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三年级单元知识归纳

语文三年级单元知识归纳一、字词。
1. 会认的字。
- 坪(píng)坝(bà):“坪坝”指平坦的场地。
- 戴(dài):注意这个字的写法,中间的“田”字要写得规范。
- 招(zhāo):如“招呼”,表示用言语、手势等与人交往。
- 蝴(hú)蝶(dié):都是虫字旁的字,与昆虫有关。
- 孔(kǒng)雀(què):“孔”字的笔顺要牢记。
- 舞(wǔ):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紧凑。
2. 会写的字。
- 晨:上下结构,日字头,下面是“辰”,表示早晨。
- 绒:左右结构,左边是绞丝旁,右边是“戎”,可组成“绒毛”。
- 球:左右结构,王字旁,与玉石有关,右边是“求”。
- 汉:左右结构,三点水,右边是“又”,可组成“汉族”等词。
3. 多音字。
- 好:hǎo(好人)、hào(爱好)。
- 觉:jué(觉得)、jiào(睡觉)。
二、句子。
1. 积累描写校园的句子。
-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这是通过描写同学们的服装来衬托校园的美丽。
-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通过描写校园里的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2. 排比句。
-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运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同学们进入校园后的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
三、课文内容。
-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 文中描写了不同民族的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在同一所学校里学习、生活的情景。
- 这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是泰戈尔。
-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
他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在绿草上狂欢地跳舞。
- 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三年级第一单元重点知识

三年级第一单元重点知识三年级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来咯!一、字词方面。
1. 生字。
- 有好多需要我们会写会认的字呢。
就像“坪”这个字,它是草坪的坪,坪坝的坪。
可别把它和“平”弄混啦,多了个土字旁,那意思可就和土地有关系咯。
还有“戴”字,这个字可有点复杂,什么戴帽子、戴红领巾,上面是个“十”,中间是个“田”,下面又有个“共”字底,写的时候可得小心,笔顺别写错啦。
2. 词语。
- 像“鲜艳”这个词,形容颜色特别亮丽好看。
比如说鲜艳的花朵,就像在花丛里那些开得特别灿烂、颜色特别惹眼的花。
还有“敬爱”,这是用来表达对长辈或者尊敬的人的一种情感,就像我们敬爱老师,因为老师教给我们好多知识呀。
- 另外,有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也很重要哦。
比如说“安静”的近义词是“宁静”,反义词呢就是“热闹”。
想象一下,图书馆里很安静,而集市上就很热闹。
二、句子部分。
1. 修辞手法。
- 这个单元会学到比喻句。
比喻句就像魔法一样,把一个东西比作另一个东西。
比如说“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里面把同学们比作小鸟,说明同学们很活泼、充满活力,像小鸟一样欢快呢。
2. 描写方法。
- 有环境描写。
就像描写校园的环境,“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这样一写呀,我们就能想象出校园里那种宁静又有点神秘的感觉啦。
三、课文内容。
1. 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主题哦。
比如有的课文是描写学校生活的,里面讲了同学们在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像上课、课间玩耍、升国旗这些事儿。
我们要知道课文里的小朋友们在学校里是多么快乐,学到了知识,还交了好多朋友呢。
2. 还有就是要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
是对学校的喜爱呀,还是对老师同学的喜爱之情。
就像我们自己在学校里,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课文里的小作者也是一样的,他们把这种感情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啦。
三年级上册一到四单元知识点语文

三年级上册一到四单元知识点语文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 字词。
- 会认“坝、汉”等生字,会写“晨、绒”等字。
注意“晨”字的结构,上面是“日”,下面部分的笔画顺序要记清。
- 多音字“好”(hǎo、hào),如“好奇”中读“hào”。
- 内容理解。
-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 文中描写了同学们不同民族的服饰,以及上课、下课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 字词。
- 认读“荒、笛”等生字,正确书写“落、荒”等字。
“落”是多音字,在“落下”中读“luò”,在“丢三落四”中读“là”。
- 注意文中一些描写花的词语,如“簌簌”形容花朵飘落的样子。
- 内容理解。
- 这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泰戈尔以孩子的视角,把花儿当作孩子来写。
- 课文想象丰富,描绘了花孩子们在地下学校上学、下雨放假出来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 字词。
- 学会“背、诵”等生字,书写“圈、段”等字。
“背”在“背诵”中读“bèi”,作动词表示“用脊背驮”时读“bēi”。
- 理解“私塾、照例”等词语的意思。
- 内容理解。
- 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勇敢向先生提问的故事,体现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4. 语文园地一。
- 识字加油站:认识一些表示身体部位的生字,如“腰、臂”等,了解这些字与身体部位的关系。
二、第二单元知识点。
- 字词。
- 认读“洼、印”等生字,会写“铺、泥”等字。
“铺”是多音字,在“铺满”中读“pū”,在“店铺”中读“pù”。
- 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含义。
- 内容理解。
- 描写了秋日铺满梧桐落叶的水泥道的美景,把落叶比作“金色巴掌”,充满了诗意。
-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写出了水泥道的美以及自己对这种美的喜爱之情。
- 字词。
- 会认“钥、匙”等生字,正确书写“盒、颜”等字。
- 文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语,如“五彩缤纷、橙黄橘绿”等,要积累。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五:反义词
清楚——( 模糊) 糊里糊涂——( 一清二楚 ) 鸦雀无声—( 人声鼎沸)
知识点六:多音字组词
jiào ( 教室 )
教
hǎo ( 好听 )
好
jiāo( 教书 )
jué ( 觉得 )
觉
假
hào ( 好奇 ) jiǎ ( 假话)
jiào (睡觉 )
jià (放假 )
bèi( 背诵)
背
知识点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o yǐn gǔ lǎo cū zhuàng zhī gàn (招 引) (古 老 ) (粗 壮 ) ( 枝 干 ) yǐng zi zhènyǔ huāng yě lǜ cǎo (影 子 ) (阵 雨 ) ( 荒 野) ( 绿 草 )
tiào wǔ
kuáng huān gōng kè fàng jià
知识点七:词语解释
树枝 :树木的枝条。 好奇 :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招引 : 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古老 :1. 古老的传说2. 年老;苍老古老 粗壮 :1.粗大而结实 2.声音大而有力。 枝干 :树枝和树干。
知识点七:词语解释
湿润 :潮湿;湿润。 荒野 :荒凉的野外。 狂欢 :纵情欢乐。 碰触 :接触、碰撞。 扬起 :高举,卷起。
bēi( 背负)
quān 圈
juàn
(圆圈 ) ( 羊圈)
知识点七:词语解释
早晨 :指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穿戴 :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服装 :衣服鞋帽的总称,一般专指衣服。 打扮 : 使容貌、样子好看 满意 :称心满意。 校园 :学校范围内的地面。
知识点七:词语解释
敬爱 : 尊敬热爱。 敬礼 :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 铜钟 :金属制成的响器,敲时发声。 教室 :学校里进行教学的房间。 朗读 : 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小学语文】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语文】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认识汉字一、认识汉字的重要性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
认识汉字是学习语文、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
二、认识汉字的方法1. 观察字形认识汉字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观察字形。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笔画、构造、结构、部首等方面来认识汉字。
2. 记忆字音认识汉字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记忆字音。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听讲、练习拼音等方式来掌握汉字的音形结合规律。
三、认识汉字的分类1. 偏旁部首偏旁部首是汉字构成的基本部分,它们可以按照性质分为形声字部首、意符字部首、形体字部首等。
2. 五行偏旁五行偏旁是一组特殊的部首,包括金、木、水、火、土五个部首,它们可以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来记忆。
3. 难字和形近字难字指的是读音或写法比较生僻、不常用、不易掌握的汉字,形近字指的是形状或读音相近而意义不同的汉字。
四、汉字的书写规范1. 笔画的正确书写方法汉字的笔画有固定的书写顺序和方法,特别是要注意提笔的位置和书写的顺序。
2. 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方法应该注意字形的大小、比例、形态、结构、清晰度等,使得汉字书写规范统一,减少误读误写。
五、结语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只有认真学习、掌握汉字,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使汉字之美发扬光大。
六、如何学好汉字1. 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学习汉字需要耐心和恒心,而这些都需要有兴趣才可以。
所以,要引导小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可以通过利用情境、故事、绘画等方法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很重要,学生需要有一个专门学习汉字的学习环境,如小学语文课堂,家庭学习环境等。
3. 阅读汉字文本阅读汉字文本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对汉字的印象和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故事书等文本,大量涵盖课内外的汉字,加深对汉字的了解。
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

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嗨,小伙伴们!咱们来一起梳理一下三年级第一单元的那些重要知识点吧,就像整理我们心爱的小玩具一样有趣哦。
一、字词大集合。
1. 会认的字。
- 这个单元有好多有趣的生字呢。
比如说“坝”,就像水坝的坝,看到这个字就能想到拦住水的大坝,高高大大的。
还有“坪”,坪坝的坪,就像平平整整的一块地,我们可以在上面玩耍呢。
- “扬”这个字也很常见,它有好多意思。
当我们说“飘扬”的时候,就像国旗在空中飘扬,那种感觉可神气了。
2. 会写的字。
- 像“晨”这个字,早上的意思。
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是个“日”,就像早上的太阳,下面的部分可不能写错啦。
还有“装”字,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在装东西,这个字笔画有点多,要一笔一笔写清楚哦。
3. 多音字。
- “好”这个字,既可以读hǎo,像“好人”“好事”;也可以读hào,比如“爱好”“好奇”。
就像一个小调皮,有不同的身份呢。
还有“觉”,读jué的时候是“觉得”“察觉”,读jiào的时候就是“睡觉”啦,可别弄混了哦,不然这个小多音字会生气的呢。
二、课文内容。
- 这篇课文写了一所很特别的小学。
那里有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穿着鲜艳的服装,一起上课、一起玩耍。
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一样。
课文里描写了他们上课的情景,很安静,同学们都很认真;下课时又很热闹,大家在校园里做游戏、跳孔雀舞、摔跤呢。
- 我们还能从课文里学到很多描写学校的好词好句,比如说“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这让我们能想象出学校里五彩斑斓的样子。
- 泰戈尔写的这篇课文可充满了想象力。
把花当作人来写,花像孩子一样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的时候,花孩子们就放假了,他们跑出来,穿着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 这篇课文里有很多拟人的写法,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把东西当成人来写的方法,让我们的作文也变得更有趣呢。
比如说“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样写让整个森林都像活了一样。
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知识梳理

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知识梳理
一、识字和识词
1.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通过学习拼音、形音义等方法,能够认读常见的生字和词语。
为了提高识字能力,我们可以多读多写,积累词汇量。
2.识词是在识字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课文和多种文学作品,理解词语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二、句子与段落
1.句子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要注意语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运用。
句子要表达完整的意思,逻辑清晰,不要出现丢失语句或句子不完整的情况。
2.段落是由多个相关句子组成的,通常包含一个主题或一个论点。
段落要注意开头的承接和结尾的总结,保持逻辑的连贯性。
三、修辞与表达
1.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表达要准确、简洁、生动。
用具体的事例和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会。
四、阅读与写作
1.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阅读名著、报纸、杂志等不同类型的文本来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
2.写作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要通过写作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写作要遵循逻辑,注意段落结构和语言准确性。
总结:在三年级第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注重识字和识词,掌握好句子和段落的写作技巧,运用好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同时还要注重阅读和写作的实践。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的语文水平将得到不断提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
一、字词。
1. 易读错的字。
- 坪坝(bà):注意“坝”的读音,不要读成“bèi”。
- 摔跤(shuāi jiāo):“摔”字是翘舌音,“跤”字读轻声。
- 凤尾竹(fèng):“凤”字读音为后鼻音。
2. 易写错的字。
- 晨:上下结构,日字头,下面是“辰”,注意不要少写一横。
- 绒:右边是“戎”,不要写成“戒”。
- 装:上下结构,上面是“壮”字多一点,下面是“衣”。
3. 重点词语。
- 早晨、穿戴、鲜艳、服装、打扮、敬爱、国旗、敬礼、教室、朗读、安静、树枝、好奇、招引、古老、粗壮、枝干、影子。
二、句子。
1. 排比句。
-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2. 拟人句。
-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第二单元。
一、字词。
1. 易读错的字。
- 石径(jìng):“径”字是后鼻音。
- 赠送(zèng):“赠”字是平舌音。
- 残菊(cán):“残”字读音为“cán”,不要读成“chán”。
2. 易写错的字。
- 径:右边是“巠”,不要写成“圣”。
- 霜:上下结构,上面是“雨”字头,下面是“相”。
- 君:不要忘记里面的一横。
3. 重点词语。
-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停车、枫林、霜叶、赠送、刘景文、菊花、残菊、君子。
二、句子。
1. 古诗名句。
第三单元。
一、字词。
1. 易读错的字。
- 钥匙(yào shi):“匙”字在这里读轻声。
- 缤纷(bīn fēn):“缤”字是前鼻音。
- 勾住(gōu):“勾”字不要读成“gòu”。
2. 易写错的字。
- 盒:上下结构,上面是“合”,下面是“皿”。
- 颜:左边是“彦”,不要写成“产”。
- 紧:上下结构,上面是“臤”,下面是“糸”。
3. 重点词语。
- 清凉、留意、颜料、枫叶、邮票、果树、菊花、仙子、淡黄、气味、香甜、香味、过冬、丰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要求掌握的字词
双桨白塔四周红墙洒水悄悄愉快安排波浪轻轻飘荡倒映伙伴
悄悄环绕迎面凉爽亲爱幸福牧童歌声忽然踪迹浮萍鸣蝉佳节
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登高游玩天各一方
二、形近字
洒(洒水洒落)爱(亲爱爱好hào)异(异乡异客)
酒(美酒酒店)受(忍受受苦)导(导游开导)
桨(船桨,木桨)各(各国各个)偷(偷闲偷空)
奖(奖状,奖品)格(格外人格)愉(愉快愉悦)
萍(浮萍绿萍)环(环绕环保)倍(加倍倍加)
苹(苹果)怀(怀抱忘怀)陪(陪伴陪同)
三、近义词
环绕——围绕凉爽——凉快愉快——高兴尽情——尽兴
思念——想念忽然——突然异乡——他乡
四、反义词
凉爽——闷热愉快——悲伤尽情——扫兴热闹——冷清
五、词语积累
1、表示分离、思念的成语:远走高飞背井离乡兄友弟恭天各一方
牵肠挂肚朝思暮想一日三秋地久天长
2、秋天的成语: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秋色宜人一叶知秋天高云淡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
3、带颜色的词语:绿树红墙红墙黄瓦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白纸黑字
六、词语解释:
异乡:外乡,外地。
异客:作客他乡的人。
忆:思念。
山东:华山以东。
解:知道,懂得。
樾:树荫。
所见:诗人所看见的事物。
振:回荡。
(说明牧童歌声嘹亮)
意欲:心里想要(欲:想要)。
立:站立。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次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加倍(更加)思念亲人。
七、填空:
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是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词作者是乔羽,曲作者是刘炽。
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诗歌的第一节着重描绘了如画的北海风光。
第二小节表现了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
第三节则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3、“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其中“红领巾”指少先队员。
“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的意思是少先队员的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了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着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4、“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这句话是拟人的修辞方法,鱼儿不是
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
是因为小朋友们感到在共产党的关心下无比快乐。
5、“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是指:党、祖国、人民、父母。
明知故问,这样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6、“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三次出现这在歌词中叫副歌,在写法上叫反复。
表明小朋友们沉浸在欢快之中,忘记划桨,任小船飘荡。
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8、想象秋景,尝试写话:
金秋时节,烟波笼罩着江南水乡的湖面。
荷塘里种着菱角和莲藕,岸边长满了茂密的芦苇。
夕阳西下,渔民驾驶着小舟返航了,欢乐的歌声在湖面上回荡。
火红的枫叶、皎洁的月光映衬着渔舟上的灯火,这画面多么令人陶醉。
9、读书交流:
(1)在读书过程中留意书的作者、故事的主要内容,摘录精彩的语句。
(2)交流时,讲清楚自己读的是哪本书,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写的什么事,自己有什么收
获等。
要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示例:最近我读了《西游记》(少年版),它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里面的主要人物有唐僧、沙僧、猪八戒和孙悟空。
主要内容是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遇到许多困难,经历种种磨难,最后取得真经。
从中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确定了目标,并且不怕艰难险阻,勇敢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八、拓展思乡的诗:
《泊船瓜洲》 唐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主人公的形象:天真幼稚、活泼淘气。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动静结合,写出牧童的纯真可爱,赞美了童心、童真、童趣。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
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
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