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福师(2020-2021)《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2)答案

福师(2020-2021)《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2)答案

福师(2020-2021)《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
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根据()分类,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A教育运行的客观结果是否与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相符
B有无明确意图,或能否明确识别
C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
D教育制度是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2、()主要是因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A反抗行为
B嫉妒行为
C从众行为
D竞争行为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C
3、()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
A文化失调
B情绪失调
C行为失调
D认知失调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4、()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
A文化失调
B情绪失调
C行为失调
D认知失调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5、()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意大利
B德国。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0005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1.泰勒的()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民本主义与教育》C.《教育过程》D.《人是教育的对象》答案:A2.()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A.教师的自我概念B.学生的自我概念C.教师对学生的认识D.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答案:A3.()强调的是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是用现代的词汇使现代社会的本质、人员组织和知识合理化。

现代教育制度不仅培养和分配学生,还直接影响社会A.社会化理论B.合法化理论C.分配理论D.个性化理论答案:B4.班级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A.互为补充B.互为前提C.互为排斥D.不相关答案:A5.()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A.责任感B.环境C.人口D.国际理解答案:B6.()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

狭义上说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A.经济问题B.社会问题C.教育问题D.政治问题答案:B7.()是科层制理论的代表人物A.韦伯B.贝塔朗菲C.泰勒D.卢斯山答案:A8.()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A.责任感B.环境C.国际理解D.人口答案:D9.()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A.意大利B.德国C.英国D.美国答案:A10.()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A.功能主义范式B.解释论范式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D.结构主义范式答案:B11.()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答案:B。

奥鹏福师大《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0002

奥鹏福师大《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0002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
0002
根据()分类,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A:教育运行的客观结果是否与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相符
B:有无明确意图,或能否明确识别
C: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
D:教育制度是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
答案:A
()主要是因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A:反抗行为
B:嫉妒行为
C:从众行为
D:竞争行为
答案:C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A:文化失调
B:情绪失调
C:行为失调
D:认知失调
答案:A。

202961教育社会学作业及答案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高起本、专升本

202961教育社会学作业及答案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高起本、专升本

《教育社会学》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从研究对象上讲,教育社会学探究的主要是A.广义教育B.中观教育C.狭义教育D.社会教育答案:用最流行的聊天软件加:ylitw20082.教育社会对自身以外的其他社会现象所发生的功能是A.教育社会的外功能B.教育社会的内功能C.教育社会的负功能D.教育社会的隐功能3.在教育社会学上,从组织存在的样态来看,组织一个乐队、一所学校属于A.静态实体范畴B.物质实体范畴C.精神实体范畴D.动态运动范畴4.一般认为教育社会制度分类方面的经典之作是A.《教育社会制度分类》B.《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C.《教育社会制度分类经典》D.《教育社会制度分类指南》5.建立繁荣富强的现代化中国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中属于A.分目标B.总目标C.局部目标D.分类目标6.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而确定,借助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而实现的知识体系是A.课程B.环境C.大纲D.课堂7.在环境中,山河.植被.平原等自然生态属于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人制造的环境D.学校环境8.社会变动的性质的决定因素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科学技术D.社会生产方式9.国学和乡学最初出现于我国A. 西周B.夏朝C.西汉D.唐朝10.我国第一家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专业期刊是A.《教育政策法规》B.《教育法导论》C.《教育法学研究》D.《教育法律动态》11.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讲,在我国较早提出现代教育的目的是社会意义的学者是A.雷通群B.杨贤江C.刘慧珍D. 车文博12.对教育社会自身构成要件的功能被称为教育社会的A.显功能B.隐功能C.外功能D.内功能13.在教育社会学上,从组织的存在样态来说,平纹组织织物、紧密性组织属于A.动态实体性概念B.静态实体性概念C.严密实体性概念D.松散实体性概念标准,它是教育社会制度的实质特征,又被称作A.动态标准性B.静态标准性C.规范标准性D.实体多元性15.在教育社会学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及其属性相互关系构成的总和是A.自然组织体系B.社会组织体系C.空间组织体系D. 多维组织体系16.正规化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社区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自我教育17.对人的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并且又不与教育活动发生直接相关的设施和人口称为A.人文环境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空间环境18.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A.四分之三B.四分之二C.四分之一D.五分之四19.癸卯学制颁布于A.1901年B.1902年C.1903年D.1904年20.教育立法的真正起步始于国家推行A.学校普及制B.教育大众制C.义务教育制D.教育平等制2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六艺”课程,其核心是A.科学教育B.道德教育C.文化教育 D.知识教育22.教育社会物质设施都是以各种物质因素的复合体存在的,这体现了它的A.群结构性B.独立结构性C.固定耐用性 D.经济利益性23.通信业务、家务等产业属于A.第一次产业B.第二次产业C.第三次产业 D.第四产业24.认为社会分层是由资本决定的社会学家是A.佩恩B.韦伯C.布迪厄 D.米切尔25.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根本大法”是A.《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高等教育发展纲要》26.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将被试总体分成若干群,以群为单位来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的方法是A.整体机率抽样B.随机抽样C.偶遇抽样 D.分层机率抽样27.课程评价的内容中最主要的是A.课程管理B.课程决策C.课程编制 D.学生学业成绩评价28.教育制度实现其功能的最佳表现期是A.形成时期B.萌芽时期C.过渡时期 D. 发展成熟时期29.校园当中的学生盗窃、考试作弊行为属于学生违规中的A.主观违规B.客观违规C.目的性违规行为 D.工具性违规行为30.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属于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整体的文化 D.分层的文化31.通过研究揭示出,学校课程给学生提供的观点与社会实际并不符合的学者是A.马西拉斯B.史密斯C.包里斯 D.苏扎罗32.学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A.统一性B.多元性C.情感性 D.不成熟性33.总人口中受过各级教育的人口所占的比例是A.初级教育程度人口B.中级教育程度人口C.各级教育程度人口D. 高级教育程度人口34.作为与考试制度同时直接控制人才选拔的手段是A.学位制度B.资格制度C.职称制度 D.晋升制度35.对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而言,最基本的活动是A.科研B.创收C.教学 D.招生36.社会分层的基础是A.经济B.政治C.文化 D.宗教37.从人口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属于退出劳动生产,重新被抚养照顾的年龄段是A.35岁以上B.45岁以上C.55岁以上 D.65岁以上38.在社会产业中农业和水产业属于A.第一次产业B.第二次产业C.第三次产业 D.第四次产业权和教育劳务产权的分类依据是B.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的特征D.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的方式40.教育社会制度的直接存在形态是A.教育社会制度条文B.教育社会制度内容C.教育社会制度条例D.教育社会制度条件41.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宏观抽象层的方法体系,其核心是A.思维方式B.研究范式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42.在现代西方教育社会学流派中,解释论学派产生于20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43.默顿认为,教育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其相联系的要件所发生的不明显的作用,这种功能被称作A.对外功能B.对内功能C.显性功能D.隐性功能44.家庭的第一位功能是A.育人功能B.政治功能C.繁衍功能D.经济功能45.教育社会制度建设的最高目标是A.人文化B.法律化C.市场化D.生态化46.世界范围内,实施中央集权制教育制度的典型国家是A.法国B.德国C.美国D.英国47.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这反映了文化具有A.限制的特性B.社会的特性C.适应的特性D.安全的特性48.从学校组织的本质上讲,它应该是一种A.义务性组织B.功利性组织C.强制性组织D.引导性组织49.对于教科书进行社会学分析的热潮是在20世纪A.90年代B.80年代C.70年代D.60年代身所身处的世界,这种分析课程A.建构主义原则B.互动原则C.外在化原则D.工具主义原则51.认为教育社会学就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的学者是A.田藤正B.杨贤江C.刘慧珍D.车文博52.从教育社会功能的角度看,凡是对教育社会自身构成要件所产生的功能被称为教育社会的A.显功能B.隐功能C.外功能D.内功能53.在教育社会学上,从组织的存在样态上来看,用以逻辑地反映相关元素的组合方式和组合结果的过程和规律,这种概念是A.静态实体性概念B.动态实体性概念C.严密实体性概念D.松散实体性概念54.教育社会制度是教育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标准,它又被称作A.动态标准性B.静态标准性C.规范标准性D.实体多元性55.在教育社会学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及其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总和是A.自然组织体系B.社会组织体系C.空间组织体系D.多维组织体系56.在学校中,借助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而实现的知识体系是A.课程B.环境C.大纲D.课堂57.在教育社会组织的环境中,山河、植被、平原等自然生态属于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人制造的环境D.学校环境58.对社会变动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科学技术D.社会生产万式59.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国学和乡学最初出现于A.西周B.夏朝C.西汉D.唐朝60.我国第一家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专业期刊是A.《教育政策法规》B.《教育法导论》C.《教育法学研究》D.《教育法律动态》61. 班级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A.互为补充B.互为前提C.互为排斥D.不相关62.()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A.责任感B.环境C.人口D.国际理解63.()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

14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14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14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
A. 文化失调
B. 情绪失调
C. 行为失调
D. 认知失调
-----------------选择:A
2. 教育社会学的真正成熟是在20世纪()年代。

A. 60
B. 50
C. 70
D. 80
-----------------选择:B
3.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选择:A
4.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选择:C
5.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选择:B
6. ()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14秋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14秋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教师通过剖析特定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的差生教育措施是()。

A. 个案分析法
B. 策略训练
C. 挫折教育
D. 合作学习
-----------------选择:A
2. 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具备制定()的能力,即能制定各教学单元的具体目标。

A. 课堂教学目标
B. 课程目标
C. 学科目标
D. 教育目标
-----------------选择:A
3. 认为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的迁移理论是()。

A. 能力说
B. 布鲁纳论迁移
C. 奥苏贝尔论迁移
D. 认知迁移理论
-----------------选择:D
4.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心理评估
B. 心理诊断
C. 心理辅导
D. 心理测验
-----------------选择:A
5.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 思维品质
B. 学习结果
C. 学习内容
D. 知识技能
-----------------选择:B
6. 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为()。

A. 教学检查
B. 教学测验。

14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

14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

14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11.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A. 社会化过程说B. 相互关系说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D. 特殊社会现象说12.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时间占总时间的70%以上,这属于()A. 师生互动独占型B. 师生互动主导型C. 混合型D. 教师主导型13. ()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用什么工具获得知识等问题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米德D. 埃里克森14. ()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

狭义上说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A. 教育问题B. 政治问题C. 经济问题D. 社会问题15.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这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折点,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第一个里程碑A. 《人类环境宣言》B.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C. 《我们共同的未来》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6. 衡量人口()的指标主要有:人口的寿命、人口的死亡率、人口发病率A. 质量B. 文化素质C. 身体素质D. 心理素质17.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A. 教师义务B. 教师职业声望C. 教师专业地位D. 教师权利18. 心理学上关于失范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另一是挫折-侵犯说。

A. 心理缺陷说B. 心理状态说C. 心理感应说D. 心理意识说19. ()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A. 责任感B. 环境C. 人口D. 国际理解20.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A. 群体化形成阶段B. 成熟阶段C. 形式主义阶段D. 瓦解阶段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0004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0004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0004------------------------1.()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A.教师义务B.教师职业声望C.教师专业地位D.教师权利正确答案:"[B]"2.当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来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研究A.归纳式B.总结式一般方式C.特殊方式正确答案:["A"]3.()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A.责任感B.环境D.国际理解正确答案:"[B]"4.泰勒的()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过程》C.《人是教育的对象》D.《民本主义与教育》正确答案:["A"]5.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A.中国B.日本C.俄罗斯D.澳大利亚正确答案:["D"]6.华莱士提出的理论、假设、经验观察、经验概括、被检验过的假设等五种知识构成的社会研究的逻辑模型,被称为“()”。

A.自然环B.社会环D.应用环正确答案:["C"]7.()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A.社会化过程说B.相互关系说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D.特殊社会现象说正确答案:["A"]8.()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A.功能主义范式B.解释论范式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D.结构主义范式正确答案:["B"]9.()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合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作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____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选择:B
2. ____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A. 遗传素质
B. 环境因素
C. 物质因素
D. 学校因素
-----------------选择:A
3. ()年,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而不是普通职业。

A. 1965
B. 1964
C. 1966
D. 1967
-----------------选择:C
4. ____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及活动方式的总称。

A. 教学策略
B. 教学方法
C. 教学过程
D. 教学原则
-----------------选择:B
5.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
A. 观察法
B. 读书法
C. 文献法
D. 行动研究法
-----------------选择:D
6.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____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