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管理》B卷试卷
旅游景区管理试题综合模拟试卷带答案期末考试卷模拟试题期末考试题测试题自测卷4

---- 学年第学期本科考试出题专用纸一、名词解释1. A.以自然环境的特色为基础的自然景点;B.以人类活动为基础的文化景区;C.人造景区。
这种分类方法从理论上比较容易区别和分类,但在实践操作中却比较困难,因为很多旅游景区同时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遗迹。
2. 向导式解说服务:以具有能动性的专门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向导式解说服务一般由景区的讲解员(也称景区导游员)完成。
3. 旅游项目:是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旅游者可以身临其境参与的,经过系统管理和经营的,创造价值的资源集合体。
4. 景区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食物和因素。
5. 旅游景区治理模式:是指一套有关旅游景区的制度安排,用来支配相关主体,包括政府监督部门、景区投资者、景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甚至后代的关系,并从该模式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或其中的某方面的效益。
二、填空1.旅游景区2.体验3. 共享性4.社区参与5.旅游生态容量三、简答1. 简述游客投诉处理的步骤。
①给游客发泄的机会。
当游客不满时,他(她)一定是心烦意乱、甚至是失去理智的。
这是他只想做两件事:第一,想把自己的不满说出来;第二,希望他的问题得以解决。
心理学上有“心理净化”现象,也就是只有游客发泄完后,才会听别人说的话。
此时,投诉接待者要做到两点:一是保持沉默。
二是让游客意识到投诉接待员正在听他们说。
②充分道歉并表示安慰和同情。
并不是只有景区出了差错时才可以道歉,只要游客在景区内有了不愉快的经历,投诉接待员都要真诚地向游客道歉。
一句道歉可能平息心中的不满甚至怒火,也表明了所在的景区对待游客的诚意。
③收集有关信息。
向投诉游客表示道歉或同情与采取解决办法不能混为一谈。
前者只是为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后者才是投诉游客真正关心的,由此就需要收集有关的信息。
《旅游景区管理》试题及答案

旅游景区管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提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本地向性的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主要在��A本国B全世界C本地区D少数民族地区2.在旅游区的开发过程中�决策者们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旅游者需要的满足B当地居民的态度C从业人员的获利情况D旅游的供需关系和市场导向3.投资方案的优化关键是��A对效益的科学分析B对客源的科学分析C对设施的科学分析D对景点的科学分析4.按照属性分类�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曲阜三孔属于��A风景型自然旅游资源系列B原始自然型自然旅游资源系列C固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D动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5.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是��A旅游资源调查B旅游资源开发C旅游线路设计D旅游市黑龙江水晶场调查6.依据旅游资源的功能�黑龙江开辟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地属于��A体育旅游地B度假—疗养休憩地C科学考察旅游地D探险旅游地7.美洲旅行代理人协会的英文缩写是��A.I H AB.A S T AC.W T OD.E T C8.旅游客源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越接近于零�则旅游客源时间分配��A越均匀B越小C越大D难以确定9.由于旅游需求在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引起的饱和是��A非季节性饱和B季节性饱和C风景点饱和D生态饱和10.区域内各旅游地皆人满为患�已无剩余的容纳能力。
这种饱和被称为��A周期性饱和B偶发性饱和C风景点饱和D生态饱和11.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因素�如政治、法律、文化、观念、管理、机制等�属于投资环境的��A软环境B主导环境C一般环境D硬环境12.在投资优惠方面�外国合营者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A25%B35%C45%D55%13.以下选项不是旅游区人才调配原则的是��A照顾差异B协商一致C因事设人D逐级晋升14.旅游区开发的决黑龙江风水师策阶段是��A资源与市场调查阶段B评估与可行性论证阶段C总体规划阶段D规划实施和管理阶段15.在旅游区用地规划中�旅行社用地属于��A旅游专项设施用地B公用设施用地C管理与居民用地D旅游加工与农副业用地16.下列线路类型中属于中尺度线路的是��A洲际旅游路线B周边旅游路线C国内旅游路线D区内旅游路线17.以沪、宁、杭为代表的旅游区和依托城市之间的关系是��A资源品味较差�区位、经济条件好B资源品味高�区位条件与经济背景较差C资源优良�区位条件好、区域经济基础好D资源优良�区位条件、区域经济背景一般18.景区入口布局的原则不包括��A海拔高低B凭借山势C借助特殊地物D线式序列导引19.资料初步整理过程中不可照抄过时的资料。
导游资格证考试 旅游政策与法规 B卷有答案

ZIMC-B0903-QR04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海洋旅游学院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旅游政策与法规》 2017 级国际邮轮领队班期末考试班级姓名学号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判断题(40题,每题0.5分,共20分)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基本的立足点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2.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段,坚持按劳与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3.旅游服务热线为12308.(B)4.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属人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对旅游市场执法,投诉受理工作的有效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
(B)5.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应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
(A)6.《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自助游,自驾游成为主要旅游方式。
(A)7.《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区间,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环境整治行动,到2020年,完成50万户贫困户“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的“三改一整”工程。
(A)8.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并且拒绝强制交易,因此,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中任何情形下均不得安排行程外的购物活动。
(B)9.旅游者有被尊重的权利和自由,因此,旅游者可用拒绝提供有关个人的健康信息。
(B)10.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损害了导游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
(B)11.在旅游活动中国年,旅游者一旦从事严重影响其他旅游者权益的活动,旅行社即可解除合同。
(B)12.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对于旅游经营者提出的顺访某著名景点的安排,须经协商后方可决定是否参加。
(B)13.合同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A)14.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不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B)15.如果因旅行社违约导致旅游者食宿费用的增加,以及产生误工等费用的,都在损害赔偿范围内。
旅游景区管理试题综合模拟试卷带答案期末考试卷模拟试题期末考试题测试题自测卷AB卷2

---- 学年第学期本科考试出题专用纸一、名词解释1. 两分法的代表是冈恩(C.Gunn),他将景区分为短时巡视型和长时聚集型两种。
Inskeep指出:这种分类方法是以两种不同的旅游形式为基础的。
短时巡视型指那些为每天参观多个景区的旅游团服务的景点;而长时聚集型指那些建在游客逗留时间较长的旅游目的地内和附近的景区。
随着国际旅游方式的变化和散客旅游者的增加,采用此分类方法区分景区类型变得日益模糊,界限不清。
2. 景区解说系统: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旅游者,帮助旅游者了解旅游景区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起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
3. 旅游最大容量:指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或称为极限容量),是以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安全最低限为标准确定的最大旅游接待量。
4. 旅游景区市场营销,是旅游景区组织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并实现自身经营和发展目标,而通过旅游市场实现交换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管理活动。
5. 国家公园,是这样一片比较广大的区域:(1)它有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通常没有或很少受到人类占据及开发的影响,这里的物种具有科学的、教育的或游憩的特定作用,或者这里存在着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2)在这里,国家最高管理机构一旦有可能,就会采取措施,在整个范围内阻止或取缔人类的占据和开发并切实尊重这里的生态、地貌或美学实体,以此证明国家公园的设立;(3)到此观光须以游憩、教育及文化陶冶为目的,并得到批准。
”二、填空1.32.设施服务3.陈列式参与式三、简答1.整体产品有哪3个层次构成?景区产品的构成如何?答案要点:整体产品是指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扩展产品3个层次;景区产品的构成包括:(1)旅游景区吸引物-核心产品(2)旅游景区活动项目-有形产品(3)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扩展产品。
2. 简述景区产品创新的具体措施。
(1)外延式开发:即开发新产品,尤其是在景区现有产品趋于成熟期和衰退期时,产品吸引力趋于下降时,迅速推出新产品,不仅可以稳定现有的客源市场,还可以招徕新的游客。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试卷

2021/6/17 undefined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试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00 分,60及格)1、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几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单选题)()11. 旅游产品的()是指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常常发生在同一个时空背景条件下,密不可分,往往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A. 同步性B. 综合性C. 不可存储性D. 不可转移性答案:A()12. 下列对旅游资源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多样性B. 转移性C. 易损性D. 可创新性答案:B()13.旅游企业的各个零售商由于区域划分的不清晰,价格的层次不齐,会导致相互恶意竞争,进而产生冲突,该种冲突是()A. 垂直渠道的冲突B. 多渠道的冲突C. 水平渠道的冲突D. 单一渠道的冲突答案:C()14. 在我国导游员队伍中,服务技巧已形成()三大风格。
A. 文化型、服务型、轻松型B. 发挥型、发展型、推进型C. 取经型、互助型、学习型D. 观察型、调研型、引导型答案:A()15. 下列对旅游景点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专用性B. 长久性C. 可控性D. 替代性答案:D()16. ()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A. 国务院B. 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C. 地方人民政府D.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答案:A()17.旅行社组织旅游者赴新、马、泰三国旅游,并与境外乙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委托该乙旅行社负责接待。
在旅游过程中,由于乙旅行社的过错,使合同中原来约定的两个景点被迫取消,造成旅游者权益损失。
旅游者的损失应当由()承担。
A. 乙旅行社B. 某甲旅行社C. 乙旅行社和某甲旅行社D. 乙旅行社或某甲旅行社答案:B()18. 世界旅游日是每年的()。
A. 6月15日B. 8月4日C. 9月27日D. 10月25日答案:C()19. 导游人员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一次性扣减()。
《旅游目的地管理》试卷二附答案

《旅游目的地管理》期末考试试卷(B)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RICI模型(5分)(2)心理承载量(5分)(3)旅游目的地形象(5分)(4)TALC理论(5分)二、简答题(共50分)(1)简述旅游目的地危机的特点。
(15分)(2)简述旅游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因。
(15分)(3)简述社区冲突的类型。
(20分)三、论述题(共30分)新时代,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面临的社会情境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0分)《旅游目的地管理》期末考试试卷(B)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RICI模型(5分)RICI模型认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分别经历资源驱动阶段、制度驱动阶段、资本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
在资源驱动发展阶段,社区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社区居民之间的资源与就业机会争夺;在制度变革驱动发展阶段,社区矛盾主要表现为社区与政府因制度变革导致的利益重新分配矛盾;在资本驱动发展阶段,社区与政府、企业出现新的矛盾;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社区居民与新的价值观的冲突往往成为新的矛盾冲突。
(2)心理承载量(5分)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无不良感受、心理情绪比较满意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
(3)旅游目的地形象(5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由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产品(吸引物)和因素交织而成的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
(4)TALC理论(5分)TALC理论将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生命体,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历史分为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稳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保持/复兴阶段。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认为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并且驱使旅游目的地从一个阶段走向下一个阶段的动力都是不同的。
五、简答题(共50分)(2)简述旅游目的地危机的特点。
(15分)相较于一般危机而言,旅游目的地危机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①敏感性。
旅游业高度依赖于人口的流动和目的地安全状况,因此凡是可能对人员流动及人员安全产生影响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形成旅游目的地危机,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
景区管理期末试卷B1

景区管理期末试卷B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
1、景区产品管理:是指对景区有形(可计量的)商品与无形(不可计量的)商品的基本功能进行配置的行为和过程。
(P17,第一章)2.景区安全管理:是指景区为了确保游客,员工和景区的安全,消除安全问题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确保景区秩序井然,保持良好运营状态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它是保证景区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维护景区声誉,建设和谐景区的重要条件。
(P177,第七章)3.现场巡视:是现场督导管理中一种最为直接的行为表现,它是指管理人员为了保证景区的正常运行,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各作业现场进行观察,检查和指导。
(P214,第八章)二、填空题,每道1分。
1、由于语境的差异,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景区称呼在具体表述中实际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景区产业的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数量扩张、结构转换、质量提升。
3、市场区位理论认为,选址的最大目标是寻求最大利润点,它主要应用于人造景区尤其是主题公园的选址。
4、一般选举法中以市场引力和区域强度为两个基本尺度,评价产品的地位。
5、文艺演出团体与景区管理公司之间的市场化经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般情况、外包模式、核心演员隶属景区管理公司,其他演员通过外借方式获取。
6、影响景区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设施、材料、方法、和环境等五个方面,亦称4M1E因素。
7、景区保卫管理标准是景区对保卫工作的质量要求和监督检查的执行依据。
8、根据景区的主导功能的差异,可以将景区划分为观光体验类景区、度假休闲类景区、资源保护类景区和综合型景区四种类型。
9、旅游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上,将被旅游者购买的商品和旅游服务的总量。
10、景区督导管理者的必备技能有专业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管理技能。
11、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是景区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12、景区投资的主要特点有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时间长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2)--《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详解

《景区经营与管理》 期末考试卷(B)年级 专业 姓名 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旅游景区2.完整性(Integrity)3.可持续旅游4.世界遗产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文物保护单位分类2.森林公园的功能3.自然保护区的分区(Zoning)4.美国黄石公园管理模式三、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题,共25分):1.举例说明旅游景区体验塑造与强化的方法2.世界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旅游发展模式评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旅游景区:旅游景区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从事旅游休闲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 区域。
2.完整性(Integrity):完整性是指旅游景区尚未被扰动过的原始状态,完整性更多的对应自然景观。
3.可持续旅游: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社会的整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1、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文物保护单位分类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即文物保护单位,如北京圆明园遗址、河北省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内蒙古成吉思汗陵等。
2.森林公园的功能答:(1)保护自然景观与森林资源,使其自然性、科学性、观赏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
(2)提供休憩、疗养的场所森林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尤其是森林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有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功能;一些病菌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存活,一些植物芬芳和气味甚至可以杀菌和治疗某些疾病。
(3)开展自然教育与科学研究森林公园具有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栖息着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保存着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地质遗迹、自然现象,人们通过游憩活动与大自然接触,亲身体验和观察,是比任何一种学习方式更生动、更持久、更有效的受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