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鉴赏-红字影评

合集下载

《红字》中文解读赏析

《红字》中文解读赏析

《红字》中文解读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红字背后成长的野玫瑰————论海斯特的孤独、痛苦、罪《红字》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情节简明,内容深刻,矛盾突出,构思新颖,手法独到,语言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使它成为“心理罗曼史”,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及象征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该小说讲述了17世纪的波士顿,一个犯了通奸罪的女人(海斯特•普林)和女儿(珍珠)与海斯特情夫(亚瑟•迪梅斯戴尔)、前夫(罗杰•奇林沃思)的爱恨情仇故事。

深受清教思想影响的霍桑在《红字》中反复强调生活中悲观的一面,使读者在读完作品后心中留下三个关键词“孤独”、“痛苦”、“罪”。

女主人公海斯特•普林是一个善良、聪明,美丽的姑娘,因与年轻牧师亚瑟•迪梅斯戴尔先生相爱并产下一女而受到政教合一的当局的责罚,罚她胸前永远带着红A字(英文通奸Adultery的缩写)。

第二章中,海斯特首次亮相便以其庄重的气质和亮丽的外表使众人无不感到惊讶和震撼,仿佛从牢中走出的海斯特是一位高贵淑女,而非一个罪妇。

然而当人们的视线下移,看到她胸前佩戴的闪闪发光的红字时,这红字便即刻产生了一种魔力,使她脱离了一般的人际关系,并自我封闭起来。

自此,孤独,痛苦,罪,便陪伴着海斯特走过了余下的生活。

海斯特是如此孤独,为了不使心爱之人遭受连累,她毅然独自担起了所有罪行的惩罚。

受到众人的唾弃,海斯特便带着孩子住在远离其他居民区的一间小茅屋里,孤立无援,世上没有一个朋友敢亲近她。

由于无法从外界得到解脱,海斯特不得不从内心世界寻求帮助-----她的记忆和想象中的世界。

依靠着坚强,她忍受着众人对于她通奸罪的愤慨。

整个故事中,海斯特一直都保持缄默,接受着清教徒上至大人下到孩子对她的欺凌,这种态度使海斯特散发出一股孤傲的气质,但显然,孤傲是无奈之举,如不孤傲,海斯特早就会被这种奇特而孤独的痛苦生活摧毁。

《红字》对女性形象的重构——析海斯特·白兰的独立与自我

《红字》对女性形象的重构——析海斯特·白兰的独立与自我

《红字》对女性形象的重构——析海斯特·白兰的独立与自我
《红字》对女性形象的重构——析海斯特·白兰的独立与自我
[摘要]长久以来,人们对于《红字》这部心灵罗曼司已从各个侧面加以广泛评论过,对女主人公的评论也基本定格。

该篇论文拟运用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结合传统的女性形象评论观,对主人公海丝特重新加以审视,以期对作品主题提出新的见解。

[关键词]《红字》;男权社会;女性评论观;女性形象重构;海斯特·白兰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家霍桑生活在美国文学逐渐本土化的十九世纪,他和他同时代的作家一样,都想写出具有美国本土特色的真正属于美国社会的作品,所以,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比先前的作品更重视人的存在,不仅“重视个人的外部活动,更重视人的内心生活,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天性之回归。

”[1]315这种人本主义及对女性的充分尊重的时代精神在霍桑的小说《红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长久以来,对于这部心灵罗曼司,人们已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不同的视角加以评论过了,而笔者拟运用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结合传统的女性形象评论观,对小说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做全新的评价,并尝试对作品主题提出新的见解。

一、传统的女性评论观
西方传统女性观为女性所确立的分工和地位,就是她们是生育的工具并处于附属的地位。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就认为,女人的最伟大。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红字》赏析全英文之欧阳体创编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红字》赏析全英文之欧阳体创编

浅析《红字》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AbstractNathaniel Hawthorne is a great romantic novelist in America in the 19th century. As a great romantic novelist, Hawthorne is outstanding in handling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The Scarlet Letter is Hawthorne's most important symbolic novel, which is the best work of Hawthorne and one of the indubitable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it is this novel that makes Nathaniel Hawthorne known all around the world. In this work, Hawthorne uses the symbolism so skillfully that it enhances the artistic effects of his work greatly. In The Scarlet Letter, symbolism runs through the whole novel.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is the scarlet letter itself. Not only does “A” manifest in various forms, but also it has ch anging meanings from “adultery” to“able”, even “a n gelic” in the novel. Besides, the name of the four major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Hester Prynne, Arthur Dimmesdale, Roger Chillingworth and Pearl also have their own symbolic meanings. Some other objects and natural surroundings that aredescribed in the novel such as the jail, the forest, the rose bush and so on are all endowed with a deep symbolic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of the thesis will explore the usage of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from the three aspects mentioned above and analyze Hawthorne’s skillful use of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Key Words: the scarlet letter;symbolism;Hester Prynne;Pearl摘要纳撒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语言学视角下英美文学语言特点——以《红字》为例

语言学视角下英美文学语言特点——以《红字》为例

GAO DENG JIAO YU/高等教育语言学视角下英美文学语言特点——以《红字》为例张丽萍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殿堂的重要组成,拥有着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学意义。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分明,极具研究意义。

本文以优秀英美文学作品《红字》为例,探讨语言学视域下的英美文学语言特点。

一、《红字》简析《红字》是一篇较为典型的浪漫主义英美文学作品。

主要讲述了在北美殖民时期所发生的一段悲剧故事。

女主白兰背负着通奸的罪名,在绞刑架上承受着众人的审判。

最终与其相关的两个男人先后去世。

而白兰也伤心欲绝的带着女儿去往了其他国家度过余生。

整部作品极具讽刺含义,身为奸夫的牧师却还在代表着正义的一方做着审判者的角色。

二、以《红字》分析英美文学的语言特点(一)叙述语言作为一部小说作品《红字》拥有极为丰富的叙述语言。

在故事的开端,主人公白兰身穿带着极为明显的红色的“A”字,抱着婴儿出现在大家面前。

在小说文学中主人公如何出场关系着整部作品的故事发展趋势。

白兰出场时衣服上的红色“A”字与小说名字相互呼应,直接点出了故事的围绕核心。

让人们将关注点集中在主人公身上。

小说所描写的故事也由此引出,逐渐浮出水面。

在《红字》一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叙述性手法,让阅读者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主人公白兰与她的前夫及情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让看似错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拥有了更为清晰的逻辑脉络。

例如,开篇直接对女主人公的外貌特征和服装特点进行描写,而不是简单记叙了发生过的事。

这样有技巧的推进故事展开更容易让故事情节变得饱满动人。

通过技巧性的叙述方式,故事的发展可以更加生动。

读者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故事中相关人物的具体性格。

《红字》一书中,没有简单直接的描述男女主人公是如何相爱的。

而是对于事件爆发后的刑场和监狱进行了重点描写。

在小说开篇直接点出了故事的重点内容。

(二)象征在《红字》中,作者运用了很多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所谓象征性的手法,就是通过对某一种事务的描写来刻画另一种事物的形象。

红字的评论

红字的评论

Analysi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letter A on Hester inThe Scarlet Letter简析《红字》中红字A在海斯特身上的象征意义摘要《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字母A在不同人物上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字母A在女主人公海斯特身上的象征意义。

关键字:红字纳撒尼尔霍桑象征意义Analysi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letter A on Hester in TheScarlet LetterAbstractNathaniel Hawthorne is an American romantic novelist in the 19th century; his masterpiece is The Scarlet Letter.The letter A has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peopl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si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letter a on the heroine of Hester.Key words: The Scarlet Letter Nathaniel Hawthorne symbolic meaning Analysi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letter A on Hester in TheScarlet LetterNathaniel Hawthorne is a romantic novelist in the 19th century in America. In the scarlet letter by Nathaniel Hawthorne, with meticulous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symbolism of the human sin root .the heroine Hester was sent for adultery and she has to wear A scarlet letter in her whole life. Even so she still refuses to name the man responsibly and carries the burden of their sin on herself. However, thro ugh seven years’ punishment, Hester eventually given a new life and finally made the scarlet letter into the symbol of virtue.There are full of symbolic meaning and mysterious through the red word A which almost throughout each of scene in this novel. The Scarlet Letter first appear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novel when Hester was pushed to the scaffold by the prison guard on public "on the breast of her gown, in fine red cloth, surrounded with an elaborate embroidery and fantastic flourishes of gold thread, appeared the letter A”. At that time, Hester was required to wear a red letter A which means “Adultery”. The Scarlet Letter has become synonymous with "evil". Under the evil, the scarlet letter brings a hot heavy burden on her. However, once time, when Hester talked with the priest in the forest, she took the letter A from her bosom, throw it into a distance among the withered leaves, it suggests that her resistance to the social moral and ethical. “As long as there is a chance she immediately recognized the feeling of hersisters and human”. At that moment, the letter A has become the meaning of “Amazon”. It shows that her resistance against the unfair of the society.For atoning her sin, in the next seven years, she makes a living by make handiwork and brings up Pearl by herself and she usually does social welfare, she came to the people who suffered disaster and enveloped by gloom, not as a guest, but as a relatives to bring them sunlight. In other places that letter is a sign of evil, but in here it has become candlelight for those who needed help. At that time, some people begun to look upon the scarlet letter as the token ,not of that one sin, for which she had borne so long and dreary a penance, but of her many good deeds. The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scarlet letter is not "evil", but "competent," or even "Angel"(A ngel).Moreover, as the years passed, Hester devoted herself to help others in every possible way so that the scarlet letter is no longer the mark of contempt and irony of shame, but as the symbol of “Awe” (A dm irab le: the sign of admirable).All in all, the author use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letter A on Hester to illustrate good and evil, also, it can shape the theme better, all of these left us a deep expression of this novel.Bibliography[1] Hawthorne,Nathaniel.1994.红字.Oversea Publishing House出版社.[2] Yu Shihua[于世华],2000,《红字》。

霍桑红字赏析

霍桑红字赏析

霍桑《红字》赏析《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同时也被称为是美国的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

小说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期的美洲为背景,围绕着四个主人公之间的爱恨、善恶、惩罚与报复而展开,同时揭露了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的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女主人公海斯特和丈夫从英国移居当时尚属英殖民地的美国波士顿,中途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海斯特只身一人到美后,与一青年牧师狄梅斯迪尔相爱并生下一女。

此事,被当地虚伪的清教徒社会视为大逆不道。

当局把海丝特抓起来投入监狱,游街示众,还要终生佩带象征耻辱的红色的A字(Adultery:通奸女犯)。

她失踪的丈夫罗杰出现后,决心查出她的同犯以报此仇。

狄梅斯迪尔牧师由于怯懦而隐瞒罪责,在精神上备受折磨,加上罗杰的迫害,牧师终于登上了示众台上,坦白自己的罪过后,心力交瘁地死在海丝特怀抱中。

罗杰也在一年后郁郁而终。

若干年后,珠儿长大成人,安了家立了业,海丝特却一人再回到波士顿,仍带着那个红色的A字,直到老死。

小说的主人公海丝特以一个饱受舆论、世俗观与宗教谴责唾弃的犯有通奸罪行的少妇出场。

她的不幸的婚姻,加之两年中丈夫音讯皆无,谣传他已葬身海底,这个孤苦夫依的少妇与才貌相当的狄梅斯迪尔牧师的爱情显得合情合理。

事情败露后,她被迫终身佩戴红字,为了爱人的名声,她独自承担了全部罪责与耻辱。

这个勇敢的女性还精心刺绣那红字,着意打扮她的小珠儿,不仅出面捍卫自己教养她的权利,而且尊重孩子狂野的天性,努力培养她成人。

在远离社会,远离人群,受尽屈辱的处境中,海丝特孤苦顽强地生活着,全仗刺绣为生。

她生活中的惟一支柱是抚养掌上明珠般的女儿珠儿。

海丝特虽然含垢忍辱,却敢于面对现实、乐观人生。

她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只有觉悟却毫无后悔。

她的坦然与坚强、勇敢与超脱刻画出了一个超越同类的新殖民地女性的不俗性格。

她的思想中饱含着强烈的反抗与挣扎精神,已表现出鲜明的反清教反世俗的立场。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红字》赏析全英文(可编辑)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红字》赏析全英文(可编辑)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红字》赏析全英文(可编辑)浅析《红字》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AbstractNathaniel Hawthorne is a great romantic novelist in America in the19th century. As a great romantic novelist, Hawthorne is outstanding in handling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The Scarlet Letter is Hawthorne's most important symbolic novel, which is the best work of Hawthorne and one of the indubitable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it is this novel that makes Nathaniel Hawthorne known all around the world. In this work, Hawthorne uses the symbolism so skillfully that it enhances the artistic effects of his work greatly. In The Scarlet Letter, symbolism runs through the whole novel.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is the scarlet letter itself. Not only does “A” manifest in various forms, but also it has changing meanings from “adultery” to “able”, even “angelic” in the novel. Besides, the name of the four major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Hester Prynne, Arthur Dimmesdale, Roger Chillingworth and Pearl also have their own symbolic meanings. Some other objects and natural surroundings that are described in the novel such as the jail, the forest, the rose bush and so on are all endowed with a deep symbolic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of the thesis will explore the usage of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from the t hree aspects mentioned above and analyze Hawthorne’s skillful use of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Key Words: the scarlet letter;symbolism;Hester Prynne;Pearl摘要纳撒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红字》赏析

《红字》赏析

B1201030 潘菲《红字》赏析电影《红字》是根据霍桑名著改编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凄美的婚外情故事,可它又不仅仅是一部爱情悲剧。

虽然影片相对于原著有些出入,但所传达出的思想大致是相同的,都是揭示了当时17世纪宗教制度对人性的迫害,尤其是对女性的压迫。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两百年前的波士顿。

女主角海斯特由阿姆斯特丹移居波士顿,途中,她丈夫被掳失踪,在寡居生活中,她与一位牧师丁梅斯代尔相爱。

但是,海斯特肚子的隆起暴露了他们的奸情,她拒绝说出情夫的名字,于是,政教合一的加尔文教权让她胸前戴着象征不贞洁和耻辱的红色标志“A”作为惩戒。

后来丈夫归来,查出了奸夫,开始疯狂的报复。

片尾,牧师最终站了出来。

当牧师终于站在众人面前说出“我爱这个女人”的时刻,带着羞耻的红字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最终,牧师带着女主和他们的女儿离开了这个地方。

《红字》被改拍过很多次,不可否认,此次的改编挺成功的,但结尾处的大团圆剧情稍显突兀,原著中他们最终并没能厮守终身。

影片基本上是继承了原著的精神的,通过女主人公的遭遇,批判了旧制度的冷酷无情与愚昧,揭露与讽刺了对人权、人性的压迫,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相对于原著来讲,影片中海斯特的戏份被明显的减少了,相应地,海斯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戏份增加了。

这也是挺吸引我的一点。

他们的爱情很艰辛。

从影片一开场我们就可以看出海斯特是个坚强有个性的女性,后面她对爱情的勇于追求毫无疑问的印证了这一点。

原著中海斯特是迷茫的,电影中的海斯特相对而言更加的坚定。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有罪的。

在被教会惩戒之后,她丝毫不以胸前鲜红的“A”为耻。

相反地,通过自己的种种行为,海斯特逐渐被众人接受,她把红色的“A”变成了她对爱情坚贞的表现。

原作者霍桑本身就是迷茫的,他既对两人之间的爱情持肯定态度,又认定通奸是有罪的。

原著讨论的主要也是人的罪恶,即人皆有罪。

相比较,影片的导演显然是将两人的爱情放在第一位的。

这种观点的不同大概也与时代不同有关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字》,是美国小说家霍桑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里要和小说进行比较的,是1995年黛米摩尔主演的电影版本。

同样是《红字》,故事框架似乎差不多,比起小说,《红字》的电影表现的是现代得多的东西。

不仅如此,为了影片的票房考虑,电影中还增加了许多商业元素。

小说原著的文笔流畅,但是由于作者的时代局限性,也就是其个人对于未来发展的迷茫,所以看起来十分压抑。

电影就要酣畅许多。

明显的一点就是,影片中的牧师,比我想象中要狂野许多。

从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看,原著主要讨论的是人的罪,即人皆有罪。

而通过赎罪和将罪行袒露出来,可以使灵魂得到升华。

这和作者本身是清教徒身份以及对家族以前犯下的罪过产生的宿命感分不开的。

而且,作者虽然觉得当时对人思想的禁锢是不对的,但是,他对变革也抱有怀疑态度。

但是电影就不一样了。

时代向前推进了不是一点半点,现在思想解放已被公认,所以在影片中,海斯特的言行就更加坚定。

霍桑只是向未来窥探,而导演却是回望,自然占了很大便宜。

因此,再在电影中单纯的表现人皆有罪的思想便会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怪异晦涩了。

是以海斯特的丈夫的戏份被明显减少了。

那么用什么来填补思想的空白呢?电影中表现海斯特和牧师间的爱情的戏份增加了,印第安人的戏份也明显增加了。

特别是后者,甚至带来了影片结尾的大规模战斗场面,也许导演想为沉闷的全局制造一个高潮吧。

恐怕用心白费了,因为后来强安上去的大团圆结尾实在突兀。

小说中海斯特是迷茫的,她为了爱人而拒绝说出情夫的名字,又因为愧疚和恐惧发誓不向他人透露自己丈夫的身份。

电影中海斯特是坚定的,从不认为自己有罪,也完全站在爱人的一边。

在影片中她去警告了牧师约瑟,而影片刚开始海斯特乘马车去找房子的时候,镇上的人都在看她,说明到镇上的人不多,每个新人都很受关注,约瑟不可能不知道海斯特的丈夫的身份。

事实上,从后面的情节中可以知道,他知道的。

海斯特的不同表现表明,霍桑对爱情和教义本身就存在迷茫,他既肯定两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是上天的赐予,又认定通奸是罪。

电影导演明显是将“爱情”这种人性需求放至第一位。

他在为两个人的行为辩护。

电影对“女巫案”的映射部分还是保留的很好,也算是忠于原著了。

但是小说中描写红字被海斯特装饰的异常美丽在电影中几乎没表现出来,更别提原著结尾海斯特是又回到这里,自愿带上红字,度过余生;而海斯特因为善良能干逐渐被众人接受也丝毫没有提及,这恐怕是因为要为引出影片结尾的战斗而不得不舍弃了吧。

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电影在表现海斯特的坚韧善良方面比原著差远了。

商业和思想似乎从来都是跷跷板的两端,我个人认为本片在这两端的平衡上处理的不好。

总的来说,影片不如原著,影片最后的结局真是太美好了(相比原著)不过Oldman 的演技可圈可点,把男人的无助与软弱表现的淋漓尽致,影片减弱了原著的批判性,不过从爱情的层面上来说,反而更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