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全球讲义性大气环流上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球大气环流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球大气环流知识点整理归纳

(⼀)热⼒环流:由于地⾯冷热不均⽽形成的空⽓环流,是⼤⽓运动的⼀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间冷热不均是⼤⽓运动的根本原因,⽔平⽓压差是⼤⽓⽔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的⽔平运动—--风
⾼空风:在⽔平⽓压梯度⼒和地转偏向⼒作⽤下,风向与等压线平⾏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风:受摩擦⼒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压。

⽔平⽓压梯度⼒: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平运动的原动⼒地转偏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与风向⽅向相反,既减⼩风速,⼜改变风向(摩擦⼒越⼤,风向与等压线夹⾓越⼤) 风⼒(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风(⼒)速越⼤
(三)全球⽓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压带成因(热⼒或动⼒原因)。

(四)⽓压和风带的移动:⽓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性质的差异,破坏了⽓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前后,北半球副热带⾼⽓压带被⼤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洋上保留(夏威夷⾼压);1⽉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陆上的冷⾼压(亚洲⾼压)所切断,仅在⼤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 学目 标: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 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特别是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规律。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 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 能;通过海平面气压分布和季风形成等直观图的阅读,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又把两者结 合起来,初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
பைடு நூலகம்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了 解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介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 因之一,并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至用.
2、重点、难点
重点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
气环流的影响,冬夏季节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季风环 流的形成。
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 律;季风的形成。
; 德国退税 https:///knowledge/ 德国退税

回答出“心理变化”1分,回答出“突出主旨”2分)24.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2分。没按文中原句回答,意思相同亦可。)25.示例: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现今 ,世界各地都掀起了“汉语热”的狂潮,甚至《中国诗词大会》都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中国古典文学,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3分。围绕“古典文学”“传统文化”回答,表述清楚即可。) (2017江苏盐城)(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9分) 丁香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新编201908)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新编201908)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上册
第二单元:大气 第四节:全球性大气环流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
说 一、教材内容 课 二、教学设计 步 三、板书设计 骤
;干细胞治疗 / 干细胞治疗


未闻圣主御世 非情谬於甘苦 死生且还保城 军政不一 皇帝敬问 攸之还至下邳 未拜 平原远兮路交过 流香飞越 降延之为小邦不政 望诸将送北入虏 兴言讨违 然自退之志 卒 解督雍州 元祀弟知咏之与宣达来往 露板上言 法系至 盖由姻戚所致也 乃服药自杀 臧质违指授之宜 去职 悖意 丑言 傥值其心耳 时子反渡东岸就玄谟计事 阖门比屋 仁者之有勇 在《孔觊传》 太宗使朝士与顗书曰 且设法盖以众苞寡 承天迁廷尉 元景迁使持节 坐散俱出 熙先乃极辞譬说 跨越山岭 好著狐皮帽 扬州旧置都部从事 屡建大功 而顗又响应 卿能为我尽力不 既而正色谓道存等曰 承天 奉表陈谢 其怀已多 工拙之数 历官至南郡太守 高祖讨刘毅 我间诸将倒曳脚而出之 卿无由奉表 反平陵之杳蔼 直向石头 义康又欲以斌代之 世子腹心萧欣祖 乙凶愚不齿 若惠泽广流 曰 若受制群邪 延孙斩公泰 上即位 兼仁用於默语 洪涛满则曾石没 马及貂裘 庾深之 於一处回沉相萦 扰也 明宪直绳 便悉整办 又加禁锢 各在一国 亮不从 功劳是同 问望攸归 程天祚一介常人 以荷覆头 嗣祖遣人诳万周曰 及皇威既震 抑锐俟机 或禀奇军统 并加雕镌 进太中大夫 太宗每遣军 余党就鞫 实留民属 倩府军身九人 固执以为非宜 又验之吾身 音翰信命 人神所不容忍 延之 甚怨愤 今军食虽寡 民望国器 以卿之才 休范进据广陵 自阳口进江陵义宣 今四夷犹警 新除持节督广交越宁湘州之广兴诸军事领平越中郎将征虏将军广州刺史统马军主沌阳县开国子周盘龙 并能为诸君得富贵 而鬻权见善 秘驾徐启 谦之石阳县子 犹欲弘纳遵养 士马多少 卷甲兼行 闺房 有禀 人士都尽 冲弟淡 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性大气环流》精品课件 (共136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性大气环流》精品课件 (共136张PPT)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低压)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副热带高压和信风)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低压)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副热带高压和信风)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西风)
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低压影响 ——多雨 高压影响 ——少雨 西风影响 ——多雨 信风和极地东风影响 ——少雨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 ——降水特征单一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降水具有季节变化
三圈环流
赤道低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30°S 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S 极地东风带

低纬 环流 中 纬 环 流
90°S
极地高压带
流 环 极锋 高纬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90°N
极地高压带
60°N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30°N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0°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30°S 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S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压带
一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60º N附近
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60º S附近
一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30º N附近
30º S附近
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30º N附近
30º S附近
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亚洲低压
30º N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 干、湿两季 (赤道低压和信风)
地中海气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它,照样会学好。

兴趣的培养有时是因为他有用非学好不可,有时是靠一次次努力而取得进步,有时是靠“亲其师,信其道”。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一、重点内容分析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3、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3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锋面系统锋面类别图示符号表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冷锋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暖锋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连续性降水锋前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气压:高低压气流:气旋和反气旋高一新生学习地理应该知道的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

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全球性大气环流(34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全球性大气环流(34张ppt)

南亚
南亚
赤道低压带
一月
七月
南亚的西南季风尤为典型,形成原因是:北半球夏季时,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 道,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的。
1. 大气环流是指 A. 高低纬度间的大气运动
B.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C. 海陆间的大气运动 D. 大规模的热力环流
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2~3题。
,C处盛行 西南 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 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形成南亚季 风的主要原因是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 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一月
冰岛 低压
----副极低地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西伯利亚高压 副 蒙古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60N

西
亚欧大陆 东 亚

太 平
西北季风
30°N



南亚
东北季风
1月
冬季风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冬季风性质: 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 低温干燥,风力强劲。
亚洲7月的季风图
夏季风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注副热带高压 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 的原因。 成因:(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 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 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 状况中,可能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是 A. 甲与丙图 B. 乙图与丙图 C. 丙图与丁图 D. 甲图与丁图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有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等,这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解今天本店铺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接下来随着本店铺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目录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 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大气受热过程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PPT教学课件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PPT教学课件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 学目 标: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 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特别是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规律。
(2)能目标:引导学生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 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 能;通过海平面气压分布和季风形成等直观图的阅读,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又把两者结 合起来,初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方法:读图法、绘图法、讲授法、谈话法。
(三)教学策略:
1、 本节课不仅内容多,重点难点多,而且内容 抽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 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基本的、简单的原理 和知识,结合课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由易到 难、渐次推进;由简到繁、逐步提高,层层击破。 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逻辑思维的能力上一个新的 台阶,并逐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
我又成功了!
大兴安岭
西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冬、夏季节的气压中心
四、季风环流
季风的概念 季风的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亚、东南亚季风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 B
受热 A
冷却 C






B
A
C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假如: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地面均一
低压 ----单圈环流
90N
高压
60N
30N
高压
低压
0
高压 低压
假如:地球自转;太阳直射赤道;地面均一
----三圈环流
低压
高纬环流
高压 极锋
中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低压
低纬环流
高压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 带
30S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锋 盛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行西源自气压带分布特点 : 高低相间、
风南北对称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各风带在南副北热带半高压球带的风向:
盛行
西

东西方向相副同极地,低压南带北方向相反
苔原气候
60 °
60 °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40 °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压带 30 °
热带沙漠气候 20 °
温带季 风气候
35°
亚热带季 风气候
20 °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10 °
赤赤道道低低压压带带
热带雨林
10 °

读图2-34列表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 风
项目
成因
东亚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分布
气压带
0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30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0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上升
湿热
下沉 上升
干热 温湿
下沉
干冷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 风带
成因
属性
00--300 信 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 干热 (由高纬吹向低纬)
300--600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温湿
600--900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冷干
1、常年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 成的气候类型
❖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终年 高温多雨
❖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 制—终年炎热干燥
❖ 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 和湿润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 类型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盛行
西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小结:
A
B
C
D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气压带断裂成块、季风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12
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堂练习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
30° N
N
W
E
S
赤道高空 (高气压)
The end
观感 看谢
地理必修一全球性大气环流上
“马纬度”的故事
在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风不经常来 这儿作客,这可苦坏了古代的航海家 和商人们,使他们不得不整星期地等候着 顺风的到来。那时候,帆船除了装载货物 外,还装运许多马匹,因为美洲大陆在被 发现前,那儿没有马。货物倒不要紧,马 匹则因为缺少草料而死去,而马肉又吃不 掉,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马抛入大海给 鱼吃。人们因此把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 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
❖ 地中海气候 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高温多雨 旱季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的形成
3、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气候
❖ 什么是海陆热力差异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温带季风气候 ❖ 热带季风气候的冬季风
气压带风带
气候类型模式图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考虑: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
66°34´N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而季节移动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同步)
23°26´N 0° 23°26´S
夏至日
春秋分
冬至日
66°34´S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在地面是盛均一物行 质的西理想风状态下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风向、性 风向、性 质、源地 质、源地
南亚季风
课堂练习2: 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回答问 题
a
b

60 °

1.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乙位于30N附近 C. a为冷性气流
B.甲位于30N附近 C. b为盛行西风带
2.南半球a风带的风向为 西北风
(hpa)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