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试题库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中,地壳运动的直接证据是:A. 岩石的变质作用B. 地震的发生C. 地壳的厚度变化D. 地壳的化学成分2. 以下哪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A. 板块边界的类型B. 板块的移动方向C. 板块的厚度D. 板块的相互作用3. 地壳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通常会导致: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的抬升D. 所有以上4.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砂岩5.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形成山脉B. 形成平原C. 形成河流D. 形成湖泊二、填空题1. 地壳运动的直接结果之一是______,它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数个______,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
3. 地壳运动中,板块的边界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解释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1. 地震2. 板块3. 俯冲带、发散带、转换带4. 地壳运动三、简答题1.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通过板块的移动、碰撞和分离,影响着地球的表面。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形成山脉、高原、海沟和裂谷。
同时,地壳运动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板块的相互作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发这些自然灾害。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数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半固态的地幔上层上。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分离和滑移,这些作用力是地壳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板块的移动导致地壳的抬升、下降,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地球表面许多地质现象,如山脉的形成、海沟的发育和地震带的分布。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
(4分)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4分)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
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
(4分)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
(4分)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
(4分)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
(4分)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
(4分)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
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
(4分)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
(4分)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
(4分)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
(4分)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构造地质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一、单选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_____;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_____。
(4分)(A) 体力,面力(B) 面力,体力(C) 作用力,重力(D) 重力,作用力参考答案:B2. 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_____,韧性_____。
(4分)(A) 增加,减弱(B) 提高,增强(C) 降低,增强(D) 减弱,差弱参考答案:B3. 应变速率小,_____塑性变形。
(4分)(A) 不利于(B) 有利于(C) 不影响(D) 不确定参考答案:B4. 在地质观测中,可以通过有限应变状态的对比.劈理折射的对比.香肠构造的对比.褶皱形态的对比等来了解不同岩层的相对_____。
)(A) 强度(B) 坚硬度(C) 能干性(D) 抗磨性参考答案:C5. 核幔结构是_____结果形成的。
(4分)(A) 动态重结晶(B) 静态重结晶(C) 岩浆冷却(D) 低温变形参考答案:A6. 在围限压力下,当压力超出一定值时岩石就会以某种方式破裂,发生断裂变形,此时的压力值就称为岩石的_____。
(A) 压力强度(B) 抵抗强度(C) 极限强度(D) 变形强度参考答案:C7. 在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中,当温度升高时,会造成岩石的_____。
(4分)(A)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也增大。
(B)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减小,韧性增大。
(C) 屈服极限减小,脆性增大,韧性减小。
(D) 屈服极限减小,韧性增大。
参考答案:D8. 在应力作用下,晶体沿内部一定的滑移系发生的滑动称作(),是岩石塑性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
(4分) (A) 晶内滑动(B) 位错滑动(C) 颗粒边界滑动(D) 蠕动参考答案:A9. 下面哪一个产状要素不是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_______。
(4分)(A) 倾伏向(B) 倾向(C) 侧伏向(D) 侧伏角参考答案:B10. 一套地层沉积后,经过短暂沉积间断并无大的构造运动,又接受新的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地震学B. 构造地貌学C. 地壳形变与应力分析D. 火山学2. 下列哪个板块边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围?A. 转换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会聚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3.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畴?A. 山脉的抬升与折叠B. 地壳的断裂与错动C. 盆地的热演化D. 火山的喷发与喷涌4. 造成地壳形变的应力类型不包括:A. 压缩应力B. 拉伸应力C. 剪切应力D. 惯性应力5.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波和地震活动的科学,以下对地震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震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地壳震动B. 地震波是由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震波动C. 地震学只研究大地震D. 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无关6. 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P波是第一类型到达的地震波B. S波是横波,不会经过液体传播C. 表面波是最大振幅的波动类型D. 极大地震波发生在震源点附近7. 下列哪个地震带常常发生大地震?A. 地壳折卷带B. 热点活动带C. 会聚带D. 隆升带8. 以下哪个板块边界形式容易出现断裂地震?A. 会聚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瓦解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9. 下列地震预报方法中,哪种方法目前还难以实现准确预报?A. 地震前兆法B. 地震孕育区识别法C. 地震活动模拟法D. 地震短期预报法10.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减震措施?A. 土地合理利用B.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C. 建设抗震建筑D.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构造地貌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表面的地貌特征。
2. 地壳的形变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
3. 地震前的地壳应力状态可通过__________来测定。
4. __________是地震发生的突然破裂带。
5.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题目:解释什么是构造地质学,并举例说明。
答案: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上岩石形成、变形和运动的学科。
它关注地壳中的各种构造特征,如山脉、断层、褶皱、岩浆活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规律。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理现象的形成机制。
例子:山脉:构造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就是山脉的形成与演化。
山脉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貌特征之一,通常由岩石的变形和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引起的。
2. 试题:题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分类,并说明地震带的形成。
答案:地震是地球上岩石断裂和释放能量的结果。
主要有以下原因:1) 构造应力积累:地壳中的板块运动导致断层上积累了巨大的构造应力。
2) 断层滑动:当构造应力超过断层的摩擦力,断层将发生滑动,释放能量。
地震根据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浅震、深震、挤压性地震、拉张性地震和剪切性地震。
地震带是指地球上地震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其形成与板块边界和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相互作用,导致该地区地壳不断发生断裂和地震活动,成为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3. 试题:题目:解释构造地质学中的褶皱,并阐述其形成原理。
答案:在构造地质学中,褶皱是地壳中岩石层发生弯曲的一种现象。
褶皱形成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构造应力:地质构造的应力作用是褶皱形成的直接原因。
压缩(挤压)应力导致岩石层在垂直于应力方向上发生挤压应变,从而形成褶皱。
2) 岩石的变形能力:一般来说,岩石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
当受到挤压应力时,岩石层会产生弯曲而不是断裂,从而形成褶皱。
褶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分类:按照褶皱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褶皱的斜度、周期、幅度和形状;按照构造应力的不同,可分为挤压性褶皱和拉张性褶皱;按照褶皱发育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对称性褶皱和不对称性褶皱。
构造地质学答案

构造地质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在岩层产状要素的象限角表示法中,N65ºW/25ºSW表示:( )。
[单选题] *A)走向为65ºB)倾向为65ºC)倾角为25º(正确答案)D)走向为25º2.在兰姆赛褶皱几何分类中,哪种褶皱的等倾斜线向外弧收敛?( ) [单选题] *A)I类B)Ⅱ类C)Ⅲ类(正确答案)D)IA型3.下列岩石中,通常哪种岩石抗压强度最高?( ) [单选题] *A)花岗岩(正确答案)B)灰岩C)砂岩D)页岩4.下列哪种构造通常平行于应变椭球体的BC面?( ) [单选题] *A)张裂面(正确答案)B)褶皱轴面C)拉伸线理D)褶皱轴面片理5.下列哪种变形不属于均匀变形?( ) [单选题] *A)直线伸缩B)单剪应变C)纯剪应变D)弯曲(正确答案)6. 下列哪种变形属于旋转变形?( ) [单选题] *A)直线伸缩B)单剪应变(正确答案)C)纯剪应变D)平面伸缩7.下列哪种构造不属于面状构造?( ) [单选题] *A)劈理B)片麻理C)片理D)褶皱枢纽(正确答案)8. 劈理为大型构造的从属构造,与褶皱、断层和区域性流变构造在几何和成因上有着密切关系。
下列哪种是受岩性及层面控制、与层理斜交的劈理?( ) [单选题] *A)轴面劈理B)层间劈理(正确答案)C)顺层劈理D)断裂劈理9.根据观察的尺度,可将线理分为小型线理和大型线理。
下列哪种通常不属于小型线理?( ) [单选题] *A)拉伸线理B)交面线理C)矿物生长线理D)石香肠(正确答案)10. 通常,将劈理的间隔分为四级,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大间隔>5mmB)小间隔0.1~5mmC)微间隔0.01~0.1mmD)连续<10mm(正确答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 杜思清和吴德超有关沉积岩区叠加褶皱分类包括:( )。
*A)跨褶型(正确答案)B)移褶性(正确答案)C)重褶型(正确答案)D)限褶型(正确答案)E)弯转型和加强型(正确答案)2. 根据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褶皱可以分为七种主要类型:( )。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参考答案)

很多网上的试题集是没有答案的,此份文档不同之处就是上面的网站,公布了所有答案,构造地质,考试专用在线答题网站,并附录下面选择题的答案,,赶紧下载吧!!.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A.走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A.视倾角B.斜倾角C.真倾角4.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A.倾伏角B.倾伏向C.A和B5.地层的面向(facing)向下表明地层A.正常B.倒转C.直立6.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7.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A.整合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A.顶面B.底面C.褶皱面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A.由细变粗B. 由粗变细C. 没有明显变化10. 滑塌构造是A. 次生变形B. 成岩后变形C. 软沉积物变形二、简答题11. 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12. 在“V”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3. 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4. 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5. 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 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3.1应力一、选择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构造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地球的哪一部分?A. 大气层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C2.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什么?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页岩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A. 地球表面由若干刚性板块组成B. 板块之间存在相互作用C.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D. 所有板块都以相同的速度移动答案:D4. 岩石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形成新的岩石,这个过程被称为什么?A. 变质作用B. 沉积作用C. 岩浆作用D. 风化作用答案:A5. 以下哪种力是构造地质学中最为重要的力?A. 重力B. 磁力C. 张力D. 摩擦力答案:C二、填空题6. 构造地质学中的三大类岩石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7.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地质体位置的改变被称为______。
答案:构造运动8. 岩石圈板块之间的主要边界类型包括发散边界、______和______。
答案:收敛边界、走滑边界9. 地震通常发生在板块边界附近的______带。
答案:活动10.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塑性流动的现象称为______。
答案:塑性变形三、简答题11. 简要说明什么是走滑断层,并给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答案:走滑断层是一种断层类型,其中岩石沿着断层面平行移动,不涉及岩石的上抬或下降。
一个实际的例子是加州的圣安地列斯断层。
12. 解释岩石圈的分层结构,并说明每层的特点。
答案:岩石圈主要由两层组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地幔)。
地壳由较轻的硅酸盐岩石组成,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上地幔顶部是岩石圈的一部分,由更重的镁铁质岩石组成,通常在板块构造中与地壳一起移动。
四、论述题13. 论述板块构造学说对现代地质学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地球动力学的理解,它解释了地震、火山活动、山脉形成等现象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词解释(共73道)001 视倾角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视倾角,也叫假倾角。
002 真倾角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垂直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真倾角。
003 侧伏向与侧伏角Ans: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平面上的侧伏角,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叫侧伏向。
004 倾伏向与倾伏角Ans: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叫倾伏向;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所夹锐角叫倾伏角。
005 应力Ans:单位面积的附加应力006 差异应力Ans:σ1、σ3的差值007 应力轨迹Ans:各个应力状态的连线008 线应变Ans:变形的结果引起物体内质点之间的线段的变化,常用单位长度的改变量来表示。
009 剪应变Ans:变形的结果引起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的变化叫做剪应变。
010 剪裂角Ans: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011 共轭剪裂角Ans:两组共轭剪节理的夹角为共轭剪裂角。
012 均匀应变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013 非均匀应变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发生变化的变形。
014 应变椭球体Ans: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形成为一个椭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便是应变椭球体。
015 旋转变形Ans: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发生改变的变形叫旋转变形。
016 非旋转变形Ans: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未发生改变的变形叫非旋转变形。
017 共轴递进变形Ans: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一致,叫做共轴递进变形。
018 非共轴递进变形Ans: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不一致,叫做非共轴递进变形。
019 增量应变Ans:变形期中某一瞬间正在发生的小应变叫增量应变。
020 有限应变Ans: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称为有限应变021 蠕变Ans: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的变形称为蠕变。
022 劈理Ans: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此生面状构造。
023 劈理域Ans:劈理域:由层状硅酸盐或不溶残余物质富集成的平行或交织状的薄条状或薄膜。
024 微劈石Ans:夹与劈理域之间的窄的平板状或透镜状的岩片。
025 透入性构造Ans:在一个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弥漫整体的构造叫透入性构造。
026 非透入性构造Ans:指仅仅产生于地质体局部或只影响某个别区段的构造叫非透入性构造027 连续劈理Ans:凡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宽度极小,以致只能借助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劈理域和微劈石的劈理。
028 不连续劈理Ans:劈理域在岩石中具有明显间隔,用肉眼就能直接鉴别劈理域和微劈石的劈理。
029 拉伸线理Ans: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等平行排列而显示的线状构造。
030 交面线理Ans:两组面理相交或面理与层理相交形成的线理。
031 皱纹线理Ans:先存面理上的微细褶皱的枢纽平行排列而成的线理。
032 矿物生长线理Ans: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顺其长轴定向排列而成的线理。
033 石香肠构造Ans:又称布丁构造,是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岩层挤压时形成的,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强硬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构成断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故石香肠构造是各种断块、裂隙与楔入褶皱或分泌物充填的构造组合。
034 窗棂构造Ans:窗棂构造是强硬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圆柱状大型线状构造。
035 压力影构造Ans:是矿物生长线理的另一种表现。
由岩石中相对刚性的物体及其两侧(或四周)在变形中发育的同构造纤维状结晶矿物组成。
岩石中作为相对刚性的物体有黄铁矿、磁铁矿,还有化石、砾石、岩屑和变斑晶等。
变形一般不强,只出现微破裂、波状消光、变形纹等。
核心物质两侧的结晶纤维由石英、方解石、云母或绿泥石等矿物组成。
036 枢纽Ans:单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037 褶皱脊线Ans:同一褶皱面上沿着背形最高点的连线。
038 翼间角Ans: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
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通过两翼上两个拐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
039 轴面Ans: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连成的面叫轴面。
040 轴迹Ans:轴面与地形面的交线在地质图上的投影称为地质图上的轴迹。
041 褶轴褶轴:从几何学观点来看,转折端浑圆的褶皱面,可看作一条直线通过平行自身移动而构成的一个曲面,这条直线成为褶轴,这种褶皱称为圆柱状褶皱。
042 平行褶皱褶皱面做平行弯曲的褶皱,同一褶皱层的厚度在褶皱的各部分一致,所以也叫等厚褶皱,弯曲的各层具有同一个曲率中心,所以也叫同心褶皱。
043 相似褶皱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做相似弯曲的褶皱。
各面的曲率相同,但是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
所以,褶皱的形态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同一褶皱层的厚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两翼变薄,转折端加厚,平行轴面量出的视厚度在褶皱的各部位保持一致。
044 隔档式褶皱又称梳状褶皱,由一系列平行褶皱组成,其特点是背斜紧闭,发育完整,而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平缓开阔。
045 隔槽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褶皱组成,其特点是向斜紧闭,发育完整,而两个向斜之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常呈箱状。
046 迭加褶皱又称重褶皱,指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
047 纵弯褶皱作用指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应力的作用而形成的褶皱。
048 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应力作用而发生弯曲的行为称为横弯褶皱作用。
049 共轴迭加褶皱由早期等斜至平卧褶皱与晚期直立水平褶皱,在两期褶皱轴或枢纽近于平行叠加情况下形成的褶皱叫共轴叠加褶皱。
050 横跨褶皱叠加褶皱中,由两期皆为直立水平褶皱,两期褶皱轴直交的横跨叠加形成的褶皱叫横跨褶皱。
051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呈规律性变化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系。
052 节理组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同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致和力学性质相同一群节理叫做节理组。
053 追综张节理承袭、利用共轭剪裂面而形成的,表征张性特点的节理。
054 共轭剪节理同一、统一构造应力场控制产生的两组相交且彼此切割的剪节理。
055 张节理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称张节理。
056 剪节理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称剪节理。
057 滑距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
是根据错动前的一个点,错动后分成两个对应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058 断距指被错断岩层在两盘上的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
059 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060 阶步在断层滑动面上常有与擦痕直交的微细陡坎,这种微细陡坎称为阶步。
061 逆冲推覆构造大型逆冲断层的上盘,因从远处推移而来而称为外来岩体,下盘意味着相对不动而称为原地岩体。
推覆体就是一种外来岩体,因总体称平板状又称逆冲岩席。
逆冲断层与推覆体共同构成逆冲推覆构造或推覆构造。
062 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外来岩体大片剥蚀掉,只在大片被剥露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
称为飞来峰。
063 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一片外来岩块中出现一小片由断层封闭的原地岩块,常常是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由断层封闭的较年轻地层,这种现象叫构造窗。
064 同沉积断层又称生长断层一般为走向正断层,主要发育在沉积盆地边缘。
断层一边活动一边在断层两侧发生沉积。
065 碎裂岩断层两盘研磨的更细的断层岩,由原岩的岩纷或细粒或原岩的矿物碎粒组成。
颗粒一般在0。
01-2mm之间。
066 擦痕断层两盘岩石被磨碎的岩屑和岩纷在断层面上刻划的结果,擦痕有时表现为一端粗而深,一端细而浅,由粗而深端到细而浅端一般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067 地垒由两组走向近平行,反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
068 地堑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
069 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是岩石在韧性状态下发生连续变形的狭窄高剪切应变带。
070 S-C组构韧性剪切带内常发育两种面理:1、平行于剪切带内的应变椭球体的XfYf面的剪切带内面理(S),在剪切带内呈“S”形展布。
2、糜棱岩面理(C)。
糜棱岩面理实际上是一系列平行于剪切带边界的间隔排列的小型强剪切应变带。
常由更小的颗粒或云母等矿物所组成。
“S”型面理和“C”型面理所夹的锐角指示剪切带的剪切方向。
071 糜棱岩糜棱岩是具有下列四种特征的断层岩:1、与原岩相比,粒度显著减小;2、具增强的面理和(或)线理;3、发育于狭窄的强应变带内;4、岩石中至少有一种主要的造岩矿物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
072 鞘褶皱是韧性剪切带内一种特殊的A型褶皱。
因其形似刀鞘故名鞘褶皱。
大多呈扁圆状或舌状,或呈圆筒状,多数为不对称褶皱,沿剪切方向拉的很长。
073 构造置换主要指发生在变质岩石中,表征次生构造面理取代原岩层理或早期面理的构造现象。
2.选择题(共31道)001 Quest: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要素A:走向和倾向()B:倾向和倾角()C:走向和倾角()Ans:B002 Quest: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A:平行不整合()B:角度不整合()C:整合()D:假整合()Ans:B003 Quest:岩层的真倾角A:大于视倾角()B:小于视倾角()C:等于视倾角()Ans:A004 Quest:递进变形过程中,在非常微小瞬间发生微量应变是A:无限小应变()B:有限应变() C:增量应变()D:非均匀应变()Ans:C005 Quest:在共轴递进变形中,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体主轴A:平行()B:不平行()C:可平行也可不平行()Ans:A006 Quest:在单剪状态下,剪切面平行A:应变椭球体的XY面()B:应变椭球体的XZ面()C:ab运动面()D:应变椭球体的YZ面()Ans:A007 Quest:在体积不变情况下弗林图解中K=1的应变椭球体形态是A:旋转扁球体()B:长形椭球体()C:扁形椭球体()D:平面应变椭球体()Ans:008 Quest:岩层产状和厚度不变,若坡向与倾向相同,当坡角越接近倾角时,则露头宽度A:越小()B:越大()C:无变化()Ans:B009 Quest:在共轴递进变形情况下应变椭球体长轴大体相当于A:最大压应力方向()B:最大张应力方向()C:中间应力轴方向()Ans:B010 Quest:S形雁行张节理的变形机制是A:挤压作用()B:共轴递进变形()C:非共轴递进变形()Ans:A011 Quest:节理系是指A:在一个露头上所有节理组合()B:在一次构造应力场中形成产状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组合()C:在一次构造应力场中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理的组合()D:在一个地区所有产状、性质相同的节理统称()Ans:C012 Quest:线理延伸方向与应变椭球体A轴一致的A型线理有A:石香肠构造()B:皱纹线理()C:矿物生长线理()Ans:C013 Quest:旋转应变是一种A:纯剪应变()B:共轴应变()C:非共轴应变()Ans:A014 Quest:褶皱内外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A:相似褶皱()B:等厚褶皱()C:平行褶皱()D:顶薄褶皱()Ans:B015 Quest:在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出现地层重复最可能有下列哪种构造A:褶皱()B:断裂()C:褶皱和断裂()Ans:A016 Quest:影响褶皱主波长的主要因素有A:能干层厚度和能干层与介质的粘度比()B:应力大小和能干层厚度()C:应力大小和应力作用的时间长短()D:能干层粘度和能干层与介质的厚度比()Ans:A017 Quest:在地层层序正常地区,顺着褶皱枢纽倾伏方向观察时,地层时代A:由新到老()B:由老到新()C:背斜由老到新,向斜由新到老()Ans:C018 Quest:鞘褶皱是一种特殊的A型褶皱,它是A:在强烈压扁条件下产生()B:在强烈拉伸条件下产生()C:发育在韧性剪切带中强烈剪切部位()Ans:C019 Quest:平行褶皱的等倾斜线特征为A:与轴面平行且等长()B:向内弧收敛且等长()C:向内弧收敛且不等长()D:向外弧收敛且等长()Ans:B020 Quest:褶皱枢纽是指A:单一褶曲面往上凸的最高点连线()B:单一褶曲面往下凹的最低点连线()C:单一褶曲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D:褶曲轴面与地面交线()Ans:C021 Quest:中和面褶皱作用形成褶皱各处垂直层面厚度不变,其典型的褶皱形态为A:顶厚褶皱()B:相似褶皱()C:平行褶皱()D:顶薄褶皱()Ans:C022 Quest:轴面直立枢纽倾伏的褶皱称为A:直立倾伏褶皱()B:斜歪倾伏褶皱()C:斜卧褶皱()Ans:A023 Quest: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A:σ2直立,σ1σ3水平()B:σ1直立,σ2σ3水平()C:σ3直立,σ1σ2水平()Ans:B024 Quest:断层两盘地层真断距是下列哪种剖面上测得的A:垂直地层走向的剖面()B:平行地层走向的剖面()C: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D:平行断层走向的剖面()Ans:C025 Quest: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的断层是A:横断层()B:倾向断层()C:走向断层()D:顺层断层()Ans:B026 Quest: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性质相同的断层形成的断层组合是A:阶梯状断层()B:迭瓦状断层()C:雁行式平移断层()D:前面三种都可能()Ans:D027 Quest:当断面直立时,擦痕的侧伏角A:与倾伏角相同()B:比倾伏角大()C:比倾伏角小()D:与倾伏角无关()Ans:A028 Quest:飞来峰指A:在外来系统岩石广布的区内,因剥蚀出露的一小片被断层所围限的原地系统岩石()B:在原地系统岩石分布区,因剥蚀而残留一小片被断层围限的外来系统岩块()C:在地形较高处看到的孤立的地质体D:在地形低洼处的不同于其周围岩石的地质体() Ans:B029 Quest:剥离断层是A:位移量很大的逆断层()B:巨大狭长的断陷盆地()C:低缓的大型伸展正断层()Ans:C030 Quest:逆冲断层产状与上下盘岩层产状一致地段叫A:断坪()B:断坡()Ans:A031 Quest:糜棱岩是指A:较高温度和应力差下矿物发生塑性变形而成()B:由一种坚硬岩石构成的构造岩()C:脆性破碎研磨而成()Ans:A3.填空题(共25道)001 Quest: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褶皱可分为______________Ans:1.直立、斜歪、倒转、平卧、翻卷002 Quest:以长宽比为标准,将褶皱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s:2.等轴、短轴、线状003 Quest:脆性断层构造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s:3.角砾、碎裂、超碎裂、玻化、断层泥004 Quest: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构造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s:4.初糜棱、糜棱、千糜、变晶糜棱岩005 Quest:隔挡式褶皱的特点为是:背斜_________;向斜_________;隔槽式褶皱的特点是背斜_________;向斜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