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篇1活动目标: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一、声音游戏。

1、在音乐《火车开啦》中,和幼儿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说说:到站时,听到了什么声音?火车开动时是什么声音?说出哪个声音长(短)?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

如:。

(小小猫;喵-小狗:汪汪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小羊:咩-咩-小鸡:叽叽叽叽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并模仿,知道谁的声音长(短)?(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4---5人)二、肢体游戏。

1、听音乐《有趣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音效,让幼儿说出听到了哪些声音,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

如:拍手、踏脚、摇头-----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

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

开火车出教室,去寻找外面不一样的声音。

奥尔夫教案中班100篇

奥尔夫教案中班100篇

奥尔夫教案中班100篇这是奥尔夫教案中班100篇,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进行曲教案反思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

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活动目标:1、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感受两断音乐特征的明显不同,并用动作表示。

2、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动作,调整好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活动准备:1、手偶动物。

2、音乐。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

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2、教师运用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

三、逐步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1、欣赏A(A)段音乐了解音乐坚定行进感。

并创编小丑出场的动作。

2、欣赏A(B)段音乐的跳跃递进感,并启发幼儿创编四个小动物的造型,在每一乐句的第一拍做出造型并保持不动。

3、欣赏B段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笑弯了腰的动态以表示B段乐句连续下行。

4、再现A段音乐,动作同上。

四、完整的听音乐做游戏。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在老师提出控制要求后,完整游戏若干次。

活动反思:音乐主要是感情艺术,音乐总是以它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等来表达人们的心声:或者隐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者师法一种温馨的心曲,或寄托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

进行曲是用行进步伐的节奏写成的乐曲,一种进行曲是供队伍行进时奏唱的,以统一的步伐、是鼓舞人心的。

第2篇、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懒惰虫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复习并巩固固定节奏。

2.音乐游戏:以律动、身体节奏等方式带入歌曲《懒惰虫》。

活动准备:歌曲《懒惰虫》,节奏卡片活动过程:1.固定节奏问答(1)教师先排出一组节奏,再帮助幼儿排另一组有所变化的节奏。

(2)先引导幼儿如何将名字与卡片节奏结合在一起。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21篇)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21篇)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21篇〕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21篇〕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设计意图:《小星星》这个音乐活动简单又富有兴趣,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对小星星这首歌曲已经耳熟能唱,通过猜测、讨论,倾听,使幼儿更好地熟悉歌曲节奏。

在幼儿已有经历的根底上,我们通过巧妙提问,运用幼儿熟悉的奥尔夫音乐教具,让幼儿在游戏中从听觉感知节奏型,乐于用好听的声音和节奏去进展伴奏,感受声音的奇特。

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尝试制造简单的声音效果在增加幼儿乐趣的同时,使其对节奏的表现才能和创造才能得到开展。

活动目的:1、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理解儿歌的含义。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气氛。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分析^p活动重点: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难点: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活动准备:经历准备:熟悉歌曲《小星星》物质准备:1、串铃假设干,三角铁假设干2、黑色夜空,星星假设干活动过程:一、星星舞会1、老师出示黑色的夜空,讲述夜空孤单的故事2、出示一颗星星在黑色的夜空和夜空对话,决定请出星星家族举办星星舞会,让夜空不再孤单二、星星舞会筹备可是缺少音乐伴奏,介绍今天使用的奥尔夫乐器:三角铁和串铃,请他们来为我们的音乐进展伴奏三、练习舞会节奏1、那么怎么练?看老师想了一个方法,把舞会的节奏画下来了,小朋友请看× × ︳× × ︳× × ︳× - ‖2、集体拍手一起练习节奏;3、师敲三角铁,幼儿拍手,完毕局部加上串铃动作;4、出示图谱,师敲三角铁,请个别幼儿摇铃配合;三、合作表演小星星说小朋友敲出的节奏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吧1、老师和幼儿集体合作用音乐加伴奏(师用三角铁,幼儿用串铃)2、老师觉得串铃的声音很好听,也想试一试,和小朋友交换下伴奏3、舞会正式开场,请所有幼儿随音乐合作伴奏表演4、舞会真热闹,星星们可开心了,还想在跳一会,你们还可以再给它们伴奏吗?幼儿交换乐器随音乐伴奏。

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五篇

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五篇

【导语】奥尔夫的⾳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法,呈现⼀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化。

奥尔夫⾳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个标准的⽰范课程,他⿎励⼈们依照本国的⽂化,将他的⾳乐理念融⼊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作者提供了⼀个⽆限发展的空间。

下⾯是⽆忧考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幼⼉园中班奥尔夫⾳乐教案:过端午 活动⽬标: 1、通过图⽚和教师的讲述,让幼⼉感受民风民俗,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2、在律动中感应拍⼦与节奏。

活动准备: 挂图、铃⿎、圆舞板 活动过程: ⼀、故事引导 师:端午节快要到了,龙⾈爷爷好⾼兴!原来,⼜要举办划龙⾈⽐赛了。

今年刚出⽣了⼀只⼩⽼⿏,却不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 1、请幼⼉说⼀说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家⾥⼈都会做什么。

2、教师出⽰挂图补充,介绍传统的民俗活动:包粽⼦、做⾹包、划龙⾈、挂菖蒲、挂艾草、喝黄雄酒等。

⼆、语词律动 师:让我们来听⼀听,划龙⾈⽐赛的时候,要做什么呢? 1.教师念⼉谣语词,通过肢体拍打出拍⼦。

2.播放CD,幼⼉模仿⽼师念语词做拍⼦练习,间奏部分划船。

3.教师以过端午节的⼉歌节奏,在⿊板上画短短长,幼⼉念语词,教师画。

4.幼⼉拍⼿练习短短长,并念出短短长的节奏。

5.边念⼉歌,边拍出⿊板上的节奏线。

三、乐器演奏 师:我们的划龙⾈⽐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有两种不同的龙⾈,⼀种是圆舞板龙⾈,⼀种是铃⿎龙⾈哦! 1.圆舞板龙⾈ 师:我们先来划划我们的圆舞板龙⾈吧! 请幼⼉敲奏圆舞板并念⼉歌。

语词部分敲节奏,间奏部分划船。

2.铃⿎龙⾈ 师:圆舞板龙⾈⽐赛完,该到铃⿎龙⾈啦! 请幼⼉拿好铃⿎后站在蓝⾊线上,排成⼀条长长的龙⾈。

播放⾳乐,踏步前进,念⼉谣敲出节奏,间奏时划船动作。

【篇⼆】幼⼉园中班奥尔夫⾳乐教案:⼩⽑⼱ 活动⽬标: 1.初步理解歌词,感应休⽌符的特点并引导幼⼉学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11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11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山草香整理了11篇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一活动过程:一、进入活动室。

音乐《呼噜呼噜清洁歌》师:跟着老师来跳个舞吧!二、故事引入,出示小花猫图片师:咦!这是谁呀?(出示小花猫)河马医生送给小花猫一瓶神奇的沐浴乳,小花猫每天都用它来洗澡,现在爱洗澡的小花猫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而且也变爱清洁讲卫生啦!三、欣赏乐曲,了解曲式。

1、欣赏乐曲,教师手指图谱,引导幼儿了解曲式。

2、引导幼儿知道本首曲子的曲式是ABABA的形式。

3、欣赏A段,感受A段有什么感觉?4、欣赏B段,感受B段又有什么感觉?5、感受颤音以及用肢体表现颤音。

四、观察图片,模仿、创编洗澡动作1、欣赏音乐,教师依据乐句出示图片2、模仿并创编动作A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B 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3、暖身操A 段:拍的感应(肢体各部位做各种洗澡的动作)B段:颤音感应(肢体不同部位抖动)五、洗澡时间1、请幼儿拿洗澡工具,围成大浴缸2、商量道具乐器(洗澡用品)的合理使用3、铃鼓A段舀水:拍的感应(铃鼓当脸盆舀水,不同方位)B段洒水:颤音感应(铃鼓举高摇晃洒水)4、刺刺球、水袖A段:拍的感应(刺刺球在身上擦)B段:颤音感应(大面积用力擦)5、创意想象还有什么乐器或道具可以拿来当作洗澡工具请学生发明,并配合音乐设计动作六、伴奏老师翻拍《创意游戏节奏卡》,学生手持不同乐器作敲奏A段:顽固伴奏(敲奏四拍顽固伴奏型)B段:交换乐器(乐器互相交换)活动目标:1、熟悉音乐旋律,通过图谱、肢体动作、道具来感应乐曲曲式,理解颤音的特点。

2、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洗澡动作,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乐曲图谱,A、B段字卡,小花猫洗澡图片5张,CD碟。

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精选6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1、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活动难点: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活动准备: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六:活动过程:㈠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举行了元旦汇演,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呀?那你们知道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㈡出示图谱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

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X XX︱X XX︱X XX︱X XX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

他今天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X X ︱X X ︱XX XX︱XX XX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X — ︱~~~︱X X︱X X1、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五篇

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五篇

【导语】奥尔夫的⾳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法,呈现⼀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化。

奥尔夫⾳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个标准的⽰范课程,他⿎励⼈们依照本国的⽂化,将他的⾳乐理念融⼊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作者提供了⼀个⽆限发展的空间。

下⾯是⽆忧考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幼⼉园中班奥尔夫⾳乐教案:过端午 活动⽬标: 1、通过图⽚和教师的讲述,让幼⼉感受民风民俗,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2、在律动中感应拍⼦与节奏。

活动准备: 挂图、铃⿎、圆舞板 活动过程: ⼀、故事引导 师:端午节快要到了,龙⾈爷爷好⾼兴!原来,⼜要举办划龙⾈⽐赛了。

今年刚出⽣了⼀只⼩⽼⿏,却不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 1、请幼⼉说⼀说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家⾥⼈都会做什么。

2、教师出⽰挂图补充,介绍传统的民俗活动:包粽⼦、做⾹包、划龙⾈、挂菖蒲、挂艾草、喝黄雄酒等。

⼆、语词律动 师:让我们来听⼀听,划龙⾈⽐赛的时候,要做什么呢? 1.教师念⼉谣语词,通过肢体拍打出拍⼦。

2.播放CD,幼⼉模仿⽼师念语词做拍⼦练习,间奏部分划船。

3.教师以过端午节的⼉歌节奏,在⿊板上画短短长,幼⼉念语词,教师画。

4.幼⼉拍⼿练习短短长,并念出短短长的节奏。

5.边念⼉歌,边拍出⿊板上的节奏线。

三、乐器演奏 师:我们的划龙⾈⽐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有两种不同的龙⾈,⼀种是圆舞板龙⾈,⼀种是铃⿎龙⾈哦! 1.圆舞板龙⾈ 师:我们先来划划我们的圆舞板龙⾈吧! 请幼⼉敲奏圆舞板并念⼉歌。

语词部分敲节奏,间奏部分划船。

2.铃⿎龙⾈ 师:圆舞板龙⾈⽐赛完,该到铃⿎龙⾈啦! 请幼⼉拿好铃⿎后站在蓝⾊线上,排成⼀条长长的龙⾈。

播放⾳乐,踏步前进,念⼉谣敲出节奏,间奏时划船动作。

【篇⼆】幼⼉园中班奥尔夫⾳乐教案:⼩⽑⼱ 活动⽬标: 1.初步理解歌词,感应休⽌符的特点并引导幼⼉学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最新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最新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最新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一活动过程:一、进入活动室。

音乐《呼噜呼噜清洁歌》师:跟着老师来跳个舞吧!二、故事引入,出示小花猫图片师:咦!这是谁呀?(出示小花猫)河马医生送给小花猫一瓶神奇的沐浴乳,小花猫每天都用它来洗澡,现在爱洗澡的小花猫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而且也变爱清洁讲卫生啦!三、欣赏乐曲,了解曲式。

1、欣赏乐曲,教师手指图谱,引导幼儿了解曲式。

2、引导幼儿知道本首曲子的曲式是ABABA的形式。

3、欣赏A段,感受A段有什么感觉?4、欣赏B段,感受B段又有什么感觉?5、感受颤音以及用肢体表现颤音。

四、观察图片,模仿、创编洗澡动作1、欣赏音乐,教师依据乐句出示图片2、模仿并创编动作A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B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3、暖身操A段:拍的感应(肢体各部位做各种洗澡的动作)B段:颤音感应(肢体不同部位抖动)五、洗澡时间1、请幼儿拿洗澡工具,围成大浴缸2、商量道具乐器(洗澡用品)的合理使用3、铃鼓A段舀水:拍的感应(铃鼓当脸盆舀水,不同方位)B段洒水:颤音感应(铃鼓举高摇晃洒水)4、刺刺球、水袖A段:拍的感应(刺刺球在身上擦)B段:颤音感应(大面积用力擦)5、创意想象还有什么乐器或道具可以拿来当作洗澡工具请学生发明,并配合音乐设计动作六、伴奏老师翻拍《创意游戏节奏卡》,学生手持不同乐器作敲奏A段:顽固伴奏(敲奏四拍顽固伴奏型)B段:交换乐器(乐器互相交换)活动目标:1、熟悉音乐旋律,通过图谱、肢体动作、道具来感应乐曲曲式,理解颤音的特点。

2、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洗澡动作,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乐曲图谱,A、B段字卡,小花猫洗澡图片5张,CD碟。

2、道具:铃鼓、木鱼(各分成幼儿人数的一半),小软球、水袖、沙球、小方巾(用篮子装着、人手一份)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鞋匠之舞》
文章来自3 e d u 教育网
活动目的:
1.通过元素性的节奏/律动/游戏等体会角色游戏的乐趣。

2.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活动准备:
道具(鞋匠的包);音乐《鞋匠之舞》、《玩具兵进行曲》;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1.律动《玩具兵进行曲》A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行进。

例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

体会运用身体乐器的乐趣。

B教师提醒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玩具,边表演边行进。

2.欣赏音乐《鞋匠之舞》,老师模仿鞋匠,跟音乐节奏做缝和捶的动作。

3.引导幼儿画图并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A-B-B’。

看图示跟音乐做动作,体会A 缝的动作及节奏;体会B和B’的节奏区别。

4. 幼儿扮演鞋匠练习动作,启发幼儿在捶的动作时的创编,例如:不同方位的捶。

5.分角色游戏:一半的幼儿扮演鞋匠,一半的幼儿扮演顾客。

提出要求,鞋匠要利用各种语言或方法招揽顾客。

顾客在A 时找鞋匠修鞋,B时伸出脚,跟着音乐节拍做出得意或满意或不满意的表情。

一个乐句结束时换脚。

B’结束要付钱。

第二次A 开始再换一位鞋匠修鞋。

6.小朋友交换角色,创编不同的修鞋方法,再次游戏。

7.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活动小结。

8.听音乐开火车律动,离开活动室。

文章来自3 e d u 教育网【温馨提示】本文[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鞋匠之舞》]
由网友共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技术及版权问题。

使用本文导致的任何法
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

如果有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