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人体生理实验报告

人体生理实验报告

人体生理实验报告为了进一步了解人体的生理指标和反应规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量了被试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理参数,并记录了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实验一: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运动前后被试者的心率变化情况,了解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选择三名被试者,让他们在静止状态下测量心率,然后进行约30分钟的慢跑,再次测量心率。

实验结果:运动前平均心率为70次/分钟,运动后平均心率为150次/分钟。

可以看出,运动会明显增加心率,这是为了加快血液流动,向肌肉输送更多氧气和养分,以满足运动时的能量需求。

实验二:深呼吸对呼吸频率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控制呼吸深度,观察不同呼吸深度对呼吸频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让被试者进行正常呼吸,测量呼吸频率,然后让他们进行深呼吸,再次测量呼吸频率。

实验结果:在正常呼吸状态下,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5次;进行深呼吸后,呼吸频率下降至每分钟10次。

说明深呼吸可以减缓呼吸频率,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有利于氧气的吸收。

实验三:不同环境下体温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被试者的体温变化,了解环境对体温的影响。

实验方法:让被试者进入冰箱内测量体温,然后让其在温暖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再次测量体温。

实验结果:在冰箱内测量的体温为36.5摄氏度,曝晒后体温上升至37.5摄氏度。

由此可见,环境温度对体温有明显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人体的热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了解到人体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生理反应,比如运动会增加心率,深呼吸可以减缓呼吸频率,环境温度会影响体温等。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生理规律,为健康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观察生命体征实验报告

观察生命体征实验报告

观察生命体征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进一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实验材料:
1. 血压计
2. 心率计
3. 体温计
实验步骤:
1. 选择适当的环境,确保实验环境安静舒适。

2. 让被试者静坐或躺下,保持放松姿势。

3. 使用血压计测量被试者的血压。

在被试者手臂上适当的位置固定血压计袖带,然后按下启动按钮,观察显示屏上的数值,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4. 使用心率计测量被试者的心率。

将心率计传感器正确放置在被试者的手腕或颈部,启动心率计并等待数秒,记录显示屏上的心率数值。

5. 使用体温计测量被试者的体温。

将体温计舌头部分放置在被试者的口中,在保持不动静默的状态下等待一段时间,然后记录显示屏上显示的体温数值。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被试者的血压、心率和体温的变化如下:1. 血压:被试者的收缩压为XXX mmHg,舒张压为XXX mmHg。

2. 心率:被试者的心率为XXX bpm。

3. 体温:被试者的体温为XXX ℃。

实验讨论及结论:
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可以对其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评估。

正常范围内的血压、心率和体温值表明被试者的生命体征正常。

而异常的生命体征值可能表明存在某种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因此,观察生命体征对于了解和监测人体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诊断、预防疾病以及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

生命体征测量实验报告

生命体征测量实验报告

生命体征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生命体征的测量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诊断手段。

通过测量身体的各种参数,科学家和医生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篇实验报告旨在探讨生命体征测量的方法和意义。

一、体温的测量体温是衡量人体代谢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电子体温计来测量被试者的体温。

结果显示,正常人的体温在36.5℃至37℃之间波动,而异常的体温可能表示身体存在疾病或感染。

因此,体温的测量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二、心率的测量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也是判断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

我们利用心率监测仪器来实时测量被试者的心率。

结果表明,正常的成年人心率范围在60至100次/分钟之间。

而心率过高或过低可能表示心血管系统存在问题。

因此,定期的心率测量可以帮助提前预防和诊断心血管疾病,在保持身体健康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血压的测量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通过袖带和听诊器等工具,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被试者的血压。

结果显示,正常血压范围为120/80毫米汞柱,而高血压或低血压可能表示身体内部有器官功能障碍。

因此,血压测量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呼吸频率的测量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是判断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使用呼吸计来测量被试者的呼吸频率。

结果表明,成年人的正常呼吸频率在12至20次/分钟之间。

异常的呼吸频率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问题相关。

因此,呼吸频率的测量可以监测被试者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呼吸系统疾病。

结论:通过生命体征的测量,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

体温、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测量是医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它们反映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器官系统的工作状况。

因此,生命体征的测量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生命体征测量的方法将会更加精确和便捷,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人体活体检测实验报告

人体活体检测实验报告

人体活体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人体进行活体检测,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机制,并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选择了20名年龄在25-35岁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

2. 实验设备: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高精度生命体征监测仪器和其他相关设备。

3. 实验流程:志愿者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饮食和作息调整,然后接受连续72小时的生理参数监测,包括心率、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志愿者的连续72小时监测,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

经过分析,发现志愿者的心率在休息状态下平均为65次/分钟,运动状态下约为120次/分钟;血压在120/80 mmHg左右波动;体温维持在36.5-37.0摄氏度之间;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四、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被检测者在正常情况下生理参数维持得良好,没有明显异常。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方式对生理参数的影响,这对日常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实验意义本次实验为人体活体检测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通过这些数据的积累和研究,能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六、实验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性别、人种等因素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为个性化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基础数据。

同时,我们也将探索更先进的监测技术,提高活体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七、致谢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感谢所有参与志愿者的支持和配合,也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帮助。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取得这次实验的成功。

结束。

人体尺寸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尺寸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尺寸测量实验报告篇一:人体尺寸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课桌椅设计,切实感受和认识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初步领会在产品设计中正确处理人的因素的方法。

同时了解座椅与人体骨骼结构、血液循环、体压、肌肉、神经等生理解剖因素的关系,以及怎么样才能设计符合人体生理解剖要求的课桌椅。

二、实验要求通过对人体测量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对如何进行正确的人体测量,以及各种测量工具使用的介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人体测量的正确方法并熟练运用到设计中。

利用已掌握的正确人体测量方法,运用相应的测量工具,3-5人一组,完成个人数据的测量,并对如何进行课桌椅的设计展开初步的方案思考。

三、实验步骤: 1、认识测量工具测量中所需仪器:人体侧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体测量用弯角规、软卷尺A、人体侧高仪技术标准:国标GB5704.1-85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1996mm人体高度尺寸的测量 B、人体测量用直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2-85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和0.1mm,测量范围为0-200mm和0-250mm人体尺寸的测量C、人体测量用弯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3-85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300mm的人体尺寸的测量2、介绍人体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本标准所规定的测量方法,只有在被测者姿势、测量基准面和其他测量条件符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始有效。

1.1 基本姿势1.1.1 直立姿势(简称:立姿)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膝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为确保直立姿势正确,被测者应使足后跟、臀部和后背部与同一铅垂面相接触。

(内容可略)1.1.2 坐姿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大致弯屈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体格营养测量实验报告

体格营养测量实验报告

体格营养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标题:体格营养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身高、体重、腰围和体脂率等指标的测量,初步了解被测者的体格特征和营养状况。

实验原理:身高是人体最基本的体格指标之一,通过测量身高可以初步了解一个人的体型特征。

体重是个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体重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肥胖程度或体重是否合理。

腰围是一个人腹部肥胖程度的指标,常被用于评估中心性肥胖。

体脂率是反映个体体脂含量的指标,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个体的体脂状况。

实验步骤:1.测量身高:被测者直立,双脚并拢,将头部离地与耳垂齐平,然后用墙尺测量被测者的身高。

2.测量体重:被测者身体放松,将身体的重量均匀放在秤上,记录体重数值。

3.测量腰围:将软尺放置在被测者的腰部最窄处,将软尺紧贴身体,并保持水平,记录腰围数值。

4.测量体脂率:使用体脂测量仪器,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记录体脂率数值。

实验结果:被测者A的身高为160cm,体重为65kg,腰围为80cm,体脂率为25%;被测者B的身高为170cm,体重为70kg,腰围为85cm,体脂率为28%。

结果分析:根据被测者A的数据,可以判断其身高在正常范围内,但体重和体脂率较高,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肥胖问题;根据被测者B的数据,可以判断其身高和体重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体脂率较高,也可能存在肥胖问题。

结合测量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被测者A和B的体格特征和营养状况。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身高、体重、腰围和体脂率等指标的测量方法,并初步分析了被测者的体格特征和营养状况。

实验结果对个体的健康管理和营养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得到更准确的体格营养信息,还可结合其他指标如骨骼肌含量、脂肪分布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人体心率与血压测量实验报告总结

人体心率与血压测量实验报告总结

人体心率与血压测量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人体心率与血压的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多名实验者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一、心率的测量方法1.手腕法:手腕法是目前最常见的测量心率的方法。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手腕电子表来测量心率,实现了快速便捷的测量。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测量误差较大的情况,尤其是在运动状态下或持续不停的运动时,会导致误差增大。

因此,在进行心率测量时,应适当休息几分钟,确保心率基本稳定再进行测量。

2.胸部电极法:胸部电极法采用心电图技术,能够准确测量心率。

但需要专业设备,也较为繁琐,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3.指尖脉搏法:指尖脉搏法是通过探测手指上的动脉来测量心率。

这种方法对实验者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较为敏感的手指探测动脉,且误差较大,不太适合日常测量。

二、血压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1.血压的测量方法:本实验中,我们采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

手动血压计因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在测量中,应注意正确放置袖带,确保气压的稳定,同时根据实验者的体形及腰围等因素,选择适当大小的袖带。

2.影响血压的因素:(1)情绪因素: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因此,在测量血压前,应保持心态稳定,避免过度焦虑或兴奋等情绪波动。

(2)运动因素:运动会导致血流加快,从而可能影响血压测量。

因此,在进行血压测量前,应适当休息或等待一定时间,保持血压趋于稳定。

(3)环境因素:气温、湿度、高度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对血压测量产生影响。

气温较高时,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压降低;气温较低时,则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通过对人体心率与血压的测量,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指标测量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监测,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时机,保持心态稳定、运动适度、环境舒适等,以确保正确的测量数据。

人体测量报告 2

人体测量报告 2

人体测量报告本实验共进行了38项测量,具体包括:1.人体高度测量项目:颈椎点高,颈窝点高,胸高,胸围线与脚底的垂直距离,腰高,臀高,下胸围高(乳点下边缘高),乳高 - 乳点下边缘高(下乳垂距高),乳点下缘高 - 腰高,乳上胸围高 - 乳高,颈侧点高,肩高,上胸围高。

2.宽度和深度测量项目:肩宽,上胸围宽,乳点间距,胸围宽,下胸围宽,腹围宽(MHL),腰宽,臀宽(HL),上胸围厚,下胸围厚,腰厚,腹围厚,臀厚,胸围厚,心位厚。

3.围度测量项目胸围,腰围,上胸围,下胸围,腹围,臀围。

4.曲线测量项目前奶杯弧线,侧奶杯弧线,下奶杯弧线,乳根围弧线,上奶杯弧线,乳根围弧线。

5.其他测量项目左肩颈点至左乳峰点长,右肩颈点至右乳峰点长,颈窝点至左胸点距离,颈窝点至右胸点距离,右肩点至右胸点距离,左肩点至左胸点距离。

在这些测量项目中并非所有都与文胸设计有关,比如身高和臀高等就与文胸设计没有关系。

而其中与文胸杯部设计的相关因子有:乳高 - 乳点下边缘高(下奶杯垂线距),上胸围高 - 乳高,上胸围宽,乳点间距,胸围宽,上胸围厚,下胸围厚,下胸围宽,胸围厚,心位厚,胸围,上胸围,下胸围,前奶杯弧线,侧奶杯弧线,下奶杯弧线,乳根围弧线,上奶杯弧线,乳根围弧线。

根据梁素珍的论文《西部青年女性文胸结构设计中主要细部尺寸研究》中对影响文胸因子的划分方法,我们类似的可以将在本次测量的影响因子中的胸差(上胸围—下胸围)、前奶杯弧线,侧奶杯弧线,下奶杯弧线,乳根围弧线,上奶杯弧线划分为为乳房细部特征因子。

这些部位尺寸是文胸罩杯结构设计中主要细部尺寸确定的重要人体尺寸依据,与文胸产品的“型”相对应。

胸围宽,上胸围厚,下胸围厚,下胸围宽,胸围厚,心位厚,胸围,上胸围,下胸围这些因子划分为胸部围度因子。

这些尺寸描述了人体的宽、厚等胖瘦程度,与文胸产品的“号”相对应,也是文胸结构设计中下脚围尺寸确定的主要依据。

下奶杯垂线距、乳根圈围划分为下奶杯立体形态因子,这两个尺寸是文胸结构设计中确定文胸罩杯省量、钢圈形态的重要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人体测量
一、试验小组成员及分工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如何获取人体计量尺寸的方法
2.掌握如何应用人体尺寸进行作业空间设计
三、实验内容
1.测量人体的12个主要指标
2.设计一个舒适的数据输入工作地
四、实验仪器
身高坐高计、人体形体测量尺(长马丁尺、中马丁尺、短马丁尺、直角规)、人体秤等
五、实验步骤及方法
1.测量小组全体成员的13个人体主要指标,填入表1-1。

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

其次序为从头向下到脚;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再到后面。

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某些长度的测量,即可用直接测量法,也可用间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

测量者要求脱掉外套。

表1-1 身体测量数据及使用仪器单位:cm
2.设计一个舒适的数据输入工作地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符合所测人群使用的舒适的数据输入工作地。

包含座高、键盘高度、显示器高度以及显示器距离眼睛的距离等。

设计简图如下图1—1。

座高:以座椅使用者群体“小腿加足高”的第五百分位数作参考,使椅面高度稍低于这一测量值。

所以座椅高度取值38cm。

键盘高:坐姿大腿厚第95百分位数为,坐姿肘高第5百分位数为,
心理修正量取8cm,考虑到键盘高稍低于坐姿肘高为最佳
所以键盘高为38++8=。

取值69cm
显示器高:设计抽屉高度为14cm,显示器的垂直高度为22cm,所以显示器的高度为69+14+22=105cm
显示器距离眼睛:屏幕边长约为305cm,此时视距最小为305/(2tan15)=569mm,即
9 28
57
2
2
4
1
~
9
6
8
3
3、利用excel求出的各测量尺寸与身高的回归公式中的m值,并画出简图如下。

回归公式
眼高:Y=
最大肩宽:Y=
坐高:Y=
坐姿眼高:Y=
坐姿肩高:Y=
坐姿肘高:Y=
坐姿大腿厚:Y=
坐姿膝高:Y=
小腿加足高:Y=
臀膝距:Y=
坐姿两肘间宽:Y= 体重:Y=
H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