先的经济技术指标。
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团工委、神华集团公司团委“青年文明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神华集团公司党组先进基层党组织,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先进集体、标杆党支部、一级优秀科队等荣誉称号。
综采一队这种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造就了综采一队铁军文化底蕴。
二、铁军文化内容铁军文化的主题为:安全生产,铁军之本;创新高效,铁军之基;员工利益,铁军之巅。
铁军文化的特点为:信仰如铁,意志如铁,纪律如铁,团结如铁。
铁军文化的建设目标为:安全零伤害,管理无漏洞,操作零失误。
综采一队铁军文化内容包括三位一体文化支撑和天时地利人和保证。
(一)三位一体文化支撑1、以安全高效、精益生产为特点的安全文化。
以安全文化为载体,以风险预控为手段,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人、机、环境和管理的高度统一,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故障、安全无事故安全是区队最大的责任,班组最大的效益,是职工最大的幸福。
严抓细管,实现安全零伤害,为我矿产出精品煤炭。
2、以精益管理、一人一事为特点的管理文化。
以最小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用人性化的管理打造出一支责任过硬、作风顽强、纪律严明、执行有力的军事化团队,服从指挥安排,用制度规范行为,安全、优质、高效完成任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岗位、制度、流程精细化,岗位职责清晰,分工协作明确,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流程科学。
“铁军”和“铁军精神”的历史渊源

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被称为“铁军”,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铸就的革命精神,又被称为“铁军精神”。
那么,“铁军”和“铁军精神”的由来和历史渊源是怎样的呢?从《新四军军歌》谈起要知道铁军和铁军精神的由来和历史渊源,就要从庄严雄壮、节奏有力的《新四军军歌》谈起。
《新四军军歌》诞生于1939年。
那年2月23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到达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
24日,新四军举行联欢晚会,欢迎周副恩来,会场设在军部大礼堂(陈家祠堂)。
会场上气氛活跃,热闹非凡,各单位之间互相拉歌,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
从江南前线回来的陈毅也被大家拉出来唱歌。
陈毅作为周恩来留法勤工俭学的老同学、老战友,毫不推辞地用法语高唱一曲《马赛曲》:“前进,前进,祖国的儿女,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我们在神圣的祖国面前,发誓向敌人复仇;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决心要为之而战斗……”激昂慷慨的歌声以及战士们的掌声,把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马赛曲》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创作于1792年奥、普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机形势下,表达了法国人民争民主、反暴政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
但是,我们自己的《马赛曲》呢?什么时候才能有一首自己的军歌呢?一些新四军指战员不由自主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引起了军部首长的关注。
在军部首长们的讨论会上,大家提出应创作一首军歌,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振奋全军。
在场的周恩来微笑着说:“我们这里就有诗人嘛!”他的目光移向陈毅。
有人心领神会地大声提议说:“对,陈司令,你就写首歌词吧。
”陈毅慨然答应了大家的热情要求。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尽管战务繁忙,他仍利用作战间隙抓紧对歌词进行构思。
在歌词中,他写了新四军继承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和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前后10余年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写了新四军的政治信仰、作战方针、军民关系等等,歌词共有3段,35行,名曰《十年》。
传承“铁军”精神 助推“四个建造”

传承“铁军”精神助推“四个建造”“热烈欢迎2019年新员工!”、“2019年老铁们,欢迎回家!”、“品质中南,等你来战!”8月7日晚19:40分的武汉站出站口,由中铁建设集团中南公司团委、人力资源部组织的迎新小分队高举接站牌,顺利迎来了90名中南公司“老铁”。
为帮助新员工传承“铁军”精神,完成身份的转变,快速融入品质中南高质量再发展征程中,中南公司组织开展了内容充实、干货不断的新员工活动,全方位锻造2019年“老铁”。
8月8日,中南公司2019年新员工入职见面会暨传承“铁军”精神,助推“四个建造”主题活动在机关会议室举行。
会上,中南公司总经理杨再清对新员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阐述了“铁道兵”精神内涵,并对新员工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二是要传承铁道兵精神,了解企业文化,快速融入企业;三是要胸怀大志,为分公司高质量再发展争光。
中南公司党委书记蒋杰对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做了解读,并结合自身经历,对新员工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不忘初心,坚持原则,学会做人;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踏实工作;三是加强锻炼,保障身体,安全第一。
中南公司党委、团委还精心为新员工准备了“书、信、图、册”文化大礼包,让新员工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提升企业荣誉感。
见面会还邀请了来自公司机关和项目部的三名优秀员工结合各自的工作经历,将经验与教训向新员工们进行了分享,并与各位新同事进行了交流和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8月8日晚,员工餐厅里欢声笑语,显得格外热烈。
全体新员工一同围坐在餐桌旁,共唱生日快乐歌,为4位“寿星”送上生日祝福。
4位新员工满怀激动、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围在蛋糕周围,与公司领导一起许愿望、吹蜡烛、送祝福、送礼物、品味着美味佳肴。
生日晚宴上,还穿插着各种小节目,一个个节目将聚会推向了高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整个大家庭中充满着和谐温暖的气息!为让新员工更快的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分别从安全教育、商务礼仪、廉洁从业、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四个建造”与海外人才优先“黄金十条”等方面做了培训,并组织了培训考试,在“传帮带”的实践中帮助新员工扣好职场的第一粒纽扣。
企业文化铸造铁军之魂

企业文化铸造铁军之魂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企业文化就像一泓活水,不仅容得下天光云影,更呼唤着海语天风,一个把文化镌刻在自己旗帜上的企业,才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企业;只有将文化融入企业的血脉,企业才能被源源不断的活水滋养浇灌,生生不息;只有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贯穿到企业治理当中,才能铸造出攻坚克难、打拼天下的铁军魂。
铸铁军魂——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内涵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种真实而有力气的存在。
企业文化建设,首要的是铸造企业的一种精神,把每一位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统一到企业进展的大目标中来。
东送铁军虽然不是一支参军营中走出来的铁军,但他同样具有不怕流血流汗、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成为基建战线上的一支尖兵和标杆。
2022年,在南方铁塔严峻损毁的状况下,东送铁军一天组塔20 基,创电建记录,5 天内撤除坏塔 40 基,组立塔40 基。
提前恢复5 条 500 千伏和2 条 220 千伏送电线路,被国网赞誉“辽电神速”。
拥有这样的荣耀传统和坚韧作风,是东送企业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扎实根底,是东送立足不败、青春永驻的法宝。
东送人也把培育先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持续进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不断随着时代的脚步积存、充实、丰富和提升其内涵。
在东送,企业文化理念已经形成系统,有“弘扬困难奋斗、诚恳劳动、求实创、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有“持续进展,多方共赢”的经营理念,有“送优立信”的价值观念,有“没有法规,不成方圆”的员工治理理念,还有“追求事故零目标,致力环保,和谐有序”的东送安全环境理念。
这些具有时代精神和东送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形成了全体员工认同的东送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和进展后劲,成为东送攻坚克难、打拼天下的铁军之魂。
树立典型——以增加企业文化的感召力树立企业先进楷模,大力弘扬“铁军文化”。
要留意觉察先进典型,以先进典型的典范事迹和高尚精神,通过树立企业英雄大力弘扬铁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