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合集下载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摘要:本文论述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

并分析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玻璃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复合材料与ABS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发现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替代ABS应用于一些受力领域。

关键词:玻璃纤维;聚丙烯;力学性能;ABS1.引言聚丙烯是一种综合性能十分优异的热塑性通用塑料,其具有易加工、密度小、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所以聚丙烯在家用电器、日常用品包装材料、汽车工业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近些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塑料之一。

然而聚丙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抗蠕变性差、熔点较低、尺寸稳定性不好、热变形温度低、低温脆性等,制约了其作为工程受力材料的应用。

聚丙烯的一般性能如表1所示[1]。

如果想提高聚丙烯的耐热性和冲击强度,拓宽其应用范围,就应对聚丙烯进行改性[2, 3]。

表1 聚丙烯的一般性能[1]Tab. 1 The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性能数据拉伸强度/Mpa 29断裂伸长率/% 200~700弯曲强度/Mpa 50~58.8压缩强度/Mpa 45缺口冲击强度/(KJ/m2)5~10洛氏硬度80~110弹性模量/Mpa 980~9800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RPP)是以热塑性树脂聚丙烯为基体,以长玻璃纤维为增强骨架的材料[4],其性能与ABS 接近,但价格低于ABS 塑料。

目前,国内外已对GF 增强PP 做了大量研究[5, 6]。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稀己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行业、飞机制造业等。

2.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拉伸性能主要包括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拉伸实验中,试样直至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称为拉伸强度。

拉伸模量是指材料在拉伸时的弹性。

在PP/GF复合材料中,GF起着骨架结构增强作用,以承担应力和载荷。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本文针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研究其制备工艺和性能,旨在提高该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候性。

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制备工艺可以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其在各类应用中的实际效果。

1. 引言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其独特的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目前该复合材料的性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械性能不够优异、耐候性不佳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制备工艺,改进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其实际应用效果。

2. 实验部分2.1 材料准备选用聚丙烯树脂、玻璃纤维、增容剂、稳定剂和助剂作为制备聚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原材料。

其中,聚丙烯树脂作为基体树脂,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增容剂和稳定剂用于调整材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助剂用于改善材料的特性。

2.2 制备工艺将聚丙烯树脂与增容剂、稳定剂和助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预热处理。

待混合物达到一定温度后,将玻璃纤维逐渐加入,并进行搅拌和熔融处理。

这样可以保证玻璃纤维与聚丙烯树脂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

随后,将熔融的复合材料注入模具,并进行压力和温度控制,以确保材料在固化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物理性能。

2.3 性能测试对制备好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冲击性能和耐候性等指标。

采用标准的测试方法和仪器对材料进行测试,并与传统聚丙烯树脂进行对比。

3. 结果与讨论经过优化的制备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性能测试中,与传统聚丙烯树脂相比,该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

3.1 机械性能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是衡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优化处理的复合材料在拉伸和弯曲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这是由于玻璃纤维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其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耐水解性能的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耐水解性能的研究
第 48 卷第 4 期
2020 年 4 月
塑料工业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119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耐水解性能的研究
李志强ꎬ 丁 超ꎬ 刘元驰ꎬ 晏 伟ꎬ 黄 增ꎬ 刘引烽
(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ꎬ 上海 200444)
摘要: 以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ꎬ 选取两种玻璃纤维、 不同相容剂及不同含量探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纤维 GF1: 无碱ꎬ 粗纱ꎬ 市售ꎻ 专用聚丙烯玻璃纤维
GF2: 无 碱ꎬ 粗 纱ꎬ 市 售ꎻ PP ̄g ̄MAH: CMG5001 ̄
Tꎬ 佳 易 容 相 容 剂 江 苏 有 限 公 司ꎻ 抗 氧 剂: 168 /
1010ꎬ 巴斯夫 ( 中国) 有限公司ꎮ
表 1 PP ( T30S) 的物性1)
Tab 1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polypropylene ( T30S)
中图分类号: TQ317 4ꎻ TQ327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770 (2020) 04-0119-05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5770 2020 04 023
开放科学 ( 资源服务) 标识码 ( OSID) :
Study on Water Resistance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LI Zhi ̄qiangꎬ DING Chaoꎬ LIU Yuan ̄chiꎬ YAN Weiꎬ HUANG Zengꎬ LIU Yin ̄feng
( School of Materialꎬ Shanghai Universityꎬ Shanghai 200444ꎬ China)

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形态分析

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形态分析

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形态分析摘要:介绍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晶情况,界而横晶的产生,横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控制方法;另外,对于玻璃纤维在该体系中对基体的结晶成核作用通过观察结晶过程,分析结晶热行为。

讨论了偶联别、增容剂、润滑剂、增韧剂等改性剂对玻纤增强PP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聚丙烯;改性剂;玻璃纤维;共混,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横晶。

偶联别、增容剂、润滑剂、增韧剂等改性剂,生产工艺等。

目前,热塑性复合材料已成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开发的热点,已有一些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及其它领域得到应用。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生产技术较为成熟,原料来源广泛,成本相对较低,因此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是开发应用较早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品种之一。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加工过程无化学反应、成型周期短、成本低、可再生、可重复使用及力学性能好的优点。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已获得广泛应用,其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建材、包装、运输、化工、造船、家具、航空、航天等行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人们对该材料的研究正日益深入。

界面是复合材料极为重要的微结构,,已是外加载荷从基体向增强材料传递的纽带聚丙烯是一种分子链缺乏活性基团的非极性聚合物,很难与玻璃纤维形成有效的界面结合,人们通过对纤维及基体的改性提高了两者的界面结合。

结构规整的聚丙烯有较强的结晶能力,与其他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一样,纤维的表面可能对聚丙烯产生结晶成核效应,在界面形成横晶。

界面横晶的出现改变了复合体系的界面结构,将对界面的应力传递行为及体系的破坏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1.聚丙烯的结晶聚丙烯是一种具有立体规整性的高聚物,它的结晶形态可以有α,β,γ,δ,ε和拟六方五种,其中α和β是两种常见的结晶,形态。

聚丙烯熔体冷却时,熔体中的某些有序区域开始形成尺寸很小的晶胚,晶胚长大到一定尺寸时,成为初始晶核,然后大分子的链端通过热运动,在晶核上重排,生成初始晶片,初始晶片沿晶轴方向生长,逐渐形成初始球晶,初始球晶长大后就成为球晶。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原材料1.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PP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基体,为白色蜡状材料。

聚丙烯的生产均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以Al(C2H5)3+TiCl4体系在烷烃(汽油)中的浆状液为催化剂,在压力为1.3MPa,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按离子聚合机理反应制得。

聚丙烯的结晶度为70%以上,密度为0.98,透明度大,软化点在165℃左右,脆点—10~20℃,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热变形温度超过100℃,其强度及刚度均优于聚乙烯,具有突出的耐弯曲疲劳性能、耐化学药品性和力学性能都比较好,吸水率也很低。

因此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制造薄膜,电绝缘体,容器等,还可用作机械零件如法兰,接头,汽车零部件等。

2.玻璃纤维(glass fiber简称GF)GF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

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

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几个微米到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通常作为复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玻璃一般人的观念为质硬易碎物体,并不适于作为结构用材,但如其抽成丝后,则其强度大为增加且具有柔软性,故配合树脂赋予形状以后终于可以成为优良的结构用材。

玻璃纤维随其直径变小其强度高。

作为增强材料的玻璃纤维具有以下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玻璃纤维的使用远较其他种类纤维来得广泛,发展速度亦遥遥领先,其特性列举如下:1)拉伸强度高,伸长小(茎3%)。

2)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3)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

4)为无机纤维,具不燃性,耐化学性佳。

5)吸水性小。

6)尺度安定性,耐热性均佳。

7)透明可透过光线。

8)与树脂接着性良好之表面处理剂之开发完成。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40Vol.36 No.8 (Sum.196)Aug 2008理论与研究文章编号:1005-3360(2008)08-0040-05摘 要 :研究了玻纤(GF )、SEBS 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 )用量对GF 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PP/GF (65/35)、PP-g-MAH /PP/GF (15/65/35)的微观形态。

结果表明:随着GF 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冲击强度先减小后增大,PP/GF 复合材料断面呈脆性断裂;在PP/GF 中添加增韧剂SEBS 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但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减小;在PP/GF 中添加增容剂PP-g-MAH ,可使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均得到提高,当PP-g-MAH/PP/GF 为15/65/35时,复合材料性能优异,材料断面呈韧性断裂。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研究Study on Properties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Composite聚丙烯(PP )具有良好的性能,且密度小,成本低,产量大,性价比高,化学稳定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和可回收利用。

然而PP 的成型收缩率大,对缺口十分敏感,低温易开裂,冲击性能差,限制了其在一些场合的应用。

为了改善PP 的性能,进一步扩大PP 的使用范围,本文通过玻纤(GF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 )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 )对PP 的改性研究,制得了性能优异的GF 增强PP 复合材料。

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2008年 8月 第36卷 第8期(总第196期)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聚丙烯(PP),K8303,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玻纤(GF),ER-12-988,浙江桐乡巨石集团公司;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接枝率0.7%,熔体流动速率12g/10min,南京聚隆化学公司;SEBS,HY-502,巴陵石化有限公司。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工 程 塑 料 应 用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第49卷,第3期2021年3月V ol.49,No.3Mar. 202142doi:10.3969/j.issn.1001-3539.2021.03.008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刘琳,黄诚珑(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摘要:使用熔融浸渍法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FTPP–G),研究了不同纤维含量、不同牵引速度及不同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在复合材料体系中起增强增韧作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随纤维含量增加而升高;提高牵引速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纤维分散性能随之降低;相容剂PP-g-MAH 的加入改善了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

当使用自制的浸渍装置且玻璃纤维质量分数为50%、牵引速度为30 m /min 、相容剂PP-g-MAH 质量分数2%时,制得LFTPP–G 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缺口冲击强度相较于纯聚丙烯树脂提高了1 323%。

关键词: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纤维分散;界面结合中图分类号:TQ3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39(2021)03-0042-05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Liu Lin , Huang Chenglong(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ongji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By using melt impregnation method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LFTPP–G) was prepared. The effects of glass fiber content ,pulling speed and compatibilizer PP-g-MAH conten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lass fiber reinforces and toughens the composite and improv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FTPP–G when fiber content increases. Increasing pulling speed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u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iber dispersion drop along with the speed increases. PP-g-MAH improves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between the resin martix and glass fiber. When the self-developed impregnation die is used ,the glass fiber content is 50wt%,the pulling speed is 30 m /min ,the PP-g-MAH content is 2wt%,th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FTPP–G show the best ,comparing with neat polypropylene resin ,its notched impact strength is improved by 1 323%.Keywords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mechanical property ;fiber dispersion ;interfacial bonding长玻璃纤维(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FTPP–G)[1]熔融浸渍工艺是一种将长玻纤经由特制的树脂浸渍装置充分展开,并与熔融聚丙烯充分浸渍,最后经水槽冷却、牵引、切粒的聚烯烃类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工艺[2]。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叠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叠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叠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申文轲;潘利剑;王岩;孙金贵
【期刊名称】《合成纤维》
【年(卷),期】2024(53)2
【摘要】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RPP)具备优异的刚性,但韧性较差;而聚
丙烯(PP)的韧性好,在机械外力作用下不易损伤变形。

把PP和自增强聚丙烯(SRPP)两种材料分别用作夹芯结构,GRPP用作蒙皮结构,采用真空袋压工艺制备“三明治”叠层复合材料。

利用万能试验机等设备测试夹芯同厚度占比下GRPP/PP和GRPP/SRPP两种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全PP材料的引入增强了GRPP的整体韧性,但都会损伤GRPP的原有刚性。

同厚
度占比下,SRPP对GRPP拉伸模量的保留率比PP高15%;SRPP对GRPP弯曲模
量的保留率比PP高5%;但GRPP/SRPP的层间剪切强度(13 MPa)低于GRPP/PP
的层间剪切强度(17 MPa)。

【总页数】6页(P61-66)
【作者】申文轲;潘利剑;王岩;孙金贵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东华大学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5.14;TB332
【相关文献】
1.界面柔性层对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苎麻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聚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分析
3.叠层缝合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及冲击后剩余压缩力学性能
4.热氧老化对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
5.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索锚构件设计及力学性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摘要:本文论述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

并分析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玻璃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复合材料与ABS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发现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替代ABS应用于一些受力领域。

关键词:玻璃纤维;聚丙烯;力学性能;ABS1.引言聚丙烯是一种综合性能十分优异的热塑性通用塑料,其具有易加工、密度小、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所以聚丙烯在家用电器、日常用品包装材料、汽车工业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近些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塑料之一。

然而聚丙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抗蠕变性差、熔点较低、尺寸稳定性不好、热变形温度低、低温脆性等,制约了其作为工程受力材料的应用。

聚丙烯的一般性能如表1所示[1]。

如果想提高聚丙烯的耐热性和冲击强度,拓宽其应用范围,就应对聚丙烯进行改性[2, 3]。

表1 聚丙烯的一般性能[1]Tab. 1 The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性能数据拉伸强度/Mpa 29断裂伸长率/% 200~700弯曲强度/Mpa 50~58.8压缩强度/Mpa 45缺口冲击强度/(KJ/m2)5~10洛氏硬度80~110弹性模量/Mpa 980~9800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RPP)是以热塑性树脂聚丙烯为基体,以长玻璃纤维为增强骨架的材料[4],其性能与ABS 接近,但价格低于ABS 塑料。

目前,国内外已对GF 增强PP 做了大量研究[5, 6]。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稀己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行业、飞机制造业等。

2.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拉伸性能主要包括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拉伸实验中,试样直至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称为拉伸强度。

拉伸模量是指材料在拉伸时的弹性。

在PP/GF复合材料中,GF起着骨架结构增强作用,以承担应力和载荷。

同时,GF 还可以促进PP结晶,起成核剂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强度。

J. L. Thomason等人[7]将长度为3 mm的玻璃纤维加入到聚丙烯中,当纤维含量不同时,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随着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均明显提高。

表2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Tab 2 Tensile properties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玻璃纤维含量/% 拉伸强度/Mpa 拉伸模量/Gpa10 36.1 2.4525 49.6 4.1130 56.8 4.86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在基体中形成三维空间交叉结构,纤维与纤维之间有很多搭接点(如图1所示),这种交叉结构构成复合材料的骨架。

复合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这种骨架结构能有效传递应力,使较大的区域承受外力,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

图1 试样断面的SEM 照片(玻璃纤维含量为25%)Fig 1 SEM fractograph of GF/PP composite连荣炳等人[8]制备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GF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呈上升趋势。

Fu S Y等人[9]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这是因为当PP/GF复合材料受到弯曲时,PP树脂会发生塑性屈服,因而GF承受的应力要比PP树脂大得多。

这时,纤维周围的树脂就存在一个应力变小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纤维要有一定程度的交迭,才能使其传递外力作用,提高材料的强度。

因而PP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与GF含量有直接关系,即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会随GF用量增加而提高[10]。

图2 GF用量对PP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Fig 2 Effect of glass fiber content on property of PP composite2.3冲击强度Kumar K S等人[11]制备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如图3所示。

从图3可见,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着GF用量的增加是先增大后减小。

这是因为GF在复合材料中起骨架作用,能吸收主要的冲击能量。

当GF用量较低时,随着GF用量的增加,这个骨架越牢固,冲击性能越好,且当材料受到冲击时,GF起能量传递作用,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但当GF 用量继续增加时,其冲击性能反而降低,这可能是由于GF的用量过高,材料的流动性变差,在成型中GF断裂造成的,Stade K[12]、Chiu W Y[13]、Fisa B[14]等的研究都得出同样的结论。

而且GF的用量进一步增加后,GF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导致其平均长度下降,降低了GF的增强效果[15]。

同时GF用量过多会导致部分纤维得不到充分浸渍,基体与纤维界面结合性能变差[16]。

从而导致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下降。

图3 GF用量对PP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Fig 3 Effect of glass fiber content on notched impact strength of PP composite3.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与ABS的力学性能比较综上所述,GF对PP有增强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P的力学性能,但用量过大会导致其力学性能的破坏。

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与ABS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如表3。

表3 GF/PP复合材料与ABS的力学性能对比Tab 4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arision of GF/PP composites and ABS性能30%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ABS拉伸强度/Mpa 55.1 42~62拉伸模量/Gpa 6.2 2.3~3.0弯曲强度/Mpa 72.3 69~92弯曲模量/Gpa 4.5 2.1~3.1压缩强度/Mpa 48.2 72~88 缺口冲击强度/ KJ/m262.8 60~220 从表中可以看出,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ABS相当,但其成本相对ABS较低。

因此,在一些领域,GF/PP复合材料可以替代ABS 工程塑料作为结构件使用。

4.结论随着复合材料中GF含量的增加,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呈上升的趋势,而缺口冲击强度随GF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当GF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

将30%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机械性能与ABS比较发现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ABS相当。

参考文献[1]徐同考.塑料填充改性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2]Köpplmayr T, Milosavljevic I, Aigner M, et al. Influence of fiber orientation andlength distribution on the rhe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glass-fiber-filled polypropylene[J]. Polymer Testing, 2013, 32(3): 535-544.[3]Liu Y, Deng C L, Zhao J, et al. An efficiently halogen-free flame-retardantlong-glass-fiber-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system[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11, 96(3): 363-370.[4]Zhou S H, Xu Z Y, Liu X, Gao Y, Dong Q Z. Effect of tetradecyl methylacrylat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lass mat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J], Polymers & Polymer Composites.2005,13(4): 403-413.[5]张宁,李忠恒,陶宇,等.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6,34 ( 12) : 29 -32.[6]Li Q, Zheng G, Dai K, et al. β-transcrystallinity developed from the novel ringednuclei in the glass fiber/isotactic polypropylene composite[J]. Materials Letters, 2011, 65(14): 2274-2277.[7]Thomason J L, Vlug M A. Influence of fibre length and concentration on theproperties of glass fibre-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4. Impact properties[J].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1997, 28(3): 277-288. [8]连荣炳, 徐名智, 李强, 等.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研究[J]. 塑料科技,2008, 36(8): 40-44.[9]Fu S Y, Lauke B, Mäder E, et al. Tensile properties of short-glass-fiber-andshort-carbon-fiber-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J].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00, 31(10): 1117-1125.[10]T aha I, Abdin Y F. Modeling of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short randomly orientedglass fiber—polypropylene composites[J].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11, 45(17): 1805-1821.[11]K umar K S, Bhatnagar N, Ghosh A K. Development of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mechan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 2007, 26(3): 239-249.[12]S tade K. Techniques for compounding glass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J].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1977, 17(1): 50-57.[13]C hiu W Y, Shyu G D. The study on die swell, fiber length distribution, andcrystallinity of PP composite through extrusion[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1987, 34(4): 1493-1501.[14]V u-Khanh T, Fisa B. Factors Affecting the Crack Growth Resistance ofMica-Reinforced Polypropylene[C]//43 rd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Inc. 1985: 1145-1148.[15]陈民杰, 张勇, 张隐西. 短玻纤增强聚丙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塑料, 2004,18(8): 1-6.[16]张宁, 李忠恒, 陶宇, 等.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J]. 塑料工业,2007, 34(12): 29-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