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控制程序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背景介绍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是一种面向企业和组织的质量管理程序,其主要目的是检测企业中发生的不符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企业在不断改善和稳步发展的方向上走得更加稳健。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可以有效地对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不符合情况进行管理,包括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方面。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实施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纠正措施得到及时的执行和有效的管理。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不符合情况在执行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之前,需要确定不符合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品或服务与规格不符•设计问题•过程不一致或错误•安全问题•客户投诉或不满意第二步:评估和分类根据不符合情况的严重程度评估其影响范围和情况,进行分类:•可忽略的不符合•严重的不符合•重要的不符合第三步:建立纠正措施计划针对第二步中确定的不符合情况,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计划,包括以下内容:•纠正应急措施:在短时间内控制不符合情况,避免其持续扩大•根本性措施:消除不符合情况导致的根本原因,防止再次发生•预防措施: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同类不符合情况再次发生第四步:实施纠正措施计划根据纠正措施计划中的内容,及时实施纠正措施,当纠正措施计划完成后,需要进行复查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五步:建立维护体系根据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实施效果,建立相应的维护体系,对纠正措施计划进行跟踪和监控,以确保每一个不符合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重要性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控制不符合情况的发生,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改进,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效果。
在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结论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它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改进。
不符合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文件编号文件版本发放编号受控标识不符合控制程序提出部门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 目的及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轨道交通装备部件不符合过程的管理。
制定并实施本程序文件的目的:通过对不符合过程的识别、分析、纠正或预防,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2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文件采用ISO9000:2005标准中术语和定义和国际铁路行业标准中附录6、附录7铁路行业的术语、定义及缩略语。
3 引用标准或文件内部审核管理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 职责4.1质量管理部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程序文件。
4.2其他部门执行本程序文件之规定。
5控制程序5.1过程偏差识别当出现过程偏差时,发生部门组织进行分析,确认是否发生过程不符合,做好过程偏差、不符合的记录。
过程偏差或不符合过程通过以下方式识别:a)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施过程、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
b)不合格品评审。
c)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现。
d)顾客反馈。
5.2不符合过程的分析、改进、验证5.2.1过程不符合处置过程(提出、原因分析、纠正或预防、效果验证)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要求实施.5.2.2可采用多功能小组评审、头脑风暴法、鱼刺图、PFMEA等方法查找过程不符合的根本原因。
5.2.3原因分析时,需评估不符合过程是否导致产品的不合格,如导致产品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处置。
5.2.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现的不符合过程按《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要求或相关方要求的方式实施纠正或预防,其他的不符合过程纠正或预防按《纠正或预防措施表》实施。
5.2.5对于不产生不符合过程的偏差,必要时,责任部门制定预防措施。
5.2.6确定产生过程不符合的原因后,责任部门针对根本原因逐条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明确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步骤、责任人、完成时间。
6 质量记录过程纠偏报告过程纠偏报告编号:版次No:偏差过程名称发生日期发生单位责任单位偏差过程描述记录人:日期:偏差过程评审结果是否导致不符合过程是□是否产生不合格品否□是□,《不合格报告》编号:请在年月日前完成《纠正或预防措施表》,编号:否□□不予关注;□《纠正或预防措施表》编号:评审签字单位人员日期备注:请在□中划√表示选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二级文件 不符合项控制程序

不符合项控制程序1.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不符合项、事件进行纠正,采取纠正措施,保证相关方的利益,确保一体化体系的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1)适用于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不合格产品的控制,以及不合格原材料、顾客退换货、抱怨和投诉事件的控制。
(2)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的环境、职业健康不符合事件的控制。
3.职责3.1总经理3.1.1 分析和应对因不合格产品、事件而产生的质量风险和潜在的顾客风险,以及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中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策划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损失的控制活动;3.1.2 授权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组成“不符合审理小组”,任命组长。
3.2 质量部3.2.1对进料检验、过程检验、出货检验所发现的一般不合格品进行处置;3.2.2对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统计分析及其纠正措施的实施;3.2.3对外协加工产品不合格品的记录、隔离及处理;3.2.4客户退货品的标识、并组织对客户退回品的原因、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跟踪验证;3.2.5 顾客抱怨的不合格品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3.2.6负责严重不合格品评审的提出与不合格品控制过程的追踪验证;3.2.7负责保存不合格品评审的记录。
3.3 安全环境管理组3.3.1对产品和服务周期内的发现的不符合事件进行处理;3.3.2分析和统计不符合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纠正措施的实施;3.3.3 追踪和验证不符合事件纠正措施;3.3.4 适当时,评审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评价请况;3.3.5必要时,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变更。
3.4 生产部3.4.1负责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3.4.2 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
3.5 采购部3.5.1 参加不合格原材料的评审与控制;3.5.2 对不合格原材料隔离、标识;3.5.3 对不合格原材料办理退货、换货、特采接收手续。
3.6 销售部3.6.1 负责一般不合格外协产品的审理与控制;3.6.2 参与严重不合格品及退货品的分析和评审;3.6.3 负责生产过程发现的不合格品向顾客提出让步接收申请。
不符合项控制程序

文档编号:不符合项控制程序发行版本:V1.0XXXX公司目录一.目的 (2)二.适用范围 (2)三.职责 (2)四.工作程序 (2)五.相关文件 (4)六. 质量记录 (4)一.目的在运维服务、产品采购、设备安装、软件设计、调试过程中对不符合项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我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及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运维服务、产品采购、系统安装、测试、软件设计的各过程。
三.职责1. 运维服务部:负责运维流程或规范及服务过程中的不符合项的评审和处置。
2.研发管理部:负责开发过程中不符合项、软件缺陷的评审和处置。
3.质量管理部:负责跟踪不符合项的整改完成情况。
四.工作程序1.不符合项的控制原则在运维服务、系统开发、安装、软件设计过程中出现不符合项后,要按以下程序进行:1)记录不符合项的情况,并做出标识;2)向运维服务部报告不符合项的产生;3)由质量管理部进行评审并提出处理意见;2.不符合项的分类a)严重不符合: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运维服务提供、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等的不符合;b)一般不符合: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符合。
3.项目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
责任工程师负责处置并记录处置结果。
a)对一般不符合项,由运维服务部直接处置;b)对一般不符合项作让步接收时,由运维服务部经理批准在原不合格标签上加注“让步接收”,直接发给工程师使用。
对于重要服务流程或者产品,不允许让步接收。
c)对于严重不合格,由行政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由相关部门评审后作出相应的处置,并采取可行的纠正、预防措施。
5、软件开发不合格:软件开发的不符合项指的是,在软件测试及此后阶段发现致命性bug(往往导致系统崩溃),或在软件测试结束并通过以后,因生产、储存、运输(传输)等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媒体损坏、染上病毒等)、导致功能或性能低于其测试合格时指标的产品,但本公司开发的、已测试合格的软件产品不能因为仍然包含一般的bug而称之为不符合项;6.不符合项的处理对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运维服务部组织人员会商原因,并列出具体的整改计划,对流程、手册、工具等进行修改。
ISO45001不符合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纠正措施控制程序(ISO45001-2018/ISO14001/ISO9001)1.0目的建立和保持《不符合、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针对事件、事故和不符合采取有效地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QEO管理体系,减少由此产生的不利于公司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的影响。
a.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已发生的不合格,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b.报告和评估(调查)事故、事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防止或减少事故、事件再发生而产生的影响。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所有的QEO产生的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所采取的改进、纠正和纠正措施。
3.0职责3.1 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不符合(不合格)进行现场调查,指导制定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不符合项的实施情况负责监督和追踪验证。
3.2 工程管理部、综合管理部负责日常质量、环境、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3.3 责任部门对发生的不符合和潜在不符合情况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3.4 综合管理部负责环境和安全事故、事件的统计、报告、调查和处理。
3.5 工程管理部做好质量事故统计、处理工作。
4.0工作程序4.1不符合的判别a. 监测和测量的结果不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或违反国家和地方及行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 内审、外审、管理评审中出现的不符合项;c. 自检自查出现的不符合(包括设备运行、材料的采购、搬运、贮存、施工过程检验和验收、交付过程、环境因素和风险控制等);d. 经确认属不符合而由相关方提出的投诉或顾客抱怨;e. 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环境问题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f. 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其他不符合项。
4.2 潜在的不合格a. 生产运行记录的质量隐患、环境隐患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b. 相关方提出的质量隐患、环境隐患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c. 公司各职能部门在本部门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隐患、环境隐患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d. 工程走访服务中发现的质量隐患、环境隐患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e. 内审、外审及管理评审中发现的质量隐患、环境隐患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
不符合控制程序

不符合控制程序1 目的防止不符合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合格工序转入下道工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符合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有关的不符合的控制。
3 职责3.1工程技术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及监督、检查;负责不符合的评审、处置管理办法的制定。
3.2 分公司/子公司安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程序。
3.3项目经理部具体实施不符合的控制。
3.4对管理体系的不符合的控制,按《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由贯标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4 工作程序4.1不符合分类:施工过程中产生不符合具体按质量、安全和环保三方面界定。
4.1.1质量方面的不符合:不合格检验批、不合格分项、不合格子分部和不合格分部工程和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工程配套设备的不合格、采购进货或顾客提供的不合格品,贮存、搬运产生的不合格品等。
另按其严重程度分为:a) 质量事故:指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造成永久性缺陷、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万元以上的。
b) 一般质量问题:指对工程质量不造成重大影响,经返工能达到合格或经返修能满足使用要求,返工返修经济损失在2万元以下的。
4.1.2安全方面按其严重程度分为:a) 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b)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c)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
d)多人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重伤3人或伤5人以上的事故。
e)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f)急性中毒事故——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有毒物质,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使职工立即中断工作并须进行急救的中毒事故。
4.1.3 环保方面的分类:不符合/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符合 /合格——满足要求。
4.2 不符合的标识4.2.1 项目经理部施工技术部门和安质部门根据《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程序》对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和分部工程、安全进行检验,经检验不符合的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和分部工程,按《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朔性程序》进行标识。
ISO17025-2017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对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识控制,以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管理体系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中的不符合活动的识别、评价、可接受性评估、纠正、处置、应用的控制。
3.0职责3.1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分别负责对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环节中所出现的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的提出及完成情况审批,并行使是否批准恢复被停止的不符合工作的权力;3.2 各部门负责对在本部门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的实施;3.3 质量监督员负责跟踪并验证非内审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结果;3.4 内审员负责跟踪并验证内审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结果;3.5 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定期对已完成纠正的不符合工作的复查。
4.0管理程序4.1 不符合工作的识别步骤4.1.1所有人员都可以根据体系文件规定发现自身所承担的职务及其上下级关系人的活动引起的不符合工作,其它环节出现违背体系规定的不符合工作,对结果报告可疑时,根据不符合工作性质向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进行汇报;4.1.2当手册描述的体系活动中出现不符合工作时,应填写《不符合项识别及纠正措施实施验证表》,并由规定的人员实施不符合工作的描述、原因分析、纠正措施的提出、落实、跟踪验证和审批;4.2不符合工作类别和程度的评价4.2.1不符合类别评价:(1) 体系性不符合:体系文件中未对体系的依据内容(评审准则内容)进行规定,缺失活动依据;(2) 实施性不符合:产生不符合工作的活动未按体系要求进行或因体系文件未细化评审准则内容,造成实施活动不符合;(3) 效果性不符合:产生不符合工作的活动按体系要求进行,但没有达到体系要求中预定的效果。
4.2.2不符合程度评价(1)严重不符合:体系性不符合、管理体系活动失控和对影响到检测结果质量、检测和工作环境、检测安全、产生了对体系规定的怀疑时,则不符合工作属于严重不符合;(2)一般不符合:效果性不符合和不属于严重符合项(当评价表明不符合工作不会再度发生,或不会对实验室的运作与其政策和程序的符合性产生怀疑)。
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是指组织为了纠正不符合(包括非合规行为、过程缺陷等)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
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组织快速发现、纠正不符合,并防止其再次发生。
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第一部分:背景介绍和目的1.背景介绍不符合是指与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组织内部规定或者规范性文件相悖的行为或者事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违反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的行为-不符合组织内部规定和程序的行为-工作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不符合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组织面临法律责任、信誉风险、质量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纠正措施。
2.目的制定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组织内不符合的管理和纠正工作,确保不符合及时得到发现、纠正,并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从而保障组织的合规性、质量和效率。
第二部分:不符合及纠正措施的识别与登记1.不符合的识别-不符合的识别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内部审计和自查工作-员工举报和投诉-外部监督和审核-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不符合的识别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准确:确保所识别到的不符合是事实准确的-充分:将所有的不符合都予以识别-及时:确保不符合能够及早地识别到2.不符合的登记和详细记录-不符合的登记包括以下内容:-不符合的具体描述-不符合的相关日期和时间-不符合的造成原因和责任人-不符合可能对组织造成的影响-不符合的解决方案和纠正措施-不符合解决的进展和结果-不符合的详细记录应该在不符合的登记表上进行,确保能够对其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管理。
第三部分:不符合的分析和原因识别1.不符合的分析-不符合的分析应该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分析不符合对组织的影响-制定解决方案和纠正措施2.不符合的原因识别-不符合的原因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工的失职、无知或者疏忽等-机:设备、工具或者系统的故障或者缺陷等-料:原材料或者产品的问题等-法: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等的不合规或者变更等-环境:工作环境的失控等-不符合的原因识别应该再结合不符合分析的结果进行,确保能够全面识别到不符合的根本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符合控制程序
(HBQY-CX-19)
1 目的
对管理处各项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进行及时有效的处臵,以防止和减少造成的影响。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出现的不符合的控制。
3 职责
3.1 处领导不符合处理工作。
3.2 各部门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不符合的控制。
其中
1)养护科负责养护相关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的纠正和处理。
2)收费科负责收费、监控等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的纠正和处理。
3)路政支队负责路政相关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的纠正和处理。
4)信息中心负责监控、机电设备维护等相关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的纠正和处理。
5)办公室负责环境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事故、事件、不符合项纠正和处理。
6)安全办公室负责安全工作中出现的事故、事件、不符合项的纠正和处理。
7)政工科负责组织对内部审核、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的纠正和处理。
4 工作程序
4.1 不符合的发现
不符合是指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
包括:
1) 采购验收时出现的不合格品;
2) 各级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3)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更引起的不符合;
4) 内、外部审核发现的不合格;
5) 环境、安全技术性监测所发现的不合格;
6) 顾客及相关方的抱怨(包括投诉);
7) 服务不合格;
8) 环境和安全事故、事件;
9) 供方服务不合格。
10) 其他
4.2 不符合的处臵
4.2.1 采购不合格品的处臵
由验收人员做好记录,然后由采购人员按合同要求做退货处理。
不能及时退货的,应做相关标识,隔离存放,防止误用。
对有使用价值的,由各部门负责对不合格物资进行评审,可降低使用或改变用途。
4.2.2 服务质量不合格的处臵
由检查或管理人员当场责令相关人员停止不合格服务并立即改正,情节严重的报告部门负责人进一步处理,具体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引起顾客投诉的,按《信访投诉处理规定》执行。
4.2.3 管理不符合的处臵
4.2.3.1 管理处内部工作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能当场整改的应责令立即整改,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必要时停止相关作业。
情况严重或短期内不能完成整改的,检查项责任部门下达书面整改通知或以会议、文字通报的形式提出整改要求。
责任部门视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整改和处理:
---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对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责令有关责任人员做出书面检讨。
---通报批评。
---经济处罚。
---调换岗位。
---行政处理。
---解除劳动合同。
责任部门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情况书面报检查部门,检查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直至不合格项的消失。
4.2.3.2 管理处接受上级或政府部门检查发现的不符合,由办公室统一组织整改,将整
改情况书面报检查部门。
4.2.4 发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指标超标时,相关部门应立即停止相关运行工作,采
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按规定向上级报告,需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4.2.5 事件、事故的调查处理参照《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执行。
4.2.6 供方服务不合格的处臵
供方提供的服务不符合有关合同的规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口头、书面等形式要求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可按合同规定要求其进行经济补偿,必要时取消其服务资格。
具体按相关合同文件执行。
4.2.7 因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更引起的不合格,各部门要及时根据新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采取措施加以改正。
由此引起的有关文件的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有关规定。
4.2.8 对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管理体系外部审核发生的不合格,由政工科按审核组要求组织整改。
4.3 对于各类不符合,各责任部门要做好记录,记录整个事件的发生、调查、处理过程。
4.4 对重大不符合,各相关部门或单位应全程跟踪处理过程,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作为管理评审的汇报内容之一。
5 相关文件
5.1 《信访投诉处理规定》(HBQY-ZH-08)
5.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HBQY-CX-22)
5.3 《文件控制程序》(HBQY-CX-03)
5.4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HBQY-AH-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