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平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合集下载

2024年整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方案(供水管网与水质监测)

2024年整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方案(供水管网与水质监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饮水不安全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本项目旨在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包括供水管网的铺设和水质监测系统的建立。

本项目覆盖的农村地区地势较为复杂,人口分布相对分散。

目前,该地区的饮水主要依靠井水和河水,水质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农村居民能够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本项目将建设完善的供水管网和水质监测系统,为农村居民提供可靠的饮水保障。

二、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了解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 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

-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

-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

(2)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编制材料采购计划。

- 采购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管材、管件、阀门、水表等材料。

- 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设备准备- 根据施工需要,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电焊机等。

- 对施工设备和机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

(4)人员准备- 组建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分工。

-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2. 管沟开挖(1)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确定管沟的位置、走向和深度。

(2)采用挖掘机进行管沟开挖,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管沟的宽度和深度,确保管沟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对管沟进行清理和修整,清除管沟内的杂物和石块,确保管沟底部平整。

(4)在管沟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边的环境和设施,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3. 管道铺设(1)对管材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管材的质量符合要求。

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方案

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方案

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方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饮水问题,我们制定了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方案,旨在提供可靠的饮用水资源,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水源。

农村地区的水资源较为丰富,可以选择水库、河流、地下水等作为饮用水的水源。

其中,水库是一种可供大量人口使用的稳定水源,具有较高的水量和稳定的水质。

同时,河流作为自然水源,覆盖范围广,可以满足农村地区不同地点的饮水需求。

地下水则具有稳定的水质和较高的水量,适合用于集中供水。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来确保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针对不同的水源,我们将采用不同的水处理方法。

对于水库和河流,我们将建立水处理厂,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水质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对于地下水,我们将采用活动井、管网和净水设备等措施,确保地下水的质量安全。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通过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完善水资源分配制度,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从源头上保护饮用水的安全。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饮水安全的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培训农民水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认识,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将建立健全的监测与应急预案机制,及时响应和处理饮水安全事故。

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对水源、供水管网和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制定应急预案,对各类饮水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以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综上所述,我们制定的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方案,包括选取合适的水源、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建立监测与应急预案机制等内容,旨在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

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

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自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启动以来,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2024年我国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以下是对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的总结:一、项目进展在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按照规划,全面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全面提升了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水平。

各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并主导推进,形成了政府、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在项目实施中,重点关注薄弱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建设水源井、水净化设施等措施,解决了不少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饮水问题。

二、水源保护2024年,我们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加大了对水源保护的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水源环境保护机制,加强水源地的管理和监测,有效遏制了水源污染问题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减少了对水源的影响。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成功地保护了许多水源地,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加安全、清洁的饮用水。

三、供水设施建设在2024年,我们加大了对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力度。

通过修建和改造水管网、增设水箱和水井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农村地区的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

特别是在偏远和贫困地区,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这些地区的饮水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了供水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宣传教育在2024年,我们注重饮水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农民对饮水安全的认识和责任意识。

我们组织了培训班和宣传团队,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水质检测和健康知识讲座,广泛宣传饮水安全知识。

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农民的饮水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大大降低了因饮水不安全导致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发生率。

五、成效评估在2024年,我们建立了饮水安全工程的成效评估机制,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通过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平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适宜形式

平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适宜形式

氟 骨症 发 病 率 高 达 9 % ,水 工 程 建 设状 况
亿 m , 中地表水 资源总量为 1. 其 23 2亿 I , 下 水 资 源 总 量 n地 为 2 8亿 m 。 按 2 0 . 9 0 5年 底 人 口计 算 .人 均 占有 水 资源 6 4 8 m , 全 国 人 均水 资 源量 的 1 。干旱 缺 水 是 当 地 的 主要 自然 为 1 4 灾害之一。
的 现 象 连 年发 生 。 ( )水 中 氟 含量 过 高 引起 农 村 人 口饮 水 不 安 全 。此 类 主 3 要 分 布 于 关 山东 、 两 侧 的 庄 浪 、 西 华亭 、 宁 、 台 四 县 的 土 静 灵 石 山 区 。 溪水 含氟 量 普 遍超 过 2mg , 此 引起 的 氟斑 牙 、 沟 / 由 L
维普资讯
第4 2卷 第 3期
20 0 6年 O 9月
甘 肃 水 利 水 电 技 术
Ga s h i h i in J s u n u S ul S uda i i h
Vo. No. 1 42, 3
Sp 2 0 e ., 0 6

设计与研究 ・
( )天 然 降水 不 足 和 地 形 限 制 引 起 农 村 人 口饮 水 不 安 2
全 。 此类 主要 分 布 于 渭 河 流 域 黄 土 高原 丘 陵 区 . 主要 包 括 庄
浪 、 宁 二县 的 丘陵地 带及 浅 山川 区 。 拔高 程 1 0 - 8 5m. 静 海 00 2 8 多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4 9 — 1 . mm, 年 平 均 蒸 发 量 13 0 7. 53 3 0 多 1
集一 点 、群众 拿一 点 的 灵 活筹 资 办 法 。 力 建设 农 村 人 畜 引 大

2020年乡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2020年乡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XX乡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提高全区农村供水设施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特制定此方案。

一、现状和总体要求目前XX乡有供水厂一处:XX村水厂,主管单位为区水务局;另有向村民集中供水的自备水井XX处,主管单位为各村委会。

农村饮水安全是民生大事,我们要坚持规划引领,围绕提高农村生活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卫生检测达标率,以全面提升农村供水设施水平、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目标,以完善设施、健全管护机制、强化监督考核为重点,推动农村供水规范化。

二、工作目标1.提升农村供水设施水平。

强化对现有农村供水设施的管护和维护,解决拉排、XX两个村X公里冻管问题,对XX 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户水窖用水户接入自来水。

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建设任务。

2.提升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水平。

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健全“三项制度”,努力构建“专业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管理体系。

3.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安全水平。

保证消毒设备百分之百配备,百分之百运行。

强化水质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农村供水出厂水水质检测,逐步建立水质安全信息公开制度。

4.提升农村供水行业监管水平。

建立健全供水设施的行业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强化农村供水行业监督管理,逐级落实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督促做好问题整改落实,持续推动解决各类农村供水问题。

三、工作任务:(一)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1.各供水单位负责人为供水安全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要定期组织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和制度,确保饮用水安全。

2. 各供水单位要按照水务局要求设立公示牌,对供水责任人信息、供水单位的服务电话、监督电话予以公示。

3. 由乡水利水保站负责,将XX乡所有供水单位信息、责任人、工作职责、联系电话、监督电话等信息,向全乡村民公布。

(二)建立完善运行管理机制1.各供水单位要按照“操作有规程、运行有记录、巡查有日志、应急有预案”的要求,建立健全供水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并规范上墙。

平凉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平凉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平凉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2020)(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时期是平凉经济社会实现跨过式进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爱护工作水平、努力实现环境质量连续好转的关键时期。

依照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战略思路和《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爱护目标任务,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环境爱护规划执行情形和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和省上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环境爱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环境质量连续好转。

六项要紧污染物操纵在目标值之内,总控率100%。

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操纵在1.06万吨和7万吨。

2007年以来,平凉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年均达到350天以上。

泾河地表水COD污染指数下降,水质达标率为16.7%,汭河水质变清,葫芦河水质明显改善。

都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8%。

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4.5dB(A)和69.4dB(A)。

(2)污染减排力度加大。

从严操纵“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依法关停小造纸6户,小石灰窑138个,小淀粉62个,小印染户18个,木炭窑220孔,小锅炉96台,剔除落后水泥生产线5条,取缔小冶炼、地条钢生产线25个,为经济进展腾出了环境容量。

大力实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火电脱硫、煤炭、造纸、医疗、食品加工行业废水治理等重点污染减排项目36个,累计完成投资8.15亿元。

其中平凉电厂一、二期脱硫改造工程建成验收。

华煤集团9对矿井和全市10所医院废水实现达标排放。

宝马纸业公司碱回收项目实现进水试运行。

平凉城区污水处理厂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及“八沟一河”综合治理全面开工。

华亭、泾川、静宁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开工建设。

平凉城区垃圾填埋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运行良好,华亭、泾川、静宁、庄浪、灵台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成运行。

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建设方案(二篇)

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建设方案(二篇)

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农村饮水安全一直是我国基层工作的难点和短板之一,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全面提升,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我国计划在2024年启动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

该项目的目标是在2024年底前,解决所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饮水条件和水质水量。

二、工程范围和内容该工程的范围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区,重点覆盖水源地保护、供水设施建设、供水管网改造、提升饮水水质等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1. 水源地保护:加强农村水源地的保护,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细则,确保水源地水质的安全可靠。

2. 供水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建设新的供水设施,包括水井、水泵站、水塔等,并配备相应的净水设备和消毒设备,保障供水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3. 供水管网改造:对农村地区老化、破损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修复,提升供水管网的稳定性和供水能力,确保水质的不受污染。

4. 提升饮水水质:在农村地区推广安全健康的饮水方式,提升居民对饮水安全的认知,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提高饮水水质的品质。

三、工程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为了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完工,可以按以下步骤和时间安排进行实施:1. 年初准备工作(1月~2月):组织项目策划和设计,并制定实施的详细计划和时间表,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和内容。

2. 项目启动与前期工作(3月~4月):进行项目启动仪式,成立项目团队和专家组,并组织项目的调研和调查,了解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和问题。

3. 设计和招投标(5月~6月):根据前期工作的调研结果,进行项目的设计和方案确定,然后进行招投标工作,选择符合要求的建设单位。

4. 施工和建设(7月~12月):按照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始实施项目的施工和建设工作,包括新建供水设施、改造供水管网等。

5. 改造工程验收(12月~1月):对改造工程进行验收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和符合要求,同时组织相关的调试和试运行工作。

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计划

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计划

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落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广大农村居民健康饮水。

二、重点任务和措施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时间节点。

(2) 加大资金投入,优先保障贫困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3) 加强对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 加强管理和监督(1) 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并加强协调和沟通,形成合力。

(2) 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设施运行和维护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 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饮水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加强科技支撑(1) 加强针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科研和技术攻关,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水平。

(2) 推广应用先进的饮水处理设备和技术,提高水质处理效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3) 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饮水安全状况,为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1)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2) 鼓励农村居民自筹资金改善个人饮水设施,提高自身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3) 加强对农村居民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三、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1. 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3.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对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和考核,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凉市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概况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周边与陕、甘、宁三省(区)六地(市)毗邻。

全市辖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一区130个乡(镇)1714个村9352个社222.1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9.86万人,农村劳动力101.68万人。

全市总土地面积1114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79.09万亩。

区域属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高度1300-2748米,总体地形为一川二塬七分山,自然条件差,山多川少,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土壤贫瘠,植被稀少,资源贫乏。

地处黄河流域的泾河水系和渭河水系的一级支流葫芦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6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8166亿立方米,地下水2.87641亿立方米。

以六盘山为界,东部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五县(区)属泾河流域,平凉境内流域面积724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2.07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9.7696亿立方米,地下水2.3028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有颉河、胭脂河、芮河、黑河、达溪河、洪河、蒲河等。

西部庄浪、静宁两县属渭河流域,在平凉境内流域面积371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670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47亿立方米,地下水0.5636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有水洛河、庄浪河、清水河、渝河、高界河、甘沟河、李店河、甘渭河等。

区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42.2毫米,东部降雨量在521--638毫米之间,西部在471--547.8毫米之间,雨量集中分布在7、8、9三个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区域多年平均气温为7.1—10。

C,年日照时数在2135.8—2445.7小时之间,干旱指数在1.12—2之间。

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277项,其中中小型水库32座、塘坝36座,总库容1.73亿立方米;独立引水渠道116条1030.803公里,以高标准衬砌617.363公里;机电提灌站958座,装机29979千瓦;配套机电井1971眼,装机30691千瓦;喷滴灌15处,装机211千瓦;人饮病改工程1055处。

已形成年供水能力2.8亿立方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全市2005年总用水量为1.9688亿立方米,其中农村生活用水0.1905亿立方米。

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1.8%。

第二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现状一、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建国以来,我市各级党政和业务部门始终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后,全市上下紧抓历史机遇,统一认识,精心安排,严格标准,注重实效,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完成了平凉市1998-1999两年农村人饮解困项目、平凉市一期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平凉市氟病改水项目,目前平凉市二期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已进入攻坚阶段,可望年内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使全市农村饮水困难得到了基本解决。

截止2005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各类人饮工程1055处,解决了127.18万人饮水困难和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十五”期间,国家大规模的实施人饮解决困难项目以来,建成各类人畜人水困难工程159处,解决了农村52.895万人的饮水困难,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2004年度第二批和2005年度第一批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8处,解决了农村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

二、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我市农村饮水解困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客观地说,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重点一直侧重于解决群众没有水吃、吃水特别困难的问题上,而对饮水安全有所忽视,相当多的群众还在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存在饮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

实际上受资金因素制约,有一些工程年久失修,加之人为破坏、原来运行机制不活造成管理失调,已近报废的工程较多;有一些工程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干涸或水量不足,出现饮水返困,需要重新建设水源工程;仍有一部分地方,群众吃水要到几公里以外人担畜驮解决,耗时费力,群众对修建饮水工程非常迫切。

归根结底,政策性投资少,地方财力物力有限,群众生活困难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步伐缓慢最根本的原因。

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人口分布经过摸底调查,我市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人口共涉及全市七县(区)86万人,其中水质不达标的人口60.76万人口(一是氟超标15.94万人,主要分布在崆峒区北部、庄浪县、静宁县局部山区;二是含盐量超标的苦咸水区18.29万人,分布在全市7县(区)部分山区;三是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级Ⅳ类地表水1.15万人,细菌学指标超标、未经处理的地表水6.75万人,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13.59 万人,其他饮水水质问题5.04万人口)水量、用水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3项指标不达标14.10万人(水量不达标6.24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人口4.9万人)。

各县(区)饮水安全问题人口分布情况详见附表一。

第二章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对农村饮水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爱。

在农村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后,把重点转向农村饮水安全上,集中资金、时间、人力全面改善群众的饮水条件意义非常巨大。

首先,项目实施可大大减轻受益群众远距离取水的劳动强度,减少取水时间,从而使群众有可能利用更多的时间接受教育和参加创收活动,同时加强供水工程的综合利用,为受益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提供水源保证,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项目实施可大大改善群众的卫生条件,从而减少疾病,节省开支,提高身体素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由于水源保证,群众可逐步配套太阳能、水厕、庭院花园等,改善环境,不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另外,项目实施中,从行业上讲,可以增加项目人员知识和信息,提高实践能力,并不断探索新路子,推行新工艺、新技术,从而形成更加行之有效的建设管理办法。

从群众上说,他们除对水与环境卫生知识和技能获得外,通过项目建设,可以开扩思路,建立生活信心,提高认识水平,从而推动农村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章 200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方案第一节建设任务按照省上“关于编制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精神,2006年共下达我市农村饮水饮水安全人口任务为6.8万人,结合全市的饮水现状,市水务局与各县(区)经过调查研究、协调分析,筛选敲定了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实施项目,进而进行了任务分配,按县(区)分,安排崆峒区9000人、泾川县9000人、灵台县7000人、崇信县6000人、华亭县7000人、庄浪县15500人、静宁县14500人;按饮水类别分,本工程计划解决氟病人口1.31万人、饮用苦咸水人口1.54万人、水源污染人口1.57万人、饮水困难人口3.46万人。

各县(区)任务分配情况详见附表一、五。

第二节工程措施和规模平凉市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布于全市7县(区)15个乡(镇)68个村350个社,共计划建设工程20处,按工程类别分,需新建井提工程5处,泵站扬水工程2处,异地引水工程13处;按饮水类别分,需新建氟病改水工程4处,治理苦咸水工程6处,治理水源污染工程3处,饮水解困工程7处。

计划汇总情况详见附表五、六,工程明细情况附表七。

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条件及水源特点和技术水平,氟病改水工程、治理苦咸水工程、治理水源污染工程按异地引水方案规划;饮水解困工程按井提工程、泵站扬水工程方案规划。

异地引水工程分水源工程、引水工程、供水工程、附属工程四部分;井提工程、泵站扬水工程分水源工程、上水工程、供水工程、附属工程四部分。

水源有沟泉水、深井水、大口井水三种形式。

第三节工程主要设计指标确定本工程主要设计指标按典型设计法确定,典型设计按初步扩大设计进行。

典型设计完成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计算出人均主要设计指标占有量,进而以各县(区)人口任务数为基数乘以人均占有值,确定本工程主要设计指标。

一、典型工程以县(区)为单位,每县(区)各确定一处典型工程,按照各县(区)饮水特点和实际,确定了7处典型工程,它们分别是:治理水源污染的崆峒区颉河水厂工程(深井井提引水工程),饮水解困以深井的水源的泾川县泾川南李水厂工程(井提工程)、灵台县西张水厂工程(泵站扬水),以大口井为水源的崇信县左营沟水厂工程(井提工程),以沟泉水为水源的华亭县王家山人饮工程(泵站扬水工程),氟病改水的庄浪县卧龙病改工程(异地引水工程),治理苦咸水的静宁县小山人饮工程(异地引水工程)。

二、典型工程设计典型工程按初步扩大深度组织设计,经汇总统计,推求出本工程人均需完成土方10.33立方米、石方0.09立方米、砼方0.11立方米、圬工0.16立方米;人均需消耗水泥0.04吨、木材0.0008立方米、钢筋0.01吨、钢管0.005吨、塑料管0.01吨、砖0.09千页、砂子0.11立方米、石子0.06立方米;人均需投劳3.53工日,人均日供水量0.08立方米。

各典型工程设计详见附件一至七,设计计算结果详见附表二。

三、工程总工程量及材料用量估算用典型工程设计计算出的人均工程量及消耗材料占有值乘以工程需解决人数,估算出本工程共需完成总工程量立方米,其中土方814004立方米,石方7092立方米,砼方8668立方米,圬工12608立方米;共需消耗水泥3152吨、木材75.8立方米、钢筋394吨、钢管394吨、塑料管788吨、砖7092千页、砂子8668立方米、石子3960立方米;共需投劳278164工日,估算日供水量6304立方米。

共需安装变压器19台,总容量636千伏安,配套机泵35台,总功率710千瓦。

估算结果详见附表三。

第四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一节典型工程投资概算一、编制依据典型工程投资概算依据《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96年本)》、《甘肃省以工代赈小型水利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进行编制。

二、基础单价1、人工预算单价:土方工程按三级副计算,人工工资12.6元/工日,石方工程按四级副计算,人工工资13.32元/工日,砼及机械台班按五级副计算,人工工资14.05元/工日。

人工工资计算详见附件十三。

2、主要材料预算单价:本工程主要建筑材料有水泥、木材、钢筋、钢管、塑料管、砖、汽油、柴油。

预算单价为材料原价、运费、装卸费、采购保管费之和。

材料原价以县城物资部门现行价确定,按30公里运距考虑,吨公里运费0.418元,装卸费按每吨6元计算,采购保管费率取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