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土地用总体规划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 总那么- 1 -第二章................................................................城市性质及职能- 2 -第三章................................................................人口及用地规模- 2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 -第一节 ............................................................. “三区〞划定-3-第二节 .......................................... 城乡统筹及城镇化开展战略-4-第三节 .......................................... 城镇空间、等级及职能构造-5-第四节 .................................................................... 产业布局-7-第五节 .................................................................... 旅游开展-8-第六节 .................................................................... 生态建立-9-第七节 .................................................................... 综合交通-12-第八节 ............................................................. 重大市政设施-15--19-第五章......................................................... 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3 -第一节 ............................................................. 城乡统筹策略-23-第二节 ........................... 重点建立地区空间构造和“四区〞划定-25-第六章............................................................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27 -第一节 .................................................... 空间构造及开展策略-27-第二节 .......................................... 各城区定位及重点开展方向-28-第七章................................................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9 -第一节 ............................................................. 公共中心体系-29-第二节 ............................................................. 行政办公用地-30-第三节 .......................................................... 商业金融业用地-31-第四节 ............................................................. 文化娱乐用地-32--34-第六节 ............................................................. 医疗卫生用地-34-第七节 .......................................................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35-第八节 .......................................................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36-第八章...................................... 中心城区住房保障及居住用地规划- 36 -第一节 ................................................................ 保障性住房-37-第二节 .................................................................... 居住用地-38-第九章............................................. 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39 -第十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41 -第一节 .................................................................... 绿地系统-41-第二节 .......................................................................... 水系-43-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45 -第十二章................................................ 中心城区老城保护及更新- 48 --49-第二节 ............................................................. 文物古迹保护-51-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 52 -第十四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53 -第一节 ................................................................ 目标及战略-53-第二节 ............................................................. 城市对外交通-54-第三节 ............................................................. 城市道路系统-55-第四节 ............................................................. 公共交通系统-57-第五节 ............................................................. 静态交通设施-59-第六节 .................................................................... 步行交通-59-第七节 .................................................................... 旅游交通-60-第八节 .................................................................... 交通管理-61-第十五章............................................. 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61 -第一节 .................................................................... 供水工程-61-第二节 .................................................................... 排水工程-62-第三节 .................................................................... 供电工程-63-第四节 .......................................................... 通信和邮政设施-64-第五节 .................................................................... 供热工程-65-第六节 .................................................................... 燃气工程-65-第七节 ............................................................. 环境卫生设施-66-第十六章...................................................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67 -第一节 ....................................................... 城市应急保障体系-67-第二节 .................................................................... 防震减灾-68-第三节 .......................................................... 防洪〔潮〕排涝-69-第四节 .......................................................................... 消防-69-第五节 ............................................................. 气象灾害防御-70-第十七章................................................... 中心城区分期建立规划- 71 -第一节 ............................................................. 近期建立规划-71-第二节 .................................................................... 远景规划-72-第一章总那么第1条工程背景为适应城市开展新要求,落实国家建立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强化大连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地位与龙头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城乡规划法?,编制?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
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

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12.01•【字号】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业经2020年10月29日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2020年11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12月1日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2020年10月29日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修改、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相关活动。
本条例所称国土空间,包括本市陆域空间和管理的海域空间。
第三条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以全面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为指导,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完善配套法规政策,执行统一技术标准,实现建设亚太对流枢纽、环渤海创新策源中心,打造魅力宜居城市,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为总目标。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应当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为统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坚持陆海统筹、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先规划后实施,实施规划全周期管理;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确保公共空间优先、公共交通优先和公共配套优先;坚持地域特色,强化风貌管理,延续历史文脉;坚持规划管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兼顾规划的可操作性。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简本(征求意见稿)二○○九年四月目录前言 (1)一、规划总则 (2)(一)指导思想 (2)(二)规划原则 (2)(三)规划范围 (2)(四)规划期限 (3)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一)土地利用现状 (3)(二)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问题 (3)三、土地利用目标 (4)(一)土地利用战略 (4)(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4)四、土地利用主要任务 (6)(一)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6)(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8)(三)统筹安排生态环境用地 (11)五、土地利用分区及空间管制 (13)(一)中心城区 (13)(二)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16)(三)农业综合发展区 (16)(四)生态涵养区 (17)(五)海岛经济区 (17)六、重点工程用地安排 (18)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0)(一)完善土地立法执法监察制度 (20)(二)强化规划实施行政管理手段 (20)(三)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机制 (20)(四)加强规划实施技术保障能力 (20)(五)建立规划实施社会参与机制 (20)附件 (22)(一)附表 (22)前言大连市是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十四个试点城市之一。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4年始,我市启动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在《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和规划修编前期研究成果经国土资源部审查同意的基础上,编制《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22号)等法律法规,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大连市土地利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大连市实际,制定《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土地规划》)。
国务院关于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6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审批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辽政〔2010〕8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大连市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土地利用率高,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利用,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三、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稳定数量,提高质量。
2006至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3400公顷以内,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少于13400公顷。
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5134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300080公顷。
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科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7523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42平方米以内。
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要以调整、改造、挖潜为主,建设用地扩展应优先利用闲置地、空闲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89平方公里以内。
五、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统筹和管控。
南部地区,要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集约高效利用新增建设用地,引导城镇合理布局,切实发挥耕地的生态和景观作用;沿海产业集聚区,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推进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以土地供给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合理集聚,优化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北部农业经济区,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合理发展中小城镇,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向中心村集中。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 PPT

2、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
④关于行政街区。从城市总图看,行政街区的选址意图是 求相对独立,自成系统。 ⑤码头的吞吐量与世界海港城市相比,城市规划瞄准了当 时最优城市一巴黎。第一期的建设虽然紧凑地连在一起, 但整个规划的骨架与发展方向却留了很大余地,至今仍是 大连市发展的核心之一。历史实践证明,沙俄时代的大连 商港城市规划不仅在当时是先进的,而且为以后城市的发 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899年9月28,沙俄政府通过了大连港和大连城 市规划方案。据据《南金乡士志》载:“自露国(即 俄罗斯)租借,将青泥洼村中田庐,逐户估价,远遗农民, 改为街市。”这实为大连港口,城市建设之始。
2、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
2.1、规划内容
从事实上引用了德国郊区的规划模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 里,便完成了大连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大连特别行政区总 体规划图。规划的城市用地大约有6.5平方公里,港口布置 于城市东部青泥洼海岸,规划了4个突堤式码头,并有铁路与 港口相联,形成了海运和陆运联为一体的优势。 城市规划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和布局上,采用了欧洲当时盛 行的形式主义(放射线、对角线、园形广场)的规划手段。并 运用了严格的功能分区概念,把城市划分为3个区:行政区、 欧罗巴区、中国人区。
规划的中国人区用地仅为欧罗巴区的1/4左右,表现出了明 显的殖民地城市特征。
1899年大连市规划的道路骨架形如蛛网。在交通枢纽和 重要的中心地点布置国形或半园形的广场,广场之间以直线 干道相联系,每个中心向外辐射若干于道,围绕广场形成多层 环形道路。这种格局与1666年伦敦大火灾后进行的重建规 划有许多相似之处。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规划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规划
1.
2.
3.
(一)快速起步阶段 (1978年—1992年)
大连中民90亩地块规划方案设计(建筑设计)

2013年03月项目基地现状功能结构规划规划设计条件设计目标住宅地块经济技术指标商业地块经济技术指标鸟瞰图产品分布图户型分布图交通分析图消防分析图景观分析图地下车库平面图园区剖面示意图花园洋房户型平面图花园洋房立面图小高层一梯三效果图小高层一梯三户型平面图小高层一梯三立面图小高层一梯二效果图小高层一梯二户型平面图小高层一梯二立面图南侧沿街商业效果图南侧沿街商业平面图南侧沿街商业立面图北侧沿街商业平面图商业地块效果图商业地块平面图项目基地现状功能结构规划规划设计条件规划设计原则项目基地位于团泊新城,据天津市中心约20千米。
纳入近郊区范畴,更宜服务于天津中心城区;同时将项目区纳入环渤海区域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节点。
规划地块东侧有一排洪渠,北侧为空地,西侧为养殖用地,南侧是海域。
规划地块现状为水域、坑塘和一些堤坝路,土路。
毗邻城市主干道,交通便捷,有利于展示城市形象。
道路现状无规划道路、未成系统 土路、堤坝路周边道路现状疏港路(双向四车道) 滨海路部分已修未来配套设施完善,发展潜力巨大扩大城市滨海发展,打造滨海示范区打造主要干道公共建筑群,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大社区环境景观品质强化住宅品质,提升区域高端人才引进住宅地块经济技术指标商业地块经济技术指标鸟瞰图产品分布图户型分布图交通分析图消防分析图景观分析图地下车库平面图园区剖面示意图规划总平面图2住宅地块经济技术指标2商业地块经济技术指标2市政道路地库出入口车行流线人行流线市政道路消防流线滨海景观主轴景观带次轴景观带花园洋房户型平面图花园洋房立面图小高层一梯三效果图小高层一梯三户型平面图小高层一梯三立面图小高层一梯二效果图小高层一梯二户型平面图小高层一梯二立面图南侧沿街商业效果图南侧沿街商业平面图南侧沿街商业立面图北侧沿街商业平面图商业地块效果图商业地块平面图。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10.31•【字号】•【施行日期】200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为科学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22号)要求,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县(市)区、先导区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市修编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规划修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
北三市、长海县、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政府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及乡(镇)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县、乡两级规划修编工作。
二、基本原则(一)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原则;(二)节约与开发并举,以节约为主,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三)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的原则;(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五)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的原则。
三、工作任务(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分为市、县、乡三级。
市级和试点县、乡规划修编工作由市规划修编办公室负责,其他县、乡两级规划修编工作分别由所在区、市、县、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修编工作由管委会负责组织。
(二)市规划国土局要总结和评价1997年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负责完成与省级规划、市级相关规划、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县、乡两级规划的协调衔接工作;综合评价土地利用条件,并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分析和预测土地供需状况,科学测算各类建设用地需求,划分各类土地利用分区;保障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加强规划专题研究,重点突出对农业综合生产用地总量、城镇体系发展与用地布局、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利用、滩涂综合整治与利用等的研究,重点分析研究城镇体系中城乡接合部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读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读作者:李惠敏来源:《活力》2012年第10期[关键词]大连市土地;指标约束;控制耕地;多种渠道;农田储备机制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要求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因此,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仍然是这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目的。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既保障大连市全面振兴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又确保我市的耕地“红线”不被突破?《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刚性指标约束,为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保驾护航为全面落实辽宁省下达给大连市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定为刚性指标,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分别保持在351343公顷和297800公顷以上,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
”这些刚性指标是我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红线”。
同时,为确保刚性指标的落实,将市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分解下达到了各县区。
二、严格控制耕地流失,助推土地整治,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保证大连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规划》从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全局入手,提出了“优化农用地结构和布局,从严控制耕地数量减少、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措施。
《规划》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严格控制耕地流失的措施:一是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一补一制度,到2020年,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3400公顷以内;二是引导农业结构向有利于增加耕地方向调整,避免破坏耕作层,确保不因农业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和耕地质量,到2020年,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净减少耕地规模控制在8117公顷以内;三是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和复耕力度,规划期内,通过完善水利设施加强和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加大耕地抗灾能力的建设,及时复垦灾毁耕地,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简本(征求意见稿)二○○九年四月目录前言 0一、规划总则 (1)(一)指导思想 (1)(二)规划原则 (1)(三)规划范围 (1)(四)规划期限 (2)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一)土地利用现状 (2)(二)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问题 (2)三、土地利用目标 (3)(一)土地利用战略 (3)(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3)四、土地利用主要任务 (5)(一)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5)(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7)(三)统筹安排生态环境用地 (10)五、土地利用分区及空间管制 (12)(一)中心城区 (12)(二)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15)(三)农业综合发展区 (15)(四)生态涵养区 (16)(五)海岛经济区 (16)六、重点工程用地安排 (17)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9)(一)完善土地立法执法监察制度 (19)(二)强化规划实施行政管理手段 (19)(三)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机制 (19)(四)加强规划实施技术保障能力 (19)(五)建立规划实施社会参与机制 (19)附件 (21)(一)附表 (21)前言大连市是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十四个试点城市之一。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4年始,我市启动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在《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和规划修编前期研究成果经国土资源部审查同意的基础上,编制《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22号)等法律法规,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大连市土地利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大连市实际,制定《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土地规划》)。
《土地规划》是大连市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
《土地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大连市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明确土地利用战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配置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并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一、规划总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指导方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东北和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统筹各业各类、各区域土地利用,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出发点,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规划原则1、严格保护耕地。
2、节约集约用地。
3、统筹各业各类用地。
4、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5、强化土地调控能力。
(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辖区,即六区三市一县(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和长海县),土地总面积13538.39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规划的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其中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土地利用现状至2005年,大连市土地总面积为13538.39平方公里。
其中:农用地面积9511.9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2169.42平方公里,其他土地面积1857.02平方公里。
(二)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问题1、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2、建设用地布局分散,用地粗放和不足并存。
3、农用地利用效益不高,粮食、蔬菜、肉奶等农产品自给率不足。
4、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严峻。
5、水资源不足,土地盐碱化、污染、水土流失需要防治。
三、土地利用目标(一)土地利用战略1、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2、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
3、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4、促进区域合理分工与共同发展。
(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根据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依据《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下达的规划任务,规划期内,大连市要实现以下土地利用目标: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用地。
规划期末,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560.00平方公里以下,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75.00平方公里以下,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956.00平方公里以下;2、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规划期末,全市耕地保有量控制在3513.00平方公里以上,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2978.00平方公里以上;3、建设生态城镇,继续防治土地污染、盐碱化和水土流失,复垦废弃地,改善生态环境。
规划期末,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0%左右,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备注:以上数据均为《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下达规划任务。
四、土地利用主要任务(一)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为实现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必须严格控制耕地流失,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统筹利用其他农用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1、严格控制耕地流失(1)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加强对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建设项目选址应加强用地评价和多方案比较论证,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2)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和复耕力度。
加大耕地抗灾能力的建设,及时复垦灾毁耕地,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
2、加大补充耕地的力度(1)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的特点,结合全市生态环境建设,适度开发未利用地补充耕地。
(2)有序开展土地整理复垦。
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大力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3、加大耕地占补平衡力度(1)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
(2)确保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措施。
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研究成果,制定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等级折算的实施办法,确保补充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
积极推进省域范围内易地补充耕地的有偿调剂机制。
4、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1)科学划定基本农田。
落实《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大连市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科学划定基本农田集中区(见附图1)。
(2)实行基本农田先补后占。
在辽宁省下达的2978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之外,多划定8平方公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作为未来重点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预先补划。
(3)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各类城乡建设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依照法律规定,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因选址特殊,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进行专家论证,合理确定用地规模。
确需占用的,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并报国务院批准。
严禁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禁止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4)建立土地整理专项基金,积极推行标准化农田建设。
加大公共财政对粮食主产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的财政补贴制度,提高农户保护基本农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提高基本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1、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1)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的调控。
(2)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加强建设用地内部挖潜。
通过采取限期开工、收取闲置费、依法收回等措施,加强城镇闲散用地整合,引导存量建设用地合理置换,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
2、统筹城乡建设用地(1)优化城镇工矿用地布局。
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城镇工矿用地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工矿用地。
按照全市城镇体系建设规划,调整和优化城镇用地布局。
遵循“组团结构、重点发展”的原则,重点支持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重点镇和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建设,构筑未来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城镇空间结构。
优化中心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调整中心城市居住、商业、工业、公共设施、生态等用地的比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和谐发展;集约建设瓦房店、普兰店和庄河三个次中心城市和长海专业化海岛县以及皮口镇、杨树房镇、复州城镇等14个重点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集约建设长岭镇、荷花山镇、东岗镇和谢屯镇等46个建制镇,最终形成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城镇空间布局。
(2)稳步推进建设用地整合。
一是高效利用沿海经济带重点建设区用地。
保障辽宁沿海经济带中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工业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产业区、大连保税区主功能区、大连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大连海湾工业区、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及配套园区、大连金渤海岸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大连松木岛化工区等重点地区的建设用地。
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严格控制各类园区的增长边界,统一规划,有序发展,逐步建立集约利用土地的评价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二是整合市域工业用地。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集约建设6个工业集聚区(双岛湾石化工业区、甘井子工业园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瓦房店工业区、皮杨陆岛经济区),最终形成沿沈大高速公路、大丹高速公路、旅顺南北路为轴线布局的“Y”字形产业带。
三是推进农村居民点整合。
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积极引导农村村民住宅有规划、有计划地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
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相挂钩,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按照城市的用地标准管理城郊结合部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引导农民居住向社区化发展;鼓励中部平原和低丘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往中心村转移,结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撤村并屯,鼓励农民建房向中心村集中;开展北部地区和高丘地地区的空心村和零散户整治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点的土地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