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名家学术)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生动诠释了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旅程。

习近平同志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说,这三句诗是()①雄关漫道真如铁②人间正道是沧桑③长风破浪会有时④直挂云帆济沧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学好难如登山,学坏则易似山崩,多用于劝人向善,将恶行扼杀在萌芽状态。

以下名句,表达类似含义的有()①闻一善言,见一善事,行之惟恐不及;闻一恶言,见一恶事,远之惟恐不速。

②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③积善如累土,纵恶似满弓。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全会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在我国历史上也经历了多次改革,涌现出不少的改革家,下列改革家和改革措施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管仲——废井田,开阡陌B.王安石——一条鞭法C.张居正——青苗法D.雍正皇帝——摊丁入亩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意志,“苍蝇”“老虎”一起打。

官员腐败,往往因为他们经不住外在的诱惑,下列名言警句有助于提高抵抗外在诱惑能力的有()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判断题)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判断题)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判断题)1、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孔子》。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是为了纪念“造字圣人”仓颉。

OA、正确B、错误4、中国传统医学以西医为基础,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是中国古代文明。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儿童节,等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A、正确正确答案:B8、元宵节是在农历的正月十六,人们在这一天要观灯,吃汤圆。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对应的传说或来历。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友谊的深浅,由莫逆之交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慧思B、错误正确答案:B12、鲁迅先生称《资治通鉴》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老子重自然,而庄子重自由。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豆蔻指十八岁的少女OA、正确15、愚,谦称自己不聪明,愚见是称自己的见解。

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中国是鎏器的故乡。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鉴真。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青瓷是种青色陶瓷,最早出现在宋代。

O正确答案:A19、苏轼为哥,苏询为弟,与其父苏辙合称“三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0、李白为浪漫主义诗人,“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他的诗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1、温庭药,李清照为花间派代表。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2、“七绝圣手”王昌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500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500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出自于(A)。

A、《后汉书·郭陈列传》B、《论语》C、《史记》D、《古文观止》2、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此句化用了什么思想?(C)A.慎威B.节欲C.以上都是3、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克林顿举行的欢迎午宴时曾说:“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

双方只能如邓小平先生所言:“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如克林顿国务卿所言:“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其中“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出自于(B)的《赵氏孤儿》楔子。

A.李寿卿B.纪君祥C.郑廷玉D.关汉卿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说:“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我们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同时,我们着力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出自于(C)。

A、《盐铁论·崇礼》B、《盐铁论·执务》C、《盐铁论·后刑》D、《盐铁论·疾贪》5、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引用了以下哪句名言?(D)A.合则强,孤则弱B.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C.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D.和羹之美,在于合异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说:“阳和启蛰,品物皆春”,立春刚过,春节将临。

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辞旧迎新,感到格外高兴。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文献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B)A.《论语》B.《周易》2.“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训出自哪个文献?(A)A.《尚书》B.《孟子》3.中医学认为,人体衰老的体内改变原因不包括哪一个?(D)A.肝肾亏虚B.气血不足C.神气涣散D.天人不和4.“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中的筋、骨、皮分别指的是什么?(A)A.肌肉、关节、筋骨B.韧带、骨、皮肤C.肌肉、关节、神经D.韧带、骨、肌肉5.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内容都是中国国粹?(D)A.京剧、中国国画、指南针B.中国武术、烹饪、长城C.书法、中医药、印刷术D.中医、京剧、中国国画6.“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谁说的?(B)A.XXX对儿子讲的一番话B.XXX对儿子讲的一番话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中的“汤”指的是什么?(D)A.沸油B.冰水C.冶炼金属D.沸水8.下列哪句话出自《周易》?(A)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B.《论语》C.《孟子》D.《大学》9.“从善如流”这句话出自哪个文献?(D)A.《周易》B.《论语》C.《中庸》D.《左传》10.《了凡四训》是哪个朝代进士XXX所作?(B)A.清朝B.明朝11.“过有千端,惟心所造”这句话是指什么?(C)A.《周易》B.《老子》C.《了凡四训》D.《庄子》12.下列哪句话出自《礼记》?(C)A.《论语》B.《老子》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D.《庄子》13.下列哪句话出自《论语》?(D)A.《庄子》B.《左传》C.《孟子》D.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4.中医常讲的“盗汗”是指什么?(A)A.睡后不自觉地出汗B.白天在没有劳动或活动时出汗1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哪个文献?(B)A.《后汉书》B.《周易》C.《礼记》D.《论语》16.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主张治疗哪种情况?(D)A.已病B.重病C.小病D.未病1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出自《孟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知识有奖问答竞赛题目及答案200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知识有奖问答竞赛题目及答案200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知识有奖问答竞赛题目及答案200题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A、乌?B、巫?C、肖?D、萧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A、男角?B、女角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A、50元?B、100元?C、200元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B、欧阳洵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题记:“中国传统文化,丰厚的知识蕴藏在其中,深入历史底蕴可见她的伟大。

让我们一起探索传统文化的奥秘,通过这次知识竞赛,来挖掘它的深奥领悟!”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
1.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______。

答案:黄河文明
2. 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其历史上的始祖是______。

答案:孔子
3. 关于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在完成的最后一步是______。

答案:悬梁醉酒
4.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视为最高级的餐具是______。

答案:瓷器
5. 中国传统书法的流派中最主要的是______。

答案:楷书、行书
二、单选题
1. 下列关于春节庆祝活动,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是()
A. 除夕夜吃汤圆
B. 早上互贴春联
C. 夜里打鞭炮
D. 吃团圆饭
答案:C. 夜里打鞭炮
2.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包括下列哪一项?()
A. 酿酒
B. 拜访过年
C. 守夜
D. 结婚
答案:C. 守夜
三、判断题
1. 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也影响了绘画艺术()答案:正确
2. 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吃粽子得起源于孔子()答案:错误。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继承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且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接下来,就和大家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 )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A、笙B、笛C、萧D、芦笙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 )A、5个B、6个C、7个D、8个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A、60岁B、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11、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14、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15、《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 )A、吴B、贾C、王D、史16、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 )A、崔驷B、崔瑗C、崔醒D、崔寰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18、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白鹿书院B、石鼓书院C、应天俯书院D、岳麓书院19、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A、西施B、杨贵妃C、貂禅D、王昭君20、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 )A、女性身份的象征B、约束女性的行为C、装扮作用D、表示女性已婚21、下列哪一句不是《大学》中句子( )A、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失后,则近道矣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C、是故君子不用其极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2、“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 )A、《红楼梦》B、《陈涉世家》C、《烈女传》D、《三国志》23、“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24、王勃是哪个时代的诗人?他的死因是什么?( )A、初唐病死B、初唐溺死C、盛唐溺死D、盛唐病死25、陶渊明的故乡在今( )A、九江县B、星子县C、九江市D、南昌市26、地动仪发明于哪个朝代(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27、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多少个国家?( )A、100B、110C、128D、13828、下列不属于中医的“五术”的是?( )A、山B、医C、命D、坤29、“小李杜”指( )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商隐杜牧D、李商隐杜甫30、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 )A、108B、120C、140D、160二、填空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 )2、“七月七日长生殿”的下句是( )。

中 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 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了诸多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下面为您准备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位人物?()A 李白B 屈原C 杜甫D 王维答案:B解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百姓们为了阻止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尸体,纷纷投放粽子、蛋、酒等物品入江。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2、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A 歌剧B 芭蕾舞剧C 京剧D 话剧答案:C解析: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融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解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尊重和包容。

4、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聊斋志异》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解析: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不属于四大名著。

5、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贴春联,春联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解析:春联起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此后春联逐渐普及。

二、填空题1、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

答案:切解析:中医通过望气色、闻气味、问症状、切脉象来诊断病情。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答案:指南针解析: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答案:王羲之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精湛,《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中国传统的武术流派众多,其中()以刚猛有力、气势磅礴著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名家学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名家学术)1.中国古代阴阳家的代表是(C)。

A. 申不害B. 管仲C. 邹衍D. 吴起2.鬼谷子是我国哪个时期的思想家?(C)A .西周时期B .春秋时期C .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3.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不包括(C)。

A .阴阳家B .小说家C .释家D .农家4.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是(A)。

A .董仲舒B .张载C .程颐D .陆九渊5.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D)。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6.儒家取得独尊地位,开始于(D)。

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汉高祖时期D. 汉武帝时期7.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C)。

A .仁者爱人B .轻徭薄赋C .天人感应D .大一统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C)。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9.董仲舒的思想不包括(D)。

A. “天人感应”B. “大一统”C. “三纲五常”D. “敬鬼神而远之”10.经学起源于(B)。

A. 秦代B. 汉代C. 南北朝D. 隋朝11.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是(C)。

A. 班固B. 贾谊C. 郑玄D. 张衡12.玄学盛行的时代是(D)。

A. 西汉B. 隋朝C. 东汉D. 魏晋13.魏晋最重要的学术思想是(D)。

A. 儒学B. 黄老之学C. 汉学D. 玄学14.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A. 《论语》B. 《老子》C. 《庄子》D. 《周易》15.魏晋玄学的主要经典是“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A)。

A. 《周易》B. 《孟子》C. 《道德经》D. 《周礼》16.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A. 家族观念B. 忠君观念C. 个体人格D. 社会群体17.魏晋时期的玄学也被称为(D)A •新佛学B •新儒学C •新易学D •新道家18.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何晏和(D)。

A. 孔融B. 许慎C. 郭象D. 王弼19.“越名教而任自然”说的是(C)。

A. 老子、庄子B. 孟子、荀子C. 阮籍、嵇康D. 何晏、王弼20.唐朝韩愈在(D)等一系列文章中,揭出了一个从尧、舜禹、汤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统”,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文化的主体意识。

A. 《原天》B. 《原地》C. 《原人》D. 《原道》21.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道家和佛学思想方法而形成的学说被称为(A)。

A. 理学B. 玄学C. 心学D. 郑学22.被奉为理学开山祖师的是(A)。

A. 周敦颐B. 张载C. 朱熹D. 邵雍2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C)。

A .天体运行法则B .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 .“天人感应”理论24.在宋明理学中,以其地望称为“洛学”的代表人物是(A)。

A. 二程B. 朱熹C. 周敦颐D. 王阳明25.宋明理学当中的“存天理,灭人欲”是(B)提出来的。

A. 张载B. 朱熹C. 二程D. 王阳明2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思想家(B)的名言。

A .朱熹B .张载C.程颢D .陆九渊27.宋明理学中,心学体系里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陆九渊和(C)。

A. 张载B. 朱熹C. 王阳明D. 戴震28.被宋孝宗称赞其家“满门孝悌”的是(C)。

A.朱熹B.周敦颐C.陆九渊D.张载29.“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A)的观点。

A. 陆九渊B. 朱熹C. 程颐D. 叶适30.心学之集大成者是(D)。

A. 朱熹B. 周敦颐C. 陆九渊D. 王阳明31.理学的集大成者是(C)A .张载B .程颐C .朱熹D .王阳明32.《四书集注》的作者是(D)。

A .王阳明B .陆九渊C .孟子D .朱熹33.在我国历史上“知行合一”是由(A)提出的。

A. 王阳明B. 李卓吾C. 黄宗羲D. 陶行知34.“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其中只有(B)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

A. 《汉书》B. 《史记》C. 《三国志》D. 《左传》35.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的是(C)。

A. 王夫之B. 顾炎武C. 黄宗羲D. 梁启超36.在学术上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性理”的“清初三先生”中不包括(D)。

A. 黄宗羲B. 顾炎武C. 王夫之D. 段玉裁37.开卷有益”是(D)的观点。

A. 李世民B. 李隆基C. 赵匡胤D. 赵光义38.下列职官与书籍管理有关的是(C)。

A. 发丘中郎将B. 驸马都尉C. 太子洗马D. 京兆尹39.《弟子规》有云:“列典籍,有定处”。

请问中国古代图书最常用的四部分类法是什么?(D)A. 甲乙丙丁B. 子丑寅卯C. 文史哲政D. 经史子集40.毛泽东曾称赞一部书“尽抡四部精要”,并将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国学入门书,这部书是(D)。

A. 《群书治要》B. 《古文观止》C. 《古文辞类纂》D. 《经史百家杂钞》42.《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部书,是哪本书的解释?(A)A. 《春秋》B. 《大学》C. 《论语》D. 《国语》4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B)A .《国语》B .《左传》C .《战国策》D .《尚书》43.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B)。

A. 《礼记》B. 《中庸》C. 《周易》D. 《春秋》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句出自(B)。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荀子》45.《周礼》《仪礼》(B)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俗称“三礼”。

46.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B),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自解说。

A.《尔雅》B.《说文解字》C.《释名》D.《字林》47.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是(B)。

A. 《说文解字》B. 《尔雅》C. 《字林》D. 《康熙字典》48.我国很多大学的校训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精华,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于哪一部典籍?(A)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49.原始儒学经典中的“五经”是指(D)。

A.《诗》《书》《礼》《乐》《易》B.《诗》《书》《礼》《论语》《孟子》C.《论语》《孟子》《春秋》《大学》《中庸》D.《诗》《书》《礼》《易》《春秋》50.《弟子规》有云:“非圣书,屏勿视”。

请问下列属于儒家的圣书“十三经”的是(A)A. 《尚书》B. 《荀子》C. 《山海经》D. 《战国策》51.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尔雅》52.著成“疾虚妄之言”,对汉代谶纬神学思想进行深刻批判的是(C)。

A. 司马迁B. 班固C. 王充D. 刘安5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A. 天文、地理、文学B. 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 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54.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

A. 《诗经》B. 《左传》C. 《史记》D. 《庄子》5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很多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

下面哪个历史事件在《史记》中查不到?(D)A.荆轲刺秦王B.赵高指鹿为马C.张骞出使西域D.昭君出塞56.“实事求是”四字最早出现在(C)。

A. 《论语》B. 《史记》C. 《汉书》D. 《后汉书》57.下列哪一部著作包含在“二十四史”之列?(C)A. 《宋纪》B. 《新元史》C. 《宋书》D. 《东观汉纪》58.不属于二十四史前四史的典籍是(A)。

A .《左传》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59.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典籍是(C)。

A .《三国志》B. 《旧唐书》C. 《清史稿》D. 《明史》60.下列哪一部书是以对话体记录一位皇帝在位时的治国之策的著作?(B)A. 《史记》B. 《贞观政要》C. 《群书治要》D. 《资治通鉴》61.经济财政由于其重要性,一直受到历朝统治者及治史者的高度重视。

下面哪一部史书首开以《食货志》之名为经济史立传之先河?(C)A. 《左传》B. 《史记》C. 《汉书》D. 《后汉书》62.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A. 《永乐大典》B. 《四库全书》C. 《古今图书集成》D. 《文苑英华》63.《古今图书集成》成书于哪个朝代?(D)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清朝64.《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

A. 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 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 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 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65.在我国古代,长辈十分重视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主要体现在“家训”类著作层出不穷。

下面被视为开“家训”先河的著作是(A)。

A. 《颜氏家训》B. 《温公家范》C. 《朱子家训》D. 《曾国藩家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