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小猫咪》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猫咪》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猫咪》含反思中班音乐教案《小猫咪》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初步表现歌表演--《小猫咪》,通过游戏引起幼儿学习歌表演的兴趣,体验歌舞活动的快乐,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小猫咪》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引起幼儿学习歌表演的兴趣,体验歌舞活动的快乐,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初步表现歌表演--《小猫咪》。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知识准备:让幼儿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
物质准备:猫尾巴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律动《猫走》进场,要求幼儿按节拍走。
(一) 师:小猫咪,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块儿到外面玩好吗?(播放歌曲)(二)复习歌曲――《小猫咪》要求:坐姿正确,用最好听得声音来唱。
(三)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师:有一群可爱的小猫咪,和妈妈在一起,生活过得非常快乐,小猫咪一天天长大了,本领也越来越大了。
有一天,猫妈妈带着小猫咪捉老鼠,小猫咪捉了很多很多的老鼠,小猫咪高兴极了,妈妈看见小猫咪长大了,也很高兴,就跳起舞来了。
(四)学习歌表演:1、师随音乐边念儿歌边示范歌表演:师:"摸摸胡须,轻轻跳,翘翘尾巴,扭呀扭呀扭,喵呜,喵呜,喵呜,喵呜叫--。
(儿歌内容和动作说明一样)2、幼儿自由站在教师周围,同教师一起表演:3、分解动作,逐句练习:(1)师:舞蹈好看吗?有许多漂亮的动作,有小猫摸胡须,扭尾巴,叫的动作,你最喜欢哪个动作,去找找好朋友,表演给他看。
(2)幼儿自由表演自己喜爱的动作,师指导幼儿将舞蹈中各个动作做好,做到位。
(3)学习舞蹈:重点指导幼儿做好扭尾巴,和小猫跳的动作。
4、师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二遍(中间及末尾请幼儿做《捉老鼠》的游戏感受歌表演的快乐气氛)(五)复习音乐游戏--《找小猫》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小猫中班音乐教案5篇

小猫中班音乐教案5篇教案一:《小猫中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活动一:音乐听辨时间:10分钟材料:数字音乐播放器,多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活动内容: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要求学生用简短的口头形容词或动作描述这首音乐的特点,例如快、欢快、悲伤等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教师和其他学生根据学生的描述猜测音乐的风格或情感。
活动二:音乐律动游戏时间:15分钟材料:音乐播放器,动作卡片(上面画有不同的动作)活动内容: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动作卡片。
2. 教师播放一段活泼的音乐,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动作卡片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
3. 随着音乐的快慢变化,学生也要调整自己的动作速度。
活动三:合奏练习时间:20分钟材料:多种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木琴等)活动内容: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种乐器。
2. 教师打出一个节拍,学生按照节拍敲击自己手中的乐器。
3. 教师逐渐增加节拍的难度,引导学生掌握更加复杂的节奏。
活动四:舞蹈表演时间:15分钟材料:音乐播放器活动内容:1. 教师选择一段欢快的音乐。
2. 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
3.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自由舞蹈表演。
活动五:音乐游戏时间:15分钟材料:音乐播放器,数字卡片活动内容: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进行数字计数。
2. 教师停止音乐时,学生要说出当时的数字。
3. 教师可以逐渐加快音乐的节奏,增加学生的挑战。
教案二:《小猫中班音乐教案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活动一:音乐表演时间:15分钟材料:音乐播放器,简单乐器(如铃鼓、木琴等)活动内容:1. 教师播放一段兴奋的音乐,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使用乐器演奏。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音乐表演。
活动二:歌曲学唱时间:15分钟材料:歌曲音频,歌词卡片活动内容:1. 教师播放一首简单的儿歌音频,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学唱。
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教案《小猫咪》

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猫咪》
一、教案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熟练唱歌曲《小猫咪》,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
1.歌曲:《小猫咪》
2.音乐教学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音调准确地唱出歌曲《小猫咪》。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四、教学准备
1.班级音响设备
2.教师准备好歌曲《小猫咪》的音乐文件
3.学生准备好集体合作的精神
五、教学活动
1.热身活动: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学生做适当的身体运动热身。
2.歌曲学唱:老师播放歌曲《小猫咪》,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唱歌。
3.合唱练习:分组练习唱歌曲,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4.节奏游戏: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5.复习提问:老师提问关于歌曲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六、教学反思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歌曲《小猫咪》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加
深了对音乐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表达能力。
老师在教学时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投入到音乐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猫咪》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步骤,希望能够
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帮助,让孩子们在音乐教学中享受乐趣。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咪》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咪》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歌曲《小猫咪》。
2.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小猫咪》,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节奏和音调,以及集体演唱的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小猫咪》音频、歌词卡片、图片等。
2.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只小猫咪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猫咪的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小猫咪》,引发幼儿兴趣。
2.歌曲教学教师播放歌曲《小猫咪》的音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小猫咪,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歌曲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唱,关注幼儿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现。
教师针对幼儿在演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演唱,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歌曲表演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歌曲《小猫咪》,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营造欢乐的氛围。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学习歌曲的感受,以及团队合作的经验。
五、教学反思1.优点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现,使幼儿能够较好地掌握歌曲。
教师通过动作表现、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进行个别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不足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练习。
教师在组织集体演唱时,对幼儿的节奏和音准把控不够严格,导致部分幼儿演唱不够准确。
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教师在组织集体演唱时,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演唱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猫咪》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猫咪》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学习歌曲《小猫咪》;•理解歌曲内容,运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情境;•了解“小猫咪”这一生物的特点与习性;•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听力、节奏感、音乐感知能力。
1.2 教学时间约40分钟1.3 教学材料课件、歌曲《小猫咪》录音、玩具小猫咪等二、教学流程2.1 热身•师生问候;•与孩子们做简单体能热身运动,如慢跑、慢走、让孩子们摆动大臂、转动脑袋、甩动手臂等。
2.2 复习师生一同唱唱上节课学过的歌曲《小兔子乖乖》。
2.3 歌曲学习•给孩子们播放歌曲《小猫咪》;•讲解歌曲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
•请孩子们跟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2.4 身体语言展示•请孩子们观察歌词,了解歌曲背景和情境;•请孩子们跟着歌曲节奏,模仿小猫咪的动作,如轻盈的步伐、抓耳挠腮、舔脚丫、扭动小尾巴等;•鼓励孩子们加入自己发挥,展现自己的舞蹈和表演能力。
2.5 小猫咪的认知•带领孩子们认识小猫咪这一生物,介绍小猫咪的特点、生活习性等;•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小猫咪的日常行为和喜好。
2.6 结束•在结束前,让孩子们再次唱唱歌曲《小猫咪》;•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小动物,并且珍惜与它们和谐相处的机会。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跟唱歌曲的基础上,了解小猫咪这种生物的特点与习性,同时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演能力。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较为顺畅,孩子们也较为活跃,表现出了踊跃的参与态度。
但是在教学流程上,可以更加细致和分层次,增加孩子们的理解和参与度。
例如,在身体语言展示环节,可以增加不同角色的扮演,加深孩子们的情感认知;在小猫咪认知环节,可以增加互动活动和趣味性,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小猫咪的生活习性,增强孩子们的了解和记忆。
同时,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也需要及时,让孩子们明确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做到更好的自我提升。
总的来说,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幼儿园中班的音乐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咪》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熟悉歌曲《小猫咪》的歌词,理解歌词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如音准、节奏、吐字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小猫咪》。
2. 教学难点:歌词中“喵喵喵”的节奏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谱、图片、小猫咪玩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猫咪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看看这只小猫咪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激发幼儿对小猫咪的兴趣。
2. 新歌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猫咪》,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解释歌词中的意思,让幼儿理解歌曲的故事情节。
4. 学唱歌曲:教师教唱歌曲,重点讲解“喵喵喵”的节奏和音准,让幼儿跟着教师学唱。
5. 练习演唱: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逐一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唱歌技巧。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教师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以及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
2. 反思幼儿表现: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学习效果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如增加游戏环节、改变教学手段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幼儿对歌曲《小猫咪》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唱歌技巧等。
2.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聆听幼儿演唱,以及开展小组演唱比赛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教师给予幼儿鼓励和指导,帮助幼儿提高演唱水平。
七、教学拓展1. 活动延伸: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猫咪,进行歌曲表演。
2.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活动,共同演唱歌曲《小猫咪》,增进亲子关系。
3. 环境创设:教师将歌曲《小猫咪》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中,如布置小猫咪主题墙饰、制作小猫咪手工艺品等。
幼儿园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小猫咪》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小猫咪》含反思教学目标1.教育孩子感受音乐,在欣赏音乐中发掘音乐的乐趣。
2.提高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耳朵的敏感性,对于节奏和旋律感受能力的提高。
3.提高孩子的表演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1.音乐设备2.《小猫咪》音乐片3.手势图示PPT文件材料1.椅子环境1.清洁明亮的音乐教室,音乐设备完好。
2.确保安全的教学环境,保证孩子在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性。
教学流程第一步:清唱1.老师手拿音乐播放器,在教室里播放《小猫咪》的音乐。
2.在教师示范下,学生跟唱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
第二步:手势戏曲1.主教师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手势戏曲动作, 学生要注意手势的协调性与流畅性。
2.在听到这首歌的旋律后,学生跟着手势动作配合音乐。
第三步:两人合唱1.学生分组,一组两人。
2.学生根据歌词和歌曲的旋律进行合唱。
第四步:整合表演1.学生站在正中央.2.角色分配,在播放歌曲的同时,执行相应的手势,学生根据手势表演,完成歌曲整合表演。
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孩子偏向于自己熟悉的歌曲,对于新音乐的接受度不够高。
2.个别学生在跟唱歌曲的时候,忽略了音乐的节奏,只关注了歌词。
解决问题的方法1.引导孩子在欣赏歌曲时,提高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在音乐中感受乐趣。
2.在教学中引导孩子注意音乐的节奏,提高对音乐体验的感知能力。
教学收获1.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感受音乐,让孩子在音乐中获得乐趣。
2.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跳舞表演,提高孩子的表演能力。
结束语通过这次教学,我能更好地掌握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规律和方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和感悟,增强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提高了我的授课能力和表演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咪》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小猫咪》这首歌曲,了解歌曲的内容,知道小猫咪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小猫咪》,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曲乐谱、小猫咪图片、蝴蝶结头饰。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小猫咪》歌曲,让幼儿聆听并猜测歌曲的题目。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小猫咪》,教唱旋律和歌词,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3. 实践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让幼儿体会合唱的效果。
4.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小猫咪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歌曲,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合唱过程中的音准和节奏感,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2. 在游戏环节,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3.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关爱小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
4.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要积极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六、教学拓展1. 知识拓展: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更多关于小猫咪的知识,如生活习性、种类等,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
2. 艺术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小猫咪,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七、家园共育1. 家长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群、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课堂的表现,鼓励家长在家陪同幼儿练习《小猫咪》。
2. 家庭作业:教师可以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小猫咪》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八、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教师要关注幼儿在音乐课堂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幼儿进步。
九、教学调整1. 针对幼儿在合唱中的问题,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如分组练习、个别指导等,提高幼儿的合唱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音乐《小猫咪》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设想】:
这是一个比较活泼的歌曲,歌词带有一点游戏性,并且它的歌表演动作对
于中班上期的幼儿来说,动作的顺序性不太好记忆,因此,我们在设计教案时
把歌表演分成了学唱新歌和学做歌表演动作两个部分,并且,在第二课时中,
我们把歌表演的动作编成了儿歌,让幼儿边念儿歌边跳,这样既方便了幼儿的
记忆,又让幼儿主动的学,轻松的接受。
在教幼儿歌表演时不是生硬的教,而
是整个活动以小猫咪和猫妈妈学本领的游戏形式贯串首尾,让幼儿以游戏的形
式探索学习,并且,在第二次表演歌表演时,在间奏部分配上猫抓老鼠的游戏,使整个教学活动更有趣味性,使音乐教学游戏化。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引起幼儿学习歌表演的兴趣,体验歌舞活动的快乐,并能大
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初步表现歌表演--《小猫咪》。
3、运用象征性的语言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歌幼6家6儿童
表演。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让幼儿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
物质准备:猫尾巴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律动《猫走》进场,要求幼儿按节拍走。
(一) 师:小猫咪,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块儿到外面玩好吗?(播放歌曲)
(二)复习歌曲――《小猫咪》
要求:坐姿正确,用最好听得声音来唱。
(三)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师:有一群可爱的小猫咪,和妈妈在一起,生活过得非常快乐,小猫咪一
天天长大了,本领也越来越大了。
有一天,猫妈妈带着小猫咪捉老鼠,小猫咪
捉了很多很多的老鼠,小猫咪高兴极了,妈妈看见小猫咪长大了,也很高兴,
就跳起舞来了。
(四)学习歌表演:
1、师随音乐边念儿歌边示范歌表演:
师:"摸摸胡须,轻轻跳,翘翘尾巴,扭呀扭呀扭,喵呜,喵呜,喵呜,喵
呜叫--。
(儿歌内容和动作说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