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类专业本科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试卷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医学本科)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
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
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
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 )A、红舌B、绛舌C、淡白舌D、紫舌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A、热邪壅肺B、胃热亢盛C、肝胆火盛D、阴虚内热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 )A、肺B、肝胆C、脾胃D、肾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A、迟脉B、弱脉C、濡脉D、微脉20、滑数脉多见于( )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 )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题

《针灸治疗学》期末考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3×3=9分)三部配穴法:宛陈则除之:五十肩: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划√,错的划×,并将其更正。
5×2=10分)1、虚脱的病人,针灸治疗不可选取水沟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八脉交会配穴法,内关、照海多用于治疗心、胸、胃的疾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阳气盛,阴气虚可导致失眠,治疗应泻照海,补申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胃气上逆可致呕吐,胃气上逆动膈则致咳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针灸治疗失眠,一般以下午或临睡前1-2h治疗为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论述题(21分)周某,女,60岁,干部。
2005年9月26日初诊。
5日前在家打扫卫生,因提重物不慎扭伤腰部,次日晨起即感腰痛如刺,痛处固定,俯仰不便,日轻夜重,痛处拒按,今日上述症状更加明显,遂来诊。
腰部明显按压痛,转侧不利。
舌质暗紫,苔薄白,脉弦涩。
1、要求写出诊断(5分)、治法(2分)、针灸处方及方义(9分)2、如果患者是在2008年8月9日14:00分来就诊,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处方之外还可配什么穴?(写出推算过程,共5分)四、填空题(20×1=20分)1、针灸配穴中,按部配穴方法包括局部配穴法、、、、三部配穴法等五种。
中医与诊断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医与诊断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A. 望、闻、问、切B. 辨证论治C. 阴阳五行D. 脏腑经络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内容?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摸诊3.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舌质的颜色变化主要反映的是:A. 心火B. 肝气C. 脾湿D. 肾水4. 脉象中的“滑脉”通常与哪种病理状态相关?A. 气血两虚B. 痰湿内阻C. 肝阳上亢D. 肾精不足5-20. (类似结构的题目,覆盖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方法、常见病症的诊断等)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中医诊断中的“望诊”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望面色B. 望舌质C. 望指甲D. 望体态22.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的“八纲辨证”?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23-28. (类似结构的题目,涵盖中医诊断的其他方面)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9.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脉象”中的“洪脉”通常指的是脉象________、________。
31-33. (类似结构的题目,填空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知识)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34. 简述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35. 描述中医“望舌”时应注意观察哪些方面?36. 中医中“问诊”通常包括哪些内容?37. 简述“脉象”中的“细脉”所代表的病理意义。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38. 论述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重要性。
39.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医如何通过“辨证”来确定治疗方法。
六、病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40. 患者,男性,35岁,主诉近一个月来常感胸闷,咳嗽,痰多色白,舌苔白腻,脉象滑。
请根据中医诊断学进行辨证分析,并提出可能的治疗方案。
41. 患者,女性,42岁,自述近期情绪低落,失眠多梦,伴有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脉象细数。
中医诊断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六、论述题(共25分) 1 简述腐苔与腻苔的区别及各自的主病。 2 简述带脉病证的临床表现及进行证候分析。
七、病例分析题(15分) 毕某,女,72岁,咳嗽气喘16年,入冬即发,近3年则四时皆发,伴心悸,动则尤甚 , 20天前因外感寒邪,咳喘,心悸加重,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吐白色泡沫痰,有时大汗淋
4 燥咳的特点为: A 咳声重浊 B 咳声清脆 C 咳声如犬吠 D 咳声低微 E 咳声紧闷
5 太阳经头痛的特点为: A 两侧太阳穴附近痛甚 B 前额部连及眉棱骨痛 C 巅顶痛 D 后头痛项背 E 头痛连齿
6 男子阳痿滑泄,女子经少或经闭,证属: A 肾阳虚证 B 肾气不固 C 肾阳虚证 D 肾精不足 E 肝肾阴虚
10 以下哪项不是寒证的临床表现: A 舌淡苔白 B 面色苍白 C 尿清量多 D 脉沉迟无力 E 头重如裹
11 咽喉漫肿淡红,肿痛不甚的原因是: A 肺胃积热 B 痰湿凝聚 C 阳虚 D 寒凝咽喉 E 阴虚火旺
12 某女,26岁,症见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月经先期量多,舌质红绛, 脉数,此证为: A 阴虚有热 B 湿热内阻 C 血热 D 气虚发热 E 瘀热搏结
2 分析: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患者久病咳喘,肺肾气虚,肾不纳气,则见喘促 , 呼多吸少,不能平卧;气虚则水液聚而炎痰,故痰液清稀带泡沫;气不归根,阳虚欲脱,则 见喘促加重,汗出肢厥,神昏,脉微等。
5 适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有: (1)八纲辨证(2)气血津液辨证(3)脏腑辨证
(4)经络辨证 6 妊娠恶阻的诊断依据有:(1)已婚妇女停经(2)呕吐(3)脉滑数冲和(4)厌食 7 渴不多饮可见于:(1)阴虚(2)湿热(3)热入营分(4)痰饮 8 以下何证属于气分证的范围:(1)热壅于肺(2)脾胃湿热(3)热迫大肠(4)小 肠实热 9 蛔虫病的症状有:(1)皮下结节(2)肛门瘙痒(3)癫痫(4)面黄肌瘦 10 引起内燥证的原因有:(1)进食困难(2)过分限制饮食(3)脾胃虚弱(4)癃 闭 11 由于胃气上逆,临床上可出现:(1)呕吐(2)胃痛(3)呃逆或嗳气(4)气厥 12 裂纹舌形成的病机是:(1)阴虚液涸(2)热盛伤津(3)血虚不润(4)脾虚湿 困
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2套汇编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根据脏腑在舌面上的相关分布,舌尖属()。
A.肾B.肝C.脾D.以上都不是2.潮热而兼胸闷不饥、头身困重者,多属()。
A.阳明潮热B.气虚发热C.湿温潮热D.阴虚潮热3.表实证临床表现的特点是()。
A.头身困重、脉浮缓B.发热面赤、无汗C.恶寒、头身疼痛D.恶寒发热、无汗4.症见胸肋灼痛、急躁易怒、头晕口苦、咳嗽咯血、舌红、脉弦数,可诊断为()。
A.肝火上炎B.肝胆湿热C.肝火犯肺D.肺阴亏虚5.微脉主要见于()。
A.阳衰B.气虚C.阴竭D.血虚6.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证属()。
A.表寒里热证B.寒热错杂证C.上热下寒证D.半表半里证7.病人饭后神疲,困倦易睡者,多属()。
A.痰湿中阻B.脾气虚弱C.心肾阳虚D.热入心包8.脘腹胀满,不思饭食,身重困倦、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肝胆湿热B.大肠湿热C.脾胃湿热D.以上均非9.目暗睛迷、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是由于()。
A.肺脾精气衰竭B.肝肾精气俱衰C.心之精气衰败D.邪陷心包10.病人头痛和裹、肢体困重者为()。
A.痰湿头痛B.风湿头痛C.风热头痛D.风寒头痛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舌质紫的主病有()。
A.热炽B.寒凝C.血虚D.气脱E.气血壅滞2.但头汗出一症,多见于()。
A.肺脾气虚B.上焦热蒸C.中焦湿热D.虚阳上越E.阴虚内热3.病人语言蹇涩,可见于()。
A.风痰阻络B.风痰阻肺C.痰火扰心D.热闭心包E.风痰蒙蔽清窍4.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状表现有()。
A.心悸怔仲B.潮热C.失眠我梦D.舌红E.脉细数5.在下列经脉病证中,主少腹病证的有()。
中医学本科课程《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八)

中医学本科课程《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1型题:1.创立“六经辨证”的医家是()A.张机B.王叔和C.成无己D.王冰E.张景岳2.下列各项中,属太阳病主症主脉的是()A.恶寒发热,头痛脉浮B.头身疼痛,恶寒无汗C.头项强痛,恶寒脉浮D.恶寒发热,汗出脉浮E.恶寒发热,无汗脉紧3.太阳中风证的主要病机是()A.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B.风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失和C.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正邪交争D.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肺气失宣E.风寒束表,卫强营弱,肺气上逆4.阳明病以“胃家实”为主要病机。
“胃家实”是指()A.胃肠实证热证B.胃肠邪气盛实C.胃肠燥实证D.胃肠燥热亢盛E.胃肠热证5.下列各项中对于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具有鉴别意义的是()A.腹满的轻重B.有无神志变化C.是否发热D.有无燥屎内结E.汗出的多少6.太阴病证的主要机理是()A.气机不利,胃肠热结B.心肾阳虚,阴寒内盛C.脾阳虚衰,寒湿内停D.枢机不利,邪结少阳E.邪传脏腑,里热炽盛7.在六经传变中,太阳病证不愈,直入少阳经,称为()A.越经传B.循经传C.直中D.表里传E.并病8.营分证的病机特点是()A.热在营阴,阴液耗伤B.营阴受损,心神被扰C.热在心营,引动肝风D.热在心肝,伤血动风E.热伤营阴,耗伤精血9.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学家是()A.叶天士B.吴瑭C.刘河间D.薛生白E.王孟英10.三焦辨证中逆传心包证的主要病机是()A.邪犯肺卫,肺失宣降B.邪传心包,闭阻心窍C.邪传心包,胃肠热结D.营阴受损,心神被扰E.邪入营血,热盛伤阴(二)A2型题:1.病人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面赤,气粗似喘,心烦躁扰,舌苔黄燥,脉洪大,其证属()A.阳明腑证B.阳明经证C.太阳腑证D.少阳腑证E.少阳经证2.病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或目赤,耳聋,腹痛,胁下痞硬,或心悸,小便不利,舌淡红或舌尖红,脉弦,其证属()A.少阳腑证B.阳明腑证C.少阳经证D.阳明经证E.太阳腑证(三)B1型题:A.外感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B.两经或三经病证同时出现C.伤寒病一经病证未解,又出现另一经的病证D.相隔一经或两经传E.表里两经之间的传变1.六经辨证中的“合病”是指()2.六经辨证中的“并病”是指()A.血分实热证B.血分虚热证C.营分证D.气分证E.卫分证3.身热夜甚,出血,动风,神昏谵语,斑疹紫黑及舌质深绛,其证属()4.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神疲欲寐,耳聋,形瘦,脉虚细,其证属()(四)X型题:1.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是( )A.无热恶寒B.精神萎靡C.四肢厥冷D.下利清谷E.小便清长2.少阳腑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寒热往来B.胸胁苦满C.呕吐不止D.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E.默默不欲饮食3.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卫分证的表现是()A.发热,微恶风寒B.舌边尖红C.脉数有力D.恶热,舌红,苔黄E.脉浮数4.卫气营血辨证中,营分证的辨证特点是()A.身热夜甚B.心烦或神昏谵语C.斑疹隐隐D.暮热早凉E.舌红绛,脉细数二、词语解释:1.太阳中风证2.阳明腑证3.营分证4.上焦病证三、填空题:1.六经的常见证候有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厥阴病证。
中医与诊断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医与诊断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是:A. 闻、问、切、诊B. 观、听、问、切C. 听、问、观、问D. 闻、观、问、切答案:A2. 中医诊断的目的是:A. 判断疾病的名称B. 判断病人的体温C. 判断疾病的原因D. 判断病人的性格答案:C3. 下面哪个不是中医诊断的方法之一?A. 观察病人的外貌B. 针灸治疗C. 听取病史D. 询问病人的症状答案:B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医诊断中需要注意的?A. 确定疾病的发病时间B. 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C. 观察病人的舌苔D. 询问病人的家族病史答案:A5. 下面哪一个是中医诊断病症的关键?A. 分析轻重B. 观察病人的外貌C. 针灸治疗D. 询问病人的症状答案:D二、问答题1. 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是闻、问、切、诊。
2. 中医诊断的目的是什么?答:中医诊断的目的是判断疾病的原因。
3. 中医诊断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答:中医诊断中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外貌、听取病史、询问病人的症状、观察病人的舌苔,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家族病史。
4. 在中医诊断中,哪一个环节最为关键?答:在中医诊断中,询问病人的症状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5. 为什么中医诊断中需要观察病人的外貌?答:观察病人的外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气色、精神状态以及病变的部位等信息,从而辅助诊断。
三、综合分析题中医诊断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现代医学发展迅速,诊断方法也越来越先进,但中医诊断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诊断方法仍然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是闻、问、切、诊。
通过闻病人的气味、问病人的病情、切脉以及观察舌苔等进行诊断。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并通过分析症状判断疾病的原因和性质。
在中医诊断中,观察病人的外貌是非常重要的。
病人的面色、精神状态、体貌特征等都可以反映疾病的情况,从而辅助诊断。
此外,听取病史和询问病人的症状也是中医诊断的关键环节,通过与病人的交流和了解,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原因和性质。
中医诊断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期末试题及答案尊敬的读者:下面是关于中医诊断期末试题及答案的详细内容:一、单选题1. 中医诊断是指通过搜集病人的 __A__,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的四诊观察,并结合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判断和分析。
A. 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数据B. 年龄、性别和职业C. 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D. 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2. 针灸属于中医的哪个疗法?A. 物理疗法B. 草药疗法C. 寒热疗法D. 手法疗法3. 中医诊断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以下哪项进行观察?A. 望诊C. 问诊D. 切诊4. 中医的四诊观察方法中,望诊主要观察的是病人的 __B__。
A. 脉象B. 面色、舌象和眼底C. 咳嗽性质D. 呼吸方式5. 中医诊断的核心思想是治疗 __A__。
A. 根本原因B. 病情症状C. 个人意愿D. 疾病名称二、多选题1. 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范畴包括 __A__。
(多选)A. 辨证B. 辨病D. 辨病机2. 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包括 __A__。
(多选)A. 辨病机与辨病要有机结合B. 寒热虚实相制相反C. 治疗方法要因人而异D. 只重疗法,不重辨证三、判断题1. 中医诊断属于主观诊断。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中医诊断可以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来判断病情。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中医辨证需要结合病人的全面信息和辅助检查结果。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中医诊断望诊的方法和意义。
答:中医诊断的望诊方法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和眼底,来判断病人的病情。
面色可以反映病人的气血运行情况,舌象可以反映病人的脏腑功能状况,眼底则可以反映病人的潜在疾病情况。
望诊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疾病类型、病位病因,从而为后续的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2. 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包括辨病与辨病机有机结合、寒热虚实相制相反、治疗方法要因人而异等。
辨病要明确疾病的类型和特点,辨病机要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二者相结合才能确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类专业本科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试卷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责任校对:
专业年级班
学号姓名
云南中医学院
中医类专业本科《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A 型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相似之处是哪项
A.以常衡变
B.诊法合参
C.整体审察
D.见微知着
E.司外揣内
2.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
A.气血不足,精神亏损
B.机体阴阳严重失调
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
D.精气衰竭,虚阳外越
E.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3.在《灵枢·五色》中,“庭”是指
A.前额
B.眉间
C.鼻
D.颊侧
E.耳门
4.鼻端色青,多属
A.气血亏虚
B.肺脾蕴热
C.阴寒腹痛
D.胃气已衰
E.肾虚水停
5.舌绛紫干枯少津,可见于
A.热毒炽盛
B.肝火上炎
C.风热犯肺
D.气不摄血
E.寒凝血瘀
6.红瘦舌,黑干苔,最不见于
A.阴虚证
B.阴虚火旺
C.津枯血燥
D.胃肠热结
E.阳虚寒盛
7.气从胃中逆上,出咽喉而发声短频者称
A.呃逆
B.太息
C.干呕
D.嗳气
E.恶心
8.下列主诉,哪项最正确
A.诊为肝癌而来就诊
B.发热.咳嗽.吐痰
C.患痢疾三个月
D.胁胀.肝肿大一周
E.头晕一周,加重半天
9.时感肌肤麻木的原因,下列哪项最为常见
A.肾精不足
B.肝阴亏虚
C.风痰阻络
D.风寒入络
E.血虚失养
10.胃气衰败的脉象特征最可能的是
A.弦而软
B.弦而硬
C.弦而缓
D.弦而数
E.弦而滑
11.虚里搏动数急而时有一止者为
A.心气亏虚
B.心阳不足
C.痘疹将发
D.心肺气绝
E.宗气不守
12.最能辨别虚实真假的是
A.脉沉取之有力无力
B.舌质的苍老与嫩胖
C.病程的新久或长短
D.整个体质的壮和弱
E.二便的通利和闭涩
13.原高热烦渴,脉洪大,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微肢厥,属
A.真热假寒
B.真寒假热
C.热证转寒
D.真实假虚
E.真虚假实
14.伤风证最常见的表现是
A.咳嗽,喉痒,鼻塞
B.恶风,微热,汗出
C.突起水肿,少尿
D.皮肤瘙痒,出风疹
E.眩晕,麻木,振颤
15.下列哪项常不是形成气虚证的原因:
A.久病重病
B.劳累过度
C.年老体弱
D.情志过极
E.先天不足
16.下列哪项不是脾阳虚证的特征表现
A.浮肿少尿
B.带下清稀
C.形寒肢冷
D.月经淋漓
E.久泄不止
17.脘腹冷痛,痛势暴急,口吐清水,面青肢冷,苔白滑,脉沉紧,应诊断为
A.胃阳亏虚证
B.寒饮停胃证
C.胃气亏虚证
D.食滞胃肠证
E.寒滞胃肠证
18.鉴别蓄水证与蓄血证,下述哪项最有意义
A.少腹硬满或不满
B.口渴引饮或不渴
C.小便自利或不利
D.神志不清或神清
E.脉象浮数或沉结
19.十二经脉病证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A.经络循行部位的症状
B.经络所属脏腑的症状
C.多经合病的症状
D.另条经络所见的症状
E.与相表里经络的症状
20.住院病历的“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间是
A.患者入院后24小时完成
B.出院前完成
C.即时完成
D.患者入院后12小时完成
E.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
二、B型题(在下列每组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与题干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
)
A.动风之兆
B.气血不足
C.中风
D.癫病
E.痫病
21.唇.睑.指.趾颤动者,多属
22.卒倒神昏,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是
23.卒倒神昏,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者,是
A.丝状乳头
B.蕈状乳头
C.轮廓乳头
D.叶状乳头
E.舌下络脉
24.引起舌苔变化的乳头是
25.引起舌质变化的乳头是
A.吐物清稀
B.吐物酸腐
C.干呕无物
D.喷射呕吐
E.朝食暮吐
26.食滞呕吐的特点是
27.胃反呕吐的特点是
A.头晕面白神疲体倦
B.头晕且重如物缠裹
C.头晕而胀面红目赤
D.头晕刺痛痛处固定
E.头晕胀痛头重脚轻
28.痰湿内阻者可见
29.肝火上炎者可见
A.寒热错杂
B.寒证化热
C.表里同病
D.虚实夹杂
E.热证转寒
30.长期咳喘,咯痰白稠,神疲乏力,食少,口淡不渴,舌淡胖,苔白腻,脉弱,为
31.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脘腹痞胀不适,便溏不爽,小便黄,舌苔黄腻,脉弦,为
A.表湿证
B.痰湿证
C.寒湿证
D.湿热证
E.风湿证
32.入冬以来,肢体关节游走酸痛.沉重,苔薄白,脉弦缓。
为
33.近日来,微感寒热,头身酸痛,四肢困重,苔白润,脉浮缓。
为
A.咳嗽痰白清稀,恶寒发热
B.喘咳吐稀白痰,形寒肢冷
C.咳喘吐泡沫痰,心悸
D.咳嗽气喘,痰稠量多
E.咳嗽气喘息粗,痰黄稠粘
34.寒痰阻肺证的临床表现为:
35.风寒犯肺证的临床表现为:
三、X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36.以下哪些是面色发赤所主的病证
A.实热证
B.凉燥证
C.戴阳证
D.津伤证
E.伤风证
37.下列哪些属阳脏人的表现
A.身体瘦长
B.头呈圆形
C.颈部细长
D.肩窄胸平
E.体多后仰
38.颤动舌可见于
A.热盛
B.阳亢
C.阴虚
D.血虚
E.血瘀
39.微热的成因可有
A.里热炽盛
B.正气亏虚
C.血液亏虚
D.阴液亏少
E.气机郁滞
40.下列诊大便的内容,哪些属问诊范畴
A.排便次数
B.便量多少
C.大便性状
D.颜色气味
E.排便感觉
41.下列哪些证可见到数脉
A.痰湿
B.阴虚
C.虚阳外越
D.虚热
E.实热
42.下述哪些七情证候的辨证正确
A.心神不宁.精神涣散多为喜证
B.头晕腹胀.举止失常多为悲证
C.忧愁不乐.表情淡漠为忧思证
D.心悸失眠.胆怯易惊为惊恐证
E.烦躁多怒.头痛面赤多为怒证
43.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A.狂躁妄动
B.发热气粗
C.精神抑郁
D.喉间痰鸣
E.手足抽搐
44.胃阴虚证与胃热证的共见症有哪些
A.胃脘疼痛
B.牙龈肿痛
C.便干尿少
D.舌红苔少
E.消谷善饥
45.下列哪些属于上焦病证
A.高热,神昏,谵语,舌蹇
B.胸脘痞闷,身热便秘,苔黄腻
C.发热恶风,汗出,脉浮数
D.身热,咳嗽气喘,苔黄,脉数
E.口干咽燥,耳聋,脉虚大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
46.“证名”是对疾病当前所现证候的病位.病因. . 等所作的概括。
47.耳轮干枯焦黑,多属;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为。
48.痿软舌多见于或。
49.实热证可见的脉象有数脉.长脉.迟脉.促脉. . 。
50.热证手足热者,属候;热证手足逆冷者,属候。
51.血热证以或为其证候特点。
52.少阴病的病位主要是在 . 。
53.证名诊断的具体要求有:内容要,证名要,证候变则证名亦变,不受证型的拘泥。
五、名词解释
54.斑 55.老舌 56.里急后重 57.表证 58.阳虚证 59.肝风内动证
六、简答题
60.何谓恶寒发热其意义及产生机理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61.如何鉴别亡阴证与亡阳证
62.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七、论述题
心肾不交证.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的共见证候是什么怎样区别
八、病案分析题,要求:写出主诉,八纲辨证结论,证候分析,脏腑辨证证名。
女,23岁,学生。
3日前因过食冰冷食物,当晚即腹胀腹泻,夜不安卧,今日病情加重,前来诊治。
现面色暗黄不泽,身重困倦,口淡不渴,口腻纳呆,
恶心欲呕,脘腹胀满,大便泻下清稀如水,日行7~8次,小便短少,舌淡红,
苔白腻,脉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