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体体格测量
人体体格测量123-PPT精选文档

形态测量“质量控制”需注意的问题
测量仪器校验:精度;如带尺;电子测量仪的工 作状态等; 测试误差的控制:如长度、围度的测量误差要求 不一致等; 形态测量:体表标志点的确定; 受试者的测量姿势或姿态: 测试人员测试技术的熟练; 测试方法的标准化:如测量步骤等; 测试条件、环境等。
五、头围
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指 标。对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
1. 测试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
2. 测试方法: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 方,用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 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 高处回到零点,精确到0.1cm。
3. 注意事项:测试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 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 分开。
测试方法
仪器进入正常 工作状态后,受 试者穿短衣裤、 赤足,自然站立 在体重计量盘的 中央,保持身体 平稳。
等显示屏上显示的 数值稳定后,记录 显示的数值。记录 以千克为单位,精 确到小数点后1位。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 0.1千克
测量读数:
保留小数点后1位。
如 0 2 5 . 4 kg 填卡片首位补“0”
3、严格执行 “三点靠立柱”、 “两点呈水平” 的测量要求。
4、水平压板与头 部接触时,松紧 要适度,头发蓬 松者要压实;妨 碍测量的发辫、 发结要放开,饰 物要取下。
5、读数完毕, 立即将水平压板 轻轻推向安全高 度,以防碰坏。
常见错误
发结未解开 头太低(两点未水平) 脊柱未靠立柱
身高(长):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记录方式:将读数(含小数点后1位)填入方格内。
人体体格测量

人体体格测量的目的和意义
人体体格测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 形态和结构,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 力,为制定合理的运动和健康计划提供依据 。
人体体格测量还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 持,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生 理变化、疾病预防等方面的规律和机制。
人体体格测量在医学、体育、康复等 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诊断疾病、制 定治疗方案、评估康复效果等。
柔韧性
柔韧性是衡量人体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伸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预 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服装定制
肩宽
肩宽是衡量人体肩部宽度的重要 指标,对于定制合身的西装、衬
衫等服装具有重要意义。
胸围
胸围是衡量人体胸部宽度的重要 指标,对于定制合身的衬衫、上 衣等服装具有重要意义。
腰围
腰围是衡量人体腰部宽度的重要 指标,对于定制合身的裤子、裙 子等服装具有重要意义。
02 人体体格测量的基本指标
身高
01
02
03
04
身高是指人体站立时,头部、 脊柱和下肢三个部位的最顶端
之间沿垂直方向的距离。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 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人 身体形态结构的重要参数。
身高受到遗传、营养、环境、 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定期测量身高可以及时了解孩 子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制定合 理的营养和运动计划提供依据
大数据分析还能够通过对人体体格测量数据的趋势分析, 预测未来的健康趋势和流行病趋势,为公共卫生和疾病预 防提供更加及时和有效的预警。
大数据分析还可以通过对人体体格测量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帮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提 高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人体体格测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人体的体格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肪等各个方面指标的测量。
这些指标可以给出人体的生理状况,进而对身体健康状态进行评价。
而营养学的评价则能够分析人体的饮食结构和摄入营养物质的情况,进一步评估人体的健康程度。
本文将探讨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并分析其意义和方法。
首先,人体的体格测量对于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和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首先是身高的测量,可以反映出个体的发育状况和遗传特征。
身高的增长过程反映了人体骨骼和肌肉等组织的发育情况,有助于了解个体的成长速度和生长潜力。
因此,通过身高的测量,我们可以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对生长发育不良的儿童进行干预。
其次,体重的测量对于了解个体的肥胖程度和身体质量非常重要。
体重过轻或过重都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例如体重过轻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和易感染疾病,而体重过重则可能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因此,通过体重的测量,我们可以评估个体的肥胖程度,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此外,体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出个体的脂肪分布和体脂肪含量。
过多的体脂肪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而过少的体脂肪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因此,通过体脂肪的测量,我们可以评估个体的肥胖程度和身体组成,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
其次,营养学的评价可以从饮食结构和摄入营养物质的角度来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
饮食结构反映了个体的膳食习惯和饮食行为,例如主食、蛋白质、脂肪和蔬菜等食物的摄入情况。
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评估,我们可以判断个体的膳食均衡程度,进一步指导合理的饮食调整。
此外,营养物质的摄入情况也是评估个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通过摄入营养物质的量和质量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个体是否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摄入过量的问题。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一、人体体格的测量1.身高测量:身高是一个重要的体格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情况。
通过测量身高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身高正常与否,有无生长发育障碍。
2.体重测量:体重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测量体重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是否存在体重过轻、过重或肥胖等问题,对于营养不良的评估也有重要意义。
3.体脂率测量:体脂率是指人体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例。
通过测量体脂率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体脂肪分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过高的脂肪堆积,以及是否存在内脏脂肪过多的情况。
4.腰围测量:腰围是一个反映腹部肥胖程度的指标。
通过测量腰围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存在腹部肥胖问题,进而评估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5.皮褶厚度测量:皮褶厚度是指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脂组织厚度。
通过测量皮褶厚度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脂肪含量、脂肪分布情况以及脂肪的消耗速度。
1.膳食调查:通过膳食调查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日常饮食习惯和摄入的营养素情况。
膳食调查可以采用食物频率问卷、24小时膳食回忆和食物记录等方法,从而评估人体摄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2.生化指标检测:通过检测人体的生化指标如血液中的营养素水平、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等参数,可以从生理学角度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
3.体成分测量:体成分测量是通过测量人体组织的水分、脂肪、肌肉等成分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法、电阻抗法和核磁共振法等。
4.营养评估评分:营养评估评分是通过评估人体的体重、身高、腰围、肌肉质量和皮褶厚度等指标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态。
常用的评分方法有肥胖指数、体质指数、皮褶厚度评分和骨密度评分等。
综上所述,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是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和营养情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准确的测量和评估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人体体格测量的评价

人体体格测量的评价
人体体格测量的评价是对一个人的身体尺寸和形状进行量化和分析的过程。
它是评估个体健康状况、分析体型特征、指导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体格测量既可以用于个体的健康管理,也可以用于群体的人体发育研究,对于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人体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体体格测量可以提供个体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的客观数据。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等指标,可以了解个体的身体尺寸和形态特征,判断其发育水平,评估其健康状况。
这些测量数据可以作为判断个体的健康状况、制定健康管理方案的依据,对于早发现疾病风险,提前进行干预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人体体格测量可以分析体型特征,为个体的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依据。
通过测量个体的体脂率、骨骼肌率等指标,可以了解个体的体脂含量、肌肉含量和体型特征,判断其肥胖程度和运动水平,指导个体制定科学的健身和运动训练计划。
这对于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预防和治疗肥胖症以及促进运动成果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人体体格测量还可以用于人体发育研究和生物学、人类学领域的科学探索。
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种族等群体的体格测量,可以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差异,研究人体形态的遗传学、环境学等因素,揭示人体发育的内在机制,推动人体科学的发展。
这对于了解人类群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制定科学的人群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人体体格测量作为评估个体健康、分析体型特征、指导锻炼训练和推动人体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个人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测量方法的改进,人体体格测量将会更加精确和全面,为促进个体健康和推动人体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体格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体格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体格测量是通过对人体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和重量等指标的测量,来评估个体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身体成分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格测量方法和步骤:
1. 身高和体重测量:身高和体重是最基本的体格测量指标,可以使用身高尺和体重秤进行测量。
2. 腰围和臀围测量:腰围和臀围是评估身体脂肪分布的重要指标,可以使用卷尺进行测量。
3. 皮褶厚度测量:皮褶厚度是评估身体脂肪含量的重要指标,可以使用皮褶卡尺进行测量。
4. 身体成分分析:身体成分分析可以通过测量身体的电阻抗或生物电阻抗来评估身体脂肪、肌肉和水分的含量。
5. 身体姿态评估:身体姿态评估可以通过观察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来评估身体的平衡、稳定性和灵活性。
在进行体格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测量前应让被测者排空大小便,脱去厚重的衣服和鞋子。
2. 测量时应让被测者站立或平卧,保持放松状态。
3. 测量仪器应保持清洁、准确,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4. 测量结果应记录准确,并根据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
总之,体格测量是评估个体身体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需要按照
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体体格测量

人体体格测量
工具:1m或2m的软皮尺、皮褶计
方法:
胸围:
1)男性:两乳头连线到后面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2)女性:乳腺突起的女性,测量的起点为胸骨中线第四肋间高度,其他同男性。
腰围:测量腰围时,被测者自然站立,双手下垂,在其肋下缘与髂前上脊中点做标记,用软尺通过该点测量腰围。
臀围:测量臀围时,让被测者站值,双手下垂,测量最大臀围,即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
上臂围:左臂自然下垂,上臂自肩峰至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臂围长。
皮褶厚度:
1)肱三头肌: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2厘米处。
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后方,使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定者以左手姆指及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然后从姆指下测量1厘米左右之皮脂厚度。
2)肩胛下肌:肩胛下部:左肩胛骨下角下方约2厘米处。
上肢自然下垂,与水平成45°角测量。
3)腹部:用左手姆指及食指将距脐左方1厘米处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与正中线平行捏起呈皱褶,不要用力加压,在约距姆指1厘米处的皮肤皱褶根部,用皮褶计测量。
一般要求在一个部位测定3次、取平均值。
体格测量常用指标

体格测量常用指标一、引言体格测量是评估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指标可反映人体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肌肉力量、心血管健康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及其含义。
二、身高和体重1.身高:身高是人体垂直方向上的长度,通常使用厘米(cm)作为单位。
身高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可以作为评估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2.体重:体重是一个人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作用下所受到的支撑力大小,通常使用千克(kg)作为单位。
体重与身高、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可以作为评估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三、BMIBMI(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是以人体质量除以身高平方计算出来的数值。
BMI反映了一个人是否超重或肥胖,是评估营养状况及相关疾病风险的常用指标。
根据WHO公布的标准,BMI值在18.5以下为偏低;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及以上为肥胖。
四、腰围和臀围1.腰围:腰围是指在肚脐下方的最窄处测量的周长,通常使用厘米(cm)作为单位。
腰围与身体内脏脂肪的积累有关,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2.臀围:臀围是指在臀部最宽处测量的周长,通常使用厘米(cm)作为单位。
臀围与身体外周脂肪的分布有关,是评估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五、皮褶厚度皮褶厚度是测量皮下组织厚度的一种方法,常用于评估身体内脂肪含量及其分布情况。
常见测量部位有上臂三头肌、肱三头肌、髂前上棘等处。
皮褶厚度越大,则身体内脂肪含量越高。
六、握力握力是测量手部肌力的一种方法,通常使用千克(kg)或牛顿(N)作为单位。
握力与肌肉量、骨密度等因素有关,是评估肌肉力量及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
七、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使用次/分作为单位。
心率与身体活动、情绪、年龄等因素有关,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
八、血压血压是指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大小,通常使用毫米汞柱(mmHg)作为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要求
1.工作准备 5.比较与评价
调查员与监督员数据 比较,找出准确性与精 确性上存在的误差. 测量工具、标准化表 格、笔和记录用表
2.准备
讲解工作要点与 统一标准化的工 作部署
3.测量并填表
每个指标测两次,分别记 录在两张记录表中,两次 测定不能连续下来
4. 计算测量数据
检验两次测量值之间 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测量位臵:腹中线、脐线 肋弓下缘
髂前上棘 腹中线
将带尺经脐上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带尺围绕腰部的松 紧度应适宜(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
“0”点
脐线
脐上1厘米处
“0”点
带尺上与“0”点相交的数值即为测量值
呼气末读数,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
小数点后1位。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0 cm。
皮尺拉得太紧
2)两人一组: 一人测量、一 人记录姓名及 数值。 测试人员移 动水平压板时, 必须手握 “手柄”。
3)严格执行 “三点靠立柱”、 “两点呈水平” 的测量要求。
4 )水平压板与头 部接触时,松紧 要适度,头发蓬 松者要压实;妨 碍测量的发辫、 发结要放开,饰 物要取下。
5 )读数完毕,立即
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
体重测量法 小结
1)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或机械体重计,使用前检验其准
确度和灵敏度;
2)体重计应放臵在平坦地面上; 3)仪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受试者穿短衣裤、赤足, 自然站立在体重计量盘的中央,保持身体平稳 ;
4)等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稳定后,记录受试者姓名和显 示的数值。记录以kg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测量 误差不得超过0.1 kg;
六、体 重
的整体指标。
要求掌握体重的测量 方法及意义
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围、宽、厚度及重量 它不仅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 官的发育状况和人体的充实程度,而且也间接反映人 体的营养状况。 连续观测和记录体重的变化能有效地反映机体能
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储存状况。
体重是人体测量指标中最方便、价廉的指标。
1、测试仪器
尼龙带尺
长度:1.5米 宽度:1厘米 最小刻度:0.1厘米
使用前必须经钢尺校 对,每米误差不得超 过0.1 cm
2、测试方法
受试者自然站立,双肩放 松,两臂自然下垂,两足 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平静 呼吸。
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将带尺上缘经背部 肩胛下角下缘至胸前围绕一周。
男生和未发育的女生,带尺下缘在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
三、头围
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指标。对 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
1. 测试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
2. 测试方法: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用 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 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回到零点,精确 到0.1 cm。 3. 注意事项:测试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 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
4)测量定位(任选一种):
第一种方法:腰围的水平位臵为脐线;
第二种方法:肋弓下缘和髂前上嵴连线中点,
左右两侧各定一个测量点,测量时软尺应通过
两个测量点,水平围绕一周。
5)读数要求:在被测者呼气末期读数。以
“cm”为单位,读至0.1 cm。两次测量之间的
误差不超过1 cm。
二、臀 围
1、测试仪器
安全高度,以防碰坏、
伤人。
4、常见错误:
发结未解开 头太低(两点未水平) 脊柱未靠立柱
身长测量法
身高测量法 小结
1)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臵身高计,立柱的刻度尺
面向光源;
2)身高计校准; 3)被测人员赤足,立正姿势(上肢自然下垂,足跟 并拢、足尖分开成60°); 站在身高计底板上,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 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立,头部正直;
五、身高
要求掌握身高的测量 方法及意义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 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
身高(长):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 3岁 卧位测 ---身长 立位测---身高
≥3岁
1、使用器材
电子身高计
使Hale Waihona Puke 前先 进行校正。机械式身高坐高计
2、测试方法
受 试者赤 足 ,背 向
立 柱站立 在身高 计
1、测试仪器
符合国家标准的电 子或机械体重计
使用前检验其准 确度和灵敏度。
准确度检测
分别称量备用的标准砝码,检查 指示读数与标准砝码差值是否在 允许范围。 要求误差不超过0.1 kg。
臵100 g砝码,机械的 体重秤应观察游标移 动显示0.1 kg位臵。
臵100 g砝码,机械 的体重秤应观察刻度 尺抬高了3 mm。
3、注意事项:
(1) 测量时,体重计应放臵在平坦地面上。
(2) 受试者应尽量减少着装,脱去鞋、袜,男生只
着短裤,女生着短裤和短袖衫。
(3) 上、下体重计时,动作要轻缓, 严禁蹦跳。避
免损坏体重传感器。受试者在量盘上要站稳、站直,
减少身体晃动。 ( 4) 测量体重前,应让受试者排空大小便、不要大 量喝水,也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5) 男、女分开独立测试。
错
测量点太高
错
3、注意事项:
(1)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2)测量时,受试者被测部位要充分裸露。 (3)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识地挺腹或收腹。 (4)测试环境安静,相对隔离。
正常成人腰围的判断标准
WHO/cm 亚洲/cm 中国/cm
男性
女性
<94
<80
<90
<80
<85 <80
腰围是腹内脂肪量和总体脂的一个近似 指标。
被测者姿势:受试者自 然站立,两肩放松。双 臂下垂并适度张开,双
腿并拢,两腿均匀负重,
臀部放松,目视前方。 测量定位:臀部的最高 点(最大围, GL );股 骨大粗隆水平。
注意保持水平
带尺围绕臀部的松紧度应适宜,带尺轻轻贴住皮肤, 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
数点后1位。前后两次测量误差
错
皮尺拉太紧
压住乳头
错
已发育女生测 量点不在乳头
错
3、注意事项:
① 测量时,注意受检者姿势是否正确,如有低
头、耸肩、挺胸、驼背等状况,要及时纠正。
② 检测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③ 如触摸不到肩胛下角,可让受检者扩胸,待
触摸清楚后,受检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 ④ 如两侧肩胛下角高度不一致,以低侧为准。 若两侧肩胛下角的高低相差过大,视为非正常 学生予以剔除。
一、腰 围
要求掌握腰围的测量 方法及意义
腰围与腹内脂肪含量相关,是反映腹部脂肪
分布的重要指标,对于腹型(中心性)肥胖诊断
具有重要意义。
1、测试仪器
尼龙带尺
长度:1.5米 宽度:1厘米 最小刻度:0.1厘米
使用前必须经钢尺校 对,每米误差不得超 过0.1 cm.
2、测试方法
在清晨未进食的条件下; 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臂适度张 开下垂; 双腿合并,使体重均匀分担在双腿,露出 腹部皮肤; 测量时平缓呼吸,不要收腹或屏气; 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或在右前方。
读数时,测试人员 双眼与水平压板平 面登高读数。
或等显示屏上显示 的数值稳定后,记 录显示的数值。
记录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1 cm。
如:某受试者,身高测量值为99.6 cm,则记录为
0 9 9 . 6 cm
3、注意事项
1)身高计应 选择 地面,靠墙放 臵。
平坦
不得超过1.0厘米。
带尺上与“0” 点相交的数值 即为测量值。
3、注意事项
① 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② 测量时,男性受试者只能穿短裤,女性受
试者穿短裤、背心或短袖衫。
③ 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识地挺腹或收腹。
臀围测量法 小结
1)使用器材: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软尺。 使用前先用标准钢尺校对,每米误差不超过0.1 cm。
的 底板上 ,躯干 自
然挺直,头部正直,
两 眼平视 前方 。 耳 屏 上缘与 眼眶下 缘 最低点呈水平位。
“两点呈水平”
两肩胛间
骶骨部
与立柱相 接触,呈 “三点靠 立柱”站 立姿势
足跟
上肢自然下垂, 两腿伸直。两足 跟并拢,足尖分 开约60°。
测试人员单 手将水平压
板沿立柱向
下滑动至受
试者头顶。
体格测量的标准化
1.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 为了质量控制而设,力求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目 的就是获得最佳的秩序和效益。 2.体格测量工作的标准化 1)最有经验的调查人员所测的数值 2)多人多次测定同一个体的平均数值
作为近似真值
形态测量“质量控制”需注意的问 题
测量仪器校验:精度、如带尺;电子测量仪的工 作状态等; 测试误差的控制:如长度、围度的测量误差要求 不一致等; 形态测量:体表标志点的确定; 受试者的测量姿势或姿态: 测试人员测试技术的熟练; 测试方法的标准化:如测量步骤等; 测试条件、环境等。
2)被测者姿势:被测者自然站立,臀部放松,
呼吸自然。 3)测量定位:臀围测量常用的有两个部位:臀 部的最高点(最大围);股骨大粗隆水平。
4)测量方法:测量者用软尺臵于臀部测量点,水
平围绕臀部一周进行测量。 5)读数要求:以“cm”为单位,读至0.1 cm。 6)注意事项: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测量时,男性受试者只能穿短裤,女性受试者穿 短裤、背心或短袖衫;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 识地挺腹或收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