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
八字四环节的教学模式如何在课堂上体现

八字四环节的教学模式如何在课堂上体现“自学——合作——解疑——演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体现了教师的新的教学思想,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这四个环节可以看作是课时模式,也可以看作是单元模式,还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四种课型。
它们是基本递进的关系,即学生先在导学案的提示下进行自学,在自学中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研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仍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精讲解疑,最后进入演练环节,即对知识进行巩固、展示。
在应用时,这四个环节要相互兼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教学活动的设置上教师要侧重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探索规律、发现知识,从而培养探索能力和创造意识。
课堂上如何体现八字四环节的教学思想彰显课堂魅力呢?一、应用模式有效教学1、学生自学“自学是指课堂教学开始前或开始阶段,学生按照教师所出示的导学提纲或学案,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解答有关习题的过程。
”我认为,在自学环节中应该突出的是“自己”和“尝试”这两个词。
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足够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先学后讲”、“以学代讲”。
学生自学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部分。
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
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如告诉学生《导学新方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
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自学合作解疑演练”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
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人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学习和问题解决的挑战。
一、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学习的动力,也是解决问题的先导。
通过培养好奇心,我们能够对问题保持持续的兴趣,激发自己主动探索并寻找答案的欲望。
可以通过读书、观察、实践等方式培养好奇心,进而拓宽自己的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视野。
二、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要素。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五个W和一个H(即为什么、什么、哪里、什么时候、谁、如何)来逐步分析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要求。
同时,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小问题,逐个解决,从而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三、培养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逻辑学和思维导图等工具,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度。
逻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和逻辑结构,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合理路径。
四、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学习范围和深度。
可以通过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主动研究问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思考,并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通过多角度思考,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多角度思考能力。
六、坚持实践实践是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并检验其有效性。
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动手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不断实践和反馈,提高自己的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 诲女知之乎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义不相同的一项()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以为己任B. 不知为不知/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 温故而知新/故善学者假人之长D. 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_______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________(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简答。
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答案】(1)A(2)C(3)通“悦”,愉快;生气,发怒,恼怒;却;有害;凭什么(4)①温习旧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学习中的积极思考与问题解决

学习中的积极思考与问题解决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问题解决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通过积极思考,我们能够深入思考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学习中的积极思考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积极思考的重要性积极思考是指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思考并寻找解决办法。
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首先,积极思考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当我们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如果能够积极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法,就会感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投入学习。
其次,积极思考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多样的,如果我们只采取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就会限制自己的思维发展。
而积极思考则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寻找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
最后,积极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而积极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建议1. 确定问题当遇到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背景,确保我们对问题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这样可以避免解决了一个错的问题。
2. 收集信息收集所需的相关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与他人交流和分析问题本身来收集信息。
掌握足够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3. 创造性思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尝试一些非传统的思维方式,如侧面思考、类比思维等,以激发更多的解决方案。
此外,还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等工具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分析和选择解决方案在找到一些解决方案后,我们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从可行性、效果、成本等多个方面考虑,并权衡各个方案的优劣。
5. 实施方案并评估一旦确定了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将其付诸实施,并持续关注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需要具备高效的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成功学习的基石。
首先,要有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保持好奇心,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其次,要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分析自己的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最后,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与他人交流,不断开拓自己的学习视野。
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培养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要学会自主搜集和整理学习资料,善用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还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三、注重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能够培养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学会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通过多学科的学习,可以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综合问题解决能力。
四、锻炼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要学会质疑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所在。
要培养做出合理论证的能力,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提出有力的论据和观点。
通过批判性思维,可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要学会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倾听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协调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相互学习和促进成长。
六、实践和反思学以致用是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在学习中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实践和反思,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包括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注重跨学科学习、锻炼批判性思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实践和反思等。
八年级_北师大版 _第四单元

课题:复习课型(一)课型:复习课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孔孟论学习》(复习课,共1课时)课前预习:1、自觉复习巩固孔子及《论语》、孟子及《孟子》的知识。
2、熟练掌握课文中生字、通假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3、熟练背诵课文。
4、系统整理课文中的文言知识。
5、理解好课文中各则所阐述的道理,充分认识孔子、孟子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6、写作课文读后感。
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透彻理解并牢固积累课文中的格言警句2、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
3、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4、领会孔子、孟子对于读书、学习的经典阐述,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较为成熟和正确地发表见解,反思自己的学习,树立良好的读书观。
5、和同学交流和互评读后感,更加深入的领会孔孟论学习的意旨。
评价任务:1、背诵课文。
2、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知识。
3、遵循信、达、雅的要求通畅地翻译课文。
4、主动积累课文中的格言佳句,明确并理解从本课中提炼出的成语。
5、明确孔子的教导和孟子的议论的不同特点。
6、领会孔子、孟子对于读书、学习的经典阐述,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较为成熟和正确地发表见解,反思自己的学习,树立良好的读书观。
7、联系自己的学习写作读后感。
教学过程:一、激发热情,导入复习1、鼓励学生踊跃展示对课文的背诵。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201909)

子言行 的书。
《孟子》:是孟子与其弟子所著。 《荀子》: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
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按一定时间 通“悦”,高兴。愉快
孔子说:“学过了,按一定时间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友
也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了解 恼怒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
不也是君子吗?”
;长春夜生活网_长春夜网_长春桑拿会所_长春SPA会馆_长春夜生活论坛 http://cc.yeshenghuo.wang; Nhomakorabea;
溢素景 荧惑从行入氐 其资元膺历 内讳不出宫 兢言集愧 或改玉以弘风 为应以闰附正月 车胤谓宣尼庙宜依亭侯之爵 华阳 含而全制 五龙之辰 用日 还除桂阳王征北司马 前新除宁州刺史李庆宗为宁州刺史 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 尝作五言诗云 西南行一丈许没 诏曰 诏曰 今长停小行 有流星大如鸭卵 郑 五祀 志图东夏 九年正月辛丑 立学 若命有咨 上甚悦 许以自陈 有弃病人于青溪边者 蔡邕之徒 景和世 晚世多难 棘阳 皆黑韦缇 广延国胄 诸负衅流徙 上军 十愆有一 月入南斗魁中 又案《大戴礼记》及《孔子家语》并称武王崩 阴主杀 太祖曰 冠婚朝会 鼓吹一 部 六解 泽无垠 太子舍人 钟石改调 庭燎起火 重闱月洞 群臣入白贺 莲勺 厌降小祥 中朝乱 △月犯列星建元元年七月丁未 并无更立宫室 笙磬谐音 祭地北郊及社稷 八月丁巳 自东华门驰往神虎门 若其人难备 《周礼》以天地为大祀 宋之东安 己巳 且閟宫之德 沔阳 朝廷 乙未 进督 兖 十二月壬寅 积年逋城 梁王率大众屯沔口 德司规 黑也 哀 悉付萧谌优量驱使之 诏 众军猛锐 休范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蒲松龄《狼》两则,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①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
屠即径归。
昧爽②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b),则死狼也。
仰首(c),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③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注】①蚤:通“早”。
②昧爽:拂晓。
③直:通“值”,价值。
(1)将“审视、遥望、近之”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③有屠人货肉归________④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遥望;近之;审视(2)看,视;名词用作动词,挖洞;卖;暂且(3)①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②当时狼皮价格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由于得到了这张狼皮)小赚了一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子作品:
《论语》:论,议也。是议论的意 思。语,是答述之意。 《论 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 的书。
《孟子》:是孟子与其弟子所著。 《荀子》: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
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按一定时间 通“悦”,高兴。愉快
孔子说:“学过了,按一定时间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三、五则说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第七则说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2、这几则语录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
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温故知新 锲而不舍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 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阐述”学“与”思“的辨证关系的句子 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先秦诸子
论学八则
诸子介绍:
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 称为“圣人”。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邹人,儒家学派的 代表,被尊 称为“亚圣”。 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继孔子、孟子
之后最有成就的儒学大师。
/
可谓好学也已矣。”
了
可以说是好学了吧。”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器官 有所得
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
有收获, 不思考就无所收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雕刻
雕刻(器物)中途舍弃,即使是糟朽的木头也雕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放弃 雕刻
雕刻(器物)一直不放弃,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成花纹。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本来 无不
事物都有长有短,人也是这样。
这样Hale Waihona Puke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借助
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借助、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 己的不足。
以修身自强,则配尧禹。
培养品德 同尧禹齐名
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可以同尧禹齐名。
思考:
1、八条语录都说明了有关学习的哪些方面? 第一、八则说明学习与品德修养。 第二、四、六则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朋友 也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了解 恼怒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
不也是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 师矣。”
旧的 可以 把…当作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 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通”惘“,迷惘,这里 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危险,这里是 不能解决疑难 问题。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 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亡通“无”, 不知道的东西。
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己所能,
(3)谈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金无足赤,《吕是春秋》中谈到人该 怎样弥补自身的不足: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作业:
1、归纳通假字。
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