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八段锦

合集下载

八段锦的动作讲解、图解及呼吸方法

八段锦的动作讲解、图解及呼吸方法

八段锦的动作讲解、图解及呼吸方法1. 预备势(1)动作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吸),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间距10公分,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颚微收,舌抵上颚,嘴唇微闭,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立敛臀,上体重症,意守丹田。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正确做法是注意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越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2. 两手托天理三焦(1)动作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目视前方,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抬头目视两掌(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下颚内收,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目视前方;身体重心缓缓下降膝关节微屈,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是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颚尖先向上助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立在掌根。

功效: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在练两手攀足时,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呼吸要平稳自然。

该动作的功效是可以固肾腰,从而预防和缓解腰痛等问题。

动作方法:动作要点:易犯错误:功效:说明:动作方法:动作要点:易犯错误:一些人在冲拳时上体前俯、端肩、先肘。

在回收时,他们悬腕不明显,抓握无力。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预备式动作解说: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

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十公分,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颌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松,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往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正确做法:沉肩垂肘,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解说: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然后,两掌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合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

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身拉,两掌下落,松腰成宽,沉臂坠肘,松腕竖指,上体通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颌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有掌根。

功法作用:根据中医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格至脐我中焦,胸格以上我上焦。

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交插上举,缓慢用力,保持身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

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与韧带,下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骨颈椎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与胸前,左撑在外,目视前方。

第二个动作,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臂前,左掌成八字撑,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脚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八段锦,是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健身功法,它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八段锦是一种以舒缓、柔和的动作为主的健身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身体的各种机能,增强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同时还可以提高人的精神意识和心理素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八段锦的具体内容和要领。

第一段:两手攀足两手攀足,是八段锦的第一段,也是最基础的一段。

它主要锻炼腰部和下肢的柔韧性,可以缓解腰痛和腿部酸痛等问题。

具体动作如下: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2、吸气,两手向上伸直,手臂与耳平行;3、呼气,两手向下弯曲,尽量触碰脚踝或脚尖;4、保持呼吸,两手用力向下拉,感觉腰部和大腿的肌肉在拉伸。

第二段: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八段锦的第二段,主要锻炼肩膀和背部的肌肉,可以预防和缓解肩颈痛和背部疲劳。

具体动作如下:1、两手自然下垂,双腿分开与肩同宽;2、吸气,两手向前伸直,手臂与地面平行;3、呼气,两手向两侧分开,手臂与地面垂直,同时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左脚跟着移动;4、保持呼吸,双臂向两侧用力拉伸,感觉肩膀和背部的肌肉在拉伸。

第三段:左右搂膝左右搂膝,是八段锦的第三段,主要锻炼腰部和下肢的柔韧性,可以缓解腰痛和腿部酸痛等问题。

具体动作如下: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2、吸气,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两手向上伸直;3、呼气,两手向下弯曲,尽量触碰右膝盖,左膝盖向前弯曲;4、保持呼吸,两手用力向下拉,感觉腰部和大腿的肌肉在拉伸。

第四段:三步蹲三步蹲,是八段锦的第四段,主要锻炼下肢的肌肉和耐力,可以提高人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

具体动作如下:1、双脚并拢,两手自然下垂;2、吸气,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两手向上伸直;3、呼气,右脚向前弯曲,左脚向后迈一步,同时两手向下伸直;4、保持呼吸,右脚向后迈一步,同时两手向上伸直,再次回到起始姿势。

第五段:摇头摆尾摇头摆尾,是八段锦的第五段,主要锻炼脖子和腰部的柔韧性,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和腰痛等问题。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八段锦,又称八宝锦,是一套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健身功法,起源于中国的道家文化。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名称和动作要领。

以下将对八段锦的详细讲解及要领进行示范。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双手自然下垂,慢慢抬至头顶之上,掌心向上。

同时呼吸深吸气,感受全身舒展开来。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双手向左右两侧分开,像拉开弓弦一样。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保持呼吸顺畅。

第三段:调理脾胃气虚受。

双手平举至胸前,心口位置。

左手顺时针揉腹,右手逆时针揉腹,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第四段:五劳七伤向后瞧。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后。

缓慢仰头,尽量向后望,有助于舒展颈部和腰背。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轻微向左右摇晃,然后向前低头,尽量碰到胸部。

这个动作可舒缓压力和调节心理状态。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双手放在腰间,掌心贴着腰部。

身体上下弯曲,尽量将手指触碰到脚尖,强化腰腹的力量。

第七段:双手托天护心脏。

双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前。

先向上抬手,然后分开,至肩高,再收回手臂,感受心脏区域的舒展。

第八段:五禽戏展翅飞。

双手自然下垂,脚尖并拢。

一脚踩实地面,另一脚尖着地,身体转向,展开双臂,仿佛展翅欲飞的鸟儿。

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次练习时间约为10-15分钟。

练习八段锦时,注意呼吸要均匀,动作缓慢而流畅。

切忌用力过猛或过度伸展身体,避免造成损伤。

八段锦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调节情绪,预防疾病。

练习者应保持坚持练习的习惯,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力度。

配合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将八段锦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健身养生运动之一,源于宋代的一首古老健身养生诗歌。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着特定的口诀和要领。

下面将逐一介绍八段锦的动作口诀及要领。

第一段:揉腹法口诀:揉腹法循环腰,腹肌增强强化妙。

要领:双手掌心相对,顺时针方向绕脐揉5~8圈,然后逆时针方向揉相同圈数。

揉腹法有助于改善腹部循环,促进消化和吸收,增强腹肌力量。

第二段:抚背法口诀:拨起冲天舞两登,让脊椎调理领养生。

要领:双手平行向上抬起,手掌自然张开,手背向上,伸直脊椎,抬高双手至最高点,然后慢慢放下。

抚背法有助于舒缓脊椎压力,促进脊椎血液循环,增强脊椎的灵活性。

第三段:扩胸法口诀:伸出双臂伸正舒,呼吸循环胸部舞。

要领:双臂自然下垂,然后慢慢举起,同时吸气,用力向两侧伸展,同时肩胛骨要自然放松。

然后再慢慢放下臂部,同时呼气。

扩胸法有助于增加胸部肌肉力量,改善呼吸质量。

第四段:摇头摆尾法口诀:头摇尾摆百骨活,颈椎脊椎更灵慧。

要领:先向左转头摇摆,再向右转头摇摆,头部尽量大幅度转动,颈椎要保持放松,先左后右,共摆动5~8次。

然后向左右摆动腰部,向左摆一下,换方向向右摆一下,腰部要保持放松。

摇头摆尾法有助于改善颈椎和腰椎的灵活性。

第五段:弓步助腰法口诀:左右膝盖右膝大,腰腹自然助弓腰。

要领:站直身体,双臂自然下垂,左腿向前迈一大步,然后屈膝下蹲,右腿伸直,脚掌稳定着地。

上半身要保持挺直,腰部用力助腿。

然后恢复站立姿势,右腿向前迈一大步,重复上述动作。

弓步助腰法有助于锻炼腰部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第六段:太极推球法口诀:双臂弯曲将球握,左右手推真气躲。

要领:双臂自然弯曲,手掌自然握球。

左右手先向前推球,然后向左右方向推球。

推球的动作要辅以深呼吸,推球时要用力吐气。

太极推球法有助于锻炼手部、臂部和背部的力量,增强上肢的稳定性。

第七段:踮起脚跟法口诀:脚跟收起脚尖点,背膝舒展真功夫。

要领:直立站立,然后双脚脚后跟同时用力收起,只留下脚尖触地,然后再放下,重复多次。

八段锦详细讲解

八段锦详细讲解

八段锦详细讲解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功法,起源于古代道教,被称为“养生之宝”。

它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调节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达到延年益寿、强健身体的功效。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八段锦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领:两手抬过头顶,手心向上,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张开,掌心对着天空。

吸气,手臂从头顶往下收,收到胸前时,掌心向下,手指轻轻合拢,同时用力下压,呼气。

作用:调和三焦,促进气血流通,提高免疫力。

注意事项:手臂要保持伸直,不要弯曲;掌心要对准天空,手指自然张开;下压时用力要适度,不要太用力。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领:右脚向前迈一步,两手伸直向前,左手与右脚成一条直线,右手与后面的腿成一条直线。

吸气,双手向两侧分开,左手向左,右手向右,同时转动腰部。

呼气,双手向前收拢,左右手互换位置。

作用:开通肝经,舒展腰背肌肉,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身体要稳定,不要左右晃动;双手向两侧分开时,手臂要尽量平行于地面;转动腰部时,要轻松自然。

第三段:左右擦脚洗手跟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擦过左脚踝,再向右伸出,擦过右脚踝,同时左手向右伸出,擦过右手手腕,再向左伸出,擦过左手手腕。

重复多次。

作用:刺激膀胱经和脾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弹性。

注意事项:身体保持直立,不要弯腰;手臂伸出时,要尽量贴着身体;擦过脚踝时,不要用力过猛。

第四段:左右擒拿牛鼻子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从下往上擒拿住“牛鼻子”,再将右手从上往下拉向右侧,同时左手向左伸出,擒拿住“牛鼻子”,再将左手从上往下拉向左侧。

重复多次。

作用:刺激心肺经,增强肺功能,提高呼吸能力。

注意事项:身体保持直立,不要弯腰;手臂伸出时,要尽量贴着身体;拉手时要保持力度适度,不要过猛。

第五段:左右扭转脊髓盘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手心向上,从下往上旋转,直到手臂伸直;再将左手向右伸出,手心向下,从上往下旋转,直到手臂伸直。

八段锦文字版

八段锦文字版

动作要领,适合初学者习练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托举数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

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剑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剑在手,等机而射。

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

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左右调换练习十数次。

3、调理脾胃须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

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

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五劳七伤往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

如此十数次。

5、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

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

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

反复十数次。

6、两手攀足固肾腰: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

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

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7、攒拳怒目增力气: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刀步"。

全民健身《八段锦》 普及教学

全民健身《八段锦》 普及教学

全民健身《八段锦》普及教学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也是我国非常有益于健康的一种运动方式。

它起源于古代,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八段锦以它练习简便、效果显著而广受欢迎,逐渐成为了全民健身的代表,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注意事项。

首先,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重复8-12次,整个练习过程大约需要15-20分钟。

以下是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腰背肌肉,增强腰腹力量。

起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慢慢抬起,手掌向上,伸直胳膊,将手臂往上抬至头顶正上方,然后慢慢下降,双手同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保持平行,重复8-12次。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肩膀和胸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上肢力量。

起始姿势:两脚站立,两臂自然放置;动作过程:双臂随着身体的转动,向左右两侧转动,手部随之做推抓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三段:左右搬河拿鳖龟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腰部的灵活性,增强下肢力量。

起始姿势: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随着身体的转动,向左右两侧转动,手臂随之做向上举的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四段:两手攀枕势欲飞翔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颈部和背部肌肉,改善颈椎的活动性。

起始姿势:脚并拢,两臂伸直向上;动作过程:双臂随着头部的转动,向后举起,手臂稍微向后倾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五段:左右扣脚提肩膀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下肢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肩膀的力量。

起始姿势:站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向上举起,同时将同侧膝盖向胸部抬起,使腿和手臂呈90度角,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六段:左右摇摆势腰两旁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大腿肌肉,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

起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身体向左右两侧转动,同时用手触碰到对侧的脚踝,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八段锦初学八段锦的体会八段锦流派众多,各家强调的地方各有千秋。

我学八段锦是把它当作吐纳和导引功夫来认识的。

“吸清吐浊、吐故纳新,是谓吐纳;伸缩手足、自捏自摩,是谓导引”。

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就是导引,配合的呼吸就是吐纳。

刚刚开始学习八段锦要求的就是动作规范,配合呼吸要求也不是很严格,总体要求就是“大方、周正”,对于动作要求不严格,总体而言就像是一个体操。

我每天都是早晨5点之前在长春南湖边的松树林里面,先打一遍拳,等到身体完全苏醒后,再面向东方开始练功。

八八六十四个动作,大约要20多分钟做一遍,一般都是做2遍,大约6点多一点开始回去上自习。

初学八段锦的体会比较肤浅,总体感觉就是每次练完之后,感觉身体特别的舒服,动作幅度做的不是很大,也就是个中规中矩,呼吸配合有难度,也不强求(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呼吸的重要性)。

每次练功的时候身体反应也不大,或者说身体敏感程度不高,很多反应自己也不知道。

我当时比较重视力量的训练(因为要学推拿,没有力气肯定不行),所以,在每次练功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用力,很多旁观的人都说我动作很生硬,明显的使用蛮力。

跟八段锦的要求背道而驰了,当时就为了这个蛮力,我还苦恼了很久。

后来终于发现了原因,是因为没有拉开“筋”。

我现在都有一种感觉:八段锦是否应该叫做“八段筋”呢,说到了“筋”,我就先说说对于练“筋”的体会。

1、初级练筋的体会总体说来,我的身体柔韧性还是很不错,在我开始练习八段锦的还是很有帮助的。

在练了大约半年之后,第一个问题出现了:每次练功的时候总觉得“不得劲”。

就拿第一节来说:双手托天理三焦。

每次双手捧过头顶的时候,总觉得双臂很沉(当时以为是个很好的效果),然后双臂下落的时候,感觉头顶轰隆隆的,(应该使用了蛮力之后,气血上冲的结果)。

在当时,我以为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双臂的力气明显增加了,而且每天精神头很足。

这时在公园里面有个老师傅教大家打太极拳,闲暇之时,我跟他请教,他说我练错了。

八段锦开始的时候,绝对不要用任何力气。

要把身体想象成一个大树。

四肢就是树的枝条。

重要的在动作的过程中寻找四肢的感觉。

我于是就按照他说得做,却发现自己的动作懒懒散散,不成体统了。

老人家给我第一个忠告:专门去做拉筋的训练,要把身体的大筋全部拉开。

后来,我就专门训练拉筋(过程就不说了)。

随后,我渐渐就可以体验到在每个动作过程中,每根大筋都有反映的那种感觉,这个时候的呼吸已经不是一开始那样子带着急促,反而是每次呼吸的过程中,都带着一种很享受的感觉,每次动作中,身体的大筋还是有被拉伸的感觉,动作虽然到位,但是还是觉得有一丝丝的被动,体验不到那种顶天立地的感觉。

还是算了,每个练习武术的都知道怎么拉大筋的,没什么诀窍。

练功中的拉筋,就是要体会了,基本上没有拉筋的感觉,动作就没有做到位。

(我自己的体会)2、初级呼吸的体会在练习八段锦的初级阶段,呼吸配合往往都是被动的。

能够把呼吸配合好很难,总体感觉就是急促、憋气。

而且,动作往往没有摆到位,气就已经憋不住了,往往刚开始几个动作呼吸还算平稳,接着就开始让动作的节奏跟着呼吸走,结果就越来越像做操了。

我的体会是,呼吸急促的原因往往是身体僵硬,如果身体能够真的放松下来,那么呼吸就会很平稳。

这个阶段一般都是腹式呼吸,用力的时候往往是逆腹式呼吸。

练功初期调息不是很关键(个人认为),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把八段锦当作导引功夫来练得,这个时候关键还是动作要到位,关键还是拉筋。

这个阶段可以采取一个动作呼吸两口气,一定要把动作做得非常到位,我用的方式是先吸气,吸满了之后让它自然停顿,(在刚刚憋闷的时候)偷偷的呼出半口,然后再次吸满,这个时候,动作也做到位了,架子也拉工整了,然后慢慢收势,用口把气缓缓地吐出。

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每个架子的运行时间在1分钟以上,可以保证每个动作都用心完成,而且也不会产生气促的毛病。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旁观者把我当作高手~~~好家伙,一口气可以憋住一分钟以上,而且没有任何的气喘,真是高手啊,哈哈~~~~)二、深入学习阶段的体会我是在练习了八段锦大约1年半左右时间,开始的“换形”的。

这个词是我自己造的,所谓的“换”就是改变习惯了的练功方式,“形”是指形体、动作和着力点。

当时我是受到了太极拳的启发,在打太极拳的时候,一旦呼吸和动作可以配合好了,在动作的时候就会慢慢的产生那种由“气”而用“力”的现象。

我在练习八段锦的时候就一点点地加了进来。

首先,此时练功要用力,但是这个力是暗力。

肌肉紧张但是不僵硬,在旁观者看来,这是我还是没有用力,自己感觉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内在的力量相应。

比如:双手托天理三焦。

这个时候体会到的就是“顶天立地、支撑八面”,随着动作的打开,会有一种身体“巍然如山”的感受。

所谓的八段锦其实就是八句口诀,每个人的练法都不一样。

我想,这里不乏练习八段锦的高手,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或者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

如果我也在练功中遇到过这方面的问题,我就把我的方法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我觉得这样更好。

此外,我练习八段锦时间不短了,其中还断续了好长时间,总体上说,我有至少3年的时间是坚持练下来的。

现在我也认为,八段锦是现在锻炼身体最好的功法之一。

刚开始练习八段锦的要领首先,一定要把身上的大筋拉开,其次,练功过程中既不要用力,也不要用意。

顺其自然,动作周正大方,呼吸平稳,能够做好这些就可以了。

第一节:双手托天理三焦。

我认为这节动作的关键点在肩膀,这个阶段的肩膀一般都打不开,托天的时候,两个手臂紧紧地靠在耳朵上。

建议这个时候专门进行拉肩的训练。

第二节:两臂开弓似射雕。

我认为这节动作的关键点在肩胛骨。

一般做这节动作的时候,一定要使后背平整,拉弓的时候,应该以整个后背为支点,使胸廓有拉伸的感觉。

第三节:调理脾胃臂单举。

关键点在于双手严格按照身体中线运动,难度还是肩膀要打开。

做这节的时候,头部最好微微靠后,把颈部拉起来。

第四节:五劳七伤往后瞧。

关键点是双胯部。

转腰的时候胯部一定不要动,否则就会达不到效果。

这节做的时候一定要悠着来,否则极容易造成后背的肌肉拉伤。

第五节:摇头摆尾去心火。

关键点在下盘功夫,总体感觉把圆画圆就很不错了。

第六节:双手攀足固肾腰。

呵呵,这可考验一个人的柔韧性了,关键点是大拇指按住行间穴位,然后向上搬脚指头。

第七节:撰拳怒目充气力。

关键点就是以手为中心,全身一点点地收紧。

然后再慢慢的放松,最好感觉全身就像是铁板一块。

第八节:背后七颠百病消。

尽量的放松吧,每次身体下落的时候,一定要有那种震动的感觉。

(最好先慢慢来,小心震出脑震荡,我不是开玩笑的。

) 这个帖子就告一段落吧,深的我也写不来了。

还请大家多多谈谈自己练习动功的体会,大家共同进步教你如何正确的分阶段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 *****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学”是指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练”是指熟练提高的过程,在学中练,在练中学,二者相辅相成,永无止境。

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学与练中,涉及到练功原则与练功方法,以及功法本身的基本特点、动作要领和习练要求等。

本文拟侧重谈谈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要以“练形”为主立势八段锦属古代导引术,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无论哪一个时期、哪一种流派,始终没有脱离以形体锻炼为主的功法特点。

它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增强肌体、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学习掌握动作阶段。

首先要从健身气功?八段锦基本身型、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练起,在学练的过程中,要抓住典型动作进行反复练习。

常言道:“像不像,三分样”。

说的就是不论技术高低、功夫深浅,出手投足,往那儿一站,就应当有个练功的样子,这一点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要抓住点、线、型三个要素(这里所说的“点”是指动作的起止点;“线”是指动作的运行路线;“型”是指形态包括动态与静态),切实在动作的规范性上下功夫。

做到上体中正、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手型、手法清晰、准确、到位,即人们常说的“先求方,后求圆”。

二是熟练掌握动作阶段。

这一阶段学练时,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转换,掌握好平衡,处理好动作间的衔接,以腰脊带动四肢,使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反复练习,不断地纠正和改进动作,使每一个动作都能准确到位、运用自如。

三是巩固提高动作质量阶段。

要在前段练习的基础上,求松静、分虚实、讲刚柔、知内劲。

做到内外放松、思想宁静、专一练功。

动作有张有弛,轻灵含蓄、虚实同体、变化得当。

要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松紧适度,做到用意不用力。

同时要仔细体会“三调”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动作运转自如,意念进入恬淡,呼吸形成自调,逐步进入三调合一的境界。

二、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要重视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脊柱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同时又是人体运动的枢纽,主掌着形体运动。

在临床上发现与脊柱相关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隐患。

因此,脊柱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编创中充分考虑了脊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突出了对脊柱的锻炼。

每势动作内劲的蓄发均出自脊柱的夹脊部位(两肩胛脊中间空窍),其运动规律也都是以脊柱为轴心向全身延伸。

加之人身督脉贯通脊柱,与全身经络相连,脊柱两侧膀胱经上的俞穴又直接与五脏六腑相通,脊柱的运动真可谓是牵一处而动全身。

在一定意义上说,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练习中,谁掌握了脊柱的运动规律和内在用劲顺序,谁就抓住了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精髓。

为便于学练者掌握脊柱的轴心作用,结合每势动作提示如下:“预备势”:预备势和功法中所有的升降立身动作均要求竖脊,整个脊柱犹如连珠,上下节节贯穿,对拉拔长。

“两手托天理三焦”:两掌上托脊柱上下对拉拔长,其内劲上达于两掌劳宫穴,中至夹脊。

“左右开弓似射雕”:两腕交搭夹脊放松,开弓竖脊劲达夹脊。

“调理脾胃须单举”:两掌上下分撑脊柱对拉拔长,内劲上下分行达于两掌劳宫,中至夹脊。

“五劳七伤往后瞧”:两掌扶按悬顶竖脊,展肩后瞧劲达夹脊。

“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扶按悬顶竖脊,侧倾俯身拉长腰脊,环绕转身旋转尾闾。

“两手攀足固肾腰”:起身脊椎对拉拔长,俯身脊椎节节放松。

“攒拳怒目增气力”:马步下蹲悬顶竖脊,左右冲拳脊柱拧转。

“背后七颠百病消”:提踵脊椎节节拉长,下颠椎间微震。

收势:脊柱放松,还原收功。

对于文中所讲内劲,不可理解为是用力,用力则僵,气血不通,一般解释为用意不用力。

内劲应理解为神、意、气的化合物。

三、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不能忽视预备势的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所选择的预备势尽人皆知,太极拳界称为“太极桩”,健身气功界称为“三圆势”或“抱球势”。

其内涵极为丰富,是一般练功的首选姿势,可称得上是“练功第一桩”。

把它作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预备势寓意有三:一是作为基本身型;二是作为基本动作;三是作为基本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