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度学与色度学复习内容

合集下载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以配出任何颜色,称为三基色。 2、红、绿、蓝不是唯一的三基色。
三种色,只要其中的每一种色都不能用其它两色配得 就可以组成三基色。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实验发现:人眼的视觉响应取决于红、绿、蓝 三分量的代数和。
它们的比例决定了彩色视觉。 亮度在数量上等于三基色的总和。 由于人眼的这一特性,可在色度学中应用代数
2. 发光强度和光亮度 描述光源发光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发光强度: 点光源
点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 单位:坎德拉,光学基本量,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单位:坎德拉:cd
光亮度: 有限尺寸发光体,面光源 表5-1
单位: cd/m2
面光源:实际光源、或实际光源的像、或漫反射 体(本身不发光,受光照后)
i1i2,d 1d 2
故:
d1 d
L1 L
L1 L 对于两透明介质表面,
1
故: L1 L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对于折射光束: d' L'cois'd'dA d LcoisddA
dd1d' L'1Lnn'22
d'1d
光通过光学系统时的光能损失: 两透明介质界面上的反射损失 介质吸收 反射面的光能损失
设入射光的光亮度为L,由于在入射过程中,自 光源到入射面类似于元光管,故其亮度不变。
L d cosdAd
或:dLcoisdAd 入射的光通量
反、折射的光通量:
d1L1coi1dsA 1d d'L'coi'd s A 'd
L1, L' 分别是反、折射的光亮度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对于反射光波,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ρ(λ) 很高时 ) ,但辅助球制作比较困难,当材料层有一 定厚度时,辅助球和分光光度计一侧开口要有良好的 接缝是相当困难的,故主要用于计量部门测朗伯性能 好、反射比高的标准反射样品光谱反射比。
11.1.1 反射特性的测量
2、漫反射比的测量 (2)台劳法(垂直-漫射反射比ρ(0/d)) 测量装置由一台分光光度计和一个积分球组成反射计, 来自单色仪的单色光经摆动反射镜 OM ,形成两束交 替照射的光束。在某一反射镜位置上,光束照到反射 比ρ0的待测样品上的反射辐射通量为ρ0Φ,再由它漫射 到涂层反射比为ρ的积分球内。探测器D检测经样品漫 射的光,产生信号 V0 ;在另一反射镜位置,光束直接 照到积分球的球壁上,探测器 D 检测来自积分球本身 漫射的光,产生信号V。 k 0 图11-6 台劳法测光谱反射比的装置 V RE V0 RE 2 2 4 R 1 4R 1 其中,k是考虑到两种光束在积分球内反射情况不同而 引入的修正系数。
第十一章 辐射度、光度与色度的应用
1 材料特性的测量 探测器特性的测量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光学系统中杂散光的分析与计算 4 5
辐射测温仪 卫星多光谱扫描系统 下页
11.1 材料特性的测量
研究范畴:材料的辐射度特性主要是指其反射特性、
透射特性、发射特性和吸收特性以及偏振特性、萤光 特性等,材料的辐射度特性可定量或半定量地确定材 料性质与成分的变化。 影响因素:材料的辐射特性除取决于其性质和成分外, 还受表面状况、温度、厚度等影响。在描述材料特性 时,一定要说明样品的状况以及测量的条件,否则描 述只能是概略的。 参比量:测量的参比量可是入射量,例如用测得的反 射、透射、发射、吸收量和入射量的比值来表示待测 材料相应特性。参比量也可是已知标准材料的辐射度 特性,通过比对测量,确定待测材料的辐射度特性, 例如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样品的反射和透射特性。

第五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第五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由能量守恒:d d' d1 即: d' d d1 (1 )d
(5-21)
由图5-6可知: d sin idid d' sin i'di'd
(5-22)
将折射定律n‧sini=n’‧sini’两端分别对i和i’微分,并与折射定律 表达式对应端分别相乘,得到:
n2 n'2
sin i' cosi'di' sin i cosidi
图中的函数值已
归 一 化 。 V(λ) 和 V’(λ)两者峰值所对 应波长有所不同,
V(λ) 的 峰 值 在 555nm 处 , 而 V’(λ) 的峰值507nm处.
(二)光学量和辐射量间的关系
在波长λ附近的小波长间隔dλ内,光通量dΦv(λ)和辐
通量Φe(λ)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明视觉条件下: dv () KmV ()e()d
(5-10)
N dФv
θ

dA
单位: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θ
cosθdA
表明,元发光面dA在θ方向的光亮度等于元面积dA在θ
方向的发光强度Iv与该面元面积在垂直于该方向平面 上的投影cosθ‧dA之比.
三、光学量 和辐射量 间的关系 (一)光谱光效率函数
可见光辐射 (用辐射量度量)
▲ 实验表明,观察场明暗不同时,光谱光效率函数 亦稍有不同。
▲ 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 法 ) 或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英),缩写CIE)根据多组测试实验结果 ,分别于1924年和1951年确定并正式推荐两种光谱光 效率函数:明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和暗视觉光谱光效 率函数,如图5-2所示。

光度学,色度学基础知识

光度学,色度学基础知识

光度学基本知识
即得
I cosα I ' cosα ' + 2 R R '2 4 I = 60cd , cosα = ; I ' = 48cd 6 12 cosα ' = 122 + 62 − 42 E=
(
R = 6, R' = 122 + 62 − 42
(
)
)
最后得
60 × 4 48 × 12 E= + = 1.385lx 3 3 6 164
其中 :[C]——某一特定颜色 , 即被匹配的颜色 ; [R]、[G] 、[B]——红、绿、蓝三原色 ; r 、 g 、 b ——红、绿、蓝二原色的比例系数 , 以表示相对刺激量 ; ≡——表示匹配关系 , 即在视觉上颜色相同 , 而不是指能量或光谱成分相同
三原色系数相加等于 1, 即 r+g+b=1
饱和度= 单色光流明数/(单色光流明数+白光流明数)
明度 用它来标志颜色的明亮程度。用颜色的总流明数表示。 色调和饱和度合称色品,是颜色的色度学特征;亮度是颜色的光度学 特征。色调、饱和度和明度这三个感觉量一起决定了颜色的特征。
色度学基本知识
四、表色系统
表色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彩色的三个特性为依据 , 即按色 调、明度和饱和度来分类 ; 另一类是以三原色说为依据 , 即任一给定 的颜色可以用三种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在此 , 简单介绍一下后 一类表色系统——三色分类系统。该系统是以进行光的等色实验结果 为依据、由三刺激表示的体系。用的最广泛的是 CIE 表色系统。 视觉器官对剌激具有特殊的综合能力 , 即无论受单一波长的单色光刺 激还是受一束包含各种波长的复合光剌激 , 眼睛都只产生一种颜色感 受。研究证明 , 光谱的全部颜色可用红、绿、蓝三种光谱波长的光按 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用不同比例的上述三种原色相加混合成一种颜 色 , 用颜色方程可表达为 [C]≡r[R]+g[G]+b[B]

光度学与色度学复习内容

光度学与色度学复习内容

光度学与⾊度学复习内容名词解释:1.同⾊异谱⾊:对于特定标准观察者和特定照明体,具有不同光谱分布⽽有相同三刺激值的颜⾊。

2.颜⾊校正:是把阶调层次偏差的原稿和扫描分⾊引起颜⾊偏差的图像校正过来,使其能得到反映原稿的正确⾊调、层次和灰平衡。

3.⼤⾯积着⾊原理:假如传送细节的尺⼨⼩于1 mm,那么⼈眼看到的各个细节部分只是在亮度⽅⾯存在着差别,⽽在颜⾊⽅⾯没有差别,都表现为灰⾊。

所以,当重现彩⾊图像时,只有⼤⾯积部分需要以三原⾊显⽰,其⾊彩可以丰富图像内容。

⽽对各种颜⾊的细节部分,彩⾊图像可不必显⽰出⾊度的差别。

因为此时,⼈眼已不能辨认它们的⾊度区别了,只能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亮度的不同,可以⽤⿊⽩来显⽰,这称为⼤⾯积着⾊原理。

4.光度学就是根据⼈类视觉器官的⽣理特性和某些约定的规范来评价辐射所产⽣的视觉效应。

5.分布温度:光源的分布温度是在⼀定谱段范围内,光源光谱辐射度曲线和⿊体的光谱辐射度曲线成⽐例或近似成⽐例时的⿊体温度,因⽽分布温度可描述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特性。

6.照明体同⾊异谱指数:对于特定参照照明体和观察者具有相同的三刺激值的两个同⾊异谱样品,⽤具有不同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的测试照明体所造成的两样品间的⾊差( E)作为照明体同⾊异谱指数Mi7.总光谱辐亮度因数:总光谱辐亮度因数是在多⾊光照明下,来⾃荧光物体表⾯的反射和发射的辐亮度与在相同照明观测条件下⾮荧光参考样品的反射辐亮度之⽐。

8.朗伯定律:di / dx = - K I 式中,K为薄膜的吸收系数,其值通常为正,采⽤负号表⽰强度减⼩。

对整个膜厚度进⾏积分得:I = Io e -Kx 或Ti = I / Io = e –Kx此式即为朗伯定律的表达式,其中Ti 称为膜内部的透射率。

9.格拉斯曼⾊彩混合定律10.减⾊原理填空:1.⾃然界把各种能量转化为光能的过程有两种:⼀是热辐射,⼆是发光。

2.在光学中,与能量有关的量有两类,分别是辐射度学量和光度学量.3.如果⼀个辐射源其表⾯辐射亮度L不随⽅向变化,则称为郎伯辐射体。

FPD第一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FPD第一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9 CIE色度图
单色光 光谱轨迹曲线
复合光
纯紫曲线 非光谱色光 轨迹
10 色坐标计算
例如 λ=450nm的单色光,由表得: X=x= 0.3362,Y=y= 0.0330,Z=z= 1.7121 则 x=x/(x+y+z)=0.1615 y=y/(x+y+z)=0.0159 z=z/(x+y+z)=0.8226 将可见光各波长的x、y值均在CIE 色度上画出,则可得所 有可见光的色坐标为一舌形曲线。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可能 的颜色都在舌形及其下端连线之内,此范围外的点均为不 存在的颜色。一个光源的发光光谱I(λ)是已知的, 则发光 色度可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X=ΣI(λ) x Y=ΣI(λ) y Z=ΣI(λ) z 再归一化。
第一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1 亮度
亮度:亮度是指发光体(反光体)表面发光(反光)强弱的物理量。 不仅与客观有关,而且与人的视觉有关,它是一个心理物理 量。 Pe()是辐射能量—客观物理量,V()是相对视见函数。人眼作为 光接收器,对各种波长的光的灵敏度不一样,只对可见光380 -780nm能感受,因而紫外光、红外光的辐射虽也是功率辐 射,但却亮度为零。人眼作为一个生理因素,随年龄,生理因 素而异。 亮度的单位是坎德拉/平方米(cd/m2),旧单位也用尼特(nit) 。
16 色域与显示效果
左为50% NTSC,右为80% NTSC
17 LCD Backlight and Color Gamut
CFs, CCFL, LED CIE 1976 Chromaticity
CCFL
LED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FPD第一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FPD第一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亮度第一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1亮度可见度2可见度3 光通量光通量是按人眼的光感觉来度量的辐射功率,用符号3相对视见函数视见函数3相对视见函数暗适应双重视觉论锥体细胞明视觉杆体细胞暗视觉4各种亮度的实例5颜色的基本特性什么是颜色视觉系统能感觉的波长范围为纯颜色用光的波长定义,称为光谱色用不同波长的光进行组合时可产生相同的颜色感觉显示器件的多色性可大大增加显示的信息和功能。

颜色是可以定量表示的。

5颜色的基本特性5颜色的基本特性颜色消色和彩色光谱色和混合色5颜色的基本特性CIE(国际照明委员会)表色体系孟塞尔表色体系色调、明度、饱和度6CIE 1931标准色度系统定量表示颜色的体系称为色坐标,发光的颜色可由色坐标中的点来表示。

6CIE 1931标准色度系统7三基色标准的光谱分布-光谱三刺激值8CIE 1931 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x y z x y z单色光复合光9CIE 色度图10 色坐标计算=450nm的单色光,由表得x y zx x+y+zy x+y+zz x+y+z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可能的颜色都在舌形及其下端连线之内,此范围外的点均为不存在的颜色。

xyz10 单色光色坐标计算x(λ)、y(λ) 、z(λ)x(λ)y(λ)z(λ)11色差椭圆图向各个方向的辐射线11恰可察觉色差椭圆图12主波长和色纯度颜色S 1的主波长颜色S 2的补色波长13等色调波长线和等饱和度线等色调波长线:等饱和度线14 电视的色域15 色域(Color Gamut)计算公式15 色域(Color Gamut)计算公式16 色域与显示效果40045050055060065070017LCD Backlightand Color Gamut CFs, CCFL, LED CIE 1976 Chromaticity CCFL LEDMost NB & LCD monitorsuse LED BLU R. Lu et al, Opt. Express 14, 6243 (2006)18 孟塞尔表色体系 用色调、饱和度和明色调用角度标定,红饱和度的深浅用半径明度用垂直轴表示采用色调H、明度V。

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与色度学

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与色度学

N2 P1d1 P2d2 L
PdM N3 M
1, 2分别为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与空气所成界面
反射比;
P1, P2,L , PM 分别为M 种介质各自的透明率;
为反射面的反射比;
N1为冕牌玻璃个数; N2为火石玻璃个数;
d1, d2,L , dM为M 种介质的中心厚度.
20
§5-4 颜色的分类及匹配
光学系统中,常用反射面来改变光的进行方向,反射元 件对光的透射和吸收,使反射面的反射比ρ<1。
当入射光的光通量0,反射光的光通量1 0,则
光通量损失:1 1 0
镀银反射面 0.95;镀铝反射面 0.85;抛光良好 19
的棱镜全反射面 1.
④光学系统的总透射比
0
1 1
N1
1 2
18
光通量为Φ的光束通过厚度为dl的薄介质层,被介质吸 收的光通量dΦ与光通量Φ和介质厚度dl成正比,即:
d Kdl 0eKl 0 pl
p eK表示光通过单位厚度1cm介质层时,出射光通
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为介质的透明率。
因此光通量损失为: 0 1 ekl 0
③反射面的光能损失
cos dAd
sr m2 )
六个辐射量,对所有的光辐射都适用,是纯物理量。
3
4
对可见光,常用光学量来度量
二、光学量
①光通量Φv:标度可见光对人眼的视觉刺激程度的量。 单位为流(明)lm。 ②光出射度Mv:光源单位发光面积发出的光通量,即:
Mv
dv dA
,单位流每平方米lm m2
.
③光照度Ev:单位受照面积接受的光通量,即:
Lv
dv
cos dAd
Iv ,单位坎每平方米(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同色异谱色:对于特定标准观察者和特定照明体,具有不同光谱分布而有相同三刺激值的颜色。

2.颜色校正:是把阶调层次偏差的原稿和扫描分色引起颜色偏差的图像校正过来,使其能得到反映原稿的正确色调、层次和灰平衡。

3.大面积着色原理:假如传送细节的尺寸小于1 mm,那么人眼看到的各个细节部分只是在亮度方面存在着差别,而在颜色方面没有差别,都表现为灰色。

所以,当重现彩色图像时,只有大面积部分需要以三原色显示,其色彩可以丰富图像内容。

而对各种颜色的细节部分,彩色图像可不必显示出色度的差别。

因为此时,人眼已不能辨认它们的色度区别了,只能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亮度的不同,可以用黑白来显示,这称为大面积着色原理。

4.光度学就是根据人类视觉器官的生理特性和某些约定的规范来评价辐射所产生的视觉效应。

5.分布温度:光源的分布温度是在一定谱段范围内,光源光谱辐射度曲线和黑体的光谱辐射度曲线成比例或近似成比例时的黑体温度,因而分布温度可描述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特性。

6.照明体同色异谱指数:对于特定参照照明体和观察者具有相同的三刺激值的两个同色异谱样品,用具有不同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的测试照明体所造成的两样品间的色差( E)作为照明体同色异谱指数Mi7.总光谱辐亮度因数:总光谱辐亮度因数是在多色光照明下,来自荧光物体表面的反射和发射的辐亮度与在相同照明观测条件下非荧光参考样品的反射辐亮度之比。

8.朗伯定律:di / dx = - K I 式中,K为薄膜的吸收系数,其值通常为正,采用负号表示强度减小。

对整个膜厚度进行积分得:I = Io e -Kx 或Ti = I / Io = e –Kx此式即为朗伯定律的表达式,其中Ti 称为膜内部的透射率。

9.格拉斯曼色彩混合定律10.减色原理填空:1.自然界把各种能量转化为光能的过程有两种:一是热辐射,二是发光。

2.在光学中,与能量有关的量有两类,分别是辐射度学量和光度学量.3.如果一个辐射源其表面辐射亮度L不随方向变化,则称为郎伯辐射体。

4.光强度单位是坎德拉,光通量单位是流明。

5.斯特藩- 玻耳兹曼定律表明,辐射出射度仅与温度有关。

6.维恩位移定律表明,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升高时,辐射本领的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7.在可见谱段内,当发射体和某温度的黑体有相同的颜色时,那么黑体温度就称为发射体的色温,其单位为K。

8.按视觉恰可分辨的最小颜色差别,把黑体轨迹划分为许多视觉分辨的单位,叫做麦勒德.9.眼球可类比为一个全自动摄象机,包括屈光,遮光和感光系统三个系统。

10.人眼通过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来感知外界颜色和明暗。

11.颜色是人眼明视觉的主观感觉,颜色可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类。

12.单位被照面上接收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其单位是勒克斯(lx)13.产生物体色的条件是:人眼+ 光+ 反射(吸收)14.随着温度升高,物体发射的能量增加,电磁波的短波成分增加。

15.色彩系统命名法中由白、灰、黑等一系列中性非色彩构成的色彩称为消色,其命名规则为:色名= 色调修饰语+ 消色基本色名16.奥斯瓦尔德色彩空间中,明度分为8级17.明度为8,色调为5Y,彩度为8的颜色如用孟塞尔色彩系统命名应为5 Y 8/818.如用色光三原色中的红光与绿光按适当比例混合,则可产生色料三原色中的黄色。

19.对色光而言,凡两色光相混合后能得白光的,此两色光即互为补色,蓝色与黄色互为补色。

20.色彩错视中,明度相同情况下对重量的错视感觉是,彩度高感觉轻,彩度低感觉重。

21.色彩调和可分为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两种方式。

22.颜色方程C=R(R)+G(G)+B(B)中,R,G,B分别表示红、绿、蓝三原色的数量,称为颜色的三刺激值。

23.自然色系统建立的基本原则是相似性原理。

24.参照标准下相比较,一个光源对物体颜色外貌所产生的效果称为光源的显色性。

25.同色异谱差异通常可通过相加和相乘两种方式校正。

26.颜色测量方法一般有:目视法、光电积分法、分光光度法三种27.在一定温度下发射和黑体光谱辐射亮度分布成比例的光谱辐射能的发射体叫作灰体。

28.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是物体反射的光谱功率分布或物体本身的反射光度特性29.颜色测量中有数字和物理两类标准。

30.染料荧光的CIE三刺激值之和为有效荧光。

31.彩色原稿一般可分为反射、投射和电子原稿三种形式。

32.颜色分解时会受扫描仪的光电性能、滤色片的滤色性能、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光源的显色性、油墨的呈色效率、纸张的理化特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33.根据配色要求可分为无条件配色和条件配色,即配光谱法和配三刺激值法。

34.色彩管理的三个要素:校准、特性化、转换.36. 绝对黑体和理想漫反射体是两种典型的朗伯体。

37. 朗伯体的辐射强度按余弦规律变化。

38. 物体的颜色(色度量)不仅与物体自身的特性相关,同时,也与光源或照明体有关.39.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的波长,明度主要决定于物体反射率的高低,彩度主要决定于物体反射率光谱选择性。

40. 色彩系统命名法中彩色命名规则为:色名=色调修饰语+ 明度及饱和度修饰语+ 彩色基本色名41. 如用色料三原色中的品红光与青光按适当比例混合,则可产生色光三原色中的蓝色。

42. 对色料,凡两色混合后成为黑色者,则此两色即互为补色,如品红与绿互为补色。

43. 并列各色的色调趋向于对方的补色。

44. 同时对比错视规律中明度对比变化特点是,并列各色明者更明,暗者更暗的色调;45. 色彩远近错视中,明度高暖色感觉近,明度低冷色感觉远。

46.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红、绿、蓝三原色的波长分别为700、546.1、435.8nm47. 现代色度学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所规定的一套颜色测量原理、数据和计算方法,称为CIE标准色度系统。

48. 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图形处理系统的RGB颜色空间中,每种颜色用二进制的一个字节表示。

49. CIE光源显色指数是基于颜色样品的色差矢量长度的比较。

判断:1.不同的光源可能具有相同的特殊显色指数或一般显色指数,但这并不表明各种灯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使用。

2.显色指数为R a=40的光源显色性为一般。

3.―光源‖和―照明体‖都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理辐射体。

4.可用量值的概念表征一个色光的颜色和亮度,统称明度。

5.如果这两个不同波长的颜色混合,所得混合色三刺激值不能为原色三刺激值的直接相加。

6.对于一给定波长颜色,其色度与可能随照明体改变而发生变化。

7.CMYK 颜色空间的色域范围比RGB 颜色空间的色域范围要大一些。

8.HSB颜色空间独立于设备之外。

9.不同的光源可能具有相同的特殊显色指数或一般显色指数,这表明这些光源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使用。

10.同色异谱现象与观察者和测量仪器关系最为密切。

11.颜色的深度和明度意义是等同的。

12.测试照明体下试样的色度坐标和参照照明体下试样的色度坐标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表明颜色的同色异谱程度13.光电积分法可以测出颜色的光谱组成。

14.荧光增白剂广泛地用于纸张、纺织物、塑料等方面以提高它们在可见光谱蓝区的反射比。

15.颜色分解中,青分色阴片由红滤色镜获得,因此,原稿上只有青色或黑色区域可使感光片露光而产生曝光密度。

16.奥斯瓦尔德色彩空间中,14 p l指色调是14 的蓝,含白量为3.5%,含黑量为91.1%,蓝的含量为 5.4%17.桑顿发现,用光谱400 nm,540 nm,700 nm的辐射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所产生的白光,与连续光谱的日光或白炽灯具有同样优良的显色性。

18.我们把普朗克辐射体作为低色温光源的参照标准,把标准照明体D作为高色温光源的参照标准。

19. 光电积分测色仪是直接测量色源的光谱反射率特性。

20. 荧光通量发光强度与两个参数有关:1材料的荧光量子产出率;2材料吸收用来激发荧光的总光子数。

21. 现代计算机配色方法的依据是色料混合理论。

22. 国际颜色联盟ICC 标准是以CMYK为模型的Profile色彩描述文件简答:1.简述四色复制中黑版的由来及其作用。

青、品红、黄3种理想油墨,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组成各种颜色,也能组成不同明暗的消色。

但由于油墨并不理想,使得复制出来的黑色不够黑,颜色的彩度也下降了,经重新套合后彩色印刷品是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尤其在深黑色区域更为严重,并存在一定的偏色。

因此,在实际复制中往往增加一个黑色来弥补上述的不足。

这就是四色复制的由来。

黑版的作用:加强图像的密度反差、稳定中间调至暗调的颜色、加强中间调和暗调的层次、提高印刷适性、降低印刷成本,主要是提高密度,纠正色偏。

2.简述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原稿经扫描仪扫描,原稿上的色彩信息转换成不同强弱的光信号,由光电器件接收并转换成电压值,经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由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各种处理。

3.简述光度学中研究黑体辐射的意义。

黑体辐射的研究在辐射度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只有黑体光辐射量和温度之间存在精确的定量关系。

光辐射度量的绝对值是无法直接测量的,经常需要转换成其它可测物理量进行测量(如电量、热量等),因此,黑体温度的测量起到了确定辐射度量的作用,即黑体辐射在辐射度学中起到了基准的作用。

4.简述格拉斯曼色彩混合定律1. 人的视觉只能分辨色彩的三种变化:明度、色调、饱和度。

2在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个成分连续地变化,混合色的外貌也连续地变化。

3. 色彩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样,在色彩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

4. 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色彩光亮度的总和。

这一定律叫做亮度相加律。

5.简述自然色系统瑞典自然色系统是建立在6种心理上基本色感觉的基础上,这6种基本色黑色(S)、白色(B)、黄色(Y)、蓝色(B)、绿色(G)、红色(R)。

并将基本色排列在六边形种,自然色系统(NCS)六边形的连线表示基本色对,然后任一颜色按照它与这六种原色靠近的程度,即所包含的个各色的量来进行评价和编排。

人们可以预见连续的颜色变化。

通常将基本色调表示成一个三维色度空间,这样就产生了NCS色调、NCS黑度(或NCS白度)和NCS色品度。

该系统形成的色立体用1412张颜色样品来描述,分40个色调,10个黑度和10个彩度。

自然色系统(NCS)注重人眼视觉对自然界颜色的认识分析,但不注重颜色空间的均匀性。

6.简述视频色彩中红绿蓝三原色荧光粉选择依据:高饱和度与发光效率低的折衷;保证三原色三角形的RG线尽量靠近光谱轨迹,以复现比较饱和的红、橙、黄、绿一带的常见且引起美感颜色;饱和的蓝、绿一带的颜色是不常用的,所以GB线可以离开光谱轨迹稍远些,而不致产生不良效果。

7. 简述光电测色仪特征及主要技术规格•标准照明体:输出D65、10o视场下的色度值•色差∆E:HunterLab、L*a*b*、∆L*、∆C*、∆H*•准确度:∆X、∆Y ≤± 1.5;∆x、∆y ≤± 0.02•重复性:∆E*ab ≤0.15•测色面积:φ20 mm、φ2~4 mm、两种•照明探测方式:FS-100型0/d、FS-200型0/45FS-300型30o照明同轴探测FS-400型d/0、FS-500型45/0FS-600型透射色差计(测量厚度10~40 mm)•工作电源:AC 220 V ± l0%50 Hz ± 3%7.简述荧光染料工作原理(图示并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