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精品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精品

1《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B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 .气体膨胀,气体温度降低 2.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 . 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 . 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 . 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 水和100g 水内能相同4.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尽量增大受热面积。

B .烧煤时加大送风量 C.把煤磨成煤粉 D .选用热值较高的燃料5、下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6.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的物质的内能 C .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 .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热值大 7.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水变成冰后,比热容不变C.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柴油机的冷却剂D.一桶水比一小杯水的比热容大8.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 .2.1×103J/(kg ·℃) B .4.2×103J/(kg ·℃)C .1.2×103J/(kg ·℃)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9、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 、物体温度升高,内容一定增加D 、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10 .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科 D .排气冲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冬天,置于太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乎乎的,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棉被的内能;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变得烫手,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铁丝的内能。

九年级: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检测(含答案)

九年级: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检测(含答案)

2016--2017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B. 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C. 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D. 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B.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3. 下列现象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钢锯锯木头时,锯条发热B. 火车经过铁轨后,铁轨发热C. 保瓶瓶的塞子被水蒸气冲开D. 砂轮打磨工件时火星四溅4. 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并互相接触,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相同的()A. 温度B. 比热容C. 内能D. 质量5.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如果它们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则铜块温度升高的度数是铅块温度升高的度数的()A. 1倍 B.31倍C. 9倍D. 3倍6. 由于利欲熏心,少数不法煤商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了不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的中()A. 热值 B. 质量C. 比热容D. 温度7.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的冲程只有做功冲程B. 四冲程内燃机的吸气、压缩、排气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C. 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D.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达到100%8.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丙、丁、乙、甲B. 乙、丁、甲、丙C. 乙、甲、丁、丙D. 甲、乙、丙、丁9. 从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可知,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二氧化硫。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精编文档).doc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13章内能和热机单元测练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甲内燃机比乙内燃机的效率高,表示().A.甲的功率比较大B.甲燃烧需要的燃料较少C.工作时间相同,甲耗油较少D.甲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较大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天,柳絮飞舞 B. 夏天,茉莉花飘香 C .秋天,黄沙扑面D .冬天,雪花飘飘3、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4、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B.玻璃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其内能变为零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D.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5、.为了提高热机效率,应尽可能做到().A.采用优质燃料B.降低热机功率C.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持良好的润滑D.避免使用热机6、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D.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8、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优劣煤质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下列哪个物理量()A.比热容 B.密度 C.热值 D.温度9、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A、铜块放热,水吸热B、铜块吸热,水放热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10、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B .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C .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D .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11、如图3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 .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 .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 .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12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 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A .只有②③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④D .只有①②③13.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 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 m )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C .PM2.5中“2.5”的单位是nmD .PM2.5中“2.5”的单位是μm14目前石油、煤炭消耗量的迅速增长,易导致能用危机。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学校4 分,共20 分)姓名学号成绩1.(2013,湖南郴州 ) 随着航天事业发展需要,我国正在研制大功率液氢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主要是因为氢具有()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比热容C.较高的热值D.较低的沸点2. ( 2013,天津)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B .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 .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3. 已知甲种燃料的热值大于乙种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燃料含的热量多,乙种燃料含的热量少B.甲种燃料含的内能多,乙种燃料含的内能少C.完全燃烧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甲燃料放出的热量多D.完全燃烧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乙燃料放出的热量多4. ( 201 3,贵州安顺)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13-1 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的转化相同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图 13-1图13-25. ( 2013,山东莱芜)汽车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汽油机是汽车的动力设备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其中一个冲程示意图,则此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如图13-2所示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48 分)6. 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图13-3 列出的是2014 年津和内地城市西安的气温情况. 请根据两座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判别城市名称,甲是的依据是.6 月 4 日沿海城市天,你判别2014~~乙甲图 13-3图 13-47. 如图 13-4甲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对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进行加热,这是通过(填“ 做功” 或“ 热传递” )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图乙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得出比热容较大,你判断依据是.8.(2012 ,沈阳)如图 13-5 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 ________(填“甲”或“乙”). 这是因为c冰 ________ c水(填“>”“<” 或“=”),所以相同时间内 ________(填“冰”或“水” )升温更快 .乙甲图 13-59. ( 2013,南京)用燃气灶烧水时,把 2.2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共燃烧了45 g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4 ×10 7 J/kg,水的比热容为 4.2 ×10 3J/(kg?℃).水的内能增加了J.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10.( 2013,四川绵阳)在很多较偏远的农村还没有用上天然气,使用的是瓶装的液化气,每瓶中装入液化气的质量为20 kg,液化气的热值取 4.2 ×10 7J/kg,每瓶液化气全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J,若放出的热量有50%被利用,可把kg的水从20 ℃加热到100 ℃.[c水=4.2×103J/(kg· ℃)]11.小明同学在研究晶体熔化实验过程中想到: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他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100 g 的冰和萘,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的.(2)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 ℃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仿照这个定义方法,为了表示晶体的上述性质,可以表述为:的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的液体时所的热量,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三、解答题( 12 题 9 分, 13 题 11 分, 14 题 12 分,共 32 分)12. ( 2013,内蒙古包头)用图13-7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图 13-7 [来源:Z&xx&]⑴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物质的温度是℃.⑵ 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⑶ t 2时刻该物质处于态 .⑷比较 t2与t3时刻的内能,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 理由是.⑸已知 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此判断的依据是.(用公式表示)13. ( 2013,江苏连云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1)若该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将全部的水从 5 ℃加热至 45 ℃,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c水 =4.2 ×10 3J/ (kg?℃) ](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供水温度为45 ℃,则该供暖系统m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 来源学#科#网地面装陶瓷塑料木地板饰散层热材料管材料聚乙烯( PE-RT)136.6W/m来源学103.5 W/m293.5 W/m22科网 ]聚丁烯( PB)125.7 W/m 296.9 W/m 290.0 W/m 214.汽车排气量是指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一般情况下,汽车排气量越大,功率越大,空燃比是指汽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汽车发动机数据如下表,当汽车以100 km/h 速度匀速运动时,根据表中数据求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 min2 600 次93#汽油汽缸内汽油和空 1.35 kg/m3气的混合密度排气量来源学§科§网 1.8 L 热值 4.6×107J/kg发动机最大功率75 kW空燃比14︰ 1第十三章测试卷答案一、 1.C点拨:火箭燃料燃烧,必须释放很大的能量.根据这个需要,选择液氢来做燃料,原因就是氢的热值比较大 .2.B点拨: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3.C 点拨: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 A 错误;内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和燃料的热值无关,故 B 错误;甲种燃料的热值大于乙种燃料的热值,完全燃烧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甲燃料放出的热量多,故 C 正确、 D 错误 .4.B点拨: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小,不符合题意;B、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的过程,符合题意;C、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做功冲程能量的转化相同,不符合题意; 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不符合题意.5.C点拨:从题图中可以看出:两气阀都关闭,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 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进气阀和排气阀均关闭的只有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而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一个气阀打开,另一个气阀关闭的是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而在吸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二、 6. 天津;海水的比热容较大,沿海城市昼夜温差较小点拨: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值比较小. 天津是沿海城市,昼夜温差较小;而西安是内陆城市,昼夜温差比较大.7.热传递;水;在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较小点拨:在加热的过程中,两试管中的液体是通过热传递吸收热量的;由题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较大的是煤油;因使用的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水、煤油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 cQ,两种液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当温度升高得越大,它的比m t热容就越小 . 所以c煤油<c水 .8.乙;<;冰点拨:比较题中甲、乙两图可知:甲图中,相同时间内冰和水的温度变化相同;而乙图中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小于冰的温度变化;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并且质量不变,因此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得少,冰的温度升高得多,故乙图符合冰熔化规律.9. 7.392 × 105; 37.3%点拨: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t t 0) 4.2 ×10 3 J/ (kg?℃) ×2.2 kg × (100 ℃-20 ℃)( =7.392 ×10 5 J ,即水的内能增加了 7.392 ×10 5 J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 = m / q =45×10 -3kg ×4.4 ×10 7 J/kg=1.98 ×10 6J ;Q 吸 100%7.392 10 5 J燃气灶烧水的效率:=1.98 106 100% 37.3% .Q 放J10.8.4 × 108; 1.25 ×10 3点拨: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Q 放 mq =20 kg ×4.2 ×10 7 J/kg=8.4 ×10 8 J ;由题知Q 吸 c 水 m水t ×50%=8.4×10 8 J ×50%=4.2×10 8 J ,水的质量:mQ 吸水=c 水=4.2 10 8kg =1.25 ×10 3 kg.3 (4.2 1020)10011. ( 1)相同;不相同( 2)单位质量;吸收三、 12. ⑴- 8⑵ 0⑶ 固液共存⑷ t 3 ;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⑸ 小; cQ m t点拨:( 1)由题中甲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 ℃,而且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在零刻度以下,故读数为- 8 ℃;(2)由题中乙图可知,从t 1 到 t 5 这段时间内,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是0 ℃;(3)从 t 1 到 t 5 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因此 t 2 时刻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4)从 t 2 到 t 3 这段时间内,物质要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所以 t 3 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5)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 0~ t 1 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 t 1 =20 ℃,在 t 5 ~ t 6 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 t 2 =10℃,故t 1 > t 2 由 Q = cmt 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 越大比热容 c 就越小 . 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13 .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 c 水 m(t t 0 ) =4.2 × 103 J/ (kg?℃) ×2×10 3 kg × ( 45 ℃- 5℃) =3.36 ×10 8 J ;(2)由题知,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用木地板,该家庭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散热功率 P =90.0 W/m 2,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Q = PSt =90.0 W/m2×80 m 2×3 600 s=2.592 ×10 7 J ;( 3) “ 水地暖 ” 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还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装饰层厚度、供水温度、管间距离等有关 .14.解:做一次功所用燃气的质量:m =V =1.35 kg/m3×1.8 ×10 -3 m3=2.43 ×10 -3 kg,因为空燃比是14︰1,所以做一次功消耗的汽油质量:m / 2.43 ×10 -3 kg×=1.62 ×10 -4 kg,1 min 内汽油燃烧释放的热量:Q m// q=1.62 ×10 ﹣4 kg×4.6 ×10 7 J/kg ×2600=1.937 52×107J,发动机所做的有用功: W Pt 756000W×60 s= 4.5 ×10 J,所以发动机的效率:W×100%= 4.5 106 J100%23.2% . Q 1.93752 107J。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比热容大C.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压来降低液体沸点工作的D.打气筒在打气时,筒壁发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了内能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3.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如图所示。

在该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压缩冲程结束后,下一个冲程是()A.B.C.D.4.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C.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D.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5.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比热容c/[J•(kg•℃)﹣1]水 4.2×103煤油 2.1×103砂石约0.92×103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6.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

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

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B.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C.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D.使用过的发热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复使用二.多选题(共2小题)7.如图所示,在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中国登山队又一次站上了世界之巅。

第14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第14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 公路上大雾弥漫B. 花棚里香气扑鼻C. 湖面上柳絮飘扬D. 氧气被压缩进瓶2如图1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图13.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0C的冰熔化成00C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4.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kg,烟煤约80kg,液化石油气约30kg,煤气约60kg.这四种燃料中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高()A. 木柴B. 烟煤C. 液化石油气D. 煤气5. 现代汽车的发动机采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取代传统的化油器,俗称电喷发动机。

下列关于电喷发动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电喷发动机在压缩冲程末,由喷油嘴将一定数量的汽油喷入汽缸B. 电喷发动机能提高燃料的利用率C. 电喷发动机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D. 电喷发动机可以提高燃料的热值,提高发动机的功率6. 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 减少各种热损失B. 加润滑油,减少机器部件间的摩擦C. 减少消耗的总能量D. 充分利用废气的能量,如建热电站7. 下列四种现象中,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过程的是()A. 冬天,用手摸户外金属时感到冷B. 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C. 水蒸气会把壶盖顶起来D. 古代人钻木取火8. 如图2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1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1

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45分)1.以下机械属于热机的是( )A .杠杆B .斜面C .洗衣机D .汽油机【答案】D【解析】AB .杠杆、斜面是简洁的机械,不属于热机,故AB 不符合题意;C .洗衣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不属于热机,故C 不符合题意;D .汽油机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属于热机,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2.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 ,完全燃烧1kg 木炭所放出的热量都用来做功,可使质量是1t 的物体匀速上升(g 取10N/kg )( )A .3.4×107mB .3.4×104mC .3.4×103mD .无法确定【答案】 C【解析】因为Q mq =,W Q =,1W Gh m gh ==,所以物体匀速上升 73311 3.410/ 3.4101010/mq kg J kg h m m g kg N kg⨯⨯===⨯⨯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3.如图所示是四冲程内燃机的哪一个冲程工作状况(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答案】A【解析】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状况是:当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时是压缩冲程,活塞向下运动时是做功冲程;当一个气门打开,另一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时是吸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时是排气冲程。

如图所示是一个气门打开,一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故是吸气冲程,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4.两部汽油机A和B,若A的功率较大,A的效率也较高,使A.B完成相等的有用功,则( ) A.A汽油机消耗的汽油较少,用的时间较短B.B汽油机消耗的汽油较少,用的时间较短C.AB二汽油机消耗的汽油一样多,用的时间一样长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A、B二汽油机完成的有用功相同的状况下,因A•汽油机效率较高则必定消耗较少的汽油,又因它功率较大做功所用的时间比较短,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含答案点拨)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含答案点拨)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

内能与热机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吹风扇时会加快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时要吸热,所以会感到凉爽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升华要吸热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D.因为液态氢的比热容大,所以液态氢被用作运载火箭的燃料2.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B.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C.用水而不用其他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特性D.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4.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A.液体A的比热容大B.液体B的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D.无法比较5.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C.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D.由于水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比沿海地区小6.有人说“某汽油机比柴油机热机效率低”这句话的意思是()A.汽油机功率比柴油机功率小B.汽油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比柴油机少C.汽油机比柴油机所消耗的燃料少D.汽油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跟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的比值比柴油机少7.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为35%,乙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A.甲机做的功比乙机的多B.在相同时间内甲机燃烧的汽油比乙机的多C.甲机的功率比乙机的大D.在消耗相同汽油时,甲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机的多8.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C.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D.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9.为节约能源,提高热机效率,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B.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D.尽量减小热机部件间的摩擦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C.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D.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11.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 200 转/分,则汽油机每秒钟内()A.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B.完成80个冲程,做功40次C.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D.完成80个冲程,做功20次12.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观察和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选择题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B.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D.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2.物体内能的改变不是由于做功,而是由热传递实现的是 ( )
A.用铁锤煅打铁块,铁块温度升高
B.手捧热水袋,使手暖和
C.两手互搓,使手暖和
D.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
3.一滴蓝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最后整杯水变成浅蓝色.说明( )
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4.将一铁块投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
因为( )
A、它们具有相同的热量
B、它们具有相同的内能
C、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D、它们具有相同的比热容
5.清晨,小岚摇动荷叶上的露珠,她发现两颗露珠相互接触时能自动
结合成一颗较大的露珠。

这一事实说明( )
有扩散现象
C.分子间有斥力 D
6.下列现象跟做功改变内能有关的是( )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
图2
A .盛夏,太阳把稻田的水晒热
B .夜晚,看见流星在大气层中坠落
C .严冬季节用热水袋取暖
D .用擦酒精的方法使发烧者降温 7.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 )
A . 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
B 、热值不变,比热容不变
C .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
D .热值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 8.查表(1)可知,铜的比热容比铁的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比铁含的热量少
B .铜比铁含的内能少
C .铜和铁相互接触时,必定发生热传递
D .质量相等的铜和铁,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铜吸收的热量比铁少
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得到两液体的比热容(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
B .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C .甲、乙两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0.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___,它的实质是___;(2)___,它的实质是_____.
11.汽油机在 _____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2.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是把电能转化成_______能的装置.
13.江面上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
14.露是水蒸气由于发生的液化现象,而液化石油气则是在常温下,利用的方法液化成液体贮存在钢瓶中的.
15.完全燃烧2千克酒精,放出6×107焦的热量,酒精的燃烧值是_____________焦/千克。

16.质量是1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了50℃,吸收了多少热量?___ [C
焦/(千克·℃)]
铝=880
17.用4.2焦的热量,可使1克的水温度升高__________℃
18.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

下现象中内能的改变是哪一种方式
(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是______使气筒内能改变
(2)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________使木的内能改变
(3)冰块在阳光下熔化成水是_______使冰块的内能改变
三、简答与计算题
19.江西盛产茶叶,有悠久的“茶文化”。

在生活中同学们可能都有过泡茶的经历,请问:用开水泡一杯茶和温水泡一杯茶,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一杯浓些,哪一杯淡些?为什么?
知识改变命运
20.质量是50g的铝块,放出882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12℃,求铝块原来的温度多少?[C铝=0.88×103J/(Kg·℃)]
21.人造湖有“吸热”功能,在炎热的夏季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若人造湖湖水的质量为8.1×107kg,水温升高2℃,湖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这些热量相当于多少t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
知识改变命运
第十二章参考答案
一、1.C 2.B 3.C 4.C 5.A 6.B 7.B 8.D 9.B
二、10.做功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热传递内能的转移11.做功12.内13.液化14.遇冷增大压强15. 3×107 16. 4.4×107J 17. 1 18.做功做功热传递
三、19.开水泡的浓,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20.32℃ 21.6.804×1011 J 20t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知识改变命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知识改变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