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人体测量》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人体测量》是一门重要的体育课程,通过对人体各项指标的测量和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提高身体素质。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培养他们的健康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作业设计目标1. 了解人体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原理;2. 掌握人体各项指标的测量技巧;3. 分析自己的身体数据,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计划;4. 提高学生的健康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作业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进修:学生通过教室进修和自主进修,了解人体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掌握人体各项指标的标准范围及其意义。
2. 实际测量:学生利用测量仪器对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体脂率等指标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自己的数据与标准范围的差别,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4. 健身计划制定:学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包括锻炼内容、频率、时长等方面。
5. 实施与反馈:学生按照制定的健身计划进行锻炼,并定期进行身体数据的测量,及时调整计划,记录反馈结果。
四、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进修理论知识,掌握测量技巧;2. 学生需按时完成实际测量和数据记录;3. 学生需认真分析数据,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4. 学生需按计划进行锻炼,并及时调整计划;5. 学生需提交实验报告,包括测量数据、数据分析、健身计划和反馈结果。
五、作业评分标准1. 理论知识掌握情况(20%);2. 实际测量和数据记录准确性(20%);3. 数据分析和健身计划科学性(30%);4. 实施与反馈情况(20%);5.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10%)。
六、作业设计时间安排1. 第一周:进修人体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原理;2. 第二周:进行实际测量和数据记录;3. 第三周:数据分析和健身计划制定;4. 第四周:实施与反馈,并提交实验报告。
七、作业设计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测量数据和健身计划执行情况,评估作业设计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健康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情况。
《人体测量》PPT课件

大腿长
413 428 436 465 496 505 523
小腿长
324 338 344 369 396 403 419
单பைடு நூலகம்:mm
女(18~55岁) 1 5 10 50 90 95 99
1449 1484 1503 1570 1640 1659 1697
39 42 44 52 63 66 74
252 262 267 284 303 308 319 185 193 198 213 229 234 242 387 402 410 438 467 476 494 300 313 319 344 370 376 390
动态人体测量通常是对手、上肢、下肢、脚所及的范围以及各关节 能达到的距离和可能转动的角度进行测量。
常用人体尺寸数据
我国成年的人体结构尺寸
我国1989年7月1日实施的GB 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适用于工业产品、建筑设计、军事工业以及工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 及劳动安全保护。标准中所列数值,代表从事工业生产的法定中国成 年人(男18~60岁,女18~55岁)。
头部尺寸:头全高,容貌面长(Ⅰ),容貌面长(Ⅱ),形态面 长,眼—颏下距离,鼻长,人中高,唇全高,头盖高(Ⅰ),头盖 高(Ⅱ),头长,枕后点—鼻尖点距离,枕后点—颏下点距离,枕 后点—眼外角点距离,枕后点—耳屏点距离,鼻高,耳长,耳屏点 上方的耳长,头宽,两耳间外宽,两耳屏点宽,两眼外宽,瞳孔间 宽,两眼内宽,两下颌角间宽,鼻宽,口裂宽,耳宽,头周,头矢 状弧长,耳屏点间头盖弧长,耳屏点间眉间弧长,耳屏点间颏下弧 长,耳屏点间下颌弧长,耳屏点间枕部弧长。
额状轴(又名冠状轴),通过关节中心 并垂直于矢状面的一切轴叫额状轴。
垂直轴 通过关节中心并垂直于水平面 的一切轴叫垂直轴。
第十一章 人体测量

2、某地区人体测量的均值 1650mm,标准差 =57.1mm,求适用该地区95%、第90、及80、的百分位数?
答:由表11-7查得, 95%的变换系数K=1.645,90%的变换系数变换系数 ,80%的变换系数 。
由此可得第95百分位数值为: =
第90百分位数为: = + =
第80百分位数为: =
需要一个大百分位数的人体尺寸和一个小百分位数的人体尺寸分别作为产品尺寸设计的上、下限值的依据。
2、Ⅱ型产品尺寸设计(又称“单限值设计”)
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或下限值的依据者。
这一类产品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ⅡA型产品尺寸设计(又称“大尺寸设计”)
5、凡净高空类设计,常取第99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6、凡属于可及距离类设计,一般应用低百分位的数据。
7、座面高度类设计,常取第5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8、隔断类设计,常取第95或更高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9、公共场所工作台面高度类设计,常取第5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6、为什么要进行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的确定?怎样确定?
需要一个大百分位数的人体尺寸,作为产品尺寸设计上限值的依据。
(2)ⅡB型产品尺寸设计(又称“小尺寸设计”)
需要一个小百分位数的人体尺寸,作为产品尺寸设计下限值的依据。
3、Ⅲ型产品尺寸设计(又称“平均尺寸设计”)
需要第50百分位数的人体尺寸作为产品尺寸设计。
4、凡间距类设计,常取第95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1、我国成年人身体尺寸分成西北、东南、华中、华南、西南、东北等六个区域,这对产品设计何影响?
答: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间人体尺寸差异较大,为了能选用合乎各地区的人体尺寸,将我国成年人尺寸分为六个区域。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地区的人的身体尺寸设计相应的产品,保证工人合理的工作姿势,使操作者能安全、舒适、准确地工作,减少疲劳和提高工作效率。
人体测量课件

三、人体测量的方法
2、坐姿
被测量者上身要自然伸 直,并与椅面成垂直角度, 小腿与地面垂直,上肢自然 弯曲,双手平放大腿之上。
四、人体测量的部位(上衣)
人体测量的项目是由 测量的目的所决定的, 根据服装结构设计的需 要,人体测量主要部位 有:
四、人体测量的部位(上衣)
1、衣长
右颈肩点
1)、前衣长
袖长点
四、人体测量的部位(上衣)
7、腰节长
1)、前腰节长
右颈肩点
前腰节长由 右颈肩点通过 胸部最高点量 至腰间最细处。
胸高点 腰部最细处一点
四、人体测量的部位(上衣)
2)、后腰节长
左颈肩点 肩胛骨点
后腰节长由 左右 颈 肩点通过背部最高点 量至腰间最细处。
腰节最细处一点
四、人体测量的部位(上衣)
侧颈点
前颈点(领窝点)
侧颈点
四、人体测量的部位(上衣)
4、头围
前额丘
以前额丘和后枕 骨为测点,用软尺 围量一周的长度。
四、人体测量的部位(上衣)
5、总肩宽
从后背左肩 端点经颈椎点 至右肩端点的 距离。
颈椎点
左肩端点
右肩端点
四、人体测量的部位(上衣) 6、袖长
肩端点(肩骨外端)
肩骨外端向下量 至所需长度。
服装结构制图
人体测量
主讲:添添妈
一、人体测量的定义
人体测量是指测量 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 宽度、围度等,作为服 装结构制图时的直接依 据。
二、测体工具
1、软尺
软尺是测量人体的主要 工具,要求质地柔软,稳定 不伸缩,刻度清晰。
2、腰节带(测腰节用)
三、人体测量的方法
1、立姿
被测者两腿并拢,两脚自然分开成 60°,全身自然伸直,双肩放松,双臂 下垂贴于身体两侧。测量者位于被测 量者的左侧(,后)被测量者位于测量者 的右侧(。前)按照先上装后下装,先长 度后围度,最后测量局部的程序进行 测量。
人因工程第十一章2ppt课件

柱疲劳; • 座椅上应配有适当质地的坐垫以改善臀部及背
部的体压分布。
三、座椅的尺寸设计
1、座椅尺寸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 人的躯干重量应有坐骨、臀部及脊椎支撑; • 上身应保持稳定; • 座位的高度应不使大腿肌肉受压; • 可以变换或调节坐姿,座面高度应与桌面相配
图11—7
2、测量基准面
人体基准面的定位是 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 (铅垂轴、纵轴和横轴) 来决定的。人体测量中 设定的轴线和基准面如 图11—2。
矢状面;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水平面;
眼耳平面。
3、测量方向
(1)在人体上、下方 向上,将上方称为 头侧端,将下方称 为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 向上,将靠近正中 矢状面的方向称为 内侧,将远离正中 矢状面的方向称为 外侧。
(二)
人 体 身 高 在 设 计 中 的 应 用 方 法
图11—14
(三)人体作业空间设计之一
• 立姿活动空间:
• 立姿时人的活动空间 • 不仅取决于身体的尺 • 寸,而且也取决于保 • 持身体平衡的微小平 • 衡动作和肌肉松弛、 • 脚的站立平面不变时, • 为保持平衡必须限制 • 上身和手臂能达到的 • 活动空间。
S K 1 N 1
(1)相同。
适应域
一个设计只能取
一定的人体尺寸范围,
只考虑整个分布的一
部分“面积”,称为
“适应域”,适应域 适应域可分为:对称适应
是相对设计而言的, 域、偏适的概念。
通常是整个分布的某一边。
百分位
百分位由百分比表示,称为“第几 百分位”。例如,50%称为第50 百分位。
年代
人体测量及其应用

第二章人体测量及其应用本章重难点分析人体测量是指对人类身体各方面特性数据的度量,特别是人体的尺寸、形状和耐力以及这些数据在设计中的应用。
它通过测量人体个部委的尺寸确定个体和群体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从而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为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因此,本章重难点在于掌握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方法,统计方法及其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时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一节人体测量一、人体测量方法为了使与人体尺度有关的涉及对象能符合人的生理特点,让人在使用时处于舒适的状态和适宜的环境中,就必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的各种尺度,因而也就要求设计者能了解一些人体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
人体测量一般来说有3方面的内容:①形态测量,包括人体尺寸、体重体型、体积表面积等;②生理测量,包括知觉反应、肢力体力、体能耐力、疲劳及生理节律等;③运动测量,包括动作范围、各种运动特性等。
本章仅讲述其中的人体尺寸部分。
人体尺寸也是最早得到人类自身关注和研究的因素。
人体尺寸数据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可比性、适用性两方面。
可比性指国际、国内测量方法严格统一。
适用性指测量的项目、测量所得的数据是设计等实用中所需要的。
为了保证可比性和适用性,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下属的IS0/TCl59/SC3(人类工效学:人体测量与生物力学分技术委员会)制定了相关标准IS07250:1996。
与此国际标准等效的我国的相应国家标准是:GB/T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GB/T5704.1~5704.4-l985《人体测量仪器》。
(一)人体测量仪器GB/T5704.1—1985《人体测量仪器》等规定的部分人体测量工具有人体测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体测量用弯角规、人体测量用三脚平行规、体重计以及人体测量用角度计、软尺等,参看图2-1~图2-5。
图2-1人体测高仪图2-2人体测量用直角规图2-3人体测量用弯脚规图2-4人体测量用角度针图2-5人体测量用软尺(二)人体测量的条件国家标准GB/T5703--1999对人体尺寸测量的被测者衣着和支撑面、基准轴和基准面、测量姿势等测量条件都作了详尽、具体的规定。
人体测量

支承面:应水平、稳定、硬板 衣着:被测者尽量少穿着内衣 测量精度:长度1mm,重量0.5kg。
3.1.1人体测量的基准面
人 体 测 量 基 准 面 和 基 准 轴
二、人体尺寸测量分类
(1)静态尺寸测量
被测者保持各种姿势(静止状态)的极限值。
(2)动态尺寸测量
被测者在运动状态下的尺寸
三、人体测量方法
(1)测量仪器
测高仪 直脚规、 弯脚规, 三脚平行规、坐高椅、角度计、卷尺、磅秤等
(2)测量方法
时机:呼气与吸气的中间。 次序:从头到脚; 从前面,经侧面,最后到后面。
第二节 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
一、静态人体结构尺寸
1.人体主要尺寸(见图11-4和表11-1)、 2.立姿人体尺寸(图11-5和表11-2) 3.坐姿人体尺寸(图11-6和表11-3) 4.人体水平尺寸(图11-7和表11-4)
例:一组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0cm,158cm,165cm,166cm, 175cm,167cm,170cm;求这组数据的标准差S 解:
平均值的计算=166(165.86cm,略)
S=
2
1 7-1
[(160-166 )2 +(158-166 )2 …(170-166 )2 ]
= 33.1(方差)
S=
√33.1
讨论:平均值是设计的基
本尺寸,而标准差是作为设 计的调整量。
=5.75mm
3.百分位数
设计的适应域:表示具有(或小于)某一人体尺寸的人 数占统计总人数的百分比(常用5%、50%、95%三种)。 如,表11-1(p250)中,男性、百分位数为5%的身高是1583mm,
人体量和人体参数课件

• 日本女性人体尺寸与男性人体尺寸之比(以系数表示)
编号
部位
系数
编号
部位
系数
1
身长
0.95
10
颈围
0.90
2
上肢长
0.93
11
胸围
0.90
3
下肢长
0.94
12
腹围
0.89
4
两手侧平 伸长
0.93
13
臂围
1.02
5
脚长
0.94
14
腕围
0.96
6
体干长
0.96
15
大腿围 1.02
7
头长
0.92
16 下腿最大 0.98
中年男女体质状况比较
• 监测结果显示: 男子总合格达标率为71.2%, 女子为71.7%,总体女子达标情况略好于男子。 • 我国成年男子的身高和体重明显大于女子。 成年男子平均身高比女子高10.6厘米,
平均体重男子比女子重9.7千克, 表明中国成年男子较女子体型明显高大而粗壮。
• 男子体质衰退表现尤为明显,如男子肺活 量18~60岁总体下降幅度是24.8%,其中 40岁以下年龄段下降了8.8%,40岁以上年 龄段下降了16.O%。
两手恻平伸 长度
坐面至举手 指尖高
计算式 0.256H 0.203H 0.229H 0.462H 0.454H
1.032H
0.795H
四、人体尺寸的影响因素
年齡 性別 種族 年代 職業 国家 其他
身高与性別
图坦卡门伉俪
图坦卡门伉俪
身高与種族、年代
人數 年齡 身高 體重
美國白人 25000 23 173.7 7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
基本术语 人体测量尺寸分类 测量方法 选用相关数据时应注意问题 主要统计指标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人体各部分结构参数计算 身高尺寸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
GB/T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
(一)测量基准面 1、矢状面 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 3、水平面 4、眼耳平面:通过左、
f f1 f 2
min
上下铺最小设计尺寸为: x
xa f
7、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心理修正量(Δp)
为了克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空间压抑感、高度恐惧 感等心理感受,或者为了满足人们求美、求奇等心 理需求,在人体基本功能尺寸的基础上加入合适的 心理修正量。 通常通过被试着主观评价表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 析获取心理修正量。 最佳上下铺净空高度值为:
分组 百分 位数 测量项目
单位:mm
女(18-60岁)
男(18-60岁) 1 836 599 729 5 858 615 749 10 870 624 761 50 908 657 798 90 947 691 836 95 958 701 847 99 979 719 868 1 789 563 678 5 809 579 695
3.巳知某地区人的足长均值=264.0mm,标准差SD= 45.6mm,求适用该地区90%的人们穿的鞋子长度值。 4.为什么说人体测量参数是一切设计的基础? 5.如何选择百分位和适用度? 6.为什么要进行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的确定?怎样确定?
图11-2 男性身 体处于 不同位 置时的 限制尺 寸
6、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功能修正量 项目 尺寸修正量mm 修正原因 ( Δf)
正常人着装和穿鞋修正量值
站姿高
25-38
鞋高
由于从数表中查得的数据是裸体测量数据,而设计中 3 坐姿高 裤厚 涉及的人体尺度是在穿衣、鞋、甚至帽的情况下的尺 36 站姿眼高 鞋高 寸,所以需要进行功能修正。 …… …… …… 功能修正量随产品不同而异,通常为正值,有时也可 能是负值,通常采用实验方法获取,也可以通过统计 数据获取。 在本设计案例中,不仅要进行着装修正,还要进行褥 垫的修正,即:
东北、华北区人体数据 西北区 东南区 华中区 华南区 西南区
4、确定数据运用的原则、确定百分位数
最大最小原则
最大(最大人体参数)原则:例如门高
p99 或 p95
最小(最小人体参数)原则:例如椅子高度 p5
可调性原则(与健康安全有关或减轻作业疲劳有 关的设计:汽车座椅)
p5~ p95
平均原则(门拉手高度)
二、人体测量尺寸分类
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分两类: 1、静态人体尺寸/构造尺寸
人体主要尺寸:图11-4,表11-1 立姿人体尺寸:图11-5,表11-2 坐姿人体尺寸:图11-6,表11-3 人体水平尺寸:图11-7,表11-4 人体限制尺寸:图11-2
2、动态人体尺寸/功能尺寸,见图11-3
以我国车船卧铺上下铺净空高度(x)设计 为例,来学习人体测量数据在产品、空间设计 中的应用方法:
1、考虑人体测量数据的静态和动态性, 确定使用哪一类数据。
静态测量数据:功能结构尺寸设计
例如:桌面、座椅的高度设计
动态测量数据:可达距离、角度设计
例如:汽车驾驶室的操作面板距座椅距离
a) 汽车驾驶静态图
人体测量尺寸对应的百分率计算
P=0.5+s
S——概率数值,可根据 Z X i X SD 值,在表11-8中查取。 ,求解z
例11-2 已知女性A身高1610mm,试求有百分 之几的东北女性超过其高度?
解 由表11-5查得东北女性身高平均值 X =1586mm,标准差SD=51.8mm。则: 1610 1586 24 Z 0.463 51.8 51.8 根据Z 值查表11-8得s=0.1772(取近似值 0.177),由式(11-5)求得P值为: P=0.5+0.177=0.677 结论:身高在1610mm以下的东北女性为 67.7%,超过女性A身高的东北女性则为 32.3%。
X X SD K
K
——百分比变换系数,见表11-7 “-” ——1%-50%之间的百分位数 “+” ——50%-99%之间的百分位数
例11-1 设计适用于90%东南区男性使用的产品, 试问应按怎样的身高范围设计该产品尺寸?
解: 1、首先确定适用百分位数。要求产品适用于90%的人群,故应以第5 百分位数为下限,第95百分位数为上限进行设计。 2、由表11-7查得,5%与95%的变换系数K=1.645 3、由表11-5查得东南区男性身高平均值 1686mm,标准差55.2mm。 4、由此可求得第5百分位数为 1686—55.2×1.645=1595.2(mm) 第95百分位数值为 1686+55.2×1.645=1776.8(mm) 5、 结论:按身高1595.2~1776.8mm设计产品尺寸,将适用于90% 的东南区男性。
八、人体身高在设计中的应用
以身高为基准的设备和用具尺寸推
算方法见 图11-9,图中有关尺寸定义
参阅表11-10。
复习思考题
1.我国成年人身体尺寸分成西北、东南、华中、华南、西 南、东北等六个区域,这对产品设计有何影响?
S 2.某地区人体测量的均值 X=1650mm,标准差 D = 57.1mm,求该地区第95、90及第80的百分位数。
一、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
(四)支承面、衣着和测量精确度
支撑面:立姿时站立的地面或平台以及坐姿时的椅平面 应是水平的、稳固的、不可压缩的。 衣着:要求被测量者裸体或穿着尽量少的内衣测量,在后 者情况下,测量胸围时,男性应撩起汗背心,女性 应松开胸罩后进行测量。 测量值读数精度:线性测量项目测量值读数精确度:1mm 体重读数精确度:0.5kg。
一、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
(三)测量方向
(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将上方称为头侧端,下方称为 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 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外侧。 (3)在四肢上,将靠近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近位,远离四 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远位。 (4)对于上肢,将桡骨侧称为桡侧,尺骨侧称为尺侧。 (5)对于下肢,将胫骨侧称为胫侧,腓骨侧称为腓侧。
右耳屏点及左(?)眼眶 下点的水平面称为眼耳平 面或法兰克福平面。
(二)基本姿势
立姿 指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 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 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膝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 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 于两足。 坐姿 指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 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 行,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 上。
手、上肢、下肢、脚所及范围及关节能达到的距离和能转动的角度。
上肢功能(动态)尺寸,见表11-6
三、人体测量方法
(一) 测量仪器
1. 人体测高仪,见图 2. 人体测量用直脚规,见图 3. 人体测量用弯脚规,见图 4.人体测量用三脚平行规 5.坐高椅 6.量足仪 7.软卷尺 8.医用磅秤等
三、人体测量方法
六、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人体测量数据是产品功能尺寸及作业空间 设计的基础。人体测量数据使用是否得当,关 系到设计结果的舒适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我们在生活及工作中经常会看到或感受到一 些由于产品设计问题而导致的不便利情况,例 如:
公交车座椅前后间距过小 电梯楼层按钮布局不合理
以上例子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不论在产品 设计还是在空间设计中,必须要恰当使用人体测 量数据作为基础,这样的设计结果才会具有舒适 性、可靠性、安全性。
(二)测量方法 GB/T 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 础项目》的有关规定 1、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 2、其次序为从头向下到脚;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 再到后面。 3、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 的准确性。 4、身体某些长度的测量,既可用直接测量法,也可用间 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 5、测量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 2 2 sD xi n x n 1 i 1
n
1/ 2
3.百分位数
用PK表示,表示设计的适应域,表示一个位置、一个界值。
一个百分位数将群体或样本的全部测量数据分为两部分,有K% 的测量值等于和小于它,有(100-K)%的测量值大于它。 在设计中,当需要得到任一百分位α所对应的数值时 ,则可按 下式进行计算
四、选用相关数据时应注意
1、以上数据均为裸体测量结果,设计时应根据着 衣情况进行修正 2、立姿要求自然挺胸直立,坐姿要求端坐,非标 准状态时要增加适当的修正量。 3、地区不同,人体尺寸差异较大,所列数据为六 大区域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值 (东北华北、西北、 东南、华中、华南、西南) 4、表中所列数据为18—60岁年龄段
b)汽车驾驶动态图
2、确定对于设计至关重要的人体尺寸
3、确定使用对象,进而确定使用哪个区域人 体测量数据
人体测量数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民族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人体测量标准 美国标准学会人体测量标准 英国标准化学会人体测量标准 德国标准化学会人体测量标准 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人体测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测量标准
五、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指标
在人体测量中所得到的测量值都是离散
的随机变量,因而可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 计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 得所需群体尺寸的统计规律和特征参数。
1. 平均值:表示样本数据集中的趋向某一个值, 描述数据位置特征。
1 x xi n i 1
n
2.标准差:测量值对平均值的波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