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垢剂成分分析,阻垢剂配方生产工艺及技术开发

合集下载

阻垢剂配方

阻垢剂配方

马来酸酐阻垢剂配方[ 录入者:游客 | 时间:2007-04-18 10:15:36 | 作者: | 来源:网络 | 浏览:19次 ]配方1制备先将聚马来酸酐与碳酸钠混合反应一段进间后,再加入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即成。

配方2制备先将聚马来酸酐和六偏磷酸钠中加少量水混合反应一段时间扣,再加入锌盐和羟基乙叉二膦酸盐,混匀后即成。

说明本剂能有效地抑制钙垢的形成和沉积,还具有缓蚀作用,适用一般冷却水、锅炉水系统,如蒸汽机用水中,还可用于油田输水管线和脱水器放水管线的防垢。

配方3说明上述组分加到1t水中,阻垢率达93.35%。

该剂价格便宜原料易得,且水污染环境。

HEDPA阻垢剂配方[ 录入者:游客 | 时间:2007-04-18 10:15:38 | 作者: | 来源:网络 | 浏览:29次 ]配方1配方2说明本剂对消垢,防腐和防黏泥的效果较好。

羟基乙叉二膦酸钠盐是一种优良的分散剂,起到阻止或延缓沉积于循环冷却水中使用浓度为20mg/L。

本剂可与缓蚀剂六偏酸钠配合使用,运行的PH值调控范围不同,循环水操作可和碱化法。

丙烯酸钠阻垢剂配方[ 录入者:游客 | 时间:2007-04-18 10:15:41 | 作者: | 来源:网络 | 浏览:33次 ]配方1说明聚丙烯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34,使用介质PH=8~9聚丙烯酸钠可以和水中组成硬度的盐类形成一种多孔、疏松,并能随同冷却水充动的螯俣物,它具有防止铁的氧化物、黏土之类的污垢附于换热器表面的作用。

能使铜材质的设备不腐蚀,且又有良好的消垢作用。

配方2说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是一种阴离子聚电解质,在水中两个羟基能络合一个Ca2+,从而阻止CaCO3晶体的增长,虹能使己成的水垢松软消散,使沉积物不附于管壁耐水中呈分散相。

此产品主要用于循环冷却的阻垢,使用浓度为30mg/L,循环水的PH值控制在8~8.5。

缓蚀阻垢剂配方[ 录入者:游客 | 时间:2007-04-18 10:15:47 | 作者: | 来源:网络 | 浏览:19次 ]配方说明本品具有缓蚀阻垢使用,可用于炼油厂等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碱性运行,其PH值为8~9.5,浓缩倍数2.5~按所需的浓度要求,各组分先用水溶解,然后加到循环水中。

阻垢剂配方成分

阻垢剂配方成分

阻垢剂配方成分
阻垢剂是一种添加剂,它可以防止水垢在水处理设备中形成。

水垢是由于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在高温或高压下结晶形成的。

这些结晶会在管道、锅炉、冷却塔等设备中堵塞管道,降低设备的效率,增加维护成本。

阻垢剂可以通过吸附、离子交换、络合等机制来防止水垢的形成。

阻垢剂的配方成分包括:
1. 磷酸盐类:磷酸盐类是一种常用的阻垢剂成分,它可以通过与钙、镁等离子形成不溶性的盐,防止水垢的形成。

常用的磷酸盐类包括:三聚磷酸钠、聚磷酸钠、亚磷酸钠等。

2. 聚酰胺类:聚酰胺类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可以通过吸附水中的离子,防止水垢的形成。

聚酰胺类阻垢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可以在广泛的水质条件下使用。

3. 有机酸类:有机酸类是一种可以与钙、镁等离子形成络合物的化合物,防止水垢的形成。

常用的有机酸类包括:柠檬酸、醋酸、草酸等。

4. 螯合剂:螯合剂是一种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化合物,防止水垢的形成。

常用的螯合剂包括:EDTA(乙二胺四乙酸)、DTPA(二乙三胺五乙酸)等。

5. 硅酸盐类:硅酸盐类是一种可以与钙、镁等离子形成不溶性的盐,防止水垢的形成。

常用的硅酸盐类包括:硅酸钠、硅酸钙等。

6. 聚合物类:聚合物类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可以通过吸附水中的离子,防止水垢的形成。

聚合物类阻垢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可以在广泛的水质条件下使用。

以上是阻垢剂配方成分的介绍,不同的阻垢剂成分可以根据水质条件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阻垢效果。

阻垢剂配方

阻垢剂配方

反渗透阻垢剂、分散剂TH-0100是一种高效阻垢剂,适用于反渗透(RO)系统及纳滤(NF)和超滤(UF)系统中,可防止膜面结垢,能提高产水量和产水质量,降低运行费用。

反渗透阻垢剂、分散剂TH-0100特点:(1)在很大的浓度范围内有效的控制无机物结垢,不加酸的条件下LSI最大允许值为2.8(2)不与铁铝氧化物及硅化合物凝聚形成不溶物(3)对控制铁、铝及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有效,进水侧铁的浓度允许达8.0ppm(4)能有效地抑制硅的聚合与沉积,浓水侧SiO2浓度可达290 ppm(5)可用于反渗透CA及TFC膜、纳滤膜和超滤膜(6)极佳的溶解性及稳定性(7)给水PH值在5-10范围内均有效二、技术指标项目标准溶液浓缩溶液外观澄清液体澄清透明液体PH值(1%水溶液) 2.0±0.5 2.0±0.5比重 1.03-1.06 1.45±0.05主要成分含磷小分子有机物含磷小分子有机物高温分解产物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三、使用方法反渗透阻垢剂、分散剂TH-0100的加药剂量是根据水质全分析报告及反渗透系统情况计算确定的。

推荐的剂量范围内,可控制绝大多数以下类型的结垢: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锶、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及硅。

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加药箱中应加入TH-0100浓缩液的体积:式中,U———应加入浓缩液的体积,升(L)Q———反渗透给水流量,吨/小时(T/h)a———加药剂量,克/吨(ppm,g/T)(标准液)V———加药箱有效容积,升(L)ρ———阻垢剂浓缩液密度,公斤/升(kg/L),TH-0100密度为1.45 X———加药计量泵实际工作出力,升/小时(L/h)1000———单位换算系数,克/公斤(g/kg)8———浓缩倍数a值可参照清力公司的专用加药软件,算出加药剂量1ppm=1mg/kg=1000ug/kg ,1ppb=1ug/kg=10-3mg/kg。

无磷缓蚀阻垢剂的生产技术

无磷缓蚀阻垢剂的生产技术

无磷缓蚀阻垢剂的生产技术
1.原料处理:选择和准备适用于生产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原料。

常用的
原料包括缓蚀剂、碱性物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助剂。

这些原料需要经
过处理和筛选,以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2.原料混合:将处理好的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和比例混合在一起。


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合的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3.中和反应:将混合好的原料添加到反应釜中,然后逐渐加入中和剂。

中和剂的选择很关键,它能够中和原料中的酸性物质,使得溶液呈现中性
或碱性。

在中和反应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
反应的完全性和产品的质量。

4.结晶和干燥:中和反应完成后,需要对产物进行结晶和干燥处理。

结晶是指通过控制温度和浓度,使得产物凝结成晶体。

结晶后的产物需要
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提高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5.包装和质检:经过干燥处理后的无磷缓蚀阻垢剂需要进行包装和质检。

包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包装规格和材料,以便于产品的储存和
运输。

质检则是对产品的外观、纯度和其他指标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
质量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无磷缓蚀阻垢剂的生产技术包括原料处理、原料混合、中
和反应、结晶和干燥、包装和质检等步骤。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控制,以确
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做
好废水和废气的处理工作。

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无磷缓蚀阻垢剂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湿法磷酸生产中阻垢剂的研究

湿法磷酸生产中阻垢剂的研究

湿法磷酸生产中阻垢剂的研究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由于水质和原料的特性,容易产生结垢现象,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甚至对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研究开发阻垢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湿法磷酸生产中阻垢剂的研究进展和相关参考内容,包括阻垢剂的分类、主要机理、研究方法和应用案例等。

一、阻垢剂的分类根据其作用原理和性质,阻垢剂主要可以分为化学阻垢剂和物理阻垢剂两大类。

化学阻垢剂主要通过改变水垢的物理结构或改变水的化学性质来阻止水垢的生成。

物理阻垢剂则通过其自身的特殊结构和性质,阻止水垢的生成和沉积。

二、主要机理1. 化学阻垢剂:通过与垢生成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溶解的物质,阻止水垢的沉积和生成。

常用的化学阻垢剂有缓蚀剂、络合剂、碱缓冲剂等。

2. 物理阻垢剂:通过修改水垢的晶体结构或形态,影响水垢的生长和沉积。

常用的物理阻垢剂有颗粒状阻垢剂、阻垢涂层等。

三、研究方法1. 试验研究:通过设计和进行一系列实验,评估阻垢剂的抗垢性能。

包括测定水垢沉积量、测定水的硬度、观察水垢的形态和结构等。

2. 分析测试:通过对水样和水垢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研究水垢的成分和组成,为寻找和开发阻垢剂提供理论依据。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3. 模拟计算: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模拟,研究阻垢剂对水垢生成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优化和预测。

常用的模拟计算方法有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等。

四、应用案例1. 一种新型化学阻垢剂的研究:阻止水垢的生成和沉积,提高湿法磷酸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研究表明,该阻垢剂能够显著减少水垢颗粒的大小和数量。

2. 物理阻垢剂的开发:通过表面改性和微纳米结构的设计,改善阻垢材料的抗蚀性和防污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该阻垢剂能够有效降低水垢的沉积速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湿法磷酸生产中阻垢剂的研究十分重要。

通过对阻垢剂的分类、主要机理、研究方法和应用案例的介绍,可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内容。

阻垢剂成分分析,阻垢剂配方生产工艺及技术开发

阻垢剂成分分析,阻垢剂配方生产工艺及技术开发

阻垢剂配方成分分析,生产工艺及技术开发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阻垢剂的研究背景,种类,作用机理及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禾川化学引进尖端配方解剖技术,致力于阻垢剂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阻垢剂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阻垢剂主要是指能够防止水垢和污垢产生或抑制其沉积生长的化学类试剂,是工业水处理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可以用来延长设备寿命并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阻垢剂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并日趋成熟,其特点及功能在日趋完善的同时,种类亦在不断增加;阻垢剂作为一种水质稳定剂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

它的研究一直是水处理的一个热点,其沉降效果的稳定性、环境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阻垢剂的研究经历由天然到合成等不断发展并日趋完善的过程,未来合成阻垢剂特别是绿色阻垢剂的研制必将成为水处理的研究热点。

目前,我国国内虽已经研究出了一批性能优越的阻垢剂,但较国外研究还有一段差距。

在未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加,应致力于全新的绿色阻垢剂的研究,开发具有特殊结构功能基团的阻垢剂是主要目标;禾川化学通过多年沉积,运用精细化工的复配技术, 做了小试和应用试验, 研制了一种新型阻垢剂配方技术。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二.阻垢剂2.1阻垢剂常见种类阻垢剂的种类丰富,按照阻垢剂的发展历程及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大致可分为天然聚合物阻垢剂、含磷类聚合物阻垢剂、共聚合物阻垢剂、绿色新型聚合物阻垢剂。

工业水处理阻垢剂配方与制备200例

工业水处理阻垢剂配方与制备200例

工业水处理阻垢剂配方与制备200例工业水处理阻垢剂是指用于防止水中不溶性垢(如钙、镁、铁、铜、锌等)沉积在设备和管道壁上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帮助维持设备和管道的良好工作状态,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以下是200例工业水处理阻垢剂的配方和制备方法。

第一例:无机酸配方配方:硫酸15%,磷酸10%,盐酸5%,醋酸10%,水溶性胶体物质60%制备方法:将硫酸、磷酸、盐酸、醋酸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溶性胶体物质,继续搅拌至溶解。

第二例:有机酸配方配方:乙酸15%,丙酸10%,己酸10%,正丁酸10%,水溶性胶体物质55%制备方法:将乙酸、丙酸、己酸、正丁酸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溶性胶体物质,继续搅拌至溶解。

第三例:聚羧酸盐配方配方:聚丙烯酸钠10%,聚丙烯酸铵15%,聚丙烯酸钙15%,水溶性胶体物质60%制备方法: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铵、聚丙烯酸钙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溶性胶体物质,继续搅拌至溶解。

第四例:有机磷酸盐配方配方:磷酸甲酯10%,磷酸乙酯15%,磷酸二乙酯15%,水溶性胶体物质60%制备方法:将磷酸甲酯、磷酸乙酯、磷酸二乙酯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溶性胶体物质,继续搅拌至溶解。

第五例:有机硅阻垢剂配方配方:聚二甲基硅氧烷10%,聚甲基硅氧烷15%,聚酰胺酰胺15%,水溶性胶体物质60%制备方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硅氧烷、聚酰胺酰胺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溶性胶体物质,继续搅拌至溶解。

通过以上200例的工业水处理阻垢剂配方和制备方法,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配方都是由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组合而成的。

这些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的物性和功能,能够有效地防止水中垢的形成,并保持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行。

在制备过程中,一般都将化学物质按比例加入适量的水中,并通过搅拌等方法将其溶解均匀。

在配方中,水溶性胶体物质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可以提高阻垢剂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工业水处理阻垢剂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有关阻垢剂成分分析

有关阻垢剂成分分析

有关阻垢剂成分分析中国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重点成分分析实验室)阻垢剂(scale inhibitor):是指存在能疏散水中的难溶性有机盐、禁止或滋扰难溶性有机盐在金属外貌的积淀、结垢功用,并维持金属设施有良好的传热后果的一类药剂。

冷换设施防腐阻垢剂以环氧树脂跟特定氨基树脂为基料,参加过量的各类防锈、防腐等各类助剂配制而成,为单组分。

它存在优异的屏障、抗渗、防锈机能、良好的阻垢、导热性,精良的耐弱酸、强碱、无机溶剂等机能,它的附出力强,且膜层光明、柔韧、致密、坚挺。

目次1作用机理2反浸透高效阻垢剂功用特征螯配合用疏散作用晶格畸变作用3机能特色4分类无机膦系列阻垢剂无机膦酸盐阻垢剂聚羧酸类阻垢疏散剂复合阻垢剂RO阻垢剂公用阻垢剂稀释阻垢剂5用量及使用6留意事项1作用机理从作用机理下去讲,阻垢剂的作用可分为鳌合、疏散跟晶格畸变三局部。

且在试验室评定实验中,疏散作用是鳌配合用的调停办法,晶格畸变作用是疏散作用的调停办法。

2反浸透高效阻垢剂功用特征1.没有需再别的加酸,能无效制止酸性物资对于设施等造成侵蚀。

[1]2.螯合成效不变,能预防铁、锰等金属离子在膜管上构成污垢。

3.实用于各类膜管资料。

4.加药量少,俭省加药老本,可以取得最经济的阻垢节制。

5.阻垢才能强,实用于各类水质,后果良好,可以减少对于膜的荡涤,延伸膜使用寿命。

6.该药剂的成效机不变性远远优于六偏磷酸钠或纯聚合物型的阻垢剂。

螯配合用由核心离子跟某些符合必然前提的统一多齿配位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键合而成的存在环状构造的合作物的进程称为螯配合用。

鳌配合用的成果是使得成垢阳离子(如ca2+,Mg2+等)与螯合剂作用天生不变的螯合物,从而禁止其与成垢阴离子(如co32一,5042一,Po4,一跟51032一等)的接触,使得成垢的多少率大大降低。

螯配合用是按化学计量进行的,如1个EDTA分子鳌合1个二价金属离子。

螯合剂的鳌合才能可用钙螯合值来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垢剂配方成分分析,生产工艺及技术开发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阻垢剂的研究背景,种类,作用机理及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禾川化学引进尖端配方解剖技术,致力于阻垢剂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阻垢剂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阻垢剂主要是指能够防止水垢和污垢产生或抑制其沉积生长的化学类试剂,是工业水处理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可以用来延长设备寿命并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阻垢剂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并日趋成熟,其特点及功能在日趋完善的同时,种类亦在不断增加;阻垢剂作为一种水质稳定剂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

它的研究一直是水处理的一个热点,其沉降效果的稳定性、环境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阻垢剂的研究经历由天然到合成等不断发展并日趋完善的过程,未来合成阻垢剂特别是绿色阻垢剂的研制必将成为水处理的研究热点。

目前,我国国内虽已经研究出了一批性能优越的阻垢剂,但较国外研究还有一段差距。

在未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加,应致力于全新的绿色阻垢剂的研究,开发具有特殊结构功能基团的阻垢剂是主要目标;禾川化学通过多年沉积,运用精细化工的复配技术, 做了小试和应用试验, 研制了一种新型阻垢剂配方技术。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二.阻垢剂2.1阻垢剂常见种类阻垢剂的种类丰富,按照阻垢剂的发展历程及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大致可分为天然聚合物阻垢剂、含磷类聚合物阻垢剂、共聚合物阻垢剂、绿色新型聚合物阻垢剂。

2.1.1天然聚合物阻垢剂单宁、木质素、淀粉、纤维素、壳聚糖和腐殖酸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上含有许多酚羟基,对Ca2+、Mg2+等盐垢晶体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早被作为阻垢剂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单宁是一类含有很多酚羟基而聚合度不同的物质,能与Ca2+、Mg2+等形成溶解度较大的螯合物,对碳酸钙和磷酸钙都有较好的稳定作用。

木质素是一种无定型的芳香族化合物,活性极强,通过改性接枝可以得到对碳酸钙垢、磷酸钙垢、锌垢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和对氧化铁有一定的分散作用的阻垢剂,也是一种绿色阻垢分散剂。

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对形成CaCO3、MgCO3等有抑制作用。

壳聚糖对碳酸钙晶核和晶体的活性点具有特殊的吸附作用,会引起晶体变形而无法正常生长。

腐殖酸是复杂的高分子混合物,主要由羧酸盐组成。

可抑制碳酸钙晶体的形成,对碳酸钙够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

腐殖酸对锌离子的稳定性能随其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强,优于聚丙烯酸。

此外,腐殖酸与锌盐、有机磷酸盐等复配使用可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2.1.2含磷类聚合物阻垢剂冷却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无机含磷聚合物阻垢剂是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

其阻垢机理主要通过分子中的部分官能团或静电力吸附在晶体表面的活性点上,减缓晶体的生长,使晶体保持在微晶状态,增加其溶解度。

但是这类阻垢剂磷浓度高,易水解为正磷酸盐,产生碳酸钙沉淀。

另外,磷酸盐是微生物的营养源,能促进菌藻的滋生。

因此,单纯用聚磷酸盐作阻垢剂在冷却水处理中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复合磷酸盐、有机磷酸盐和其他低磷或无磷药剂配方。

有机磷酸是一类阴极型缓蚀剂,又是一类非化学当量阻垢剂,具有明显的溶限效应。

当它们和其他水处理剂复合使用时,可表现出理想的协同效应。

它们对许多金属离子(如钙、镁、铜、锌等)具有优异的螯合能力,甚至对这些金属的无机盐类如硫酸钙、碳酸钙、硅酸镁等也有较好的去活化作用,因此应用于水处理中,目前它的品种还在不断发展,是一类比较先进且有发展前途的药剂。

2.1.3共聚物阻垢剂丙烯酸类共聚物是国内外开发较早的共聚物类阻垢剂,它是以丙烯酸为主要单体,在适当的引发剂作用下,与一种或几种有机单体共聚而成的一类阻垢剂,—COOH是此类共聚物主要的功能基团,对Ca2+、Mg2+、Fe3+、Cu2+等离子具有良好的螯合能力,不仅有分散和凝聚作用,还能在无机结晶过程中干扰晶格的正常排列,从而达到阻垢、防垢的作用。

丙烯酸类共聚物阻垢剂在国内外共聚物阻垢剂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采用丙烯酸与丙烯酸酯共聚,丙烯酸与苯乙烯磺酸酯共聚,丙烯酸与丙烯酸-2-羟基丙酯(HPA)共聚,丙烯酸与取代的丙烯酸酰胺共聚均合成了效果较好的阻垢剂。

尽管丙烯酸类共聚物阻垢剂毒性较小,但由于易形成丙烯酸钙,在含有高浓度Ca2+时单独使用效果较差,且生物降解性差,因此,将逐渐被能够生物降解的新型高效阻垢剂所代替。

磺酸类共聚物阻垢剂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

磺酸类聚合物对磷酸钙垢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分散颗粒物,稳定金属离子和有机磷酸。

磺酸基团属于亲水基团,将其引入共聚物,可有效地防止由于弱亲水性共聚物与水中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钙凝胶。

另外,由于磺酸基团对盐不敏感,抗温、抗盐能力较好,尤其抗高价金属离子的能力强,因而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开发热潮。

我国磺酸盐类单体研究开发迟缓,20世纪90年代初,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的开发初见成效,为含磺酸盐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阻垢分散研制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不断开发出一系列含磺酸盐基团的阻垢分散剂,多为二元或三元共聚物。

马来酸酐类共聚物阻垢剂是以马来酸或水解马来酸酐为单体,与一种或几种单体共聚而成的一类共聚物阻垢剂。

其结构中羟基含量比聚丙烯酸类阻垢剂多,因此具有良好的阻CaCO3垢和CaSO4垢的效果,且热稳定性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的闪蒸装置和低压锅炉。

烷基环氧羧酸盐是一种新型的非磷缓蚀阻垢剂,可在不损失缓蚀阻垢性能的情况下取代碱性磷,多亚乙基多胺甲基磺酸盐(EDTS、DTPS等)与Zn2+、Ba2+、Ca2+等金属离子络合时形成多个五元环,故具有较强的阻碳酸钙垢和阻磷酸钙垢能力,且其中的磺酸盐使其在水中具有良好额分散性,可以改善有机磷酸的磷污染等不足之处。

2.1.4绿色新型阻垢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环境法规日趋严格,人们对阻垢剂提出来越来越高的要求。

具有较好的阻垢性能且可降解的绿色聚合物阻垢剂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目前国内外出现的新型绿色聚合物阻垢剂主要有聚天冬氨酸(PASP)和聚环氧琥珀酸(PESA)。

聚天冬氨酸是近年来人们受到海洋动物的代谢过程启发而成功开发的一种环境友好型绿色阻垢剂。

它除了具有一般水溶性羧酸聚合物的性质外,还具有其他许多聚合物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

聚天冬氨酸最大额特点是无毒、不破坏生态环境,可完全降解为对环境无害的终产物,可替代许多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在农业、工业、医药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阻垢剂的开发必将成为国内外水处理行业研究的新热点。

因此,在进一步完善现有阻垢剂,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机理研究和复配研究、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使其能成为多功能、高效、廉价、无毒、可生物降解的绿色新型阻垢剂。

聚环氧琥珀酸(PESA)是一种无磷、无氮和生物降解性能好的兼有阻垢和缓蚀双重功能的水处理剂,对Ca2+、Mg2+、Fe2+等的螯合能力强,且易生物降解,适用于高碱高固水系。

可用锅炉水处理、冷却水处理、污水处理、海水淡化、膜分离等。

其阻垢性能和缓蚀性能都明显优于聚丙烯酸钠、聚马来酸和酒石酸等。

其制造工艺清洁,能被生物或真菌降解为环境无害的最终产物,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品。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就开发了这种药剂,日本及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始对聚环氧琥珀酸钠及其衍生物进行了研究。

目前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

2.2阻垢剂作用机理1)螯合增溶作用阻垢剂能与水中Ca2+、Mg2+等阳离子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阻止与其成垢阴离子(如CO32-、PO43-和SiO32-等)的接触,使得成垢的概率大大下降,提高了冷却水中Ca2+、Mg2+的允许浓度,相对来说就增大了钙、镁盐的溶解度。

如聚磷酸盐水溶液中产生—P—O—P—O—P—键,它能与Ca2+形成螯合物。

2)凝聚与分散作用阴离子型阻垢剂在水中解离生成的阴离子在CaCO3微晶碰撞时,会发生物理化学吸附现象,使微晶的表面形成双电层而带负电。

因阻垢剂的链状结构可吸附多个相同电荷的微晶,静电斥力可阻止微晶相互碰撞,从而避免了大晶体额形成。

在吸附产物碰到其他阻垢剂分子时,将已吸附的晶体转移过去,出现晶粒均匀分散的现象,从而阻碍了晶粒间和晶粒与金属表面的碰撞,减少了溶液间的晶核数,将稳定在溶液中。

分散作用的结果是阻止成垢粒子间的相互接触和凝聚,从而可阻止垢的生长。

成垢粒子可以是钙、镁离子,也可以是由千百个CaCO3 和MgCO3分子组成的成垢颗粒,还可以是尘埃、泥沙或其他水不溶物。

3)静电斥力作用聚羧酸阻垢剂溶于水后,由于离子化迁移性反离子(H+、Na+),脱离高分子键区向水中扩散,使分子链成为带负电荷的聚离子(—COOH)。

分子链上带电功能基团相互排斥,使分子扩张,改变了分子表面的电荷密度分布,表面带电性的无机盐(CaCO3或CaSO4),微晶体将被吸附在聚离子上,当一个聚离子分子吸附两个或多个微晶体时,可以使微晶体带上相同的电荷,使微粒间的静电斥力增加,从而阻碍微晶体间的相互碰撞而形成垢。

4)晶体畸变作用无机盐(CaCO3或CaSO4)从水中析出形成垢的过程,结晶动力学观点认为,结垢的过程首先是产生晶核,形成少量的微晶粒,然后微晶粒在溶液中碰撞,且按一种特有的次序排列,形成了不规则的或有较多缺陷的晶体,使晶体发生畸变,从而使晶体易于破裂,阻碍垢的生长。

对于CaCO3 垢,则可使其变为软垢,这种软垢易被水流冲掉和分散。

3.阻垢剂配方参考:成分投料比成分说明硫酸锌7-10 ZnSO4氨基三甲叉膦酸8~12 ATMP•4Na聚丙烯酸1~3 PAA 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多元共聚物1~4 AA-AMPS聚环氧琥珀酸钠盐3~5 PESA苯并三氮唑0.5~1.5 BTA十二醇无规聚醚0-1焦磷酸1~4水余量通过对化工产品的配方分析还原,有利于企业了解现有技术的发展水平,实现知己知彼;有利于在现有产品上进行自主创新,获得知识产权;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对化工产品的配方改进,配方研发,可以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化工产品的分析、研发已变得刻不容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