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提升试卷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将多肉植物的一片叶放在比较湿润的土壤中,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长成一株小多肉植物,下列繁殖方式与培育多肉植物有着本质区别的是()A.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树优良品种B.克隆技术出生的多莉羊C.采用人工授粉培育杂交水稻D.马铃薯发芽生根,长成新植株3.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

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A.日出会提前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C.日出会延迟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4.园艺中经常对花卉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据图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甲和乙必须是同一种植物B.甲必须带芽C.甲和乙合在一起时,必须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此用绳捆扎D.乙的根吸收水分肥料是生长的必要条件5.质检总局最新通报: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后各地质检机构对包括蒙牛等液体乳进行了检测,未新发现黄曲霉素M1超标。

黄曲霉素M1与黄曲霉菌有关。

黄曲霉菌的细胞中有细胞核,它属于()A.真菌B.细菌C.原核生物D.植物6.如图所示,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且液面相平,a、b、C、d是液面下的各点,已知a点与c点深度相同,b点与d点深度相同,则下列有关四点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的判断肯定成立的是()A.Pa>Pb B.Pb>Pc C.Pc>Pd D.Pd>Pa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8.温州有制作杨梅酒的习俗,如图将杨梅浸泡在盛有白酒的球形容器中,此时球形容器及其内部的白酒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瓶中的杨梅位于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则从正面观察瓶中的杨梅,观察到杨梅的像应如下图中的()A.B.C.D.9.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10.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如图四种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用孢子繁殖后代,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B.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乙,它的繁殖是出芽生殖C.图丁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图中乙和丙属于真核生物,甲和丁属于原核生物2.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3.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当物体离透镜 18cm、12cm 和 4cm 时,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18cm>f>12cm B.12cm>f>8cm C.9cm>f>6cm D.6cm>f>4cm4.下列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中,等效于用速度作为评价标准的是( )A.排球B.马拉松C.立定跳远D.实心球5.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6.在科学中。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湖面倒影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摄像头成像。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7.胎儿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和养料,同时排出各种废物,因此,胎盘和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承担了多个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但不包括()A.循环系统的功能B.运动系统的功能C.消化系统的功能D.呼吸系统的功能8.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青春期女孩乳房已开始发育,所以应该穿紧身衣服束胸以免被同学发现;B.部分男孩在青春期开始长胡须,看起来很不好看,所以应该趁早拔掉;C.发现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长腋毛而取笑他(她);D.每个人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和所表现出的情况是有差异的9.在敲响大古钟后,即使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然“余音未止”,其根本原因是A.大钟还在振动B.钟的回声仍在回响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了“延迟”10.有关男女生殖与发育知识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子宫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C.与“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直接相关的器官是卵巢D.女性的输卵管结扎后,仍然具有女性第二性征,并能产生卵细胞11.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

七年级下册科学提升试卷

七年级下册科学提升试卷

②③ ④①七年级(下)科学提升赛试卷温馨提示: 2014、41.本卷共3大题,31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1页)。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班级、姓名。

3.请考生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1.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

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

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 .汽化B .液化C .凝华D .升华2.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当手较潮湿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手与金属表面之间有一层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金属的温度低,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B .金属的温度高,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C .手上的水凝固,产生极薄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D .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3.夏日下午,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硒,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的四个露天停车区,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 )A .停车区④B .停车区②C .停车区③D .停车区①4.在寒冷的北方,河水上面结了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B .冰层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0℃C .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D .无法确定冰层两表面的温度5.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 )A .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B .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C .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地前低D .霜是在地面形成的,气温必定在0℃以下;雪是在高空形成的,雪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地面气温降低6.“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诗中描述的月相( )A .是新月B .弓背向东C .出现在西方天空D .出现在农历初一7.下列是通过想象绘出的同种动物的不同体型,各部分的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

科学七年级(下)期末复习提升试卷

科学七年级(下)期末复习提升试卷

科学七年级(下)期末复习提升试卷一、选择题1、要使胡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方法是()A、拉紧弦线B、放松弦线C、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D、用一根粗弦代替原来的弦2、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路, 电铃发出声音, 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掉时, 将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只见电铃振动, 但听不到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不见电铃振动, 但能听到声音3.大刚和小刚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都是大刚提前10米到达终点。

如果让大刚在起点后10米处,小刚仍在起点起跑,则比赛的结果是()A.大刚先到达终点B.小刚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无法确定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A.9米/秒B.18米/秒C.4.5米/秒D.无法确定5、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6、小明、小钟一起用鱼叉去抓鱼,在河边,他们看到一小鱼(如图),你认为他们应把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A、ABB、ACC、ADD、都不对7、利用老花镜镜片做成像实验时,不能做到()A、放大的实像B、放大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倒立的虚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9.8N/kg,表示1千克等于9.8牛顿B、g=9.8N/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C、速度1m/s,表示1秒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米/秒D、物体受到的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物体的惯性和通过的路程也就越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我们说“地球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C.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D.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看到雨滴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10、一物体同时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肯定是平衡力B、肯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确定11、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的是()A、火箭起飞时加速升空B、跳伞员打开伞后匀速下降C 、篮球被抛起后竖直上升D 、汽车减速驶下一段斜坡12、某同学站在磅秤上, 下列哪一对是平衡力 ( )A 、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B 、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承力;C 、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压力;D 、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 对物体做了40J的功,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做功40J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20NC.物体动能可能增加D.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2.生活中有许多光的现象,其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近视眼的矫正B.鱼缸里放大的金鱼C.白鹭的倒影D.墙上的手影3.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结构分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六种生物或结构归为A类的依据是都具有细胞结构B.将衣藻和梨树归为一类的依据不是它们都能开花结果C.B类中乳酸菌进行分裂繁殖,酵母菌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都是无性生殖,它们繁殖的后代都能继承并优化亲代的性状D.B类中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成形的细胞核,B类所有生物繁殖后代都是无性生殖4.我们常常看到满树的桃花,但收获桃子时,会发现桃子比当初的花朵数目少。

这说明不是每一朵都能结出果实。

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①长有雌蕊②长有雄蕊③经历了自花传粉④经历了传粉⑤经历了受精A.①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

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7.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A、C是小球能摆到的最高点,B 点是小球的最低点,忽略空气的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在C点所受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此时小球将不具有惯性B.如在A点绳子突然断了,小球将竖直下落C.小球在B点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如在B点绳子突然断了,小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8.2019年1月超级血月再次出现,超级血月是指月全食,由于表面呈红色也称为血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小科最近在网上进行了虚拟种植活动,他发现一棵果树要结出果实需要经历的过程是()①萌发形成花粉管②花粉传到雌蕊柱头③精子和卵细胞结合④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2.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 P=5N、F 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可以确定()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3.大气对你一只手掌的上表面的压力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A.10N B.100N C.1000N D.10000N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雌雄成蛙抱对进行体内受精B.体温不恒定,冬天要冬眠C.蝌蚪用鳃呼吸,经发育变成青蛙D.青蛙是卵生,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6.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要看到完整的胚的组成,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只需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即可B.用刀片在菜豆种子中央纵向剖开C.剥去种皮,掰开合着的两片子叶D.剥去种皮,然后用显微镜仔细观察7.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3米/秒B.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牛C.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6帕D.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365天8.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A.甲最小B.乙最小C.丙最小D.一样小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B.筷子弯折C.拱桥倒影D.森林间的光线10.在“互联网+”与“共享经济”时代,一种无桩共享单车应运而生。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1)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1)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1)一、选择题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蕴涵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唢呐来改变声音的音调B.人到青春期会“变声”主要指发声的音调改变C.在月球上可以听到陨石撞击月面的巨大声音D.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响度的大小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听长笛和箫吹奏同一首乐曲,能够区分是两种不同乐器,这是靠辨别声音的音色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C.声音在不同得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D.考试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3.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4.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

图Ⅰ是地球运行轨迹图,图Ⅱ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

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月相是()A.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①B.地球在乙处,月相如图④C.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②D.地球在丁处,月相如图②5.如图所示果实的形成过程,其中②、③分别代表()A.受精卵、胚B.胚珠、果皮C.子房、果皮D.子房、种子6.园艺中经常对花卉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据图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甲和乙必须是同一种植物B.甲必须带芽C.甲和乙合在一起时,必须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此用绳捆扎D.乙的根吸收水分肥料是生长的必要条件7.质检总局最新通报: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后各地质检机构对包括蒙牛等液体乳进行了检测,未新发现黄曲霉素M1超标。

黄曲霉素M1与黄曲霉菌有关。

黄曲霉菌的细胞中有细胞核,它属于()A.真菌B.细菌C.原核生物D.植物8.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B.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9.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小金发现虫蛀过的绿豆有些能发芽,有些不能发芽,便产生了探究的想法。

他将90粒正常绿豆种子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其余两组进行不同部位的钻孔处理(钻孔不影响未处理部分的结构)。

将三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日期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5月9日完整的种子从a端钻孔至恰好破坏途乙中的结构②从b端钻孔,与第二组等大5月13日均长出根,平均1毫米;无叶长出无根长出,无叶长出均长出根,平均3毫米;无叶长出5月17日根平均长度9毫米;均长出叶,平均6毫米有3粒种子长出根;无叶长出根平均长度11毫米;均长出叶,平均7毫米5月21日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2毫米根萎缩;无叶长出均长成幼苗。

平均高度35毫米A.第一组完整的种子在实验中起实验组的作用B.第二组可知胚被损坏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

C.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的原因是剩余的子叶仍能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D.破损的种子萌发更快,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外界营养物质2.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色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D.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3.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结构分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六种生物或结构归为A类的依据是都具有细胞结构B.将衣藻和梨树归为一类的依据不是它们都能开花结果C.B类中乳酸菌进行分裂繁殖,酵母菌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都是无性生殖,它们繁殖的后代都能继承并优化亲代的性状D.B类中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成形的细胞核,B类所有生物繁殖后代都是无性生殖4.园艺中经常对花卉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据图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甲和乙必须是同一种植物B.甲必须带芽C.甲和乙合在一起时,必须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此用绳捆扎D.乙的根吸收水分肥料是生长的必要条件5.小光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和透镜位于图示位置、移动光屏到90cm处时,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烛焰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③ ④①七年级(下)科学提升赛试卷温馨提示: 2014、41.本卷共3大题,31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1页)。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班级、姓名。

3.请考生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1.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

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

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 .汽化B .液化C .凝华D .升华2.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当手较潮湿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手与金属表面之间有一层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金属的温度低,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B .金属的温度高,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C .手上的水凝固,产生极薄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D .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3.夏日下午,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硒,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的四个露天停车区,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 )A .停车区④B .停车区②C .停车区③D .停车区①4.在寒冷的北方,河水上面结了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B .冰层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0℃C .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D .无法确定冰层两表面的温度5.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 )A .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B .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C .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地前低D .霜是在地面形成的,气温必定在0℃以下;雪是在高空形成的,雪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地面气温降低6.“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诗中描述的月相( )A .是新月B .弓背向东C .出现在西方天空D .出现在农历初一7.下列是通过想象绘出的同种动物的不同体型,各部分的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

你认为哪一种体型的动物最宜生活在炎热的环境中()8.有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但玻璃管粗细不同,当他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A、内径粗的水银柱上升很快,示数较大B、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很快,示数较大C、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D、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很快,示数相同9.豆浆是我们日常早餐饮品之一,下列关于豆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豆浆属于悬浊液 B.制作豆浆的黄豆属于被子植物的种子C.不加糖的淡豆浆属于纯净物 D.喝豆浆可以为人体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10.如右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B、开始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C、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D、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汽化后,油沸腾11.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

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

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1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13.一杯水放在炉上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夏天一块冰放在桌面上桌面上,冰的上方也有“白色气”()A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变来的水的气态物质 B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变来的水的液态物质C后者主要是由冰变来的水的气态物质 D后者主要是由冰变来的水的液态物质14.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15.把0℃的水和-5℃的一块冰混合后,放在一个与外面隔热的容器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部分冰熔化,冰的质量减少B.部分水凝固,水的质量减少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D.冰和水的质量均保持不变1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酒精溶液。

他将装有酒精的量筒竖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开始时俯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仍将量筒竖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却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酒精溶液的体积()A.大于15毫升 B.小于15毫升 C.等于15毫升 D.无法确定17.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指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A.20℃ B.30℃ C.40℃ D.60℃1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温度下,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的大C.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对于a与b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19.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20.t2℃时往盛有10克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克 M和a 克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

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B.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D.温度降低到t 1℃时,M 、N 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 、N 的饱和溶液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显微镜有实验室常用的光学显微镜。

(2)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安放、 ▲ 、放片、调焦和观察等。

(3)观察字母 “P ”的装片,应用 ▲ 眼(选填“左”或“右”)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 ▲ ”。

如果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想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 ▲ 移动。

(填“左下方”或“右上方”)(4)回忆所做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不同的结构是 ▲ 和 ▲ 。

(5)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请问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④⑥(6)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象,要将图1转换成图2,下列操作次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载玻片A .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⑤ 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③22.液体汽化要吸收热量,常用的制冷设备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电冰箱电动压缩机把制冷剂压人冷凝器里,由于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制冷剂 ▲ (选“液化”或“汽化”)从(或向)外界 ▲ (选“吸收”或“放出”)热量。

然后制冷剂进入另一容器室,发生相反的变化过程。

制冷剂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使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降低到需要的数值。

23.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填写序号,下同)。

(2) t 1℃时30g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 量是 ▲ g 。

(3) 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 2℃时,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24.商店常用案秤称量货物的质量.称量时,若在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 ;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 ;若调零螺母12 溶解度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选填“大”或“小”)25.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____▲______。

2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苍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cuǒ)脚?”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

”请完善下面的实验设计,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实验思路:(1)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苍蝇;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2)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苍蝇搓“脚”的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