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病变的鉴别诊断______________和术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鞍区及鞍旁病变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病变的 性质、位置和范围。
02
CT诊断
CT扫描技术
01
02
03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能够快速获取 高分辨率的图像,提高病 变检出率。
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病 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
病理学诊断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变,可考虑 进行病理学诊断,通过组织活 检或手术切除进行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男,45岁,因视力下降就诊,CT和MRI检查显示鞍区占 位性病变,考虑垂体腺瘤可能性大。最终通过病理学诊断确 诊为垂体腺瘤。
案例二
患者女,12岁,因头痛、呕吐就诊,CT和MRI检查显示鞍旁 占位性病变,考虑颅咽管瘤可能性大。最终通过手术切除并 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为颅咽管瘤。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 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 引言 • CT诊断 • MRI诊断 • 鉴别诊断 • 总结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研究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 表现,提高对该区域病变的诊断 准确率。
02
探讨不同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鞍区及鞍旁病变概述
鞍区及鞍旁病变是指发生在蝶鞍及其周围结构的病变,包括鞍内、鞍上和 鞍旁肿瘤、囊肿、炎症等。
THANKS
感谢观看
MRI诊断
MRI扫描技术
常规MRI扫描
功能MRI技术
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液体衰减 反转恢复序列(FLAIR)等,用于观 察鞍区及鞍旁的结构和信号变化。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空泡蝶鞍
95
结核病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T1Sag+C垂体柄增厚 并强化
• 下丘脑内结节强化
9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 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 泌疾病,以垂体淋巴细 胞浸润为特征,多见于 妊娠晚期和产后年轻女 性;尿崩为主要临床表 现
5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鞍区脊索瘤
57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 增殖症 男,22岁。 双眼视力下降2月
58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增强后有强化
59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60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 表皮样囊肿为非肿瘤性病变,约占 颅内肿瘤的0.2 ~1.8%
15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鞍上池层面(横轴位SET1)
16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蝶鞍层面(横轴位SET1)
17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颅底层面层面(横轴位SET1)
18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垂体冠状位SET1
19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腺垂体及神经垂体正中矢状位SET1WI、 SET2WI
20
正常影像学表现
脑MRA
• 鞍区表皮样囊肿是仅次于桥小脑角 的好发部位,约占7%
61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患者 男 23 右侧三叉神经痛8月余
表皮样囊肿
右侧CPA胆脂瘤累及鞍区
62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表皮样囊肿
弥散成像呈高信号 增强未见明显强化
鞍区少见病变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

·论
维普资讯
鞍 区少 见 病 变 的 MR诊 断及 鉴别 诊 断
辛 小燕 ,朱 斌 ,周正扬 ,张 冰 ,樊 祥 山 ,中景 涛3
(南京大学 医学 院附属鼓楼 医院 1.放射科 ;2.病理科 ;3.核医学科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 要 】 目的 :通过 分析探讨 鞍区少见病变 的 MR表 现特点及其 鉴别诊 断 ,提高 MR对鞍 区病变 的诊断 准确性 。方 法 : 手术病 理证实的病例 6例 ,年龄 18~61岁 。均行 MR平 扫和增强 检查。分析其 MR信号特点 与周 围解剖结构 的关系 。结 果 :累及鞍 内及 鞍上病 变 1例为下视丘胶质瘤 ;鞍旁病变 2例 ,为中颅窝鞍旁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 。鞍 上病 变 3例 ,1例为 垂 体柄 的生殖细胞瘤 ,2例为胆脂瘤 。以上 6例 病例 ,5例术 前均误 诊 ,1例术 前未 能正确 定性 。结论 :为提高 诊 断准确 性 ,减少误诊 ,应认真分析鞍 区病 变的 MR信号特点及与周 围结构的关系 ,同时加强对少见病 的认识 。 【关键词】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垂体柄 ;生殖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中 图分类号 :11742;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011(2007)08—0r769—04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RI diagnosis of seUar region diseases by investigating MR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sellar reglo. rare diseases and its diferential diagnosis.M ethods:6 easels,which proved by pathology,ranging in age from 18 to 61 years,were examined hy MR p1.in scans and MR contrast scans.MR si lal manifestations and peripheral invasion were 8x ̄lysesea.Re- suits:There are 1 case of optic-hypothalamic glloma.which involves intrasellar and suprasellar region;2 easels of dural cavemolls angiom ̄l in middle fo6sa.which located parasellar lesions; 1 case of germinoma in pituitary stalk and 2 cases of cho]esteatoma which located supraseUar region.Among these 6 easels.5cases were misdiagnosis and 1 case could’t be qualitation.Conclusion:To improve the accura- cy of MRI diagnosis of sellar regio.diseases,it is neco ̄q.sary to analyses the MR si manifestat ions carefully and recognise of the rare diseases.
鞍区非肿瘤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MR I f e a t u r e s o f s e l l a r n o n—n e o p l a s t i c l e s i o n s a n d t o e v l a u a t e t h e MR I d i a g n o s i s
R a t h k e c l e f t c y s t , 3 c se a s o f e p i d e r mo i d c y s t , 2 C se a s o f d e r mo i d c y s t s , 2 C se a s o f a  ̄ e io f v e n o u s ma l f o r ma t i o n, 5 c a s e s o f c a v -
( 1 . 泰安市第一人 民医院影像 中心 , 山东 泰安 2 7 1 0 2 6 ; 2 .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山东 济南 2 5 0 0 2 1 )
摘要 : 目的 分析鞍 区非肿瘤性病变 的 MR ] 影像特征 , 评价 MR ]对鞍 区非肿瘤 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 顾性分析 5 2例经手术病理及 临床证 实的鞍 区非肿瘤 性病 变的 M R / 表现 , 其 中空蝶 鞍综合征 1 0例 , 下丘脑错构瘤 5 例, R a t h k e裂囊 肿 1 0例 , 表皮样 囊肿 3例 , 皮样囊肿 2例 , 动静脉畸形 2例 , 海绵状血管瘤 5例 , 蛛 网膜囊肿 2例, 动 脉瘤 5例, 朗格汉斯细胞 性组 织细胞 增多症 2例, 淋 巴细胞 性垂体炎 2例 , 鞍 区增殖 性炎症 2例, 垂体脓肿 2例, 全 部病例均行 MR ] 平扫及增 强检查 。结果 鞍 区不同类型的非 肿瘤性病 变有其不 同的好发部位 、 好发年龄 以及临床 M ] 的多参数 、 R 多方位 成像 能够 显示鞍 区各种 非肿瘤 症状 , MR I 图像 上也 有各 自的形态特征及信号特点。结论 关键词 : 鞍 区肿 瘤; 磁共振成像 ; 鉴别诊断
鞍区病变的治疗及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 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 法,给予关心和支持
提供心理疏导:针对患 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专 业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鞍区病变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 吃蔬菜水果, 少吃油腻食物
01
戒烟限酒:戒 烟限酒,避免 过度饮酒和吸 烟
03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焦虑和 紧张
药物护理
1
药物种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 物,如抗癫痫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2
药物剂量:根据医生处方,严格按 照剂量要求给药
3
药物副作用: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及时采取措施缓解
4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尊重患者,倾听患者的 感受和需求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引 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影像学检查:CT、MRI、X线等 内分泌检查: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
基因检测: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等 病理检查:组织病理、细胞病理等
鞍区病变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 括经蝶窦入路、
经鼻入路、经 1
口入路等
术后护理:包 4
括抗感染、止 痛、营养支持
等
手术目的:切 除病变组织,
2 缓解症状,改
01
磁共振成像(MRI):对鞍区病变的
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0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鞍区病
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血管造影:对鞍区病变的血管病变具
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பைடு நூலகம்
04
超声检查:对鞍区病变的诊断具有较
高的便捷性和经济性
鞍区病例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脊索瘤在MRI上表现为鞍旁或鞍内的占位性病变,T1加权 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可强化 或不强化。
脊索瘤的诊断要点
脊索瘤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表现,尤其是鞍区和颅内中线部位的影像学检查。
04
鞍区病例影像鉴别诊断
垂体瘤与颅咽管瘤的鉴别诊断
CT检查
总结词
高分辨率成像
详细描述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成像的特点,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鞍区的细微结构,对鞍区肿 瘤、炎症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
总结词
软组织分辨率高
详细描述
MRI检查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鞍区的软组织和血管结构,对鞍区肿瘤、出血等病变的诊断具有 重要价值。
核医学检查
别存在困难。
主观性
影像诊断结果受医生经验和技 术水平影响,存在一定主观性 ,不同医生对同一病例可能得 出不同结论。
辐射风险
影像检查过程中可能产生辐射 ,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等敏感 人群。
费用较高
影像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对于 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能造成
负担。
未来展望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提高对微小病变和特殊类型 病变的识别和鉴别能力。
颅咽管瘤的MRI表现
颅咽管瘤在MRI上表现为鞍上或鞍旁占位性病变, 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颅咽管瘤的诊断要点
颅咽管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尤其是鞍区和颅内中 线部位的影像CT表现
脊索瘤在CT平扫中呈低密度或等密度,钙化常见,增强扫 描后可强化或不强化,形态多不规则。
鞍区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49
.临床一线中的实践好伙伴.
鞍区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朱惠娟
鞍区是蝶鞍及周嗣解剖区域的总称,蝶鞍为颅中窝正中 部、蝶骨体上部的马鞍状结构。垂体位于前床突和后床突之 间的垂体窝内,垂体柄穿过上方的鞍隔与下丘脑相连。垂体 窝两侧为海绵窦,其中有重要的颅神经及颈内动脉穿过,因 此无论是鞍内、鞍上或鞍旁的病变均可导致相应的临床表 现。鞍区病变由于病变部位深、病变性质复杂多样,其鉴别 诊断和治疗成为内分泌科和神经外科的难点。 一、鞍区病变的病因 鞍区病变的性质复杂,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差异巨大, 有效地治疗取决于正确的病因学诊断。鞍区常见的病变包 括垂体腺瘤、垂体增生、各种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囊性病变、 炎性病变以及自身免疫相关的病变等。 1.垂体腺瘤:垂体腺瘤是特指腺垂体细胞来源的良性肿 瘤,为最常见的鞍区占位性病变。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 发现人群垂体腺瘤患病率高达10%~25%,但是具有临床 治疗意义的垂体腺瘤很少¨。J。垂体腺瘤根据是否具有分泌 功能分为无功能垂体腺瘤和功能性垂体腺瘤.后者包括催乳 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 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根据垂体腺瘤的大小分为大腺瘤 (直径≥10 mm)和微腺瘤(直径<10 mm);而根据生长方式 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2.垂体增生:青春期的青少年和妊娠期女性常伴有不同 程度的生理性垂体增生。此外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减的患 者常出现垂体增生,易被误诊为垂体腺瘤。分泌异位生长激 素释放激素(GH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的肿瘤是极罕见的导致垂体增生的病因。 3.鞍区良性肿瘤:包括颅咽管瘤、脑膜瘤、血管瘤以及较 为少见的垂体细胞瘤。颅咽管瘤是起源于Rathke囊遗迹的 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常为儿童青少年发生的 囊实性、实性或囊性鞍区占位性病变,病理学可分为釉状上 皮瘤和乳头状瘤。 4.鞍区恶性肿瘤:鞍区恶性肿瘤并不常见,包括原发于 鞍区的恶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转移至鞍区。原发于鞍区的恶 性肿瘤包括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垂体腺癌、脊索瘤、中枢神 经系统的淋巴瘤、胶质瘤、纤维肉瘤等。其中生殖细胞来源 肿瘤最为常见,约占颅内肿瘤的1%,好发于儿童青少年,根 据病理类型分为生殖细胞瘤、卵黄囊瘤、内胚窦瘤、胚胎癌、 畸胎瘤等,不同病理类型的生殖细胞瘤能够分泌B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13hCG)、甲胎蛋白(AFP)和胎盘碱性磷酸酶 (PALP)等标记物,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预后不同。肺癌、乳 腺癌等恶性肿瘤可转移至鞍区表现为占位性病变。 5.鞍区囊性病变:鞍区囊性病变包括Rathke裂囊肿、颅 咽管瘤、蛛网膜囊肿‘5j、皮样囊肿等良性病变,亦可见于垂体 腺瘤坏死囊变或脓肿。Rathke裂囊肿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常 因囊肿较大,压迫、影响了正常的垂体或垂体柄功能就诊。 6.其他:自身免疫相关炎性病变或浸润性病变也可表现 为鞍区的病变。淋巴细胞垂体炎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和产后 女性,男性患者较为罕见。近年发现部分使用抗恶性肿瘤药 物抗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部分患者发生淋 巴细胞垂体炎[61。IgG。相关疾病(IgG。一RD)是一类新定义 的可引起多器官纤维化的全身性炎性疾病,它以弥漫性或局 灶性器官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血清IgG。水平升 高的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垂体病变是其可能表现之一,表现 为垂体功能障碍及垂体弥漫性增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 组起源于组织细胞的、浸润性生长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以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较为常见,其常见病变部位 在肺、肝脏、骨骼和甲状腺,也可累及垂体,儿童青少年及青 年患者多见,常累及垂体柄并可侵袭性生长甚至影响下丘脑 功能。而Erdheim—Chester病(ECD)是少见的非Langerhans 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可以累及骨骼、肺及垂体柄。 另外,结节病、肉芽肿病变也可合并鞍区病变并导致相应的 临床表现。 二、鞍区病变的临床表现 1.垂体前叶功能障碍相关临床表现:鞍内病变最常影响 垂体前叶功能,分泌型垂体腺瘤无论大腺瘤还是微腺瘤均会 出现相应激素高分泌的临床表现,如催乳素腺瘤患者出现闭 经、泌乳和体重增加;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出现巨人症或肢端 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库欣综 合征。而无功能垂体大腺瘤或其他鞍区病变常常还表现出 垂体前叶功能低减的临床表现,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垂体一靶 腺轴的功能。对于大腺瘤的患者还可能因肿瘤突然出血出 现垂体卒中的临床表现,如剧烈头疼、视功能障碍等。鞍上 病变由于累及垂体柄甚至下丘脑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垂体 前叶功能低减的临床表现。 2.中枢性尿崩症:病变累及垂体柄和下丘脑的患者常会 出现多尿、烦渴、多饮的中枢性尿崩症临床表现。如果下丘 脑的El渴中枢受累患者可出现渴感缺失;若不能及时补充水
磁共振成像技术-4_真题-无答案

磁共振成像技术-4(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1. 眼眶内脂肪丰富,为消除其干扰应采用A.T2W序列B.T1W序列C.T2脂肪抑制序列D.T1 FLAIRE.T2 FLAIR2. EPI按一幅图像需要进行射频脉冲激发的次数分为A.STIR、FLAIRB.MS-EPI、SS-EPIC.FLSP、FLASHD.GRE-EPI、IR-EPIE.SE-EPI、IR-EPI3. 肝、胆、脾常规扫描时,呼吸门控应安放在A.肋缘下B.剑突下3cmC.线圈中心D.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E.肚脐4. 因腹部动态增强扫描时需屏气,脉冲序列的扫描时间最长不能超过A.15sB.18sC.20sD.25sE.30s5. TOF MRA技术采用的是A.预饱和技术B.脂肪抑制技术C.流入性增强效应D.相位对比技术E.流空效应6. CE-MRA的原理是A.T1值明显延长B.T1值明显缩短C.T2值明显缩短D.T2值明显延长E.值明显缩短7. 内耳水成像横轴位扫描定位时,应A.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向前下倾斜15°B.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向后下倾斜15°C.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向前上倾斜15°D.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向后上倾斜15°E.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不倾斜8. 观察臂丛神经后神经根较理想的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9. 除了MR系统设备性能和工作环境外,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信噪比的因素A.被检组织的特性B.体素大小C.窗口技术的调解D.扫描参数E.射频线圈10. 关于前列腺MRI检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前列腺扫横轴位T2WI加脂肪抑制可增加病灶检出率B.前列腺扫横轴位T2WI加脂肪抑制对前列腺包膜显示好C.冠状位T2WI显示前列腺尖部和底部的病灶好D.一般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中,首选冠状位T2WI加脂肪抑制 E.矢状位T2WI显示前列腺尖部和底部的病灶好11. 疑有肾上腺腺瘤时,需加扫A.T2压脂序列B.3D LA V A序列C.同相/反相FSPCR序列D.3D SPGR序列E.扰相位GRE T1WI序列12. 慢性期血肿表现为A.等信号B.T2呈低信号C.含铁血黄素形成D.T1呈高信号E.T1和T2加权均为高信号13. 关于MRCP与ERCP的比较,错误的是A.MRCP为无创检查,而ERCP为有创检查B.对碘剂过敏者可做ERCPC.胆道感染者选择MRCPD.ERCP能达到治疗目的E.MRCP不需注射对比剂14. 检查垂体和海绵窦病变的最佳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15. 在高磁场中对哪种伪影影响更明显A.化学位移伪影B.卷褶伪影C.截断伪影D.交叉对称信号伪影E.磁敏感性伪影16. 下列哪项不是三维TOF MRA较二维TOF MRA的优点A.空间分辨率更高B.静脉慢血流显示好C.流动失相位较轻D.受湍流的影响相对较小E.后处理重建的图像质量较好17. 射频系统不包括A.发射器B.功率放大器C.发射线圈D.梯度线圈E.接收线圈18. 脂肪与骨髓组织在MRI信号上,表现为共同点的是A.T1WI表现为较低信号B.T2WI表现为低信号C.STIR表现为低信号D.STIR表现为较高信号E.STIR表现为高信号19. 在SE序列中,快速流动的血液在MRI上表现为A.长T1、长T2B.长T1、短T2C.短T1、短T2D.短T1、长T2E.T1、T2可长可短20. 鉴别鞍区病变是出血还是脂肪成分时,需加扫A.T1WIB.T2WIC.T1WI加脂肪抑制序列D.T2WI加脂肪抑制序列E.FLAIR21. 视神经病变MR扫描时,斜矢状位扫描线应A.垂直于视神经B.平行于视神经C.平行于大脑正中矢状面D.垂直于鞍底E.平行于前颅凹底22. 关于射频脉冲的描述,错误的是A.射频脉冲为一宽带脉冲B.具有精确的时相及复杂准确的波形C.射频脉冲的大小决定回波时间的长短D.射频脉冲使磁化的质子吸收能量并产生共振 E.其频带围绕在Lamor频率上下波动23. 关于乳腺动态增强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Ⅰ型为增长型,多为恶性病灶B.Ⅱ型为平台型,多为良性病灶C.Ⅲ型为下降型,多为可疑病灶D.Ⅲ型为增长型,多为恶性病灶E.Ⅰ型为增长型,多为良性病灶24. 观察臂丛神经前神经根较理想的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25.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简称A.MRAB.MRVC.MRUD.MRSE.MRCP26. 颞颌关节常规扫描最重要的成像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27. 关于扫描野的描述,错误的是A.扫描野英文简称FOVB.是指扫描时采集数据的范围C.取决于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梯度强度D.检查部分超出FOV时,会产生卷褶伪影E.采集矩阵不变时,扫描野越小,体素越大,空间分辨率越低28. 眼眶对比颅脑常规扫描,需增加扫描的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29. 关于MRI膝关节定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矢状位垂直于髁间窝底水平线B.矢状位垂直于内、外髁后缘的连线C.冠状位平行于髁、间窝底水平线D.冠状位平行于内、外髁后缘的连线E.冠状位垂直于内、外髁后缘的连线30. 脑出血的慢性期是指A.出血发生12h内B.出血发生24h内C.出血发生1~3dD.出血发生4~7dE.出血发生8~14d31. 关于垂体微腺瘤动态增强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微腺瘤早期增强幅度低,正常垂体增强明显B.垂体微腺瘤早期增强明显,正常垂体增强不明显C.垂体微腺瘤及正常垂体早期增强均明显D.垂体微腺瘤及正常垂体早期增强均不明显E.因由血脑屏障阻挡,垂体微腺瘤及正常垂体均不增强32. 可以显示6h内急性脑梗死的序列是A.T1WIB.T2WIC.STIRD.DWIE.DTI33. 若疑为脉络膜黑色素瘤需加扫A.T1WIB.T2WIC.T1WI加脂肪抑制序列D.T2WI加脂肪抑制序列E.FLAIR34. 脑出血的超急性期是指A.出血发生12h内B.出血发生24h内C.出血发生1~3dD.出血发生4~7dE.出血发生8~14d35. 关于傅立叶变换,正确的是A.傅立叶变换就是将信号强度变换成时间函数的方法 B.傅立叶变换就是将频率函数变换成时间函数的方法 C.傅立叶变换就是时间函数变换成信号强度的方法D.傅立叶变换就是将时间函数变换成频率函数的方法 E.傅立叶变换就是将信号强度变换成频率函数的方法36. 关于磁场均匀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磁场的均匀度越高,图像的质量越好B.磁场的均匀度越高,成像速度越快C.磁共振频谱或脂肪抑制之前必须对主磁场进行匀场 D.越远离磁场中心,磁场的均匀度越差,采集信号越弱 E.磁场均匀度是质量控制的评价因素37. 眼黑色素瘤MRI表现为A.T1WI呈高信号B.T1WI呈低信号C.T2WI呈高信号D.T2 FLAIR呈高信号E.T1脂肪抑制像呈低信号38. STIR和FLAIR属于下列哪个序列A.IRB.GREC.SED.FSEE.EPI39. 心脏扫描的轴线是指A.二尖瓣到右心室的连线B.二尖瓣到左心室心尖的连线C.三尖瓣到右心室的连线D.三尖瓣到左心室心尖的连线E.室间隔40. 下列哪项不是二维TOF MRA的特点A.成像范围大,采集时间短B.采用较短的TR和较大的反转角,因此背景组织抑制好C.单层采集、层面内血流的饱和现象较轻,有利于静脉慢血流显示 D.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后处理重建的效果较三维成像好E.扫描速度较快41. MRI检查显示宫颈最理想的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42.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最佳方法是A.X线B.CTC.MRD.核医学E.超声检查43. 消除磁敏感伪影的方法是A.增加扫描层数B.增加射频的带宽和梯度场强的坡度C.增加层间距D.加大扫描野E.进行匀场44. 肩关节的MR扫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位设计时,应尽量将患侧贴近床面,并置于床中心B.横轴位的定位范围应上自肩锁关节,下至肱骨外科颈下缘C.斜冠状位的定位应以轴位像为基础,定位线垂直于关节盂D.肩关节的呼吸运动伪影比较重,可以通过屏气扫描得以改善E.斜矢状位的定位应以轴位像为基础,定位线平行于关节盂45. 发现胰腺病变最重要的序列是A.T1WIB.T2WIC.STIRD.3D LA V AE.FLAIR46. 肝脏动态增强扫描首选序列是A.FSE T2WIB.2D GRE T1WIC.SE T1WID.3D GRE T1WIE.STIR T2WI47. 血流雷诺数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血液密度B.血管直径C.血管长度D.血流平均速度E.血液黏滞度48. 关于SE序列和GRE序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SE序列使用90°脉冲,GRE序列使用小角度脉冲B.SE序列使纵向磁化均转变为横向磁化,GRE序列使部分纵向磁化转变为横向磁化 C.SE序列使用180°射频脉冲使相位重叠,GRE序列使用梯度翻转产生相位重聚 D.SE序列成像速度较GRE序列成像速度更快E.SE序列较GRE信号更高,SNR更高49. 膝关节MRI主要扫描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50. MRCP成像技术应用的是A.重T1WI序列B.轻T1WI序列C.轻T2WI序列D.重T2WI序列E.质子加权成像序列51. 关于FLAIR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的简称B.是一种以IR序列为基础发展的脉冲序列C.该序列采用长TI和长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T2WI D.是IR序列和EPI结合的组合序列E.是一种水抑制的成像方法52. 关于鼻咽部扫描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鼻咽部病变T2WI要加脂肪抑制技术B.鼻咽部病变必须做增强扫描C.增强扫描时,要做3个方位D.增强扫描时,不加脂肪抑制E.有一侧咽隐窝变浅时,必须做增强扫描53. 关于囊变内容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为自由水和蛋白结合水B.自由水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蛋白结合水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D.在FLAIR序列中,自由水呈低信号E.在FLAIR序列中,自由水呈高信号54. 关于STIR的描述,错误的是A.短TI反转恢复脉冲序列B.是IR脉冲序列的一个类型C.STIR会减运动伪影D.是在T1WI中抑制脂肪信号E.可以很好抑制水的信号55. 鼻咽部扫描的采集中心是A.两眼连线的中点B.两外耳孔连线的中点C.两耳连线的中点D.眼眶下缘之中点E.口唇中心56. 关于射频线圈影响SNR的描述,错误的是A.射频线圈的类型影响SNR,尽量选择合适的表面线圈以提高SNRB.检查部位与线圈间的距离越大,SNR越低C.表面线圈距离检查部位近,能最大限度地接收MR信号,所以其SNR高 D.线圈的形状、大小、敏感性均能影响SNRE.体线圈的SNR最低,因为它包含的组织体积大,产生的噪声量小57. 引起动脉血流伪影的主要因素是A.血流速度B.TR、TE参数C.血管管径D.血管搏动E.血液黏滞度58. 观察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最好是哪个位置A.轴位B.冠状位C.斜冠状位D.矢状位E.斜矢状位59. 亚急性期脑梗死的特征性表现是A.DWI呈高信号B.局部脑萎缩C.脑软化灶形成D.增强扫描脑回样强化E.长T1、长T2信号60. 关于MR检查禁忌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能行MR检查B.有人工金属心脏瓣膜的患者不能行MR检查C.有金属假肢、金属关节的患者不能行MR检查D.体内置有胰岛素泵或神经刺激器的患者不能行MR检查 E.孕妇可以进行MRI检查61. 生理性运动伪影与下列哪项无关A.运动方向B.运动频率C.运动幅度D.重复时间E.激励次数62. 髋关节MRI检查主要扫描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63. 四腔心位是指A.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B.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C.心脏短轴位D.主动脉弓位E.心脏横轴位64. 脉搏门控通过传感器控制什么触发,可有效地控制伪影产生A.磁场强度B.磁场均匀度C.梯度磁场切换率D.表面线圈E.射频脉冲65. 两腔心位是指A.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B.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C.心脏短轴位D.主动脉弓位E.心脏横轴位66. 臂丛神经扫描范围包括A.颈3椎体上缘~胸1椎体下缘B.颈3椎体下缘~胸1椎体上缘C.颈3椎体上缘~胸2椎体下缘D.颈4椎体上缘~胸2椎体下缘E.颈4椎体上缘~胸2椎体上缘67. 关于信噪比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SNR越高越好B.SNR高的图像清晰,轮廓鲜明C.当运动伪影被抑制后,MR系统场强越高,产生的SNR越高 D.质子密度高的组织,SNR低E.体素越大,SNR越高68. 消除扫描层上下血流搏动伪影的方法是A.呼吸门控B.匀场C.血流补偿技术D.预饱和技术E.增加FOV69. GD-DTPA常规使用剂量为A.0.1ml/kgB.0.2ml/kgC.0.3ml/kgD.0.4ml/kgE.0.5ml/kg70.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英文简称A.IRB.GREC.SED.FSEE.EPI71. CD-DTPA常规使用剂量为A.0.05mmol/kgB.0.1mmol/kgC.0.15mmol/kgD.0.2mmol/kgE.0.25mmol/kg72. CE-MRA静脉团注钆对比剂的目的是A.加速血液流速,形成流空效应B.降低血液流速,形成流入性增强效应C.缩短血液的T1弛豫时间,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 D.增加血液的T1弛豫时间,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 E.增加血液的T2弛豫时间,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73. MRI扫描髌骨后缘软骨的最佳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74. 关于骶髂关节病变MRI检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需做横轴位T1WI、T2WI扫描B.冠状位T2WI扫描C.冠状位定位线垂直于骶骨长轴D.横轴位定位线垂直于骶骨长轴E.T2WI加脂肪抑制技术75. 颅脑MR扫描DWI呈现高信号的病变有A.急性脑梗死B.胆脂瘤C.脑脓肿D.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E.以上均是76. IR序列图像对比的主要决定因素是A.磁共振场强B.射频脉冲的强度C.TID.TEE.TR77. 多时相动态扫描要求MR成像设备的场强最好在A.0.3T以上B.0.5T以上C.1.0T以上D.1.5T以上E.3.0T78. MRI在胸部成像显示较清楚的是A.肺B.纵隔C.心脏D.大血管E.胸壁79. 部分容积效应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抑制A.薄层扫描B.加大观察野C.增加矩阵D.改变相位和频率编码方向E.进行匀场80. 关于心电门控安放的描述,正确的是A.左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安装红色电极B.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安装绿色电极C.胸骨左缘第5肋间隙安装白色电极D.左锁骨中线第7肋间隙安装黑色电极E.左锁骨中线第7肋间隙安装红色电极81.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质子密度加权像为A.长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B.长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C.短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D.短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E.与TR、TE长短无关82. 关于肝、胆常规扫描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冠状位T2WI、T1WI,矢状位T2WIB.冠状位T2WI、T1WI,横轴位T1WIC.横轴位T2WI、T1WI,矢状位T1WID.横轴位T2WI、T1WI,冠状位T2WIE.矢状位T2WI、T1WI,横轴位T2WI83. 卷褶伪影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抑制A.进行匀场B.加大观察野C.薄层扫描D.改变相位和频率编码方向E.增加平均次数84. 颞颌关节扫描的采集中心是A.两眼连线的中点B.两外耳孔连线的中点C.两耳连线的中点D.眼眶下缘之中点E.口唇中心85. 关于匀场线圈的功能,正确的是A.是补偿射频线圈的强度,使磁场更均匀B.是补偿主磁场的非均匀性和缺陷,使磁场更均匀C.是补偿梯度磁场的非均匀性和缺陷,使磁场更均匀D.是补偿相位编码梯度磁场的非均匀性和缺陷,使磁场更均匀 E.是补偿频率编码梯度磁场非均匀性和缺陷,使磁场更均匀86. 流入性增强效应的原理是A.静止组织的质子群未出现饱和现象B.静止组织质子群产生足够大的宏观磁化矢量C.充分弛豫的血液流出扫描层面D.充分弛豫的血液流入扫描层面E.充分弛豫的血液尚未流入扫描层面87. 截断伪影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抑制A.进行匀场B.加大观察野C.增加矩阵D.薄层扫描E.改变相位和频率编码方向88. EPI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超快成像方法A.自旋回波脉冲序列B.梯度回波脉冲序列C.反转恢复脉冲序列D.快速自旋回旋脉冲序列E.饱和恢复脉冲序列89. 肝脏MR检查前,受检者需禁食水A.2hB.4hC.6hD.8hE.10h90. 在SE序列中,下列哪项不是血流呈低信号的原因A.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扫描层面的血流出现流空现象B.扫描层面内质子群位置移动造成的信号衰减C.层流流速差别造成的失相位D.层流引起分子旋转造成的失相位E.流入性增强效应91. 超导线圈(铌钛合金)产生电阻的临界温度是A.0KB.4.2KC.9.3KD.10KE.77K92. 下列哪种序列对磁场的不均匀性更加敏感,更容易产生磁敏感性伪影A.SEB.IRC.GRED.FSEE.EPI93.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T1WI像为A.长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B.长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C.短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D.短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E.与TR、TE长短无关94. 对血流信号影响不大的因素是A.血流的形式B.血流速度C.血流方向D.血氧浓度E.脉冲序列95. 关于DWI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EPI和自旋回波序列结合B.把自旋回波填充在K空间中心,把EPI回波链填充在空间其他区域 C.该序列反映组织的水分子扩散特性D.图像的清晰度高E.早期主要用于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96. DWI在肝脏扫描时,常用B值为A.600s/mm2B.800s/mm2C.1000s/mm2D.1500s/mm2E.3000s/mm297. 下列哪项对血流的信号无影响A.血流形式B.血流的方向C.血流的速度D.血管的长度E.脉冲序列及其参数98. 缓慢流动的血液在MRI上表现为A.T1WI为高信号B.T2WI为高信号C.T2WI为低信号D.T1、T2WI均为低信号E.T1WI为低信号99. 关于质子密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质子密度加权像采用较长TR和较短TEB.质子密度是反映组织中的质子含量多少C.质子密度高的组织不一定重量大D.质子密度高的组织在MRI图像上一般为低信号的黑影 E.骨组织和空气质子密度很低100.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T2WI像为A.长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B.长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C.短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D.短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E.与TR、TE长短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脑膜尾征:肿瘤附着的硬脑膜和邻近硬脑膜可增强, 反映该处的硬脑膜通透性增大,并不是肿瘤浸润。
2)以硬脑膜为其基底,此处也是肿瘤最大直径。 3)在T1WI上约60%脑膜瘤为高信号,30%为低信号。 4)在T1和T2WI上常见肿瘤与脑组织之间一低信号界面, 代表受压的蛛网膜或静脉丛。 5)T2WI可清晰显示瘤周水肿,瘤周水肿常见于额叶脑 膜瘤、蝶骨嵴脑膜瘤以及脑膜内皮型、过度型等接受软脑 膜动脉血供的脑膜瘤。
22
鞍内动脉瘤
. 2020/11/14
5
. 2020/11/14
l认识蝶鞍肿块病灶的病因有其临床重要性,因为一些病例如垂 体增生或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病人无需手术治疗。事实上如果 蝶鞍内动脉瘤被误诊为垂体腺瘤,那外科手术将是灾难性的 l即使需要手术,外科医生认为对于一些病灶如鞍膈脑膜瘤或鞍 内蛛网膜囊肿而言颅内或组合处理优于经蝶手术 l如可能是转移瘤、下垂体炎、Rathke裂囊肿、蛛网膜囊肿或生 殖细胞瘤,活检或部分切除优于全部切除,如怀疑是垂体脓肿 的病人则需迅速手术
10
. 2020/11/14
l真正的鞍内脑膜瘤偶尔可见,起源于鞍膈下部或蝶鞍的前部硬 脑膜壁常与垂体腺瘤极其类似,据报道,可见约5%的鞍内脑膜 瘤术前诊断为垂体大腺瘤的病例,鞍内脑膜瘤的典型MRI表现 为垂体消失、下移,显著均一强化,蝶鞍可见中等扩大和增强, 影像上鞍膈消失。
11
. 2020/11/ຫໍສະໝຸດ 418. 2020/11/14 19
. 2020/11/14 20
. 2020/11/14 21
. 2020/11/14
l1.动脉瘤 鞍区动脉瘤可表现为如鞍内肿块,这些动脉瘤典型地起
源于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或床突上段并侵及蝶鞍,伴快速血 流的明显的动脉瘤内腔可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信号流空,但如 存在慢血流则表现为不均匀的T1信号,在TIWI上外围的同心 圆形薄片状高到中等信号为附壁血栓,动脉瘤内部的纤维变 性和钙化可进一步使其信号特征复杂化,一个偏心性的蝶鞍 占位应想到动脉瘤的可能性,MRA有助于诊断大动脉瘤,而 为制定治疗计划常规动脉造影仍需进行。
12
鞍膈区脑膜瘤
. 2020/11/14
13
蝶鞍区脑膜瘤
. 2020/11/14
14
. 2020/11/14
鞍结节脑膜瘤
15
. 2020/11/14
3.颅咽管瘤
l颅咽管瘤是起源于化生的垂体细胞或Rathke囊袋残留,约 占颅内肿瘤的1.2-3%,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 尽管颅咽管瘤通常发生在鞍上区域,约50%可侵及鞍内,据 一项研究报道约30%的病例原发于鞍内。颅咽管瘤被分成: 成釉质细胞型和鳞状乳头型两种组织类型。
. 1
. 2020/11/14
鞍区的正常解剖(左图:冠状面解剖;右图:MR冠状面T1WI): (A=腺垂体;B=神经垂体;C=垂体柄;D=视交叉;E=第三脑 室;F=颈内动脉分叉;G=动眼神经;H=滑车神经;I=颈内动脉 海绵窦段;J=外展神经;K=眼神经;L=上颌神经;M=颞叶; N=海绵窦;O=蝶窦)
7
. 2020/11/14
l垂体瘤影像学特征: CT: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入鞍上池,可侵犯海 绵窦,等或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均匀、不均匀 或环形强化、 MR:垂体微腺瘤显示优于CT,T1WI多呈等信号或稍低信 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可明显增强,MRA可显示肿瘤 对Willis环的形态和血流的影响。
6
. 2020/11/14
二.鞍区常见肿块的MR特征及鉴别
1.垂体腺瘤
l 常见的良性肿瘤,按其是否分泌激素可分为非功能腺瘤 和功能性腺瘤,功能腺瘤包括泌乳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等腺瘤,直径小于10mm为微腺瘤, 大于10mm者为大腺瘤。肿瘤包膜完整,较大肿瘤常因缺血 或出血而发生坏死、囊变,偶可钙化。肿瘤向上生长可穿 破鞍膈突入鞍上池,向下可侵入蝶窦,向两侧可侵入海绵 窦。
8
垂体腺瘤MR
. 2020/11/14
9
2.脑膜瘤
. 2020/11/14
约15-25%的脑膜瘤发生于鞍区,而蝶骨嵴是脑膜瘤的第二 位的常见部位,脑膜瘤通常位于鞍上、脑膜基底宽,与垂体 腺瘤较易鉴别,起源于鞍结节并长入蝶鞍的中线脑膜瘤除非 可观察到脑膜瘤和垂体之间的裂隙或CSF残留,与垂体腺瘤不 易鉴别,如脑膜瘤侵及海绵窦时它一般会压缩颈内动脉内腔, 而垂体腺瘤无此特征。
16
. 2020/11/14
l成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比较常见,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 少年,它们为分叶状的肿块,典型的有囊性成分,90% 有部分实性或环状钙化。其囊性部分信号各异,1/3在 T1W1呈高信号,这反映其中高蛋白和正铁血红蛋白的 “类机油”成分,囊内的高胆固醇成分不影响其信号。 l鳞状乳头型更常见于成人且更可能位于鞍内,它们呈实 性为多,球形多于分叶状,囊性成分中无特征性的T1高 信号,颅咽管瘤的鞍上成分会引起沿视神经通道扩散的 水肿,而这不是垂体大腺瘤的特征,所以颅咽管瘤的实 性部分强化不均匀。
17
. 2020/11/14
l颅咽管瘤的影像学特征:
CT:目前诊断颅咽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典型的表现是 鞍上圆形或卵圆形的低密度灶,囊壁可成连续或不连续的 蛋壳样钙化,或斑块状钙化,增强时可见整个或部分囊壁 环状或壳状强化,少数有间隔的囊性病灶还可显示分房状 增强。
MRI:囊性颅咽管瘤含蛋白质、胆固醇或正铁血红蛋白 的浓度高者,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实质性颅咽 管瘤在T1加权像上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
2
. 2020/11/14
A=腺垂体;B=神经垂体;C=垂体柄;D=视交叉; E=灰结节;F=第三脑室;G=乳头体;H=脚间池; I=桥前池;J=斜坡;K=蝶窦
3
. 2020/11/14 4
.
一.引言
l垂体腺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蝶鞍肿块类型。最典型的影像学 特征为蝶鞍扩大和侵蚀、海绵窦受侵和肿块分叶状的外观 l然而另外一些少见的病因如新生物、感染性、炎性、发育 性和血管性病变及正常变异需要鉴别 lMRI通常用来描述鞍内占位的起源和评价对邻近结构如视交 叉和海绵窦的侵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