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引言概述:营养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以了解其营养摄入是否足够,是否存在营养缺乏或过剩等问题。
准确的营养评估对于个体的健康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营养评估方法。
一、体格测量法:1.1 体重测量:体重是评估个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称重器进行测量。
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个体的营养摄入情况,如体重增加可能意味着摄入过多的能量,而体重减轻可能暗示能量不足。
1.2 身高测量:身高是评估个体体型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身高可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用于评估个体的体重是否正常。
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1.3 皮褶厚度测量:皮褶厚度测量可以用来评估个体的皮下脂肪含量,从而了解个体的脂肪储备情况。
常用的测量部位有上臂三头肌、肩胛下垂点等。
二、膳食调查法:2.1 24小时膳食回顾法:通过询问个体过去24小时内所摄入的食物和饮品种类、数量和摄入时间来评估个体的膳食摄入。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个体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2.2 食物频率调查法:通过询问个体过去一段时间内常吃的食物种类和频率来评估个体的膳食摄入。
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个体对各种食物的偏好程度,从而推测其摄入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
2.3 膳食记录法:个体在一段时间内记录下所摄入的每一餐的食物种类、重量和摄入时间,以及饮水情况等。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个体膳食摄入情况,但需要个体的合作和准确记录。
三、生化指标检测法:3.1 血液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摄入和代谢情况。
3.2 尿液检测: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营养物质,如尿蛋白、尿钙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尿液检测可以反映个体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的摄入和排泄情况。
3.3 其他生物标志物检测:还可以通过检测个体的其他生物标志物,如头发、指甲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引言概述:营养评估是评估个体或者群体营养状况的过程,它对于了解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情况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者过剩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营养评估方法,包括体格测量、生化指标、膳食调查、临床评估和营养摄入计算。
一、体格测量:1.1 体重测量:通过测量个体的体重,可以评估其体重是否正常。
常用的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和体重百分位。
1.2 身高测量:身高是判断个体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计算身高体重比例指数(WHtR)。
1.3 皮褶厚度测量:通过测量个体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评估其体脂肪含量,常用的指标包括三项皮褶厚度和体脂百分位。
二、生化指标:2.1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是评估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常用于判断缺铁性贫血。
2.2 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评估营养状况的重要生化指标,常用于判断蛋白质营养不良。
2.3 血清维生素水平:血清维生素水平是评估维生素缺乏或者过剩的重要指标,常用于判断维生素缺乏症。
三、膳食调查:3.1 24小时膳食回顾法:通过问询个体过去24小时内所摄入的食物和饮料,可以评估其膳食摄入情况。
3.2 食物频率调查法:通过问询个体过去一段时间内常食用的食物种类和频率,可以评估其膳食习惯。
3.3 膳食记录法:通过记录个体连续3-7天的所有食物和饮料摄入情况,可以评估其膳食营养素摄入量。
四、临床评估:4.1 皮肤、头发和指甲状况:通过观察个体的皮肤、头发和指甲状况,可以评估其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是否充足。
4.2 口腔健康状况:通过检查个体口腔健康状况,可以评估其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情况。
4.3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检查,可以评估个体是否存在维生素A缺乏症。
五、营养摄入计算:5.1 营养素摄入量计算:通过计算个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的量,可以评估其营养素摄入是否达到推荐摄入量。
5.2 营养素比例计算:通过计算个体不同营养素的比例,可以评估其膳食结构是否合理。
5.3 营养素缺乏或者过剩评估:通过比较个体摄入的营养素量与推荐摄入量,可以评估其是否存在营养素缺乏或者过剩。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营养评估方法是通过分析个体的营养状况,以评估其营养摄入和代谢情况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营养师和健康专家了解个体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出适合个体的营养干预方案。
一、体格测量法体格测量法是通过测量个体的身高、体重、体脂肪含量等指标来评估其营养状况的方法。
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测量,可以初步了解个体的体重状况、肥胖程度和脂肪分布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肥胖问题。
二、生化指标法生化指标法是通过检测个体的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来评估其营养状况的方法。
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维生素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营养状况、蛋白质代谢情况和维生素水平,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等问题。
三、膳食调查法膳食调查法是通过调查个体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摄入量来评估其营养状况的方法。
常用的膳食调查方法包括24小时回忆法、食物频率调查法和食物记录法等。
通过这些调查方法,可以了解个体的膳食结构、能量摄入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膳食不均衡或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
四、功能评估法功能评估法是通过评估个体的生理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来评估其营养状况的方法。
常用的功能评估指标包括肌力、肌耐力、肺活量、步态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个体的运动能力、身体功能状况和代谢水平,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运动不足或代谢异常等问题。
五、综合评估法综合评估法是将以上各种评估方法综合起来,综合分析个体的体格测量、生化指标、膳食调查和功能评估等多个方面的数据,从而全面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通过综合评估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个体的营养状况,为制定个体的营养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营养评估方法是通过体格测量、生化指标、膳食调查、功能评估和综合评估等多种方法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营养师和健康专家了解个体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出适合个体的营养干预方案。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可反映人体皮下脂肪的分布情况。 上臂肱三头肌、肩胛下角和腹部分别可代表个体四肢、 躯干和腰腹等部位的皮下脂肪堆积情况。
用上臂围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可以计算上臂肌围和上臂 肌面积,反映机体肌肉的发育状况。公式见p79
3、皮褶厚度计的使用方法
校准 压力符合规定标准 使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解剖部位的皮肤连同皮
下组织捏起,右手握住皮褶计测量距离左手拇指捏 起部位1cm处的皮褶厚度。 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充分夹住皮 褶。 在皮褶计指针迅速回落时立即读数。 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 结果。
1、卧式标准测量床或量板的使用
卧式标准测量床或量板是一种专门的测量工 具,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体格发育纵向测量 指标的测定。
标准量床由一块底板、两块固定的头板、两 块带刻度尺的围板和一块可移动的滑动板组 成,使用时婴幼儿仰卧于量床上,头顶着一 端头板,移动滑动板与婴幼儿的臀部或脚跟 紧贴住,从滑动板与围板接触处读取刻度尺 上的读数,即分别为婴幼儿的身长、顶-臀长。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 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 以下为营养不良。
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较好的指标。
WHO推荐选用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和脐旁三个测量点。 男性分别为小于10mm、10~40mm和大于40mm, 女性分别为小于20mm、 20~50mm和大于50mm.
工作程序:
程序1 准备(测量工具:体重计、身高测量仪、 标准化表格、笔和记录用表)
程序2 填表 程序3 测量 程序4 计算监督员测量数据 程序5 数据计算 程序6 比较 程序7 评价 程序8 标准化的使用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

2、皮褶厚度的测量
皮褶厚度计的使用方法
仪器校正,调整“0”位 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特定部位的皮肤连
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皮褶计测量距左手拇 指捏起部位1cm处皮褶厚度 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充分夹 住皮褶
在皮褶厚度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 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 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2) 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 指标,反映人体皮下脂肪的含量。
【工作准备】:
(1) 软尺 (2) 皮褶厚度计 (3) 记录表,记录笔 (4) 被测者的准备:尽量的裸露检测部位
1、上臂围测量
被测者充分裸露左上肢,手臂自然下垂。 测试人员站在被测者身后,找到肩峰、尺骨鹰
嘴部位,用软尺测量并用油笔标记处左臂后面 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 用软尺起始端下缘压在标记的肩峰与尺骨鹰嘴 连线中点,水平围绕一周,测量并读取周长至 0.1 cm。
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45-60度角 , 头部保持正立位置 “三点靠立柱“: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骨中点(三点) 紧靠身高计的立柱 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 测试人员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二、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
(1)上臂围可反映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 我国1-5岁儿童的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 好,12.5-13.5cm为中等,12.5cm以下为营 养不良。
(2)肩胛部
肩胛下角
★
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 厘米处。与脊柱成 450方向捏提皮褶。
锁骨中线 脐水平线
(3)腹部
脐水平线与右 锁骨中线交界 处。沿躯干长 轴方向纵向捏 提皮褶。
应垂直测量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正常人 糖尿病人 糖) 糖耐量减退 (IGT)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IFG)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血液中尿酸钠的饱和度为404 umol/L 女性>357 umol/L, 男性>416 umol/L 即为高 尿酸血症
血清白蛋白
(ALB)
35-55g/L
轻度缺乏30-35 中度缺乏25-30 重度缺乏<25
球蛋白 (GLO) 清球比值 A/G
15-35g/L 1.00-2.50
血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检测
营养素 钙、磷 检测项目 血清钙 正常值范围 2.25-2.75mmol/L 异常 手足抽搐 佝偻病 营养素 磷 检测项目 正常值范围 异常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 评价
窦若兰
膳食调查、人体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及 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是人体营养状 况综合评价的四个方面。
人体体格测量
身高、体重 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 BMI 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的比较 >10 %超重 > 20-30% 为肥胖 BMI(为体质指数)= 体重(kg)/身高(m2)
减少的临床意义
各种类型的贫血,如缺铁性 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 良、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减少程度比RBC严重,见于 缺铁性贫血,与RBC相同常 见于大出血或再障、自身免 疫性疾病致贫血,RBC减少 大于Hb见于叶酸或B12缺乏 的贫血。 血液病、营养不良、苯中毒 恶液质等
血红蛋白
Hb Hgb
白细胞计数
血样的收集和保存
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

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一)目的意义使学生掌握营养评价中常用的人体形态、体格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有关器械的使用和校正方法。
(二)原理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体形的维持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营养因素的影响,所以常常把身长、体重、以及体形方面的测量参数用作评价营养状况的综合观察指标。
(三)测量工具软尺、体重秤、身高测试仪、皮褶计、(四)测量指标1.体重2.身长3.胸围4.上臂围、上臂肌围5.皮褶厚度等。
(五)测量方法1、体重:被测者在测量之前1小时内禁食,排空尿液粪便。
测量时脱去衣服、帽子和鞋袜,只着背心(或短袖衫)和短裤,安定地站(坐或卧)于秤盘中央。
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
2、身高:测量身高应当固定时间。
一般在上年10时左右,此时身长为全日的中间值。
3、胸围:成人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
取平静呼吸时的中间数读至0.1厘米。
4、上臂围:左臂自然下垂,用软尺先测出上臂中点的位置,然后测上臂中点的周长。
5、皮脂厚度:测量一定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表示或计算体内脂肪量。
脂肪的变动与热能供给十分密切。
(1)三头肌部: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2厘米处。
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后方,使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定者以左手姆指及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然后从姆指下测量1厘米左右之皮脂厚度。
(2)肩胛下部:左肩胛骨下角下方约2厘米处。
上肢自然下垂,与水平成45°角测量。
(3)腹部:用左手姆指及食指将距脐左方1厘米处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与正中线平行捏起呈皱褶,不要用力加压,在约距姆指1厘米处的皮肤皱褶根部,用皮褶计测量。
一般要求在一个部位测定3次、取平均值。
(六)营养评价可以根据体测量评价参考数值所列的正常参考值进行评价。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测量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然后进行评价。
1. 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身长(厘米)–105。
2. 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BMI(体质指数)= ————————身长(米)2体质指数也是较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以体质量(kg)/身高(m)2表示。
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方案

底板一块 头板两块 可移动的滑板一块 带刻度的围板两块
第一节 人体体格测量
※ (3) 身长测定 ①被测婴幼儿脱去帽、鞋、袜,穿 单衣仰卧与标准量床底板中线上。 ②由一名助手将婴幼儿头扶正,头 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 左手握住其双膝,右手移动滑板使 其接触婴幼儿双侧足跟测量身长, ③读数,以cm为单位进行记录,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操作技能
第二章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 和评价
第一节 人体体格测量 第二节 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 第三节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
第二章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的方法
膳食调查
人体测量和 资料分析
人体营养水平 营养不足或缺 的生化检验 乏的临床检查
第一节 人体体格测量
【工作程序】 程序1 上臂围的测量 程序2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 程序3 肱二头肌皮褶厚度测量 程序4 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 程序5 其他部位皮褶厚度测量 注意事项: 测量时手法的不同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在调查 前应进行相关培训。 夹提时不要把肌肉也夹提出。 妥善保存皮褶计。
第一节 人体体格测量
※ 3、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 (1)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2)测试人员用油笔标出右肩胛下角位置。 (3)在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cm处,顺自然皮褶方向 (即皮褶走向与脊柱成45°),用左手拇指和食指、 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 (4)其余操作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方法。 4、脐旁皮褶厚度测量 在肚脐右侧2cm处提起皮褶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标准量床
2020/4/1
14
身长测量床
2020/4/1
15
头围测量
2020/4/1
16
胸围测定
2020/4/1
17
婴幼儿体重测量
2020/4/1
18
婴幼儿体重测量意义
婴幼儿体重对营养状况较为敏 感,且误差小于身长测量
反映婴幼儿近期营养状况
2020/4/1
19
孕妇的体Hale Waihona Puke 测量熟悉孕妇体 重增长特点
头发的生长速度每天为0.3~0.4mm 近发根2~4cm显示近3个月体内矿物质的存储量。
2020/4/1
29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在任何国家中的任何年龄人都
可以发生
2020/4/1
30
贫血面容
2020/4/1
31
红细胞
2020/4/1
32
毛囊角化
2020/4/1
用于评价矿物质的代谢
用于评价机体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
用于研究人体矿物质的需要量
2020/4/1
24
粪便用于营养学研究的意义
用于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氮平衡法)
用于测定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氮平衡法)
研究人体矿物质(Ca、Fe、Zn等)的需要量
用于评价食物中矿物质的吸收率以及影响矿物 质元素吸收的因素
孕34周后腹围增长减速
警惕:腹围增长过快提示
羊水过多 双胎或多胎
2020/4/1
22
尿液相关指标的分析
颜色 相对密度 pH值 尿蛋白 酮体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
2020/4/1
23
尿液用于营养评价的意义
用于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和氨基酸 代谢试验
用于测定水溶性维生素的耐受试验和研 究水溶性维生素的需要量
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 状况评价
2020/4/1
1
摘要
人体体格测量的意义与方法 化验指标的正常值与分析 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表现
2020/4/1
2
人体体格测量的根本目的
评价机体膳食营养状况
学龄前儿童的测定结果,常被用来 评价一个地区人群的营养状况。
2020/4/1
3
营养监测的主要功能
监测变化 发现趋势 预测变化
2020/4/1
47
锌缺乏的主要表现
食欲不振、厌食 免疫力低下 生长发育不良 性成熟延迟
2020/4/1
48
2020/4/1
49
能进行孕妇 身高、体重、 腹围的测量
2020/4/1
20
必要性体重增加
平均体重增长值
初产妇:12.5kg 经产妇:比初产妇低0.9kg
妊娠晚期
每周增加≤500g >500g提示水肿或隐性水肿
2020/4/1
21
腹围
孕16周开始每周测量一次腹围
皮尺经脐绕腹一周
孕20-34周时腹围增加最快
27
血糖测定值的判断分析(二)
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11.0mmol/L 随机血糖≥11.0mmol/L
2020/4/1
28
头发中营养指标的分析
头发中无机元素含量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影响头发无机元素含量的因素:
地域、性别、年龄、环境、饮食等都有影响。
头发中营养相关指标的意义
用于监测体内矿物质随粪便的排泄情况
2020/4/1
25
血样
2020/4/1
26
血糖测定值的判断分析(一)
血糖正常值:
空腹:3.9~6.1mmol/L 餐后2小时:<7.8mmol/L
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6.1~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7.8 ~11.0mmol/L
2020/4/1
37
维生素B2——核黄素
2020/4/1
38
口角炎
2020/4/1
39
口腔溃疡
2020/4/1
40
皮炎(烟酸缺乏)
2020/4/1
41
2020/4/1
42
2020/4/1
43
2020/4/1
44
地方性甲状腺肿
2020/4/1
45
克汀病
2020/4/1
46
锌缺乏的易患人群
婴幼儿 儿童 孕妇 育龄妇女
9
2020/4/1
10
婴幼儿体格测量
2020/4/1
11
体格测量的工作准备
选择好工作场地 准备好测量工具
软尺、标准量床、体重计等
提前设计并准备记录表
2020/4/1
12
软尺
检查、校对
检查有无裂缝 校对:
用2m钢尺检查软尺是否标准 误差:2m相差0.5cm则应更换
2020/4/1
33
翼状胬肉
2020/4/1
34
佝偻病
2020/4/1
35
牙周病
2020/4/1
36
维生素C缺乏的判定标准
病史:饮食 症状及体征 实验室检查
毛细血管脆性实验 血浆及白细胞中vitC含量测定
血浆:vitC≤11.4μmol/L 白细胞:vitC≤2μg/108细胞
2020/4/1
2020/4/1
4
成人体格测量指标
身高 体重
臀围
皮褶厚度
腰围
……
上臂围
2020/4/1
5
儿童体格测量指标
体重 身高 头围 胸围
坐高 上臂围 皮褶厚度 ……
2020/4/1
6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测量操作
2020/4/1
7
上臂围测量
2020/4/1
8
皮褶厚度测量
2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