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ppt课件

交通运输ppt课件

1. 收集数据
收集相关交通数据,如交通流量、出 行时间等。
2. 分析数据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现有交 通状况。
规划方法与流程
3. 制定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规划方案。
4. 评估与优化
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交通工程设计
设计理念
安全、舒适、高效。
设计要素
车道宽度、交叉口设计、交通标志等。
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运营,维护 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交 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交通法规内容
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水路运输管理 条例、铁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涉及运 输安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方面 。
交通管理体制
交通管理体制概述
交通管理体制是指交通运输行业的组 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包括政府管理机
多模式交通一体化
多模式交通一体化
将不同交通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 顺畅转换和衔接,提高出行效率和便捷性。
多模式交通一体化架构
包括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 式,通过一体化的交通规划和设计,实现各种方式之间的 无缝衔接。
多模式交通一体化优势
提高出行效率,减少出行时间和成本,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港口
大型港口
具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和集疏运体系,是海上运输的重要节点。
中小型港口
承担着一定的客货运输任务,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机场
大型机场
具有完善的航空设施和集疏运体 系,是国际国内航空运输的重要 节点。
中小型机场
承担着一定的航空运输任务,是 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管道
油气管道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是连接各个地区、促进经济交流和资源配置的重要纽带,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一个完善的交通网络来进行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运输和市场的拓展。

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对于国民经济的地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可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例如,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使偏远地区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得以快速运送到城市和其他地区,满足消费需求,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交通运输的便利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交通运输对于国民经济的国际交流和外贸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使得国际间的货物和信息流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不论是陆地、海洋还是空中运输,都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可靠的物流配套服务。

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使得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速度大大提高,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合作和互利共赢。

交通运输还对于国民经济的就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集大量劳动力的行业,其发展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运输工具的制造、维护和修理、燃料和能源供应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提升生活质量。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

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一个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改善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国内外贸易合作,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交通运输的投入和支持,推动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具体案例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运输与国民收入
年份 1952 年 1954年 1956 年 1958 年 1960 年 1962 年 1964 年 1966 年 1968 年 1970 年 1972 年 1974 年 1976 年 1978 年 1980 年 1982 年 1984 年 1986 年 1988 年 1990 年 1992 年 1994 年 1996 年 1997 年 GDP 总量 679.0 859.0 1028.0 1307.0 1457.0 1149.0 1454.0 1868.0 1723.1 2252.7 2518.1 2789.9 2943.7 3624.1 4517.8 5294.7 7171.0 10202.2 14928.3 18547.9 26638.1 46759.4 67884.6 73452.5 人均 GDP 119.0 144.0 165.0 200.0 218.0 173.0 208.0 254.0 222.0 275.0 292.0 310.0 316.0 379.0 460.0 525.0 692.0 956.0 1355.0 1634.0 2287.0 3923.0 5576.0 6079.0 运输仓储通讯业创造的GDP 29.0 38.0 46.0 71.0 104.0 57.4 58.4 85.1 70.5 100.2 118.0 126.1 139.6 172.8 205.0 236.7 327.1 475.6 661.0 1147.5 1681.8 2685.9 3494.0 4525.5
后运输化阶段
• 客运方面的特点
由于小汽车无限制使用而引起的各种社 会、经济、生态等问题,须作出调整,高速 公共客运,航空、高速铁路等在客运总量中 的比重有所上升。在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的 情况下,交通费在最发达国家居民消费支出 中的比例已不再明显增加,说明一些与位移 相关程度较小的消费方式在这一阶段更被人 们重视。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而且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因素的流动,为市场提供充分的服务和便利,同时也可以提升劳动力的流动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流动的保障和保障。

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商品和生产要素无法迅速、高效地流通。

只有畅通的交通网络,才能实现区域间、城市间、乡村间货物、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流动。

再次,交通运输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发展交通运输可以改变地理空间的约束条件,促进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

交通运输的进步和发展使得资源可供选择的范围扩大,相对劣势的地区也能通过发展交通运输来吸引和利用外部资源,从而加速产业的转移和优化。

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传统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最后,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得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更加流动自由,人才的流动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的进步使得劳动力可以更容易地进入经济活动,并实现劳动力的有效配置。

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提高,使得各地区可以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创造力。

总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发展交通运输可促进经济要素的流动,提供便捷的服务和便利,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的进步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其提供充足的投资和政策支持。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PPT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PPT

A.西宁—拉萨
B.兰州—拉萨
C.西宁—格尔木
D.格尔木—拉萨
4.京沪线、京广线与陇海线相交的铁路枢纽分别是(C )
A.郑州、株洲
B.郑州、徐州
C.徐州、郑州
D.徐州、株洲
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下列铁路枢纽名称 填到图中的相应位置上:
兰州
兰州、徐州、株洲
(2)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
陇海——兰新线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三横)
走向
铁路线
起止点
东西干 线
京包—包兰线
(三横)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北京—包头—兰州 连云港—兰州—阿拉山口
上海—杭州—株洲—贵阳—昆明
陇海-兰新线
京包-包兰线
京哈线
青藏铁路
宝成线 成昆线
焦柳线
沪杭-浙赣-湘黔- 贵昆线
京广线
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 的铁路线名称:
①_____兰__新_________线;
②_____成__昆_________线;

③_____京___九________线;

④_____浙___赣________线。
请多指导
煤炭到武汉
运费较低
从天津到上海 选择最经 运一万吨海盐 济的办法
海运
河运
航空
5.中国交通运输空间上分布特点
东密西疏
三、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
(一)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1949年 新中国建立前
1999年
2006年 7月1日
里程:2.2万千米 分布: 东北和沿海地区
5.79万千米
除西藏外,全国 各省市区都有 铁路分布。

《交通运输》PPT幻灯片课件

《交通运输》PPT幻灯片课件

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对我国广大西北地区的开发
及东部港口的运输起到重要作用。
18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
哈尔滨
京包线
包头 北京
京哈线
京 沪 京线 广 京 上海 线九 线
广州 九龙
19
徐州
兰州
陇海线
京 沪 北京 线
徐州 连云港
上海
20
郑州
北京
兰州
陇海线
郑州
连云港
京 广 线
广州
21
株洲
北京
京 广 线
杭州
兰新线 名称分析:“兰”是兰州的一个字,“新”是新疆的简称。 命名方式:用起点的一个字,用终点所在省的简称。
25
评价园地
1.株洲城市的发展,主要因素是(A )
A.铁路枢纽
B.省级行政区的中心
C.沿大江大河
D.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
2.近年来,我国新建铁路干线上的许多车站,建在一些 中、小城市的边缘,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 A.促进城市建设,带动城市的发展 B.节约铁路建设费用 C.不影响市民生活 D、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
1
我来分析
场景一(2000年)
河北省的南就水村物产丰富,四面 的山上有板栗、核桃、柿子等果树近10
万株,年产各种水果十多万公斤。
嗨!老同学,你们家 乡一定很富吧,满山
都是水果。
唉!因为交通困难, 很多东西运不出去都 烂掉了,村民们守着 满山的宝贝却过着穷
日子。
场景二(2009年)
你们家乡还是老样子 吗?
这几年变化可大了,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水果远销国内外,人均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7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7

小华:你好!
D ①、阿强乘坐的列车路线是:[ ]
离开家后,我和亚
A、京广—广深线 B、鹰厦—古汕线 军一起坐上了当晚7:
B C、黔桂—湘桂—黎湛线 D、京九线
②、这封信的写作时间可能是:[
]
30从省城开往深圳的列 车。现在的火车真快, 路上没有经过其它省会
A、2月 B、4月 C、6月 D、8月 城市,一路风驰电掣直
A、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 B、提供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 C、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
D D、投资回报较高,效益显著
2、下列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是:[ ] A、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B、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3、穿越华北平原的铁路线中,由西向东的正确排序是:
⑷、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 汽车
⑸、从武汉到郑州探亲。
火车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 运输
②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_公__路______ 运输。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 铁路 运输。
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 ___水__运____ 或 __铁__路_____运输。
活动2、五岭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图A和图B分别概略 的反映了该县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面貌。阅读下图 和相关资料,分析以下问题。
※_雨__热__同__期__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 物以稻米为主
※位于_长__江__干流和支流以及_京__杭__运__河__ 交汇处,__水__运__条__件___优越
有大的山川阻隔,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地理条件。
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坚固、坡度和缓,没有急弯,来向和去向车道之间有间隔 带,保证交通运输畅通无阻,极大的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3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3

浙赣线 与 湘黔线
郑州
徐州
兰州
上海
哈尔滨、沈阳
成都
株洲
查看地图
走向
干线名称
起止点
南北 干线
京沪线
北京—上海
京九线
北京—九龙
京哈—京广线
北京—哈尔滨、北京—广州
同蒲—焦柳线
大同—焦作—柳州
宝成—成昆线
宝鸡—成都—昆明
东西 干线
京包—包兰线
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
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航空;
——公路;
——水运或铁路运输。
——铁路专用车;
活动——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根据 下列情况,为这几位旅客出主意。
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
铁路
公路
航空线
船舶
海轮
飞机
最低
居中
居中
最高
最慢
居中
居中
最快
最大
居中
最小
火车 汽车
小结: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速度最快、运量最小、运费最高。
运量最大、速度最慢、运费最低。
速度较快, 运量较大, 运费适中。
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
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货运方式选择: (1)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 (2)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途) (长途且数量大) (3)大型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
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如果两人都能制鞋和帽,其中一个人 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些 ,不过 制帽时只强五分之一或20%,而制鞋时则 强三分之一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 门制鞋,而那个较弱的人专门制帽,岂 不是双方都有利吗。”李嘉图采用了由 个人推及国家的方法,认为国家之间也 应如此。
一、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综述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
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其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的区位理论。
区位的含义是“分布的地区或地点”。区域 经济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古典区位理论 阶段、改进区位论阶段和区域经济理论阶段。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交通 运输与 国民经 济发展 的关系 概述(P PT50页 )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从产业史的角度考虑,运输是不可替代的生 产要素。
任何种类的生产都必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进行和完成,必须通过运输的纽带才能实现。
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必需的一般条件,是 整个经济的重要基础。
运输具有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的特征。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交通运输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原材料与零配件和产品的运输、劳动力的流动 属于空间效用;均衡生产、产品及时销售、现代 供应链管理中的“零库存”生产需要的准时运 输,属于时间效用。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工业化是指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中占了主导地位,成为整个产业结构的核心。
英国拥有当时最好的运输体系,因而及其发展不仅激发了工业革 命,而且伴随了工业化的全过程。一个国家的运 输体系的规模和运输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 国经济社会在工业化工程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从供求关系的角度考虑,运输与国民经济是 “交替推拉”关系
从运输业结构的角度划分,运输业可分为没 有更新的时期以及新的运输方式出现或原有运输 方式有根本性创新的时期。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4、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考虑,运输是城市和经济 布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范围,促进了分工和工业化的实现。 发展的内在机制就是必须广义分工:首
先是使企业内部分工合理,其次是社会分 工合理化。
取得比较优势,即“比较利益”原则。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 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 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 商品的成本 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 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 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1、古典区位论 共同点:立足于单一的生产商,着眼于成本特
别是运费最省。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交通 运输与 国民经 济发展 的关系 概述(P PT50页 )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交通 运输与 国民经 济发展 的关系 概述(P PT50页 )
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对 经济学作出了系统的贡献,被认为是最有 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方便、快速、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能很好 地取得比较利益。
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市场范围可以被定义 为交换成本的倒数。 交换成本主要由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等构 成。 运输成本的大幅降低是从铁路在技术和组 织上的创新之后取得的,因此现代市场范围的扩 张是从铁路运输的出现开始的。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二、运输业的经济意义和影响
从经济的角度考察运输,大致经历的两个阶 段:
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自然运输发展阶段; 2、现代经济状态下的非自然运输发展阶段。 现代交通运输以铁路的出现为标志。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从历史的角度考虑,运输扩大了市场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
展的关系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运输业的一般意义和影响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影响领域包 括经济、政治、突发事件等。
意义:增加了人与货物的流动性,与之相 伴的是资金的流动、信息的交流、文化的传播、 知识的增长,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和平。
交通运输是全球化的载体和根据。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1)杜能的区位理论(集约化经营程度理论) 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
影响。 “孤立国”区位模型:在平原的各个部分应分
别生产什么农产品?作物的安排被分成若干同心 圆地带。解释了离市场越远种植密度越低的原因。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交通 运输与 国民经 济发展 的关系 概述(P PT50页 )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交通 运输与 国民经 济发展 的关系 概述(P PT50页 )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
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把由此决定的最小生产成 本作为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
韦伯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分析运输费用、劳动 力费用和生产集聚力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找出 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交通 运输与 国民经 济发展 的关系 概述(P PT50页 )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交通 运输与 国民经 济发展 的关系 概述(P PT50页 )
杜能:一个地方的农业集约程度、土地利用类 型受交通运输的影响。
韦伯:运输费用对生产地点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学说”:城镇分布受市 场最优、交通最优、行政最优三原则的制约,其 中距离是贯穿全局的支配力量。
运输因素是决定城镇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