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喷泉的设计说明
智能喷泉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人们在精神上的追求越累越多,因为人们对美的要求也随之而高。
无论大小公园甚至于家庭别院都会有喷泉的身影。
而且喷泉可以减少灰尘,湿润空气,降温。
喷泉的细小水珠同空气分子撞击,可以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
因此,喷泉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进居民身心健康,和愉悦人们的心情。
现如今,科技时代的撞击之下,喷泉也随之集科学和艺术于一身,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此过程中PLC可以说是第一功臣,是智能与便利的核心。
PLC就是可编程控制器。
它是综合了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型的,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可靠性高,方便灵活,易于现场变成和修给以及维护,对环境要求低,等一系列的优点。
所以在现代工业自动化以及传统产业方面都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S7-200系列的CPU224以其质量、价位等方面的因素,而应用在本设计中。
考虑到操作方便,本篇采用触摸屏控制操作面板,方便美观。
关键词:智能喷泉 PLC 触摸屏第一章喷泉系统设计原理基础1.1 课题目的和设计意义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电气设施的设计,对PLC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有一定了解。
通过课题设计之后会对以前的知识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对PLC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结构、用途工艺过程和操作要求.对于课程设计这一项目。
着重要求能力的培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时候,还要注意个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1.2 对PLC的选择及硬件的选择PLC的选择合适的PLC是硬件配置的关键,目前有众多的厂家生产PLC如西门子,松下,三菱,欧姆龙,LG等等。
虽然所有的PLC的基本功能类似,但是每个产品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喷泉控制系统设计

喷泉控制系统设计喷泉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喷泉水流、灯光及音乐表演等的自动化系统。
它通过对电动阀门、水泵、灯光、音乐设备等进行精确的控制和协调,实现喷泉在不同时间、不同频率和不同形式下的水流、灯光和音乐变化。
以下是一份关于喷泉控制系统设计的详细说明。
1.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喷泉控制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
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喷泉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控制的参数有:水流量、喷嘴高度、水柱形状、灯光颜色、灯光亮度和播放音乐等。
在分析需求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2.控制系统整体设计2.1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喷泉的状态和参数。
通过安装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可以实时监测喷泉的水位、温度和压力等。
这些数据将提供给控制器来进行处理和决策。
2.2执行器执行器用于控制喷泉的水流、灯光和音乐等。
电动阀门用于控制水流量和喷嘴高度,水泵用于控制水流速度。
灯光控制器用于控制灯光的颜色和亮度,音乐控制器用于控制音乐的播放。
2.3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决策,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它通过编程实现喷泉控制算法,根据系统需求实时调整参数,同时处理用户的操作指令。
2.4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与喷泉控制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
它可以是触摸屏、按键或远程控制器等,通过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选择喷泉的模式、调整水流量、设置灯光颜色和亮度,以及选择播放哪首音乐等。
3.系统功能设计基于需求分析和整体设计,我们可以具体设计系统的功能。
3.1自动控制功能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参数,自动控制喷泉的水流、灯光和音乐等。
通过与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对比,控制器可以调整电动阀门和水泵的控制信号,实现水流量和喷嘴高度的调节;控制灯光的颜色和亮度,以及音乐的播放。
3.2手动控制功能系统还可以提供手动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直接选择水流量、灯光颜色和亮度,以及播放音乐。
自动喷泉PLC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自动喷泉PLC控制系统设计湖南工学院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书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学生姓名课题名称自动喷泉PLC控制系统设计内容及任务一、目标设计一个基于PLC的自动喷泉控制系统。
在许多休闲广场、景区或游乐场里,经常看到喷水按一定的规律喷水或变化式样,若在夜晚配上各种彩色的灯光显示,更加迷人。
如图1所示为一花式喷水池,采用PLC控制是比较方便的,在花式喷水时序确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改变时序或者改变控制开关,就可以改变控制方式,达到显现各种复合状态的要求。
在图1中,4为中间喷水管,3为内环状喷水管,2为一次外环形状喷水管,1为外环形状喷水管。
1234第一花样第二花样第四花样第三花样电源单步/连续启动停止1234选择开关(a) 花式喷水池演示示意图(b) 操作控制开关面板图图1 花式喷水池示意图二、任务根据控制要求,明确设计任务,拟定设计方案与进度计划,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自动喷泉的控制原理设计、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系统设计、创新设计,提高理论知识工程应用能力、系统调试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1. 设计该系统电气控制硬件系统;2.PLC选择及I/O及其它PLC元器件分配。
3.选择电器元件,编制元件目录表。
4.设计该系统PLC控制梯形图。
5.用计算机绘制PLC控制电路图。
6.进行系统调试,实现自动喷泉的控制要求。
7. 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要求某一喷水池的控制器需满足下列要求:1.控制器电源开关接通后,按下启动按钮,喷水装置开始工作。
按下停止按钮,则停止喷水。
工作方式由选择开关和单步/连续开关来决定。
2.“单步/连续开关”在单步位置时,喷水池只运行一次循环;在连续位置时,喷水池运行一直继续下去。
3.方式选择开关用来选择喷水池的喷水花样,1~4号喷水管的工作方式选择如下:①选择开关在位置“1”时。
按下启动按钮后,4号喷水,延时2s后,3号也喷水,延时2s后,2号接着喷水,再延时2s,1号喷水,这样,一起喷水15s后停下。
智慧喷泉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喷泉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喷泉系统是一种集智能化控制、节能环保以及艺术表现于一体的新型喷泉系统。
它通过利用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器等智能设备,对喷泉进行实时监测、参数调节和信息展示,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动态效果,提升喷泉的观赏性和互动性,使得喷泉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智慧喷泉系统的核心是智能控制系统,其设计要点如下:1. 传感器监测:通过安装水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实时监测喷泉水位、水压和水温等参数。
传感器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实现对喷泉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2. 参数调节:根据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控制器可以自动调节水泵的运行速度、水流的高低和喷射效果等参数。
同时,也可以根据设置的时间表和节日活动等信息,自动调整喷泉的工作模式。
3. 互动效果:智慧喷泉系统还可以与游客互动,例如,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触摸屏选择不同的喷泉模式、调整喷泉的节奏和灯光效果等,实现喷泉的个性化显示。
4. 节能环保:智慧喷泉系统设计中应考虑节能环保因素,例如,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数据,自动调整喷泉的工作时间和喷射强度,避免在低风速、低温度或下雨天工作,以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
5. 远程监控:控制器还可以实现喷泉的远程监控功能,将喷泉的状态、运行参数和故障信息等传输给管理中心,实时掌握喷泉的工作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
二、喷泉结构设计1. 喷泉造型:智慧喷泉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喷头设计和喷泉造型,实现丰富多样的水景效果。
例如,可以设置喷射高度、喷水角度和水柱的大小等,以打造不同的喷泉形态,如雾化喷泉、旋转喷泉和彩色喷泉等。
2. 灯光效果:灯光是喷泉的重要装饰元素,智慧喷泉系统可以通过LED灯光的控制和调节,实现不同颜色、亮度和变化频率的灯光效果。
根据不同的节日和活动,可以设置不同的灯光模式,如彩虹灯、流光幻影和跳动节奏等。
3. 音乐配合:喷泉与音乐的结合可以增加喷泉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电子喷泉的设计说明

控制系统综合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电子喷泉的设计设计者: 学号: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61班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2009年6月25日目录一、预备知识 (1)二、课程设计题目 (1)三、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基本的要求 (1)四、设计容提要及说明 (2)五、原理图及元件清单 (3)六、单片机各引脚定义 (4)七、系统程序流程图 (5)八、电子喷泉设计的系统源程序 (6)九、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9)十、参考文献 (11)一、预备知识1.1 51单片机原理(1)51单片机的I/O口的使用原理和设置(2)51单片机的定时器的设置1.2 发光二极管及数码管的认识和使用1.3 按键的判断和使用1.4 51单片机开发环境的熟悉和使用1.5 对于共阴/共阳数码管及发光二极管等器件的熟练使用二、课程设计题目:电子喷泉的设计三、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基本的要求单片机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各个领域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进行课程设计是加强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课程设计: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及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掌握单片机开发过程,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一定得基础。
本课程设计以菲利普P89V51RB2单片机为基础,基本要求如下:1、熟悉单片机的基本机构;2、掌握共阴/共阳数码管及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掌握按键的判断及使用;4、掌握菲利普P89V51RB2单片机的使用方法;5、掌握单片机C 语言一般的编程技巧;6、掌握单片机系统调试的一般步骤及方法;7、熟悉掌握电路板的焊接及排错;8、掌握程序的下载及调试。
四、设计容提要及说明4.1 设计容本次设计的题目要求基本容如下:(1)按键K1:电子灯显示方式选择,每按一次,选择一种显示方式;(2)按键K2:控制电子灯启动,停止;(3)电子灯显示方式至少四种;方式选择在电子灯停止方式下有效。
花式喷泉的自动控制设计

花式喷泉的自动控制设计花式喷泉是一种美丽的景观艺术,它通过喷射水柱、变换水形、喷涌水雾等形式,展现出美妙的水景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花式喷泉已经拥有了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水柱高度、喷水节奏、灯光效果等多种参数的自动控制。
本文将针对花式喷泉的自动控制设计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花式喷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花式喷泉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控制器:花式喷泉的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接收外部指令,并控制水泵、喷嘴、灯光等设备的工作状态。
控制器常见的类型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等。
2.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中的数据,如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池的水位,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风力大小等。
3. 执行元件:执行元件是控制器输出信号的执行设备,如水泵、电磁阀、风机等。
4.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操作员与控制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通常采用触摸屏、按键、远程监控等形式。
二、水位控制花式喷泉所需要的水位控制是相当严格的,只有水位控制得当,才能保证花式喷泉的各种水景效果正常呈现。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水位传感器来检测水池的水位,当水位低于一定值时,控制器会启动水泵,向水池中注水,直到水位恢复正常。
为了防止水位过高导致溢出,通常还会设计一个溢流装置,当水位超出设定值时,控制器会关闭水泵,并打开溢流装置,将多余的水流出水池。
三、喷水节奏控制花式喷泉的喷水节奏是其美观效果的关键之一,不同的节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水景效果。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可以通过控制水泵和喷嘴的启闭来实现喷水节奏的控制。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来控制水泵和喷嘴的启闭,通过设定不同的启闭时间和次序,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喷水节奏。
还可以通过电磁阀来控制不同的喷嘴组合,以实现更为复杂的喷水效果。
四、灯光效果控制花式喷泉的灯光效果也是其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灯光的变换和搭配,可以使喷泉在夜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自动喷泉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自动喷泉的工作原理。
2. 通过实验观察气体溶解度、气压与液体流动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自动喷泉实验是基于气体溶解度与气压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成正比。
当气压降低时,气体溶解度减小,液体中溶解的气体逸出,形成气泡,气泡上升带动液体流动,从而形成喷泉现象。
三、实验器材1. 带双孔塞的烧瓶2. 胶头滴管3. 直导管(长)4. 烧杯5. 氨气6. 温度计7.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将带双孔塞的烧瓶倒置,将直导管插入烧瓶底部。
2. 将烧瓶置于烧杯中,确保烧瓶底部浸入水中。
3. 用胶头滴管向烧瓶中注入氨气,直至烧瓶内充满氨气。
4.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无泄漏。
5. 用温度计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
6. 记录实验开始前烧瓶内液体的初始体积。
7. 观察并记录喷泉现象,包括喷泉高度、持续时间等。
8. 重复实验,改变氨气注入量、温度等条件,观察现象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氨气注入量的增加,喷泉高度逐渐升高,持续时间延长。
2. 当温度降低时,喷泉高度降低,持续时间缩短。
3.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喷泉现象的产生与消失,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气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自动喷泉的工作原理,认识到气体溶解度与气压之间的关系。
2.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动手能力。
3. 本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氨气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八、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等)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压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3. 设计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喷泉,观察喷泉现象的变化。
制作喷泉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制作喷泉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理念1.1 喷泉所在环境本方案针对的是位于城市公园中的大型喷泉,环境优美且人流较多。
设计理念是以喷泉作为景观的中心,起到点缀环境的作用,同时也会成为游人休憩、娱乐的场所。
1.2 水景设计风格本设计将采用现代风格为主,并融入一定的艺术元素,让喷泉在技术上领先、在审美上更具艺术感。
1.3 可持续性考量在设计喷泉工程方案时,会优先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喷泉运行过程的能耗控制、水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二、技术规格2.1 喷泉外观设计一个直径约10米的主体喷泉,中央的“庭院”部分,拱形座椅与喷泉相呼应,增加观景的舒适感。
2.2 喷泉效果通过不同的喷头设置,打造出多样化的水柱、喷射、旋涡和薄雾等效果。
2.3 灯光设计夜间灯光设计将结合音乐、水流和光影,通过不同的灯光效果,营造出迷人的夜间景观。
2.4 控制系统选用智能化的PLC控制系统,实现各种喷泉效果的无缝切换和程式控制。
2.5 水质处理采用循环净水系统,保持水质清洁,同时也可以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与处理。
三、材料选用3.1 喷泉材料钢结构作为主体支撑,喷泉主体外部采用304不锈钢进行抛光处理,表面光滑、耐腐蚀,并且易于清洁。
3.2 喷头材料喷头部分选用高耐腐蚀的黄铜,经过特殊加工处理,外观亮丽,寿命长。
3.3 灯光材料选用LED灯具,具有低能耗、长寿命等特点,同时也可以实现多种灯光效果。
3.4 控制系统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的PLC控制系统,确保控制的精准和稳定。
四、施工流程4.1 地基处理对喷泉区域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牢固、平整,适合喷泉设施的安装。
4.2 设备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在地基基础上进行钢结构支架的搭建和设备的安装。
4.3 配管安装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喷头和管道的布置、连接和固定。
4.4 调试测试对设备进行逐一调试,确保每一个喷头和灯光效果都正常。
4.5 防水处理对整个喷泉设施进行严密的防水处理,保证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漏水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系统综合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电子喷泉的设计设计者: 学号: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61班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2009年6月25日目录一、预备知识 (1)二、课程设计题目 (1)三、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基本的要求 (1)四、设计容提要及说明 (2)五、原理图及元件清单 (3)六、单片机各引脚定义 (4)七、系统程序流程图 (5)八、电子喷泉设计的系统源程序 (6)九、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9)十、参考文献 (11)一、预备知识1.1 51单片机原理(1)51单片机的I/O口的使用原理和设置(2)51单片机的定时器的设置1.2 发光二极管及数码管的认识和使用1.3 按键的判断和使用1.4 51单片机开发环境的熟悉和使用1.5 对于共阴/共阳数码管及发光二极管等器件的熟练使用二、课程设计题目:电子喷泉的设计三、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基本的要求单片机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各个领域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进行课程设计是加强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课程设计: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及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掌握单片机开发过程,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一定得基础。
本课程设计以菲利普P89V51RB2单片机为基础,基本要求如下:1、熟悉单片机的基本机构;2、掌握共阴/共阳数码管及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掌握按键的判断及使用;4、掌握菲利普P89V51RB2单片机的使用方法;5、掌握单片机C 语言一般的编程技巧;6、掌握单片机系统调试的一般步骤及方法;7、熟悉掌握电路板的焊接及排错;8、掌握程序的下载及调试。
四、设计容提要及说明4.1 设计容本次设计的题目要求基本容如下:(1)按键K1:电子灯显示方式选择,每按一次,选择一种显示方式;(2)按键K2:控制电子灯启动,停止;(3)电子灯显示方式至少四种;方式选择在电子灯停止方式下有效。
4.2 设计说明4.2.1 系统设计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分析,系统分成四大部分:(1)单片机的控制部分;(2)电子喷泉控制部分;(3)按键控制部分;(4)显示控制部分;其框图见图1:图1 系统设计框图五、原理图及元件清单图2 电子喷泉原理元件清单:六、单片机各引脚定义单片机控制部分采用菲利普P89V51RB2,两个按键的用途如下:七、系统程序流程图本设计程序流程:程序开始,发光二极管处于熄灭状态;当启动时,共阳级数码管显示“1”,程序首先进行显示方式选择;停止时,在复位前,数码管显示停留在最后那个状态。
2个按键中,其中K2按键控制电子喷泉的二极管的启动/停止;K1按键控制电子喷泉的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的转换。
主程序流程图如下:接通电源,当按下K2时,电子喷泉开始显示第一种显示方式;按下K2键久一点让电子喷泉停止;再按下K1键,程序判断电子喷泉停止,显示方式进行切换;如此反复。
图3 主程序流程图八、电子喷泉设计的系统源程序/*功能拓展数码管显示(共阳)模式号利用P2口*/#include "at89x51.h"#include "intrins.h"void xianshi();void xueze();sbit sp1 = P0^0; /*停止与启动 0启动 1停止*/sbit sp2 = P0^1; /*模式选择 */int mos = 1; /*模式寄存*/int a,b; /*消抖变量*/int qt=1; /*起停标志*/int zy=0; /*左右或奇偶标志*/int tm = 0xfe;int L4=0;int led[] = {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数码管编码*/ int K4[] = {0x7e,0xbd,0xdb,0xe7,0xdb,0xbd};/*延时子程序 */void delay(){int i, j, k;for (i = 0; i < 20; i++){for (j = 0; j < 20; j++){for (k = 0; k < 148; k++);}}}/*主程序*/void main(){P2=led[1];while (1){if(sp1 == 0){for(a=5;a>0;a--)for(b=248;b>0;b--); /*消抖*/if (sp1 == 0){qt = ~qt;}while(!sp1);}if(qt == 1){xueze();}else{xianshi();}}}void xianshi(){switch (mos){case 1: /*单一的左移*/{P1 = tm ;delay();tm = _crol_(tm,1);break;}case 2: /*闪烁*/{P1 = 0X00;delay();P1 = 0XFF;delay();P1 = 0X00;delay();P1 = 0XFF;delay();break;}case 3: /*隔一个(奇偶)循环*/{P1 = tm ;delay();tm = _crol_(tm,2);break;}case 4: /*两边到中间*/{P1=K4[L4];L4++;if(L4==6){L4=0;}delay();break;}}}void xueze(){if (sp2 == 0){for(a=5;a>0;a--)for(b=248;b>0;b--); /*消抖*/if (sp2 == 0){mos++;if (mos == 5){mos = 1; /*模式标志*/}P2 = led[mos]; /*送数码管*/ }while(!sp2);tm = 0xfe;zy = 0;}}九、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在新刚老师、明辉老师和谭卢敏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电子喷泉的课程设计。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收获颇丰,在此真心感三位老师的耐心及细心指导。
1、致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有三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及同组同学的合作,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此次课程设计,在此真心感老师们对我们耐心细致的指导、讲解;感同组同学的相互帮助,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受益良多!2、对课程设计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掌握了如何用Keil编译程序,如何用Proteus软件仿真单片机的动作,编译程序工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基本任务,熟悉了编译程序总流程框图,了解如何编译程序构造工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对课本上的只是有了更深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是机械的、表面的,关键是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
3、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把控制问题,用程序顺序执行在计算机上实现对电子喷泉的动作控制,了解和理解了理论在实际控制中的应用,对该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于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让我知道自己工作应该更加细心、认真.4、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全面系统的理解了单片机原理及编程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实现方法。
把死板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把学过的单片机原理的知识强化,能够把课堂上的知识通过自己设计的作品表示出来,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
以前对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认识是很模糊的,概念上的、表面上的、肤浅的。
现在通过自己动手做设计,从实践上认识了制作控制系统应该如何来实现,如何运用其他辅助软件帮助程序设计,对Keil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有了一定得提高,但是课程设计中调试和编译比较复杂的程序时,仍然在程序的编写中存在一点问题。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就是按照实验指导的思想来完成,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程序开发能力的目的。
5、学生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学会了自己如何解决在实际中的困难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加深对MCS-51单片机的理解,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常用接口芯片的正确使用;强化单片机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现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接口设计、程序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办法,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学会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能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大胆发明创造的设计理论。
十、参考文献1、振凯主编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2、天凡等主编 C51单片机C语言开发详解电子工业3、周润景等主编 Proteus在MCS-51&AR7系统中应用百例电子工业4、王军茹等主编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5、王港元主编电工电子实践指导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