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

合集下载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0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0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0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0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1这次寒假学校专门安排的假期共读书目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对于雷夫·艾斯奎斯的了解并不多,如果不是学校安排,我还真是不会去查阅有关的材料。

还没有拜读过外国教师这么专门的教学心得,细读之后,我的内心翻腾起不小的“浪花”,从他坦率和刚正的叙述中获益良多。

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触。

在文章开始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年轻教师班里出现了一位邋遢的孩子,书包整天都是乱糟糟、脏兮兮的。

为了让他改掉这个毛病,年轻教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把这位学生的书包抖搂出来,并拿出相机拍照,扬言要在家长返校日公开,还说出了“谁那里有垃圾,就丢到这位同学的桌子上,反正他那里已经是垃圾桶了”的话语。

其结果是,家长十分的气愤,告到了校长处。

最可悲的是当事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自己做的对,说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指导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了。

雷夫先生认为“不要把害怕当成教育的捷径”。

工作中,我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不遵守秩序”的孩子,通常会软硬兼施、绞尽脑汁地去“对付”,正如雷夫老师所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而第56号教室,孩子很沉静,而且文明、有礼到一个难以置信的程度,这里就像是块绿洲,并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的东西——害怕。

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和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

与铁腕管理相反,雷夫老师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异的教学质量,孩子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美国一位传奇老师雷夫•艾斯奎斯攥写的。

他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带领56号教室的学生创造着教育上的奇迹。

雷夫•艾斯奎斯用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了啊、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

他曾经被授予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等荣誉。

美国的教育形式是开放的,美国的教室有着大胆的想法,正是这种特点让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开始了自己在教育上的大胆实践。

丛林学校允许雷夫老师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安排教学而不加干涉,如雷夫老师不但废止了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教材,而且经常带着孩子们出去旅游以获得更多的深层次体验,雷夫老师表现出来的那种爱与执着,让我深深地感动,他让我明白,当你潜心要在教育上为孩子们做出点什么时,不仅要有用心良苦的创意,更要有百折不挠勇气和激情四溢的践行。

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帮助孩子的教育事业中,是一种源自”真我”而奋斗的目标而乐此不彼。

英国哲学家大卫说过:“人类刻苦勤勉的重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规定,以及人类的变革。

”雷夫老师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信任是雷夫老师给了我最大的触动,信任也是书的第一部分。

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

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这种教育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异的教学质量,孩子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

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则是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第五十六号教室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培育了太多太多的人才。

然而,它的确是一个奇迹,但是,不是那间漏水而又破旧的教室的奇迹。

奇迹,就发生在老师以及孩子们的心灵上。

曾经有人这样比喻说: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块玉石。

的确,教师的义务就是对他们进行雕琢。

教育的秘诀,不是让孩子去怕你,因为怕挨你的骂而做作业,认真地看书。

或者讨你的欢喜,在你提问时,说不符合自己内心的话。

有的时候,要做某一样东西时,你表面上、嘴上说好,其实心里却不屑一顾。

这是一个亲身经历:在学校里的日子,有些时候,最怕老师问的问题就是:今天的作业多不多?有些时候,因为这个问题,会左右为难很久很久。

有些时候,明明可能要做到九点钟的作业,却说不多。

我也会想,我为什么要这么说,是为了讨好老师吗?真的,太多时候是口是心非的。

不是怕老师骂,而是已经成为一种条反射了,一种习惯——跟着老师的喜好走。

曾经的理想是老师,我当时的想法是:一心一意爱着学生,和孩子们变成哥们姐们的关系。

但是,现在来看,这种方法并不行得通,因为如果你善待他们,他们也不会善待你,就像猴子耍把戏,很听你的话,依着主人,但依然是要被人耍的。

做一个老师还是很有威风的,可是,做老师的苦与累,是只有真正做才能感受得到的。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是让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善待他们。

好吧,现在回到“奇迹” 这一个话题。

值得欣喜的是,教室和教师读的音差不多,正是这个谐音字,解开了整个教室的核心:第五十六号教师的奇迹,这样的一切,是教师创造出来的。

那是奇迹,又不是奇迹,很多人说爱可以创造出奇迹,很多人说爱可以诞生奇迹,一个教师需要用爱来创造奇迹,老师是为国家奉献的,无论他愿意不愿意,总是要爱。

奇迹会在那一刻降临。

雷夫,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他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颗赤热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们。

他的敬业与爱心,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老师并不逊于他,可以说,我们的老师也跟他一样,诚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然而,不一样的是,他收获了成功,他创造了奇迹。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精选5篇)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精选5篇)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精选5篇)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精选篇1《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向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

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必须会识破的。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

“欲齐其家,先修其身。

”作为教师,就应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礼貌礼仪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用心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

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大部分学生用心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

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样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

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以前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

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怎样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

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道歉,说声:“对不起!”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

对我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老师的教育我就愿意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都是有所帮忙的。

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校园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

读书分享《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PPT课件

读书分享《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PPT课件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作者:雷夫·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 级教师。荣获“总统国家艺术 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 奖”、 以及英国女王颁发的大 不列颠帝国勋章(M.B.E)等。
-
2
这是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赋予 学生的厚重的爱!
-
3
这所学校是美国第二大小学,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 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 样恶劣的环境下,雷夫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 他独创的阅读、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他们 如着迷般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 去。学生不仅能在全国标准化测试中取得高居全美标准 化测试前5%,而且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 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谛造者就是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 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
5
丽莎,是雷夫老师班中学习基础很差的一名学生,有 一天交作业时丽莎没有找到她的作业。雷夫老师并没有 大发雷霆,而是轻声地,带着微笑对她说“我相信你已经 把作业做好了。”并借此机会让诉丽莎认识到不应乱放东 西,让丽莎找两名好朋友帮她整理资料夹。他的这种做 法“让原本会往坏处发展的事情朝好处发展。”“再接下来 的一整年里,丽莎再也不曾忘记带作业。”这正是“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做好的教育。
-
7
这本书其实就是雷夫老师在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 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爱与奇 迹的第五十六号教室。诠释着一个老师的爱,也证明着 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
8
1、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 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2、以信任为基础、毫无恐惧的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绝 佳场所。

《第五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

《第五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

向雷夫老师学习——《第56号教师的奇迹》学习心得偃师市市直中学王武轩《第56号教师的奇迹》是“美国最好的老师”、“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著作。

有幸的是,在学校开展的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中,我们选择了这本书。

更有幸的是,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我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没有高深的教育新理论,没有时髦的教学新概念,有的只是雷夫老师26年亲身经历的教学故事、教育教学的平常做法。

尽管这样,仍然让我这个也有将近30年教龄的老师自叹不如,仍然让我在唏嘘之余收获良多。

对照雷夫老师的做法,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觉得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去学习、借鉴。

一、成功无捷径在这本书的《自序•教室里的火》有这样一段话:自己其实可以无视第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哪些狗屁倒灶事,只需要尽一切努力帮助孩子们进步。

或许不一定做得很好,但起码我努力过了。

我告诉自己,如果我这么在乎教学,在乎到连自己的头发着火都没发现的话,那么我的方向就对了。

从那以后,我决心要用“头发着了火似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连自己的头发着火都没发现”,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什么态度?这是一种忘我工作的精神,这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态度。

没有这样一种精神和态度,就没有,也绝对不会有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向雷夫老师学习,就要像雷夫老师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忘我的工作,不怕付出、不怕牺牲。

正如雷夫老师在序言最后希望读者明白的: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

毕竟,成功无捷径。

二、以身作则在这本书的第9页,有这样一段话:“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

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别想愚弄小孩,他们最聪明,一定会识破的。

”这段话,我深以为是。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但用在班级和班主任的关系上何尝不是这样!优秀的班级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没有追求卓越和上进的班主任绝对不会有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17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17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17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篇1我们学校为了提高老师的自身素养,每月都会为老师们选购一些具有价值的书籍,这次我们阅览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看到这一句话时,我的心似乎被深深地触动了……“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实践中,他逐步感悟并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观念和认识。

我想“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教育追求。

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

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

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

应该这样说,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名好教师要成长,必须得善于反思和总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这是教育的大智慧。

敬佩和感动,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

这位令人敬佩美国教师雷夫。

艾斯奎斯,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

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们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

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有这样一间教室,被很多人看做是教育的奇迹;有这样的一个人,为众多的教育者所景仰;有这样的一本书,一出版就引起全球的热评,让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为之感动。

寒假里,带着几分好奇、些许疑惑,我翻开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却意外地经历了一场心灵之旅。

细细品读,心中充盈起感动、敬佩、震撼和惭愧……我被太多的情绪紧紧包裹着,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雷夫老师对信念不懈的坚持,对工作忠诚的情感,对孩子们全心的爱意,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

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雷夫就是这样的一位好老师。

传统教育理念下,人们奉行“严师出高徒”,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无数的老师故意在学生面前板起面孔,目的是让学生怕自己,树立起所谓的“威信”。

为此,他们甚至在课堂上也听不得学生不同的声音。

这种状态下,学生成了学习机器,因循守旧,失去灵性和创造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雷夫倡导“没有害怕的教育”“没有恐惧的教室”,他用另一种方式传达着比威严更有效的武器,那就是信任与爱的力量。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别人的爱,而孩子们的这份渴望更加强烈。

为了消除班级中的恐惧,雷夫用生动的游戏让学生明白了信任的重要性,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与真诚。

学生丽莎的作业找不到了,雷夫老师用充分的信任让丽莎消除了恐惧,并且从此改掉了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学生艾伦在接受采访时说,雷夫老师会讲解500遍,直到我听懂为止。

500遍!这个数字让我震惊。

是什么给予雷夫如此的耐心?是他对自己事业和学生的痴爱。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拥挤;有的会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延伸的可能。

是什么东西决定着教室的尺度?”雷夫告诉我们,是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这段时间静下心来拜读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不论身处何处,都需要对职业的热爱、人性的洞察和对生命的尊重。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主角雷夫老师一直在洛杉矶市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

这所学校是美国第二大小学,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家庭贫困,多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移民子女。

而且第56号教室是一间漏水的教室。

硬件不行,软件也不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在同一间教室包揽了所有的课程,从1981年工作至今,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那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在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

雷夫老师因为自己的创新工作而成为美国最受尊敬的教师之一。

他是惟一同时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和世界知名主持人欧普拉“善待生命奖”的人。

他把奖金捐给了所在学校和学生,并成立了“霍巴特莎士比亚”慈善基金。

每年都有上千普通家庭的学生希望加入雷夫的班级来改变人生,也有人用百万年薪来挖这位小学教师,但雷夫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雷夫老师提供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包班教学(由一个老师教授所有的课程)的典范,无论在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综合活动,甚至班级管理,都有很好的策略。

他组织学生旅行、欣赏电影、表演
戏剧。

最特殊的是,他们透过教室内的一套经济体系学习如何处理金钱。

他要孩子每天阅读,不是为了参加测验、更不是做表面给人家看,而是因为喜欢书本才阅读,雷夫老师说:“阅读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最乐此不疲的一个活动。

”孩子们借由阅读及观赏伟大的文学作品及影片,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每个老师都抱怨上课时间不够,无法教课外的东西,但是第56号教室却可以,雷夫老师是怎么办到的呢?他做的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推广的课程整合。

任何跟生活或社会有关的知识都可以融入题目。

在他的教室里,没有“害怕”这两个字,他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处罚合乎逻辑,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

就像雷夫老师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

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雷夫老师告诉学生:“只要尽力,考试不是那么重要,就算考坏,明天太阳照样升起,地球也不会毁灭。

考不好只代表一件事:你还没有弄懂这个题目,老师再为你讲解一次。


雷夫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他一再提醒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他们的品格、诚信、道德或胸襟,都是教育的
根本。

“不会有人问他们第56号教室所重视的议题:‘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漠视这些人生重要课题?或许是因为稍稍提高分数很容易,教导诚信和道德的难度却很高。

然而,我们如果想培育非凡的学生,就必须正视这些议题。

”他的学生不但成绩优异,而且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他们会在旅行途中帮助清洁工捡垃圾、放学路上帮助受暴力威胁的同龄人。

雷夫也是一个风趣的人。

他做实验时因为太投入,头发着火了。

孩子们为了灭掉老师头发上的火,抡起胳膊去打老师的头,于是,这位老师说:“这真是梦想成真——他们终于打了自己老师的头,嘴里还说他们在试图帮助他。


如果读者希望在这本书中找到捷径,你一定会失望。

雷夫说:“教育界有太多的江湖骗子,他们教上两三年书,然后就想出一些聪明的口号,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巡回讲座。

在这个快餐型社会,对复杂问题用简单办法解决,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在中国,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

阅读时我也会抱怨雷夫你很幸运,你是在美国,换到中国看你怎么办?仔细想想,不管在哪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都是时代共有的困境,如电视、电玩剥夺太多的时间,贫穷、破裂家庭的问题以及普遍欠缺大人的指引。

很多人对中国教育体制不满。

雷夫对美国的现存教育体制也不满意,他才会以自己的努力来打破传统,以自己的创造力来引导孩子们去追求真正的教育目标,而不是舍本逐末地追求分数。

留心一下,读者会发现第56号教室没有讲台。

雷夫说:“课桌
是用来坐的,而给我薪水,不是让我在这里坐的。

”他说:“我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给孩子再多的奖赏也比不上我们用心的陪伴。

教育无捷径,真相往往是朴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