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蕴含地化学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在化学课堂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化学课堂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科学知识。
在当今的化学课堂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智慧,这些智慧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对化学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化学中,我们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性质,而这些物质的存在和变化是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要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不滥用化学知识,不滥用化学技术,以免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德行”的观念可以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遵循科学道德规范。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行”观念告诉我们,人应该有道德操守,要有责任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要遵守实验守则,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做危险的实验,不随意泄露化学实验中的知识和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和“和谐”的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中的平衡和反应速率等概念。
化学中的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而反应速率则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和谐”思想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保持平衡和谐。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和谐”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中的平衡和反应速率等概念,以及如何调控反应条件以实现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尊师重教”的观念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观念告诉我们,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老师应该关心学生,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文化中的化学

B
3.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 金石类》(方以 智)提到:“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 木不茂,惟乌桕树不畏其气”,“青矾”则绿矾, 强热“青矾”得红色固体,气体冷凝得“矾油”。 “矾油”的成分是 H2SO4。
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文献中充分记载 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 说明不合理的是( )
D
A. 《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 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 硅酸盐。
B. 《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 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C.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 )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 用了焰色反应。 D. 《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 成丹砂。”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神农本草
经》记载, 麻黄能“止 咳逆上气” 古代中国人 该药是抗酸药, 看到有该标志 贴有该标志 已用麻黄治 服用时喝些醋 疗咳嗽 能提高药效 的丢弃物,应 的物品是可 远离并报警 回收物 碳酸氢钠药片
(2015北京)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
,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C
1.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2015乙卷)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
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 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
B
(2016天津)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

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引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其中蕴含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了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
传统文化与化学两者看似相悖,但实际上它们可以相互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和学科交叉。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的意义和具体案例。
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传承、智慧和价值观念。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因此,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学科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的意义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可以产生许多有意义的效果。
首先,通过将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化学的知识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化学产品和技术。
例如,传统中草药的运用与化学药品的研发相结合,可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副作用的控制。
其次,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还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和传统艺术的传承。
通过化学的辅助,可以保护和修复传统文化艺术品,并开发出新的保护材料和技术。
最后,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还可以为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
通过化学分析等手段,可以对传统文化的材料、颜料、纸张等进行鉴定和研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的具体案例1. 传统染色与化学染料传统染色技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往往对环境和人体有害。
通过研发和应用环保的化学染料,可以保留传统染色的美感和技艺,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中草药与药物研发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
通过对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可以提取出有效的药物成分,开发出更加安全和有效的药物。
3. 传统建筑材料与新材料研发传统建筑材料如黄土、瓦片等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性,但在环保和耐久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通过化学分析和研究,可以开发出新型的建筑材料,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风貌,又具备了环保和耐久性。
与文化传承有关的化学知识

与文化传承有关的化学知识
与文化传承有关的化学知识通常涉及到古代的化学技术、材料以及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化学方法。
具体如下:
1.古代化学技术:例如,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和瓷器制造技术都是化
学知识的应用。
炼丹术虽然以寻求长生不老药为目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对后来的化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瓷器的烧制则涉及到高温下的化学反应,通过对原料和温度的精确控制,产生了具有不同色彩和质地的瓷器。
2.古代文献中的化学知识:古代文献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例如,《天工开物》等古籍记载了当时的冶炼、染色、制药等化学工艺,这些记载不仅反映了当时化学技术的实际应用,也是现代研究古代科技史的重要资料。
3.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化学知识被用来分析和鉴
定文物的材质成分,以及制定合适的保护和修复方案。
例如,通过对古代壁画的颜料成分分析,可以了解其制作技术和历史背景,同时也可以采取适当的化学方法来防止颜料的进一步退化。
4.教育和考试:在教育领域,高考题目中也常常出现与我国优秀传
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相关的内容,这旨在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名称、
成分、制备以及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理解。
综上所述,化学知识与文化传承紧密相连,不仅体现在古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也在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对化学教育的促进作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人的智慧,同时也能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灵感。
化学传统文化

化学传统文化化学传统文化是指与化学相关的传统知识、技艺和思想观念,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化学的认识和运用。
在中国古代,化学传统文化与其他学科如医学、农学等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系。
一、中国古代的炼丹术与炼金术炼丹术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一种化学传统文化,它是以炼丹为目标的研究,旨在通过炼制药物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炼丹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如蟠桃、仙丹等,这些都与化学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炼金术是中国古代另一种重要的化学传统文化,它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炼金术主要研究将低质材料转化为高质材料的方法,追求黄金的制造和转化。
虽然炼金术最终未能实现黄金的制造,但它对实验方法和物质转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古代的药材研究与药物制备中国古代的医学与化学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药材研究与药物制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代医学家通过对天然草药的研究和运用,发展了许多有效的药物。
例如,神农尝百草、华佗炼制草药等都是中国古代医学和化学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
药物制备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和化学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古代医学家通过对草药的提取、炮制和配伍等方法,制备出许多药物。
这些药物的制备过程中涉及到煎煮、炮制、浸泡等化学操作,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化学的运用和认识。
三、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与工艺冶金技术与工艺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化学传统文化之一。
古代中国人民在冶金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发展出了高温冶炼、铸造等先进技术。
例如,古代中国人发明了高炉和鼓风炉等冶炼设备,提高了铁、铜等金属的冶炼效率。
古代中国的铸造技术也是化学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铸造技术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青铜器的制造和青铜合金的研究等。
这些铸造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于金属材料性质和熔化过程的研究,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化学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四、中国古代的火药制造与火工技术火药制造与火工技术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化学传统文化之一。
传统文化蕴含的化学知识

传统文化蕴含的化学知识一、传统文学中的化学知识1、成语、谚语等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中一些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各项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铁杵磨成针 B.烈火炼真金 C.火树银花 D.雷雨发庄稼2、很多古诗词中体现了化学知识.“墙角数技梅,迎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们能够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3、古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A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B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很多学生不会区分“烟”和“雾”.初中化学中什么物质燃烧有烟呢什么物质能看到雾呢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说明粒子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3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四句诗所描写的物质依次是填序号A.石灰石、熟石灰、生石灰、碳酸钙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C.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 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碳酸钙.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姑苏C.春蚕致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下列描写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为床金做马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6、古代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木灰中含有的K2CO3属于;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2“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说明粒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泪”的说法正确的是;A.“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B.“泪”说明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C.“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4“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是指古代用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传统节日、生活习俗等中的化学知识1、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1春节一—喜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端午节一—龙舟竞渡;龙舟的龙头制作需要精雕细琢,雕刻过程中木材发生的是_______ 选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中秋节——观花赏月;月饼是传统美味食品,月饼的制作常用面粉、蔗糖、精炼油、肉松等物质,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时下兴起的环保炭雕工艺品,是以活性炭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雕刻而成;炭雕工艺品既能装饰居室,又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________作用,能有效持续地净化室内空气;2某个周末恰逢小强生日,他来到了外婆家;外婆在给小强煮荷包蛋时发现放在橱柜中的鸡蛋有部分变臭了,于是小强建议外婆:“可将鸡蛋浸于石灰水后捞出晾干保存”,这样就不易变坏;此建议的依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3中午炒菜时,油锅突然着火,小强立即盖上锅盖,很快就将火熄灭;他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小华的妈妈准备了糯米、瘦肉、虾仁、食盐、植物油等做粽子的原料,这些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2用铁锅煮粽子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煮完粽子的锅内有油渍,可用洗洁精洗去,洗洁精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___.3小华要检验煮粽子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____;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4盛装过原料的塑料袋随意丢弃,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4、酱油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佛山海天酱油享誉国内外;下表是某酱油膏的部分营养成分列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酱油膏的部分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中含1上表中不含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表中“钠”、“钙”等是指__________ 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3老年人每天都要摄入足量的钙,有利于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糖类主要是给人体提供能量;写出葡萄糖C6H12O6在酶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吃元宵、燃放孔明灯的风俗.①小明发现,妈妈煮元宵的天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小明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②小明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其能飞得更高、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___________.一些地方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油库等地,便可能接触到____________而引发火灾.2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__.依据酸所具有的性质,判断酸雨对下列物品有损害的是________A.大理石塑像B.铝制门窗 C.钢铁结构大桥 D.花草树木.6、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周日奶奶给玲玲包饺子;在这一过程中玲玲发现了许多与化学知识有关的问题;1包饺子所用的材料主要有:面粉、水、牛肉、芹菜、青椒、食盐、植物油等,芹菜、青椒等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2煮饺子的炊具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做炊具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3煮饺子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_________能;4用后的锅底有一些水垢,玲玲用厨房中的__________很容易将其除去;7、豆腐已成为颇受人们欢迎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通常如下:资料下表是豆腐中主要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1上述工艺流程中,磨浆属于________变化,由豆腐花制成豆腐的过程就是将豆腐与水分离,该设计利用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2人体中,构成血红蛋白成分所需的微量元素是__ _____;3豆腐中含有的营养素,除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 4除大豆外,很多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下列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A.萝卜 B.鱼 C.大米 D.奶制品 E.花生油 F .鸡蛋8、豆腐起源于淮南八公山;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亮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B. 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C.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 亮氨酸属于有机物三、传统化学工艺中的化学知识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白色的硝石粉KNO3、淡黄色的硫粉和黑色的木炭粉按一定质量比均匀混合而成.黑火药常用来制造鞭炮.点燃鞭炮火药引线,火烧到鞭炮内部,硝石受热分解,同时引燃了硫粉和木炭粉,最终生成硫化钾K2S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及一种无毒氧化物而发生爆炸.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1硝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反应: 2KNO3 + 3C = X+ N2↑+ 3CO2↑,则X的化学式为A. K2S B. K C. KS D. SO22火药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硝石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4现在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原因可能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空气污染; B.燃放烟花爆竹造成噪声污染;C.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2、东汉成书的有“石胆化铁为铜”的石胆是硫酸铜.这一方法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湿法冶金的先河.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我国在世界上最无应用湿法冶炼的金属是4、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还有十几天,你就要中考了.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生,你要给母校留下一个好印象,做到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乱扔东西…假设你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清理出如下物品:A.废作业本,B.过期药品,C.易拉罐瓶,D.霉变的饼干,E.生锈的铁盒.①你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②你用盐酸除去铁盒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以重新使用,请写出除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请你写一句劝告其他年级同学爱护学校环境的话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电解海水的方法来制取新能源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提取能源的方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色溶液中加入可溶性碱,生成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_______________.四、侯氏制碱法原理1、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__变化物理或化学;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4写出NH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4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只写一种.加盐酸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碱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作是由:①CO2+NH3+H2O=NH4HCO3和②NaCl+NH4HCO3=NaHCO3↓+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则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3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4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_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写出Y的一种用途_________.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着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C.图中X可能是氨气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4、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检验粗盐水是否为硬水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 ;2操作a是________ ,生产流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3在精盐水中先通入NH3,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CO2,有利于对CO2的吸收;4氨水中加入细盐的粉末再通入二氧化碳后,在常温条件下,易析出NaHCO3晶体而不析出NH4Cl晶体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⑹副产品NH4Cl可做氮肥,若加入氢氧化钠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试题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解析、强化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1.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中含硅酸盐B.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的“杓”含Fe3O4C. 对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进行分析,其绿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铜D. “石胆最上出蒲州……色青,见风久则绿,击破其中亦青。
”石胆指的是CuSO4·5H2O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 AB. BC. CD. D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在“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星桥铁锁开涉及到化学变化B.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的熔点低于纯铁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种对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属于化学变化D. “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高价金属硫化物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合理的是A.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丝质品)谓之为纸”,这里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C.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D. 生物柴油与从石油中分馏得来的柴油都属于烃类物质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国的圆珠笔头一直需要进口笔尖钢,经过5年数不清的失败,2016年9月,中国太钢集团利用家常和面原理在钢水中加入添加剂试验成功,造出圆珠笔头,可完全替代进口,由此信息可知笔尖钢为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
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

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可以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丰富的可能性,例如:
1. 药食同源: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食物与药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结合化学知识研究传统食材的药用价值,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如药膳、草药茶等。
2. 古代制作工艺:
-结合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和现代化学工艺,可以生产出具有传统特色且符合现代标准的产品,如古法酿造的酒类、传统工艺的食品等。
3. 文化遗产保护:
-利用化学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如利用化学材料进行文物表面清洁、防腐、修复等,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4. 文化创意产品: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化学产品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化学产品,如以传统图案为设计灵感的化妆品包装、传统色彩的染料等。
5. 环境保护与传统智慧:
-借鉴传统智慧,结合现代化学技术,开发环保产品和技术,如利用传统材料进行水污染治理、污染物处理等。
在将传统文化与化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特点,同时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确保结合产生的产品或技术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并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创新。
这样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可以推动化学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蕴含的化学知识一、传统文学中的化学知识1、成语、谚语等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中一些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各项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铁杵磨成针B.烈火炼真金C.火树银花D.雷雨发庄稼2、很多古诗词中体现了化学知识.“墙角数技梅,迎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们能够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3、古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A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B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很多学生不会区分“烟”和“雾”.初中化学中什么物质燃烧有烟呢?什么物质能看到雾呢?(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说明粒子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3)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四句诗所描写的物质依次是()(填序号)A.石灰石、熟石灰、生石灰、碳酸钙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C.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碳酸钙.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姑C.春蚕致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下列描写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为床金做马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6、古代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木灰中含有的K2CO3属于;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2)“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说明粒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下列关于“泪”的说确的是();A. “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B. “泪”说明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C. “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4)“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是指古代用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传统节日、生活习俗等中的化学知识1、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
(1)春节一—喜贴春联。
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端午节一—龙舟竞渡。
龙舟的龙头制作需要精雕细琢,雕刻过程中木材发生的是_______ (选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中秋节——观花赏月。
月饼是传统美味食品,月饼的制作常用面粉、蔗糖、精炼油、肉松等物质,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时下兴起的环保炭雕工艺品,是以活性炭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雕刻而成。
炭雕工艺品既能装饰居室,又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________作用,能有效持续地净化室空气。
(2)某个周末恰逢小强生日,他来到了外婆家。
外婆在给小强煮荷包蛋时发现放在橱柜中的鸡蛋有部分变臭了,于是小强建议外婆:“可将鸡蛋浸于石灰水后捞出晾干保存”,这样就不易变坏。
此建议的依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3)中午炒菜时,油锅突然着火,小强立即盖上锅盖,很快就将火熄灭。
他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小华的妈妈准备了糯米、瘦肉、虾仁、食盐、植物油等做粽子的原料,这些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2)用铁锅煮粽子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煮完粽子的锅有油渍,可用洗洁精洗去,洗洁精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___.(3)小华要检验煮粽子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____;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4)盛装过原料的塑料袋随意丢弃,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4、酱油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海天酱油享誉国外。
下表是某酱油膏的部分营养成分列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酱油膏的部分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中含)(1)上表中不含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钠”、“钙”等是指__________ (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
(3)老年人每天都要摄入足量的钙,有利于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糖类主要是给人体提供能量。
写出葡萄糖(C6H12O6)在酶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化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吃元宵、燃放孔明灯的风俗.①小明发现,妈妈煮元宵的天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小明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②小明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其能飞得更高、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___________.一些地方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油库等地,便可能接触到____________而引发火灾.(2)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__.依据酸所具有的性质,判断酸雨对下列物品有损害的是________ A.石塑像B.铝制门窗C.钢铁结构大桥D.花草树木.6、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周日奶奶给玲玲包饺子。
在这一过程中玲玲发现了许多与化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1)包饺子所用的材料主要有:面粉、水、牛肉、芹菜、青椒、食盐、植物油等,芹菜、青椒等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2)煮饺子的炊具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做炊具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3)煮饺子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_________能;(4)用后的锅底有一些水垢,玲玲用厨房中的__________很容易将其除去。
7、豆腐已成为颇受人们欢迎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通常如下:【资料】下表是豆腐中主要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1)上述工艺流程中,磨浆属于________变化,由豆腐花制成豆腐的过程就是将豆腐与水分离,该设计利用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人体中,构成血红蛋白成分所需的微量元素是__ _____。
(3)豆腐中含有的营养素,除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
(4)除大豆外,很多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
下列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萝卜B.鱼C.大米D.奶制品E.花生油 F .鸡蛋8、豆腐起源于八公山。
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
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亮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B. 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C.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 亮氨酸属于有机物三、传统化学工艺中的化学知识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白色的硝石粉(KNO3)、淡黄色的硫粉和黑色的木炭粉按一定质量比均匀混合而成.黑火药常用来制造鞭炮.点燃鞭炮火药引线,火烧到鞭炮部,硝石受热分解,同时引燃了硫粉和木炭粉,最终生成硫化钾(K2S)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及一种无毒氧化物而发生爆炸.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1)硝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反应: 2KNO3 + 3C = X+ N2↑+ 3CO2↑,则X的化学式为()A. K2SB. KC. KSD. SO2(2)火药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硝石(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4)现在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原因可能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空气污染;B.燃放烟花爆竹造成噪声污染;C.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2、东汉成书的《》有“石胆化铁为铜”的(石胆是硫酸铜).这一方法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湿法冶金的先河.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3、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我国在世界上最无应用湿法冶炼的金属是()A.FeB.CuC.AgD.Hg4、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还有十几天,你就要中考了.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生,你要给母校留下一个好印象,做到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乱扔东西…假设你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清理出如下物品:A.废作业本,B.过期药品,C.易拉罐瓶,D.霉变的饼干,E.生锈的铁盒.①你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②你用盐酸除去铁盒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以重新使用,请写出除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请你写一句劝告其他年级同学爱护学校环境的话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电解海水的方法来制取新能源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提取能源的方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色溶液中加入可溶性碱,生成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_______________.四、侯氏制碱法原理1、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其模拟流程如下:(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__变化(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只写一种).加盐酸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碱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作是由:①CO2+NH3+H2O=NH4HCO3和②NaCl+NH4HCO3=NaHCO3↓+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则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3)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4)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_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写出Y的一种用途_________.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确的是()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C.图中X可能是氨气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4、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