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后习题重点

病理学课后习题重点
病理学课后习题重点

病理学课后习题

第1章绪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活体组织检查,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性,虎斑心,玻璃样变性,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机化,凋亡,营养不良性钙化,脂肪坏死

二、问答题:

1.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包括哪些内容?

3.说明细胞水肿的原因,机制及其镜下变化。

4.萎缩有哪些类型?哪些原因造成病理性萎缩?举例说明萎缩的肉眼及镜下形态?以心肌褐色萎缩为例说明萎缩时的病理形态特征(肉眼及镜下)。

5.化生常发生在哪些组织器官?它的发生有何意义?

6.组织损伤时形态上表现出哪些变化

7.变性有哪几种?哪些发生在实质细胞中?哪些发生在间质中,或者两者均可发生,各有何形态特点?

8.脂肪变性常发生于哪些器官?肝脂肪变性的原因?举一例说明它的肉眼及镜下表现。说明脂滴在HE 染色中的形态以及常用的脂肪染色方法。

9.简述玻璃样变的类型和特点。玻璃样变性常发生于哪些部位?各举一例。简述血管壁,结缔组织、肾小管玻璃样变性的形态变化。

10.坏死有哪些类型,简述各型主要形态特点,并举一例。简述坏死的基本病变。坏死的组织学改变有哪些?其主要的形态学诊断依据是什么?坏死的结局有哪些?

11.试比较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的形成原因,病变特点(肉眼),好发部位及后果。第2章损伤的修复

一、名词解释:

修复,再生,完全性再生,纤维性修复,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生长因子,肉芽组织,瘢痕组织,一期愈合,二期愈合,暂时性骨痂

二、问答题:

1. 试述再生的调控。

2.人体组织细胞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分那三类,请举例说明

3.描述血管和纤维组织的再生过程,比较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的再生过程

4.简述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成分、形态特点,作用、演变和结局

5.试述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6.比较创伤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不同点

7.简述骨折愈合过程有哪几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8. 试述影响细胞再生、修复的全身和局部因素?如何才能促进组织的再生修复?

第3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名词解释:

淤血,淤血性硬变,力衰竭细胞,槟榔肝,血栓,血栓形成,栓塞,栓子,梗死,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败血性梗死,血栓机化,出血,充血,减压病,肺褐色硬化,附壁血栓,球形血栓,透明血栓,交叉性栓塞,反常栓塞,红色血栓,白色血栓,混和血栓,透明血栓DIC

二、问答题:

1.试述动脉及静脉性充血的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

2.以慢性肺淤血和肝淤血为例说明淤血的形态改变(肉眼及镜下表现)及其后果

3.试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形成过程、形成特点及其发生的后果。可以大手术后卧床不起的病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为例来分析

4.常见血栓类型有哪几种?简述血栓本身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如何区别血栓与继发性凝血块?

5.试述栓子的类型及栓子的运行途径有哪些?

6.分别说明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和左心腹壁血栓脱落后栓子运行途径及造成的后果。

7.简述血栓栓塞的类型、来源及它对人体的影响。

8.梗死有哪些类型?各举一例说明其形态不同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可以肾梗死和肺出血性梗死为例进行分析。

9.为什么骨组织易发生梗死,而软骨组织从不发生梗死?

10.请运用已学知识说明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四种病理变化的相互关系。

11.试比较慢性肺淤血与肺出血性梗死的形态有何区别

第4章炎症

一、名词解释:

变质、渗出、趋化作用、吞噬作用、调理素、炎细胞、卡他性炎、假膜性炎、化脓性炎、蜂窝织炎、脓肿、溃疡、窦道、瘘管、慢性肉芽肿性炎、肉芽肿、炎性介质、绒毛心、炎性息肉、炎性假瘤、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Langhan's巨细胞

二、问答题:

1.炎症的防御性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炎症的性质及其三大基本病变。

3.炎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4.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的渗出过程?

5.炎症按其基本病变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请举例。

6.急性炎症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其常见部位及病理变化和结局。

7.简述各型渗出性炎的名称及其病变特点,请举例说明其原因、常见部位、病理变化及转归结局。

8.试比较脓肿和蜂窝织炎的不同。

9.何谓慢性肉芽肿性炎?其常见的原因、类型及其镜下病理的特征有哪些?与肉芽组织有何区别?比较肉芽组织与肉芽肿?简述结核性肉芽肿的病变特点。

10.简述各种炎性细胞的名称、来源、功能、常见于何种炎症?

11.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有哪些?各种局部表现的形成机理。

12.简述炎症介质的种类及其作用。

13.炎症的结局有哪些?

14.比较炎症增生与肿瘤性增生。

15.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的病理表现

第5章肿瘤

一、名词解释:

肿瘤,癌,肉瘤,异型性,间变,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浸润,肿瘤的演进,肿瘤的异质性,异质化,直接蔓延,转移,种植性转移,Krukenberg瘤,恶病质,副肿瘤综合征,交界性肿瘤,囊腺瘤,癌巢,角化珠(癌珠),胶样癌,印戒细胞,癌前疾病(或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内瘤变,原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畸胎瘤,癌肉瘤,演化,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肿瘤?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有何不同?

2.肿瘤的组织结构分几部分?决定肿瘤生物学特性及每种肿瘤特殊性的是哪部分?

3.何谓肿瘤的异型性?试述肿瘤的异型性表现(包括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

4.试述肿瘤的异型性、分化程度及其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

5.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几种?良、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各有何不同?肿瘤的生长速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6.恶性肿瘤扩散有哪两种方式?试述肿瘤转移的途径及转移肿瘤的形态特点。

7.试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不同点。

8.试述癌、肉瘤的区别。

9.癌前病变包括哪些?它们各自可转变为何种肿瘤?

10. 肿瘤的常用病理学检查方法有哪些?

11.简述肿瘤的命名原则,并各举一例说明。

12.简述肿瘤分级、分期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13.说明下列常见肿瘤的组织来源、好发部位、生长方式、肉眼及镜下特点:

⑴乳头状瘤⑵腺瘤⑶鳞状细胞癌⑷腺癌

⑸移行细胞癌⑹平滑肌瘤⑺基底细胞癌⑻血管瘤

⑼脂肪瘤⑽纤维瘤⑾纤维肉瘤⑿骨肉瘤

14.简述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5.简述癌基因、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的概念及肿瘤发生的关系。

第6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动脉粥样硬化(AS),AS性固缩肾,心绞痛,心肌梗死,环状梗死,心肌梗死,心内膜下/透壁性心肌梗死,粥样斑块,室壁瘤,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高血压性脑病,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软化,泡沫细胞,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风湿细胞,赘生物,McCallum斑,绒毛心,瓣膜狭窄,瓣膜关闭不全,疣状赘生物

1.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理是什么?

2.试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其发展过程及继发性改变。

3.试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病理变化?

4.良性高血压各期病变特点?

5.良性高血压时小动脉及细动脉管壁发生哪些变化?

6.良性高血压时,心、脑、肾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什么?

7.恶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变特点是什么?

8.风湿病的基本病变是什么?以炎症的基本规律解释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9.试述风湿性心内膜炎及风湿性心肌炎的病变特点。

10.试述二尖瓣狭窄的形成过程及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11.比较风湿性、急性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的特点

12.列表比较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区别。

1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分哪几型?简述各自的病变特点。

14.试述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病理变化和合并症。

15.试述心肌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合并症有哪些

第7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灰色肝样变,肺肉质变,透明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大泡,硅结节,肺心病,泡状核细胞癌,隐性肺癌,Horner综合症,副肿瘤综合症

二、问答题:

1.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及主要并发症是什么?

2.简述肺气肿的发病机理。

3.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变特点及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4.试述肺心病的病因、共同病理过程及主要病变特征。

5.讨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在病变发生发展上的相互关系。

6.试述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联系。

7.从下列几方面比较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不同点(病原菌、发病对象、疾病特点、基本病变、大体和镜下病变及合并症)

8.试述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变特点。

9.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及它的镜下类型有哪些?及扩展途径

10. 试述肺癌的大体、镜下主要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11. 何谓副肿瘤综合症?有何意义。

12. 硅肺的基本病变及主要并发症

第8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肠上皮化生,气球样变,嗜酸性小体,毛玻璃样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羽毛状坏死,假小叶,革囊胃,肝硬化,Krukenberg氏瘤,早期食管癌,早期肝癌,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

1. 试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2.用总论的观点(损伤、修复)讨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过程及结局。

3.试述胃溃疡的好发部位及大体和镜下病变特点。

4.胃溃疡的合并症有哪些?

5.试比较胃的良恶性溃疡的异同点。(胃消化性溃疡与溃疡性胃癌的病变的鉴别)

6.用炎症的基本规律讨论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及转归。

7.试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

8.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理类型及其主要病变特点?

9.试述肝硬化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10.试以门脉性肝硬变为例说明肝硬变的病理改变(大体及镜下),并说明与坏死后性肝硬变的区别。

11.试述肝硬变时门脉高压形成的机理及主要临床表现。

12.请列出食管癌、胃癌及大肠癌的好发部位及主要组织学类型及其癌前病变有哪些。

13.试述消化道肿瘤的蔓延扩散规律。(包括肝癌)

14.试述消化道肿瘤的好发部位及蔓延扩散规律

15.试述原发性肝癌的大体和镜下类型。

16.试比较消化道早期癌的定义的异同点。

第9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霍奇金氏淋巴瘤,R-S细胞,镜影细胞,陷窝细胞,绿色瘤,L&H细胞

二、问答题

1. 试述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好发部位,组织学分型,主要病理学特点和临床分期。

2.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可分为哪些类型?

3. 滤泡性淋巴瘤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鉴别要点?

4. 述Burkitt淋巴瘤的病变特点。

5.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主要病理特征。

6. 髓系肿瘤的类型和特点

第10章免疫性疾病

一、名词解释

自身免疫病,狼疮小体,狼疮细胞,苏木素小体,狼疮带,类风湿小结,血管翳,免疫缺陷病

二、问答题

1.自身免疫性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试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

3. 试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血管及肾脏的病理变化及其组织损伤机制?

3.试述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

4.试述艾滋病的病理变化

一、名词解释:

颗粒性固缩肾,新月体或环形体,肾病综合征,蚤咬肾,大红肾,大白肾,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胶样管型

二、问答题:

1.试述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试述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改变。

2.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肾小球肾炎可分哪几类?

各型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

3.试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肉眼及镜下)。

4.试以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解释其临床表现。

5.试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肉眼及镜下)。

6. 何谓肾病综合征?哪些肾炎可引起肾病综合症?试述其各自的病理改变特点。

7.试述慢性肾小球肾炎后期的病理变化(肉眼及镜下)

8.肾盂肾炎是什么性质的炎症?试述其感染途径。

9.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有哪些?(肉眼及镜下)

10. 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比较有何不同点。

11. 试述肾细胞癌的病理变化、组织学类型及其转移。试述肾细胞癌大体形态特点。

12. 肾透明细胞癌的主要组织学特点是什么?

13. 试述膀胱癌的主要类型、病理变化及其转移。

第12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一、名词解释

宫颈原位癌粉刺癌小叶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畸胎瘤

二、问答思考题

1.试述子宫内膜增主症的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2.试述子宫颈鳞癌的大体分型和组织分型。

3.试述子宫颈癌的扩展及转移途径。

4.试述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之间的关系。

5.试述葡萄胎的病理变化(大体及镜下)。

6. 试述绒毛膜癌的病理变化(大体及镜下),并说明绒癌与恶性葡萄胎镜下的签别要点。7.试述乳腺癌的常见类型及病理变化。

8.试述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变化(大体及镜下)。

9.试述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及转移途径。

第13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

二、问答思考题

1.试述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试述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与甲状腺腺瘤的区别要点。

3.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要点。

4.试述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的类型、预后和病变特点。

5.试述糖尿病的类型和病理改变

一、名词解释

噬神经细胞现象,卫星现象,筛状软化灶,小胶质细胞结节,血管套,脑疝,格子细胞,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颗粒空泡变性,Hirano小体,lewy小体

二、问答题

1.试从病原体、病变部位、基本病变和临床联系等方面比较流行性脑脊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

2.简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变特点。

3.简述帕金森病的特征性病变特点。

第15 章传染病

一、名词解释:

肺原发综合征,结核结节,结核球,冷脓肿,浸润型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干酪样坏死,Langhans巨细胞,滤泡性肠炎,伤寒肉芽肿,伤寒细胞,蜡样变性,玫瑰疹,下疳,树胶样肿,深部真菌病

二、问答题:

1.结核性炎性病变与一般炎症相比,有何共性?有何特性?

2.试述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

3.比较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发病、病理等方面的特点。

4.继发性肺结核有哪些类型?简述各型的病变特点。

5.伤寒的病变主要累及机体的什么组织?哪些脏器最常受累?有哪些主要并发症?

6.伤寒肠道病变的四期过程。

7.比较肠结核病、肠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的病因,肠道病变特点与结局。

8. 菌痢属哪一类炎症?试述细菌性痢疾的类型和病理变化?与菌痢病变性质相似的还有哪些疾病?

9. 简述各期梅毒病理变化特点。

10. 试述结核样型麻风与瘤型麻风的病变特点。

11. 试述常见深部真菌病的病因及病变特点。

第16章寄生虫病

一、名词解释:

1.烧瓶状溃疡

2.嗜酸性脓肿

3.假结核结节

4.阿米巴肿

5.干线型肝硬变

6.含铁小结

二、问答题:

1.阿米巴病属于什么性质的炎症?试述肠阿米巴病急性和慢性期的病理变化。

2.嗜酸性脓肿为什么不是真正的脓肿?它与真正的脓肿有何不同?

3.试述血吸虫的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各引起哪些病理改变。

4.阿米巴肝脓肿的病变特点,与真正的脓肿有何区别?

5.阿米巴病与血吸虫病肠道病变溃疡的区别。

6.血吸虫虫卵引起的假结核结节与真正的结核结节有什么异同之处?

7.血吸虫性肝硬变为什么又称“干线型肝硬变”?它造成门脉高压的机理是什么。

8.患血吸虫病时结肠、肝、脾可有哪些病理改变?

9.试比较血吸虫病、伤寒、菌痢、阿米巴病四种肠道病变的病因、好发部位、病理特点和合并症。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总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 尸检. 活检. 细胞学检查 二、填空: 1. 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认识疾病的__、____,疾病过程中__________以及疾病的___,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面有关病理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偏重于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的形态变化。 C.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D.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学科,是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最后确诊手段。 2. 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方法简便 B.病人痛苦小 C.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活检证实 D.多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普查 3.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A.尸检 B.活检 C.动物实验 D.X线检查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健康. 疾病. 脑死亡 二、填空题: 1. 当疾病状态下,患者出现的各种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___,临床检查发现的疾病的一些客观表现称为_____。 2.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_________。 3. 疾病的经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期。 4. 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_____、______、____。 5. 脑死亡的判断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 死亡传统上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期,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变化 2.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3.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的外因 4.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

病理学题库(道题)Word版

组织损伤、局循 1.因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或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萎缩属于A.营养不良性萎缩 B.压迫性萎缩 C.失用性萎缩 D.去神经性萎缩 E.内分泌性萎缩 2.脑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变窄,引起脑组织缺乏血液供应而发生萎缩属于A.去神经性萎缩 B.压迫性萎缩 C.失用性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 E.内分泌性萎缩 3.四肢骨折久卧不动后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属于 A.营养不良性萎缩 B.压迫性萎缩 C.失用性萎缩 D.去神经性萎缩 E.内分泌性萎缩 4.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现象称为A.增生 B.化生 C.修复 D.代偿 E.损伤

5.细胞水样变性时胞至内红染细颗粒状物是A.溶酶体 B.凋亡小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E.粗面内质网 6.下列器官(组织)常发生湿性坏疽,除了A.小肠 B.肺 C.子宫 D.阑尾 E.足 7.不属于凋亡特征的是 A.程序性 B.散在、单个细胞发生 C.凋亡小体形成 D.DNA电泳呈梯带状 E.易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8.下列属于稳定细胞的是 A.气管披覆上皮 B.消化道黏膜上皮 C.表皮细胞 D.淋巴造血细胞 E.肝细胞 9.新鲜肉芽组织的主要成份不包括

A.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B.新生的毛细血管 C.血浆渗出液 D.胶原纤维 E.炎症细胞 10.某心衰患者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栓脱落后最有可能引起以下哪种病变? A.脑梗死 B.心肌梗死 C.肺梗死 D.肾梗死 E.肠梗死 11.以下哪项不是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A.血管内血栓形成阻塞管腔 B.血管受压闭塞 C.动脉痉挛 D.无有效的侧枝循环 E.毒物的毒性作用 12.以下哪种类型的梗死一般不是贫血性梗死? A.肾梗死 B.脾梗死 C.脑梗死 D.肠梗死 E.心肌梗死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病理性充血? A.炎性充血 B.减压后充血

病理学试题库与答案

病理学试题库 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一、是非题` 1.湿性坏疽属液化性坏死,而干性坏疽属凝固性坏死。() 2.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3.不完全再生早期常以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4.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5.肉芽组织及肉芽肿内均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 6.脂肪变性有时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7.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8.脑组织坏死多属凝固性坏死。() 9.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10.干酪样坏死的镜下特征是组织轮廓保持一段时间。() 11.骨再生能力弱,因此骨折后须固定。() 12.坏疽是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形态。() 13.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14.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正常物质异常蓄积) 15.凡是组织器官的体积变小都称为萎缩。() 16.气球样变,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均属可复性的病变。() 17.结缔组织玻变在镜下可见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均质) 18.生理性再生属完全再生,而病理性再生属于不完全再生。() 19.外周神经纤维损伤时,如其相连神经细胞未受损,可完全再生。() 20.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21.机体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损伤。() 22.干酪样坏死及脂肪坏死均属凝固性坏死。() 23.骨折后骨组织可通过完全再生而修复。() 24.肺出血性梗死并腐败菌感染即为湿性坏疽。() 25.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伴感染的伤口。() 26.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属于适应性改变。()

病理学讲义

第七单元消化系统疾病 本单元思路 重点内容: 溃疡、肝炎、肝硬化的组织学表现; 肝癌的肉眼和组织学分型 复习方法:表格对比记忆法 第一节消化性溃疡 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胃溃疡点25%,十二指肠溃疡占70%,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者称复合性溃疡,占5%。 一、病理变化 肉眼观:溃疡通常为一个,多位于小弯侧,边缘整齐,常深达肌层。直径多在2.5cm以内。 光镜下的溃疡组织由粘膜侧到浆膜面依次为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和瘢痕组织四层结构。渗出层由白细胞和纤维素构成,其下为纤维素样坏死层。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排列与溃疡面垂直。瘢痕组织与溃疡面平行,常发生玻璃样变。溃疡底部常可见增生性动脉内膜炎或伴有血栓及血栓机化。溃疡处肌层大多消失,溃疡周围粘膜上皮可见增生性改变。

溃疡的分层(重要!) 二、并发症 (一)幽门梗阻:约发生于3%的患者,是长期慢性溃疡所形成的大量瘢痕致使幽门狭窄。 (二)穿孔:约发生于5%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病较胃溃疡病更易发生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前壁溃疡。溃疡病穿孔可引起腹膜炎。 (三)出血:溃疡底较大血管被腐蚀则引起大出血。发生于10%~15%的患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呕吐咖啡样物或排黑便。 (四)癌变:主要见于长期胃溃疡病的患者。癌变率仅1%或1%以下。癌变之溃疡体积增大,边缘隆起而不整齐,溃疡底污秽常有较多坏死组织。 2001-3-43.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胃十二指肠溃疡 B.门静脉高压症 C.应激性溃疡 D.胆道出血 E.胃癌 【答疑编号21070101】 答案:A 第二节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由甲、乙、丙、丁、戊、己、庚型肝炎病毒引起。甲型和戊型肝炎由肠道传染,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由非肠道途径传染。 一、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以肝细胞的弥漫性变质性炎(变性、坏死)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等变化。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各论部分)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各论)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原发性高血压2、风湿病3、心力衰竭4、紧张源性扩张5、肌源性扩张6、向心性肥大 7、离心性肥大 二、填空题: 1、原发性高血压得基本病变就是____。 2、经两次测量核实,_________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3、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____。病变特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得四大危险因素就是____、____、____与_____。基本病变分____、____与_____三期。 4、风湿病以形成____(由___、____与___三部分组成)为特征。 5、心功能不全代偿期心脏得代偿形式有____、_____与____三种。 6、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得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与_____。 7、冠心病有_____、_____与______三种临床分型。 8、风湿病得典型病变分____、_____与____三期。 三、选择题: 1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得心瓣膜就是 A二尖瓣B主动脉瓣C肺动脉瓣D 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受累 2 风湿病属于变态反应疾病,主要累及得组织就是 A心脏瓣膜及关节组织B 神经组织C全身结缔组织D 全身多种组织 3 缓进型高血压病病变主要累及 A 全身大、中型动脉 B 全身细小动脉C全身毛细血管D视网膜中央动脉 4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 A 全身大、中型动脉 B 全身毛细血管 C 全身细小动脉D肾脏入球小动脉 5 下述关于风湿病得叙述哪项就是错误得 A风湿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B 抗“O”滴度升高提示本病就是溶血性链球菌得直接作用 C 风湿病就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D风湿病常累及心脏、关节、血管等,其中以心脏病最为重要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得动脉就是 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B右冠状动脉主干 C 左冠状动脉主干D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7右心衰竭时,下述哪项症状不会出现 A 身体下垂部分及皮下水肿 B 胸腔积液 C 肝脏淤血D肺水肿 8 二尖瓣狭窄时,早期代偿性变化表现为 A 左心房代偿性肥大 B 肺淤血水肿 C 肺动脉高压D右心室代偿性肥大 9 左心衰竭下述症状哪项不会有 A 身体下垂部分及皮下水肿 B 肺淤血水肿 C 咯血、胸痛D气喘、呼吸困难 10高血压脑出血得最常见部位就是 A脑桥 B 延脑C丘脑D 基底节、内囊 11 哪项不属于动脉粥样硬化得复合病变 A 斑块内出血 B 斑块破裂C动脉壁纤维化D 钙化 12心肌梗死最好发得部位就是 A左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前2/3 B 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室大部分C左心室侧壁 D 左心室乳头肌 13 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早期形态学特征 A 右心室肥大 B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C心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D 左心室肥大 14 风湿病中具有诊断意义得病变就是 A 纤维素样坏死 B 阿少夫小体形成C浆细胞 D 淋巴细胞 15高血压病得发病与哪些因素关系不大 A遗传因素B 社会心理应激C 每日饮食摄盐量过多 D 患动脉粥样硬化 16 关于缓进型高血压得叙述哪项就是错误得 A 产生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B 引起视乳头水肿与左心室肥厚C最严重得合并症就是脑出血 D引起下肢坏疽 17 动脉粥样硬化得叙述哪项就是错误得 A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B 大量吸烟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得形成

病理学题库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肥大 2、增生 3、萎缩 4、化生 5、变性 6、脂肪变性 7、虎斑心 8、坏死 9、失活组织 10、坏疽 11、溃疡 12、空洞 13、机化 14、气球样变 15、再生 16、修复 17、肉芽组织 18、创伤愈合 19、细胞肿胀 20、适应 二、改错题 1、凡器官或组织的体积比正常小均称为萎缩。× 2、萎缩细胞的胞浆内常可见黄褐色细小颗粒,称为脂褐素颗粒,电镜下是一种残存小体。√ 3、高血压时细动脉硬化是血管壁发生了纤维素样变× 4、虎斑心是由于严重贫血时心肌发生脂肪变性所致√ 5、凡细胞内查见有脂肪滴,均称为脂肪变性。× 6、肝细胞气球样变是细胞水肿的进一步发展。√ 7、坏死组织也称失活组织√ 8、脑组织坏死通常为液化性坏死。这是由于脑组织含 水分及磷脂较多,蛋白较少,因而不易凝固的缘故. √ 9、干酪样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其镜下 特点为细胞微细结构消失,组织结构轮廊尚存。× 10、坏疽是指伴有腐败菌感染的大块组织坏死。√ 11、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而引起的器官体积 增大均为肥大。× 12、创伤性神经瘤是一种神经组织来源的肿瘤。× 13、当再生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原来的组织完全相 同时,称完全性再生。√ 14、基底膜未被破坏的腺体可完全再生。√ 15、骨折发生后1~2天,即开始形成骨性骨痂。× 16、神经纤维再生能力强,离断后均可完全再生。× 17、由肉芽组织取代血栓及坏死组织的过程均可称为机 化。√ 18、肉芽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炎症细胞,因而具有抗感染 功能。√ 19、伤口收缩的意义在于缩小创面,这主要是由伤口边 缘新生的肌纤维母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的。×20、肉芽组织既参与伤口愈合,又能机化血栓、坏死组 织及炎性渗出物等。√ 三、填空题 1、病理性萎缩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见类型。 2、常见的化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在细胞内的常见的变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结缔组织或间质的变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坏疽是坏死的基础上同时伴有________感染。 6、细胞坏死时核的形态学改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胞水肿镜下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常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发生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质性器官。 8、病理性钙化是指____________。它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干酪样坏死后的钙化属于________钙化。 9、脂肪变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证实它,可作特殊染色。用____________染色呈桔红色。用锇酸染色呈____________。 10、心、肾、脾的梗死性质属于。 11、转移性钙化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在HE染色的切片中钙盐呈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组织坏死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血管壁的玻璃样变,常见于________病,常累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的细动脉。 14、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称为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其镜下特点为____________。 15、除萎缩外,细胞和组织学的适应性反应常见的形态学表现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坏疽按其形态特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三种。 17、湿性坏疽常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脏器和部位。干性坏疽最易发生的部位是。 18、液化性坏死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指脏器)。脂肪坏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两种,前者常见于________;后者则多见于____________。 19、肉芽组织的大体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镜下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创伤愈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肉芽组织在创伤愈合中有重要作用,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三种功能。 22、骨折愈合的过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3、影响再生修复的局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脑和脊髓内的神经细胞破坏后不能再生,由________细胞进行修补,形成________。 四、单选题 1、虎斑心是指: (B) A.心肌间质脂肪组织浸润 B.心肌脂肪变性 1

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

? ? ?? ? ? ?? ?? ?????????? ???????? ?肉萎缩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等器官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肌群萎缩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肉萎缩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水引起的肾萎缩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病、恶性肿瘤等局部性:结核病、糖尿能长期进食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营养不良性萎缩:)病理性萎缩(期器官萎缩青春期、更年期、老年)生理性萎缩(萎缩.....a.2:1f e d c b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 ?? ?????????? ?症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室肥大、 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病理性肥大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内分泌性:妊娠期孕激发达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生理性肥大肥大 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 ? ??? ???????生、肝硬化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内分泌性:子宫内膜、、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病理性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生理性增生增生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 ?????? ?骨化性肌炎 —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病理学课后习题

病理学课后习题 第1章绪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活体组织检查,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性,虎斑心,玻璃样变性,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机化,凋亡,营养不良性钙化,脂肪坏死 二、问答题: 1.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包括哪些内容? 3.说明细胞水肿的原因,机制及其镜下变化。 4.萎缩有哪些类型?哪些原因造成病理性萎缩?举例说明萎缩的肉眼及镜下形态?以心肌褐色萎缩为例说明萎缩时的病理形态特征(肉眼及镜下)。 5.化生常发生在哪些组织器官?它的发生有何意义? 6.组织损伤时形态上表现出哪些变化 7.变性有哪几种?哪些发生在实质细胞中?哪些发生在间质中,或者两者均可发生,各有何形态特点? 8.脂肪变性常发生于哪些器官?肝脂肪变性的原因?举一例说明它的肉眼及镜下表现。说明脂滴在HE 染色中的形态以及常用的脂肪染色方法。 9.简述玻璃样变的类型和特点。玻璃样变性常发生于哪些部位?各举一例。简述血管壁,结缔组织、肾小管玻璃样变性的形态变化。 10.坏死有哪些类型,简述各型主要形态特点,并举一例。简述坏死的基本病变。坏死的组织学改变有哪些?其主要的形态学诊断依据是什么?坏死的结局有哪些? 11.试比较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的形成原因,病变特点(肉眼),好发部位及后果。第2章损伤的修复 一、名词解释: 修复,再生,完全性再生,纤维性修复,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生长因子,肉芽组织,瘢痕组织,一期愈合,二期愈合,暂时性骨痂 二、问答题: 1. 试述再生的调控。 2.人体组织细胞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分那三类,请举例说明 3.描述血管和纤维组织的再生过程,比较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的再生过程 4.简述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成分、形态特点,作用、演变和结局 5.试述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6.比较创伤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不同点 7.简述骨折愈合过程有哪几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8. 试述影响细胞再生、修复的全身和局部因素?如何才能促进组织的再生修复?

动物病理学题库

51、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 ) 52、结核病导致的干酪样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的一种类型。( ) 53、凡是使动脉血流中断、血管阻塞的因素都可造成梗死。( ) 54、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 55、发生炎性水肿时,有大量的白细胞渗出。( ) 56、良性肿瘤组织学特点,分化良好,无明显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相。() 57、体温升高就是发热。() 58、肺炎是指肺组织含量异常减少而致体积过度膨大。() 59、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循环灌流量危急性锐减,使机体发生严重的机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病理过程。( ) 60、急性肾小球性肾炎通常以增生为主。眼观肾体积肿大,被膜紧张,易剥离。表面与切面光滑潮红,俗称“大红肾”。( ) 61、蜡样坏死是特指心肌的坏死。( ) 62、动脉性充血是指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 63、营养不良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64、脓细胞是从血液中渗出的中性粒细胞。() 65、肿瘤的实质就是肿瘤细胞,它决定肿瘤的性质。() 6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机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NaHCO3原发性减少,致血液pH值趋向低于正常。() 67、心脏在缺氧时出现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和输出量增加提高全身供氧量,对

急性缺氧有一定代偿意义。() 68、外周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的现象叫白细胞核左移现象。( ) 69、疣性心内膜炎时,其疣状物是由纤维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构成。() 70、慢性出血性贫血时间久了,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血液中有核RBC和小RBC 增多。() 71、生物性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是有一定的潜伏期。() 72、栓塞仅指血栓随着血流运行堵塞血管的过程。() 73、转移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74、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亢进和细胞增生、实质器官的病变可见于炎症的全身反应。() 75、良性肿瘤生长方式多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常无包膜。() 76、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使机体散热障碍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77、当大量溶血所形成的未结合胆红素增多。胆红素定性试验为直接反应阳性。() 78、血液中白细胞从轴流进入边流,靠边的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称为白细胞附壁。() 79、支气管肺炎时,肺组织眼观变化呈现多色彩景象。() 80、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的纤维素假膜,例如猪瘟。() 81、防御机能包括屏障机能、吞噬杀菌作用、解毒机能、排毒机能。() 82、血栓与血管壁黏着,死后血凝块易与血管壁分离() 83、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

病理生理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C ) A.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 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 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 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B)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 临床观察 B. 动物实验 C.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 .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 形态学观察 简答题:1.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 什么是循证医学?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果,为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 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因为人与动物不仅在组织细胞的形态上和新陈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高度发达,具有与语言和思维相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人与动物虽有共同点,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人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在动物身上复制,就是能够复制,在动物中所见的反应也比人类反应简单,因此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不经分析机械地完全用于临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床医学借鉴和参考,并为探讨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 c) A. 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 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C. 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 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 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病理知识点整理

绪论 1病理学(pathology)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 :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 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2病理学研究方法?人体病理学ABC(大体、光镜最基本)实验病理学 3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医学之本:主干学科/桥梁学科final diagnosis gold standard doctor's doctor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1、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因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利于存活的生物学状态,称为适应(adaptation )。细胞和组织遭受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刺激时,发生结构(形态)上的退行性变化,称为损伤( injury )。适应和损伤性 变化都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改变。 1. 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其本质是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 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种。 2?肥大hypertrophy组织、细胞体积增大称为肥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或同时数量增多引起。肥大的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常有相应的增强,具有代偿意义。 3?增生hyperplasia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增强的结果。一股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4.化生metaplasia —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化生并非由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 化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该处具有多方向分化功能的未分化细胞分化而成。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和间叶细胞之问?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损伤1)可逆性损伤类型:举例 细胞水肿、脂肪变:心、肝、肾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细动脉壁病理性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淀粉样变、粘液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发生于细胞内: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发生于细胞外: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粘液样变、病理性钙化、病理性色素沉着可逆性损伤,又称变性d egeneration,变性是指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形态改变,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某种异常物质或原 有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 (2)脂肪变性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外,其他细胞内一般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如这些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则称为脂肪变性或脂肪沉积。 心肌脂肪变A?部位: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 B ?肉眼观察: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C .光镜观察:脂滴在心肌细胞内呈串珠状排列。 D ?心肌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 ):指心外膜处增厚的脂肪组织沿心肌层的间质向心腔方向伸入,可致心肌萎缩。严重者可致心肌破裂而猝死。 (3)玻璃样变(hyaline change):常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等处岀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透明的蛋白质蓄积。分类如下: 1?细胞内玻璃样变:即细胞浆内出现异常蛋白质形成的均质红染的近圆形小体。 A .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蛋白质过多。 B .浆细胞:免 疫球蛋白蓄积。C .肝细胞:Mallory小体(微丝组成,酒精中毒所致)。 2. 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A ?发生部位: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处。 B.形态改变a.肉眼观察:灰白色、均质半透明、较硬韧。b.光镜观察:胶原纤维变粗、融合,呈索、成片,均质、淡红。其内少有血管和纤维细胞。 3. 细动脉壁玻璃样变A .常见于缓进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B.玻璃样变动脉壁均质红染、增厚、管腔狭窄。 (7)病理性钙化:软组织内固体性钙盐的蓄积。光镜下HE染色为蓝色细颗粒聚集。 分类①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 ):发生于坏死组织或其它异物内的钙化。体内钙、磷化谢正常。②转移性钙化( metastatic calcification ):由于钙、磷化谢障碍所致正常组织内的多发性钙化 2)不可逆性损伤 细胞坏死标志: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组织坏死基本类型: 凝固性坏死:好发于心肝肾,形态特点 液化性坏死:好发脑、胰腺、脂肪 纤维素样坏死:好发结缔组织、小血管 坏疽:干性、湿性、气性坏疽:三种坏疽的区别 组织坏死特殊类型:干酪样坏死 坏死结局:1、溶解吸收2、分离排岀3、机化与包裹4、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 1. 坏死(necrosis):活体内局部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结构自溶,并引发炎症反应,是不可逆性变性。 2. 基本病变①核固缩、碎裂、溶解;②胞膜破裂、细胞解体、消失;③间质胶原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④坏死灶周围有炎症反应。 3. 类型 (1) 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由于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色比较坚实的凝固体,故称为凝固性坏死。常见于脾、肾的贫血性梗死,镜下特点为坏死组织的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的轮廓依然保存。 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 1)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由于结核杆菌成分的影响,坏死组织彻底崩解,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只见一些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略带黄色,形成状如干酪样的物质,因而得名。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姓名:莫星娣学号:200911321217 班级:园艺1092 第一章绪论 1、园艺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有何联系? 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的食物链中最基本的营养来源,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生态环境中动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基础。绿色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氧气和有机物的制造厂,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从化学角度看,它还微妙而准确地反映着我们周围环境的特征和变化,供给人类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物质。所以,植物保护是环境保护最重要最必须的环节。 2、园艺植物病害有何重要性?其与其他作物病害有何不同特点? 园艺植物病害的重要性体现在: 1、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 2、降低园艺作物的质量 3、有时影响国际贸易和出口换汇 4、防治不当会引起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和生态环境污染 与其他作物病害的差异: 1、园艺植物品种繁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大、耕作栽培措施要求高、生态环境复杂等特点,病害的发生规 律难以把握,治理难度大。 2、园艺作物大多需要精耕细作,加大了人与作物的接触机会,也就增加了病害传播的可能性;这就要求 生产者具备一定的植物病理学知识,避免不自觉地认为传播病害。 3、园艺作物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复杂指数的提高,为病害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寄主和生态环境,为 病害的传播介体提供了栖息、繁殖的场所,增大了切断病害传播途径的难度。 4、果菜类作物的产品大多是新鲜食品,防治病虫害时,不仅不能使用粮棉作物上常用的毒性农药,而且 农药残留也有严格的限制。 5、花卉全球化销售使其成为病害的帮凶,由于是认为传播、途径广泛 3、植物病理学研究哪些方面的容?其与哪些学科有何联系? 研究容: 1、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 2、受害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 3、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病害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根据这些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地防治措施 与植物病理学有联系的学科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等;植物病理学应该属于医学的分支,可

(完整版)兽医病理学试题库和参考答案解析

《兽医病理学》题库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的括号内划√,不正确的划×)(20分) 1、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 ) 2、结核病导致的干酪样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的一种类型。( ) 3、凡是使动脉血流中断、血管阻塞的因素都可造成梗死。( ) 4、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 5、发生炎性水肿时,有大量的白细胞渗出。( ) 6、良性肿瘤组织学特点,分化良好,无明显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相。() 7、体温升高就是发热。() 8、肺气肿是指肺组织含量异常减少而致体积过度膨大。() 9、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循环灌流量危急性锐减,使机体发生严重的机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病理过程。( ) 10、急性肾小球性肾炎通常以增生为主。眼观肾体积肿大,被膜紧张,易剥离。表面与切面光滑潮红,俗称“大红肾”。( ) 11、蜡样坏死是特指心肌的坏死。( ) 12、动脉性充血是指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 13、营养不良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14、脓细胞是从血液中渗出的中性粒细胞。() 15、肿瘤的实质就是肿瘤细胞,它决定肿瘤的性质。 1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机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NaHCO3原发性减少,致血液pH值趋向低于正常。() 17、心脏在缺氧时出现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和输出量增加提高全身供氧量,对急性缺氧有一定代偿意义。() 18、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性假膜,例如猪瘟。( ) 19、疣性心内膜炎时,其疣状物是由纤维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构成。() 20、慢性出血性贫血时间久了,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血液中有核RBC和小RBC增多。() 21、生物性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是有一定的潜伏期。() 22、栓塞仅指血栓随着血流运行堵塞血管的过程()。 23、转移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24、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亢进和细胞增生、实质器官的病变可见于炎症的全身反应。 25、良性肿瘤生长方式多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常无包膜。() 26、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使机体散热障碍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病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考点精析 第一章绪论 一、病理学的研究任务和重要分支学科。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改变和转归,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材料(一)人体病理学研究 1.尸体解剖。简称尸检,即对病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它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查明患者的死亡原因,验证诊断、治疗措施的正确与否。2.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穿刺、搔刮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最常用的方法,特别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3.临床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后进行观察。也可以是用细针穿刺病变部位吸取的细胞。细胞学检查多用于肿瘤的诊断,此法因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少、费用低而易被人们接受,但确诊率不如活检,需进一步做活检证实。 4.分子诊断。采朋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人体在DNA、RNA或蛋白质水平上的异常。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 1.动物实验。指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模型,以便进行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的研究。此外,利用动物实验还可以进行治疗方法、药物筛选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2.器官培养和组织、细胞。将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动态观察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周期短、见效快、节省开支、因素单纯、易于控制,缺点是孤立的体外培养毕竟与复杂的体内整体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故不能将体外研究的结果与体内过程等同看待。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肉眼检查。也称大体检查,利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等简单器 具,观察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 主要涉及病变大小、形状、色泽、 重量、质地、表面和切面性状等。 (二)细胞组织学和细胞组织化学检 查。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的检查称 为细胞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最 常用的染色方法为苏木素一伊红 染色(HE染色),这是病理学研究 的最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和综合 病变特点,以做出疾病的病理诊 断。组织细胞化学检查称为特殊 染色,是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 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试 剂,定位地显示病变组织的特殊 成分(如蛋白质、酶、核酸、糖类、 脂类等),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 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应用 于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 (三)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 学。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 合,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未知抗 原或抗体。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 研究和诊断中。其优点是可在原 位观察待测物质的存在与否、所 在部位及含量,将形态学改变与 功能和代谢变化结合起来。 (四)电子显微镜观察。可将组织细 胞放大到数十万倍以上,可用于 对标本的亚细胞结构或大分子水 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其他的还有 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查、染色体检 查、致病基因分析等。 四、病理学的简要发展历史。18世 纪通过尸体剖验创立了器官病理 学;19世纪随着显微镜和染料的 出现和应用,创立了细胞病理学; 之后,随着边缘学科的发展及其 他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出现了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物学、分子 病理学等;20世纪后期至今,致 力于在基因水平上阐明疾病的发 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 一、单项选择题 1.1.病理切片的常规染色方法是 (D)A.瑞氏染色B.巴氏染色C.苏 木素染色D.苏木素一伊红染色 1.2.病理学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疾病 的(C)A.病因B.发病机制C.发 生发展的规律D.转归 1.3.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是 (A)A.O.2μm;B.O.2mm;C.0.2nm; D.O.2cm 2.1.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体积缩小,称为(B)A.发育不 全B.萎缩C.器官畸形D.化生 2.2.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性变化是 (D)A.肥大B.增生C.化生D.变 性 2.3.关于萎缩,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A.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 B.间质有增生C.实质细胞数量 减少D.只要是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体积缩小就是萎缩 2.4.脑萎缩的原因为(A)A.局部血 液供应障碍B.长期组织受压c.器 官长期失用D.神经损伤. 2.5.下列哪一项属于失用性萎缩 (B)A.由肿瘤引起的邻近组织器 官的萎缩B.骨折后长期不活动引 起的肌肉萎缩c.慢性消耗性疾病 引起的萎缩D.老年人各器官的萎 缩 14.32.下列哪一项关于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的临床表现是错误的 (C)A.脑膜刺激征B.颅内压升高 C.血性脑脊液D.皮肤瘀点或瘀 斑 14.33.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胞是 (B)A.炎性细胞B.小胶质细胞 C.星形细胞D.室管膜细胞 14.34.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 致病菌是(D)A.绿脓杆菌B.链球 菌C.大肠杆菌D.脑膜炎双球菌. 14.35.Waterhouse-Friedlerichs en综合征见于(A)A.暴发性脑膜 炎双球菌败血症B.脑血吸虫病 C.高血压脑病D.乙脑 14.36.艾滋病是由(C)所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A.HBV;B.HPV;C.HIV; D.HAV 二、多项选择题 1.1.肉眼检查的内容包括病变的 (ABCDE)A.大小B.形状C.色泽 D.质地E.表面 1.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BCDE)A.肉眼检查B.细胞组织 学和细胞组织化学检查c.免疫细 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D.电子显 微镜观察E.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查 2.1.关于萎缩,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BCE)A.血液供应迅速中断可引 起萎缩B.萎缩的细胞体积缩小, 严重时可消失C.萎缩的器官颜色 变深D.萎缩的细胞内有含铁血黄 素颗粒E.萎缩的器官质地变硬 2.2.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有 (BCE)A.更年期后性腺萎缩B.恶 病质时的全身性萎缩C.动脉硬化 性脑萎缩D.成年后胸腺萎缩E.长 期营养不良的肌肉萎缩 2.3.肝脂肪变性的原因有 (ABCDE)A.脂库动员加强B.肝细 胞损伤C.食入过多脂肪D.脂蛋 白合成障碍E.脂肪酸氧化障碍 2.4.关于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A.多为可复性改变B.严 重者可转化为坏死C.最常见的变 性为水样变性D.可引起器官功能 1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 尸检. 活检. 细胞学检查 二、填空: 1. 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认识疾病的__、____,疾病过程中__________以及疾病的___,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面有关病理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偏重于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的形态变化。 C.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D.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学科,是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最后确诊手段。 2. 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方法简便 B.病人痛苦小 C.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活检证实 D.多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普查 3.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A.尸检 B.活检 C.动物实验线检查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健康. 疾病. 脑死亡 二、填空题: 1. 当疾病状态下,患者出现的各种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___,临床检查发现的疾病的一些客观表现称为_____。 2.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_________。 3. 疾病的经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期。 4. 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_____、______、____。 5. 脑死亡的判断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 死亡传统上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期,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变化 2.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3.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的外因 4.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 A.心跳停止 B.脑死亡 C.呼吸停止 D.脑电波处于零电位 5. 疾病发生发展的方向取决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