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文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课件

2
3
4
清水
生存 金鱼 时间(天) 5
清水 金鱼藻
金鱼
9
少许河泥 金鱼藻 金鱼
11
少许河泥 金鱼藻 金鱼
2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号金鱼比2号先
光
死亡,为什么?
1
2
3
4
清水
生存 金鱼 时间(天) 5
清水 金鱼藻
金鱼
9
少许河泥 金鱼藻 金鱼
11
少许河泥 金鱼藻 金鱼
2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尝Fra bibliotek构建生态系统的结 构模型,小组合作。
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消费者
CO2等
植食性 生 动物
肉食性 动物1
产
者
遗体、粪便等
肉食性 动物2
分解者
无机物
对点小练
甲 1
2
乙
丙
3 4
丁
问: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什么成分? 1、2、3、4分别代表什么生理过程?
2.营养结构 :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草 蝗虫 青蛙 蛇 鹰
分
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菟丝子
猪笼草
请回答以下问题:
2.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蜣螂
蚯蚓
3.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吗?
硝化细菌
说一说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 系?
技能训练
参照下图所示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式图, 尝试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怎样的变化?
*3.如果蛇被大量捕杀而灭绝后,有多少种其他
生物会受到影响?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第五章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ppt

小结:1、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 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2、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 关系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如课本中 的蜘蛛和蟾蜍,两者之间既是 捕食 关 系,又是 竞争 关系。 3、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 系的生物 种类 而非生物数量。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 稳定的重要条件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的能力就越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 种渠道进行的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 物?列出它们的名字。
2、按不同种类生物的营 养方式和它们在生态系 统中的作用进行归类。 3、联想其他生态系统的 组成,对其中的生物是 否也能做相同的分类?
4、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 模型。
思考:下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植食性鸟 草 食草昆虫
(1)该食物网由 5 条食物链组成。 草 , (2)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初级消费者是 植食性鸟类和食草昆虫 (3)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2 。
猫头鹰 食虫鸟
蛇
蜘蛛
青蛙
种。 (4)蜘蛛和青蛙的种间关系为 捕食和竞争 。 (5)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 2 种成分。未体 现出来的成分是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
家庭摆设:
水晶球样的生态系统
该球密封,内装有水, 两三条鱼(虾),生长着水 藻,底部有珊瑚和泥沙
为什么球内的水藻和 小鱼能够生长呢?
• • • • • •
随堂检测 1.关于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成分构成了生态系统 B、该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了生物群落 C、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D、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
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必修1:分子与细胞和必修2:遗传与进化以及本教材个体自身稳态调节和种群与群落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章是是整个高中生物必修的倒数第二章,相对于前面的内容来说,本章是整个高中生物中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没有系统的涉及到生态系统的概念;但同时本章又是与前面内容密不可分的一章,学习本章内容,同样要联系到“生物的营养代谢类型”、“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和种群、群落以及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内容。
所以说,《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一章在整个高中生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根据生物学习的不便定律“结构决定功能”,我们这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就在这一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使我们学习本章以及后面一章的基础。
因为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
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最主要的是掌握生态该系统的组成成分;我们要学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在食物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综上所述,本节内容既可以联系复习前面的内容,又对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打下基础,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石。
所以说,本节内容十分重要。
本节的内容比较的不直观,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图片和多媒体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以及营养结构。
针对高中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在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对其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熟悉生态系统的分类及范围;3、说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4、解释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 讲义

《生态系统的结构》讲义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就好像我们生活的地球,大到整个地球的生态圈,小到一个池塘、一片森林,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生物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而环境则包括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比如说,一片草原上,有吃草的羊、吃草籽的鸟,有各种各样的草,还有土壤里的微生物,以及阳光、雨水、土壤等等。
这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草原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一)生物部分1、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绿色植物,还有一些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比如硝化细菌。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太阳能或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
2、消费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包括各种动物。
消费者根据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
比如,吃草的兔子是初级消费者,吃兔子的狐狸是次级消费者。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对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重新回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次利用。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将无法循环,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土壤、温度等。
这些非生物因素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阳光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水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空气提供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土壤为植物提供了生长的基础,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理活动和分布。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食物链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 讲义

《生态系统的结构》讲义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我们常常听到但可能并不完全理解的概念。
简单来说,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系统。
生态系统有着多种多样的类型,比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等。
不同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遵循着一些共同的规律。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这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阳光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空气为生物的呼吸作用提供了氧气,水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土壤为植物提供了生长的基质和养分,温度则影响着生物的生理活动和分布。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能够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生产者不仅为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
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是指以生产者或其他消费者为食的生物,包括各种动物。
消费者可以分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等。
初级消费者通常是以植物为食的草食性动物,次级消费者是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三级消费者则是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更高层次的肉食性动物。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获取能量,它们还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排泄物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将无法循环,生态系统也将无法维持稳定。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
5-1生态系统的组成

课堂练习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否
“大鱼吃小鱼,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吃虾米,虾米吃泥巴 (主要指浮游植物)”是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否
食 物 网
9 1、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
条。
2、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是 兔、昆虫和鼠。
4 3、猫头鹰占有 个营养级。
4、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 物
生产者 ——主要指植物(通过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 动物提供营养和能量)
生 成 消费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
态分
为食)
系
分解者 ——主要指细菌、真菌等腐
统
生微生物(将动植物残体中的
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
用。)
非生物成分 ——阳光、空气、水、
5、如果食虫鸟因为某种原因减少,那么青蛙的数量短期 内可能会 增加 。
总
结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 的成分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捕食关系 食物链(网)
(营养结构)
分解者
3.生物富集及其影响
含重金属 的污水
含重金属 的鱼
工厂
河流
含重金属 的熟鱼
人吃了含有重金属的鱼之后,身体里 也含有重金属,但是人体很难将这些 物质分解,因此,随着所食含重金属 食物的量的增多,人体内的重金属含
超标症状
易贫血、损害神经 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紊乱, 并可能致癌
易引起骨痛病
诱发肝炎和血尿
经过上面的学习, 大家已经对生物富集的 危害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呢? 如何降低生物富集的危 害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同种生物总和
所有种群
生物个体
种群
群落
最大
生物圈
生态系统
+无机环境
一.生态系统
(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
改变 决定种类
无机环境
√ √ √ 【 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生态系统? 1、一片树林、一条河流、一个池塘、一片草原的 所有生物。
2、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 不是
分解者
(必备成分)
主秃要鹫是等细腐菌生、生真物菌、蜣螂、蚯蚓、(异养型)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
生产者再次利用。
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分析它 们之间的关系?
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整体
三、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
无机环境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思考: 生产者 和 分解者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
森
草
林
原
生
生
态
态
系
系
统
九寨沟原始森林
统
农
城
田
市
生
生
态
态
系
系
统
统
淡 水 生 态 系 统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思考:池塘里都有些什么呢?
太
空气
阳
浮游植物
鱼虾
水
草
水
土 壤
细菌和真菌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
太阳、水、土壤、水草、鱼、虾、浮游植物、团藻、细菌和真菌等
非生物
太阳、水、土壤、 空气
生物
水草、鱼、浮游植物、团藻、细菌和 真菌等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腐生动物 如蚯蚓、白蚁、蜣螂 (屎克螂)
如果没有了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会怎样?
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产者:凡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1)绿色植物;(2)自养型细菌:硝化细菌。
3、消费者:属异养型生物 (1)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举例 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小型肉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
三级消费者
除此,还有哪些是异养型生物?
池塘中各种动植物的尸体粪便、残枝败叶到 哪里去了? 被细菌、真菌等分解了。
归类:腐生生物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分解者
归还无机环境
(联系无机界 和有机界的
腐生细菌 如枯草杆菌
必备成分) 举例 腐生真菌 如霉菌、蘑菇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
二、分类
农田生态系统
1.人工生态系统
(人的作用十分突出)
人工林生态系统 果园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2.自然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产氧气最多)
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动物
寄生的微生物 和植物,如菟 丝子
营腐生生活 的细菌和真 菌
腐生生活的 动物,如蚯 蚓、蜣螂等
地位
生态系统的 基石
生态系统 最活跃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 关键 成分
制造有机物,
储存 能量,为
加快生态系统 中 物质循环 , 分解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