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滤层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一、引言反滤层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胶体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反滤层的定义与分类反滤层是一种位于滤料层之上的一层材料,其孔隙度比滤料层小,用于阻止较小颗粒物质通过滤料层。

根据材料的不同,反滤层可以分为纤维反滤层、颗粒反滤层和膜反滤层等。

三、纤维反滤层的工作原理纤维反滤层是由纤维材料构成的,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捕集:水通过纤维反滤层时,较小的颗粒物质会被纤维表面的电荷吸附住,如静电吸附。

2. 拦截:纤维反滤层的孔隙度较小,可以阻止较大颗粒物质通过,从而实现对悬浮颗粒物的拦截。

3. 桥接:纤维之间的交错排列形成了一种桥接作用,增加了纤维反滤层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四、颗粒反滤层的工作原理颗粒反滤层是由颗粒状材料构成的,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捕集:颗粒反滤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住颗粒物质。

2. 拦截:颗粒反滤层的颗粒间距较小,可以阻止较大颗粒物质通过,实现对悬浮颗粒物的拦截。

3. 淤积:颗粒反滤层上的颗粒物质逐渐积累,形成一层淤积层,进一步增加了对颗粒物质的拦截效果。

五、膜反滤层的工作原理膜反滤层是由膜状材料构成的,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空隙排除:膜反滤层的孔隙度非常小,可以阻止几乎所有的颗粒物质通过,实现对悬浮颗粒物的完全拦截。

2. 分离:膜反滤层通过选择性渗透,将水中的溶解物质和纳米级颗粒物质分离出来,实现对胶体物质的去除。

3. 清洗:随着时间的推移,膜反滤层上会积累一定量的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以保证其正常的工作效果。

六、反滤层的应用反滤层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包括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等。

其优点包括去除效果好、操作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等。

七、结论反滤层作为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具有多种类型和工作原理。

纤维反滤层通过捕集、拦截和桥接实现对悬浮颗粒物的去除;颗粒反滤层通过捕集、拦截和淤积实现对悬浮颗粒物的去除;膜反滤层通过空隙排除、分离和清洗实现对悬浮颗粒物和胶体物质的去除。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一、引言反滤层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它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物、微生物和有机物等杂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反滤层的定义与分类反滤层是一种多孔性材料,通常由石英砂、活性炭、陶瓷颗粒等组成。

根据其结构和用途的不同,反滤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砂滤层:由石英砂组成,用于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

2. 活性炭层:由活性炭颗粒组成,用于去除有机物和异味。

3. 陶瓷滤层:由陶瓷颗粒组成,用于去除微生物和细菌。

三、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反滤层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过滤、吸附和生物降解等过程。

1. 过滤:当水流经过反滤层时,由于反滤层的多孔性结构,大部份悬浮物和颗粒杂质会被滤除。

这是由于反滤层的孔隙大小和分布能够限制颗粒的通过,从而实现了固体的分离。

2. 吸附:反滤层中的活性炭颗粒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这是由于活性炭颗粒的表面具有大量的微孔和介孔结构,能够提供更大的吸附表面积。

当水流经过反滤层时,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会被吸附到活性炭颗粒的表面上,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3. 生物降解:陶瓷滤层中的陶瓷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能够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

这是由于陶瓷颗粒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微生物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当水流经过反滤层时,微生物和细菌会被陶瓷颗粒吸附并降解,从而实现了去除的效果。

四、反滤层的应用反滤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中,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游泳池水处理等。

1. 饮用水处理:反滤层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口感。

常见的饮用水处理系统中常采用砂滤层和活性炭层的组合,以达到理想的净水效果。

2. 工业废水处理:反滤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配置反滤层的材料和结构,可以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降低废水的污染程度,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关于反滤层几个问题

关于反滤层几个问题

关于反滤层的几个问题1、反滤层的设计与施工1.1反滤层的用途反滤层是排水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滤土排水,防止渗流逸出处遭受渗透破坏以及渗流造成的表面水流冲刷。

对有承压水的地层还起压重作用。

1.2对反滤层的要求1.2.1透水性应大于被保护土,并能将渗透水流通畅排出;1.2.2使被保护的土层不发生渗透变形;1.2.3不致被细颗粒淤塞失效;2、反滤层的类型划分反滤层类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合理地确定反滤层数,因此只分两种类型。

2.1 Ⅰ型反滤:包括Ⅰa和Ⅰb型。

其特点是反滤层位于被保护土层的下部,渗流方向主要由上向下如褥垫排水。

2.2 Ⅱ型反滤:包括Ⅱa和Ⅱb型。

其特点是反滤层位于被保护土层的上部,渗流方向主要由下向上,如减压沟的反滤层。

渗流方向近乎水平或倾斜向,反滤层近乎垂直或倾斜向的情况,属于过渡型,如减压井、贴坡反滤等,可归为Ⅰ型。

3、反滤层的设计内容反滤层的设计可分为保护无粘性土和保护粘性土两大类,设计内容有:3.1确定反滤层的类型;3.2根据滤土准则,确定反滤层的级配或选择土工织物产品。

并据以选择宜于作反滤层的天然料场或确定人工筛选的任务。

3.3对砂砾反滤料确定反滤层的厚度和层数;3.4鉴定反滤料的透水性,对土工织物反滤层还应鉴定淤堵性;3.5有纵向渗流时,鉴定沿反滤层和被保护土层接触面的冲刷稳定性。

4、砂砾料反滤层的设计与施工4.1反滤料的选择对于被保护土的第一层反滤料,建议用下列方法确定:D 15/d85≤4~5D 15/d15≥5式中:D15为过筛重量占15%时的反滤料粒径,d85为过筛重量占85%时的被保护土的颗粒直径;d15为过筛重量占15%时的被保护土的颗粒粒径。

当选择第二、三层反滤料时,可同样按以上方法确定。

但选择第二层反滤时第一层反滤为被保护土,选择第三层反滤时第二层反滤为被保护土。

对以下情况,建议作某些简化后仍可以用上述方法初步选择反滤料,然后再通过试验确定。

(1)对不均匀系数η较大的被保护土,可取η≤5~8的细粒部分的d85为计算粒径。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一、简介反滤层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重要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家庭用水领域。

它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杂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和透明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参数。

二、工作原理反滤层是一种多层结构的过滤介质,通常由石英砂、活性炭、陶瓷颗粒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水经过预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物、泥沙等杂质,以减少对反滤层的污染。

2. 过滤:水从上至下通过反滤层,其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会被滤料截留在滤层中,从而净化水质。

滤料的粒径大小决定了过滤效果,通常按照从上到下由粗到细的顺序排列。

3. 吸附:活性炭作为反滤层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它能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异味物质和部分重金属离子等,提高水质的口感和安全性。

4. 生物降解:反滤层中的陶瓷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等有害物质。

5. 清洗与再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滤层会逐渐被污染,降低过滤效果。

因此,定期进行清洗和再生是必要的。

清洗过程通常包括反冲洗、化学清洗和高温蒸汽消毒等步骤,以恢复滤料的过滤性能。

三、关键参数在选择和使用反滤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参数:1. 滤料种类和粒径:不同的水质和处理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滤料种类和粒径。

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活性炭、陶瓷颗粒等。

2. 反滤层厚度:反滤层的厚度决定了其处理水量和过滤效果。

一般情况下,厚度越大,处理水量越大,但也会增加反滤层的阻力。

3. 过滤速度:过滤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反滤层的水量。

过高的过滤速度会导致滤料颗粒被冲刷走,影响过滤效果;过低的过滤速度则会降低处理水量。

4. 清洗周期:反滤层的清洗周期取决于水质和使用情况。

清洗周期过长会导致滤料堵塞,清洗周期过短则会增加维护成本。

5. 滤层床层高度:滤层床层高度决定了水在滤层中停留的时间,影响过滤效果。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一、引言反滤层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它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有机物等杂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反滤层的定义反滤层是指一种位于滤料层上方的一层材料,其孔隙结构与滤料相反。

它可以防止滤料颗粒的深入渗透,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和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

三、反滤层的构成反滤层通常由多种材料组成,包括纤维素、矿物质和合成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孔隙结构:反滤层具有较小的孔隙尺寸,可以阻止滤料颗粒的穿透,同时允许水分子的通过。

2. 表面电荷:反滤层表面通常带有负电荷,可以吸附带有正电荷的微生物和有机物。

3. 抗生物污染:反滤层的材料具有抗生物污染的特性,可以减少滤料层的生物附着。

四、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物理过滤和化学吸附两个方面。

1. 物理过滤反滤层通过其较小的孔隙尺寸,阻止滤料颗粒的穿透。

当水通过反滤层时,悬浮物、微生物和有机物等杂质会被截留在反滤层上方,从而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此外,反滤层还可以防止滤料层的颗粒溢出,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

2. 化学吸附反滤层表面通常带有负电荷,可以吸附带有正电荷的微生物和有机物。

这种吸附作用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同时,反滤层的材料具有抗生物污染的特性,可以减少滤料层的生物附着,保持滤料的清洁度。

五、反滤层的应用反滤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是在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净化过程中。

它可以用于以下场景:1. 饮用水处理厂:反滤层被用于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悬浮物等杂质,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2. 工业用水处理:反滤层可以去除工业用水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保护工业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游泳池水处理:反滤层可以去除游泳池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保持水质清澈透明。

六、反滤层的优势反滤层相比传统滤料层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过滤:反滤层的孔隙结构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微生物和有机物等杂质,提高过滤效果。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一、引言反滤层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重要设备,它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微生物等杂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反滤层的定义和分类反滤层是由一层细小颗粒物质组成的过滤介质,通常由石英砂、活性炭、陶瓷颗粒等材料构成。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反滤层可以分为砂滤层、活性炭滤层、陶瓷滤层等多种类型。

三、反滤层的工作原理1. 筛选作用反滤层的第一个作用是筛选,它能够阻止较大颗粒物质通过,如悬浮物、泥沙等。

当水通过反滤层时,这些较大的颗粒物质会被滤层截留在表面或内部,从而实现初步的净化。

2. 吸附作用反滤层中的活性炭等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会与活性炭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被吸附在滤层上,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 生物降解作用反滤层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水中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源,进行生物降解。

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提高水质的安全性。

4. 溶解作用反滤层中的一些溶解性物质可以与水中的溶解物发生反应,从而改变水的化学性质。

例如,反滤层中的氢氧化铁可以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从而将重金属离子从水中去除。

四、反滤层的应用1. 饮用水处理反滤层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领域。

通过筛选、吸附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反滤层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2.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通过反滤层的吸附和溶解作用,可以将这些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3. 游泳池水处理游泳池水中常常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通过反滤层的生物降解作用,可以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和卫生。

4. 农业灌溉水处理反滤层可以去除灌溉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减少灌溉水对农作物的污染,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

五、反滤层的维护和管理为了保证反滤层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一、引言反滤层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胶体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包括反滤层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工作机理。

二、反滤层的定义和分类1. 反滤层的定义反滤层是一种位于滤料层上方的较细的颗粒层,其孔隙度较大,可以阻止滤料颗粒的下渗,同时允许水通过。

反滤层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细小颗粒和胶体物质。

2. 反滤层的分类根据反滤层的材料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砂石反滤层:由细砂、石英砂等颗粒构成,常用于水处理厂的过滤设备中。

- 活性炭反滤层:由活性炭颗粒构成,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离子。

- 高分子反滤层:由聚合物颗粒构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去除有机物和胶体物质。

- 陶瓷反滤层:由陶瓷颗粒构成,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抗污染能力,适用于高浊度水的处理。

三、反滤层的结构反滤层通常由多层不同粒径的颗粒组成,上层颗粒较细,下层颗粒较粗。

这种结构有利于形成梯度过滤效应,即较细的颗粒可以阻止较大的颗粒下渗,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四、反滤层的工作机理反滤层的工作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梯度过滤效应:由于反滤层的多层结构,上层颗粒较细,下层颗粒较粗,水通过反滤层时会逐渐被过滤掉其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胶体物质。

较大的颗粒会被上层的细颗粒阻止,只有较小的颗粒能够通过反滤层。

2. 拦截效应:反滤层的颗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孔隙度,水通过这些孔隙时会发生拦截效应,即颗粒之间的间隙会拦截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3. 吸附效应:某些反滤层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例如活性炭反滤层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离子。

当水通过反滤层时,这些有害物质会被吸附在颗粒表面,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4. 生物降解效应:一些特殊的反滤层材料具有生物降解能力,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五、反滤层的应用反滤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饮用水处理:反滤层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胶体物质,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口感,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

反滤层工作原理一、背景介绍在水处理领域,反滤层是一种常用的过滤材料,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有机物等杂质。

了解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对于有效地运用和维护水处理系统至关重要。

二、反滤层的定义和组成反滤层是指位于过滤介质顶部的一层颗粒物,通常由石英砂、石英砾石和活性炭等材料构成。

它的粒径比过滤介质小,目的是阻挠过滤介质颗粒的混入和冲刷。

三、工作原理反滤层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在水处理系统中,水首先经过预处理过程,如混凝、沉淀和调节pH值等,以去除大部份悬浮物和颗粒物。

2. 进水经过预处理的水进入滤料层,通过滤料层的孔隙和间隙,水中的溶解物质和颗粒物会逐渐被滤料吸附和截留。

3. 反滤层的作用反滤层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防止过滤介质的颗粒物进入出水中,从而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反滤层的颗粒物粒径比过滤介质小,可以有效地阻挠颗粒物的混入。

4. 水分布水通过反滤层后,会进入过滤介质层。

在此过程中,反滤层起到了均匀分布水流的作用,使水能够均匀地通过过滤介质,提高过滤效果。

5. 过滤介质的作用过滤介质是实际起到过滤作用的部份,它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有机物等杂质。

过滤介质的粒径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石英砂或者其他材料。

6. 出水经过过滤介质的过滤作用,水中的杂质被截留在过滤介质中,而清洁的水则通过出水管道排出。

此时,反滤层起到了防止过滤介质颗粒物混入出水中的作用。

7. 反冲洗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滤介质会逐渐被杂质阻塞,影响过滤效果。

为了保持过滤效率,需要定期进行反冲洗操作。

反冲洗时,通过向过滤介质施加逆向水流,将阻塞的颗粒物冲刷出去,恢复过滤介质的清洁状态。

四、反滤层的优势反滤层在水处理系统中具有以下优势:1. 保护过滤介质:反滤层阻挠了过滤介质颗粒物的混入,延长了过滤介质的使用寿命。

2. 提高过滤效果:反滤层的存在使水能够均匀地通过过滤介质,提高了过滤效果。

3. 方便维护:反滤层可以通过定期的反冲洗操作清洁,维护起来相对简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反滤层的几个问题
1、反滤层的设计与施工
1.1反滤层的用途
反滤层是排水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滤土排水,防止渗流逸出处遭受渗透破坏以及渗流造成的表面水流冲刷。

对有承压水的地层还起压重作
用。

1.2对反滤层的要求
1.2.1透水性应大于被保护土,并能将渗透水流通畅排出;
1.2.2使被保护的土层不发生渗透变形;
1.2.3不致被细颗粒淤塞失效;
2、反滤层的类型
划分反滤层类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合理地确定反滤层数,因此只分两种类型。

2.1 Ⅰ型反滤:包括Ⅰa和Ⅰb型。

其特点是反滤层位于被保护土层的下
部,渗流方向主要由上向下如褥垫排水。

2.2 Ⅱ型反滤:包括Ⅱa和Ⅱb型。

其特点是反滤层位于被保护土层的上
部,渗流方向主要由下向上,如减压沟的反滤层。

渗流方向近乎水平或倾斜向,反滤层近乎垂直或倾斜向的情况,属于过渡型,如减压井、贴坡反滤等,可归为Ⅰ型。

3、反滤层的设计内容
反滤层的设计可分为保护无粘性土和保护粘性土两大类,设计内容有:
3.1确定反滤层的类型;
3.2根据滤土准则,确定反滤层的级配或选择土工织物产品。

并据以选择
宜于作反滤层的天然料场或确定人工筛选的任务。

3.3对砂砾反滤料确定反滤层的厚度和层数;
3.4鉴定反滤料的透水性,对土工织物反滤层还应鉴定淤堵性;
3.5有纵向渗流时,鉴定沿反滤层和被保护土层接触面的冲刷稳定性。

4、砂砾料反滤层的设计与施工
4.1反滤料的选择
对于被保护土的第一层反滤料,建议用下列方法确定:
D 15/d
85
≤4~5
D 15/d
15
≥5
式中:D
15
为过筛重量占15%时的反滤料粒径,d85为过筛重量占85%时的被保护土的颗粒直径;d15为过筛重量占15%时的被保护土的颗粒粒径。

当选择第二、三层反滤料时,可同样按以上方法确定。

但选择第二层反滤时第一层反滤为被保护土,选择第三层反滤时第二层反滤为被保护土。

对以下情况,建议作某些简化后仍可以用上述方法初步选择反滤料,然后再通过试验确定。

(1)对不均匀系数η较大的被保护土,可取η≤5~8的细粒部分的d
85

计算粒径。

对不连续级配土,应取级配曲线平段以下(一般是1~5毫米以下)
的粒组的d
85。

(2)对不均匀系数η>5~8的砂砾石作为第一层反滤时:①选用小于5毫
米以下的细粒部分的D
15
作为计算粒径;②要求大于5毫米的砾石含量应≤60%。

(3)不能用上述方法确定的反滤料应通过反滤试验确定。

4.2反滤层厚度的确定
反滤层的厚度应根据反滤料的级配、料源、用途、施工方法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水平反滤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30cm,垂直或倾斜反滤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50cm。

采用推土机平料时,最小水平宽度宜不小于3.0m。

4.3施工要求
反滤料应具有要求的级配,且小于0.1毫米的颗粒含量不大于5%,并有要求的透水性。

质地应致密坚硬,具有高度的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风化料一般不能用作反滤料,如必须应用时应进行充分论证。

反滤料宜尽量利用天然砂砾料筛选,在缺乏天然砂砾料时,也可以采用人工砂石料,但应选用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强的母岩轧制。

铺反滤层前应采用挖除法将基面整平,对个别低洼处采用与基面相同的土料或第一层反滤料进行填平。

铺筑时应由底部向上逐层铺设,并保证层次清
楚,互不混杂,不得从高出顺坡倾倒,以免发生填筑分离。

对反滤层必须进
行压实,在施工中应防止雨水冲泥等污染反滤料。

5、土工织物反滤层的设计
由于土工织物具有良好的过滤性和透水性,比传统的砂砾反滤料有很多优点,因此在反滤排水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5.1.设计考虑
5.1.1滤土准则
为保证被保护土的颗粒不被渗流带出土工织物,应满足:
粗粒土: O
95
≤d85
粘粒土: O
95
≤210μm
式中:O
95
为筛余率95%时的土工织物孔径;d85为过筛重量占85%时的被保护土的颗粒直径。

5.1.2渗透准则
为保证渗流能够畅通地通过土工织物,应满足:O
90>d
15 、
k
g
>10k
s
式中:O
90
为筛余率90%时的土工织物孔径;d15为过筛重量占15%时的被保护
土的颗粒直径;k
g 为土工织物的渗透系数;k
s
为被保护土的渗透系数。

5.1.3防淤堵准则(梯度比准则)
为防止土工织物被淤堵,应满足:GR〈3
式中:GR为梯度比,应通过梯度比试验确定。

5.1.4透水料的粒径、尺寸应满足畅通排水的条件。

5.2.料和施工要点
5.2.1土工织物滤层必须和透水料一起使用才能形成反滤排水体。

透水料
应不带尖角,以免顶破土工织物,透水料的粒径和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2.2铺设前应对土工织物进行质量复检,如材质是否均匀,强度、渗透
和抗淤堵性能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2.3铺设时应避免土工织物折叠、打皱等。

幅间搭接宜采用专用设备缝
合,搭接宽度不小于5cm。

5.2.4铺设时应避免土工织物破损,一旦发现,应予剔除废弃,不得使用。

同时还应避免泥土或杂物弄赃土工织物,以免影响渗透效果。

5.2.5土工织物应得到有效保护,施工时防止被阳光长时间照射,以防老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