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经尿道电切加气化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体会

我 院 自 19 9 7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 应 用 经 尿 道电 切术 加 气 化 术 ( TUR T+T T) 疗 浅 表 性 B VB 治 膀胱癌 2 2例 , 效满 意 , 告 如下 。 疗 报
TVB 并 改变 膀 胱 腔 内化 疗 药 物后 , 见 复发 。 T, 未
TUR T+T T 治疗 … , 合 术 后 局 部 化 疗 , B VB 配 可取
得 较好 的疗 效 。 TVB T是 在 经尿 道前 列腺 电气化 术 的基 础 上发 展 起来 的治疗 浅 表性 膀 胱癌 的新 方 法 , 近年 来 , 随着 气化 电极 的不 断 改 进 , 轴 状 及 铲 状 气 化 电极 的应 滚
8 0岁 。其 中原 发性 膀胱 癌 1 2例 , 发 性 膀 胱 癌 1 复 1
例 , 肠癌 术 后膀 胱 颈 部 转 移 1例 。肿 瘤 0 6 m× 直 .c
0 8m 2m ×3 m 大 小 , 于 膀 胱 左 侧 壁 8例 , .c c c 位 右 侧 壁 7例 , 左输 尿 管 口旁 2例 。右输 尿 管 口旁 1例 ,
( 下转 第 7 9页)
肿 瘤 , 用环 状 切割 电极 作 肿 瘤瘤 体 电切 , 先 然后 对其 底部 及周 围 15 m 膀 胱 黏膜 进行 气 化 至浅 肌层 。 .c
对 2例 复发性 多 发性 膀 胱 移行 上皮 癌 分两 次切
除 , 中间隔 1 。 其 周
安 徽 省芜 湖 市 第一 人 民 医院 泌尿 科 ( 4 0 0 耿 达伟 曹沪春 陈启 平 章 良庆 2 10 )
目的 : 讨 经 尿 道 膀 胱 肿 瘤 电切 术加 电 气化 术 ( R T+T B 治 疗 浅 表 性 膀 胱 癌 的 效 果 。 方 法 : 用 探 TU B V T) 应 TUR T+TV T 治 疗 浅 性 膀 胱 癌 2 B B 2例 。 结 果 : 术 时 间 平 均 3 mi , 访 4 5个 月 , 0例 未 见 复 发 , 手 2 n随 ~3 2 2例 复 发 后 再 次 行 TU B R T+TV T。 结 论 : UR T+T T 治 疗 浅表 性 膀 胱 癌 疗 效 满 意 。 B T B VB 关 键 词 经 尿 道 电切 术 经 尿 道 电 气化 术 浅 表 性 膀 胱 癌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体会

3 讨 论
贲 门癌是专指发生于 胃贲 门黏膜 上皮及腺体 的癌肿 , 其发 病早 期多数不具有 明显 的症状 表现 ,当发 现时基本 已是 中晚 期, 同时 已经发生 了较大范 围的转移和扩散 。由于其病变部位 具有 同时关系到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的特点 , 因此手术治疗 的路 径选择 以及切 口位 置和切 口大小等 因素 均可能对 手术 的安全 性 和彻底性造成影 响 , 并且还容易对病灶部位 的周 围组织造成 影响。 如处理得当 , 不仅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 还可对患者 的预 后发挥更积极 的作用_ 引 。 由本组结果可 以看 出 , 经腹组在手术 时间、 术中出 血、 术后
尿管3 d  ̄ 7 d ,术后 定期使 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 胱 内灌注化疗。
术后 随 访 0 . 6年  ̄ 7年 , 1 4 例 复发 , 1 例 远处转移死亡 , 肿 瘤 复发 后 再 次行 T UR— B T。 结论 T UR— B T 治疗 膀 胱 壁 不 同位 置 浅
1 2例 , 膀胱 颈部 8 例, 膀胱侧 壁靠 近输尿管 口 1 6例 , 膀胱 顶壁
2 0 1 0年 1 月采用 T U R — B T治疗 4 5例浅表性膀胱 肿瘤患者 , 疗 效较为满意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同位 置浅表性膀胱肿瘤 患者 4 5例 , 随访 时阃 0 . 6 年一 7年。 结果 手 术平均 时间为 2 7 mi n ( 1 5 mi n  ̄ 4 0 mi n ) , 膀 胱穿孔 3例 ( 腹
■ 嘧回国密凰
表3 3组患者及住 院时间方面均优于胸腹 组和经胸组( 0 . 0 5 ) 。特 别是对患者 的肺 部感 染而言 , 经腹组 之所 以优势 明显 , 究 其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2例治疗体会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2例治疗体会作者:田延荣刘桃蓉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 R737.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067-01【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和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52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
无严重出血或膀胱穿孔等并发症。
随访6~36个月,复发13例。
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首选,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治疗体会膀胱肿瘤是泌尿系常见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和分级。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主要适应表浅型膀胱癌。
我院自2006年7月~2009年3月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龄42~76岁,平均54岁;肿瘤单发32例,多发20例;,肿瘤直径0.4~4.5cm,以1~3cm者为多。
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查,病理检验证实为移行上皮细胞癌,病理分级Ⅰ期39例,Ⅱ期13例;肿瘤分布多位于膀胱两侧壁及输尿管口附近,三角区及膀胱颈部次之。
术前均行B超、IVU检查,了解患者肾功能、上尿路有无积水及占位性病变。
1.2方法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采用美国产Stryker电切镜,电切功率110W、电凝功率60W,用5%葡萄糖作为灌洗液,术中保持膀胱约充盈状态100~200ml。
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经尿道置入电切镜,观察膀胱内肿瘤的部位、数目、大小、浸润情况、是否有蒂及与输尿管口的关系,。
小而有蒂乳头状瘤,1cm直径者,经膀胱电灼和经膀胱电切均易将其破坏。
电切时,膀胱需以冲洗液充满,将电切镜的电切襻置于肿瘤之后,电切不仅切除基底部,还应包括基底部周围的一圈正常组织,边缘切至距瘤体1~2cm范围粘膜,电切不必太深,电切襻应刮到下面肌层的表面,然后仔细观察电切区的切缘,并进一步切除残余肿瘤。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目前对 于浅表性的膀胱癌首选手术治疗 , 传统的手 术方式为膀胱部分切除术 , 但 由于膀胱癌术后复发 率高 ,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或者多次手术治
疗, 这 样 既增加 了手 术 的难 度 , 同时 也 给 患 者 造 成 了痛 苦 。 随着 微 创 外 科 理 念 深 入 人 心 , T U R B T已 成 为治 疗 浅表 性 的 膀胱 肿 瘤 首 选 手 术 方 式 ] 。该
注: 两组 比较 , P> 0 . 0 5 。
2年 后 每 6个 月 复查 1次 膀胱 镜 , 观察 肿
随访 2 年, 肿瘤复发情况 : 术后第 1 年 内每 3
8 4
瘤有无复发 , 如有可疑病变 , 即行活检以明确有无
1 期
廖 国强等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 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c i n, T H P ) 膀胱灌 注的临床疗效 和安全性 , 现报道
如下 。
中, 药物经导尿管灌人膀胱内, 并保 留 3 0 m i n 。每 周1 次, 共8 次; 之后改为每半月 1 次, 共8 次; 以 后 每月 1次 , 直 至 满 1年 , 药 物 保 留期 间 , 每 3—
见表 1 。
1 . 2 方 法
其主要 治疗 手段 之一 , 有术 后 复发率 高 的缺点 。 目 前临床 上 多采用 术 后 膀胱 灌 注化 疗 药物 减 少 膀 胱 肿瘤 的术后 复 发 。本 研 究 观察 吡柔 比星 ( p i r a r u b i .
两 组患者 均 于 术 1周 后 开 始 接 受 灌 注 治 疗 。 观 察组 采 用 T H P 3 0 mg溶 解 于 4 0 ml 的生 理 盐 水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 损伤小 、 恢复快 、 可多次重复及安全性高等优点, 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
【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肿瘤 ; 经尿道膀胱肿瘤 电切术
【 中图分类号】 70 6R 3. 【 R 3. ;77 4 文献标识码】 [ 5 1 A 文章编号】 6390(OO0— 3— 2 17—7 12 1)9 100
De rme to oo y, ie ne a s ia fHuabe , pa t n fUr l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 n rGe rlHo p tlo i i Huab i23 0 Chna ie 50 0, i
【 sr c】 j cie T v u t teei c ft nue rl eet no badrt rT R T f et gsprc lb d e m r Ab ta t Obe tv oea a fc yo r sr a rsc o l e u ( U B ) o t a n u efi l dr o. l eh a a h t i f d mo rri ia a u t
i a 7mn t ( 3 m nt . e rn apr i lde r rtnnr eodr hm r g c r .n w ln rt a ct  ̄ t ew s1 iu s5— 0 iue)N i e t o e tebadr ef ao o cn a e orae curd Id eigue r a e r m e s h t ir av p o i s y h o e l h l h
M e h d n lz h l ia ae o 8 c s u ef i ld e mo a e t rae y rJ T. 8 c s s w r t o s T a ay e t e ci c ld t 2 a e o s p r ca b a d rt o n f f i l u rp t ns te td b IRB 2 a e e e ̄H w d u r2 t i o e - p f o o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66例膀胱肿瘤患者,其中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33例作为实验组,将另外的经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都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3个月,实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操作比较方便简单,患者不会出大量的血,效果比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肿瘤;疗效;观察引言膀胱肿瘤是发生在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一般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都要参照肿瘤发生的时间,以及肿瘤的严重级别。
临床研究发现: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在治疗膀胱肿瘤中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所以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膀胱肿瘤的治疗中,因此我们选择了66例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疗效基本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66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
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为42-70岁,平均年龄为55.6±3.8岁。
初发肿瘤44例,复发肿瘤22例,单发肿瘤52例,多发14例。
肿瘤直径0.4~3.0cm。
对这66例患者手术前进行病理确认为移行性细胞癌。
将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33例作为实验组,将另外的经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如性别、年龄及肿瘤状况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案术前请相关专业对患者的并存疾病进行治疗,控制症状,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择期进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方案为膀胱部分切除术。
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方案为经尿道电切除,使用德国wolf电切镜,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结合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结合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林巧威;李龙辉;黄铭【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年(卷),期】2022(6)15【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结合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TURBT治疗)和观察组(30例,TURBT术后24 h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前8周,1次/周,后改为1次/月,用药至术后1年),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2年。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血清VEGF、FGF、sICAM-1水平,术后2年生存情况,术后1、2年的复发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血清VEGF、FGF、s ICAM-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对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使用TURBT 术结合吡柔比星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长,促进患者疾病缓解,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3页(P142-144)【作者】林巧威;李龙辉;黄铭【作者单位】高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相关文献】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2.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分析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观察4.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观察5.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分析

快等优点 , 同时可避免患者经多次手术带来的创伤 。
T U R B T最关键的问题是对 肿瘤切 除范 围及深度 的界 定 , 多数学者认为将切除 深度达 到膀胱 肌层 , 此法 可 收到 良好 的 临床疗效 , 但 是如果将切除 的深度增加 到深肌层 , 这样可彻底 的清 除肿 瘤 , 同时将肿瘤基 底周 围 1— 2 c m 内 的正 常膀胱黏
如下 。
3 讨论
2 结 果
本组 2 8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 治疗 , 手术时问为 5— 3 0 m / n , 平均时间 1 7 ai r n 。手术过程 中未 出现膀胱穿孔 、 术 后继发 出血等并发 症。所有患 者术后 均获 随访 3~3 8个 月 ,
平均 2 4 . 6个月 , 有 4例患者复发 , 复发率 为 1 4 . 3 %, 4例患者
1 . 1 一般资料 : 本组 2 8者 中男 2 O例 , 女 8例 ; 年龄 3 8~7 6 岁, 平均6 1岁。患者均 因无痛性 肉眼血尿来 院就诊 , 经 B超、 o r 、 膀胱镜检查 确诊 为浅表性 膀胱肿瘤。其 中单发性肿 瘤 l 8
例, 多发性肿瘤 l 0例 ; 瘤体大小为 o . 4- 4 . 1 c m不等 。术前经
膀胱肿瘤的复发率 , 在 手术 结束时 留置导尿 管 , 选择 5 %葡萄 糖溶液或甘露醇对 膀胱进 行反 复 冲洗 , 以把切 除的组织及 脱
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 为移行细胞 癌 , 其 中移行 细胞癌 I级 1 1 例, Ⅱ级 1 6例 , Ⅲ级 1 例 。行 盆腔平扫 o r确定 临床分期 , T a 期1 3例 , T 。 期1 5例 。肿 瘤见于膀胱各部位 , 以三角 区及两 侧
壁为多见 。2 8例均行 T U R B T , 术后均定期 行膀胱灌 注如丝 裂 霉素等药物。膀胱灌 注化 疗 , 随访 3—3 8个月 , 平均 2 4 . 6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11T09:43:40.73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7期作者:唐超
[导读] 目前临床常见的泌尿外科恶性肿瘤疾病是膀胱肿瘤,发病率与复发率较高,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浅表性膀胱肿瘤。
(湘乡市中医医院湖南湘潭411400)
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82例,抽签法分观察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与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率(7.31%)低于对照组24.39%,P<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能缩短手术与尿管留置时间,减少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值得推荐。
关键词: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浅表性膀胱肿瘤;安全性
目前临床常见的泌尿外科恶性肿瘤疾病是膀胱肿瘤,发病率与复发率较高,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浅表性膀胱肿瘤,主要发生部位是膀胱侧壁肿瘤,吸烟、慢性刺激与芳香族的胺等因素诱导疾病发生,包括两种生长方式,逐渐向着膀胱腔内生长成为乳头状瘤,逐渐向着上皮内浸润性生长形成浸润性癌,转移方式以淋巴转移为主,病情加重直接威胁生命健康。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该病症患者能改善预后效果,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与病情恢复快等特点,避免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被广泛应用[1]。
为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82例,观察组(n=41):男27例,女14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
(49.62±3.18)岁;病程6-351d,平均(123.61±35.14)d;肿瘤类型:多发性肿瘤有25例,单发性肿瘤有16例;对照组(n=41):男28例,女13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49.73±3.21)岁;病程7-352d,平均(123.73±35.06)d;肿瘤类型:多发性肿瘤有24例,单发性肿瘤有17例。
比较两组年龄、病程与肿瘤类型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①纳入标准:经B超或CT检查确诊符合浅表性膀胱肿瘤诊断标准[2];知情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同意。
②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症;合并其他恶性肿瘤;重要躯体功能障碍;既往存在精神病史;依从性较差。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截石位,下腹部正中部位行手术切口达到腹腔部位,清扫盆腔两侧的淋巴结,利用电切刀切除肿瘤与周围2-3cm的正常组织,全面冲洗后给予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合理使用留置管[3]。
观察组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给予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截石位,利用膀胱镜观察肿瘤位置、大小、数目与浸润情况,观察尿道口是否发生遗漏或者芥蒂等情况,由浅到深切除肿瘤底部1cm的正常黏膜,切除小肿瘤后再切除大肿瘤,术后冲洗膀胱并清除残块,给予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合理使用留置管[4]。
1.2疗效评价
手术指标:测定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
统计两组发生膀胱穿孔、术后大出血与闭孔神经反射的并发症。
1.3统计学方法
选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手术指标)(x±s),t检验。
计数资料(并发症)[n/(%)],2检验。
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与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3 讨论
浅表性膀胱肿瘤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膀胱肿瘤类型,发病率达80%,主要发生部位在膀胱侧壁与后壁,诱导因素是色氨酸代谢异常、长期接触芳香族类、遗传与吸烟等,患者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急尿频或血尿等症状,病情加重则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等情况,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能改善预后效果,但存在复发率高、手术时间长与出血量多等缺陷,导致手术效果欠佳,因此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早期给予对症手术治疗很重要。
有研究报道[5],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该病症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属于新型的手术形式,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与恢复快等特点,术前对病灶部位的大小、浸润情况加以明确,确保手术流程能顺利开展,切除肿瘤时与病变区域紧贴,对病变部位的浅基层起到抑制作用,在手术视野下充分暴露肿瘤基底部切除,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膀胱穿孔与闭孔神经反射,因此维持膀胱充盈量在150ml以下,将电极板贴在患者的侧大腿部位,合理减少环外伸切割长度,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点给予多次点灼电凝措施,降低膀胱灌注量预防机体发生严重并发症,改善预后且提高手术效果,具时效性。
本次研究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与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率(7.31%)低于对照组24.39%,P<0.05(具统计学差异),说明本研究与罗一钊,何鹏等[6]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能缩短手术与尿管留置时间,减少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濮建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8,3(03):107-108+111.
[2]叶强.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1):3204-3205.
[3]赖在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8):937-938.
[4]王阳.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及依从性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7):55-57.
[4]刘定益,胡桑,王健等.钬激光与等离子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3):412-415.
[5]罗一钊,何鹏.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