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尼采的权力意志

合集下载

权力意志读后感

权力意志读后感

权力意志读后感《权力意志》是尼采的一部哲学著作,通过对权力、意志和道德的探讨,展现了尼采对人类精神和文明发展的深刻思考。

这本书不仅对当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对我们理解人生、权力和意志的本质提出了重要的启示。

在《权力意志》中,尼采试图解释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他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对权力的追求。

权力对于尼采来说并不仅仅是政治上的统治,而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是对自身生命的肯定和追求。

他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对权力的渴望,包括对知识、财富、爱情等方面的追求,都是在追求更大的权力。

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有着重要的启示,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

另一方面,尼采对意志的探讨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

他认为,意志是人类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行为的根源。

对于尼采来说,意志不仅仅是一种欲望或冲动,更是一种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的表现。

他认为,只有通过意志的发挥和实现,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这种对意志的理解,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命的意义。

在《权力意志》中,尼采对道德的探讨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传统的道德观念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扭曲和否定,是对人类生命力的一种抑制和束缚。

他主张要摒弃传统的道德观念,要以一种更加自由和本真的方式来生活。

这种对道德的重新思考,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传统的道德观念对我们的束缚和限制,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力和自由意志。

总的来说,《权力意志》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哲学著作,它通过对权力、意志和道德的探讨,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类行为的本质,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有着重要的启示,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哲学著作。

权力意志名词解释

权力意志名词解释

权力意志名词解释
权力意志是指一种哲学概念,由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

它包含了两个要素:权力和意志。

权力指的是能够支配和控制他人的能力,而意志则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决心和决定力。

在尼采看来,权力意志是一种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人摆脱束缚、追求自我实现。

尼采认为,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会限制人们的自由和创造力,使他们过于依赖外界规则和他人的认可。

因此,他主张通过发扬个人的权力意志来摆脱这种束缚,并且拥有真正的自由。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己、挑战传统、打破常规。

然而,在权力意志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风险。

如果一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那么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

因此,在发扬个人权力意志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整体利益,并且寻求一种平衡点。

总之,权力意志是一种哲学概念,它强调个人的权力和意志对于自由和创造力的重要性,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社会整体利益和道德规范。

尼采 的权力意志

尼采 的权力意志


提出了他有名的权力意志理论。 (Der Wille Zur macht),认为人的生命 就是一种冲力、创造力,或者说是一种自 我表现、自我创造、不断扩张倾向。生命 的这种倾向就是生命的愿望、意志,认为 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意志。生命意志就是 自我释放、改善、增长生命力本身的意 志。。即权力意志。


但是理性不是万能的。理性只是人身的重要体现。 尤其当把理性化为道德时成了禁锢人奴役人的枷锁 柏拉图认为,道德是人类这个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共 同需要。道德是个人服从共同利益的需要。达尔文 说,道德的出现是人进化的表现。部落中在战争中 互相帮助比那些只顾自己的人的部落更容易生存下 去,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部落更容易被敌人消灭。 道德是集体生存的重要武器。于是理性的道德被作 为行为的第一准则。尼采尖锐的指出了其中厉害。 被人规范的道德成了窒息人奴役人的枷锁。

尼采比任何哲学家更直接的把批判的矛头 指向西方传统的概念、理性主义。西方的 理性文化从柏拉图到中世纪的神学到笛卡 儿康德和黑格尔达到了顶峰。其中休谟等 人也曾向理性挑战,但却未象尼采那样猛 烈、直接的抨击理性。

人还有生命,当理性成为窒息生命的枷锁 时,尼采猛烈的谴责理性的这一负面作用。 所以他要打倒上帝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是 人类最高的普遍性,是人类的标本。全知、 全能、至善。人的有限性是不可能达到上 帝的。全善即道德教化,无论何时何地道 德成为第一准则是给人造成异化的,是窒 息人的生命的。
尼采 的权力意志
尼采
1844年生 尼采在波恩大学和来比锡大学学习 25岁到瑞士巴塞尔大学当教授. 1879年35岁辞去教授 1889年疯 最后11年由妹妹照顾 1900年去世


同维特根斯坦有共同之处,受叔本华的影荐他到巴塞尔大学 当教授。本来他的老师指望他从事文学, 可是他却喜欢鼓捣哲学。1879年左右,他 的健康和精神都出现问题。1889年住进疯 人院,几进几出,没有真正康复。

尼采关于权力与意志的概念解析

尼采关于权力与意志的概念解析

尼采关于权力与意志的概念解析“权力意志”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最好被理解为一种非理性的力量,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可以被引导到不同的目的。

尼采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探索了权力意志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心理学、生物学或形而上学的原则。

因此,权力意志也是尼采最容易被误解的观点之一。

这个想法的起源二十岁出头时,尼采读了阿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并被它迷住了。

叔本华提出了一种极为悲观的人生观,其核心是他认为,一种盲目的、不断奋斗的、非理性的力量构成了世界的动态本质,他称之为“意志”。

这个宇宙意志通过每一个个体以性冲动和“生命意志”的形式显现或表达自己,这可以在整个大自然中看到。

它是许多痛苦的根源,因为它本质上是贪得无厌的。

减轻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设法使之平静下来。

这是艺术的功能之一。

在他的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提出他所谓的“酒神”冲动是希腊悲剧的根源。

就像叔本华的意志一样,它是一种从黑暗起源中涌起的非理性力量,它以狂饮的狂乱、性放纵和残忍的节日来表达自己。

他后来关于权力意志的概念有了明显的不同,但它保留了一种深层的、前理性的、无意识的力量,可以被利用和转化以创造美好的事物。

权力意志作为一种心理原则在早期的作品,如《人类,太人类》和《黎明》中,尼采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心理学上。

他没有明确地谈到“权力意志”,但他一次又一次地从控制他人、自己或环境的欲望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

在“快乐的科学”中,他开始更加明确,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他开始使用“权力意志”这个表达。

不熟悉尼采著作的人可能倾向于粗略地解释权力意志的概念。

但尼采不仅思考,甚至主要思考,像拿破仑或希特勒这样的人背后的动机,他们明确寻求军事和政治权力。

事实上,他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理论。

《权力意志》读后感

《权力意志》读后感

《权力意志》读后感当我们深入探索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权力意志》时,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于哲学和人类行为的独到见解,而且揭示了一种对生命的热情和对挑战的勇敢态度。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在尼采看来,事物的根本在于其自身求增长的力,即权力意志。

这种力不仅是事物的本质,更是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考维度,即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受到各种限制和约束,习惯于保持稳定、避免风险。

但尼采提醒我们,只有勇于挑战、不畏困难,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和成长。

尼采的进取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儒家中庸思想的不足。

尽管中庸思想强调平衡和稳定,但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创新和进取心。

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畏困难和挑战,成为真正的强者。

然而,尼采的观念并非毫无瑕疵。

他过于强调个体生存论,忽略了人的意志对物质生活条件的依赖性以及人的意志的社会性一面。

人的意志是感性具体的,也是历史社会的,它需要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形成。

否则,对于人的意志的理解将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此外,尼采在《权力意志》中还探讨了道德的问题。

他对于道德的起源、价值、偏见以及估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主张一种主人道德,即鼓励那些具有“奋发有为”的上等人所具有的道德。

这种道德观念虽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也引发了我们对于道德多样性和相对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权力意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我和世界的平台。

通过深入探讨权力意志、进取心、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尼采引导我们反思生活中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要勇于挑战自我、追求成长,同时也要意识到人的意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思考方式和价值导向对于我们应对挑战、实现自我超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权力意志名言尼采

权力意志名言尼采

权力意志名言尼采1.关于尼采的《权力意志》从哲学上说,尼采是叔本华唯意志主义的直接继承者,他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否定理性和科学,对历史和文明采取虚无主义态度。

他用权力意志代替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并试图把叔本华的消极绝望的悲观主义改造为积极乐观的行动主义,鼓吹无限制的自我扩张。

其哲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批判。

尼采通过宣布上帝之死对西方基督教道德价值进行了彻底的重估,并由此揭露了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道德的“非道德性”和虚无主义性。

他甚至以此称自己为“非道德主义者”。

但是,尼采强调,他之批判道德是为了让人能真正道德地生活,他的否定是为了新的肯定。

因此,对道德价值的重新建构既是尼采价值重估的逻辑结论,也是尼采道德哲学中特别具有活力的内容。

尼采基于对作为权力意志的生命的信仰而重构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反上帝的自然的道德。

这种自然的道德首先是以肯定生命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自然主义,而随之的,便是对作为生命感性的肉体和本能的肯定,以及对生活世界和个人强力之释放的“健康的自私”的肯定。

它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生命赋予意义。

尼采是站在生命的立场上否定旧的道德价值,又站在生命的立场上建构新的道德。

这样一种以生命的意义为道德的实质内容的哲学剥离了道德价值对生命价值的“遮蔽”,生命价值由此获得了“澄明”和“敞亮”,并由此确定了生命价值相对于道德价值的一阶地位。

尼采给西方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在他之后,人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理直气壮地以“理性”动物、“道德”动物自居了,他毫不留情地揭示人性中被隐藏许久的追求权力与扩张的本性,将人的虚荣、鄙俗、伪善、平庸的一面都暴露在阳光下,让人无地自容。

无论你是去极力地否定它还是去勇敢地肯定它,你都会感到内心的震颤,这就是尼采哲学的威力所在。

2.关于尼采的《权力意志》从哲学上说,尼采是叔本华唯意志主义的直接继承者,他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否定理性和科学,对历史和文明采取虚无主义态度。

傅佩荣谈关于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识论

傅佩荣谈关于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识论

傅佩荣谈关于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识论【实用版】目录1.引言2.尼采的生平与思想背景3.权力意志4.超人哲学5.永恒轮回6.总结正文1.引言尼采是 19 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

其中,他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尼采的生平与思想背景尼采生于 1844 年,卒于 1900 年。

他的哲学思想是在对基督教及其道德体系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尼采认为,人类应该摆脱对基督教的信仰,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命观念。

在他的哲学中,个体的力量和独立性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

3.权力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是指一种生命力量,它驱使着生命去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在尼采看来,权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质,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权力意志的体现。

他认为,人类应该发扬这种内在的力量,以此来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4.超人哲学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类自我超越的理念。

他认为,人类应该努力成为“超人”,即通过自我超越来实现生命的价值。

在尼采看来,只有通过不断地超越自己,人类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潜能。

5.永恒轮回尼采的永恒轮回理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处于不断的轮回之中。

这种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它使得生命在永恒的变化中得到自我更新。

在尼采看来,人类应该认识到这种永恒轮回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来塑造自己的生命观念。

6.总结总之,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论是他哲学思想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权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质,它驱使着生命去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而超人哲学则是一种关于人类自我超越的理念,它强调人类应该通过不断地超越自己来实现生命的价值。

权力意志读后感

权力意志读后感

权力意志读后感权力意志读后感1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认为,事物的根本在于事物自身求增长的力。

这种力是事物的本质,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在。

这就把人引领到无限制的挑战、争胜的世界面前。

从现实来说,他的这种权力意志的力鼓励人们积极创造,勇于竞争,做强者,不要做弱者。

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儒家中庸思想的熏陶。

做事只求无错,不出乱子,无过也没有不及,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

倾向保守,反对进取。

这样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创新、进取,更不利于适应目前的国际竞争形势。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重视尼采的进取精神正好可以给我们补充这方面的弱势。

另一方面,我们从其消极影响看来。

尼采狭隘的个体生存论使他看不到人的意志的存在和发展对物质生活条件的依赖性,看不到人的意志的社会性一面,使他对人的意志缺乏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实际上,人的意志既是感性具体的,也是历史社会的,它必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形成,不然就不会有人的意志及其能动性、创造性的产生。

欲望、道德、权力意志是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三个考量点和制衡点。

关于道德,他谈论了道德的产生,道德的价值起源,道德的偏见,以及道德的估价等,围绕这些展开的论述,令我们看到尼采宣扬的是一种主人道德,它鼓励宣扬少数贵族阶级所具有的我姑且称为的“奋发有为”的上等人所具有的道德。

权力意志读后感2首先在读《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权力意志》之前应该对尼采其人有个大致的了解,尼采是个哲学家,但是又不同于哲学史中的任何一个哲学家。

尼采的哲学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之上的,用他的话说就是“哲学对感官的敌意是人最大的荒唐”。

有人将尼采称为诗人哲学家,说的很对,尼采的哲学不同于其他的哲学家,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是按照严密的逻辑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的,但是尼采不同,他是用诗化的语言来点燃人内心中的潜在的作为人的最大的激情,由此而达到超人的境界。

“你应”无条件地服从,斯多葛主义那里,基督教和阿拉伯教团那里,康德哲学那里都这么说(至于是服从上司,还是服从概念,那是无所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尼采的权力意志摘要尼采是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

他在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而发展为权力意志论者,他的这一主张又被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承继。

他的哲学主张,在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哲学界的注意,然而在他去世后,却成为一种很有市场的思想潮流,尤其是当代,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很大。

他在继承批判叔本华“生存意志论”的基础上认为事物的生存意志除了求生存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求权力、求强大、求优势、求自身超越,真正的权力意志将对生命的肯定作为新的价值原则而建立,从而体现出它的创造性,因此在尼采哲学中,权力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无不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权力意志论,才能真正理解尼采哲学。

关键词:尼采;权力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哲学思想,是受古希腊古典文学、美学的影响而萌生,吸取了叔本华唯意志论思想,在批判一切,重估一切,否定理性主义,否定上帝的存在中逐渐形成的。

尼采为了寻求人的本来面貌,放弃了对音乐的爱好而专门从事哲学研究。

他研究了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本书。

书中叔本华把世界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表面东西称之为表象,世界的运动变化都是由意志决定的,“世界是我的意志”。

大自然中的一切全都是意志客体化,是我们直观到的意志活动。

他认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就是欲求。

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也就是延长自己的生命。

所以他说的意志又叫“生命意志”。

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比作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的“钟摆”。

他的唯意志哲学走上了一条从肯定人的生命意志而滑向消极人生的路线。

尼采以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为出发点,加以改造、引伸、扩张,认为意志的无限延伸和尽头就是权力。

他接受了世界运动和变化发展都是由意志决定的观点,用意志来对世界各式各样的事物和现象作出解释。

但是,他又不同意叔本华把意识作为消极无为,人在意识面前是顺应、否定、放弃的消极求生意志。

他认为,人生痛苦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人们利己的生活意志在现实世界中很难得到满足,而要消除痛苦,不能采取逃避的办法,而要加强自身的权力,超过一切弱者,使白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尼采说,生命的本质是意志,它本来就是一种自我的意欲,一种本能的冲动和创造的力量,能够自我创造,自我扩张。

他所谓的“权力”指的就是“征服”,支配和奴役他物的力量,是说生命具有自我扩张的能力。

同时这里的权力是广义的,它指的是人不断地改善、扩大、增长、超越自身的生命力,而不是仅仅归结为追求政治权力的的意志。

“权力意志”具有迷惑性,所以它也被翻译为“强力意志”。

尼采的哲学是乐观的,他倡导积极向上不断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人生。

尼采的哲学是浪漫的,在他看来,人生可以是荒谬的、渺小的、艰辛的,但应该是真实的、自强的、任意的,因此是充满欢乐的。

尼采主张一种积极奋发的人生,强调人不应该成为环境的奴隶,不应满足于“已经如此”的状态,而应该努力去追求和实现“应该如此”的存在。

因此,权力意志是一种生命的创造力量,不断地克服困难,要不断地扩张和超越自己,这种力是生生不息的。

尼采始终站在高处,他对自己没有恶感,也从不与人产生敌意,甚至从未惩罚学生。

不惩罚学生据说是因为最懒惰的学生对他的课程也会“变得用功起来”。

尼采是一个精神的强者,他“怀疑一切不自私的倾向及亲切友爱”的表示,他觉得那是“衰弱的象征”。

他认为克服怜悯感是高贵的美德之一。

尼采还认为,最粗鲁的话语都比沉默温和而诚实。

沉默令人讨厌,咽下冤屈必产生不好的心情。

他不在乎表现出被人瞧不起的粗鲁,他认为粗鲁“即使错了,也可能是一种快乐”。

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就是要是人的生命本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发扬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使人成为自身价值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同时,权力意志论把世界理解为感性的、自身就是能动的和发展的,有力地拒斥了那种自古希腊以来以“理性”来理解世界本质的理性本体论。

尼采以生命意志为基础,否定上帝的存在而肯定自我。

他于1884年,以散文诗的形式,出版了哲学专著《查拉图斯拉如是说》。

在此书中,他借查拉图斯拉之口宣布了上帝的死亡,并以满腔的热情向人们展示出他的新哲学即“权力意志”概念时,也就是他向人类宣布“超人”的诞生。

再三敲响上帝丧钟的尼采,把矛头直接指向了传统的基督教文化。

尼采否定传统的宗教、道德、哲学、艺术等所表现的旧价值,推倒偶像,转换价值标谁。

为此,他主张唯有生命本身才是价值的标准,价值应当由人赋予,人是价值的赋予者和评定者。

他毫不留情地否定那不利于生命发展的理性、禁欲主义等传统观念。

尼采所处的时代是基督教信仰已经破产,一切传统的价值观随之崩溃,非理性主义、怀疑论盛行的年代。

当人们认为理性并不能为判断人的生活真实以及人的行为善恶的标准的时候, 尼采认为,理性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如本能、欲望、潜意识是无意识地存在的,尼采不满于用理性解释一切。

尼采主张人存在的终极本质是不能用理性或实证的方法来把握,而是人类自身所固有的,非理性的,活生生的“生存”事实。

据此,他改造了叔本华的悲观和虚无主义基调,为人类生存寻找一个积极的进取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超人”,即权力意志。

依照权力意志论的观点,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必然是侵占、征服、吞噬与反侵占、反征服、反吞噬的关系。

根据权力意志的大小,人类可以划分成强与弱的不同等级,强者役使弱者,弱者服从强者,则是人类生命意志的自然规律。

按照“权力意志”,尼采提出了一套以“超人”学说为核心的强权主义政治理论。

他认为人类存在高贵、低劣两种不同种族,高贵种族进化到顶点便成为“超人”,人类社会要“超人”来挽救。

超人,是人生哲学的理想目标。

以往,人们把进入天国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上帝死了”,价值世界出现了空白,尼采便找出了一个理想化的人格形象“超人”来填补,取代上帝的位置。

尼采否定上帝,就是要让人们相信自己意志的力量,要人们用自己的意志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那些伪君子们利用荒谬的和不切实际的道德表面性来骗人,因此,人们起而反对他们乃是极其正常的。

人们为什么不能信仰自我的力量,而去相信上帝呢? 尼采的权力意志思想,注重人的强力意志健全并着眼于全人类,激励每个人去寻求上升路线去完善着自我,相信自己的力量,蔑视上帝,蔑视虚无,去争取自身的权力和自由。

当然,尼采所指人类是所有的每一个人。

“我要教人们以他们生存的意义”,那就是“超人”。

尼采认为,上帝已死:现在我们热望“超人”。

尼采认为,超人的形象是:第一,有着健全的生命本能和旺盛的权力意志的强者,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能力的人;第二,超越自身和超越弱者的人,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从而支配世界,支配命运,主宰平庸之辈;第三,“超人”是生之痛苦的超越者,敢于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具有无所不在的放纵和欢欣的天性,是生之欢乐的享受者,是酒神的再生,是权力意志之主。

他教人们如何做超人,也就是要人们如何提高和巩固自己的价值,重视每个人生存价值和创造能力,积极体验人生并做强者,成为真正的人,发挥人的本能中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权力。

他要人们塑造成人所具备的优良品质,自然就对低劣品格予以蔑视。

他说:“人到底能成为什么,不是爱的对象,也不是怜悯的对象,……人是还没有成熟的东西,是原料,是需要琢磨的难看石头。

”在现实生活中尼采发现,一些没有创造愿望和能力的人,谨小慎微,猥琐、卑劣、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竟然在社会上有市场,低劣的“奴隶”性格竟然得到了社会的同情和怜悯,对此尼采深感厌恶,认为爱和怜悯纵容颓废性格,包容人的堕落和腐化,阻碍人类的进化和达到超人的境界,使人失去价值和意义。

所以,尼采塑造了超人的形象,一种强健类型的人格,推荐给人们,教人们去做“超人”。

超人”究竟是什么?他认为,他在为一种尚未出世的人写作;地球的主人,即超人是大地的意义,或是地球的主人,即超人的形象孕育在人类之中,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塑造出超人来。

尼采认为,权力意志首先是对生命的一种说明。

生命是一种积极的生成过程。

这种生成即体现为对力量的追求中。

生命不能满足于自身,而是要不断超越自己。

其次,尼采认为,这种超越不是求助于信仰、道德,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超越。

这是尼采与以往形而上学不同之处。

形而上学者要解决个体生存的意义问题总是必须求助于一种高于个体的整体的力量。

例如斯宾诺莎从自然中去寻找,黑格尔从社会历史中去寻找,而基督教从神那里去寻找。

而尼采摒弃这一切人类理想,他将意义问题完全交付给个体自己来解决。

个体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超越过程。

尼采认为,个体的超越总是必须走向个体之外,从外面寻找自己的意义和目的。

这个目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使生命得以超越自身的强力。

这种对强力的渴求表达了生命本身永不枯竭的本性。

凡有意志存在的地方,即一切事物,都必须追求力量的强大,竭力占据优势。

尼采呼吁,难道没有强大的力量,不占据优势,能够统治、征服、战胜他物而生存下来吗?尼采把生存意志包含着的意义揭示出来,并强调,生存意志就叫做权力意志。

尼采把追求力量的强大、追求优势看是成生命意志的本质特征,并肯定、倡扬生物的这种特征,在这样的权力意志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哲学体系,他的哲学就与叔本华那种主张否定生存意志的消极悲观的哲学区别开来了。

尼采的哲学是一种具有积极外表的,甚至可以说是具有疯狂色彩的哲学。

在尼采哲学中,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无不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人们追求食物、追求财产、追求工具、追求奴仆和主子,根源都在于权力意志。

在社会生活中,压迫、剥削、奴役、战争、人们之间的争斗等等,都是不同的权力意志相互作用的表现。

生物机体吸取营养,就是它们作为权力意志去占有、吞噬、征服环境。

生命就是有机体发挥权力意志去剥削外界环境,驱使环境为自己服役的过程。

化学中的分解和化合,无非是一种权力意志侵占、征服另一种权力意志。

物理学中的引力和斥力的对立,其实就是不同的权力意志的争夺。

在一切事物中,权力意志的发挥都表现为抗强欺弱。

事物间形形色色的争斗现象,其根源在于一种永不厌足的表现权力的意图,或权力的运用,作为创造本能的权力的应用。

尼采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和欲望都是由追求权力意志的本能支配的,无限地追求权力是生命的最基本的普遍法则,也是道德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标准他认为,自负、激情、兽性、酒色、冒险以及征服的本能等等,都是实现权力意志必需的,而权力意志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是最高的善。

尼采抨击基督教和人道主义道德是软弱的。

把理性主义伦理学说的普遍道德斥为怪诞不经,把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论”蔑视为虚伪,攻击社会主义的平等价值观为天真梦想。

他认为一切道德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基本类型,即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