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冀教七级上
冀教版语文七上第5课小溪流的歌word课堂实录2

翼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小溪流的歌》课堂实录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生字新词,流利朗读全文,掌握“童话”的文体特点,明白得文章的主题(可加以延伸)。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兼表演,培养想象力、课堂应变能力、表演才能;准确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帮助理解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发散思维,使文章主题获得新的生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欣赏帮助了解小溪流成长的特点,初步体验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接受美的熏陶,以小溪流的精神比照自身。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小溪流的歌》可以说是一篇散文化的童话,语言比较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主题鲜明,也有想象表演的空间。
教学过程应兼顾散文性和童话性两大特色,并以童话性为重。
根据文体特征、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教学提示,教学重点确定为:1.分角色朗读兼表演;2.通过讨论了解小溪流成长过程及主题。
教学难点确定为:通过音乐欣赏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力。
教具制作1.自制音乐欣赏带:包括打乱次序的四支乐曲和按正常次序录制的四支乐曲,取材于《D 小调第一号奏鸣曲》、《故桃钳进行曲》、《黄河船夫曲》、《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一般截取曲子开头一分钟左右的乐段,第一部分播放时间约5分钟,第二部分开头添加流水声,末尾添加涛声,播放时间约6分钟。
2.表演头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角色头冠,共13枚,由学生手工兴趣小组帮助制作。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同学们,今天我想先请大家欣赏四首乐曲,这些曲子是教师精心挑选出来的,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同窗们能够试探一下,这些曲子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再顺便想一想教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此刻先请大伙儿轻轻松松地欣赏音乐吧!二、音乐欣赏1.教师放音乐带第一部分(曲子间歇可提示) 。
2.学生谈听完音乐的感想。
学生各抒已见,自由畅谈,教师鼓励学生随想象驰聘。
学生思维活跃,都能切合实际。
有学生谈到感觉像水流,教师自然地向课文内容靠拢。
3.教师放音乐带第二部分,并配乐朗读,朗诵内容为从文中抽取的适合音乐需要的优美文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小溪流的歌 同步练习语文版

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沉di n()兴致b b ()阻 i()恐h ()ti o望()2.释词:汹涌:牢骚:五颜六色:无穷无尽:3.课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样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5.找出文章开头和结尾大致相同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析下面小溪流演变成海洋的示意图,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小溪流往前奔流(不知疲倦)→形成了小河(精神旺盛)→长为大江(十分强壮)→汇成海洋(猛烈翻腾,强烈欢唱)第二部分:(一)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
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
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
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
在海底,一只爬满了贝壳的、朽烂得只剩一层发锈的铁壳的沉船,它早已不耐烦海洋这无休无止的晃动了,悄悄地问:“可以休息了吧,可以休息了吧?”海洋记得住一切,他以和小溪流同样清亮的嗓子回答:“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他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
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向着他微笑。
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
海洋更加激起了自己的热情。
他不断涌跃起来,离开了他,一边舞蹈,一边飞向纯洁的蓝天。
巨大的海洋唱着小小的溪流的歌:“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7.选文中写沉船有什么作用?8.写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作用?9.“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
”海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10.“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体现了海洋的精神。
(二)一朵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荡着。
高山、湖泊和森林都在它的身下滑过。
它心中惬意极了,感到自己确实伟大。
“像高山一样雄伟”,人们常这样说。
雄伟?哼!一个小丘罢了!云朵睥睨着身子下面的高山。
接着,它又飘到了海洋的上空。
七年级语文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题

第18课《小溪流的歌》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牢骚.(sāo)阻碍.(ài)恐吓.(xià)B.眺.望(tiào)挠痒.(yǎng)蹬.开(dēng)C.水磨.(mò)沉淀.(diàn)水闸.(zhá)D.吟.唱(yín)泡沫.(mò)舂.米(chōng)提示:A项中“吓”应读作“hè”。
答案:A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积蓄沉淀园溜溜 B.翻腾动荡无穷无尽C.泡沫汹涌无边无际 D.洪亮吟唱兴致勃勃提示:A项中“园溜溜”应为“圆溜溜”。
答案:A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可选择的词语:挠挠、拍拍、摸摸、慌张、害怕)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
他一会_______儿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_______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
他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_______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
小树叶不_______,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长了大腿的蝌蚪还学青蛙妈妈_______地蹬开了腿。
提示:注意动作涉及对象不同,所使用的动词也不同。
答案:拍拍摸摸挠挠害怕慌张4.严文井:当代作家、_______,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童话作品有_______、_______。
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_______”。
答案:儿童文学家《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从“有一只孤独的乌鸦懒懒地跟着他飞行了一阵”至“再前面又出现了城市”,完成5—7题。
5.这几段话在刻画小溪流和乌鸦的性格特征时运用的描写手法是()A.肖像描写 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 D.行动描写提示:这里指主要的、最能表现其性格特征的描写手法。
语文版七上《小溪流的歌》word随堂测试3套

语文版七上《小溪流的歌》word随堂测试3套小溪流的歌【疑难解析】1.小溪流有一首歌,“他的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你认为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小溪流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壮大,最后融入了海洋,它唱的是一首永远前进、不怕一切阻力、在前进中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地强大的歌。
2.小溪流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甲生:小溪流往前奔流。
(不知疲倦)乙生:形成小河。
(精神旺盛)丙生:成为大江。
(十分强壮)丁生:汇成海洋。
(猛烈翻腾)3.你认为文中的枯树根、乌鸦、泥沙、沉船指代的是什么?思路: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它们代表着社会中的那些阻碍新生事物发展的势力或思潮。
【重点品析】1.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
“玩耍”表现了小溪流的无忧无虑。
2.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
“挠挠”写出了小溪流的天真、顽皮的特点。
【同步达纲练习】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沉diàn__________ 阻ài__________liào__________望泡mò__________2.与“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相类似的句子在文中间隔地出现,请你说说它们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小溪流的歌》与《犟龟》在主题上有何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绿苔小题我既惊叹乔木的非凡气宇,也羡爱白花的动人香艳,然而,在我这狭小而瘠薄的园地上,却只生着斑斑绿苔。
冀教版语文七上第5课《小溪流的歌》word课堂实录1

翼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小溪流的歌》课堂实录1一、导入新课师:上课!这几天,不论是同学们上课,还是评委们评课都感到很紧张,作为参赛选手的我来说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来听一首歌放松一下好吗?生:好!师:(播放歌曲《泉水丁冬》,一分钟后中断)再动听优美的歌曲都有结束的时候,可住著名童话作家严文井却说:“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聆听他的《小溪流的歌》。
(多媒体展示课题、题记、作者。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师:早读课上,我们已经共同读了课文,你们发现小溪流的歌共有几个乐章?(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回答)生:共四个乐章,分别是: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师:对,很好!(多媒体展示四幅图,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小溪流的变化。
)小溪流到底有哪些变化?生:(学生思考,渐渐有人举手)生1:小溪流力量变大了。
师: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朗读文中的语句。
)“他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有巨大的石块拦住了他的去路,他就轻轻跳跃两下,一股劲儿冲了下去”。
这时,小溪流的力量很小。
当他长成小河时,“他翻腾起水底沉淀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树枝,激烈地打着回旋。
他兴致勃勃地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向前航行”。
师:还有吗?生2:当他变成大江时,“他不费力就掀起一阵汹涌的波涛,他沉着地举起庞大的轮船帮助他们迅速航行”。
后来他变成了海洋,“他不断涌起来,向上,向前,向着四面八方”。
师:两位同学说得对!小溪流在歌唱中力量发生了变化,除了力量有变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变化?(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回答。
)生:歌声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小溪流是“哼哼唱唱”;小河是“沙声地歌唱”;大江是“低声吟唱”;海洋是“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
师:很好!从力量表现和歌声特点上我们发现小溪流在歌唱中……(话未说完,学生齐答:逐渐成长壮大)师: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吗?生:(齐答)不是。
【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5 小溪流的歌》word教案 (2)

翼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小溪流的歌》课堂实录1一、导入新课师:上课!这几天,不论是同学们上课,还是评委们评课都感到很紧张,作为参赛选手的我来说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来听一首歌放松一下好吗?生:好!师:(播放歌曲《泉水丁冬》,一分钟后中断)再动听优美的歌曲都有结束的时候,可住著名童话作家严文井却说:“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聆听他的《小溪流的歌》。
(多媒体展示课题、题记、作者。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师:早读课上,我们已经共同读了课文,你们发现小溪流的歌共有几个乐章?(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回答)生:共四个乐章,分别是: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师:对,很好!(多媒体展示四幅图,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小溪流的变化。
)小溪流到底有哪些变化?生:(学生思考,渐渐有人举手)生1:小溪流力量变大了。
师: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朗读文中的语句。
)“他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有巨大的石块拦住了他的去路,他就轻轻跳跃两下,一股劲儿冲了下去”。
这时,小溪流的力量很小。
当他长成小河时,“他翻腾起水底沉淀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树枝,激烈地打着回旋。
他兴致勃勃地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向前航行”。
师:还有吗?生2:当他变成大江时,“他不费力就掀起一阵汹涌的波涛,他沉着地举起庞大的轮船帮助他们迅速航行”。
后来他变成了海洋,“他不断涌起来,向上,向前,向着四面八方”。
师:两位同学说得对!小溪流在歌唱中力量发生了变化,除了力量有变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变化?(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回答。
)生:歌声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小溪流是“哼哼唱唱”;小河是“沙声地歌唱”;大江是“低声吟唱”;海洋是“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
师:很好!从力量表现和歌声特点上我们发现小溪流在歌唱中……(话未说完,学生齐答:逐渐成长壮大)师: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吗?生:(齐答)不是。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小溪流的歌 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及答案----9183540c-7164-11ec-b921-7cb59b590d7d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及答案中文版7级第1卷中文和lbrack;流歌]同步练习和答案《小溪流的歌》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沉????()兴致????()阻??()恐??()????望()多彩的:无尽的:3.课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样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4.根据课文填写下表。
5.找出文章开头和结尾大致相同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析下列河流流入海洋的示意图,并用一两句话写出。
小溪(不知疲倦地)向前流→ 形成一条小河(充满活力)→ 长成一条大河(很强)→ 融入海洋(剧烈翻腾,剧烈歌唱)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
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
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
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
在海底,一艘沉船上满是贝壳,只剩下一层生锈的铁壳,已经对大海无休止的摇晃不耐烦了,静静地问道:“可以休息了吧,可以休息了吧?”大海记住了一切,他用和小溪一样清晰的声音回答:“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他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
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向着他微笑。
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
海洋更加激起了自己的热情。
他不断涌跃起来,离开了他,一边舞蹈,一边飞向纯洁的蓝天。
大海唱着小溪的歌:“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7.在所选文本中书写沉船的功能是什么?8.写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作用?9.“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一切似乎都离他很近。
”为什么海洋会有这种感觉?10.“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体现了海洋的精神。
一朵白云悠闲地漂浮在蓝天上。
山、湖和森林在它下面滑行。
它心中惬意极了,感到自己确实伟大。
七年级语文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 语文版

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沉()兴致()阻()恐()望()2.释词:汹涌:牢骚:五颜六色:无穷无尽:3.课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样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5.找出文章开头和结尾大致相同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析下面小溪流演变成海洋的示意图,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小溪流往前奔流(不知疲倦)→形成了小河(精神旺盛)→长为大江(十分强壮)→汇成海洋(猛烈翻腾,强烈欢唱)第二部分:(一)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
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
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
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
在海底,一只爬满了贝壳的、朽烂得只剩一层发锈的铁壳的沉船,它早已不耐烦海洋这无休无止的晃动了,悄悄地问:“可以休息了吧,可以休息了吧?”海洋记得住一切,他以和小溪流同样清亮的嗓子回答:“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他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
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向着他微笑。
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
海洋更加激起了自己的热情。
他不断涌跃起来,离开了他,一边舞蹈,一边飞向纯洁的蓝天。
巨大的海洋唱着小小的溪流的歌:“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7.选文中写沉船有什么作用?8.写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作用?9.“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
”海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10.“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体现了海洋的精神。
(二)一朵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荡着。
高山、湖泊和森林都在它的身下滑过。
它心中惬意极了,感到自己确实伟大。
“像高山一样雄伟”,人们常这样说。
雄伟?哼!一个小丘罢了!云朵睥睨着身子下面的高山。
接着,它又飘到了海洋的上空。
“看呐”,云欣喜若狂地喊道:“这难道是人们赞美的大海吗?听听吧,什么‘气势壮阔’啦,‘浩瀚无际’啦,在我看来,一面镜子罢了!”云看越兴奋,越想越高兴,它觉得自已远比高山、大海以及世上的所有之物都要伟大得多,它甚至已经替人们拟好了赞美自己的辞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溪流的歌》第一部分:1.规范书写。
(5分)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2.释词:(4分)汹涌:牢骚:五颜六色:无穷无尽:3.课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样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3分)4.文章开头写“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结尾写“小溪流的歌就这样无尽无止,他的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5.分析下面小溪流演变成海洋的示意图,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3分)小溪流往前奔流(不知疲倦)→形成了小河(精神旺盛)→长为大江(十分强壮)→汇成海洋(猛烈翻腾,强烈欢唱)6、目前,许多商家偏爱谐音成语广告词,这本是一种修辞格,叫飞白。
但如果滥用就会成为一种公害,使不少人上了当,写了别字。
下面就请你当一回扫雷工兵,先猜一猜,这是做什么产品的广告,再改一改,把“地雷”排除。
(4分)⑴无胃不治、无所胃惧、保胃健康。
⑵有痔之士、痔在必得、无所不治。
⑶骑开得胜、骑乐无穷、乐在骑中。
⑷战痘青春、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第二部分:(一)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
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
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
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
在海底,一只爬满了贝壳的、朽烂得只剩一层发锈的铁壳的沉船,它早已不耐烦海洋这无休无止的晃动了,悄悄地问:“可以休息了吧,可以休息了吧?”海洋记得住一切,他以和小溪流同样清亮的嗓子回答:“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他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
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向着他微笑。
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
海洋更加激起了自己的热情。
他不断涌跃起来,离开了他,一边舞蹈,一边飞向纯洁的蓝天。
巨大的海洋唱着小小的溪流的歌:“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7.选文中写沉船有什么作用?(3分)8.写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作用?(3分)9.“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
”海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3分)10.“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体现了海洋的精神。
(3分)(二)一朵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荡着。
高山、湖泊和森林都在它的身下滑过。
它心中惬意极了,感到自己确实伟大。
“像高山一样雄伟”,人们常这样说。
雄伟?哼!一个小丘罢了!云朵睥睨着身子下面的高山。
接着,它又飘到了海洋的上空。
“看呐”,云欣喜若狂地喊道:“这难道是人们赞美的大海吗?听听吧,什么‘气势壮阔’啦,‘浩瀚无际’啦,在我看来,一面镜子罢了!”云看越兴奋,越想越高兴,它觉得自已远比高山、大海以及世上的所有之物都要伟大得多,它甚至已经替人们拟好了赞美自己的辞句。
正当这朵高高在上的云自我设计得头都有些晕眩时,一股劲风向它的身上强有力地吹来。
刹时,这朵自我陶醉的云被吹得四分五裂,荡然无存。
湛蓝的天空仍是那么清新,在它上面没有留下云朵的一丝儿痕迹。
自我陶醉者的天敌就是现实。
11、本文的主人公是,它的性格特点是。
(3分)12、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主人公性格特点的是()(3分)A、它心中惬意极了,感到自己确实伟大。
B、云朵睥睨着身下的高山。
C、云越看越兴奋,越看越高兴。
D、一朵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荡。
13、下列对白云“感到自己确实伟大”分析不对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是白云从高山湖泊、森林相对高度对比角度来写白云感到伟大的理由,是总写。
B、第三段是从俯视高山,对其形象感觉的角度写白云感到伟大的理由,是分写,侧重于“伟”。
C、第四段是从俯瞰大海对其气势感觉的角度写白云感到伟大的理由,也是分说,侧重于“大”。
D、第五段是白云从心理感觉的角度写感到自己伟大的原因,它与第二段重复照应,也是总写。
14、对最后一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句喻指现实专门危害自我陶醉者。
B、盲目地自我欣赏不会实现,永远只是梦想。
C、客观存在就是客观存在,无视客观实际而盲目自我欣赏,只会碰壁失败乃至灭亡。
D、这一句与全文叙事的关系不大。
15、“这难道是人们赞美的大海吗?”是一个句。
(3分)16、这篇文章的体裁属于。
(3分)(三)⑴从前有个小女孩,想够着天上的星星。
她透过窗子的玻璃望着星星在晴朗的夜间闪闪发光。
她想,要是她拿得着星星,那该多么快乐啊。
她问父母,他们能不能把星星摘下来给她。
他们只是叫她别发傻。
尽管如此,她要入眼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⑵有一天,她独自去找星星。
她先到发动水车的贮水池边的旧磨坊去,对贮水池说:“请问,你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⑶“啊,看见过,”贮水池说,“星星经常到我的水里来玩。
你跳进来游泳吧,也许会找到它们。
”⑷小女孩跳进贮水池,游呀,游呀,但还是找不到星星,只找到一条小溪。
她问小溪:“人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非常想拿到星星。
”⑸“啊,看见过,”小溪回答说,“星星常常下来,在我的岸上于。
你涉水走吧,也许能找到星星。
”⑹于是她涉水走去。
走呀,走呀,走得累了,还是没有找到天上的星星。
她来到一块草地上,仙女们正在那儿玩呢。
⑺“请问,”小女孩问仙女们,“你们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很想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星星。
”⑻“噢,看见过,”仙女们说,“星星常在我们脚边的草丛里闪光。
和我们一起跳舞吧,也许人会找到星星。
”⑼于是,小女孩就翩翩起舞,跳呀,跳呀,但还是没有找到星星。
这时,她非常累了,便坐下来哭起来。
⑽“我游泳,我涉水,我跳舞,”她说,“还是没有找到星星。
”(选自英国童话《天上的星星》)17、选出对文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3分)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18、第一自然段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属于()(3分)A、开端B、发展C、高潮D、结局19、“尽管如此,她要入眼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
”这一句在行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20、文段刻画小女孩的主要方法是()(3分)A、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心理刻画、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神情描写D、神态描写、语言描写21、第十自然段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小女孩的心情,对第到第九自然段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2分)22、请用“文段通过对……记叙,表达……”这一格式概括选文的主题。
(3分)文段通过对的记叙,表达。
(4分)23、文中的小女孩给人一个什么印象?分析正确的是()(3分)A、天真单纯B、沉着勇敢C、理想远大D、幼稚无知(四)别让人偷走你的梦蒙迪•罗伯特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梦想,罗伯特兴奋无比地将自己心中蕴藏已久的梦想——拥有一个牧马场——详尽地写出来,足足占据了七张纸,配有一幅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厩、跑道、种植园、房屋建筑和场内平面设计图。
在昏黄的灯光下,罗伯特沉浸在纵横驰骋、英姿竦爽的牧马场梦境中。
可是,教师工不领他的情,在他的作业上批了个大红大红的“差”字,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
下课后,他满怀迷惑地找到老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得‘差’?”老师是个有一点儿绅士派头的、相貌冷峻的中年男子。
他平静地看着这个与他一般高的毛头小伙子,说:“我很欣赏你作文的那份苦心。
但是,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个理想太不现实,你出身于贫困家庭,要拥有一个牧马场,需要很多钱买种畜和其它许多东西,你根本无法实现这些!”老师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如果你重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些的目标,我可以考虑给你打分。
这个分数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想为难你。
”这个分数,是罗伯特能否毕业的关键。
回家后,他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便问父亲怎么办。
父亲说:“你已不小了,要学会自己拿主意,这对你是一个重要的决定。
”一个星期以后,罗伯特把这份作业原封不动地退回给老师,十分坚定地说:“您可以不改动这个‘差’字,我也不想改变我的梦想。
”,18年后,罗伯特经过不懈的努力拥有了一个200英亩的牧马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后来,那个老师知道后,不无歉意地说:“蒙迪,现在我意识到,当我是你的老师时,我是个专门偷梦的贼。
那些年我可能偷走了许多孩子的梦。
幸运的是,你是那样矢志不渝,那样的勇敢,从始而终都没有放弃你的梦。
”其实,每个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许许多多瑰丽多彩的梦。
它们极可能是我们明天成功事业的雏形。
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坚定,生活的挫折,经济的拮据,往往容易因别人的“好言相劝”而夭折。
记住,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2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分)蕴藏()冷峻()拮据()雏形()25、文题中的“梦”其实就是(用文中一词填空),这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修辞的作用是什么?(4分)26、根据前后文内容的连贯性,在第七段横线上填上一句话,这句话是。
(3分)27、最后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28、第八段写老师为自己“偷梦”而自责,蒙迪听了老师的话后,他会怎样说呢?请你自选角度,代蒙迪写一段话。
不超过50字。
(3分)29、中学时代正是多“梦”的季节,青春少年谁都有过自己热烈向往的“梦”,这“梦”除了文中所指,还可以指些什么?它会被人“偷”走吗?怎样才能不让它被“偷”走呢?(4分)30、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感想?请用一句名言概括出来。
(3分)《小溪流的歌》答案1-5.略6、改正略。
⑴治胃病的药物广告⑵治疗痣疮的药物广告⑶车广告⑷去痘药物广告7.从反面衬托大海永不停息地向前的执着精神。
8.从正面衬托大海的形象。
9.海洋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在为自己鼓劲,都在给自己加油。
意思相近即可10.执着11、白云;自我陶醉12、D13、D14、C15、反问16、寓言17、A18、A19、承上启下,为下文情节作伏笔。
20、A21、焦急忧伤;二22、小姑娘不畏艰险寻找星星;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意近即可)23、A24、略25、理想;比喻;形象,通俗,增强了生动性和趣味性,加强了表达效果。
26、功夫不负有心人27、照应文题,突出中心,深化主题。
28、略29、略3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