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知识点定时检测试题23
高中物理选修二综合测试题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二综合测试题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为了研究输电线上的电阻对远距离输电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考虑到安全因素未加装升压变压器。
交流发电机接在a、b之间(未画出),忽略发电机线圈的电阻。
开动发电机,待输出电压稳定后,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R1阻值调到某值(不为零)时,将滑片P向上滑动,则R2消耗的电功率将增加B.若R1阻值调到零时,将滑片P向上滑动,则R2消耗的电功率将增加C.若R1阻值调到某值(不为零)时,将滑片P向上滑动,则电压表V2示数将增加D.若R1阻值调到零时,将滑片P向上滑动,则电压表V2示数将增加答案:BBD.若R1阻值调到零时,则无论怎么调节R2的阻值,电压表V2示数U2不变,由P2=U22 R2可知,将滑片P向上滑动,R2的阻值减小,则R2消耗的电功率将增加,B正确,D错误;AC.设电压表V1示数为U1,若R1阻值调到某值(不为零)时,则有U=I1R1+U1U2=I2R2设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n则有U1U2=nI1 I2= 1 n联立解得U2=Un+R1nR2故R2减小,则U2减小;功率P2=U22R2=U2n2R2+R12n2R2+2R1可知当R2=R1 n2时,P2最大,由于题中未给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故无法确定P2的变化,故AC错误。
故选B。
2、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间距为0.5m的水平平行导轨ab、cd连接,导轨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T、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L为标有“2V,4W”字样的灯泡。
长为0.5m、阻值为1Ω的导体棒MN 垂直导轨在两导轨上做往复运动,其速度v=10√2sin100πt(m/s),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灯泡的电流的频率为100πHz B.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可能为2∶1C.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可能为5VD.导体棒MN消耗的电功率可能为5W答案:B灯泡L的额定电压U2=2V,额定电流I2=P2U2=4W2V=2A阻值R=U2I2=22Ω=1ΩA.导体棒MN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为e= BLv=1×0.5×10√2sin100πt(V)=5√2sin100πt(V)则通过灯泡的电流的频率f=100π2πHz=50Hz故A错误;B.电动势的有效值E=√2=5V 设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k:1,则原线圈中的电流I1=I2 k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kU2结合E=I1r+U1其中r=1Ω,解得k=2或k=12故B正确;C.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可能为U1=kU2=2×2V=4VU1=kU2=2×12V=1V故C错误;D.导体棒MN消耗的电功率可能为I12r=(I2k)2r=1WI12r=(I2k)2r=16W故D错误。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单元测试测试卷23电阻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oc

2.3电阻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97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有一段长1 m 的电阻丝,电阻是10 Q,现把它均匀拉伸到长为5 m,则电阻变为:( )來源:]A. 10QB. 50 QC. 150 QD. 250 Q 【答案】D2. 某用电器与供电电源距离乙线路上的电流为/,若要求线路上的电压损失不超过已知输电导线的电阻率为P ,那么,该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是:【答案】B 3. 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横截面的直径为〃,电阻是R 。
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 成: ( )A. 100/?B. 10000/?C. R/100D. /?/10000 【答案】B4. 如图所示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C//VA. 电源的电动势为1.0 VB. 电源的内阻为2 QC. 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D. 电源的内阻为12 Q【答案】B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厂,R 、、&为两个阻值固定的电阻,当可变电阻R 的滑片 向下移动时,理想电流表的示数/和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 将[: ( )A. /变小,U 变大B. /变大,U 变小C. /变小,U 变小D. /变大,U 变大【答案】B6. 如图屮电阻用、/?2、尺3的阻值均与电池的内阻相等,则开关K 接通后流过尺2的电流与接通前流过尺2的电流 A.r --- 匕pLI D. 2ULlp.0.8£4.2CP6 5 5 5 5 5 0.1 0.2 0.3 04 0.5//A的比是:()A. 5 : 3B. 3 : 5C. 6 : 5D. 5 : 6【答案】B7.如图所示,电源的内阻不可忽略.已知定值电阻/?i=10Q, R2=8Q.当开关S接位置1吋,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那么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下列的哪些值:()A. 0.28 AB. 0.25 AC. 0.22 AD. 0.19 A【答案】C&如图电路屮,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厂,弘为定值电阻,电容器的电容为C.闭合开关S,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为△ S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贝9:()A. 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B. 变化过程中△ U和厶/的比值保持不变C. 电阻&两端电压减小,减小量为△ uD. 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减小量为CA U【答案】B9. 已知磁敏电阻在没有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吋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阻值越大.为探测磁场的有无,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厂不变,在没有磁场时调节变阻器R使电灯L正常发光,若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强磁场区.贝IJ:()T ---------------- @ ----------------------- ——磁敏电阻A.电灯L变亮B.电灯L变暗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答案】AC10. 如图,当K闭合后,一带电微粒(重力不可忽略)在平行板电容器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K闭合,使P滑动片向左滑动,微粒仍静止B. 保持K闭合,使P滑动片向右滑动,微粒向下移动C. 打开K后,使两极板靠近,则微粒将向上运动D. 打开K后,使两极板靠近,则微粒仍保持静止【答案】AD11. 如图所示,直线I、II分别是电源I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III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把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1、电源2单独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1和电源2的内阻之比是11:7B. 电源1与电源2的电动势之比是1: 1C. 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是1:2D. 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1:2【答案】ABC12. 如图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恒定,内阻r=lQ,定值电阻R3=5 Q ,电表均为理想的.当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R2可能分别为3Q、6QB. 电阻&、R2可能分别为4Q、5QC. 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可能小于S闭合时的示数D. 开关S从断开到闭合,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Z比一定等于6Q【答案】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14题每题10分;第15、16题每题15分;共50分)13. (10分)如图所示,Ri = 5Q, R2 = 9Q O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H = 0. 2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l2=0.3Ao (电流表内阻不计)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高考物理选修题知识点

高考物理选修题知识点高考物理考试中的选修题是考察学生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选修题知识点展开,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和应对高考物理考试。
第一部分:电磁感应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感应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与电磁感应相关问题时的常用公式。
该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等于磁通量变化率的负值。
在解题时,需要注意对磁通量和电动势方向的判断。
2. 感应电动势与外力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匀强磁场中的闭合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由于洛伦兹力的作用,导线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这个力与电流、导线长度以及磁感应强度等因素有关。
在解题时,需要结合洛伦兹力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光学1. 光的全反射全反射是光在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发生的一种现象。
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光会完全反射回光密介质中。
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折射定律和临界角的关系进行计算。
2.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成像是光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根据光线追迹法,我们可以确定物体与镜子之间的距离关系,进而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成像公式进行计算,同时注意物像的位置关系和光线的路径。
第三部分:热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研究热和机械能之间转化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这一定律,热机的工作只能将一部分热量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而剩余的热量将被废弃。
在解题时,需要利用热机效率公式进行计算,同时注意热量与机械能的转化关系。
2.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的速率与温度差、物体的导热性以及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有关。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热传导公式和温度差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同时注意不同物体的导热性能的不同。
第四部分:原子物理1.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是原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
高二物理选修二重要知识点

高二物理选修二重要知识点1.高二物理选修二重要知识点篇一功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 2.高二物理选修二重要知识点篇二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N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max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3.高二物理选修二重要知识点篇三电磁感应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3)Em=nBSω(交流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见第二册P173〕;(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见第二册P178〕/日光灯〔见第二册P180〕。
高二选修二物理知识点

高二选修二物理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选修二物理知识点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选修二物理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选修二物理知识点篇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3、推论:2as=vt2-v02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高二物理选修知识点定时检测试题18

必考部分 选修3-1 第7章 第1讲(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一个电解槽的额定电压为U ,电流为I ,两极间电解液的电阻为r ,当它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槽的功率为U 2rB .电解槽的热功率为I 2rC .电解槽的输出功率为UI -I 2rD .电解槽的热功率为U 2r答案: BC2.如右图所示为一未知电路,现测得两个端点a 、b 之间的电阻为R ,若在a 、b 之间加上电压U ,测得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 ,则该未知电路的电功率一定为( )A .I 2R B .U 2R C .UI D .UI -I 2R解析: 不管电路是否为纯电阻电路,电路的电功率一定为P =UI ,选项C 正确;只有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才有P =UI =I 2R =U 2R ,故A 、B 错误;而UI -I 2R 为电路转化为其他能量的功率,故D 错误.答案: C3.(2011·济南模拟)一台国产封闭型贮水式电热水器的铭牌上所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处于加热状态时,通过电热水器的电流约为( )A.6.8 A C .4.4 A D .0.23 A 解析: 由P =UI ,可知该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处于加热状态时的电流为:I =P U =1 500220 A ≈6.8 A ,故选项A 正确.答案: A4.如右图所示,用输出电压为1.4 V ,输出电流为100 mA 的充电器对内阻为2 Ω的镍—氢电池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0.12 WB .充电器输出的电功率为0.14 WC .充电时,电池消耗的热功率为0.02 WD .充电器把0.14 W 的功率储蓄在电池内解析: 充电器对电池的充电功率为P 总=UI =0.14 W ,电池充电时的热功率为P 热=I 2r =0.02 W ,所以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P 化=P 总-P 热=0.12 W ,因此充电器把0.12 W 的功率储蓄在电池内,故A 、B 、C 正确,D 错误.答案: ABC5.横截面的直径为d 、长为l 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 ,当这三个量中一个改变时,对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的影响是( )A .电压U 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变B .导线长度l 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加倍C .导线横截面的直径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变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 由欧姆定律I =U R ,电阻定律R =ρl S 和电流微观表达式I=neS v 可得v =U nρel ,因此,电压U 加倍时,v 加倍,l 加倍时v 减半,故A 、B 选项错误.导线横截面的直径加倍时,v 不变,C 项正确.答案: C6.三个同样的电阻,额定功率均为10 W ,把其中两个并联再与第三个串联接入电路,则此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A .10 WB .15 WC .20 WD .30 W解析: 设每个电阻的阻值为R ,额定电流为I ,由P =I 2R =10 W ,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P 总=I 2⎝ ⎛⎭⎪⎫R +R 2=32×I 2R =15 W. 答案: B7.(2011·苏北六校联考)如右图所示,L 1、L 2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当它们如图连接时,恰好都能正常发光.设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L 1和L 2两灯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 .L 1亮度不变B .L 1变暗C .L 2变亮D .无法判断答案: BC8.如右图所示,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块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充电时电压恰为限制电压,历时4 h 充满.(假设充电前电池内已无电)该过程电池发热,则充电过程中转化成的电热功率为( )A .0.087 5 WB .0.007 29 WC .0.735 WD .0.647 5 W解析: 由电池容量及充电时间可求得充电电流I =700 mA·h 4 h =175 mA.输入功率P λ=U 充I =4.2×0.175 W =0.735 W.转化成有效功率P 有效=U 标·I =3.7×0.175 W =0.647 5 W.电热功率ΔP =P λ-P 有效=0.087 5 W.即A 正确.答案: A9.有一家用电熨斗,其电路结构如右图所示,改变内部连线方式可以使电熨斗处于断开状态或获得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温度挡,下图所示是它的四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其中能获得高挡温度的是( )解析: 电熨斗工作时,工作电压不变,由P =U 2/R 知,电路总电阻R最小时,即R1、R2并联后电阻最小,能使其获得高挡温度,D 正确.答案: D10.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其电流I随它两端的电压U的关系图象如下图甲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上,如下图乙所示,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P.现将它们连接成如下图丙所示的电路,仍然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和电阻R1、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 D、P1、P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P1=4P2B.P D<P2C.P1<4P2D.P D>P2解析:当三个电阻并联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上时,消耗的功率都是P,说明此时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因此两个定值电阻R1=R2,有P=U2R1.若将它们连接成如题图丙所示的电路,仍然接在该电源的两端,则R2与D并联的阻值小于电阻R1,所以R1两端电压U1>12U,D与R2两端电压U2<12U,由D的I-U图象可知,电压越小D的电阻越大,所以此时R D>R2.设题图丙中总电流为I,则流过R2的电流I2>12I,由P=I2R得P1<4P2,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由P=U2R 得:P D<P2,选项D错误,选项B正确.答案:BC二、非选择题11.2009年国庆群众游行队伍中的国徽彩车,不仅气势磅礴而且还是一辆电动车,充一次电可以走100公里左右.假设这辆电动彩车总质量为6.75×103 kg,当它匀速通过天安门前500 m的检阅区域时用时250 s,驱动电机的输入电流I=10 A,电压为300 V,电动彩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2倍.g取10 m/s2,不计摩擦,只考虑驱动电机的内阻发热损耗能量,求:(1)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2)电动彩车通过天安门前时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3)驱动电机的内阻和机械效率.解析:(1)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P入=UI=300 V×10 A=3 000 W.(2)电动彩车通过天安门前的速度v=x/t=2 m/s电动彩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F阻=0.02mg=0.02×6.75×103×10 N=1.35×103 N电动彩车匀速行驶时F=F阻,故电动彩车通过天安门前时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P 机=F v =2 700 W.(3)设驱动电机的内阻为R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R 入t =P 机t +I 2Rt 解得驱动电机的内阻R =3 Ω驱动电机的机械效率η=P 机/P 入×100%=90%.答案: (1)3 000 W (2)2 700 W (3)3 Ω90%12.如右图所示,A 为电解槽,M 为电动机,N为电炉子,恒定电压U =12 V ,电解槽内阻r A =2 Ω,当K 1闭合,K 2、K 3断开时,A 示数6 A ;当K 2闭合,K 1、K 3断开时,A 示数5 A ,且电动机输出功率为35 W ;当K 3闭合,K 1、K 2断开时,A 示数为4 A .求:(1)电炉子的电阻及发热功率各多大?(2)电动机的内阻是多少?(3)在电解槽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多少?解析: (1)电炉子为纯电阻,由欧姆定律I =U R ,得R =U I 1=126 Ω=2 Ω 其发热功率为P R =UI 1=12×6 W =72 W.(2)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由能量守恒定律得UI 2=I 22r M +P 输出所以:r M =UI 2-P 输出I 22=12×5-3552 Ω=1 Ω. (3)电解槽工作时,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P 化=UI 3-I 32r A所以P 化=(12×4-42×2) W =16 W.答案: (1)2 Ω 72 W (2)1 Ω (3)16 W。
高二物理选修知识点定时检测试题11

选考部分选修3-5 第3讲(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23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23He +23He―→211H+24He.关于23H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23He聚变反应发电解析:核聚变过程中会发生质量亏损,同时伴有巨大的核能放出,故A、C都是错误的;聚变反应中会产生新的原子核,如本题中生成了24He,故B正确;目前核电站的核燃料一般还是铀235,故D 错误.答案: B2.如下图所示,印度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核潜艇于2018年7月26日正式下水,成为世界第六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核动力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在核反应中有一种是一个92235U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的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23592U+01n→X+3894Sr+1001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54个质子B.X原子核中含有53个中子C.裂变时释放能量是因为亏损的质量变成了能量D.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解析:由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原子核中含有54个质子,78个中子,故A正确,B、D错,释放能量不是质量变成了能量,而是亏损的质量以能量的形式释放,C错.答案: A3.如右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大量能量为12.76 eV的光子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发射出不同波长的光波,其中最多包含有几种不同波长的光波()A.3种B.4种C.5种D.6种解析:本题考查波尔的能级理论.由图可知基态氢原子的能级值为-13.61 eV,吸收12.76 eV的能量后变为-0.85 eV,原子跃迁到了第4能级,由于氢原子是大量的,故辐射的光子种类是n(n-1)2=6种,故D选项正确.本题难度中等.答案: D4.(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场馆建设大量采用对环境有益的新技术,如奥运会场馆周围80%的路灯利用了太阳能发电技术,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采用了全玻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太阳能的产生是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核反应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核反应的方程可能是411H―→24He+210eB .该核反应的方程可能是 23592U +01n ―→ 13654Xe +3890Sr +1001nC .411H ―→24He +210e 反应之所以释放出能量,是因为11H 核子的平均质量较24He 的大D .411H ―→24He +210e 反应之所以释放出能量,是因为11H 核子的平均质量较24He 的小解析: 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反应中释放出能量是因为11H 核子的平均质量较24He 的大,故A 、C 正确.答案: AC5.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荧光效应,即物质发出可见光.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先后发生两次跃迁,其能量变化分别为ΔE 1和ΔE 2.下列关于原子这两次跃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 1|<|ΔE 2|B .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 1|>|ΔE 2|C .两次均向高能级跃迁,且|ΔE 1|>|ΔE 2|D .两次均向低能级跃迁,且|ΔE 1|<|ΔE 2|解析: 原子首先吸收光子(紫外线),先向高能级跃迁,后向低能级跃迁,再辐射光子(可见光),因紫外线频率大于可见光频率,故能量大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所以|ΔE 1|>|ΔE 2|,B 正确.答案: B6.23892U 放射性衰变有多种可能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变成 83210Bi ,而 83210Bi 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 a 210X(X 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81 b Ti, a 210X 和81 b Ti 最后都变成 82206Pb ,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则图中( )A .a =82,b =211B .①是β衰变,②是α衰变C .①是α衰变,②是β衰变D .81 b Ti 经过一次α衰变变成 82206Pb解析: 由 83210Bi 衰变为 a 210Bi ,质量数没有变化,所以①是β衰变,根据核电荷数守恒同时可判断a =84;由 83210Bi 衰变为81 b Ti ,因为核电荷数减2,可判断②为α衰变,同时可判断b =206,所以A 、C 两项错误,B 项正确.81 b Ti 经过一次β 衰变变成 82206Pb ,D 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项.答案: B7.静止的氡核 86222Rn 放出α粒子后变成钋核 84218Po ,α粒子动能为E 0.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为反冲核和α粒子的动能,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 )A.4E 0218c 2B .0 C.222E 0218c 2 D.218E 0222c 2解析: 由于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反冲核和α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由E k =p 22m ∝1m 可得它们的动能之比为4218,因此衰变释放的总能量是222E 0218c 2,由质能方程ΔE =Δmc 2可得质量亏损Δm =222E 0218c 2.即正确答案为C 项.答案: C二、非选择题8.(2018·海南卷)能量为E i 的光子照射基态氢原子,刚好可使该原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一能量E i 称为氢的电离能.现用一频率为ν的光子从基态氢原子中击出了一电子,该电子在远离核以后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用光子频率ν、电子质量m 、氢的电离能E i与普朗克常量h表示).答案:2(hν-E i)m9.(1)若规定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为E1=0,则其他各激发态的能量依次为E2=10.2 eV、E3=12.09 eV、E4=12.75 eV、E5=13.06 eV……在气体放电管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能量为12.8 eV的高速电子轰击而跃迁到激发态,在这些氢原子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A.总共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总共能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辐射出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4跃迁到n=3能级时放出的D.辐射出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5跃迁到n=4能级时放出的(2)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 8 μm,λ2=3.39 μm.已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1=1.96 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ΔE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2的近似值为________.解析:(1)基态氢原子被高速电子轰击而跃迁时可获得小于12.8 eV的能量,依题意可知基态的氢原子可跃迁到n=4能级,氢原子在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可能有:4→1、4→2、4→3、3→1、3→2、2→1等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辐射出来,其中从n=4跃迁到n =3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最低,波长最长,故A、C 对.(2)光子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根据发射(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对应的两个能级间隔.所以能级间隔与光子波长成反比,即:ΔE1∶ΔE2=λ2∶λ1,解之得:ΔE2≈0.36 eV.答案:(1)AC(2)0.36 eV10.某些建筑材料可产生放射性气体——氡,氡可以发生α或β衰变,如果人长期生活在氡浓度过高的环境中,那么氡经过人的呼吸道沉积在肺部,并放出大量射线,会危害人体健康.原来静止的氡核( 86222Rn)发生一次α衰变生成新核钋(Po).已知放出的α粒子的速度为v .(1)写出衰变方程.(2)求衰变生成的钋核的速度.解析: (1)衰变方程为: 86222Rn ―→ 84218Po +24He(2)设放出的α粒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钋核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 、m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1+m v =0v 1=-m M v =-4218v =-2v 109.方向与α粒子速度方向相反.答案: (1) 86222Rn ―→ 84218Po +24He(2)2v 109 方向与α粒子速度方向相反11.(1)2006年3月23日央视报道,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的托克马克试验装置并调试成功;这种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如下图所示),它能够承受上亿摄氏度的高温且能够控制等离子态的核子发生聚变并稳定持续地输出能量,就像太阳一样为人类提供无限的能源.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12H +13H →24He +01n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23592U +01n → 14456Ba +3689Kr+301nC .核燃料的质量相同时,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比裂变反应大得多D .核燃料的质量相同时,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与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同(2)一个静止的铀核 23292U(原子质量为232.037 2 u)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 6 u)后衰变成钍核 22890Th(原子质量为228.028 7 u).(已知原子质量单位1 u =1.67×10-27 kg ,1 u 相当于931.5 MeV 的能量)①写出铀核的衰变反应方程;②算出该衰变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③若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新核的动能,则α粒子的动能为多少?解析: (1)由于太阳的核反应为聚变反应,故选项A 正确、B 错误;核燃料的质量相同时,聚变反应时的质量亏损大于裂变反应时的质量亏损,所以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多,选项C 正确、D 错误.(2)① 23290U → 22890 Th +24He②质量亏损Δm =m U -m α-m Th =0.005 9 uΔE =Δmc 2=0.005 9×931.5 MeV =5.50 MeV③设α粒子的速度为v 1,钍核的速度为v 2,则由动量守恒可得: 0=M αv 1+m Th v 2由能量守恒可得:ΔE =12m αv 12+12m Th v 22解得:E α=12m αv 12=5.4 MeV .答案: (1)AC(2)①23292U→22890Th+24 He②5.50 MeV ③5.4 MeV。
部编版高中物理选修二综合测试题带答案经典知识题库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选修二综合测试题带答案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如图所示,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PQ倾斜放置,导轨平面倾角为θ=30°,导轨上端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导轨间距为L,整个导轨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一个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ab放在导轨上,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向上滑动,开始时金属棒的加速度大小为g(g为重力加速度),从开始到金属棒上升到最高处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不计导轨的电阻,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导轨足够长,则错误的选项是()A.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L √mgRv0B.开始时,金属棒克服安培力的瞬时功率和克服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C.金属棒沿导轨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q√Rv0mgD.从开始到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为14mv02−12q√mgRv02、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m a>m b>m c B.m b>m a>m c C.m c>m b>m a D.m a>m c>m b3、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与交变电源相连,阻值为3Ω的定值电阻与理想电流表串联后接到副线圈。
当电压表的读数为12V时,电流表读数为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B.原线圈电流的有效值为1AC.副线圈电流的最大值为2A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24W4、如图所示为电磁炮的简化原理示意图,它由两条水平放置的平行光滑长直轨道组成。
轨道间放置一个导体滑块作为弹头。
当电流从一条轨道流入,经弹头从另一条轨道流回时,在两轨道间产生磁场,弹头就在安培力推动下以很大的速度射出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考部分选修3-1 第7章第6讲
1.一学生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他在实验中有违反使用规则之处,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选择开关扳到欧姆挡“×1 k”上;
(2)把表笔插入测试笔插孔中,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3)把两根表笔分别与某一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几乎满偏;
(4)换用“×100”的欧姆挡,发现这时指针的偏转适中,随即记下欧姆数值;
(5)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就把多用表放回桌上原处,实验完毕.
这个学生在测量时已注意到:待测电阻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不用手碰表笔的金属杆.这个学生在实验中违反了哪一条或哪一些重要的使用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使用欧姆表要注意的地方比较多.使用前要经过调零(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后要电阻调零),使用后要复位(拔出表笔,选择开关应置于“OFF”挡或交流高压挡),使用过程中换挡后要重新调零……这些往往都是考查的重点.
答案:该题中不符合操作规则的是:换到合适的量程后,要重新调整调零旋钮;使用后不能把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
2.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1、2、3、4、5、6为
连接点的标号.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现
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
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连接点.
(1)为了检测小灯泡以及3根导线,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挡.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挡.
(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5、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________可能有故障.
(3)将小灯泡拆离电路,写出用多用电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电路故障,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时必须将其从电路中断开,在点1和点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选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测量各器材两端的电压;点1和点2同时断开时,可以用欧姆挡进行测量.在开关闭合时,若测得5、6两点间电压接近电源电动势,可知开关或连接点5、6出现故障.把小灯泡拆离电路后,检验小灯泡是否断路可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调零后进行测量,如果电阻无穷大,说明灯泡是断路的.
答案:(1)电压欧姆(2)开关或连接点5、6(3)①将多用电表挡位调至欧姆挡;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挡能否正常工作;
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若电阻为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
3.(2018·辽宁沈阳二测)某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
程中,通过一块电压表和一块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接成电路就能一次性既能测出电压表的内阻又能测出多用电表中欧姆挡的内部电源的电动势.已知电压表的内阻约在15~25 kΩ之间,量程为15 V ,多用电表欧姆挡的电阻刻度中间值为20.
(1)请用笔迹代替导线将红、黑表笔连在电压表上.
(2)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欧姆的选择开关应拨至倍率为“×________”.
(3)在实验中,同学们读出电压表的读数为U ,欧姆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为n ,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一切操作都是正确的,由此可得欧姆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的表达式为________.
解析: (1)欧姆表内电源正极接在欧姆表的负接线柱上,故红表笔应接电压表的负接线柱,黑表笔应接电压表的正接线柱.
(2)电压表的内阻较大,故欧姆挡选择开关应选倍率为“×1 k ”.
(3)欧姆表的内电阻为20×103 Ω.电压表的电阻为n ×103 Ω,由闭
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U +U n ×103
×20×103=U +20U n =n +20n U . 答案: (1)如下图所示
(2)1 k (3)E =U +20U n =n +20n U
4.用一段长为80 cm 的金属丝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
(1)用多用表粗测电阻丝的电阻,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电阻丝电阻的测量值约为________Ω.
甲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结果如图乙
所示,由此可知金属丝直径的测量结果为
________mm.
乙
(3)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提供下列供选择的器材: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4.5 V,内阻很小)
B.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3 kΩ)
C.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
D.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0.125 Ω)
E.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约0.025 Ω)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 Ω,最大允许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 Ω,最大允许电流2 A)
H.开关、导线.
要求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在供选择的器材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电压表应选择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根据上面选择器材,完成图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解析:本题考查万用表、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测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原理.由题意分析可知,电流表电压表使用中指针指到量程的1
3以上,分压电路中电阻小比大好,待测阻值为小电阻故采用外接法,由于题目要求多测数据,建议采用分压电路.
答案:(1)6(说明:6.0也可)
(2)0.933~0.936
(3)D B F
(4)见下图(连成分压电路正确的同样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