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漏诊误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育龄期、绝经前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传统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一种具有恶变潜能的疾病,尤其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分子通路的相互作用,对EAOC的深入研究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变革。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原因分析;防范措施引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以子宫内膜样组织、腺体及间质种植于子宫腔以外部位为病理特征,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卵巢、输卵管和盆腔腹膜,是绝经前女性的常见病之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生育期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10%,与50%的自然流产和不孕相关,严重影响育龄期、绝经前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虽然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仍存有争议。
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发病机制包括经血逆流、遗传易感性、淋巴扩散、免疫功能障碍、化生或环境因素等。
最近的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可能起源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干细胞,月经后子宫内膜每月再生的事实支持了这一假说。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与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具有恶变潜能的疾病,尤其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近来备受关注。
1内异症的发病机制1998年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提出内异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出血性疾病、激素依赖性疾病、器官依赖性疾病,2009年提出内异症是一种子宫内膜疾病、干细胞疾病、类肿瘤疾病,2012年又提出内异症是一种慢性病,是一组综合征。
2018年第四届全球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年会提出,内异症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涉及基因-表观遗传学和环境因素、内分泌与激素因素、免疫因素、生活方式与压力因素4个方面。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胃肠外科广东深圳518036)【摘要】目的探讨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经验。
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8年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临床资料,年龄介于17~38岁。
结果 17例(63.0%)有典型的经期便血,21例(77.8%)误诊为直肠癌,误诊病例肿物直径小于3cm,2例(7.4%)术前确诊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病例直径大于5cm,4例(14.8%)术前无法确定肿物性质,直径介于3~5cm,所有病例均出现大便习惯改变,5例(18.5%)出现大便形状变小,20例(74.1%)ca125高于正常值,采取经腹直肠前切除术,术后均无并发症,无复发。
结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误诊率高,误诊主要发生在直径小于3cm病例,注意经期便血可以提高术前确诊率,经腹直肠前切除术是治疗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术式。
【关键词】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直肠;分析【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34-02 【abstact】object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rectal endometrios. methods analyzed the cases of rectal endometrios from 1999 to 2008.which age between 17 to 38 years old. result 17 cases (63.0%)presented with typical hematochezia during menstrual period;21 cases (77.8%) were misdiagnosed as rectal tumors before operations,and all of their tumour`s diameter wereless than 3cm;2 cases were confirmed before operations,and the 2 cases tumours` diameter greater than 5cm;4 cases were not confirmed before operations,which tumours` diameter were between 3 to 5cm;all of cases had the change of bowel habit;5 cases (18.5%) had the change of bowel shape;20 cases` ca125 were exceed the normal level;all cases were taken the anterior resection of rectum ,and had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all cases had no recur.conclusions the rectal endometrios have high rate of misdiagnosis, and the misdiagnosed cases have the tumours` diameter are less than 3cm;pay attention to the typical hematochezia during menstrual can raise the diagnosis before operations,the anterior resection of rectum is the effective to rectal endometrios.【key word】rectal endometrios;rectal;analysis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异位内膜组织在肠管浆膜面种植而无特异性症状,随着月经周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种植灶可能不断生长并周期性出血,引起腹部绞痛、周期性便秘或腹泻、胃肠胀气、里急后重甚至肠梗阻等一系列症状,属于少见病,一般以胃肠道症状为首诊症状,因此多数在胃肠外科首诊,通常误诊为直肠癌或息肉,经术后病理确诊后才能修正诊断,因此误诊率高。
子宫内膜癌误漏诊11例临床分析

I 关键词 】 子宫内膜癌 : 诊断
中 国分类号: 3 3 R77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0 9 " 0 20 )2 0a 0 10 06 (0 20 k0 3 1 ,
复呈 大学 附属_海 市五 皖妇 科 陈 亚 萍 二
壳 苏地 区农垦 一师 匿蓑妇 斟 社 琼
附表
1 例子 宫 内膜癌 患者 临床 表现及 手 术前后 诊 断 比较 1
维普资讯
忡痛 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志 20 02年 4月第 7 卷第 2期
Cie Ci cl no f, 20 . ., l h  ̄ li el ,却 02 ! l n n aO o " _
要 注意 同时 并发子 宫 内膜 癌 的 叮能 件 率 史中例 5 为子宫脱 垂 . 术 后 仔细 分 析患 者 绝经 后 出 f 屉 但 『 n 子宫 脱垂 所 为 例 7子 宫 肌瘤 合 并于 官 内膜癌 , 似
乎 渗断 明 确 , 先 人 为 f, 成 漏 渗 造 3 2 治 疗 上 的 缺 陷 . 往 了宫 内 膜 帛的 基 4 术 式 王 巢 转 移较 多 见, 故 为 全子 宫 +双 附 件 切 陈 术
岁, 均 4 8岁 。 绝 经 4例 (64/) 其 中 绝 经 年 限 3 .c 。  ̄ : 2 2 子 宫 内膜 癌 的 症 状 及 体 征 1 . 1例 患 者 中 . 主 诉 为 绝 经 后 阴 道 m 血 和 月 经 不 规 则 者 分 别 是 4 例
(64 ) 7例( 3 6 ) 3 % 和 6 .% 一妇科 检 查 了 宫 丁 常 大 小 F 4倒 (64 )如 孕 4 3 % , 0天大小 2例 (82 , 1 .%) 如孕 5 O 天太小 3 (7 7 )如 孕 4个 月 太小 1例 , 1 例 2 .% , 另
罕见子宫内膜异位在外科误诊的病例分析

昆 明 医 学 院 学 报
2 0 . ( ) 1 18 0 8 2 :1 5 1
CN 3 —1 4 / 5 O 9 R
J u n lo n l8 M e ia iest o r a fKu m n dc l Unv riy
论 着
容 易误 诊 误 治 ,误 诊 率 达 2 % ~5 %. 笔 者对 7 5 0
10 0 %. 近 年来 越 来 越 多 的文 章 报 道 E MT可 发 生 在 膀 胱 、输 尿 管 、肠 、阑 尾 、手 术疤 痕 囊 、 、疝
肺 、肾 、膈 和肢 体 ,但 发 生在 脊 椎 硬 脊膜 引起 瘫
痪 的还 未见 报 道 ,发 生 在 盆 腔外 E MT虽 有症 状 ,
i r e y n Su g r
MA Yun—h i a ”。LIS u—ln 。 LIYu h i g2 ) n—xu ) i
()D p.fGsrit t a adTyodSrey h sA ltdHo il K n igMei 1 eto at ne i l n hri ugr。Te1t f ie s t u mn dc o sn i a p ao f l a U i ri ; 2)D p. O s tc dG ncl y he1t epeSH si Y na rvne n esy v t eto btr sa yeoo ,T s Pol’ opt o un Poic 。 f ei n g l af n
u us le do tiss i u o p tl a ad mo e at n in t n lzn h a h g n ss ln c y n ua n mero i n o rh s ia , nd p i r te to o a ay i g t e p t o e e i,c i ia s mptms l o
不典型异位妊娠误诊12例分析

不典型异位妊娠误诊12例分析发表时间:2009-07-22T09:03:36.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6期供稿作者:耿淑云(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疾病控制中心 16502[导读] 异位妊娠中仅有一小部分着床于子宫颈或子宫角,最常见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系在子宫体的内膜部位着床,如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即为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中仅有一小部分着床于子宫颈或子宫角,最常见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显著上升,本病误诊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还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为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特将我院自1995-2005年收治的12例不典型异位妊娠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6-45岁。
孕次:1次3例,2次5,4次4。
未避孕1例,放节育环8例,采用其他方法避孕3例。
1.2临床表现腹痛12例(占100%),腹痛时间最短8小时,最长45天;腹痛伴恶心呕吐8例(占66.7%);停经7例(占58.3%);阴道出血4例(占33.3%)。
入院时伴出血性休克5例,最低血压2.5kPa。
腹腔内出血量最少300ml,最多2600ml。
1.3辅助检查结果 B超检查5例(占41.7%),拟诊异位妊娠2例,盆腔炎性包块3例。
行尿妊娠试验10例(占83.3%),8例阳性。
腹穿及后穹隆穿刺共10例(占83.3%),8例为阳性。
1.4误诊情况误诊为先兆流产1例,早孕并行药物流产1例,盆腔炎3例,急性胃肠炎3例,急性阑尾炎3例,肾绞痛1例。
1.5异位妊娠类型均为输卵管妊娠,流产型7例,其中壶腹部4例,峡部2例,伞部1例;破裂型5例,其中间质部1例,峡部2例,壶腹部1例,伞部1例。
2 讨论2.1误诊原因造成异位妊娠误诊的根本原因是对异位妊娠缺乏警惕及对异位妊娠认识不足,具体分析于后。
2.1.1询问病史不详本组7例有闭经史,但在首诊中,3例是医师忽视了对月经史的了解。
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误诊13例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误诊13例分析李顺实1 于忠东2(1文登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超声科山东文登 264400;2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影像科山东文登 264400)【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187-02子宫内膜异位症亦称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在临床超声诊断方面均有很多相似之处。
故常将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为子宫肌瘤。
现将我科B超误诊的1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声像图作一回顾性分析。
自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并经我院临床手术者共169例,其中13例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年龄最小者34岁,最大者56岁。
使用仪器为GE2-300超声诊断仪。
其主要声像图特征,术前临床诊断及病理结果见附表。
附表误诊病例的超声、术前临床诊断及病理结果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的良性侵入,伴随纤维组织与平滑肌组织的增生,使子宫呈一致性或不规则增大,近似子宫肌瘤。
切面可见增生的肌组织亦似肌瘤样漩涡结构,但无肌瘤组织所具有的与周围正常肌纤维分开的包膜样组织。
病灶中间有软化区,偶可见到散在的含有少量陈旧积血的小囊腔。
我们认为误诊比较多见的原因可能是:1.临床症状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继发性逐渐加重的痛经,月经失调,经量过多等。
本组13例患者有8例无痛经史。
均因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子宫出血而就诊。
这些也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之一。
2.声像图特征与子宫肌瘤相近似:二者的超声表现均有子宫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
本组13例超声探测结果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轮廓规则或不规则,子宫内部回声不均匀等,故极易与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相混淆。
3.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认识不足。
根据本组病例回顾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将其声像图特征总结如下:1.子宫增大:可均匀或不均匀增大,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妊娠子宫大小。
2.病变区形态及边缘:多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区。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原因

行手术治疗 , 术后 病 理 确 诊 , 术后 随访 1 3年 无 复 发 。2例 经 结肠 镜 活检 确 诊 , 药 物 治 疗 , 治 疗 3个 月后 复 发 改 行 手 术 ; — 予 1例
l 失 访 。结 论 : 育期 妇 女 合 并周 期 性 消化 道 症 状 时应 首 先 考 虑 直 肠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的 可 能 , 诊 主 要 依 据 病 理 检 查 , 肠 例 生 确 结
镜 检 查 有 鉴 别诊 断 意 义 , 术 是 主要 的 治 疗手 段 , 物 治 疗 易复 发 , 定期 随访 。 手 药 应 [ 关键 词 】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 直肠 ; 肠镜 检 查 ; 组 织 检 查 ; 理 学 ; 结 活 病 误诊
[ 图分 类 号 ] R 1 . 1 中 7 17
[ ] 王世 阆 . 何 防 治 剖 宫 产 术 后 晚 期 出 血 [ ] 实 用 妇 产 科 2 如 J.
杂 志 ,0 4,0( 2 0 2 2):1 —1 . 1 7 1 8
时不 带 内膜 , 两 侧 角 开 始 向 切 口 中 央连 续 缝 合 , 处 理 从 先
两侧 角难 缝 之 处 , 其 是侧 角 处 深 裂 时 。 如 切 口撕 裂 , 尤 缝合 止 血 时 应 看 准 出 血 点 进 行 间 断 或 8字缝 合 , 忌 过 切 多 、 密地 盲 目缝扎 。由 于子 宫 下段 纵 切 口剖 宫 产 术 后 患 过
足, 易误 诊 或漏 诊 。我 院 2 0 0 3年 1月 一2 0 0 8年 3月 经 结 肠镜 检查 、 结肠 镜 下活 检 和 ( ) 术病 理 证 实 直肠 子宫 内 或 手
妇 产科 杂志 ,0 4 2 ( ) 2 02 1 2 0 ,0 5 :6 . . 6
异位妊娠早期超声诊断及误漏诊原因分析

异位妊娠早期超声诊断及误漏诊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16-04-01T09:44:56.6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田昊璋[导读] 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除了熟练掌握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还要针对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 414000摘要:目的:探究异位妊娠早期超声诊断及其发生漏诊的原因分析。
方法:对98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经腹和经阴道的超声检查,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对照。
结果:超声检查的结果发现98例异位妊娠患者,经手术证实为86例,诊断总符合率87.76%,误诊共有10例,总误诊率为10.20%;发生漏诊2例,总漏诊率在2.04%。
结论:超声是一种临床上有效地检查异位妊娠的方法,但超声图像有一定的交叉重叠现象,因此除了熟练掌握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还要针对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关键词:异位妊娠;超声检查;误漏诊异位妊娠也就是宫外孕,这是一种在妇产科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为妊娠发生总数的的0.5%~ 1%[1]。
特别是近些年,其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选取我院近几年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手术证实的98例患者(包括误漏诊12例),对病例和超声图后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导致漏诊发生的原因,目的主要是在于提高对于这种病症的认识,同时较少漏诊现象的发生。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于本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行的异位妊娠早期超声检查的98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讨论,患者的年龄在18~44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30.5岁,其中包括75位患者出现停经史,时间在35~55天不等,23 例未出现明显停经;出现腹痛症状者有36人,阴道发生不规则出血的患者有27人,两个症状同时出现的有22人,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有13人。
对于尿HCG的检测,显示阳性的有60例,弱阳性的有33例,阴性的有5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年3月第32卷第3期论著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3-0235-03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漏诊误诊分析葛欣1,2,王锡山1【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漏诊误诊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结直肠外科自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的13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中漏诊误诊的12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诊治情况。
结果13例病人中术前正确诊断仅1例,正确诊断率7.7%(1/13),其余12例属漏诊误诊,其中误诊3例,误诊率23.1%(3/13)。
腹痛或盆腔痛是其最常见的症状,在9例病人中出现;2例病人有经期血便。
在7例行妇科检查的病人中有4例(57.1%)可触及子宫直肠窝肿物,4例行肛诊检查的病人有3例(75.0%)有阳性发现。
12例病人均行开腹手术,8例行节段性肠切除,4例行单纯直肠前壁结节切除。
结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诊断困难,正确诊断率低,影像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式。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直肠肿物;误诊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endometriosis:an analysis of12cases GE Xin*,WANG Xi-shan.*Department of Colorectal Surgery,the Thir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erbin15008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Xi-shan,E-mail:wxshan1208@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endometriosi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12cases of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among all13cases with rectalendometriosis admitted between January1980and December2009in the Department of Colorectal Surgery,the Third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Only one(7.7%)of13cases wasdiagnosed correctly before surgery.Among other12cases,3(23.1%)cases were misdiagnosed.Abdominal or pelvic painwas the most regullar symptom,which was occurred in9cases.Two cases showed hematochezia during menstrual period.Four(57.1%)in7cases of gyneclogical examinations were touched nodules in Douglas’pouch.While3(75.0%)in4cases of anal examinations had positive founding.All12cases were received surgery including8cases of segmentintestinal excision and4cases of rectal anterior wall excision only.Conclusion Rectal endometriosis is difficult to bediagnosed before operation.Imaging techniques are mandatory and surgery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reatment.Keywords endometriosis;rectumtumor;misdiagnosis子宫内膜异位症按组织发生和临床表现等的不同可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和深部浸润型3种。
其中深部浸润型又可分为4型,第4型主要累及肠道,称为肠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直肠和乙状结肠是最易受累的部位[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3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仅1例诊断正确,其余12例均未作出完整的诊断。
现结合文献对漏诊误诊12例病人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13例。
13例病人中有1例术前因做妇科检查在子宫直肠窝内触及3个蚕豆大小的质硬肿物而考虑卵巢内膜异位症累及直肠,其余12例术前均未做出完整诊断。
12例病人中最小年龄27岁,最大50岁,平均39.6岁。
有4例未记录婚史及生育流产史,其余8例均为已婚已生育病人,其中7例病人有流产史,1例无流产史。
5例首次入院科室是腹部外科,7例在妇科就诊。
术前诊断为盆腔肿物6例,直肠肿物4例,直肠类癌并左卵巢畸胎瘤1例,子宫颈肿物1例。
在诊断为直肠肿物的4例中,3例明确考虑为直肠占位性病变,癌可能性大,误诊率为23%(3/13),1例怀疑盆腔内占位性病作者单位: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结直肠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2黑龙江省医院普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通讯作者:王锡山,E-mail:wxshan1208@··23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年3月第32卷第3期变侵及直肠。
1.2临床表现腹痛或盆腔痛9例,痛经4例,腰痛3例,便血2例,大便习惯改变2例,排便困难1例,肛门痛1例,尾骨并左臀部疼痛1例,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贫血1例。
1.3妇科检查和肛诊7例病人行妇科检查,4例做肛诊检查,1例未作此两项检查。
7例行妇科检查的病人中在子宫直肠窝触及肿物者4例,阴道穹窿部触及肿物者1例,左附件区触及囊性肿物或硬结者3例。
4例行肛诊检查的病人中1例距肛缘5cm处触及肿物,3cm×4cm大小,累及肠腔3/ 4,肠腔狭窄;1例距肛缘4cm触及肿物,3cm×3cm大小,占肠腔1/2,肠腔狭窄,同时在阴道后壁触及结节;1例距肛缘4cm触及肿物,2cm×1cm大小,肠腔不窄;1例无阳性发现。
1.4辅助检查8例病人有B超结果,除在附件区发现囊性肿物外,余无阳性发现。
5例病人有CT报告,示子宫直肠窝病变累及直肠,其中2例造成直肠狭窄。
肠镜检查5例,示黏膜凹凸不平,伴有糜烂,3例伴肠腔狭窄,活检病理结果均无黏膜急慢性炎症。
MRI检查1例,盆腔占位性病变,来源于卵巢,T1W1呈等信号,T2W1呈混杂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T2高信号。
1.5治疗过程所有病人均开腹手术。
8例行直肠或乙状结肠切除,联合子宫切除4例,联合附件切除4例,联合阑尾切除1例,7例做肠道吻合,1例左下腹造瘘。
4例单纯直肠前壁结节切除,均联合附件和(或)子宫切除。
2结果切除标本均经病理证实为异位的子宫内膜。
所有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发生。
1例病人出现切口感染,另1例造瘘的病人,手术时见腹腔内广泛粘连,同时做直肠、子宫、双侧附件和阑尾切除,术后1年内并发3次肠梗阻,均保守治疗缓解,在术后6个月时开腹拟行闭瘘,但因直肠残端水肿吻合未成功,再次造瘘。
3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影响育龄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在美国5%~10%的育龄女性受到该病的困扰[2]。
肠型子宫内膜异位症(Bowel Endometriosis)是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亚型,乙状结肠和直肠是最易受累的肠管,其次是回肠,阑尾和空肠,胃和横结肠也有个案报道[3]。
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还不确定,国际上2宗大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其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分别为5.4%和25.4%[4-5],一般认为在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中有3.8%~37.0%累及肠管[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现依照受侵部位的不同可以多种多样。
慢性腹痛和不孕是最常见的症状,有统计,慢性腹痛在71%~87%的病人中出现,而2%~50%的病人可能伴有不孕症[6]。
异位的内膜累及肠道时,如果仅是在浆膜面形成小的结节则很少引起症状,形成大结节后则可能引起腹痛和其他一系列的胃肠道症状,如腹泻、便秘和腹胀[7]。
本组13例直肠子宫异位症病人中出现腹痛的有9例,痛经的有5例,这与国内的报道相似[8-9]。
便血是较能提示异位症累及直肠的症状,但只有异位的内膜侵及直肠的黏膜时才能出现便血症状[3],因此便血并不常见。
本组病人中仅2例有便血的症状。
在体格检查中妇科检查和肛诊是必须的项目,只要仔细操作均能有阳性的发现。
本组8例行妇科检查的病人均有阳性发现,其中5例在子宫直肠窝触及肿物,4例病人在附件区触及硬结和肿物,而在4例做肛诊的病人中有3例均在肛管直肠内触到了肿物,这说明了妇科检查和肛诊在这类病人中的重要性。
由于该类病人往往累计多个盆腔脏器,以致于仅通过临床表现来定性、定位疾病极其困难,因此影像学的检查往往是必须的[3]。
术前良好的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发现病灶的位置,还可以指导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与病人沟通。
经腹B超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发现子宫和卵巢的病变准确率较高,而在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用处不大。
本组9例行B超检查的病人中,均仅在附件区发现囊性肿物,无一例提示直肠及其周边的病变。
CT可以显示较大的肿物累及肠管的情况,本组5例CT 的结果均提示子宫直肠窝的病变累及直肠,其中2例造成直肠的狭窄。
但显而易见,对于小的肿物CT有其局限性。
MRI检测内膜异位症肿块较为特异,有报道MRI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3%、97.8%和94.9%[10]。
但MRI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有的内膜异位肿物纤维化,使得在MRI上的图像和肌纤维的图像无法区分,另一方面由于肠管本身的蠕动功能也使MRI出现伪影,再者MRI对浸润直肠壁的深度探测有限[3]。
近年来开展的腔内MRI其准确率有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病人疼痛的原因所用不多。
阴式B超是较有价值的诊断手段,Bazot等[11]报道其诊断结直肠受侵的敏感率为95%,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