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娜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
①④⑤⑥是单句;②③是复句。
两种复句 7.递进复句和承接复句。
递进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 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关联词语 承接复句
• (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乡愁》共4节,每节的结构、形式一样,句式整齐。(结构美)
• 6.单句和复句。
•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 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 组成。
• 3.象征。
•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 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 象征的表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 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 的感情。
• 4.意象和意境。
•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 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反复
作用
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 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反复与 排比的 区别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 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 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 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 “意境”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重点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重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重点一、易读错的字屹(yì)立昂(áng)首鼎沸(dǐng fèi) 霎(shà)时大堤(dī) 麦穗(suì)归巢(cháo) 田埂(gěng)霸占(bà zhàn) 坠(zhuì)落二、易写错的字潮水翻滚顿时逐渐崩塌犹如地震霎时牵手鹅卵石坑洼庄稼葡萄稻子三、形近字堤—提犹—优震—振淘—掏俗—浴葡—萄稻—蹈四、近义词屹立—耸立顿时—霎时恢复—复原喜欢—喜爱运载—运输静寂—沉寂仿佛—犹如五、反义词平静—喧闹宽阔—狭窄明亮—黑暗美丽—丑陋模糊—清晰人声鼎沸—鸦雀无声六、重点词语若隐若现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坑坑洼洼密密麻麻半明半昧摇摇欲坠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七、词语搭配【形容词】(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水天相接的)地方(洒满月光的)小路(细细的)溪水(坑坑洼洼的)地方(月光闪闪的)溪岸(月影团团的)果园(闪闪烁烁的)星星(星群密布的)蓝天【量词】一(层)薄雾一(条)白线一(堵)水墙千万(匹)战马一(块)银毯一(塘)新谷一(穗)剪秋罗一(道)后门一(片)菜园八、常考句型【比喻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夸张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反问句】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拟人句】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排比句】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九、课文重点梳理1.《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1. 字词。
- “鼎沸”这个词可有趣啦,就像锅里煮开了的水,咕噜咕噜翻滚着,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
“横贯”的“贯”字要注意写法哦,中间是个“毌”(guàn),可不是“田”。
“横贯”就是横着穿过的意思,钱塘江大潮横贯江面,那场面可壮观了。
- 多音字“号”,读“háo”的时候,就像人在大声呼喊,“风号浪吼”,风在呼啸,浪在怒吼;读“hào”的时候,就像给东西编号或者是吹号的“号”。
2. 描写顺序。
- 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潮来前,江面很平静,就像一个安静的小姑娘;潮来时,那可不得了,像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潮头过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好久才恢复平静呢。
3. 修辞手法。
- 文中有很多比喻句和夸张句。
比如说“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把浪潮比作白色战马,多形象啊,就像真的有一群马在奔腾。
还有“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音写得超级大,好像能把大地都震得发抖呢。
1. 字词。
- “运载”的“载”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ài”,表示装载、运输的意思。
“载”读“zǎi”的时候,就像记载历史的“载”。
“坑坑洼洼”这个词读起来就很有画面感,形容地面不平整,到处都是小坑。
2. 情感表达。
- 这篇课文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作者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走过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美景,每一处景色都融入了作者对阿妈的爱和阿妈对作者的爱。
就像他们走过的小路,那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小路,而是充满爱的小路。
- 文中描写的月光下的景色可美了。
有明亮的月亮,有潺潺的溪流,还有那香甜的果园。
作者把这些景色描写得那么细致,其实就是在表达自己幸福的心情,因为有阿妈在身边。
- 字词和意象。
- “归巢”的“巢”字,下面是个“木”,表示鸟儿的窝是用树枝搭成的。
诗里的“归巢的鸟儿”,给人一种傍晚时分鸟儿回家的温馨感觉。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点总结与考点清单

第一单元核心知识点一、字词盘点1.字(1)易读错的字拙(zhuō)缀(zhuì)蝉(chán)(2)易写错的字毯:半包围结构,“毛”要托住“炎”。
雅:左右结构,右部不要写成“住”。
德:不要丢掉右部“心”上的一横。
鹊:右部是“鸟”,不是“乌”。
(3)多音字勒 lè(勾勒)裳 shang(衣裳)蒙 měng(蒙古包)lēi(勒紧) cháng(霓裳) méng(启蒙)mēng(蒙骗)参 cēn(参差)宿 sù(宿舍)泊 bó(停泊)冠 guān(冠冕)cān(参加) xiǔ(一宿) pō(湖泊) guàn(冠军)shēn(人参) xiù(星宿)2.词(1)必须掌握的词绿毯线条柔美惊叹回味乐趣目的地洒脱玻璃衣裳彩虹马蹄热乎乎礼貌拘束举杯感人会心微笑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眼帘参差单薄文思梦想迷蒙模糊花蕾恰如衣襟恍然愁怨顺心平淡(2)四字词语高歌一曲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平淡无味(3)成语硕大无朋婆娑起舞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4)近义词清鲜~清新勾勒~勾画惊叹~惊讶回味~体味静寂~安静亲热~亲昵拘束~拘谨羞涩~害羞潇洒~洒脱浑浊~污浊笨拙~愚笨参差~杂乱单薄~瘦弱照耀~照射愁怨~忧愁顺心~遂心孕育~培育赠予~赠送旖旎~柔美察看~查看硕大无朋~硕大无比心驰神往~梦寐以求孤芳自赏~自命清高(5)反义词清鲜→污浊明朗→昏暗愉快→悲痛迂回→笔直热闹→冷清团结→分裂亲热→冷淡拘束→洒脱羞涩→大方浑浊→清澈笨拙→灵活参差→整齐单薄→结实坠落→上升赠予→索取硕大无朋→微乎其微顾影自怜→妄自尊大孤芳自赏→自惭形秽(6)词语归类①描写绿色的词语:翠色欲流类似的词语:苍翠欲滴万古长青②描写高大的词语:硕大无朋类似的词语:硕大无比高大威武③描写花香的词语:芬芳馥郁类似的词语:香远益清芬芳扑鼻④描写自命清高的词语:孤芳自赏类似的词语:自命不凡孤高自许⑤跟想象有关的词语:黄粱美梦痴心妄想异想天开浮想联翩⑥量词:一首小诗一条带子三棵白丁香⑦动词:流入云际到达目的地表演舞蹈⑧修饰词:尖尖的帽子茂盛的森林亮晶晶的眼睛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中国文明在新时代
一、语言知识点
1、词汇
(1)根植:文明、传统、价值观、因素、贡献、完善、灵活、多元、多样、实践、积累、丰富、创新、发展、关系、内涵、历史、源远流长、
民族
(2)词组:重塑中华,传承文明,追求卓越,追求美好,价值观体系,发
展成果,为人民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自由表达,界限错综,互补互鉴,
完善治理,提升质量,离散聚合,交融融合
二、名词解释
(1)文明:文明是指人类自古以来以文字和文化表达的思想观念、
礼仪习惯和团体社会风尚等,用以修辞格式和语言形式逐渐形成、自动运
作的、社会性、无形的伦理道德、审美标准和精神文化精华。
(2)传统:传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固有的价值观、
信仰、表达形式、生活习俗等一系列传承发展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
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财富。
(3)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审美观念、行为导向和行动取向等
方面的一种共性标准,它包括人们对社会制度、道德情操和社会习俗的认识、认同和评价。
(4)因素:因素是指客观存在,并影响着被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其中
一种实体。
它可以是客观的物质实体,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实体。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文言文基本知识: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等。
2. 文言文阅读技巧:学会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如理解上下文,了
解词义和推断内容等。
3. 写作技巧:学会运用文言文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如使
用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
4. 《古诗十九首》:通过学习和欣赏古代诗歌,了解古代文化和
人们的情感表达。
5. 古代文学常识:学习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文学家和文学史上的
重要事件等。
6. 古代典籍:了解《史记》、《论语》等古代典籍的内容和作者,以及典籍的意义和影响。
7. 古文阅读:学习阅读和理解古文,认识到古文的重要性和价值。
8. 修辞手法:了解并学习运用古代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借代、排比等。
9. 孔子的思想:学习孔子的思想和教导,了解他对教育、道德和
社会秩序的看法。
10. 古代文化: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包括礼仪、音乐、书法、绘
画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学问等。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考点总结

①、《草原》一课作者老舍。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了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②、草原的景色特点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
③、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我从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些场景体会到“蒙汉情深”。
④、描写草原的成语:一望无际一碧万顷-马平川草长莺飞绿草如茵无边无际沃野千里万马奔腾漫无边际盘马弯弓疾风劲草美不胜收豪放不羁郁郁葱葱骁勇善战①、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丁香结是指人生解不开的愁怨。
结乃常态,要学会坦然面对。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所以工香结年年都有。
我们在学习中会享受收获,同时也会遭遇挫折,我们应该笑对学习中遇到的丁香结。
②、阅读链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答:春天刚来不久,芦芭蕉叶还未完全展开,丁香花也未绽放,打着丁香结儿。
在春风中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忧愁。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一陆龟蒙《丁香》答:如果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工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才能飘香万里。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一冯延巳《醉花间》答:经过霜的树木全都只剩下谢落的枝条,最让人伤心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丁香结。
青鸟不传云外信,J香空结雨中愁。
一李璟答: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①、作者介绍:孟浩然(689 -740 年)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②、译文移舟泊烟渚,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客愁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课文篇目及主要知识点1. 《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必背词汇:清凉的山泉、汩汩的溪流、飞流的瀑布、陡峭的悬崖、悠悠的白云、淘气的云雀、挺拔的身躯等。
重点词语理解: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重点句子理解: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拟人化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2. 《山雨》作者:赵丽宏必背词汇:湿润的山风、轻盈的云雾、飘飘洒洒的雨丝、优雅的小曲、清新的绿色等。
重点句子理解:描写了雨中山林的美丽景色,以及雨声带来的独特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 《草虫的村落》重点词汇:村落、静谧、游历、草茎、游侠、静谧、花色斑斓等。
重点词语理解:静谧:安宁而平静。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花色斑斓:色彩艳丽,灿烂夺目。
重点句子理解:通过对草虫村落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小虫子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4. 《索溪峪的“野”》重点词汇:拔地而起、望而生畏、千峰万仞、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等。
重点词语理解: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怎样就怎样。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形式。
内容理解:描述了索溪峪的野性美,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
二、背诵要求课文背诵:根据教材要求,部分或全部课文可能需要背诵,如《山中访友》、《山雨》等。
古诗词背诵:古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熟练背诵并理解其含义。
成语、名言警句背诵:语文园地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也是必背内容,有助于丰富语言积累和提升文化素养。
三、学习建议多读多背: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记忆:在背诵过程中注重理解课文内容,将知识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形成深刻印象。
定期复习:定期回顾和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点,巩固记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师恩难忘一、字词过关正zhēng 正月盛 shâng茂盛散 sàn 散步教 jiāo 教书Zhâng 正好 châng盛饭săn散文 jiào 教诲huì终生难忘歇脚渴望揭露滋润喜滋滋恍如恍然大悟恍惚身临其境喝水响遏â行云慈祥磁铁晃动摇晃二、课文点拨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
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理解是:(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激起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最终使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3、词语解释并造句(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奶奶摇着蒲扇娓娓动听地向我们讲述《猴子捞月》这个精彩的故事,事隔多年,我仍记忆犹新。
(2)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
看着这幅美丽的风景画,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上课铃一响,教室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
(4)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
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带到了美妙的境地。
这篇文章的描写十分引人入胜。
(5)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而有礼貌。
每当遇到老校长时,我都会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成材需时十年,而培育人才却要上百年,说明培养人才之难,也说明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
学校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宗旨办学,源源不断的像社会输送人才。
三、拓展提优(一)根据提示写成语。
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2、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博古通今3、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二)赞美老师的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刘向(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四)关于老师的比喻: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老师是白帆,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彼岸;老师是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航程。
2、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五)我想对老师说:1、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2、您用知识的甘露,浇灌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的清泉,孕育我们情操的美果。
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的敬意与感激。
3、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
我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在我心中,您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六)赞美老师的成语诲人不倦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德才兼备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呕心沥血德高望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七)关于刘绍棠:1、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中国著名作家。
1949年在中学读书时开始发表独创作品。
1951年曾经在河北省文联工作。
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长篇小说《京门脸子》2、《老师领进门》又名《师恩难忘》2、陶校长的演讲一、字词过关1、填同音字:Liàn 锻(炼)(炼)钢(炼)字精(练)熟(练)简(练)留(恋)铁(链) Jí立(即)(即)使(及)时奋笔(疾)书极(端)(吉)祥焦(急) Li (历)史(历)来鼓(励)激(励)勉(励)再接再(厉)(厉)害 xū(需)要必(需)品(需)求必(须)biān (鞭)策(鞭)打马(鞭)(鞭)炮编(写)(蝙)蝠(煸)炒2、写形近字:否定锻炼道德堡垒策略鞭策源泉坚忍不拔即使辨别培养指导歪斜绸缎获得磊落束缚方便原来挑拨离间既然辩论陪伴差异3、多音字否 fǒu 否定否则否认是否 pǐ否极泰来担dān承担担当担任担心 dàn 重担挑担子扁担觉 juã自觉感觉觉醒觉悟察觉 jiào 睡觉午觉长 cháng长足长短长吁短叹长寿zhăng生长长大空kÒng 填空空白空闲空缺kōng时空空气天空二、课文点拨1、“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听了陶校长的演讲我懂得了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陶校长的演讲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这是一篇演讲稿。
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演讲的主要特点:真实性、鼓动性。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即使他真的做错了什么,你也不该用这么粗暴的态度对待他,毕竟他还小,不懂事,你可以和他好好说。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要想把作文写好,既要多读好文章,向书本学习,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在生活中积累材料。
三、拓展提优1、陶行知的名言。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4)中国人,我爱中华国。
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2、关于学问的名言:有学问的人自有万贯在腰间。
(菲得洛斯)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
(卢克莱修)3、关于勤学的名言警句: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关于健康的名言:(1)谚语: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人怕不动,脑怕不用”、“饭后散步,不进药铺”(2)名言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美)爱默生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
--周恩来5、关于品德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6、关于工作的名言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厂,那里没有懒人的位置。
工作吧!创造吧!罗曼罗兰7、成语(1)表示人物意志坚定的成语: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坚定不移(2)表示做事专心认真的成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心一意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兢兢业业3、古诗三首一、课文点拨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1)字词解释寻:寻访。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没有见到。
童子:小孩。
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只:仅仅,只是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处:地方。
(2)诗意: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
他回答说师父采药材去了。
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
但是山上云雾迷蒙,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3)问答式这首诗首句问,下三句答,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分别为:“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我师父采药去了。
)“他上哪儿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你能带我上山找到他吗?”(山上云雾弥漫,我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意欲捕鸣蝉)”。
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表达牧童愉快的心情。
(1)字词解释: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振:震荡。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樾:树阴。
捕:捉意欲:心想。
鸣蝉:正在鸣叫的的知了(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3)诗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二、拓展提优1、袁牧,清代诗人,号随园老人。
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
与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2、贾岛,唐代诗人。
贾岛的诗以清奇僻苦著称,与孟郊并称为“苦吟诗人”。
早年出家为僧。
传说贾岛在长安跨驴背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炼“推”、“敲”字不决,后世乃以斟酌文字为“推敲3、我还知道的隐者有陶渊明,他抒发隐逸情怀的诗句有:(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4、唐朝诗人雅称:诗仙 ----- 李白诗圣-------- 杜甫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星------孟浩然诗杰----王勃诗囚----贾岛、孟郊5、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小儿垂钓(胡令能)草长莺飞二月天,篱落疏疏一径深,蓬头稚子学垂纶,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侧坐莓苔草映身。
儿童散学归来早,儿童急走追黄蝶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飞入菜花无处寻。
怕得鱼惊不应人。
6、岁寒三友:松、竹、梅《青松》《红梅》《梅花》《竹石》陈毅陈毅王安石郑板桥大雪压青松,隆冬到来时,墙角树枝梅咬定青山不放松,青松挺且直。
百花迹已绝。
凌寒独自开。
立根原在破岩中;要知松高洁,红梅不屈服,遥知不是雪,千磨万击还坚劲,待到雪化时。
树树立风雪。
为有暗香来。
任尔东西南北风。
练习 1一、感受“风”的魔力1. 唐代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含有“风”的诗句:春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夏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秋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三国曹操《观沧海》冬风: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