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专题课程作业
课时作业6: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4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了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的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2.5-溴尿嘧啶(5-BU)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取代胸腺嘧啶。
5-BU能产生两种互变异构体,一种是酮式,一种是烯醇式。
酮式可与A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G互补配对。
在含有5-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不同于原大肠杆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替换B.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阻止碱基配对C.培养过程中可导致A/T对变成G/C对D.5-BU诱发突变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3.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某基因模板链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变化:CCGCTAACG→CCGCGAACG,那么黄色短杆菌将发生的变化和结果是(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U、GAC;丙氨酸—GCA、GCU、GCC、GCG)()A.基因突变,性状改变B.基因突变,性状没有改变C.染色体结构改变,性状没有改变D.染色体数目改变,性状改变4.(2016·福州质检)对一株玉米白化苗研究发现,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碱基序列,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该白化苗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A.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重组5.DNA聚合酶是细胞复制DNA的重要作用酶,DNA聚合酶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从而减少了基因突变的产生。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些突变酶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B.翻译这些突变酶的mRNA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C.这些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D.这些突变酶的产生不利于生物的进化6.某炭疽杆菌的A基因含有A1~A6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2个缺失突变株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
2025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必备学问基础练学问点1基因突变的实例1.人镰状细胞贫血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变更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变更C.在缺氧状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裂开D.发生该突变的根本缘由是限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上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变更2.关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负责调整细胞周期,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进程B.抑癌基因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D.正常的动物体细胞中也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学问点2基因突变的缘由及特点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外界因素诱导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细胞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时最易发生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不肯定会引起性状变更D.体细胞中的突变基因都不能遗传给后代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表现为任何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C.基因突变肯定会变更基因的结构D.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不肯定引起基因突变学问点3基因突变的意义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增加,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B.辐射能损伤DNA的结构,提高基因的突变频率C.DNA发生基因突变后可在显微镜下视察到D.基因突变为生物的进化供应了丰富的原材料学问点4基因重组6.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限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肯定不会使DNA结构发生变更B.减数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异卵双生的两个子代遗传物质差异主要是由基因重组导致的D.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出现三种基因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7.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依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正确的是(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关键实力综合练8.水毛茛的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变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状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1的长度较q2短C.突变后,细胞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变更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肯定发生变更9.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B.细胞癌变是细胞异样分化的结果,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削减,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简单在体内分散和转移C.细胞苍老表现为多数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和线粒体数量增多等D.全部动物的正常发育中都有一些细胞要发生凋亡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基因重组能使生物体产生新的基因C.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D.基因突变在生物体中不会自发产生11.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
基因组学整理试题

基因组学整理试题填空题:1.位置效应的两种类型:稳定型,花斑型2.细胞器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3.基因组进化的分子基础:突变,重组,转座4.RNA聚合酶的三种类型:pol1(RNA聚合酶1),pol2(RNA聚合酶2),pol3(RNA聚合酶3)5.转座子分类:DNA转座子,逆转录转座子6.克隆载体的几种类型:YAC,BAC,HAC,MAC7.重叠群组建的方法:步移法,指纹法名词解释:1.C值:是指一个单倍体基因组中DNA的总量,一个特定的种属具有特征的C值。
2.C值悖理:生物种属所具有的基因数目与其生物结构的复杂性不成比例的现象.3.N值悖理:基因数目与进化程度或生物复杂性的不对应性,称之为N值悖理(N所表示的是基因数目)。
4.基因家族: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 因基因加倍和趋异产生许多在DNA序列上基本一致而略有不同的成员。
1)大部分担负类似的生物学功能.2)比较各个成员间的序列差异,可追踪基因的演变轨迹。
5.假基因:来源于功能基因但已失去原来功能的DNA序列.包括重复假基因、加工假基因、残缺假基因。
6. DNA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同一物种的亚种、品系或个体间基因组DNA 受到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作用而形成不同的酶切图谱的现象->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SLP)可变排列的简单重复序列, 即重复次数不一,在染色体的同一座位重复序列拷贝数不同;包括俩种类型:小卫星序列(VNTR)、微卫星序列(SS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NP是指同一物种不同个体基因组DNA的等位序列上单个核苷酸存在差异的现象。
其中最少一种在群体中的频率不小于1%;如果出现频率低于1%,则视作点突变。
7.序列间隙:因覆盖率的原因而留下的未能测序的序列,仍存在于克隆文库中, 这类间隙称为序列间隙。
物理间隙:因克隆载体自身的限制或DNA顺序特殊的组成等原因造成某些序列丢失或未能克隆, 这类间隙称为物理间隙。
生命的密语——遗传密码子的破译 基因组学作业参考

❀生命的密语❀——遗传密码子的破译---------------------------------------------------------------------------------------------------姓名:学院:培养单位:学号:姓名:学院:培养单位:学号:-----------------------------------------------------------------------------------------------------------------进入国科大已经一月有半,对于自己所在实验室的科研内容已经有了相对具体的了解,也适应了国科大相对紧张的课程进度。
迎面而来的都是具体的专业知识和局限的研究内容,尽管我们都是抱着对生命科学的热情而来,还是在现实的科研环境中略感枯索。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是由于对生命科学这个学科的了解太少。
每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真正醉心科学魅力的人来说,这种文化渗透在他们的筋骨血脉之中,成为一个科研群体独有的性格传承,让科研人和科研事业两相吸引。
就像爱因斯坦说过的,人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的无知。
从而对未知更渴望和敬畏。
对于刚刚踏上科研道路的我们来说,正是“无所知”,造成了“无所求知”。
所以,这一次作业,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静下心来了解一段生命科学“咿咿学语”的岁月。
我们如今已经熟稔于胸的遗传密码子,这门精密简练的语言,是如何普知于世的。
第一部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遗传密码子破译史一、三联体密码子的提出及其性质——理论研究阶段(1953-1961):事情要从沃森克里克这对分子生物学创始人开始讲起。
1953 年,克里克和沃森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文章《DNA 结构的遗传学意义》,引起了许多人DNA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诸多猜想,这其中包括物理学家伽莫夫。
基于DNA双螺旋模型的基础,伽莫夫上提出一种设想,并于发表在1954年登上了《Nature》。
最新基因工程作业题及答案

最新基因工程作业题及答案基因工程作业题及答案第二章1. 名词解释:核酸内切酶、核酸内切限制酶、同裂酶、同尾酶、核酸外切酶、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答:核酸内切酶:是一类从多核苷酸链的内部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的酶。
核酸内切限制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4—8bp),并由此处切割DNA双链的核酸内切酶。
同裂酶:识别位点的序列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
同尾酶:识别的序列不同,但能切出相同的粘性末端。
核酸外切酶:是一类从多核苷酸链的一头开始催化降解核苷酸的酶。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可以不需要模板,在单链DNA或突出的双链DNA3’-OH端随机添加dNTPs的酶2.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命名原则是什么?答: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按属名和种名相结合的原则命名的,即:属名+种名+株名+序号;首字母:取属名的第一个字母,且斜体大写;第二字母:取种名的第一个字母,斜体小写;第三字母:(1)取种名的第二个字母,斜体小写;(2)若种名有词头,且已命名过限制酶,则取词头后的第一字母代替。
第四字母:若有株名,株名则作为第四字母,是否大小写,根据原来的情况而定,但用正体。
顺序号:若在同一菌株中分离了几种限制酶,则按先后顺序冠以I、Ⅱ、Ⅲ、…等,用正体。
3.部分酶切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答:1)缩短保温时间2)降低反应温度3)减少酶的用量4. 在序列5'-CGAACATATGGAGT-3'中含有一个6bp的Ⅱ类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识别序列,该位点的序列可能是什么?答:回文序列是:5'-CATATG-3,5.什么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星号活性? 受哪些因素影响?答:Ⅱ类限制酶虽然识别和切割的序列都具有特异性,但是这种特异性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即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特异性。
条件的改变,限制酶的特异性就会松动,识别的序列和切割都有一些改变,改变后的活性通常称第二活性,而将这种因条件的改变会出现第二活性的酶的右上角加一个星号表示,因此第二活性又称为星活性。
医学遗传学(第3版)配套习题集:第3章 人类基因组学

第三章人类基因组学基因组指一个生命体的全套遗传物质。
从基因组整体层次上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即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世界多个国家参与合作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重大科研项目。
其基本目标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为阐明人类全部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码生命奥秘奠定基础。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体现在人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和序列图的完成,而基因图的完成还有待大量的工作。
后基因组计划(PGP)是在HGP的人类结构基因组学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计划,将主要探讨基因组的功能,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由此派生了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等分支研究领域,同时也促进了比较基因组学的展开。
后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进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变革,可以预见会对医学、药学和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HGP的成就加速了基因定位研究的进展,也提高了基因克隆研究的效率。
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是完成人类的基因图,进而解码每一个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研究手段。
一、基本纲要1.掌握基因组,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基因组医学,后基因组医学的概念。
2.熟悉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历史,HGP的基本目标;了解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基因图的概念和构建各种图的方法原理。
3.了解RF1P,STR和SNP三代DNA遗传标记的特点。
4.熟悉后基因组计划(PGP)的各个研究领域即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的概念和意义。
5.了解基因定位的各种方法的原理。
6.了解基因克隆的三种研究策略。
7.了解全基因组扫描的策略和方法。
8.熟悉基因组医学与遗传病研究的关系。
9.熟悉基因组医学与个体化治疗的关系。
二、习题(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人类基因组计划仍未完成的基因组图为OA.遗传图B.物理图C.序列图D.连锁图E.基因图2.下列不属于基因组学分支学科的是oA.基因组文库B.环境基因组学C.疾病基因组学D.药物基因组学E.比较基因组学3.HGP的任务是oA.构建遗传图B.物理图C.确定DNA序列D.定位基因E.以上都是4.HGP是美国科学家在年率先提出的。
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21课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作业必修2

第21课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特点,归纳基因突变概念和方式。
2.结合具体实例,概述基因突变原因、特点及意义。
3.结合减数分裂过程,概述基因重组概念、方式及意义。
[重难点击]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比拟。
1.基因与性状对应关系(1)基因决定性状(2)基因对性状控制也受到环境影响①生物个体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个体表现型。
②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各种性状表现,还要受到环境条件影响。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其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穿插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发生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变异概念及类型(1)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差异,叫做变异。
(2)种类①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能够遗传给后代。
②不可遗传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
课堂导入图中情景用英语表达为:THE CAT SAT ON THE MAT (猫坐在草席上),几位同学抄写时出现了不同错误,如下:(1)THE KAT SAT ON THE MAT(2)THE HAT SAT ON THE MAT(3)THE CAT ON THE MAT将其翻译成中文,和原句相比意思是否改变了?据此可知,个别字母替换或者缺少,句子意思都可能改变。
如果是DNA分子中遗传信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也发生了类似变化,生物性状会发生怎样改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探究点一基因突变实例结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原因,讨论基因突变概念和方式。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病症正常人红细胞是中央微凹圆饼状,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却是弯曲镰刀状,这样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
(2)完成以下图后试思考其病因患者DNA中一个碱基对T—A被替换成了A—T,从而导致密码子由GAA变为GUA,进而导致血红蛋白中谷氨酸变为缬氨酸,引起了蛋白质构造改变,最终导致性状改变。
基因组学专题课程作业

基因组学专题课程作业考试题目:假如你发现一个新基因,请利用基因组学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设计可行的假如你发现个新基因,请利用基因组学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研究它的功能,寻找出它所影响的下游基因,可能与此蛋白相互作用的其它蛋白,以及调控它表达的上游基因。
(选择一个你所熟知的模式生物。
)答案: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是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
青霉素的发现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
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
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
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与真核生物相比,虽然微生物的基因组相对简单,但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仍具有重大的科学和经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组学专题课程作业考试题目:假如你发现一个新基因,请利用基因组学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设计可行的假如你发现个新基因,请利用基因组学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研究它的功能,寻找出它所影响的下游基因,可能与此蛋白相互作用的其它蛋白,以及调控它表达的上游基因。
(选择一个你所熟知的模式生物。
)答案: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是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
青霉素的发现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
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
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
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与真核生物相比,虽然微生物的基因组相对简单,但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仍具有重大的科学和经济意义。
在细菌基因组中,既有编码在极端环境下起催化作用的酶的基因,也有编码分解化学污染物的酶的基因,这些基因在真核细胞是不存在的。
通过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还能发现药物靶位和疫苗抗原。
微生物基因的功能及表达研究结果也能为研究复杂生物的基因功能提供参考。
近些年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受到了普遍重视。
日本组织了十几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计划用年时间完成大肠杆菌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日本还与欧洲联合正在开展枯草杆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其它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也在进行中。
在这里我以E. coli为例,在E. coli中发现了一个新基因X,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
1.Genetic mutation and complementation。
在E. coli中把该基因敲除掉以后,对获得的的突变菌株进行一系列表型检测,获得表型数据以后,对该突变菌株进行该基因的回补,看敲除菌株中发生变化的表型在回补菌株中是否有回复,如果有回复,则说明该基因与该表型的变化直接相关。
在用质粒回补的时候,应该使用该基因本身的启动子或者E.coli看家基因的启动子进行回补,以确保基因表达水平接近于基因在基因组中的表达水平。
2.RNAi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缩写为RNAi)是指一种分子生物学上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特定基因的翻译或转录来抑制基因表达。
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同源的双链RNA时,该mRNA发生降解而导致基因表达沉默。
RNAi现象在生物中普遍存在。
RNAi与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and transgene silencing)在分子层次上被证实是同一种现象RNAi在基因沉默(silent gene)方面具有高效性和简单性,所以是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
RNAi 是一种高效的特异性强的基因阻断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很快就成为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有力工具。
通过实验手段将dsRNA 分子导入细胞内, 特异性地降解细胞内与其序列同源的mRNA ,封闭内源性基因表达,从反向遗传的角度研究微生物基因组中未知基因的功能。
我们可以用RNAi的方法关闭吧X基因的功能,并对关闭功能后的菌株进行一系列表型检测。
3.Promoter analysis启动子是DNA链上一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能起始mRNA合成的序列,它是基因表达不可缺少的重要调控序列。
没有启动子,基因就不能转录。
原核生物启动子是由两段彼此分开且又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序列组成,对mRNA的合成极为重要,并且启动子有强弱之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转录水平上代表基因的表达情况。
根据基因对表型的影响,联系代谢网络图,确定可能受到X基因调控的基因,在野生型和缺失菌株中测定这些基因的promoter活性。
若promoter活性有明显变化,则该基因很有可能是受到X基因调控的下级基因,若在突变体中活性增加,则这一基因的表达是受到X基因抑制,若在突变体中活性下降,则这一基因的表达是受到X基因的促进的。
4.qRT-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扩增产物量变化。
其优点是灵敏性好,精确度高,污染小。
尤其是可以在样品量很少时达到定量检测基因表达的目的。
qRT-PCR监测检测的是细胞质内mRN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转录水平上代表基因的表达情况。
qRT-PCR的结果与Promoter analysis可以互为辅助来分析问题。
我们可以在野生型和缺失突变体中对可能与X基因有关的基因进行qRT-PCR检测来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而确定可能与X基因有相互作用的基因,或者寻找到受到X基因调控的下游基因。
5.Protein-DNA interaction若我们可以确定X基因是一个regulator,我们可以通过检测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特定的DNA序列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来确定X基因可能调控的下游基因。
检测Protein-DNA interaction的方法有很多,如细菌单杂交实验,足迹实验,甲基化干扰实验,DNase 1 足迹实验,Pull-down assay,Pull-down assay,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 Assays,DNA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Microplate Capture and Detection Assay。
这都是在体外进行Protein-DNA 互作实验的方法。
有时候可能不能真实地反映在生物体内的分子相互作用。
有一种体内足迹试验(in vivo foot-printing assay),该方法可以看做是体外DMS足迹实验的一个变种。
体内足迹试验的原理原则上同体外DMS足迹实验无本质差别。
这一实验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Protein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6.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有很多方法可以检测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细菌双杂交实验,噬菌体展示技术,等离子共振技术,荧光能量转移技术,抗体与蛋白质微阵列技术,免疫共沉淀技术和pull-down技术。
通过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构建出以X基因产物为中心的一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
若我们检测出与X基因产物能够相互作用的蛋白功能是已知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结果对X的功能进行推测。
7.cDNA microarrayDNA芯片,又称基因芯片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能够同步高通量高灵敏度低消耗地分析细胞内基因表达谱的技术可以对处于不同时相不同疾病时期的组织细胞细胞系进行基因表达谱比较性分析可用于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传染病诊断肿瘤的发生机制肿瘤分型和诊断等研究在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检测时,以来自A基因突变株的mRNA为模板,用微量点样法制作cDNA微阵列,使用放射性元素或者荧光作为检测信号,用计算机检测在突变株中基因的表达情况,我们可以大量的获得有关在突变株中基因表达与否与基因表达水平的信息,结合以上的实验结果可以对X基因的功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1.陈金华. 2010. 环境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吉林农业.2.陈伟, 王远志, 李永祥, 米利古, 张辉, 张娟, 魏克娜, and 袁俐. 2012. qRT-PCR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编码基因表达水平. 中国实验诊断学15:2004-2007.3.韩天龙, 王敏, and 李志明. 2011. QRT-PCR 检测目的基因 mRNA 转录水平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39:18432-18434.4.胡福泉. 2001.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7:402-402.5.黄留玉, 王恒樑, 史兆兴, 朱厚础, and 苏国富. 2003. 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微生物学报43:432-438.6.徐持华, 张国梁, 赵职卫, 夏颖, 张秋萍, and 毕勇毅. 2006. 用cDNA 微阵列芯片检测苯中毒细胞色素 P450 基因表达差异.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7:16-19.7.徐持华, 张国梁, 赵职卫, 夏颖, 张秋萍, and 毕勇毅. 2006. 用cDNA 微阵列芯片检测苯中毒细胞色素 P450 基因表达差异.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7:16-19.8.袁建平, and 郭晓奎. 2003. 基因芯片在细菌基因组学和细胞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命科学15:178-182.9.张蔚, 方芙蓉, 徐小霞, and 洛若愚. 2006. 应用 cDNA 微阵列芯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16 相关的宫颈癌基因.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2:81-85.10.赵良启, 王晖, and 王海宾. 2003. 分子微生物学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13:44-46.邹丰才, 吴绍强, 廖申权, 林瑞庆, 李明伟, 宋慧群, 黄翠琴, and 朱兴全. 2006. 应用 cDNA 微阵列芯片技术筛选猪蛔虫性别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37:163-167.连续很多天都是天亮之后才睡觉。
别人问我,你晚上不睡觉都在干嘛。
我马上回答,写稿啊,书稿还没交呢。
但其实,我一个字也没写。
而之所以熬夜,也不过是因为心里有牵挂的人和未完成的事吧。
别人问你怎么还不睡,你说不困。
其实熬夜很困,打个哈欠都会有眼泪流出来,只是心中一直有所期待,有所牵挂。
就好像下一秒就会收到喜欢的人的消息,下一秒就能遇见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