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练习题

2019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练习题

1 / 1

2019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练习题

一、仔细看右表;用数对表示下面汉字的位置: 山( ; ) 田( ; ) 火( ; ) 秋( ; ) 叶( ; ) 芽( ; )

二、在括号里写出下面数对所表示的汉字:

(3;1)( ); (4;5)( ) (2;2)( ); (5;2)( )

(5;5)( ); (1;1)( ) (3;5)( ); (4;4)( )

(1;5)( ); (2;5)( )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数对(2;5)和(5;2)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

2、数对中的第一个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 )

四、操作题:

1、在表中先画出A (3;5)、 B (6;0)、 C (2;1)三个点;再用线把这三个点连

接成一个三角形.

2、将得到的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位置单元分析

第2单元位置 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使学生养成用数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用数学(教科书第47页)。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看懂图意,并能正确表达,知道大括号、问号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面的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2.看图填算式。

4+()=()3+()=()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6-()=()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二、情景引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好!我们出发(课件:美丽的郊外)。看,多美的乡村风光,美丽的草地,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多美啊!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7页。(出示课题:用数学) 1.教学教科第47的第一幅图。 (1)(课件:第一幅图)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在这里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大括号),正在闪动的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师:这位新朋友叫大括号,板书:[“”(大括号)],它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两部分合并起来也就是表示总数。(板书:表示总数)(2)问:这个“?”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句问人家的,等待同学们去解决的就叫做数学问题。也就是说“?”表示要求的数[板书:“?”(问号)表示要求的数]。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幅图意表达完整吗?要求“草地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谁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讨论研究一下,把研究后的答案写在本子上。

部编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 教学资料

二位置 新知识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会看图确定方位。 2.使学生初步建立坐标系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建议 1.在现实情境中教学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生已具备了从方位角度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也都有所提高。因此,根据主题图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学生有可能会产生有争议的描述,从而引出探索正确、简明地表示物体位置方法的必要性,并由此引出列和行的知识。因为数对是按列和行确定物体位置的,所以教学列、行的知识绝不能含糊,还要通过适当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列和行的认识。 用数对表示位置,要注意三点: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二是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它与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次序是一致的;三是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要用规定的书写格式。 2.应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点的位置。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在平面图中无论是找图形位置,还是找某一地点,都可以看成是在方格图上确定点的位置的思想。在呈现形式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各景点或建筑都画成一个点,点只反映景点或建筑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这些点分散在方格纸上,而且每个点都是方格纸上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三是方格纸上的竖线表示列,从左往右依次标注了0,1,2……横线表示行,从下往上依次标注0,1,2……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点,也是行的起点。这样就把确定景点位置等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了。 课时安排 位置...........................................................1课时 位置

2018--2019学年一年级数学测试卷

2018--2019学年一年级数学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 一、数一数,写一写。(共4分) 二、算一算。(共10分) 2+2= 4-1= 3-2= 0+1= 5-1= 3+2= 4+1= 1+1= 4-0= 5-2= 三、按要求填空。(共38分) 1.数一数,圈一圈。(8分,每空2分) 7 8 9 10

2.比一比,填一填。(10分,每空2分) 有()个, 有( )个。 比( ) 比( ); 再添( )个同样多。 3. 圈一圈。( 4分,每小题 2分) (1)把左边的 5 个▼圈起来: ▼▼ ▼▼▼▼▼(2)把从左数第4个▼圈起来:▼▼▼▼▼▼▼4.填一填。(5分) 5.按顺序填数。(共6分) 6.我会从大到小排一排。(5分) ()>( )>( )>( )>( )

四、比一比、填一填。(共28分) 1.画一画。(6分) (1)画(2少3个。 2.比一比。(4分) (1)在多的后面画√。 () () (2)在少的后面画√。 ( ) 3.数一数,填一填。(8分)

4.数一数。(10分,每空2分) (1)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2)小兔跑第(),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 □○□=□□-□=□ □○□=□□○□=□

朝凤路学区2015--2016学年一年级数学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 一、数一数,写一写。(共4分) 3、4、5、2 二、算一算。(共10分) 4、3、1、1、4 5、5、2、4、3 三、按要求填空。(共38分) 1.数一数,圈一圈。(8分,每空2分) 6、8、 7、9 2.比一比,填一填。(10分,每空2分) 5、3、少、多、2 3.圈一圈。(4分,每小题2分) 略 4.填一填。(5分) 1、1、4、 2、2 5.按顺序填数。(共6分) 4、2、0;1、3、5 6.我会从大到小排一排。(5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确定位置》

2016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中心校新主完小杨向英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1.导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听游戏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 2.我们做的动作跟什么有关系?指名提问。 3.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平面上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 1.观察: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演示PPT课件)

2.思考:你现在怎样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呢?(预设学生回答: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第几条第几个……) 3.引导:同学们的描述各不相同,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你们发现哪一点相同?(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两个数、确定位置)4.揭示:要在教室平面内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只用一个数是不能确定的。要在教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这就是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条件。(演示PPT课件) (二)认识行与列 1.统一行与列的名称。 (1)讲述:同学们刚才在描述张亮的位置时,所说的排、行等,都是指的横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行”;所说的组、条等,都是指的竖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列”。(教师适时板书或课件显示“行”“列”) (2)尝试:同学们,你现在能用行数和列数两个数来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 (3)预设:预设学生回答:第3行第2列;第3行第5列;第5列第3行;第2列第3行。(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样数的?) 2.统一行、列的顺序和方向。 (1)设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张亮的位置在第3行,但有的同学是从前往后数的,还有的同学是从后往前数的;在说张亮的位置是第几列时,有同学说是第2列,也有同学说是第5列,张亮的位置到底是第几列呢? (2)归纳:看来还需要统一行、列的顺序和方向,在确定第几列的时候,我们约定从左往右数;在确定第几行的时候,我们约定从前往后数。 (三)在平面图上确定行与列

2019-2020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学号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2019-2020学年度 第一学期末·一年级数学·试卷 题号 基础卷成绩 拓展卷成绩 总分 分数 一、填空。(28分) (1)写数。 ( ) ( ) ( ) ( ) (2)1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4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4)写字时,我们通常用( )手拿笔,( )手压住本子 (5)与17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6)在 里填上“>”“<”或“=”。 15-5 9 8+9 17 6+7 17 (7)在 里填“+”或“-”。 9 9= 0 8 3=11 3 6=9 (8)☆□△○☆○△□△☆○ 上面一共有( )个图形,其中☆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把右边的5个图形圈起来,给从左数第5个图形涂上颜色。 (9)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小 。 (10)在7、9、18、0、4、20这6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 是( ) ,最接近10的数是( )。 二、我会画。(2分) 三、我会连线: (4分) 6时 10时刚过 3时 8时 四、我会计算。(42分) 1、看谁算得对。(25分) 3+2= 2+7= 6+4= 9-4= 5-5= 10+4= 11+7= 8+8= 7+9= 9+9= 13+5= 8+6= 3+9= 6+7= 5+8= 6+9= 12-10= 4+8= 18-3= 16-10= 5+7= 6+11= 7+5= 7+3= 2+9= 2、 认真算.(12分) 4-4+3= 18-8-2= 9+2+6= 6+6+6= 16-10+4= 17-6+5= 3、填数:(5分) 8+□=13 2+□=11 6+□=14 9+□=12 7+□=15

2014-2015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竞赛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学习小能手”数学竞赛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比谁算得快(每题1分,计30分) 9+2= 8+3= 6+5= 10-7= 6- 2= 7-1= 5+7= 4+8= 7+4= 9+4= 5-4= 7-3= 4+3= 3+8= 8+5= 9+5= 3+5= 5-2= 8+8= 7+10= 9+9= 8+6= 6+1= 4+7= 7+2+8= 3+5+4= 18-10+7= 15-5-7= 8-5+5= 3+6+6= 二、我是思维小能手。 1.□□○□△○○ ①左起第3个图形是() ②把右边起第5个图形圈起来。 ③把左边起第4个涂上颜色,它的左边有()个图形,右边有()个图形。 2.在下面三个杯子里放入相同数量的糖,在最甜的杯子下面画“○”。 3.在最长线的右面画“√”,最短的右面画“○”。 ①□ ②~~~~~~~~~~~~~~~~~~~~~~~~□ ③□ 4.在△下面画○,○比△多,最少画()个,如果○比△少,最多画()个。 △△△△ 5. 2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1个结,3根连在一起要打2个结,8根连在一起要打()个结。 6.小明和小组里的每个小朋友握1次手,一共握了8次,小组里一共有()个小朋友。 7. ○+○=6 △+○=8 ○=()△=( ) 8.找规律接着画。 (1)○△□□○△□□ (2)○●●○○●●●

9.按规律填数。 (1)20、18、16()、() (2)0、5、10、()、() (3)0、1、3、6、()、() (4)15、14、12、9、()、() (5)6、15、6、12、6、9、()、() (6)1、13、2、14、3、15、()、() 10. 有12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小强排在第5,小强后面有()人,前面有()人。 三、挑战自我。(每题5分,计40分) 1.一只小猫吃一条鱼,用3分钟吃完;那么5只小猫同时吃完5条鱼,需要()分钟。 2.有9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左数起,小兰排在第4个,从右数起小利排在第3个,小兰和小利中间有()个小朋友。 3.王阿姨从一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那她从一楼到四楼要用()分钟。 4.小明用的时钟敲打2下需要2秒钟,敲打6下需要()秒钟。 5.妹妹今年6岁,姐姐今年9岁,3年前姐姐比妹妹大()岁。 6.有10个小朋友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现在已经捉到了7人,还有()人没有捉到。 7.小芳有8支铅笔,小红送给小芳3支后,两人同样多,小红有()支铅笔。 8.数一数,下图中有()个正方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一)激活经验 1.导入:我们在以前学习了用方位确定位置,我们在生活中还常常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提问:这有一排同学,举手的是张亮同学。你能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 3.引导:有的同学从左往右数,还有的同学从右往左数,但都是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了张亮同学的位置,为什么只用一个数就能表示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演示PPT 课件) 4.提问:怎样表示出周明同学的位置?赵雪同学的位置呢?(演示PPT课件)(二)引入新课 1.提问:如果不是只有一排同学,而是教室里的座位,你还能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位置”。(板书课题:位置) 【设计意图】创设“一排座位”的情境,激活学生“用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物体在一排物体中的位置”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用一个数可以在直线上确定位置。在此基础上,借用“现成”的情境,由“线”扩展到“面”,将一维空间生长为二维空间,产生新的问题,引出新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尝试和探究欲望。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平面上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 1.观察: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演示PPT课件) 2.思考:你现在怎样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呢?(预设学生回答: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第几条第几个……) 3.引导:同学们的描述各不相同,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你们发现哪一点相同?(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两个数、确定位置)4.揭示:要在教室平面内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只用一个数是不能确定的。要在教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这就是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条件。(演示PPT课件) (二)认识行与列 1.统一行与列的名称。 (1)讲述:同学们刚才在描述张亮的位置时,所说的排、行等,都是指的横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行”;所说的组、条等,都是指的竖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列”。(教师适时板书或课件显示“行”“列”) (2)尝试:同学们,你现在能用行数和列数两个数来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调研试卷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期末调查试卷2015.1班级姓名成绩 一、直接写出得数(30分,每小题1分) 7 + 6 = 10–2 = 8–2 = 3 + 8 = 7–2 = 9 + 4 = 7 + 3 = 8 + 9 = 9–6 = 2 + 8 = 10–8 = 9 + 2 = 0 + 6 = 4 – 1 = 5 + 9 = 6–2 = 1 + 3 = 7 + 7 = 2 + 5= 6 + 8 = 7–3 = 4 + 3 = 8–4 = 7 + 9 = 1 + 7 + 2 = 6 + 2–5 = 10–3–7= 8–3 + 7 = 2 + 4 + 6 = 18–10 + 8= 二、填空 1. ☆☆☆☆☆☆☆★☆☆☆☆☆ (1)从左边数起,★是第()个。 (2)把从右边数起的第11个☆涂上颜色。 2.看图写数。 □□□□ 3.2、8、6、9、0、20、5、12这些数中,比6大的数有()个,比5小的数有()个,十位上是2的数有()个。 4.

()个()个()个()个5.连一连,比一比。 比多()辆,比少()辆。 6.从9、7、5、4中选3个数,写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7.3+9 = 10+□9-3= 1+□5-□= 8-□8.找出规律后接着往下涂色。 ○●○●●○●●●○○○○○○○○○○○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 1.哪一条线最长? □□□ 2.小朋友排成一队准备进游乐场,从前往后,小华排第8,小明排第13。小华和小明之间有多少人? 4人□5人□6人□ 3.哪个算式的得数最小? 8+0□8-0□0-0□ 4.9-5+7○10,○里应填什么符号?

2014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年级数学试卷 第1 页 (共 4 页 ) 一年级数学试卷 第 2 页 (共 4 页 )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2014~2015学年(上)期末质量检测 一年级数学科 总分:100分 完卷时间:60分钟 使用时间:2014.11.27 一、填空。(35分) 1、看图写数。 ( ) ( ) ( ) ( ) ( )>( ) ( )<( ) 2、17里面有( )个一。 3、1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6,这个数是( )。 5、14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 6、 ⑴ 从左数圆柱排在第( ),从右数排在第( ) 。 ⑵ 从右数第二个是( ),第7个是( ) 。 ⑶ 把右边的 4个图形圈起来。 ⑷ 长方体有( )个,三角形有( )个,长方体比三角形多( )个。 7、9和7的和是( ),差是( )。 8、在 ○ 里填上 +、或 - 。(6分) 18○5=13 9○5=4 7○4=11 14○4=10 5○4<8 8○7=15 9、比一比,在○里填上“>”、“<”或“=”。(8分) 8 ○ 9 14 ○15-1 19 ○ 14+2 9 ○ 10-7 7 ○ 6+3 12 ○ 10+2 13 ○ 17 6+10○ 11 二、口算。(23分) 10–3= 3 + 7 = 10 + 7 = 12 + 3 = 8-0= 10 + 8= 2 + 10 = 4 + 4 = 15 + 0 = 8 + 4 = 6+6 = 10-4 = 5+9 = 6-6 = 4+11 = 6-6+5= 9+1-10= 2+6+5= 9-3+4= 三、数的分与合。(8分) 15 10 10 2 17 7 10 10 10 7 10 4 9 6 10 3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案

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去五年级某班看一看。看,这是张亮班级里的学生,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张亮的位置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1)认识场景图中的竖排和横排。 (2)认识列 ○1从这幅平面图上,如果从左往右数,你能指出第1竖排是哪里吗?第5竖排和第6竖排呢?(学生回答,教师指正) ○2揭示:其实每一竖排在数学里我们都把它叫做列,(板书:竖排叫列)确定第几列,我们一般都是从左往右数的。(板书:从左往右数) ○3想一想,张亮所在的这一列应是第几列?这幅图上一共有几列?(课件依次出示第1列到第6列) (3)认识行 ○1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每一竖排叫做列,而每一横排在数学里我们把它叫做行。(板书:从前往后数) ○2想一想第1行在哪里?第3行呢?这幅图上一共有几行?张亮所在的行是第几行?(课件依次出示第1行到第5行) (4)用行与列表示位置 你现在能较准确清楚地描述张亮的位置吗?(学生思考后点名汇报,教师订正)张亮在第2列,第3行。 2、用数对表示位置 (1)张亮坐在第2列第3行,在数学里用数对表示为(2,3)。你知道这个数对的含义吗?数对中的2表示什么意思?3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集体汇报,教师说明: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3)教师指抽象图中的任意一个位置,请学生用数对表示。 (4)完成教材第19页抽象平面图下的填空及回答。(王艳(3,4),

2018-2019年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至2019学年第一学期中段学业水平评价 与反馈 一年级数学问卷 卷 juàn 面 miàn 分 fēn 5分 fēn : 要 yāo 求 q iú 书 s hū 写 x iě 认 rèn 真 zhēn 、字 zì 体 tǐ 工 gōng 整 zhěng 、卷 juàn 面 miàn 整 zhěng 洁 j ié 、格 gé 式 s hì 规 g uī 范 fàn 。 suàn 一yí算suàn(24分) 0+1= 2-0= 1+3= 4-1= 8+1= 8-1= 2+5= 9-5= 2-2= 3+4= 5-2= 10-2= 7+3= 8-3= 4+4= 6-4= 4+5= 7-5= 6+2= 6-6= 9-6= 6+4= 10-9= tián 一yī填tián(4+6+3+4+8+2+2=29分) 、按àn顺shùn序xù填tián数s hù 、比bǐ一yì比bǐ d e 个gè数s hù比bǐ△的d e个gè数s hù( ) □的d e个gè数s hù和hé★的d e个gè数s hù( ) 、 一共 yígòn g 有yǒu只z hī小xiǎo猴hóu,从前 cóngqián 往后 wǎn g hòu 数s hù, 排pái第dì。请qǐng你nǐ用yòng“〇”圈quān 出c hū从cóng后hòu面mian数s hù第dì5只z hī小xiǎo猴hóu。 4、在zài“〇”里lǐ填tián上 shàng “>”“<”或h uò“=” 7 6 2+7 8 4 7-4 10-5 3+2 5、+4=9 -2=4 8- =0 10- =7 6、树s hù上 shàng 有yǒu10个gè,摘zhāi了l e3个gè,树s hù上 shàng 还hái有yǒu个gè。 7、大dà课间 kèj iān ,有yǒu4名míng女nǚ同学 tóngxué 在zài跳绳 tiàoshéng ,跳绳 tiàoshéng 的d e男nán同学 tóngxué 也yě有yǒu4名míng。一共 yígòn g 有yǒu 名míng同学 tóngxué 在zài跳绳 tiàoshéng 。 三、比bǐ比bǐ谁shuí的d e小xiǎo手shǒu巧qiǎo。(4+2+6=12分) 1、在zài最z uì重 zhòng 的d e下x ià面mian画h uà“√”,最z uì轻qīng的d e下x ià面mian画h uà“〇” 2、把bǎ不bú是s hì同tóng类lèi的d e用yòng“〇líng”圈quān起qǐ来lái 3、画h uà一yī画h uà填tián一yī填tián 〇〇〇〇〇〇6+ =8 8- = 四、看kàn图tú列l iè式s hì计jì算suàn(3+3+8=14分) 1、 2、

2014-2015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1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填一填。(42分) 1 2. 6 7 5 4 3 3. 4. (1)一共有( )只动物。 (2)从左数, 排第( )。从右数,排第( )。 (3)从左数,给第5只小动物涂上颜色。(1.5分) (4)请把右边的5只小动物圈起来。(1.5分) 5.在 里填上“+”或“-”。 2 2=4 3 2=1 4 1=3 3 1=4 5 4=1 6 2=4 7 1=6 5 0=5 6.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3=1 5-( )=4 ( )+4=7 6+( )=6 7.在 里填上“<”“>”“=”。 4-3 4 5+0 5-0 2+3 4+3 7-4 6-5 二、找朋友。(6分)(6分 三、数一数。(4分) 四、算一算。(12分) ( )个( )个( )个( )个

2 2+5= 7-7= 7-2= 5+1= 6-4= 5+0= 1+6= 4+3= 5-0= 1+2= 3+3= 1 + 1= 5-4= 5-1= 5-3= 2+3= 4+2= 5 + 1= 2+1= 3+2= 1 + 4= 3-2= 3 + 1= 5-4= 五、看图写算式。(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4分) 六、我会画。(4分) 七、看图写算式,并计算。(28分) ?个 = = = = ?个 7粒

2019年7月一年级数学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一年级数学试题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你一定有所收获,那 我们就开始吧,细心认真完成这份试题,相信你是最棒的!】 一、我会算(每题1分,共28分) 13-7= 27+40= 82-7= 82-70= 28+6= 45+6= 35-6= 4+65= 56+8= 27-8= 36-30= 70+24= 43-7= 99-9= 17+20= 75-0= 63-5= 50+16= 37+7= 61-6= 42-(36-30)= 35-8+7= 94+6-50= 21+(47+3)= 14+6+42= 73-(13+7)= 60-8-30= 48+(18-9)= 二、我会填(6题每小题1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 1、如右图写作( ),读作( ),它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它再添上1是( )个十。 2、55是( )位数,( )位上的5表示5个十。 3、7个十是( ),再添上3个十就是( )。 4、和8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一张 可以换( )张 。 6、 2 元 8角=( )角 69角=( )元( )角 7角+8角=( )元( )角 5角+1元3角=( )元( )角 7、28个桃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 )袋。 8、找规律,填一填。 (1)70 65 60 55 ( ) ( ) (2 遮住了 7个图形,有( )个*,( )个○。 10、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小兰和小军各拍了多少下? 11、60前面的一个数是( ),67后面第五个数是( )。 12、33十位上的“3”比个位上的“3”多( )。 三、我会数,还会填(10分) 1、( )最多,( )最少,一共有( )个图形。 2比 多( )个。 3、小明摆了3个 一共用了( )个。 1元 2角 , 9、折一折,用 ,数字3的对面是数字( )。

2014年春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袁家坝小学2014年春期末考试试卷 一年级数学 (满分100分,60分钟完卷)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 24分) 1、 写作:()写作:()写作:() 读作:()读作:()读作:() 2、人民币的单位有()、()、()。 3、57比5多(),比57多5的数是() 4、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相差()。 5、57里面有5个()和7个()。一个数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2,这 个数是()。 6、想一想,画一画。 (1) (2) 7、小青看一本书,今天她从40页开始看,昨天她看到了()页。 8、 ( )元( )角 ( )元( )角 ( )元( )角 ( )元( )角 二、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数中,()比76大,比79小。 ①89 ②58 ③76 ④78 2、()不是最大的两位数,但比96大,而且是双数。 ①99 ②98 ③97 ④96 3、红花有89朵,黄花比红花少很多。黄花可能有()。 ①88只②25只③90只 4、同学们去浇树,六年级浇了30棵,三年级比六年级浇的少一些。三年级可能植 树()。 ①32棵②26棵③30棵 5、2张1元,2张5角,5张1角组成()。 ①3元②3元5角③10元 三、计算。(1题12分,2题16分,共28分) 1、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78 20=58 43 9=52 82 7=75 52 5=47 8 41=49 57 3=60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6+30=68+9=27-8=93-70= 83-30-6= 70-(4+6)= 1元-8角= 3元5角+6元= 四、看图列式计算。(6分) 1、 2、 五、用数学(1-5题每小题5分,6题7分,共32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学 校 _ _ _ _ _ _ 班 级 _ _ _ _ _ _ _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成 绩 _ _ _ _ _ _ _ _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35.10元23.50元32.70元56.00元 =() ?只 13只 =() ?个 7个 百个 十百个 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位置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能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座位纸,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班要开家长会,你会怎样告诉你的家长哪个是你 的座位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多数的同学都说自己是第几组第几个。组数是从左往右数的,个数是从前往后数的。 2、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找到纸上写的你的新位置。(其中一个 没有第几个,其中一个没有第几组) 师:我们确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需要两个数据。 3、生活中还有那些可以用到找位置呢? 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确定座位,那这节课就继续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位置的知识吧!(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在情境图中确定位置) 1、认识行与列 (1)谈话(课件同步演示):平时我们所说的“竖排”,通常叫做“列”,习 惯上我们从观察者的左边数第1列、第2列……,平时我们所说的“横排”,叫做“行”,通常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板书:竖为列横为行) (2)问:现在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说说张亮的位置吗?(板书:第2列,第 3行) (课件演示)王艳和赵雪的位置又应该怎么说?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王艳 在第3列第4行赵雪在第4列第3行) 2、认识数对 (1)谈话:刚才同学们很快说出了王艳和赵雪的位置,老师写的速度却很慢,我们学习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大家能不能想个更简单的方法来确定位置, 记起来简单,还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第几列第几行?下面我们就学习用数对 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介绍数对的写法:数学家也是用2个数来表示一个地点或者人的位置,如:第2列第3行,先写2,中间用逗号隔开,再写3,外面再加一个小括号。象这样的一对数,就是数对(板书:数对),读作:二三。前边的2表示第2列, 后面的3表示第3行。用数对可以准确而简练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师板书 表示张亮的位置(2,3)) (2)请你用数对表示王艳和赵雪的位置,写下来。(指名学生板演)比较这两个数对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发言。

201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l 0张。 教学过程3。饶 一、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跳绳?(2 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进学 校……,它们的数量 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同学踢足球,3朵红花,3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 是3。请注意“3”的 样子。 (板书“3”,全班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 (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跟读两遍) (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 呢?(板书“8”) (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个数。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上,(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 (5)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 记牢。

2018-2019年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2018至2019学年第一学期中段学业水平评价 与反馈 一年级数学问卷 卷ju àn 面mi àn 分f ēn 5分f ēn : 要y āo 求qi ú书sh ū写xi ě认r an 真zh ēn 、字z ì体t ǐ工g ōng 整zh ěng 、卷ju àn 面mi àn 整zh ěng 洁ji ? 、格g ?式sh ì规gu ī范f àn 。 算su àn 一y í算su àn (24分) 0+1= 2-0= 1+3= 4-1= 8+1= 8-1= 2+5= 9-5= 2-2= 3+4= 5-2= 10-2= 7+3= 8-3= 4+4= 6-4= 4+5= 10-4= 7-5= 6+2= 6-6= 9-6= 6+4= 10-9= 、填ti án 一y ī填ti án (4+6+3+4+8+2+2=29分) 、按àn 顺sh ùn 序x ù填ti án 数s h ù 、比b ǐ一y ì比b ǐ 的d e 个g a数s h ù比b ǐ △的d e 个g a数s h ù ( ) □的d e 个g a数s h ù和h ? ★的d e 个g a数 s h ù ( ) 3、 一共y íg ?n g 有y ǒu 只z h ī小xi ǎo 猴h ?u ,从前c ?ngqi án 往后w ǎngh ?u 数s h ù , 排p ái 第d ì 。请q ǐng 你n ǐ用y ?ng “〇 ” 圈qu ān 出c h ū从c ?ng 后h ?u 面mian 数s h ù第d ì 5只z h ī小xi ǎo 猴h ?u 。 4、在z ài “〇 ”里l ǐ填ti án 上sh àng “>”“<”或h u ? “=” 7 6 2+7 8 4 7-4 10-5 3+2 5、 +4=9 -2=4 8- =0 10- =7 6、树s h ù上sh àng 有y ǒu 10个g a ,摘zh āi 了l e 3个g a ,树s h ù上sh àng 还h ái 有y ǒu 个g a 。 7、大d à课间k aj i ān ,有y ǒu 4名m íng 女n ǚ同学t ?ngxu ?在z ài 跳绳ti àosh ?ng ,跳绳ti àosh ?ng 的d e 男n án 同学t ?ngxu ?也y ě有y ǒu 4名m íng 。一共 y íg ?n g 有y ǒu 名m íng 同学t ?ngxu ?在z ài 跳绳ti àosh ?ng 。

2014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

第一单元生活中数 教学课题可爱的校园课时进 度 1课时课型 特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数数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数数来认识数。 3.初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认真倾听他人看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分类数数 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 激情引趣 二、探索新知, 认识加法生:(异口同声地)想。 (学生互相说) 生1:我看到图中有 小松鼠、蝴蝶。 生2:我看到有小熊、 小鸟、大象、小兔、 树、花、蘑菇,还有 字。 生:能。 (学生前后4人为一 组认真地去数,他们 有的先数小熊的个 数,也有的先数小兔 子,还有的先数小鸟 的只数,当数的结果 不一样时,又重新去 数,每个学生都积极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校开学了。在一个 大森林里,有一些小动物非常羡慕你们,它们也 建了一所动物小学,今天也开学了。你们想不想 看看它们上学的情境呀? 师:好,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教科书第2~ 3页插图 师:请你们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能看到什么 呀?说给你旁边的同学听一听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来 说) (教师边听边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在这些美丽的图画里面,还有好多数学知识 呢,你们能数一数吗? 师:分小组数一数,看看哪组数得又快又全。 培养孩子 的观察能 力及提出 问题的能 力 引出本课 课题让学 生初步体 会小组合 作

(三)自主发现 四)实践活动地参与,课堂气氛相 当活跃。) 生:我数出来有5个 字、9只小鸟、2只 小兔、4只松鼠、6 只小熊、3个蘑菇、 8棵树、7朵花、1 头大象、10只蝴蝶。 生1:我给它们从小 到大排,1,2,3,4, 5,6,7,8,9,10。 生2:我还可以按从 大到小排队,10,9, 8,7,6,5,4,3, 2,1。 生3:我给它们排成 两队,单数一队,双 数一队。 1,3,5,7,9, 2,4,6,8,10。 (学生边说边挪动图 片。 生:能。 生1:教室里有6盏 灯、2个电扇。 生2:4扇窗户、 1块黑板、2个板擦。 生3:同学们带 来8辆玩具车。 生4:有5个变 形金刚、3个布娃娃。 生5:我铅笔盒 里有10枝铅笔。 (学生们数出操场上 有10棵树、2个篮 球架、1个沙坑、1 根旗杆、4个单杠、 3个双杠……) 生1:我看到了小动 物上学的情境,数了 它们的个数,还给它 们排了队。 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你数数的结果。 (教师边听边写在对应图下面。) 师:这些事物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出来,你 们看它们有顺序吗?能不能给它们排排队,说说 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真棒!咱们来 读一读不同的排列结果。 (大家一起读) 1.师:刚才我们看到动物学校中有这么多能用 10以内数表示的事物,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 不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呢? 师:谁能试着说一说。 2.师:你们想不想到操场上去数数哪些事物可 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呢? 培养孩子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的能力,在 学习活动 中不断提 高孩子的 积极性和 自信心 初步形成 数的概念, 引出面对1 到10这些 数字的学 习。 通过身边 的一些事 物,发现生 活中处处 都有数学, 发现生活 中的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