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种方法治疗近视

合集下载

治疗近视的方法

治疗近视的方法

治疗近视的方法中医治疗近视的方法1、针灸治疗:按局部取穴(即眼部穴位)为主,全身取穴为辅的取穴原那么,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的需要,选出2-3个穴位组,定期轮换使用穴位。

(1)体针:常用以下数组穴位:承泣、睛明、四白、肩中俞,头维、球后,睛明、光明、太冲,照海、丝竹空等,每天针刺1组,轮换取穴,10次为1个疗程。

(2)耳针:常取穴神门、肝、脾、肾、眼、目1、目2或在耳区寻找痛点,或用王不留行籽等压穴,每天自行按摩3-4次。

(3)梅花针:用梅花针轻轻打刺太阳穴;或打刺背部脊椎两侧(华佗夹脊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推拿法:主穴取攒竹下3分,配穴取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睛明,可自我推拿或相互推拿,即以食指指端按住穴位,先主穴,后配穴,对准穴位作小圆圈按摩,共10分钟。

通常1个月为1个疗程。

3、验光配镜:配镜的原那么是选用使病人获得正常视力的最低度数镜片。

治疗近视的方法总结出远化镜是控制近视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大局部传统的近视控制方法如各种眼部按摩、理疗磁疗、穴位剌激、药物贴等都不可靠。

因为,都不能有效抵消近视主要原因“看近〞,也不能阻断近视病程中的关键环节—周边视野后离焦及调节滞后。

临床观察说明:远视化离焦镜可有效控制80%以上近视发生开展。

而且使用方便,是在看书学习中或在看电视电脑的娱乐中使用,学生很容易长期坚持而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远化镜分类可按远化看近焦点的方式不同分为三大类:1.虚焦远化镜类:可将看近时的屈光焦点虚拟到5米以外的远方,直接抵消“看近〞,并可提供远视化离焦(前离焦),抵消看近时的周边视野后离焦,如贴片式远化镜、台灯式远化镜等。

2.调焦远视化镜:可引导眼屈光系统作看远—看近的调焦运动,引导眼球作360度视野扩大灵敏运动的方法。

如灵敏度远化镜或谐振灵敏度远化镜等。

3.移焦远视化镜:可将看近时的屈光焦点移到5米以外的远方,直接抵消“看近〞,并可提供逐渐加强的远视化离焦(前离焦),抵消看近时的周边视野后离焦,如自动远化镜等。

中医治近视的方法

中医治近视的方法

中医治近视的方法中医治疗近视的方法将综合考虑人体整体状况、症状和病因,通过中药、穴位按摩、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近视的方法。

一、中药调理中医认为近视主要是肝肾不足,眼睛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因此,中药治疗主要从补肾滋阴、益气活血、调理肝经等方面入手。

1.补肾滋阴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山药、枣仁、茯苓等。

这些药物具有滋阴益肾的作用,能够有效滋养眼睛、改善视力。

2.益气活血常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菊花、当归等。

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供应,减少眼睛疲劳。

3.调理肝经常用的中药有柴胡、枳实、淡竹叶等。

这些药物具有调理肝经、舒缓肝气作用,能够改善肝气郁结引起的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

二、穴位按摩中医认为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经络的畅通,调理眼睛的血气运行,改善视力。

1.太阳穴太阳穴位于太阳额骨与眼眶下缘的凹陷处。

每天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摩太阳穴,每侧按摩5-10分钟。

2.攀龙穴攀龙穴位于两眉之间,微微凹陷处。

每天可以用双手的大拇指按揉攀龙穴,每次按摩5-10分钟。

3.睛明穴睛明穴位于眉眼之间的鼻梁上方凹陷处。

每天可以用双手的大拇指按揉睛明穴,每次按摩5-10分钟。

三、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近视的常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气血运行,改善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

1.痛经穴痛经穴位于腕关节横纹的两端。

可以用一根细针或针灸针轻轻刺激痛经穴,每次刺激1-2分钟,每天1-2次。

2.攒竹穴攒竹穴位于两眉之间,微微凹陷处。

可以用一根细针或针灸针轻轻刺激攒竹穴,每次刺激1-2分钟,每天1-2次。

3.睛明穴睛明穴位于眉眼之间的鼻梁上方凹陷处。

可以用一根细针或针灸针轻轻刺激睛明穴,每次刺激1-2分钟,每天1-2次。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近视需要持之以恒,不能一蹴而就。

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注意眼部卫生,适当休息眼睛。

中医治疗近视古籍

中医治疗近视古籍

中医治疗近视古籍近视,即远视眼,是指眼球过长或者眼轴过长,导致光线在眼睛内无法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使得远处物体看不清楚。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人们长时间保持近距离视觉工作的增多,近视患者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而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于近视的治疗也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治疗方法在古籍中有所记载,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眼药洗涤法:这种方法在《黄帝内经》中有所记载。

洗眼药方主要有菊花、绿豆、金银花等。

其中,菊花被认为具有清热明目、化风散痛的作用。

使用时将菊花煮汤,等到水稍微凉了后,用棉球蘸取菊花汤液,轻轻擦洗眼睛周围的皮肤和眼睑。

金银花则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因风热引起的近视。

使用金银花泡水,然后用来洗眼,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和干涩。

2. 中药熏眼法:中药熏眼法在古代被广泛使用,被认为可以明目、退翳。

其中,《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一种古方:将生地黄、杜仲、菊花等草药磨碎,加入瓮中,点燃使其冒烟,然后用烟熏眼睛。

这种方法被认为可以补肾益精、明目消翳。

3. 针灸疗法:古籍中也有关于针灸治疗近视的记载。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了“治内焦以泻其目”的方法。

内焦是由于肝经受阻、热毒内熏所致,泻其目即以针灸的方式治疗,可以通过调理肝经来改善近视。

此外,《黄帝内经·灵枢》中还有关于调理脏腑以治疗近视的方法。

4. 穴位按摩法:穴位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近视的一种常见方法。

古籍中提到了一些与眼睛相关的穴位,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畅通,有助于缓解近视症状。

如太阳穴、睛明穴、承泣穴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近视的效果因人而异,具体疗效取决于个体的情况以及施治方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因此,在使用中医治疗近视的方法之前,最好到正规的中医机构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近视的方法在古籍中有所记载。

这些治疗方法以草药、针灸、穴位按摩等为主要手段,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平衡来改善近视患者的症状。

近视眼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近视眼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摘要:近视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中医学认为近视眼与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两虚等因素有关。

本文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提出了一套近视眼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案,旨在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增强体质,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近视眼的目的。

一、中医对近视眼的病因病机认识中医学认为,近视眼的发生与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两虚等因素有关。

具体表现为:1. 肝肾不足: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则不能滋养眼目,导致视物不清。

2.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滋养眼目。

3. 气血两虚:气血不足,不能滋养眼目,导致视力下降。

二、中医康复治疗方案1. 调整脏腑功能(1)肝肾同调:通过滋补肝肾,增强眼目视力。

可选用以下中药:- 熟地黄:滋补肝肾,养血明目。

- 山药:健脾益气,养阴润燥。

-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2)脾胃调理:通过健脾益气,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

可选用以下中药:- 党参:健脾益气,养血生津。

- 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2. 改善气血运行(1)针灸治疗: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眼目视力。

常用穴位有:- 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有明目、清热、消肿的作用。

-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有疏肝解郁、明目的作用。

- 风池穴:位于颈部,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作用。

(2)按摩治疗: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眼目视力。

常用按摩方法有:- 按揉睛明穴、攒竹穴、太阳穴等。

- 按摩眼周穴位,如四白、瞳子髎等。

3. 增强体质(1)饮食调理:合理膳食,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可多食用以下食物:- 黑芝麻:滋补肝肾,养血明目。

-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鸡蛋:富含蛋白质,有助于眼肌发育。

(2)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可进行以下运动:- 眼部运动:做眼球转动、远眺等眼部运动,增强眼肌力量。

中医根治近视眼的方法资料

中医根治近视眼的方法资料

中医根治近视眼的方法资料
中医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一些视觉
问题,如近视眼,中医也有自己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医根治近
视眼的方法。

1.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对于近视眼的治疗也有一
定的疗效。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调节经络和脏腑功能,帮助恢复
眼部血液循环,改善视觉问题。

常用的穴位有太阳穴、睛明穴、攒竹穴等。

2.中药疗法:中药对于眼部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通过清热、
明目、益血等功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减缓或阻止近视的发展。

常用的
中药有菊花、枸杞子、当归、白芍等。

中医师会根据个人的病情给出相应
的中药配方和用药方法。

3.穴位按摩:通过对眼部相关穴位的按摩,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眼部疲劳,改善视力问题。

按摩穴位可以使用适量的
力度,并尽量保持舒适感。

常按摩的穴位有太阳穴、睛明穴、攒竹穴、听
会穴等。

4.中医体操:中医体操是一种通过特定的体位和运动来调整身体和脏
腑功能的方法。

对于近视眼的治疗,中医体操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循环,提
高眼部的血液供应,增强眼部肌肉的灵活性和耐力,从而减缓近视的进展。

常见的中医体操包括五禽戏、健身气功等。

中医按摩治疗近视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中医按摩治疗近视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中医按摩治疗近视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在一些大城市,总是在一个快的节奏中生活,当人们应该享受生活,上一下按摩治疗的店铺,就会格外的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因为在那里我们可以得到放松,有些小孩子,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近视眼了,当然在这里,向大家推荐的是中医按摩治疗近视的方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1、体针:睛明、承泣,直刺3--5分,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翳明、风池,斜刺0.5--1寸,以调经明目;配合手足阳明经的合谷、足三里,以健脾补气。

各穴均用补法,每次留针20--30分钟。

2、梅花针:轻扣眼眶周围穴位及颈部、华佗夹脊穴3--5分钟,可通调眼部气血和脏腑功能,每日1--2次。

3、耳针:取眼区敏感点、肝、肾、目1、目2,埋耳珠,用耳压法,每天按压耳珠2--3次。

4、保健按摩:可由医师按摩病人,也可以病人自我按摩。

有按、点、拿三种手法,按法是由睛明穴开始,沿框上沿按至丝竹空,沿框下沿按至童子髎,共按6次;点法是用拇指尖峰依次点刺攒竹、丝竹空、太阳、童子髎、四白、风池,每穴1分钟;拿法是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提捏太阳、风池等穴,每穴6次。

针灸对假性近视效果较好。

真性近视则需及时佩戴眼镜,以矫正视力。

不论真性或假性近视,每天早晚看绿色植物,可以保护视力。

俗话说得好我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上的按摩近视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的势力在不断的恢复,当然治疗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状态怎么能够治疗好近视呢,坚持不懈地,按照以上的方式,进行自我的调节,才能够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中医如何来治疗近视

中医如何来治疗近视

中医如何来治疗近视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远视力模糊或看不清远处物体,但近处视力正常。

根据中医理论,近视是由于肝经肝火亢盛、肾精不足、脾虚湿困等原因引起的。

治疗近视,中医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中药眼药水等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如何治疗近视。

一、中药治疗1.中药内服:中医认为近视主要是肝气郁结、脾湿偏盛所致,因此需要调理肝气、健脾化湿。

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当归、川芎、茯苓、猪苓等。

这些药物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眼睛供血情况。

2.中药眼药水:中药眼药水可以直接用于眼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近视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决明子、菊花等。

决明子具有清热明目、排毒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疗眼部疾病。

菊花具有散风清肝、明目的作用,可以缓解眼部疲劳和炎症。

二、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近视的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近视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太阳穴、睛明穴、丝竹空穴等。

针灸治疗近视需要专业的中医针灸师进行操作,适当的刺激与调理可以有效改善近视症状。

三、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视力,预防和治疗近视。

常见的眼保健操有眼球转动、上下左右移动、眼睛远近视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增强眼部肌肉的运动,改善视力疲劳,保护眼睛的健康。

四、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也对近视有一定的影响。

建议患者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当的补充维生素A、C、E等有益于眼睛的营养物质。

此外,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近视。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近视从调理肝气、健脾化湿入手,通过中药治疗、针灸、眼保健操等综合疗法来改善近视症状。

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和治疗近视的重要环节。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耐心配合,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疗法如何治疗近视眼

中医疗法如何治疗近视眼

中医疗法如何治疗近视眼近视眼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也被称为远视眼。

中医认为,近视眼主要是由眼部血液循环不畅、肝火上升、肾气亏损等导致的。

中医疗法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恢复肝肾功能,从而有效地治疗近视眼。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疗法治疗近视眼的方法。

1.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经络,调节眼部功能,改善视力。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

针灸疗法能够刺激眼部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眼球肌肉的活动,减轻眼部疲劳,预防近视眼的进一步发展。

2.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近视眼常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敷相结合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包括枸杞子、菊花、玉竹等。

这些中药具有滋补肝肾、清热明目的作用,能够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调节眼肌活动,减轻眼睛疲劳。

同时,中药外敷可以通过给眼部外皮肤进行按摩,刺激眼部穴位,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近视眼症状。

3.营养调理中医认为,营养摄入不足也是导致近视眼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来调理身体是治疗近视眼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橙子、核桃等,以促进眼睛健康。

同时,适当控制高糖、高油、高盐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影响眼部血液循环,进一步导致近视眼加重。

4.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对于近视眼患者,中医建议适当控制用眼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短暂的眼部放松锻炼,如远离屏幕休息数分钟,或者眺望远处。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生活,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恢复眼部功能。

中医还提倡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焦虑等情绪波动,以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总之,中医疗法治疗近视眼注重综合调理身体,从调节眼部功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补充营养等方面入手,以达到治疗近视眼的效果。

然而,中医疗法需要长期坚持,结合合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才能有效地治疗近视眼,并避免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机:心肝肾气血阴阳受损不良用眼习惯,如看书、写字目标太近,坐位姿势不正以及光线强烈或不足等,使目络瘀阻,目失所养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通络活血。

以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承泣(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睛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风池(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翳明(翳风<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后1寸)光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操作承泣、睛明用较轻的平补平泻手法;风池、翳明、光明用较强的平补平泻手法。

眼区穴宜轻捻缓进,退针时至皮下疾出之,随即予棉球按压1分钟。

风池、翳明两穴针感须扩散至颞及前额或至眼区。

配穴均用补法。

2.其他治疗耳针法选眼、肝、肾、目1、目2按语1、针刺治疗本病有一定效果,尤以假性近视为佳。

如因先天异常所致则非针刺适应证。

2、科学用眼,坚持做眼保健操治疗缓解近视小方法:1、站在某处,找一个比较远的树和一棵近一点的树,然后观察近处的树一会儿,再观察远处的树一会儿。

调节眼睛肌肉,放松。

观察的时候要尽量多看树的细节。

2、敷眼:准备一条纯棉小毛巾,冷热水交替敷眼。

或者手掌搓热,捂在眼睛上,反复做,放松眼睛3、日光浴,天气晴朗时,闭着眼睛,对着太阳,让光线透过眼睑,刺激眼细胞。

提高我们眼睛对光线的接受能力。

4、晚上,天上有星星的时候,就数星星,5、转眼球:眼睛先平视前方,然后眼睛做上下左右运动,只动眼,不动头,让眼珠尽力朝着每个方向拉伸,每个方向停留几秒就可以。

把我们的眼睛在调节回正常的形状,也有助于恢复眼睛的聚焦能力。

必须要转到后颈发酸才有疗效,发胀后马上揉两分钟6、多眨眼睛,缓解眼睛疲劳7、坚持每天早晚仰望天空,天晴看云、鸟飞(晚上看星星),阴天看远处大楼细微物体、楼尖等。

8、坚持周末外出上小山坡,春秋放风筝,远眺!看天上白云、鸟群飞翔,飞机高飞!9、用眼每40分钟停下来休息10分钟,看远处!眨眼睛!!晚上10点洗漱睡觉不熬夜。

在不戴眼镜看东西的时候,我们会有个习惯,那就是为了看清楚东西,眯眼睛或者瞪眼睛。

大家注意了千万不能这么做,一旦发现自己眼睛眯起来了,就马上停止。

这个时候看不清怎么办,那就多眨眼睛。

按摩治疗近视选穴:睛明、瞳子髎,四白穴、鱼腰穴、太阳穴、率谷穴、百会穴、四神聪、玉枕,梳理督脉、胆经、膀胱经(注重的是后头部和视区相关的,也就是西医认为视神经或者视反射的投影在后枕部这个地方),中药治疗(一)辨证论治文日新将本病分为四型:1.肝肾不足,心气虚弱型,治以补肝通窍。

药用枸杞子、女贞子、肉苁蓉、锁阳、桑桩子、红参、菊花、菟丝子、熟地黄、茯神等;2.脾肾阳虚型,治以健脾补肾。

药用红参、茯神、白术、淮山药、远志、五味子、车前子、泽泻等。

3.阴虚火旺型,治以补心安神。

药用红参,酸枣仁、柏子仁、桔梗、生地黄、丹参、木贼、苍术等。

4.肝气郁结型,治以理脾清肝。

药用牡丹皮、山栀子、当归、白术、柴胡、香附、石决明、夏枯草、茯神、女贞子、桑椹子,青皮、甘草等。

李纪源将本病分为四型:1.肝胆湿热型,方用升麻龙胆饮子;2.肝虚风湿型,方用地黄丸;3.心脾亏损型,方用定志丸加减;4.肝肾亏虚型,方用补肾磁石丸加减。

喻干瀛认为近视眼的病变以“目络瘀滞”为主,故在治疗上设立三方,首方用活血化瘀,佐以清肝养肝,药用:红花、茜草、丹参、升麻、石菖蒲、蔓荆子、枸杞子、决明子、鸡血藤、蝉蜕。

次方注重舒筋解痉,祛风定志,佐以升阳敛阴,药用红花、茜草、丹参、升麻,木瓜、五味子、茺蔚子、枸杞子、蝉蜕,石菖蒲,僵蚕、钩藤。

第三方攻补兼施,活血祛瘀与温通心阳、补肝肾同用,寓通于补。

药用:红花、丹参、升麻、五味子、白芍、枸杞子、远志、覆盆子、鸡血藤、石菖蒲。

每方服十天,三方依次服完为一疗程。

(二)基本方加减治疗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有人根据本病的特征和病因而采用以基本方为主加减治疗亦取得较好疗效。

如黄氏用经验方补气活血汤黄芪、党参、当归、川芎、石菖蒲、远志、生地黄、龙骨、牡蛎、海螺蛸,石决孵、钩藤,谷精草等治疗近视。

杨氏用安神复明片(石菖蒲、远志、菟丝子、五味子,桑椹子、鹅不食草、丹参、草决明、何首乌,升麻、党参、柴胡,冰片)治疗1,有效率达87% 。

治疗近视偏方药方: 龙眼肉龙眼核枸杞(可加红枣)煮法: 以上三味适量,加水煮成茶,龙眼核不必打碎.饭后喝当茶饮,连喝两个月.没效可放弃据说有人连喝八个月一千度降到200度二、针灸治疗1.毫针:单一取穴:针刺睛明穴局部取穴为主:针刺双侧攒竹、承泣、太阳、风池、翳明,平补平泻,不做提插捻转,以得气为务,留针30min。

电针深刺承泣、睛明。

商氏等采用以完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为主穴,配太冲(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或三阴交针刺的方法针灸治疗。

针刺太阳、四白为主穴,配太冲或三阴交。

2组均隔日1次,l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局部取穴结合远道取穴:李氏等针刺风池、攒竹、瞳子髎、四白、养老、合谷、光明、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冲。

段氏针刺双侧睛明、攒竹,艾灸肝俞、命门治疗青少年近视。

仲氏用睛明、鱼腰、瞳子髎配风池、光明、承泣、第二胸椎脊突左右旁开寸许、风市上1.0寸左右各1穴,近部穴用激光针,远道穴用钢针,配合眼力训练和眼操,近期有效,认为停诊后视力继续好转与坚持眼力训练有关2.耳针:一般采用揪针、皮内针或药贴压耳穴肝、肾、眼、目1、目程氏针灸选穴:耳穴贴压分为4组穴位:(l)新眼1,(在内分泌穴区内屏间切迹的边缘处)、新眼2:(在食道、责门、肺三穴区交界处)、新眼3(在结节穴区的中点内侧面)、肝、眼;(2)新眼1、新眼2、枕、目2、后眼l(在耳后下背V字型的凹陷处);(3)新眼1、新眼:、肾、目,、明亮2、神门、心、肝、脾、肾、皮质下、近视l、近视2等穴。

3.梅花针:梅花针治疗近视眼选穴与毫针大体相同,只是每个穴位的刺激范围稍扩大为0.5~1.2cm,并可扩大到整个眼区、颞部、项部,给予中度刺激,分电梅花针和普通梅花针两种。

吴氏以电梅花针叩击睛明、攒竹、正光1、鱼腰、正光2、丝竹空、太阳、四白、风池等穴位。

杨氏取四白、睛明、攒竹穴4.综合法;针刺配耳穴贴压、点穴加梅花针、电针治疗、针刺后配雷火灸熏灸治疗。

穴取百会、太阳、攒竹、四白、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度数深者可酌情加选睛明。

以上治疗隔日1次,1O次为一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三、其它方法其它冶疗方法亦有很多,摘其要者有如下几种选取眼穴或目1、目2穴为主穴贴压揿针,肝穴、肾穴、心穴及神门穴为配穴贴压王不留行籽。

嘱病人每日自行按摩贴压穴位3次手法按摩按摩常用的手法有泻法和补法.其作用和性质各不相同。

泻法是重刺激法,是在与患眼有关的经穴上掐拿揉揪挤.一般用力较重。

施术时间较长,每次约20min。

目的是通畅气血,增强营养。

解除调节痉挛状态。

补法是轻刺激法,是在与患眼有关的经穴上推振擦啄的手法。

一般用力较轻。

施术时间较短。

每次约lOmin左右。

使其经脉弛缓,血管扩张,达到兴奋、激发和补助作用。

治疗近视一般采用多泻少补的手法。

主要穴位选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球后、承泣、睛明、球中、球旁。

对症穴位有阳白、临泣、目窗、曲鬓。

治脊疗法轻缓揉按颈部双侧夹脊穴及颈侧线3~5遍,手法完毕后用单头梅花针于上述部位及大椎穴轻叩至皮肤微充血或少量出血;再于颈部双侧用小号竹罐拔罐,大椎穴用中号竹罐拔罐,留罐10 min,有出血者用消毒棉球擦净。

【总结】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近视眼的重要手段包括中药、针灸、耳穴贴压、按摩等,耳穴贴压,气功按摩疗法开展得较好。

综合疗法比单法使用疗效好。

梅花针疗法梅花针叩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弱视例程凯、王燕平、程红锋指导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治疗方法选取特定组穴百会、承光(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翳明、风池、合谷、外关、颈夹脊穴和视区,消毒后进行梅花针局部叩刺每个治疗穴位或部位叩刺200-300下左右,以局部出现潮红为度。

以上治疗每天1次,10天为个疗程,疗程之间不休息同时配合周次在特定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并嘱患儿每日每穴至少按压4次每次20下耳穴以新眼1(在内分泌穴区内屏间切迹的边缘处)、新眼2(在食道、责门、肺三穴区交界处)为主穴;以新眼3(在结节穴区的中点内侧面)、新眼4、肝、眼、枕、肾、明亮、后眼l(在耳后下背V字型的凹陷处)、后眼2、后眼、额、屏间前、屏间后为配穴,组合成组穴位交替贴压患儿双耳。

治疗时嘱患者停用一切其他治疗方法并且治疗期注意用眼卫生,切忌疲劳用眼,禁止看电视电脑玩游戏机。

治疗所选择的穴位分别位于与目系有密切联系的膀胱经、督脉、胆经、大肠经和三焦经上,所以在穴区局部进行轻微叩刺可以起到很好的经络调节作用。

特别是颈后夹脊穴和头部视区二者的功能最为主要。

颈项部是人体经气精血上荣于目系的必由之路,而视区则是与大脑皮层的视区相对应的头皮反射区,叩刺这两个部位必然促使目系得荣被抑制的视觉器官得以发育。

此外配合使用组耳穴交替贴压患儿双耳令患儿自行按压使疗效得以持久巩固。

综合来看这套方法在穴位选择方面包括了经穴、经外奇穴、头穴和耳穴。

治疗上又综合了梅花针叩刺耳穴贴压的治疗作用,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操作简便痛苦小无任何副作用的特点,在更深入的工作中应当加强随访进一步肯定疗效并逐步探讨对其他类型弱视的治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