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渗流与稳定
有限元法在土石坝渗流稳定分析中的运用

桂五水库大坝经数次加高培厚筑 分 析 。
E M中提取 的流 域河 网水 系 高精度 D E M前提下 , 数字地表水 系和排 坦的区域 ,如果数据精度无法提供真 使得从 D E M 自动 提取 出 实存在的细微高程差别 ,就无法生成 和实际情况有些差别 。本文所取的最 涝分 区可 以通过基 于 D 合理的数字河 网。 为此 , 选取较高精度 小水道长度 阀值略大于经验值 ,是由 来 ,但存在河道局部偏移及河 网失 真等 需要进行 局部修正 。在 D E M数 字 的 1: 5 0 0 0 D E M 作为数据 源 , 基本可 研究 区的特点所决定的 ,由于地势平 问题 ,
薮 科技推广与应用】 l
有限元法在土石= l [ 贝 滢流稳定分析巾响运用
王
引 言
鑫 赵 才全 梁
军
一
、
水库 大坝渗流稳定 进行 计算分析 , 为 成 , 因当时施工工艺条 件差 等原因 , 坝 身 和走 访有关人员 ,得知大坝渗流性态 现 状存 在以下 问题 : ( 1 ) 大坝坝 体 内埋 设 的测压 管 已堵
元法在土石坝渗流分析 中得到 了广泛 坝 干渠 输水 箱涵 ,断面 为 2 . 2 5 m× 可能性和产生渗流破坏 的可能 ,选择对
. 2 5 m( 长 ×宽 ) 。 应用 ,此种方法可以计算非稳定渗流 2 和较 复杂 的渗流问题。本文拟采用有 限元软 件 ( A u t o B A N K) 对淮 安市桂 五 三、 大坝渗流性态现状分析
一
四、 大坝渗流稳定计算
为了对桂 五水 库现状大坝渗流安全
2 . 5 ,戗台内有清水 进行评价 , 根据水位情况 , 考虑其遭遇 的 定设备 , 且费 时较长。近年来 , 有限 上下坡 比均为 1: 1 / 3 坝高水位 、 正常蓄水位 、 设计水 位 、 水 位降落期水位下的大坝渗流稳定性进 行
《水工建筑物》第四章:土石坝的剖面设计构造、筑坝材料、渗流及稳定分析、裂缝控制及地基处理等基础知识

第四章 土石坝
土石坝
第一节 概述
一、 土石坝及其优缺点 土石坝是土坝与堆石坝的总称。
土坝:土和砂砾石为主; 堆石坝: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 土石混合坝:上述材料按一定的比例选择。 利用坝址附近的土石料填筑而成的挡水建筑物。又称 “当地材料坝”。
坝型 土石坝 重力坝 拱坝 支墩坝 总计
各坝型数量的比价
天生桥一级
小浪底
土石坝
枢纽名称 糯扎渡 瀑布沟 苗家坝 三板溪 洪家渡
建成或在建的大型土石坝
省份 云南 四川 甘肃 贵州 贵州
河流 澜沧江 大渡河 白龙江 清水江 六冲河
坝型 最大坝高(m)
心墙堆石坝
258
心墙堆石坝 186(2009)
面板堆石坝
111
面板堆石坝 185.5 (2006)
面板堆石坝 179.5 (2004)
②为最大风雍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e 0.036 v f 2 D cos
2gH
vf——风速;D——库面吹程;H——库前水深; α——风向与坝轴线法向方向夹角。
土石坝
土石坝
③安全超高A按坝的级别和运用情况根据下表确定(单位:m)
坝的级别
1
2
3 4、5
正常(设计、正常蓄 水位)
1.5
1.0
0.7
坝顶高程
静水位
风雍水面
1:m
R——波浪爬高;e——风雍高度;A——安全加高
土石坝
坝顶高程计算时应注意: ①《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中规定波浪爬高R按不规则波
进行计算: 计算出平均爬高Rm后,再根据爬高统计分布与平均 爬高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 设计爬高按工程等级确定——对I、II、III级土石 坝,取累积频率为1%的爬高值,对IV、V级土石坝, 取累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
渗流稳定计算

赤峰市红山区城郊乡防洪工程5.6稳定计算5.6.1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1)渗流分析的目的(1)确定堤身浸润线及下游逸出点位置,以便核算堤坡稳定。
(2)估算堤身、堤基的渗透量。
(3)求出局部渗流坡降,验算发生渗透变形的可能。
概括以上分析,对初步拟定的土堤剖面进行修改,最后确定土堤剖面及主渗,排水设备的型式及尺寸。
2)渗流分析计算的原则(1)土堤渗流分析计算断面应具有代表性。
(2)土堤渗流计算应严格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1)第8.1.2条及本规范附录E的有关规定执行。
3)渗流分析计算的内容(1)核算在设计洪水持续时间内浸润线的位置,当在背水侧堤坡逸出时,应计算出逸点位置,逸出段与背水侧堤基表面的出逸比降。
(2)当堤身、堤基土渗透系数K≥10-3cm/s时,应计算渗流量。
(3)设计洪水位降落时临水侧堤身内自由水位。
4)堤防渗流分析计算的水位组合(1)临水侧为设计洪水位,背水侧为相应水位。
(2)临水侧为设计洪水位,背水侧无水。
(3)洪水降落时对临水侧堤坡稳定最不利情况。
5)渗透计算方法堤防渗流分析计算方法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附录E3的透水堤基均质土堤渗流计算即——渗流问题的水力学解法。
6)土堤渗流分析计算计算锡泊河左岸(0-468)横断面,堤高 5.05米(P=2%),半支箭左岸(0+302.25)横断面,堤高6.46米(P=2%),该两段堤防均属于 2级堤防,堤防渗流计算断面采用1个断面计算即可。
采用《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透水堤基均质土堤下游坡无排水设备或有贴坡式排水稳定渗流计算公式:TH L TH H D 88.0m k q q 11210++-+=)( (E.3.1)H m m b 121+-+=)(H H L (E2.1-3) 11112m m H L +=∆ (E2.1-4) 当K ≤k 0时h 0=a+H 2=q÷⎭⎬⎫⎩⎨⎧+++⎥⎦⎤⎢⎣⎡++++∙T H a m T K H a m H m m K 44.0)(5.0)5.0()5.0(122022222+H 2 ……………(E.3.2-2) 对于各种情况下坝体浸润线均可按下式确定X=k·T '0q h y -+k '222q h y - ……………(E.3.2-6)式中:q'= )(0211120211m 2m 2k h m H L h H -++-+0211010m k h m H L h H T -+-(E.3.2-7)k ——堤身渗透系数; k 0——堤基渗透系数; H 1——水位到坝脚的距离(m ); H 2——下游水位(m ); H ——堤防高度(m );q ——单位宽度渗流量(m 3/s·m); m 1——上游坡坡率,m 1=3.0;m2——下游坡坡率,m2=3.0;b——坝体顶部宽度6.0m;h0——下游出逸点高度(m);锡伯河采用数据列表如下:正常工况锡伯河渗流计算结果表部分为相对不透水层,基础和堤身渗透系数相差100倍以上,下游无水,经计算堤身和堤脚无无出逸点,渗流稳定。
某水库大坝渗流计算及稳定分析

某水库大坝渗流计算及稳定分析摘要: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经常需要对加固前的建筑物进行安全复核。
本文根据某水库的地勘资料,对其进行了渗流计算和坝坡稳定抗滑稳定计算,计算结果为水库大坝的加固提供合理的构筑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土石坝;渗流计算;稳定分析1.工程概况某水库位于罗山县西南约55km处的灵山镇境内,属丘陵地区水库,位于淮河水系小黄河支沟上,控制流域面积3.3km2,总库容102.02万m3。
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现状坝长90m,最大坝高17.4m,坝顶宽约3m。
该水库按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防洪标准校核。
2.工程地质某水库位于秦岭-昆仑纬向复杂构造带之南亚带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交接复合部位。
受淮阳山字型构造与经向构造复合干扰,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据地质测绘及勘探揭露范围内,坝址区地层岩性主要为坝体人工填土(Qs)及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岩,仅在下游河槽分布有泥卵石。
坝址区地层根据时代、成因、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特征,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燕山晚期(r3 5)岩性为花岗岩,分布在水库两岸,肉红色、灰白色~淡红色,细粒~中粗粒结构,肉眼可见斑状矿物,矿物按含量依次为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
裂隙较发育,多为60度左右的高倾角,裂隙宽0.3mm,裂面平整,沿裂隙面充填有铁锰质薄膜。
表层2m左右多为全风化,岩芯多呈碎屑状、块状,地质取芯率(RQD)低于10%;多为中等风化,岩芯呈块状和柱状,岩心采取率60%~90%,RQD值25%~80%。
第四系全新统(alplQ4)岩性为泥卵石,分布在下游河槽内,卵石成分主要为安山岩、花岗岩,灰绿色,灰黄色,多呈次圆状,粒径一般3~5cm,最大10cm左右,含量50%左右,泥质充填,结构较松散。
坝体填土(QS)坝体为粘土心墙砂壳坝,坝轴线处2.4m以上主要为全风化的花岗岩碎屑,2.4~12.3m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含有全风化花岗岩碎屑,局部含量较高,但颗粒较细,12.3m以下为低液限粘土,灰褐色,棕黄色,见有铁锈,粘粒含量较高。
水位骤降下土石坝的渗流和结构稳定分析

Vol������ 25 No������ 2 Feb������ ꎬ2019
水位骤降下土石坝的渗流和结构稳定分析
吕 利1ꎬ谭 彩2
(1������ 广东珠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ꎬ广州 510610ꎻ 2������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ꎬ广州 510610)
[摘 要] 基于 Fredlund & Xing 非饱和渗流模型和 Morgenstern - Price 极限平衡理论ꎬ对水位 骤降下土石坝的渗流和结构稳定进行分析ꎮ 结果表明ꎬ库水位骤降时坝体内浸润线未与坝前 水位同时降落ꎬ坝体浸润线从上游至下游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ꎬ迎水坡安全系数明显降低而 背水坡基本不变ꎮ [关键词] 水位骤降ꎻ土石坝ꎻ渗流ꎻ稳定
LÜ Li1 ꎬTAN Cai2
(1������ Guangdong Zhurong Architecture &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ꎬ Guangzhou 510610ꎬ Chinaꎻ 2������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ꎬ Guangzhou 510610ꎬ China)
1 概 述
我国目前大坝总数高达 8 万余座ꎬ其中绝大 部分为上世纪中叶修建的中小型土石坝[1] ꎬ土石
坝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的关注重点ꎮ 坝前水 位骤降是土石坝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2 -4] ꎬ因此 开展水位骤降对土石坝的渗流和稳定影响研究 是十分必要的ꎮ
土石坝渗透及稳定性分析探讨

土石坝渗透及稳定性分析探讨摘要:渗流问题是土石坝安全的关键,渗流控制是土石坝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渗流控制措施上,随着渗流控制理论的发展,由原来的以防为主逐渐向防渗、排渗和反滤层三者相结合。
本文从土石坝渗漏问题、防渗措施、有限元渗流场计算的基本数学模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土石坝渗透稳定性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西电东输”水电项目的实施,众多高土石坝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特别在深厚覆盖层河谷,地质条件差,地震烈度高,多数坝高较大(尤其200m以上)的大坝选择或拟选择建土石坝。
渗流和渗透控制是土石坝工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投资。
土石坝施工简便,地质条件要求低,造价便宜,并可就地取材且料源丰富,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坝型。
土石坝坝体用散粒材料填筑,挡水后上下游的水头差引起了水流渗过坝体、坝基及两岸坡向下游排出。
由于勘测设计缺陷、施工不良、管理运行不当以及渗流、地震等,都会使土石坝体及其坝基发生缺陷病害,甚至垮坝失事。
在土石坝中,坝体和坝基的渗漏较为频繁,许多中、小型病库,就是因为坝身、坝基等产生渗漏造成险情。
一、土石坝渗漏问题(一)坝基渗漏。
坝基渗漏主要有以下两种渗漏方式:一是铺盖裂缝产生的渗漏。
铺盖裂缝一般是由于施工时防渗土料碾压不严,达不到所要求的容重或铺土时含水量过大, 固结时干缩而产生裂缝;或基础不均匀沉陷时铺盖被拉裂;或铺盖下没有做好反滤层,水库蓄水后在高扬压力下被顶穿破坏;也有施工时就近取土,破坏了覆盖层作为天然铺盖的防渗作用。
二是心墙下截水墙与基础接触冲刷破坏。
截水墙与基础的接触边界是最容易形成渗流通道的薄弱环节。
在截水墙下游与基础接触边界处设置反滤层失效,导致接触冲刷,坝体和基础土料被带走,就会造成坝体严重破坏。
(二)坝身渗漏。
土石坝常因斜墙、心墙等防渗体裂缝形成渗流的集中通道,导致管涌的发生,甚至引起坝体的失事破坏。
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心、斜墙裂缝漏水。
土石坝防渗处理措施

土石坝防渗处理措施1. 引言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结构,用于堵塞河流、沟渠等水体,形成蓄水或调节水流的功能。
然而,土石坝常常面临着渗漏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土石坝的稳定性降低。
因此,对土石坝进行防渗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土石坝防渗处理的常见措施,包括土壤改良、防渗材料的选用和防渗控制措施等。
2.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土石坝防渗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降低土壤的渗透性和渗漏量。
2.1 土壤加固土壤加固是改良土壤的常用方式之一。
常见的土壤加固方法包括夯实、振动加固和压实等。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抗渗性能,减少土壤的渗流路径,从而降低渗漏风险。
2.2 土壤改质土壤改质是通过添加特殊材料改变土壤的性质,增加土壤的抗渗能力。
常见的土壤改质材料包括粘土、水泥和石灰等。
添加这些材料可以提高土壤的黏聚性和胶结性,减少渗漏通道的存在。
3. 防渗材料的选用防渗材料的选用是土石坝防渗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渗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土石坝的渗漏风险。
3.1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常见的防渗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抗渗能力。
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包括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膜)、橡胶和聚合物等。
这些材料可以在土石坝表面构筑防渗层,防止水分通过材料的渗透。
3.2 岩石防渗材料岩石防渗材料主要是指以岩石为基础的防渗材料,如膨润土、黏土和矿渣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渗透阻力和抗渗能力,适用于土石坝的防渗处理。
4. 防渗控制措施除了土壤改良和防渗材料的选用外,还需要采取一些防渗控制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土石坝的防渗能力。
4.1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一项重要的防渗控制措施,用于排除土石坝内部的渗漏水。
常见的排水系统包括水平排水系统和垂直排水系统。
水平排水系统通过水平布置的管道将渗漏水引导到集水井或泄洪道中,而垂直排水系统通过垂直布置的排水墙或排水井来排除渗漏水。
4.2 堤面防渗层堤面防渗层是构筑在土石坝表面的防渗层,用于防止渗漏水的进入。
3.4土石坝的稳定分析.

2)有效应力法,不计地震荷载时
k [(wicosi ubseci )tani' ci' bseci ] wisini
3)按总应力法计算时
k wicositani cili
w is ini
2、简化的毕肖普法
基本原理是:考虑了土条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即Ei≠Ei+1≠0),忽略了竖直方向的作用 力(即令Xi=Xi+1=0)。由于忽略了竖直方向 的作用力,因此称为简化的毕肖普法。
当用计及条块间作用力的计算方法时,坝坡稳定安全系 数应不小于下表规定的数值
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
运用条件
工程
1
2
正常运用条件
1.5
1.35
非常运用条件Ⅰ 1.3
1.25
非常运用条件Ⅱ 1.2
1.15
等级 3
1.3 1.2 1.15
4、5 1.25 1.15 1.1
第8.3.11条规定
采用不计条间作用力的瑞典圆弧法计算坝 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时,对1级坝正常运用条 间最小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30,对其他情况应 比上表规定值减小8%。
不考虑土条之间作用力的影响
计算步骤
(1)确定圆心、半径,绘制滑弧。 (2)将土体分条编号。为便于计算,土条宽取b=0.1R (圆弧半径),圆心以下的为0号土条:向上游为1,2,
3,…向下游为一1,一2,一3,…。
若采用b = 0.1R,则sinα1=0.1, cosα1=(1-0.1)……在每 个滑弧计算时均为固定值,可使计算工作简化。当端土条宽度时, 可将该土条的实际高度换算为等效高度h(h= b’h’/b)进行计算。
(2)直线和折线滑动面
非粘性土边坡中,滑动面一般为直线;当坝体 的一部分淹没在水中时,滑动面可能为折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层接触面处的渗透变形
1-渗流;2-粘性土;3-砂砾;4-粘土
(二) 渗透变形型式判别
影响渗透变形的因素:土体密实度程度、颗粒级配、细粒含量
渗透变形形式判断依据:
不均匀系数
10 10 20
20
流土 过渡型 管涌
细颗粒含量
>35% 25~35%
<25%
流土 过渡型 管涌
y2
2q k
x
计算 。
3. 斜墙坝的渗流计算
斜墙坝渗流计算
将变厚度的斜墙简化成为厚度为
的等厚斜墙,
1 2
1
2
这样
通过斜墙的渗流量为:
q1
kc
H
2 1
h2
2 sin
斜墙后坝壳的渗流量为:
k h2 t 2
q2 2L
由 q q1 q2 联立求解可得q和h。坝体的浸润线方程仍为:
2. 流土
在渗流作用下,土体同时浮动或流动,多发生于粘性土或均匀的非粘性土中
3. 接触流失
渗流垂直于渗透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相邻土层的接触面二流动时,将渗透系数小较小 层中的细颗粒带入渗透系数较大的另一土层.
4. 接触冲刷
当渗流沿着粗细两种土层的接触面或建筑物与地基的接触面流动时,沿层面带走细颗 粒的现象.
J c s / 0 11 n
其中: s ——土粒容重; 0 ——水的容重;n——土的孔隙率。
(四) 增加渗透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增大渗透途径,降低渗透坡降或截阻渗流 增设排水沟或减压井,降低下游渗流出口处的渗透压力,将渗水由计划的排出
(五) 反滤层设计
作用:渗流出口或进入排水处,坡降较大,流速较快,易产生渗透变形。为防止土体 在渗流作用下发生渗透变形,防渗体与坝壳或坝基透水层之间、排水与坝体和土壤之间 必须设置反滤层。
x k h2 y2 2q
三 流网法
适用:剖面、边界条件复杂,用计算方法比较困难时 流网绘法: 根据经验确定浸润线位置及逸出点 将上、下游水位差分为n等分,等分水平线与浸润线交点即等势线与浸润线的
交点,由这些交点绘制等势线 绘制与等势线正交的流线。反复修正为相互正交、长宽相等网格,即流网 由流网求渗流要素
竖向地震力也按水平向地震惯性力公式计算,其中
KV
2 3
K
H
Pi KV Cz aiWi
对设计烈度是8、9度的Ⅰ、Ⅱ级坝,应同时考虑水平向和竖向地震惯性力,此时竖向地震 惯性力还应乘以0.5的遇合系数。
五 计算工况
正常运用时
水库正常蓄水位 水位降落 最不利水位时
下游坡 上游坡 上游坡
非常运用时
水位骤降 k 10 3 cm / s, v 3m / d
确定坝体与地基渗流量,以便估计水库渗漏损失和确定坝体排水的尺寸 确定坝坡出逸段与下游地基表面的出逸比降,以及不同土层之间的渗透坡降,
以判断该处的渗透稳定性 确定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内自由水面的位置,估算由此产生的孔隙压力,
供上游坝坡稳定分析之用
常用的渗流分析方法:流体力学方法、水力学方法、流网法和试验法。
vi
k
H1
H2 n
•
1 li
流 格管 相的 邻流流量 线为 之: 间的q距 离vi ,ci即i网k H格1的n高H度2 ,cli如i 为正式方中形ci为li i点所ci,在此的时网:
根据流网性质,在正交曲线簇组成的流网中,个流管的渗流量应该相
同: q k H1 H 2 , 于是单宽流量为: n
的15%。
第五节 土石坝的稳定分析
一 目的
分析坝体及坝基在不同工况下可能的失稳型式,验算其稳定性,定出经济剖面。
二 可能失稳型式
土体抗剪强度不足——滑动 坝基内有软弱夹层——塑性流动 饱和细沙受地震荷载作用——液化
三 滑动面型式
曲面——粘土坡 折线——非粘性土坡 复式——厚心墙坝或坝基内存在软弱夹层
图6-15 土坝浸润线示意图
二 计算土石坝渗流的水力学方法
(一)不透水地基上土石坝的渗流计算
1. 均质坝的渗流计算
下游无排水:计算时把土石坝断面分为上游三角形、中间段和下游三角形三段 上游三角形渗流区域的等效宽度为:
L
m1 1 2m1
H1
将上游三角形和中间段合成一段
通过 EOBB 这段渗流区域的渗流
将心墙简化成等
厚的矩形断面:
1 2
1
2
则通过心墙段的单宽 流量为:
q1
kc
H
2 1
h2
2
心墙坝的渗流计算
心墙下游坝壳的单宽流量为:
q2
k
h2 t2 2L
根据 q q1 q2 联立求解,可求得心墙后浸润线高度h 和渗流量 q 。下游坝壳的浸润线
仍按
H12
根据水流连续条件 q q1 q2
联立求解即可得浸润线方程和逸出高度。
下游有褥垫排水: 根据流体力学分析表明,浸润线可由一通过E并以排水起点
为焦点的抛物线来表 示。 B点高度为 he ,则C点位置l1 he / 2 。由于浸润
线过 B(x L, y he ) 和 C(x L he / 2, y 0) , 浸润线方程为:
(三) 渗透破坏标准
土体在渗流作用下是否产生渗透破坏,主要取决于土体本身的抗渗强度,以临界坡降
作为判定标准
一般管涌按下式计算:
J c 42d /
k n3
其中:d——流失颗粒的粒径,可取为小于这个粒径土壤颗粒占3%~5%,cm;k——渗透 系数,cm/s;n——孔隙率。
对流土通常采用太沙基公式:
流网的绘制
(一) 渗流要素计算
渗流场内任一点i的流速,可用i点所在网格的平均流速来代表:
vi
k
•
J
k
•
h li
其中,k为土壤渗透系数; li 为i点所在网格相邻两根等势线之间的平
均流线长度;h为两根等势线之间的水头差 H1 H 2 ,H1、H2为上下
n
游水头;n为等势线的 数目。因而:
2
he L2 H1 t L
单宽流量为:
q
k 2L
H12
he
t2
有棱体排水时渗流计算图
2. 心墙坝的渗流计算
心墙土料的渗透系数一般很小,比坝壳10小4 倍以上,计算时可不考虑上游楔体降 落水头的作用。下游坝壳的浸润线比较平缓,水头主要集中在心墙部位损失。当下 游有排水时,近似的假定浸润线的逸出点为下游水位和堆石内坡的交点A,如下图 所示。
量为:
q1
k
H
2 1
a0
2L
t 2
均质坝计算简图
下游三角形 BBN 段,以下游
水面为界,分为水上部分 BBC 和
水下部分 NBCB。 BB 和 BN
为等势线,BB 非等势线也非流线。
应用达西定律可得其渗流量:
q2
k a0 m2
1
ln
a0 t a0
四 荷载
1. 坝体自重
土石坝的主要荷载,应根据其位于水上、水下情况分别选取湿容重、浮容重计算
2. 孔隙水压力
机理 土体可压缩,水不可压缩,且不能传递剪力,当土体孔隙被饱和后,其上
所加荷载将全部由水承担,在孔隙水因受压而排出时逐渐转移到土体骨架上。土体 骨架承担的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和为总压力
一 土石坝渗流的基本方程及其解法
(一)渗流的基本方程
土坝渗流为层流,渗流区内任一点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2H
2H
kx x2 k y y 2 0
式中:k x
、k
为
y
x、y
方向的渗透系数
(二) 渗流问题的水力求解
假设: 均质, 层流, 稳定渐变流. 应用达西定律(Darcy’s Law),假定任一铅直过水断 面内各点的渗透坡降相等。如图示为一不透水地基上的矩形土体,此时过流断面上的平 均流速为:
第四节 土石坝的渗流分析
散粒体的渗流:水库蓄水后,由于上下游水位差的关系,水流会通过坝体土
。 粒之间的空隙从上游向下游流动
图6-13 渗流示意图
第四节 土石坝的渗流分析
渗流计算目的:为确定经济可靠的坝型和合理的结构尺寸提供重要依据 渗流计算任务:
确定坝体浸润线及其下游逸出点的位置,绘制坝体积地基内的等势线分布或 流网图,提供坝体稳定分析、应力计算和排水设备选择之用
v k dy dx
设单宽流量为q,则
q v • y k • y • dy dx
(*)
将上式自上游面(x=0,y=H1)至下游 面(x=L, y=H2)积分,得:
H
2 1
H
2 2
2q k
L
q
k
H
2 1
H
2 2
2L
对(*)积分,可得浸润线方程:
H12
y2
2q k
x
不透水地基上矩形土体的渗流计算图
L y 2 he2 x 2he
浸润线通过 E(x 0, y H1)点:
L H12 he2 2he
he L2 H12 L
有褥垫排水的渗流计算图
由此可得EODBA段的单宽流量:
q
k
H
2 1
he2
2L
下游棱体排水:当下游无水时和褥垫式相同;当下游有水时,如下图所示,可将下游水位 以上部分按照无水情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