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工程地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工程地质

3.1工程概况

3.1.1工程概况

工程区位于**省东北部**市**县,在东经103˚59´18˝~104˚27´50˝、北纬27˚49´11˝~28˚24´38˝之间,居**、**两市之中部,东北与**、**、**三县接壤,南连****,西与**、**、**三县毗邻,北与**县接界,海拔464米,距省会**470多公里,距** 140多公里,距**99公里。距**140多公里,距**500多公里。

受**县水利局委托,我院承担****县河段的防洪治理勘察设计工作,于2011年4月中旬开始外业工作,经野外查勘、资料收集、编写工作大纲,5月初~6月中旬进行内业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3.1.2勘察工作执行的依据、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工作结合工程区地质特点,主要任务为:

①查明场地岩土层岩性及分布情况,地层结构,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

②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③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

案建议;

④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⑤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⑥提出地基处理措施的建议。

地勘工作主要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0)、《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进行。

3.2区域地质

3.2.1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区处于**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属构造侵蚀、剥蚀型低中山河谷地貌,**即为流域内沿南东—北西向发育的两条深切河谷,河谷为“V”形谷。山脉走向与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地势东高西低,流域内,最高点高程1436.2m,最低点高程420m,相对高差1016.2m。区内山峦叠障,沟壑纵横,河谷两侧的岸坡都陡峻,自然坡度大于25°。

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发育中等发育,区内山高坡陡,冲沟较为发育,单点暴雨突出,古滑坡体松散固体物质及冲沟两侧堆积物在受到山洪的诱发后极易形成泥石流。其次风化、卸荷裂隙较发育,主要表现为小规模的坍塌、浅表滑坡及部分河谷汇口分布小型洪积扇。

3.2.2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新生界的第四系全新统(Q)、更新统(Q3)、漂砾岩块、砂砾石、块石、碎石砂壤土;中生界白垩系、侏罗系及三迭系的中至粗粒长石砂岩夹砾岩、泥岩、页岩、泥灰岩、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古生界的二叠系、泥盆系、志留系、奥陶系和寒武系砂页岩、泥质灰岩夹煤、灰绿、灰黑色,致密块状、斑状、杏仁状玄武岩、灰质白云岩、石灰岩夹页岩钙质粉砂岩夹灰绿色、微红色石英砂岩。

3.2.3地质构造及地震

工程区域属“**经向构造带”北段东缘,属于**、***新华夏系、华夏系构造体系的范畴,主要构造体系为:北西向构造体系、北东向构造体系和南北向构造体系及部分东西向构造体系。区域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繁。工程区紧靠该地震带东侧,属较不稳定地区。

3.2.4 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

区域内地层、构造相对复杂,但小范围内相对稳定。在区域上,其南、西两侧相距9~12km断裂构造与褶皱构造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属**—**—**—**强震带,地震活动频繁,工程紧靠该强震带,为较不稳定地区。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应地震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

3.2.5水文地质

1.含水层(组)及地下水类型

根据地层岩性及地下水赋存形式、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主要赋存在河谷两岸冲洪积层及山麓堆积层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最终补给河水,孔隙潜水与河水有直接水力联系,水位变化与河水一致。坡残积层中孔隙水多为上层滞水,以泉水的形式排出,一般流量小。

工程区岩体透水性随深度渐次减弱,受岩体的完整性控制。总体上是岸坡地下水向河谷运移补给河水。

碎屑岩裂隙孔隙水:

为区内的主要地下水类型之一。分布广泛,水量弱~中等。其径流途径短,在广阔的基岩地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地段,地下水多以散流形式汇入沟谷,使沟谷自上游到下游未见泉水出露而流量逐渐增大。

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潜水赋存于岩体节理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水量较小。埋藏较浅,多以泉的形式排泄于山坡及沟谷,直接或间接补给地表河水,地下水的补给区与径流区基本一致,水位随地面高程变化,水力坡降,水位埋深则与含水层透水性及所处地形地貌部位有关。

2.区域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为本区域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对区内地下水的补给、径流、

排泄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区域地层岩性复杂,变化较大,基岩裂隙含水层与相邻隔水层交互产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其径流方向,径流形式和径流强度均受岩性,构造,地形地貌等因素的控制,一般沿岩层走向或节理裂隙密集带活动,向河谷或低谷洼地排泄,补给区与径流区基本一致,地下水动态受季节控制,最终汇入**,因此区域范围内属地下水补给河水。

3.3治理河堤段工程地质条件

3.3.1**治理区

1、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

治理河堤段地形属构造剥蚀、河谷深切割、侵蚀堆积的低中山峡谷地貌,河漫滩,河阶地发育。河漫滩枯季约高于河水位1.0~2.0m,汛期则完全被淹没,沿河床两岸分布,宽度不一,局部为沙滩,坡度2°~3°;阶地主要为Ⅰ级阶地,分布于河床两岸,按成因划分为基座阶地(侵蚀堆积阶地),高出河床约5~10m。建筑物建在河流阶地上,地层为冲洪积层。

两岸边坡冲沟发育,冲沟口处有小的冲洪积扇,风化、卸荷裂隙较发育,局部见崩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2、地层岩性

(1)第四系

治理河段主要地层为人工堆积层(Q r)杂填土、残坡积(Q dl+el)碎石土、崩坡积层(Q col+dl)块石、碎石及粘性土、冲洪积(Q al+pl)砂卵砾石及漂石、三迭系嘉陵江组(T1j):灰至深灰色灰岩及泥质灰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