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考试资料)
健康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健康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疾病的病因和治疗B.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C. 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干预D. 心理健康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答案:B2. 压力反应的三个阶段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警告阶段B. 抵抗阶段C. 恢复阶段D. 适应阶段答案:D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A. 个人因素B. 环境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遗传因素答案:D4. 心理应激与哪些疾病有关?A. 心血管疾病B. 消化系统疾病C. 免疫系统疾病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健康促进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预防疾病B. 提高生活质量C. 延长寿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应对压力的策略?A. 积极应对B. 逃避应对C. 社会支持D. 情绪调节答案:B7. 以下哪项是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哪项?A. 情绪稳定B. 良好的人际关系C. 自我实现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行为的特点?A. 可预测性B. 可塑性C. 可持续性D. 随意性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健康心理学的新兴领域?A. 心理神经免疫学B. 心理生理学C. 行为医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心理应激与健康B. 健康行为C. 心理疾病预防D. 心理治疗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个体的健康行为?A. 知识水平B. 社会经济地位C. 个人信念D. 文化背景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健康促进的策略?A. 健康教育B. 政策倡导C. 环境支持D. 社区动员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A. 放松训练B. 认知重构C. 社会支持D. 逃避现实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心理健康的指标?A. 情绪稳定B. 适应能力C. 人际关系D. 自我实现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健康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体的生理健康状态B.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C. 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D. 个体的疾病预防措施答案:D2. 根据健康心理学的定义,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的构成要素?A. 情绪稳定B. 认知功能正常C. 行为适应D. 社交能力差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范畴?A. 压力管理B. 疾病预防C. 心理治疗D. 药物研发答案:D4.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个体健康的主要因素?A. 生物因素B. 心理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D5. 健康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A. 积极面对B. 逃避现实C. 寻求支持D. 放松训练答案:B6.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方法?A. 增强自我效能感B.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C. 过度依赖他人D.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答案:C7. 根据健康心理学,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个体健康行为的因素?A. 知识水平B. 态度C. 社会规范D. 个人偏好答案:D8. 健康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评估个体心理健康的指标?A. 情绪稳定性B. 应对压力的能力C. 社交技能D. 物质依赖程度答案:D9.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个体健康的心理因素?A. 情绪状态B. 认知方式C. 社会支持D. 遗传因素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目标?A. 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B. 预防心理疾病C.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D. 治疗所有疾病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心理健康的评估与干预B. 心理因素与生理健康的关系C. 疾病的心理影响D. 心理治疗技术答案:ABC2.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个人经历B. 社会环境C. 生物遗传D. 经济状况答案:ABC3. 健康心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A. 积极面对B. 逃避现实C. 寻求支持D. 放松训练答案:ACD4.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方法?A. 增强自我效能感B.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C. 过度依赖他人D.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答案:ABD5. 根据健康心理学,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健康行为?A. 知识水平B. 态度C. 社会规范D. 个人偏好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
健康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健康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概念是健康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a. 心理疾病
b. 自我实现
c. 心理治疗
d. 潜意识
2.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身体健康
b. 心理健康
c. 行为健康
d. 社会健康
3. 健康心理学强调的是人的哪个层面的健康?
a. 身体健康
b. 心理健康
c. 行为健康
d. 社会健康
4. 哪种人格类型更容易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
a. 外向型
b. 内向型
c. 稳定型
d. 焦虑型
5. 下列哪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
a. 遗传因素
b. 社会环境
c. 个人行为
d. 生活事件
二、填空题
1. 心理学中健康状态的定义有____个方面。
2. 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通常被称为____。
3. 心理学家认为,拥有积极情感的人更容易具备良好的____健康。
4. 自我反思和主动寻求帮助是心理健康中的一种____因素。
5. 某人长期遭受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可能表现出____症状。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健康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健康心理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是什么?请分别说明其含义。
3. 个人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哪些方面?请列举至少三个例子。
4. 提供一种自我管理的方法,帮助维持心理健康。
5. 请解释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四、论述题
请简要论述心理健康在个体生活中的重要性。
健康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健康心理学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项?A. 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B.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相互影响C. 心理测量工具的开发与应用D. 心理治疗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统计分析法答案:D3.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健康心理学的范畴?A. 压力管理B. 情绪调节C. 认知行为疗法D. 心理测量答案:C4.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对个体健康影响最大?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心理因素D. 生活方式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中的压力应对策略?A. 积极应对B. 消极逃避B. 情绪释放D. 问题解决答案:B(注:此处省略了剩余的选择题及其答案,以保持篇幅适中)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案: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健康和疾病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相互关系,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影响健康行为、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方法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2. 描述压力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管理策略。
答案:压力是个体对外部环境要求和挑战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反应。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但长期或过度的压力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心脏病等。
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情绪调节、放松训练、积极应对等。
3. 阐述情绪调节在健康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答案: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体验和表达的控制过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情绪调节的方法包括认知重评、情绪表达、社会支持、情绪释放等。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案例:张女士是一位40岁的公司高管,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最近感到身体不适,情绪低落,怀疑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个体如何通过心理过程来维持健康、预防疾病以及应对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套健康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健康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哪一方面?A. 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B. 心理过程与健康之间的关系C. 心理健康与社会行为的关系D. 心理测量工具的开发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压力管理B. 健康行为C. 心理疾病D. 疾病预防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促进行为?A. 定期体检B. 戒烟C. 过度饮酒D. 健康饮食答案:C4.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压力或挑战时能够:A. 快速崩溃B. 保持稳定C. 感到无助D. 完全忽视答案:B5. 健康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A. 兴趣程度B. 能力评估C. 情绪反应D. 社会支持答案:B6. 以下哪个因素与慢性疼痛的持续时间无关?A. 疼痛的初始强度B. 个体的应对策略C. 个体的乐观水平D. 个体的睡眠质量答案:A7. 心理干预在以下哪个领域中应用最广泛?A. 教育B. 企业管理C. 健康促进D. 犯罪预防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干预的目标?A. 减少压力B. 改善情绪C. 增加体重D. 提高生活质量答案:C9. 以下哪个是健康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量表?A. 抑郁自评量表(SDS)B. 焦虑自评量表(SAS)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健康心理学的干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放松训练C. 药物治疗D. 正念冥想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个体如何通过心理过程来维持健康、预防疾病以及应对健康问题。
它涉及压力管理、健康行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心理干预等方面。
健康心理学家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干预来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风险,并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健康挑战。
健康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疾病预防B. 疾病治疗C. 心理与身体健康的关系D. 心理疾病的诊断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压力管理B. 健康行为C. 心理治疗D. 神经科学答案:D3. 根据健康心理学,以下哪项是促进健康行为的因素?A. 吸烟B. 酗酒C. 定期锻炼D. 过度工作答案:C4. 心理应激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提高免疫力B. 降低免疫力C. 增强记忆力D. 改善睡眠质量答案:B5. 以下哪项是健康心理学中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A. 药物治疗B. 认知行为疗法C. 外科手术D. 放射治疗答案:B6. 健康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健康行为?A. 社会经济地位B. 教育水平C. 个人信念和态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根据健康心理学,以下哪项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个人行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健康心理学中,"心理弹性"指的是:A. 个体对压力的抵抗能力B. 个体对疾病的恢复能力C. 个体对挑战的适应能力D. 个体对情绪的调节能力答案:C9. 健康心理学研究中,"生活质量"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身体健康B. 心理健康C. 社会关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健康心理学中用于评估个体压力水平的工具?A. 焦虑量表B. 抑郁量表C. 生活事件量表D. 人格测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健康心理学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A. 焦虑B. 抑郁C. 压力D. 睡眠障碍答案:ABCD2. 健康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被认为是影响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A. 社会支持B. 个人信念C. 文化背景D. 经济状况答案:ABCD3. 健康心理学中,以下哪些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策略?A.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B. 进行定期的身体锻炼C. 学习压力管理技巧D. 避免使用有害物质答案:ABCD4.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A. 乐观的态度B. 社会支持网络C. 有效的应对策略D. 良好的身体健康答案:ABCD5. 健康心理学中,以下哪些是评估个体健康状态的指标?A. 生活满意度B. 身体活动水平C. 疾病发病率D. 心理适应能力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健康心理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健康心理学概述1、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
2、汤纳特尔对健康的解释: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获得最佳完善感。
3、格林伯格的五级健康水平模式4、亚健康的概念及表现:定义: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以外,存在着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潜病状态。
表现:人的机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5、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
它是关于心理因素如何使人们保持健康、使人们生病以及应对疾病的学说。
6、中国传统的健康心理学思想:(1)修身养性,仁智者寿(2)清静养神(3)清心寡欲(4)调节情志7,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5)个案法第二章身心健康状态1,影响身体印象满意度的因素:(1)社会文化的审美标准;(2)自我信息盲点;(3)抗拒老化的定型看法;(4)去人格化的不当姿势;2、怎样辨别心理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状态的判定方法)?(1)社会适应方法(社会常态方法);(2)医学(生理学)方法;(3)统计学方法;(4)心理测验方法;(5)内省经验方法;(6)价值观方法;3、心理异常的概念及心理异常时的“心理特征”:概念:产生于个体身上或与当前心理压力(如心理痛苦)或无能力(如损害一个或多个功能)联系的,或显著增加死亡、痛苦、无能力或自由的危险的,且有临床显著行为和心理症候群或行为方式的状态,为心理异常。
特征;(1)痛苦感;(2)心理--生理机能紊乱;(3)我向关注;(4)异常心理固着;4、健康之道在于哪些方面?(1)要对健康尽责任;(2)要有健康的整体意识;(3)要吃得明智;(4)要保持生理适合度;(5)要从事预防性的心理建设;第三章健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1、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1)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理论: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2)人格结构的冲突理论:a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b心理动力:利必多释义;c性本能:利必多之源;d心理障碍的本质:利必多受阻;2、行为疗法的操作技术有哪些(1)放松技术和生物反馈技术;(2)系统脱敏法;(3)满灌疗法;(4)厌恶疗法: a电击厌恶疗法; b橡皮圈疗法; c药物厌恶疗法; d想象厌恶疗法(5)模仿学习疗法(6)强化疗法:a强化的类型: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b强化疗法的具体技术:行为塑造技术代币强化法消退技术3、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观点(艾利斯的ABC理论,非理性认知方式的概念、特征、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积极调控)。
健康心理学考试试题

健康心理学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影响健康的社会经济因素?()A 教育水平B 职业C 遗传基因D 收入水平2、应对压力的积极策略不包括()A 逃避B 解决问题C 寻求社会支持D 改变认知3、以下哪种心理障碍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关系最为密切?()A 抑郁症B 焦虑症C 心血管疾病D 精神分裂症4、健康信念模式中,影响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因素不包括()A 感知到的疾病易感性B 感知到的疾病严重性C 采取行动的益处D 他人的看法5、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不包括()A 有利性B 规律性C 和谐性D 短暂性6、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心理应激的应对方法?()A 自我防御机制B 情绪调节C 时间管理D 过度饮酒7、人格特征与健康的关系中,哪种人格类型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A A 型人格B B 型人格C C 型人格D D 型人格8、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下哪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最大?()A 生物因素B 心理因素C 社会因素D 以上三者同等重要9、关于心理因素对身体疾病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长期的焦虑可能导致高血压B 抑郁情绪可能削弱免疫系统功能C 积极的心态总是能治愈身体疾病D 心理应激可能引发胃溃疡10、以下哪种不属于健康心理学中的行为矫正技术?()A 系统脱敏法B 厌恶疗法C 自由联想D 阳性强化法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A 疾病的预防B 疾病的治疗C 健康促进D 康复2、影响健康行为改变的因素有()A 知识B 态度C 信念D 社会支持3、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有()A 吸烟B 酗酒C 缺乏运动D 不合理饮食4、压力对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生理方面B 心理方面C 行为方面D 社会方面5、以下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有()A 压抑B 否认C 投射D 升华6、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包括()A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B 合理的情绪管理C 适度的运动D 充足的睡眠7、以下哪些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A 糖尿病B 癌症C 哮喘D 关节炎8、健康心理学中,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包括()A 初级评价B 次级评价C 重新评价D 终极评价9、以下属于健康行为的有()A 定期体检B 规律作息C 接种疫苗D 注意个人卫生10、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影响途径包括()A 提供物质帮助B 提供情感支持C 提供信息支持D 提供陪伴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健康心理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心理学一、选择填空(1)健康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
(2)心理生理中介机制(p27)1)心理生理学理论:①心理生理学模式强调发病机制;②认为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控制着个体的心理和生理活动。
大脑中枢中存在3类神经调节物质,即神经递质、神经调质和神经激素;③社会心理压力是通过神经递质为媒介影响大脑皮质功能;④中枢递质的改变,也可继发性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及内分泌腺功能改变。
2)植物神经系统通道: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植物神经系统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
发病机制:心理因素——大脑皮质功能变化——植物神经功能变化——内脏功能障碍——内脏形态学改变。
3)内分泌系统神经——体液通道:内分泌在维护机体内部环境稳定以及机体适应环境中起重要作用,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机体生理代谢作用的改变,直接影响有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人的心理活动。
(大脑、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性激素系统);神经体液调节: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
4)神经免疫通道: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己不受疾病和微生物侵袭的防御监督系统。
分为先天免疫力和后天获得的免疫力。
(3)归因维度(p47)①内外因维度;②可控性维度;③稳定性维度。
(4)知信行模式(p127)知信行模式是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简称知识——信念——行为(基础)(动力)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①信息的权威性;②传播的效能、传播的感染力;③“恐惧”因素;④行为效果和效益。
(5)卡特尔特质说(p133)卡特尔认为个性是由个性特质组成的,特质是个人在不同时期、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特点或行为倾向。
个性特质可以作为个性分析和个性测量的单元。
卡特尔将人的特质分为独特特质、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独特特质:是单个个体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是群体所有成员共有的特质;表面特质:是能够直接从外部行为中观察到的特质,也就是经常发生的、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是直接与环境接触的特质,比较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
每个表面特质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根源特质引起的,而一个根源特质也可以影响几个表面特质。
根源特质:是隐蔽在表面特质深处并制约着表面特质的特质,它是内在的因素,是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根源特质相当稳定,其数量也相当有限。
每个人都具有相同数量的根源特质,但在每个人身上强度不同。
(6)自我意识维度(p130):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7)不合理信念特征(p102)①要求绝对化;②过分概括化;③糟糕透顶。
(8)心身疾病(p13)精神紧张能引起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生理性的,称为心理生理反应,又称心身反应。
当这些心理生理变化发生于某些具有易患倾向的个体身上时,这些变化可持续发展,形成病理性改变,故被称为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转归和防治的过程中,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以躯体症状为主的一组疾病。
(9)情绪的成分(p55)1)主观体验是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是心理活动中的独特知觉或意识。
2)生理唤醒是人们产生某种情绪体验时,身体内部发生的相应变化。
3)外显表情是情绪具有的特殊外显表现。
(10)心理不健康的类型①一般心理问题;②严重心理问题;③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11)正面错觉(p97)是对现实的正面但是错误的解释。
包括:1)过度的自我评价;2)夸大的自我控制感;3)不切实际的乐观性。
(12)动机的功能(p139)1)始发功能,它激发一个人开始做某件事情;2)指引功能,它使行动朝着特定的方向、预定的目标进行;3)激励功能,不同性质、不同强度的动机会对行动产生程度不同的激励作用。
二、名词解释自尊:是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言行,维护一定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
包括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接纳感。
健康人格:是人格的统一的、和谐的、协调的积极状态,是与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良好适应的个性特征的总和,是发挥人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理性追求的动力结构;就是在状态上、结构上和动力上趋向个性积极发展的人格特质。
压力:是刺激——反应之间的作用。
三层含义:1)压力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内外刺激;2)是指个体感知到的、体验到的主观的情绪反应;3)是指个体主观的应对能力与客观的应对情境的相互作用。
生活事件:是指那些非连续性的、有清晰起止点的、可以观测的、明显的生活改变,对于这些生活方面的突然变动人们很难有效地应对处理,是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
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
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具有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应对:个体努力控制对压力性情境的评价产生的情景需要和个体可利用的资源之间可觉察的差异的过程。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现,是个体对自己生理和心理活动、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个性: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基本归因偏差:又称主要归因错误,是指在对他人进行归因时,观察者常常过高估计行为者内在稳定的个性特征,也就是降低情境因素的影响而夸大行为者个性特征。
三、简答(1)认知失调理论及减轻不协调认知的方法(p46)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用以说明态度和行为改变的理论。
力图从个人认知系统与现实的不一致关系中寻找动力产生的根源,而不是把动力仅仅归结为人所固有的本能和潜能。
(费斯廷格)人们的认知元素间存在着三种关系:①认知协调;②认知无关;③不协调关系。
方法:1)改变行为,使其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2)引进新的认知要素,增加与已有认知相协调的新的认知要素;3)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减少不协调关系中认知要素的重要性。
(2)埃利斯ABC理论的基本思想(p101)艾利斯认为,人们天生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潜质。
一方面,人们天生的知道自我保护,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从错误当中学习;另一方面,人们也会自我贬损,短见识,不愿意透彻地想问题,重复同样的错误。
核心思想:事件本身不引起情绪问题,情绪问题是由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观念导致的。
A:诱发性事件;B:信念和思想;C:心理行为结果。
A→B→C(3)情绪的产生和发展的条件(p112)1)有明确的诱因情绪的发生、发展不是无缘无故地、莫名其妙的出现和延续;2)反应适度情绪产生应该与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原因相关,强弱程度互相匹配;3)恰当的表达①紧张适度,心身和谐;②适当表现,疏导有方;③乐观开朗,面向阳光。
(4)健康信念模式(HBM)的基本内涵(p127)健康信念模式(HBM)是基于信念可以改变行为的逻辑推理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对疾病威胁的认知(严重性和易感性);2)对采取健康行为后得益的认识和克服改变行为中困难的决心;3)提示因素;4)其他相关因素。
基本步骤:害怕——知觉到效益——知觉到障碍——自我效能(5)健康的概念p5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康宁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6)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32)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流行病学调查法、个案法(7)正面错觉的含义及其健康的关系(p99)正面错觉是对现实的正面的但错误的解释。
它包含三个重要的方面:1)过度的正面自我评价;2)夸大的自我控制感;3)不切实际的乐观性。
正面错觉与健康是正性相关的。
幸福健康的人往往有着正面的自我评价,相信自己有更高的控制力并且对未来充满乐观态度,他们得自尊感也更高。
另外,正面错觉会使人们更愿意关心他人,正面错觉也能提高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坚持性以及实际的创造能力。
正面错觉从三个角度与心理健康发生关系:1)幸福感和满意度;正面错觉和自己报告的主观幸福感是紧密相连的;2)关心他人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3)提高创造力。
正面错觉对创造力有促进作用;正面错觉促进积极的智力活动,提高创造的动力及坚持性。
(8)压力源转化为压力的动态过程(p266)压力的来源——威胁的知觉——负面情绪反应1)压力源是能够伤害或威胁个人的任何情境或刺激,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因素。
压力源不构成实在的压力。
如果个体对这个压力源没有感受,压力源就不是现实的压力。
2)压力感受,这种感受是通过认知评估实现的。
认知评估主体认为内部的或外部的刺激或情境对于他自己确实有所威胁时,即构成现实压力。
3)负面情绪反应,这是压力源经过认知评估成为现实压力以后同应对源较量的结果。
四、论述(一)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论述健康个性形成的方法(p184)答:(1)个体化其过程就是:1)正视并了解自己个性中的各部分;2)让个性中各个对立面得以恰当表现;3)整合个性中的各个方面;学会接纳自己(悦纳自己、承认自己的局限)、学会爱(合作关系、利他)、学会工作(工作导致快乐感、满足感、成就感)。
(2)追求卓越1)摆脱自卑;2)为优越而奋斗;3)为实现完美社会而奋斗。
(3) 塑造行为1)强化;2)个性适应;3)适应的保持。
(4)建立幸福感(5)使自己成为充分起作用的人1)积极的自我关注;2)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充分起作用的人。
承担认识的责任;从面具中走出来;为生命意义而最大限度地体验自己的情感;应付问题,实现自立;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爱,自爱,爱与敬重别人;通过交友实现人的潜能。
3)选择做自己,具备实现健康人格的意志力。
(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大学生的自我成长的自我意识的调整策略(p2)答:(1)全面认识自我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4)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5)通过自我的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学业、人际交往);6)通过自我反思来认识自我。
(2)积极悦纳自己所谓“悦纳”,就是积极地高兴地接受自己。
悦纳是一种态度,这是促使个人产生悦纳,促使个体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
(3)努力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