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第13章 内能经典练习题.doc

合集下载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密封了一段空气柱的注射器。

若迅速下压活塞,此过程中()A.密封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B.密封空气的内能变大C.能量转化情况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D.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注射器内空气的内能B解析:BABD.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此过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故A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热机在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上面实验中能量转化情况与热机的做功冲程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有关图中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B.乙图中,加热试管内的水之后,瓶塞被冲开,说明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图中,抽掉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是因为上方的气体密度小D.丁图中,用力迅速压下活塞后,玻璃筒内硝化棉着火,说明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了D 解析:DA.甲图中,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A错误;B.乙图中,加热试管内的水之后,瓶塞被冲开,内能转换为机械能,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C.丙图中,抽掉玻璃板,下方气体密度较大,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丁图中,用力迅速压下活塞后,玻璃筒内硝化棉着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了,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A.老人晒太阳B.电饭锅煮饭C.下滑时小孩屁股会热D.冰箱冷藏食物C解析:CA.老人晒太阳,老人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电饭锅煮饭,米饭从电饭锅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小孩在滑梯上下滑的过程中,屁股与滑梯之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D.冰箱冷藏食物,食物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 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月,牡丹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两手摩擦,手会发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D.温度相同的1 kg水和1 g冰,内能相同3.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4.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5.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线B .水和牛奶最后的温度相同C .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 .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6.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2 kg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 吸收的热量为( ) A .0.84×105J B .1.2×105J C .2.52×105JD .都不是,不能计算7.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c 甲∶c 乙∶c 丙=3∶4∶5,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3∶4∶5 B .5∶4∶3 C .15∶14∶13D .20∶15∶128.由Q =cm (t -t 0)得c =Qm t -t 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 .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9.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 kg 水温度从5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 ) A .4.2×103J B .8.4×104J C .1.26×105JD .2.1×105J 10.如图所示,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同时加热A 、B 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初温都相同.实验过程中两种液体均未沸腾,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s 0 60 120 …A液体温度20 30 40 …/℃B液体温度20 25 30 …/℃A.同样加热B 液体大C.升高相同的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比B液体多D.同样加热120 s,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1.“热”在物理中有“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意义,请指出下列“热”字的含义.(1)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___.(2)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__ __.(3)晶体熔化要吸热的“热”是指__ __.12.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 __.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 _ _(选填“引力”或“斥力”).1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 __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4.如图所示,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__ __能.15.如图所示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的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1)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__ __;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 _.(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__ __;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__ _ _.16.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1)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__ __,且水蒸发过程需要__ __热,所以甲气球的温度升高得慢.(2)在加热过程中,乙气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利用__ _的方式改变气体的内能.三、实验与探究题(17题12分,18题10分,共22分)17.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物质质量/g升高10 ℃所需要的时间/s升高20 ℃所需要的时间/s升高30 ℃所需要的时间/s沙子30 64 89 124 水30 96 163 220(1)在此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 __,请再列举一个类似思想的实验:.(请仿造上面的句式填)(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 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 __ (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所以白天在海边会吹__ __(选填“海风”或“陆风”).(4)有一次小明在白天进入森林游玩时迷了路,经过思考,他__ __(选填“顺风”或“逆风”) 走了下去,终于走出了森林.18.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加热时间/min0.5 1.0 1.5 2.0 2.5升高的温度/℃水 2.0 4.0 6.0 8.0 10.0沙子4.3 7.915.218.421.5(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 __相同.(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4)沙子在1.0 min~1.5 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 __.(5)小明再用50 g水和100 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 g水和100 g水的Q­Δ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_ __之比相等.四、简答题(9分)19.小红发现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的.(1)“暖气”是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室内气体内能的?__ 。

内能经典练习题

内能经典练习题

第13章内能经典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1小题)1.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B.扫地时的尘土飞扬C.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D.羊群在草原上奔跑2.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睹”,“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水”具有重力势能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碟子中酒精蒸发变少B.建筑工地上尘上飞扬C.空气中超标形成雾霾D.两个干净铅块粘在一起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用零下18℃的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D.六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5.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通往会展中心的酒谷大道绿化带中的花草呈现五颜六色.开幕式结束后,在飘逸着阵阵酒香的会展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文艺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会展中心闻到的阵阵酒香是因为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缘故B.绿化带中的部分鲜花呈黄色是因为这部分鲜花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C.酒谷大道绿化带中花草上的水珠蒸发时要放出热量D.文艺表演中听众能根据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8.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9.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高,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没有吸热,内能一定不变D.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10.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1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12.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13、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14、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宽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A.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B.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C.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D.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D.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16、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用手蘸一下凉水,他这样做的主要道理是()A.利用凉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把手和热馒头分开B.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C.利用凉水蒸发要吸热,能降低水的温度D.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避免手被烫伤17、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A.比热容较大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 D.密度较小18、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19、用炉子烧水时,将10 kg的水从20 ℃加热到100 ℃,燃烧了kg的焦炭,水的比热容是×103 J/(kg·℃),焦炭的热值是×107 J/k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 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 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一、夯实基础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

(3)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

2.两杯体积相同的清水,同时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出现如图1(a )、(b )所示的情景,则图1(a)杯中液体的温度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1(b)杯中液体的温度。

从分子动理论方面分析可知,液体的温度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液体分子做_______运动的程度就越剧烈。

3. 如图2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 现象,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图3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其原因是________.5. 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_______的无规则运动。

6.为预防新冠病毒,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是由于( ) A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D .分子间存在引力 7. 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10−10cmB .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分子C .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D .物体当中有些分子在运动,有些分子静止 图2 空气玻璃板二氧化氮图1 (a)(b) 图38.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的是( ) A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C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D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9.图5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照片。

(必考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6B.3:2C.2:3D.6: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的中午时分,海边沙子比海水热,是因为沙子吸热多,海水吸热少B.在寒冷的冬季,地窖里面放桶水能防止冻坏蔬菜,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放热多C.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无关D.在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A.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甲液体比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5.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则()A.铜块温度降低得多B.铅块温度降低得多C.两者温度降低得同样多D.无法比较哪一个温度降低得多6.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7.下列四幅图所示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煤炉烧水B.压缩空气升温C.钻木取火D.搓手取暖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9.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10.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内能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图乙: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图丙: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内能减少1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的两只小企鹅之间发生了有趣的对话,其中不正确...的是()A.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B.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在做热运动,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这里的温度很低,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应该很慢D.对啊,也就是说,温度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 计算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 计算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13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1.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50L的水从40℃加热到沸点。

求:(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2)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焦炭的质量(q焦炭=3.0×107J/kg)。

2.如图所示,单缸四冲程内燃机汽缸的横截面积是20cm2,冲程长30cm,每个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是4×106Pa,求:(1)每个做功冲程做功多少?(2)如果一质量是1000kg的小轿车做匀速运动,所受到的摩擦力是车重的3,行驶5km,耗油1.4kg,则该小轿10车的效率是多少?(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g取10N/kg)3.用某金属壶烧水,金属壶的质量为300g,内盛1kg水.当把壶中水从20℃烧开时,它们一共吸收了3.47×105J的热量(1标准大气压下).则:(1)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求金属的比热容.[c水=4.2×103J/(kg·℃)]4.小明家有一艘玻璃钢海钓船,底部平直,其参数如表所示(柴油热值q=4.3×107J/kg,g取10N/kg)。

(1)不出海时,空船放置在水平沙滩上,船底与沙滩的接触面积为2m2,求船对沙滩的压强。

(2)小明一家人某次出海钓鱼,人员和钓鱼装备共300kg,船匀速直线行驶4.3km,船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12,发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为12kW,消耗柴油1kg(假设柴油完全燃烧)。

求:船行驶的速度和发动机的效率。

5.一辆功率为60kW的载重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受到的阻力是4.5×103N,发动机每小时耗油20L,求:(1)发动机的效率。

(2)如果油箱内还有汽油50L,那么还能行驶多远?(ρ汽油=0.8×103kg/m3,q汽油=4.6×107J/kg)6.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20℃,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1)此刀具在炉火中吸收了多少热量?(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7.一辆总质量为m1的小型载重汽车,以v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时间t,此过程汽车的功率为P,消耗的汽油质量为m2。

第13章 内能经典问题题

第13章 内能经典问题题

第13章内能经典问题题
本文档旨在探讨与内能相关的经典问题。

在物理学中,内能是指物质中包含的热能和分子运动能的总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能经典问题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

1. 内能的定义是什么?
内能是物质中所有微观粒子(如分子和原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它与物体的温度和饱和度有关。

2. 如何计算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E = Q + W
其中,E代表内能,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W代表物体对外界做的功。

3. 内能的单位是什么?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或卡路里(cal)。

4. 怎样确定物体的内能变化?
物体的内能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
ΔE = Q - W
其中,ΔE代表内能变化,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W代表物体对外界做的功。

5. 内能和温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成正比。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也会增加;当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6. 什么是内能的转移?
内能的转移是指内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种转移可以通过传热、传导或传辐射等方式进行。

7. 如何计算物体的内能转移?
物体的内能转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Q = mcΔT
其中,Q代表内能的转移(热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
表物体的比热容,ΔT代表温度变化。

8. 什么是内能的守恒定律?
内能的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孤立系统中,内能不会发生净变化。

即系统中的内能转移和内能产生的量相等。

以上是一些关于内能的经典问题及其解答。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单元练】《好题》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单元练】《好题》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甲、乙两种材料不同的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等,同时投入沸水中充分加热,先把甲金属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升高了Δt,取出甲金属块(不计水的质量变化),再把乙金属块由沸水投入该杯水中,热平衡后又使水温升高了Δt,则两金属块的比热容关系是()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A解析:A先后将甲乙两金属块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不计热量损失,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知,甲金属块温度比乙多降低了Δt,根据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降低的温度多的甲金属块,比Q cm tΔ热容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生活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盛夏时节,荷香四溢B.阳光底下,尘土飞扬C.凉风习习,水波荡漾D.深秋时节,落叶飞舞A解析:AA.盛夏时节,荷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B.阳光底下,尘土飞扬不是分子运动,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故B不符合题意;C.凉风习习,水波荡漾,是因为水面在风的作用下产生波纹不是分子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深秋时节,落叶飞舞不是分子运动,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C解析:C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冰块的内能不为零,故A错误;B.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修饰,故B错误;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故C正确;D.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只有当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高内能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内能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B.扫地时的尘土飞扬
C.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D.羊群在草原上奔跑
2.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睹”,“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水”具有重力势能
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碟子中酒精蒸发变少B.建筑工地上尘上飞扬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铅块粘在一起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
C.用零下18℃的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
D.六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通往会展中心的酒谷大道绿化带中的花草呈现五颜六色.开幕式结束后,在飘逸着阵阵酒香的会展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文艺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会展中心闻到的阵阵酒香是因为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缘故
B.绿化带中的部分鲜花呈黄色是因为这部分鲜花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
C.酒谷大道绿化带中花草上的水珠蒸发时要放出热量
D.文艺表演中听众能根据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8.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9.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高,内能一定不变
C.物体没有吸热,内能一定不变D.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10.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1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2.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3、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14、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宽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
A.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B.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
C.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D.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16、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用手蘸一下凉水,他这样做的主要道理是()
A.利用凉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把手和热馒头分开
B.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
C.利用凉水蒸发要吸热,能降低水的温度
D.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避免手被烫伤
17、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A.比热容较大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 D.密度较小
18、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19、用炉子烧水时,将1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0.5kg的焦炭,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焦炭的热值是3.0×107J/kg。

试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0.5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炉子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20、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

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大约需要10min,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J/m3。

求:(1)水吸收的热量;
(2)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被水吸收,烧开这壶水需要多少天然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