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网教统计学原理期末试卷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法、汇总发、预测法 B .调查法、整理法、分析法C .大量观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对统计数据建立某种物理的度量单位的亮度层次是(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3.调查单位是( )A .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B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C .调查项目和指标的承担者D .基层企事业单位4.对连续变量分组,最大值所在组下限为10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750,则最大值所在组的组中值为( )A .1100B .1200C .1250D .15005.某商场2006年彩电销量为10000台,年末库存100台,这两个绝对指标是( )A .时期指标B .时点指标C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6.下列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 )A .我国人口密度为135人/平方公里B .某年我国钢产量为日本的80%C .2006年我国GDP 比上年增长9%D .2006你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12000元7.在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单位必须遵循( )A .可比性原则B .同质性原则C .准确性原则D .随机性原则8.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A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 .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D .两者没有关系9.对500名大学生抽取15%的比例进行不重置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为20%,概率为95.45%(t=2),则优等生比重的抽样极限误差为( )A .4.26%B .4.61%C .8.52%D .9.32%10.当一个变量变化幅度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幅度基本上是同等比例时,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A .函数关系B .复相关关系C .线性相关关系D .非线性相关关系11.已知x ,y 两个变量, 2010,8,x y xy σσση=== ;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数可知,x 与y 之间存在着( )A .高度正相反B .显著正相反C .低度正相反D .微弱正相反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 )A .单相反B .复相关C .偏相关D .正相反1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个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A .之和B .之差C .之积D .之商14.下列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 .价格指数B .平均工资指数C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D .销售量指数15.统计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依据是指数的( )A .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 .反映时间状况C .编制方法D .反映指标性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统计的职能有( )A 、信息职能B 、咨询职能C 、监督职能D 、分析职能E 、决策职能17.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登记误差的原因有( )A 、测量B 、记录C 、计算D 、填报E 、抽样18.下列计算相关系数公式中,正确的有( )A 、xy x y σσσ B1()()x x y y --∑C、()()x x y y --Dn xy x y-E 、2222()()n xy x y n x x n y y -⎡⎤⎡⎤--⎣⎦⎣⎦∑∑∑∑∑∑∑19.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 )A 、时间长短可比B 、总体范围可比C 、指标名称可比D 、指标内容可比E 、指标的计算方法可比20.某地区全部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今年为去年的112%,这是( )A 、综合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总指数E、个体指数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21.政治算数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其代表作的问世,成为统计学诞生的标志。
统计学原理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

《统计学原理》(第3版)综合试卷一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空白处,每空1分,共15分)1.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_______________。
2.各变量值与其_____________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3.一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已知。
从其中容量为25的样本,在 = 0.05水平下,区间估计的边际误差为15,则总体标准差是____________。
4. 数据整理过程中,为了解决重叠组限“不重复”的问题,统计上的规定是____________。
5. 标准分数给出了一组数据中各数值的相对位置,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6.统计学中把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依存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
7.某产品单位成本连年下降,从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间总的下降了60%,则单位成本年递减率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经济现象在一年内出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则称为_______________;经济现象在若干年内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变化,则称为_______________。
9.若物价指数为114.06%,则用100元,报告期只能买到基期商品的百分之__________。
10.离散系数可以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_____________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11.2007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6.9%,是2007年11月与__________对比的结果。
12.研究结构性问题通常使用的图形是____________。
13.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各变量值连乘再开方以求得平均值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9.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10.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1.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2.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3.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14.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15.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1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1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 1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1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20.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统计学原理》试卷和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7.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8.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10.离散变量可以( B )。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C、连续取值,取非整数D、用间断取值,无法一一列举二、多选.(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2.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ABCDE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3.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4. 在工业普查中(BCD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5. 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CD )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6.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 )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7.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个数C、国民生产总值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就业人口数三、判断(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试卷统计学

2、GDP与GNP有何不同?
答: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全部增加值之和。是指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个国家国民为对象计算的,与国内生产总值在计算内容上口径一致。
5、抽样平均误差: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二、填空题
1、定基、环比;2、时期、时点;3、等距、不等距;4、企业职工、企业;5、数量、质量
三、判断题
1、×;2、×;3、√;4、×;5、×
四、单选题
1、B;2、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D;4、A;5、A
五、计算题
1、
2、
3、
六、简答题
1、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何区别?
统计学统计学统计学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环比发展速度由于对比采用的基期不同环比发展速度由于对比采用的基期不同环比发展速度由于对比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数列可以分为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发展速度数列可以分为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发展速度数列可以分为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统计学
一、名词解释
1、环比发展速度由于对比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数列可以分为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是各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发展变化的程度。环比发展速度计算公式为:ai/ai-1(i=1,2,„,n)。
2、结构相对指标:说明同一总体内部部分与全体之比的相对指标。
3、平均指标:反映同质总体内各单位在某一数量标志值上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课程期末试卷(A)答案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课程期末试卷(A)答案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试卷(A)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使用班级二 09会计(1)(2)三四五考试类型 ??. 闭卷总分 .三明学院系班姓名座号 . 题序得分阅卷人复核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③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④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2、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①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②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③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④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3、统计指标的特点是()①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②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③大量性、同质性、差异化④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 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①平均数②相对数③绝对数④指数 5、调查单位就是()①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②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③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④城乡基层企事业单位 6、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①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②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③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级④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级7、变量数列中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时所起的作用就其实质而言()①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②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③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有关④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 8、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①9.3 ②9 ③6 ④109、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①只能是相对数②只能是绝对数③只能是平均数④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0、计划规定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增长3%,实际增长5%,则商品销售额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算式为()共 6 页第 1 页55%33%①3% ②103% ③5% ④105%11、反映同类事物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对比结果的综合指标称为()①动态相对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③比例相对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 12、平均指标是指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①复杂的总体数量的总和水平②可比的总体数量的相对水平③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水平④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程度的相对水平 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各组()①次数(f)的影响最大②标志值(x)的影响最大③权数(f/∑f)的影响最大④标志值(x)和次数(f)的共同影响 14、根据平均指标的确定方法和依据资料不同主要有5种,其中()①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②众数和调和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③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④中位数和众数是位置平均数15、已知某公司所属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和占用资金额,计算该公司的平均资金利润率应采用()①简单算术平均数②加权算术平均数③加权调和平均数④几何平均数 16、下面四个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①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②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③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④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17、按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③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1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①10%②7.1%③7%④11% 19、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①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②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③用样本来推断总体④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20、相关数r的取值范围()①-∞<r<+∞ ②-1≤r≤+1 ③-1<r<+1 ④0≤r≤+1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①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②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③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④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共 6 页第 2 页⑤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2、为了解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工业企业普查,则每个工业企业是()①调整对象②调查单位③填报单位④统计总体⑤综合单位 3、典型调查的主要特点是()①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选择出来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②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③调查单位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④调查方法机动灵活,省时省力⑤可以推断总体 4、下列分组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有()①按工资分组②按职业分组③按产业分组④按地区分组⑤按人均收入分组5、构成次数分布数列的两要素是()①各组名称或各组变量值②组距③各组单位数④组数⑤指标数值6、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总量指标的有()①学生人数②商品销售额③商品库存额④工业总产值⑤资产负债总额 7、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口密度③人均钢产量④商品流通费⑤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额 8、平均指标的显著特点是()①某一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代表值③总体内各单位的品质标志差异抽象化④总体指标值的数量差异抽象化⑤异质总体的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9、从统计指标表现的形式看,动态数列可分为如下几种()①总量指标动态数列②相对指标动态数列③平均指标动态数列④时期指标动态数列⑤时点指标数列10、某地区商业企业职工今年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32%,这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19)

《统计学原理》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19)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 共20分)1.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 调查单位B. 标志值C. 品质标志D. 总体单位2.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10元, 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数量指标D. 标志值3.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 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B. 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 对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状况进行调查D. 某地区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4.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 作用不同B. 组织方式不同C. 灵活程度不同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5.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 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B. 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C.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 广泛运用数学方法6.在一般情况下, 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
A. 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B. 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C. 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D. 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7. 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 确定调查单位D. 确定调查时限8.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 这个指标是( )。
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9.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的划分依据是( )。
A. 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 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 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 调查时间是否连续10.某地区进行牲畜调查, 按2000年1月1日情况进行登记, 呈报截止时间为2000年2月1日, 则1月1日至2月1日这一时间称为( )。
统计学原理A期末考试试卷及其答案

一.判断题1、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对)2、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对)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错)4、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
(错)5、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
(对)6、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济性调查。
(错)7、在任何条件下,典型调查的资料郡可以推算总体指标。
(错)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两者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是不一致的。
(对)9、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临时组织的调查,它与定期统计报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对)10、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对)11、两个简单分组并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错)12、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最小变量值。
(错)13、组中值是各组的实际平均数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来计算总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对)14、分区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
(对)15、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强度相对数。
(对)16、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对)17、在计算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唯一只有强度相对数。
(错)18、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4.76%。
(对)二单选题1、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B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B )A数量性 B同质性 C综合性 D差异性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D)A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 B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 C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 D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4、一个统计总体( D)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A )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B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C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6、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专业班级
Ò»¡¢Ãû´ÊÛÄÊÍ£¨5分³4=20分)
1.统计分组
2.长期趋势
3.抽样推断
4.国内生产总值
¶þ¡¢µ¥Ñ¡Ì⣨3分³5 -15分)
1.平均指标反映了( ) A、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分布的特征
C、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
D、总体次数分布的离中趋势
2.在抽样推断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指标是(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3.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
C、调查的单位不同
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4.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96、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
A. 9.296³8.6%³7.1%³7.5%
B.(9.20/³8.6%³7.10/<³7.5%)-10096
C.109.2%³108.6%X 107.1%³107.5%
D. (109.2%³108.6%³107.1%³107.5%)-100
%
5.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至善焉:-说明了c ,A、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B、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D、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Èý¡¢ÅжÏÌ⣨2分³5 -10分)
1、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
( )
2、用劳动单位表示的指标总量,称为劳动量指标,它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 )
3、在编制总指数时经常采用非全面统计资料仅仅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 )
4、一般而言,分类抽样的误差比纯随机抽样的误差小。
( )
5、回归系数6大于0或小于0时,则相关系数r也是大于O或小于0。
( )
ËÄ¡¢¼ò´ð£¨8分³2=16分)
1、序列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区别。
2、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的区别。
Îå¡¢¼ÆËãÌâ(39分)
1、某商
¼ÆËã´ó³ÚÉÌÆ²¿â´æ¶îÕ¼¿â´æ³Ü¶îµÄƽ¾ù±ÈÖØ¡£(本题13分)
2、某区水
ÊÔ²ÖÎöÁ½ÄêÆ½¾ùµ¥²úµÄ±ä¶¯ÖУ¬ÓÉÓÚµ¥²úˮƽºÍÃæ»ý½á¹¹±ä»¯µÄÓ°Ïì³Ì¶È¡£(本题13分)
3、某灯泡厂某月生产5000000个灯泡,在进行质量检查中,随机抽取500个进行检查,己知这500个灯泡的耐用时间x的样本均值X=926.4小时,样本方差为0 2=3048.04。
试求:(1)该厂全部灯泡的平均耐用时间的取值范围(概率保证度为0.9973)。
(2)检查500个灯泡中不合格产品占0.4%,试在0.6827橛率保证下估计全部产品中不合
格品率的取值范围。
(本题13分)
一.名词解释
1.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总体的内在差异,按照某一标志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区分为若干部分或若干组的统计整理方法
2.就是指某一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发展变化的趋势。
3.是进一步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根据抽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对研究对象即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判断,达到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认识。
4.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二、单选题
1.-5 C CADB
三.判断题
1-5 错错错对对
四.简答题
1. a.序时平均数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上发展水平的平均,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一般水平,它是根据动态数列来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是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标志的平均,从静态上说明其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它是根据变量数列来计算的。
b.计算方法不同;差异抽象化不同;序时平均数还可解决某些可比性问题。
2.拉氏指数是以基期销售量为同度量因素的综合指数;派氏指数是以报告期销售量为同度量因素的综合指数。
五.计算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