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镁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名词解释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名词解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cumulative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or MIC)是指某种农药在一个农药制剂或混配制剂中的最高残留限量。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是指用于农业、园林和畜牧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除草剂、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鼠剂及其它有害于环境与生态平衡的物质在作物上的允许残留量。
国际上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作了具体规定。
我国在2001年8月1日实施了新的农药残留限量,新的残留限量是依据当时我国现行有效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订的,目前有效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已按修订的农药残留标准执行。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不是一个实际限量,也就是说,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没有保障。
它只是代表一个标准值,代表着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是强制性的,不是绝对的,不是永远有效的。
另外,农药残留标准为了保证质量,并非将所有的农药都检测出来,因此,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数值也有高低之分,如果把这个数值当作限量,必然会给人们造成错觉,认为农药的安全性很高,因而在使用上放松管理,造成严重污染。
农药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不应超过该农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农作物和环境中能够达到的最大残留限量。
实际工作中,有的使用者将其与有效成分含量联系起来考虑,从而引起选择使用农药中毒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应以农药标准为准,即:农药中残留标准限量低于农药毒性标准限量,则不得选择使用;农药中残留标准限量等于农药毒性标准限量,可以选择使用。
因为农药的选择使用有两种原则:( 1)优先选用安全、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 2)同类农药相比较,效价低的品种一般为安全、高效的。
所以,农药使用说明书上标注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不能作为安全使用农药的限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谷物、油料和糖料作物、花卉、烟草、绿肥、草皮、麻类、原竹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农作物、林木、果树、中草药材、食用菌、园艺作物、观赏植物上使用农药。
最常用的化学残留限度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最常用的化学残留限度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基于最低日治疗剂量的千分之一标准计算公式如下:R=STDDnext SF SBS MTDD ⨯⨯⨯ R :单位面积残留MTDD :最低日治疗剂量SBS :下一产品最小批量SF :安全因子TDDnext :下一产品最大日服用量S :共用接触面积该计算方法通常适用于制剂产品。
对于原料药,如果明确其将来的制剂形式,也可以采用该方法计算化学残留限度。
该公式中有个计算陷阱,须格外注意。
分子中的MTDD 指的是上一批产品的最低日治疗剂量,为每天服用的有效成分(API )的量。
分母中TDD 指的是下一批产品的每天的服用量,该服用量包括有效成分和辅料。
(记忆小技巧:分子应尽量小,分母应尽量大,以得到更严格的限度标准。
)2基于浓度的10ppm 标准R :单位面积残留限度SBS :下批产品最小批量SF :安全因子S :共用接触面积该计算方法应用面非常广,适用于大多数药品的清洁残留限度计算。
3基于毒理的限度标准MACO:最大允许残留量,从上一产品带入下一产品的最大可接受量PDE :每日允许暴露量SBSnext:下一产品最小批量TDDnext:下一产品的最大日服用量NOAEL:无可见有害影响水平Weight adjustment:体重调节F1~F5:安全因子(安全因子F1到F5具体如何选择,也可以参考ICH Q3C的相关内容)基于毒理的残留限度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欧盟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在共用设施生产不同药品使用风险辨识建立健康暴露限度指南》,并结合APIC(原料药委员会)发布的《原料药工厂清洁验证指南》的部分内容可以得到上述公式。
该计算方法中每日允许暴露量(PDE)的计算公式中NOAEL的查找和确定将是面临的一个困难。
目前制药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摸索每一个原料药的NOAEL值,而对于NOAEL的检索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检索策略、检索记录和结果均应该记录,并应由相关的主题专家(SME)进行审核,因此对NOAEL的准确性判断将非常关键。
肥料中调节剂限量标准

肥料中调节剂的限量标准因调节剂的种类而异。
一般来说,调节剂在肥料中的使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如《肥料添加剂使用准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等。
具体来说,调节剂应在保证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并且不能过量使用。
此外,不同种类的调节剂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特殊事项,如对水溶性、易光解、易氧化的调节剂应尽量减少在土中的应用。
此外,根据我国《肥料中调节剂限量标准》的规定,肥料中调节剂的残留量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
具体来说,一些常用的调节剂如矮壮丰、乙烯利等在复合肥中的最大残留量也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超过这个限制,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肥料时,应当遵循相关标准和使用说明,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的残留问题。
总的来说,肥料中调节剂的使用应当遵循相关标准和使用说明,并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保障人体健康。
食品添加剂标准的计算方法

食品添加剂标准的计算方法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过程中用于改善食品质量、延长保质期、增加食品色泽、增加食品营养价值等目的而添加的物质。
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和合理,各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添加剂标准。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标准计算方法。
1.最大使用水平:最大使用水平是指食品添加剂在一定数量的食品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
一般情况下,食品添加剂标准考虑的是成人的最大每日摄入量。
计算最大使用水平时,通常需要考虑质量百分比和食品的总体重,例如:食品添加剂A的最大使用水平为每100克食品中不超过10克,那么在制造产品时,每100克食品中添加剂A的用量不能超过10克。
2. ADI值: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是指每日可接受摄入量,即其中一种食品添加剂每公斤体重每天可以安全摄入的数量。
ADI值的计算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包括化学毒性数据、疾病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
根据ADI值,可以计算出其中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
3.总使用量限制:总使用量限制是指食品添加剂在类食品中的最大总使用限制。
食品添加剂标准中通常会对不同类别的食品设置不同的总使用量限制。
例如,其中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饮料中的总使用量限制为每升不超过3克。
计算总使用量限制时,需要考虑到食品的制造工艺、保质期、目标消费人群等因素。
4.添加剂配比限制:添加剂配比限制是指食品添加剂与其他添加剂或食品成分之间的最大比例限制。
食品添加剂标准中一般会规定其中一种添加剂与其他添加剂或食品成分的最大比例限制。
例如,添加剂A与添加剂B的最大比例限制为1:10,意味着在制造产品时,添加剂A的用量不能超过添加剂B的十分之一5.残留量限制:残留量限制是指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残留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
残留量限制的计算通常需要考虑食品添加剂的生化、化学降解和消费者的摄入量等因素。
例如,其中一种食品添加剂残留量限制为每千克食品中不得超过0.1克。
硫酸镁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硫酸镁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1、硫酸镁食品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中国大陆/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出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2、镁:硫酸镁[矿物质类]乳制品营养强化剂中国大陆3000~7000mg(1.以元素镁计强化量:乳制品、婴幼儿食品为300~700mg/kg 饮液为140~280mg/kg 2.各种镁盐中镁元素含量:硫酸镁(含7结晶水)9.9% 氯化镁(含6结晶水)12%)
3、镁:硫酸镁[矿物质类]婴幼儿食品营养强化剂中国大陆2000~5800mg(1.以元素镁计强化量:乳制品、婴幼儿食品为300~700mg/kg 饮液为140~280mg/kg 2.各种镁盐中镁元素含量:硫酸镁(含7结晶水)9.9% 氯化镁(含6结晶水)12%)
4、镁:硫酸镁[矿物质类]饮液及乳饮料营养强化剂中国大陆1400~2800mg(1.以元素镁计强化量:乳制品、婴幼儿食品为300~700mg/kg 饮液为140~280mg/kg 2.各种镁盐中镁元素含量:硫酸镁(含7结晶水)9.9% 氯化镁(含6结晶水)12%)。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名词解释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名词解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的是允许残留的最高水平。
国家标准规定,在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可以允许的最高残留量为0.1%或1.0%。
同时对于化学农药制剂,还可以分别规定对一种或几种重金属元素的最大残留量,该项标准的实施目的是防止农药的慢性中毒,维持农产品的安全质量,保护环境。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分为六个等级,即0.1%残留量标准、 0.2%残留量标准、 0.5%残留量标准、 0.7%残留量标准、 1.0%残留量标准和1.5%残留量标准。
1、 0.1%残留量标准:适用于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有超过0.1%残留量的情况出现。
如蔬菜、水果上使用的一些低毒农药、低残留量的卫生用品等。
2、 0.2%残留量标准:适用于限量范围内,凡在这个范围内不得检出,也就是说不得有任何一个点值出现超过0.2%的情况。
比如小麦、油菜、水稻、豆类等农作物上施用的杀虫剂,叶面肥等。
3、 0.5%残留量标准:适用于在任何时候都不得检出超过0.5%残留量的情况,比如施用了含有硫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4、 0.7%残留量标准:适用于任何时候都不能检出超过0.7%残留量的情况,这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水平。
因此, 0.7%残留量标准已经成为我们控制农药残留水平的最高水平,特别是蔬菜、水果上使用的卫生用品、化肥等,绝对不能超过这个标准,否则会造成人们身体的严重损害。
5、 1.0%残留量标准:适用于任何时候都不能检出超过1.0%残留量的情况,比如施用了含砷的农药,我们的食用油中一定不能超过1.0%,超过1.0%,这样的食用油,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营养价值,吃了以后对身体非常有害。
6、 1.5%残留量标准:适用于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检出超过1.5%残留量的情况,所有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化肥、叶面肥等都不能超过这个水平。
否则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失去了它的营养价值。
农药残留检测常用最大允许残留量解释标准

农药残留检测常用最大允许残留量解释标
准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解释农药残留检测中常用的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最大允许残留量是指在农产品中,经过农药使用后,在合理使用农
药的前提下,被允许残留的最高限度。
最大允许残留量的意义
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消费者权益。
通过设定合理的最大允许残留量,可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同时也能避免因过高的农药残留量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的制定
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的制定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机构负责。
制定标准时,会考虑农药的毒性、使用量、残留期等因素。
合理的
最大允许残留量应该能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并且符合科学研究的
结论。
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的适用范围
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一般适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相关的农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果蔬类、粮食类、畜禽产品等。
不同的农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具体标准可根据各国或地区的法规进行查阅。
如何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农药残留检测通常通过实验室分析来进行。
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农药的残留量来判断是否超过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结论
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在农药残留检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权益。
在进行农药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以减少对公众健康的风险。
同时,监管机构应持续关注科学研究的进展,及时更新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以适应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需求。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760-2014解读

三、标准解读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本条是2014版GB 2760新增条款。该条款针对的是为食品终产品“量身定 制”的食品配料中添加在终产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做法,因食品工业发 3.4 带入原则 3.4.2 当某食品配料作为特定终产品的原料时, 批准用于上述特定终产品的添加剂允许添加到这些 展的需要,食品加工行业上下游的专业性和匹配性越来越高,这样的做法在 食品配料中 , 同时该添加剂在终产品中的量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在所述特定食品配料的标签上应 食品工业中非常普遍。 明确标示该食品配料用于上述特定食品的生产。 本条款所规定的在食品配料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是为了在特定终产品中发 挥工艺作用,而不是在食品配料中发挥工艺作用; 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是GB2760允许使用在该终产品中的品种,而且应保 证这种食品添加剂在配料中的使用量,不会导致在终产品中的含量超过 GB2760的规定; 添加了上述食品添加剂的配料仅能作为特定终产品的原料,而且标签上必须 明确标识该食品配料是用于特定食品终产品的生产。
量不应超过由配料而带入的水平; d)由配料带入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 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
三、标准解读
例:
酱卤肉的检验报告:苯甲酸钠 0.08 g/kg ; 因酱卤肉检测出苯甲酸钠 ,判为不合格,于是你准备给以行政处罚。 在告知阶段,工厂带来了一份检验报告和几页配料记录表,并解释该苯甲酸钠系所用原料酱带来 的。 酱的检验报告:苯甲酸钠 0.88 g/kg ;
食品用加工助剂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表a1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表a2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表a3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所例外的食品类别名单附录b食品用香料使用规定表b1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表b2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天然香料名单表b3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名单附录c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以下简称加工助剂使用规定表c1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表c2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表c3食品用酶制剂及其来源名单附录d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附录e食品分类系统附录f附录aa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索引精品资料三标准解读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强化剂
中国大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0~5800mg(1.以元素镁计强化量:乳制品、婴幼儿食品为300~700mg/kg 饮液为140~280mg/kg 2.各种镁盐中镁元素含量:硫酸镁(含7结晶水)9.9% 氯化镁(含6结晶水)12%)
2008-06-01
4、
镁:硫酸镁[矿物质类]
饮液及乳饮料
营养强化剂
2、
镁:硫酸镁[矿物质类]
乳制品
营养强化剂
中国大陆
3000~7000mg(1.以元素镁计强化量:乳制品、婴幼儿食品为300~700mg/kg 饮液为140~280mg/kg 2.各种镁盐中镁元素含量:硫酸镁(含7结晶水)9.9% 氯化镁(含6结晶水)12%)
2008-06-01
3、
镁:硫酸镁[矿物质类]
硫酸镁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序号
该种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描述
执行该种添加剂限量标准的地区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生效时间
1、
硫酸镁
食品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中国大陆
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出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2008-06-01
中国大陆
1400~2800mg(1.以元素镁计强化量:乳制品、婴幼儿食品为300~700mg/kg 饮液为140~280mg/kg 2.各种镁盐中镁元素含量:硫酸镁(含7结晶水)9.9% 氯化镁(含6结晶水)12%)
200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